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傷科學精編《中醫傷科學》精編第三章創傷急救中醫傷科學精編第一節急救技術中醫傷科學精編目的:急救原則:創傷急救步驟:維持傷員生命,避免繼發性損傷,防止傷口感染。先搶后救;先重后輕;先急后緩;先近后遠;連續監護;救治同步。止血;包扎;固定;正確搬運轉送。中醫傷科學精編一、現場急救五項技術1.保持呼吸道通暢2.止血3.包扎4.固定5.搬運中醫傷科學精編(一)保持呼吸道通暢清除口鼻咽喉中的堵塞物處理舌后墜等氣管切開中醫傷科學精編(二)止血一般止血法指壓止血法加壓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帶止血法屈肢加墊止血法中醫傷科學精編2.指壓止血法頭面部出血:①顳淺動脈指壓止血法;②面動脈指壓止血法;③頸總動脈指壓止血法。
肩部出血:鎖骨下動脈(鎖骨上窩)上肢出血:手、前臂、上臂段:肱動脈—(肱二頭肌內側)下肢出血:足、小腿、大腿動脈:股動脈—(腹股溝中點)中醫傷科學精編3.加壓包扎止血法適用于全身各部位靜脈及大多數動脈血。用無菌敷料、紗布壓墊、繃帶或三角巾加壓包扎。注意:松緊度,包扎時先抬高患肢,包扎范圍要超過傷口2-3橫指,從肢體遠端向近心端包扎。中醫傷科學精編4.填塞止血法用無菌紗塊1-2層覆蓋傷口;向內填塞紗塊或紗布;再用繃帶或三角巾包扎;止血數天后更換紗布。中醫傷科學精編5.止血帶止血法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而加壓包扎無效者。部位:上肢(上臂上1/3處),下肢(大腿中上1/3處距傷口10—15cm處)上止血帶前抬高患肢,讓靜脈回流后上,并標明時間,墊1—2層軟敷料或毛巾。上止血帶,以遠端血管無搏動為度;每小時放松一次,待肢體有新鮮血液滲出方可重上。嚴重擠壓傷和肢體嚴重缺血者忌用。中醫傷科學精編6.屈肢加墊止血法用于肘窩、腋窩、腘窩、腹股溝等出血。在該處加紗塊棉墊將肢體固定于內收或屈曲位。中醫傷科學精編(三)包扎作用:壓迫止血、保護創面、減少污染、固定骨折、減輕疼痛、有利于搬運轉送注意:清除傷口表面的異物,包扎的松緊度。對大血管附近的骨折不要輕易移動,以免再次出血。中醫傷科學精編(三)包扎1.繃帶包扎法:環形包扎法:用于胸腹和四肢小傷口。螺旋形包扎法:用于肢體周徑不一和部位。“8”字環形包扎法:用于關節部位包扎。2.三角巾包扎法:頭面胸腹四肢全身各部位中醫傷科學精編(三)包扎3.多條帶包扎法:頭面小創面和胸腹包扎。4.急救包包扎法:頭胸開放損傷5.其他包扎法:體腔臟器膨出包扎法:用無菌紗布覆蓋,再用碗或用紗布做成環狀保護圈,再用繃帶包扎,避免繼續脫出、干燥或受壓等。其它:如開放骨折外露部份不要還納。中醫傷科學精編(四)固定1.骨折、脫位、肢體擠壓傷和嚴重軟組織損傷要可靠的固定。2.減輕傷處疼痛,預防痛性休克;限制肢體的再移位,避免新損傷和并發癥。3.注意:開放損傷:先止血、包扎、后固定骨折端;材料采用樹、木、竹等,加墊防皮膚壓傷;肢體遠端要露出,以便觀察血循環。中醫傷科學精編(五)搬運與轉送次序:先轉送危及生命的傷員,然后是開放性損傷和多發骨折的病人,最后轉送輕傷員。方法:上肢損傷病人鼓勵自已行走,下肢損傷者固定后再搬運,輕者可攙扶、抱扶和背負。現場急救五項技術中醫傷科學精編(五)搬運與轉送昏迷、氣胸—平臥式脊柱骨折—3人采用平臥式搬運法頸椎骨折—牽引頭部頭頸、軀干長軸一致,頭頸兩側用砂袋等墊好固定骨盆骨折—多頭帶或繃帶包扎骨盆臀部兩側也要用軟墊墊好要求:搬運要平穩、舒適、迅速、不傾斜少震動,動作輕柔。帶氧氣、急救藥品,密切觀察病人生命體征和瞳孔、神志。中醫傷科學精編二、創傷的處理(一)傷口(二)清創術(三)術后處理(四)內治中醫傷科學精編(一)傷口傷口描述:創面、創緣、創腔、創底四個部分。傷口性質:邊緣不齊—鈍器傷邊緣整齊—利器傷傷口小深—銳器刺傷創口周圍有褐色灼傷—火器傷出血鑒別:動脈出血—鮮紅,出血急促,搏動性噴射狀靜脈出血—黯紅色,流出緩慢大出血—膚色蒼白,四肢厥冷,心煩口渴,胸悶惡心,尿少等休克現象中醫傷科學精編(二)清創術概念:清除傷口內的異物、壞死組織和細菌,使污染傷口轉為干凈傷口,縫合后使之能一期愈合。傷口處理:傷后6-8小時內的傷口徹底清創后可一期愈合(戰傷和火器傷除外)。傷后8-24小時(或超過24小時)的傷口,如果尚未感染配合抗菌素,仍可清創。中醫傷科學精編(二)清創術傷口是否縫合、順利愈合的條件:受傷環境是否干凈、侵入細菌多少和毒力大小、有無異物及異物多少、壞死組織多少與死腔大小、損傷處的血循環好壞、傷口組織是否新鮮和抗病能力的強弱等。取決于治療是否及時正確、清創是否徹底和術后處理是否得當。中醫傷科學精編(二)清創術感染傷口,不能清創或清創不徹底的應:敞開傷口;清除死組織,血塊和異物;引流、沖洗;更換敷料;等待延期縫合或植皮。中醫傷科學精編清創術步驟準備:麻醉后,無菌紗覆蓋傷口,剃除傷口周圍毛發、污物,刷洗傷口周圍皮膚3次。雙氧水泡洗傷口,再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消毒傷口周圍的皮膚,鋪無菌巾。中醫傷科學精編清創術步驟清創:不宜使用止血帶,以免健康組織缺血。充分顯露創腔;徹底止血;徹底切除壞死組織;充分沖洗和引流、修復傷口:盡量保護和修復重要的神經血管等組織器官,恢復其正常的解剖關系。
中醫傷科學精編(三)術后處理維持適當固定;適當抬高患肢和更換敷料;觀察患肢運端血液循環及神經功能;真確使用抗生素;術后感染的處理;內治法。中醫傷科學精編(四)內治法預防傷口感染:五味消毒飲合黃連解毒湯;傷口瘀腫疼痛:復元活血湯;傷口感染:按癰疽分三期“消、補、托”,可配合使用抗生素抗感染。
防治休克、并發癥和繼發癥: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辨證施治。可輸液防治休克。中醫傷科學精編第二節周圍血管損傷
中醫傷科學精編概況四肢血管損傷無論平時或戰時都較多見,常與四肢骨折與脫位和神經血管損傷同時發生。血管傷緊急處理原則:搶救生命和保存肢體。骨科醫生應熟息四肢血管分布,掌握診治方法和緊急處理技術。中醫傷科學精編一、病因病機直接暴力和間接暴力均可導致周圍血管損傷,開放性多于閉合性,動脈多于靜脈,國內銳性損傷與鈍性損傷比例為7.3:2.7。(一)血管斷裂:完全斷裂:四肢血管完全斷裂,多有大出血,可合并休克或缺血性壞死;部分斷裂:出血多,易形成動脈瘤或動靜脈瘺。(二)血管痙攣:多見于動脈,通常1~2小時緩解,部分持續24小時緩解。(三)血管內膜損傷:痙攣,血栓形成,動脈瘤。(四)血管受壓:缺血性壞死。(五)動脈瘤、動靜脈瘺中醫傷科學精編二、診斷要點(一)臨床表現外傷史出血、血腫、低血壓和休克肢體遠端血運障礙患肢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皮膚顏色及溫度、毛細血管充盈時間、疼痛、感覺障礙、運動障礙、遠端無活躍性充血(二)檢查X線檢查:有無導致血管損傷的骨折、脫位或異物等;動脈造影:斷裂,狹窄、缺損;多普勒血流檢測儀。中醫傷科學精編三、治療急救止血:常用止血法;血管鉗止血法和血管結扎法
休克和多發損傷的處理:補充血容量與抗休克,糾正脫水和電解質的紊亂。同時迅速處理危及生命的內臟傷和多發性損傷。血管痙攣的處理:交感神經封閉;口服或肌注鹽酸罌粟堿。清創術與探查術:
6~8小時內清創,注意指征探查術的指征。手術治療:需要在4-6小時內手術治療。中醫傷科學精編手術治療治療原則血管結扎術適應癥和方法部分損傷修復術裂口修復術端端吻合術血管移植術中醫傷科學精編術后處理密切觀察全身情況固定體位注意患肢血循環預防感染繼發性大出血使用抗凝藥物:根據情況再酌情使用抗凝藥(低分子右旋糖酐)中醫治療:根據臨床表現進行處理中醫傷科學精編第三節周圍神經損傷中醫傷科學精編一、病因病理1.原因多見于開放性與閉合性損傷,戰時為火器傷。開放傷原因:銳器切割傷,如刀、玻璃;撕裂傷,由牽拉造成的局部神經斷裂或一段神經的缺損;火器傷,如子彈或彈片傷等。閉合傷原因:牽拉傷,過度牽拉引起;神經挫傷,鈍性暴力打擊;擠壓傷,多為外固定器、骨折斷端或脫位的關節壓迫神經;神經斷裂,多為銳利的骨折端切割傷。中醫傷科學精編2.分類神經斷裂:多見于開放損傷;軸索斷裂:鞘膜完整,但功能喪失,部分可在數月內恢復,多見于擠壓傷或牽拉傷;
神經失用:軸索損傷與鞘膜完整,神經傳導功能障礙,一般可自行恢復,多為神經受壓或外傷引起;神經刺激:四肢神經因不全性損傷受刺激引起,多見于正中神經和脛神經。中醫傷科學精編(二)病理過程周圍神經斷裂后:遠端神經軸索和髓鞘壞死碎裂神經膜消化及被吞噬退變神經膜細胞空虛塌陷近端神經軸索和髓鞘小段退變神經膜細胞增生復原修復再生髓鞘肌肉癱瘓萎縮退變2-8周中醫傷科學精編二、診斷外傷史:時間、原因及現場,判斷損傷性質;局部檢查:根據損傷的類型、部位及傷口作初步判斷;
中醫傷科學精編二、診斷臨床癥狀:
畸形:傷后數周或更長時間才發生。感覺障礙:如痛、觸、溫和兩點辨別能力。運動障礙:通過檢查肌肉癱瘓的程度可判斷神經損傷的程度。腱反射的變化減弱或消失。自主(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如無汗、干燥等。神經本身的變化:沿神經纖維走行區觸診和叩診了解其變化。電生理檢查:
1.肌電圖檢查:肌肉收縮可引起肌肉電位的改變。
2.誘發電位檢查:感覺神經動作電位(SNAP)、肌肉動作電位(MAP)、體感誘發電位(SEP)。中醫傷科學精編三、治療肢體閉合性損傷合并神經損傷:
其中約80%屬于神經失用癥或軸索斷裂,無需手術多能自行恢復;余下20%屬于神經斷裂需手術治療。開放性損傷合并神經斷裂:
視傷口情況,行一期神經修復或二期修復。
中醫傷科學精編三、治療(一)非手術治療:妥善保護患肢:避免凍傷、燙傷、壓傷等;復位:解除骨折斷端和關節頭對神經的壓迫;外固定:維持肢體在功能位,利于日后的恢復;手法治療和功能鍛煉:防治肌萎縮、關節僵硬、關節畸形等;藥物治療:內服與外用;針灸治療:損傷中后期多用;中醫傷科學精編三、治療(二)手術治療:一期修復:6~8小時內;二期修復:1~3個月內,6個月也能獲較好療效;二期修復方法有:
神經松解術、神經吻合術、神經轉移與移植術、肌腱轉移術和關節融合術。
中醫傷科學精編第四節創傷性休克中醫傷科學精編
創傷性休克的發生是因為機體遭受嚴重創傷,導致出血與體液滲出使有效循環量銳減,激發疼痛與神經-內分泌系統反應,影響心血管功能,引起組織器官血流灌注不足、微循環衰竭、急性氧代謝障礙和內臟損害為特征的全身反應綜合癥。中醫傷科學精編(一)病因病機失血:創傷導致出血引起血流灌注不足。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嚴重創傷和伴隨發生的癥狀,如疼痛、恐懼、焦慮與寒冷等,中醫云:“驚則氣亂”,“寒則氣收”。組織破壞:嚴重擠壓傷,可導致局部組織缺血和細胞壞死;細菌毒素作用:創傷感染后,細菌產生大量內、外毒素——血液循環——中毒反應—血管舒縮中樞、內分泌系統—
直接間接作用于周圍血管—小動脈及毛細血管循環障礙—動脈壓下降—中毒性休克。中醫傷科學精編(一)病因病機休克病理過程分三個階段休克代償期休克失代償期(代償衰竭期)休克晚期(嚴重期)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呼衰,心衰,腎衰中醫傷科學精編二、診斷要點病史:明顯及較嚴重的外傷史。癥狀:休克的臨床表現與其嚴重程度有關。意識與表情改變:煩躁、焦慮或神志不清與昏迷;皮膚變化:蒼白或瘀紫;脈搏:虛細而數,100~120次;血壓下降,超過基礎血壓30%,脈壓差低于30mmHg;呼吸:困難,發紺;中心靜脈壓:降低,正常值:4.5—8.9mmHg;尿量每小時少于25ml;甲皺微循環:毛細血管變化。中醫傷科學精編二、診斷要點實驗室檢查血紅蛋白及紅細胞壓積:升高,濃縮,血容不足尿常規、比重和酸堿:反應腎臟情況電解質:鉀鈉及其他電解質的丟失血小板、凝血酶原時間、纖維蛋白原含量:三項異常(DIC)血兒茶酚胺和乳酸:升高提示預后不佳血氣分析:動脈血氧分壓低于30mmHg,組織處于無氧狀態心電圖心律失常,QRS波異常,ST段降低,T波倒置;內臟出血穿刺明確診斷中醫傷科學精編二、診斷要點-辨證分型氣脫:面色蒼白,口唇發紺,汗出肢冷,胸悶氣憋,呼吸微弱,舌質淡,脈虛細或結代無力;血脫:頭昏眼花,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心悸,唇干,舌質淡白,脈細數無力或芤脈;亡陰:煩躁,口渴唇燥,汗少而粘,呼吸氣粗,舌質紅干,脈虛細數無力;亡陽:四肢厥冷,汗出如珠,呼吸微弱,舌質淡潤,脈細欲絕。中醫傷科學精編三、治療積極搶救生命:急救五項技術,防治休克等。消除病因:失血性休克,抗休克褲,氣囊充氣20~40mmHg使用4小時以內,“止得一分血,則保得一分命”(唐容川)處理創傷:消滅傷口;氣胸補充與恢復血容量:全血、血漿、右旋醣酐、葡萄糖、晶體液血管活性藥物的應用:血管擴張劑、收縮劑糾正電解質和酸堿度的紊亂:中醫傷科學精編三、治療防止并發癥心功能得維護:改善心率、增強心肌力:西地蘭;糾正心律失常:過速,毛花甙C;過緩,阿托品;肺功能維護:保持呼吸道通暢;給氧;人工輔助呼吸;呼吸興奮劑:尼可剎米,洛貝林;呼吸機;腎功能維護與腎衰治療:腎衰:少尿或無尿(400),比重低于1.014;維護:記尿量、糾正血容及血壓(利尿劑:甘露醇,速尿)、觀察二氧化碳結合力和電解質;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預防:必要時可用前列環素,改善微循環,用抗凝血質III減少血栓;防治感染:應用抗生素,膿液培養+藥敏試驗。中醫傷科學精編三、治療中醫療法氣脫者宜補氣固脫:獨參湯血脫者宜補血益氣固脫:當歸補血湯亡陰宜益氣養陰:生脈飲亡陽宜溫陽固脫:四逆湯+參附湯針灸作用:行氣活血,通絡止痛、調整陰陽主穴——涌泉,足三里,血海,人中配穴——內關,太沖,百會昏迷——十宣呼吸困難——加素寥中醫傷科學精編三、治療其它療法平臥;注意保溫和防暑;給予止痛劑、鎮靜劑保持呼吸道通暢:清除口鼻異物、口咽通氣管、氣管切開、呼吸機適當激素和能量合劑中醫傷科學精編第五節筋膜間隔區綜合征中醫傷科學精編一、病因病機肢體外部受壓:石膏、夾板,膠布,繃帶等固定包扎過緊過久。肢體內部組織腫脹:骨折移位,血腫,蛇傷。血管受傷:動脈傷,痙攣,梗塞,血栓形成等致使組織缺血、滲出、水腫產生間隔區綜合征。
缺血30分,即發生神經功能異常;缺血4~12小時,永久性功能障礙,感覺異常,肌肉攣縮,運動功能喪失。中醫傷科學精編二、診斷要點1.病史:骨折、脫位或嚴重軟組織損傷史2.癥狀體征:
局部癥狀:疼痛(劇痛可為本病最早和唯一的主訴)、皮溫升高、腫脹、感覺異常(感覺過敏或遲鈍,最后喪失)、肌力變化(早期肌力減弱,進而功能喪失,被動牽拉劇痛)、患肢遠端脈搏和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嚴重可致無脈)全身癥狀:發熱,口渴,心煩,尿黃,脈搏增快,血壓下降等。本病癥狀體征可歸納為五癥:①由疼痛轉為無痛;②蒼白或紫紺,大理石花紋等;③感覺異常;④肌肉癱瘓;⑤無脈。中醫傷科學精編筋膜間隔區綜合征-診斷要點3.壓力檢查:前臂9mmHg,小腿15mmHg。如:組織壓超過20~30mmHg,需嚴格觀察變化,當舒張壓與組織壓的壓差為10~20mmHg時,要立即切開深筋膜減壓。4.影像學:超聲多普勒,造影5.實驗室:白細胞升高,血沉加快,尿中肌紅蛋白,電解質紊亂。中醫傷科學精編二、診斷要點6.各部筋膜間隔區綜合征特征:患處均見腫脹,組織緊張,壓痛。
前臂間隔區綜合征:1.背側間隔區壓力增高時,伸拇與伸指肌無力,被動屈曲五個手指時引起疼痛。2.掌側間隔區壓力增高時,屈拇與屈指肌無力,被動伸五個手指均引起疼痛,尺神經與正中神經支配區的皮膚感覺麻木。
小腿間隔區綜合征:1.前側間隔區壓力增高時,伸趾肌與脛前肌無力,被動屈踝與屈趾引起疼痛,腓深神經支配區的皮膚感覺麻木。2.外側間隔區壓力增高時,腓骨肌無力,內翻踝關節引起疼痛,腓深淺神經支配區的皮膚感覺麻木。3.后側淺部間隔區壓力增高時,比目魚肌及腓腸肌無力,背屈踝關節引起疼痛。4.后側深部間隔區壓力增高時,小腿遠端內側、跟腱與脛骨之間組織緊張,屈趾肌及脛后肌無力,伸趾時引起疼痛,脛后神經支配區的皮膚感覺喪失。中醫傷科學精編二、診斷要點辨證分型:
瘀滯經絡:損傷早期,血溢脈外,瘀積不散,阻滯經絡,氣血不能循行分布,受累部位筋肉失養,故患肢腫脹灼痛,壓痛明顯,屈伸無力,皮膚麻木,舌質青紫,脈緊澀。
肝腎虧虛:損傷后期,病久耗氣傷血,肝腎虧虛。肝主筋,肝不榮筋,筋肉拘攣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一個小鎮的傳奇:課件展示
- 班會課件-男生
- 汽車維修工(高級)試題庫+參考答案解析
- 《醫學影像學基本原理與應用課件》
- 種子種苗的低溫儲存技術研究考核試卷
- 四大告訴你如何做報告
- 絕緣制品在工業控制系統網絡安全的考核試卷
- 《企業安全生產文化建設的實踐與創新》課件
- 小組班會課件
- 糧油行業展會營銷與品牌推廣考核試卷
- (輸血科)培訓計劃
- 機械工程技術訓練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預拌混凝土質量管理
- 工貿行業隱患排查指導手冊
- 第四單元《保護牙齒》活動三《保護牙齒》教案 浙教版綜合實踐活動二年級上冊
- 小兒推拿合同范例
-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擬考試題:地理(廣東廣州卷)(解析版)
- 2024-2030年中國南美白對蝦養殖市場規模分析及發展風險研究報告權威版
- 定期清洗消毒空調及通風設施規章制度
- 2024年21起典型火災案例及消防安全知識專題培訓(消防月)
- 消防操作員勞動合同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