中日文學關系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答案2025年春陜西師范大學_第1頁
中日文學關系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答案2025年春陜西師范大學_第2頁
中日文學關系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答案2025年春陜西師范大學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日文學關系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答案2025年春陜西師范大學第一章單元測試

日本古代文學的內在成熟與遣唐使的派遣密切相關。

A:對B:錯

答案:對“頻呼眾學子,故國有家園。大伴三津岸,青松待歸帆。”這首和歌的作是(

A:井真成B:粟田真人C:山上憶良D:吉備真?zhèn)?/p>

答案:山上憶良《松浦宮物語》的主要場景和主人公的活動范圍較為集中,幾乎都在(

)附近。

A:京都B:洛陽C:奈良D:長安

答案:長安

從高樓作為建筑的機能來看,繪卷所描繪的中國高樓,具備中國文化中高樓的審美屬性。

A:對B:錯

答案:錯圓仁入唐說話收錄于《今昔物語集》卷十一第11話。

A:對B:錯

答案:對

第二章單元測試

由遣唐使開辟的書籍之路,對日本文學產生了更為持久和深遠的影響。

A:錯B:對

答案:對圣德太子將《史記》的大一統(tǒng)思想引進《十七條憲法》,為其“大化改新”奠定了思想基礎。

A:對B:錯

答案:對敕撰三集,是(

)這三種作品的總稱。

A:《三代實錄》B:《文華秀麗集》C:《經國集》D:《凌云集》

答案:《文華秀麗集》###《經國集》###《凌云集》《源氏物語》是由日本(

)女作家紫式部創(chuàng)作的一部長篇小說。

A:平安時代B:奈良時代C:古墳時代D:飛鳥時代

答案:平安時代白居易創(chuàng)作了近(

)牡丹詩,為唐詩中詠牡丹者之冠。

A:23首B:27首C:21首D:25首

答案:23首

第三章單元測試

《剪燈新話》多以戰(zhàn)亂為背景,愛情題材作品占半數(shù)以上,其中多以元明之際的戰(zhàn)亂紀實、文人罹禍和兒女情戀為主題。

A:對B:錯

答案:對日本大量翻案小說,其中就以《伽婢子》最具(

)。

A:模仿性B:開創(chuàng)性C:傳奇性D:傳承性

答案:開創(chuàng)性《愛卿傳》在人物塑造上并沒有承襲著傳統(tǒng)的才子佳人模式,但作者著力刻畫的是羅愛卿的才孝貞烈的合乎封建規(guī)范的完美形象。

A:錯B:對

答案:錯屬于都賀庭鐘作品的是:(

A:《雨月物語》B:《英草紙》C:《繁野話》D:《名妓宮木野》

答案:《英草紙》###《繁野話》森島中良是(

)的劇作家。

A:平安后期B:江戶中期C:江戶早期D:江戶后期

答案:江戶后期

第四章單元測試

《日本雜事詩》是作者是(

)。

A:郭嵩燾B:王韜C:何如璋D:黃遵憲

答案:黃遵憲黃遵憲對自己的《日本雜事詩》一再“點竄增損,時有改正”,其修改的總體思路是從側重于古代事物的感興轉向為對維新時代的認知。

A:對B:錯

答案:對梁啟超過分抬高了文學的社會功用,比之日本明治時期的政治家們,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在《小說與群治的關系》中把小說視為“度世不二法門”,可見他在夸大文學社會功用方面比日本政治家走得更遠。

A:錯B:對

答案:對康有為的著作,_____和_____,均對梁啟超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

A:《小說與群治的關系》B:《日本書目志》C:《日本變政記》D:《日本國志》

答案:《日本書目志》###《日本變政記》認識到文體的發(fā)展趨勢必然是“俗語”,并且在中國近代最早積極嘗試用“白話”翻譯小說的人有梁啟超。

A:錯B:對

答案:對

第五章單元測試

清朝在庚子賠款之后大力推行“新政”,派遣大批學生出國留學。在派遣的留學生中,去(

)留學的人數(shù)最多。

A:美國B:日本C:英國D:法國

答案:日本關于魯迅棄醫(yī)從文的轉變,與仙臺醫(yī)專的“幻燈片事件”有重要關系。

A:對B:錯

答案:對魯迅的小說為探索_____與_____,做了最大的貢獻。(

)

A:中國社會之病態(tài)B:中國國民之形態(tài)C:中國社會之狀態(tài)D:中國國民之魂靈

答案:中國社會之病態(tài)###中國國民之魂靈(

)是魯迅僅次于日語的第二外語。

A:德語B:俄語C:西班牙語

D:法語

答案:德語大正時期是日本歷史上比較特殊的一個時期,只有十四年零四個月,夾在明治時期濃重的國家主義和昭和時期瘋狂的軍國主義之間,經濟發(fā)展緩慢。

A:對B:錯

答案:錯

第六章單元測試

大正時代日本文學的“支那趣味”作品中,對中國既有美好的想象,也充斥著大量詆毀性的描述,二者之間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A:對B:錯

答案:對(

)芥川龍之介以大阪每日新聞社特派員的身份來到中國。

A:1920年B:1919年C:1921年D:1922年

答案:1921年從對文本中國的幻想,到對現(xiàn)實中國的失望,再到追憶中的幻覺重構,芥川龍之介筆下描述的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中國形象。

A:對B:錯

答案:對“耽美主義”又被稱為“惡魔主義”,所追求的是_____的,_____的美。(

A:沉迷于精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