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o"分享到微博"\o"分享到微信"\o"分享到QQ"\o"分享到QQ空間"【摘要】目的:探究腦梗死偏癱患者康復期間采用強化康復護理模式產生的積極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數據來源于60例腦梗死偏癱患者,均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間來我院治療,按照奇偶數原則將其進行分組,對照組(30例)采用常規護理;在對照組基礎上,觀察組(30例)配合應用強化康復護理模式。比較兩組肢體運動功能、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結果:護理后,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肢體運動功能評分、關節活動度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和護理滿意度均更高,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強化康復護理模式應用于腦梗死偏癱患者康復管理過程中,能夠有效彌補常規護理的不足,在改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的同時,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質量,滿足其康復護理需求。【關鍵詞】強化康復護理模式;腦梗死偏癱患者;肢體功能;生活質量ToobservetheeffectofintensiverehabilitationnursingmodeontherecoveryoflimbfunctioninpatientswithcerebralinfarctionandhemiplegiaJIAOLiliJintaCountyPeople’sHospital,Jiuquan,Gansu735399,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positiveeffectsofintensiverehabilitationnursingmodeinpatientswithhemiplegiawithcerebralinfarctionduringtherehabilitationperiod.Methods:Thedataofthisstudywerederivedfrom60patientswithhemiplegiawithcerebralinfarction,allofwhomcametoourhospitalfortreatmentfromJanuarytoDecember2023,andweredividedintogroupsaccordingtotheodd-evenprinciple.Thecontrolgroup(30cases)wastreatedwithroutinenursing;Onthebasisofthecontrolgroup,theobservationgroup(30cases)wascombinedwiththeapplicationofintensiverehabilitationnursingmode.Thelimbmotorfunction,qualityoflifeandnursingsatisfaction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Afternursing,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thelimbmotorfunctionscore,jointmobilityscore,qualityoflifescoresandnursingsatisfactionofthe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higher,which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applicationofintensiverehabilitationnursingmodeintherehabilitationmanagementprocessofhemiplegicpatientswithcerebralinfarctioncaneffectivelymakeupfortheshortcomingsofroutinenursing,improvethemotorfunctionofpatients,improvetheirqualityoflife,andmeettheirrehabilitationnursingneeds.【KeyWords】Intensiverehabilitationnursingmodel;Hemiplegicpatientswithcerebralinfarction;Limbfunction;Qualityoflife腦梗死偏癱在臨床上十分多見,主要采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幫助患者緩解癥狀,同時,配合有效的康復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肢體運動障礙情況[1]。對此,為了觀察腦梗死偏癱患者應用強化康復護理模式產生的優勢,選擇60例患者進行研究,具體研究內容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數據來源的時間節點為2023年1月—2023年12月,以60例腦梗死偏癱患者為觀察對象,按照奇偶數原則將其分別納入對照組和觀察組,各組30例患者。對照組納入17例男性和13例女性,年齡范圍為45~86歲,均齡(65.35±3.58)歲;觀察組中包含16例男性和14例女性,年齡介于47~88歲,均齡(66.28±3.46)歲。統計兩組一般資料,數據分析結果之間差異較小(P>0.05),具有比較價值。納入標準:①經臨床診斷,確診為中風偏癱;②重要臟器未經損傷;③治療積極性高。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疾病;②認知狀況較差,無法進行正常溝通;③持續調查研究配合度不高。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口頭健康宣教,向其講解腦梗死偏癱發生路徑、治療過程、用藥要求及日常注意事項等知識,幫助患者形成科學的疾病認知體系,提高護理配合度[2]。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提示患者正確擺放肢體,按時指導規范用藥,觀察并發癥及用藥不良反應發生。在對照組基礎上,觀察組配合應用強化康復護理模式。(1)被動訓練。護理人員、康復訓練師共同參與到患者康復護理工作中,協助患者進行肌肉訓練與關節訓練,先從大關節開始活動,保持適當的力度和幅度,依次活動至小關節,幫助患者改善肌肉靈活度與關節活動度[3]。在開展被動訓練過程中,護理人員與家屬做好陪護,警惕患者發生墜床或者跌倒等危險事件,給予患者及時的支持和鼓勵,共同做好康復訓練。每天堅持練習2次,持續半小時左右。(2)按摩護理。取患者曲池、尺澤、谷合、足三里、環跳等穴位進行按摩,指導患者采取適當的體位,緩慢拿捏、按揉穴位,按摩期間及時詢問患者感受,直至按摩處出現熱感為宜。每天按摩2次,持續半小時左右,起到改善局部微循環、緩解癥狀的效果。(3)良肢位擺放護理。針對患者偏癱程度和病情狀況,指導其采用適當的肢位擺放方法,對仰臥位、患側臥位、坐位等體位進行相應的指導[4]。詢問患者感受,確保體位處于舒適狀態,預防肢體肌肉痙攣、畸形等情況發生。(4)主動訓練。觀察患者康復情況,在病情穩定期,護理人員與家屬協助患者進行站立、步行、爬樓梯等主動活動。指導患者雙腳立于地面,確保兩腿與肩膀同寬,交叉雙手并向前伸直,同時,應當緩緩低頭、彎腰并收腹,將身體重心轉移到下肢[5]。護理人員與家屬應當立于一旁,及時鼓勵患者,緩解其緊張、恐懼等消極情緒,預防跌倒等情況發生。1.3觀察指標(1)利用Fugl-Meyer評分表和人體關節活動度測評表,比較兩組護理前后肢體運動功能和關節活動情況。總分為100分,總得分與患者肢體運動功能、關節活動情況成正相關[6]。(2)利用QLQ-C30測評表,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主要涉及軀體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和整體健康四個模塊,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3)利用問卷調查,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問卷總分為100分,91~100分為很滿意,71~90分為基本滿意,≤70分為不滿意。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2結果2.1兩組肢體運動功能和關節活動情況比較護理后,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和關節活動度評分更高,符合統計學差異標準(P<0.05),詳見表1。2.2兩組活質量比較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遠高于對照組,符合統計學差異標準(P<0.05),詳見表2。2.3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更高,符合統計學差異標準(P<0.05),詳見表3。3討論腦梗死臨床上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是一種由于腦部血供情況出現異常,引起缺氧、缺血進而引發腦組織軟化或者缺血性壞死的疾病[7]。腦梗死起病急,病情進展迅速,不僅會引起頭痛、眩暈、惡心、嘔吐等主觀癥狀,甚至還會引起偏癱、言語障礙、智力障礙等并發癥,嚴重威脅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8]。近年來,我國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使得腦梗死發生率呈現出逐年升高的趨勢,在現代醫學技術的推動下,雖然疾病致死率有所下降,但是腦梗死致殘率依舊居高不下,成為威脅老年群體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因素。腦梗死偏癱病程漫長,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實施長期的康復護理至關重要,成為改善患者病情狀況的重要手段。強化康復護理模式是一項兼具針對性和綜合性的護理措施,通過將患者置于康復護理工作的主體地位,主治醫生、專科護士及康復訓練師等共同參與到護理工作當中,有助于構建起醫護一體化的康復護理體系,在優化護理工作環境的同時,有助于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康復護理服務,成為促進患者健康恢復、改善日常生活質量的重要護理措施[9]。本次研究中,對照組依舊采用常規護理,與此同時,觀察組結合強化康復護理模式,結合數據分析結果發現,前者肢體運動功能和關節活動情況改善效果較差,且患者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較低。在實施常規護理干預的同時,觀察組結合強化康復護理模式,通過被動訓練和按摩護理,不僅能夠改善患者肢體血液循環情況,預防水腫、肌肉痙攣等并發癥,還可以起到舒筋通絡的效果,經過持續護理,能夠有效促進肢體運動功能恢復。同時,為患者提供良肢位擺放護理和主動訓練指導,能夠減輕對良肢的壓力,減少肢體痙攣、壓瘡等情況發生,并指導患者進行站立、步行等主動活動,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常活動能力,幫助其建立康復信心,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的重要護理方法。綜上所述,在腦梗死偏癱患者恢復期間采用強化康復護理模式,能夠對常規護理進行補充,在提高患者肢體運動能力、改善關節活動情況的同時,有助于促進其日常生活恢復正常,提升生活質量與護理滿意度,具有持續推廣的價值。參考文獻[1]耿丹.早期康復運動護理對改善腦梗死偏癱患者肌力和運動功能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23,21(1):42-45.[2]任銳銳.強化康復護理對腦梗死偏癱患者運動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名醫,2023(14):108-110.[3]周莉.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梗死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分析[J].名醫,2023(5):158-160.[4]孔慕娜.強化康復護理應用于腦梗死偏癱護理的效果及其價值[J].婚育與健康,2023,29(4):46-48.[5]余連香,趙琨,陳江花,等.強化康復護理對腦梗死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改善效果評價[J].黑龍江中醫藥,2022,51(6):305-307.[6]石曉慶.強化康復護理聯合心理護理對腦梗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