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C 028-2024 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騎行智能化分級_第1頁
T-CECC 028-2024 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騎行智能化分級_第2頁
T-CECC 028-2024 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騎行智能化分級_第3頁
T-CECC 028-2024 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騎行智能化分級_第4頁
T-CECC 028-2024 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騎行智能化分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35.240.01CCSL70TaxonomyofSmartRidingformotorcycleaI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縮略語 5騎行智能化分級 5.1騎行智能化分級劃分依據 5.2騎行智能化分級 5.3騎行智能化分級通用要求 6騎行智能化分級基本評價方法 6.1評價辦法 6.2評價依據 6.3評價要求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有關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國電子商會智能電動汽車專業委員會提出。本文件由中國電子商會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雅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江門市大長江集團有限公司、浙江春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精電(深圳)汽車技術有限公司、深圳摩吉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無錫坦程物聯網股份有限公司、天合智控科技(重慶)有限公司、愛騎騎(安徽)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北京鐵路信號有限公司、福信富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初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智能感知研究中心、河北普華科技有限公司、晉城小吉新能源車業有限公司、青島華爍高科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四川易行時代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同行者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瞳行智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鑫華鋒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芯加元科技有限公司、星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訊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畢壘、郭磐石、張標、官勇、林明達、陳心卓、任少卿、徐麗雯、蘇寧,孫家鑫、孫號令、向遠茂、溫佳澤、黃河、劉雁、羅生金、林照波、葉峰、李勇、盧文君、壽翔、寧海濤、張軍領、秦崢、張勇、陳求先、辛文、楊勇、裴智、李俊劍。1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騎行智能化分級本文件規定了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在騎行場景下的智能化分級定義,各分級通用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具備騎行智能化功能的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電動自行車、四輪全地形車(ATV)等智能化分級可參照本文件執行。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4158-2018電動摩托車和電動輕便摩托車通用技術條件QC/T688-2016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通用技術條件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摩托車motorcycle由動力裝置驅動的具有兩個或三個車輪的道路車輛,其最高設計車速大于50km/h,或滿足以下條件之一:——若使用內燃機,其排量大于50mL;——若使用電力驅動,其電機的最大連續額定功率總和大于4kW但不包括如下類別:最大設計車速、整車整備質量、外廓尺寸等指標符合相關國家標準和規定的,專供殘疾人駕駛的機動輪椅車。[來源:GB/T5359.1-2019,2.1]3.2輕便摩托車moped由動力裝置驅動的具有兩個或三個車輪的道路車輛,其最高設計車速不大于50km/h,且滿足如下條件:若使用內燃機,其排量不大于50mL;若使用電力驅動,其電機的最大連續額定功率總和不大于4kW但不包括如下類別:A)最大設計車速、整車整備質量、外廓尺寸等指標符合相關國家標準和規定的,專供殘疾人駕駛的機動輪椅車;B)符合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規定的車輛。2[來源:GB/T5359.1-2019,2.2]3.3騎行智能化smartriding在靜態或動態的騎行場景中,以提升騎行安全和用戶體驗為目標,為實現持續執行部分或全部騎行智能化任務所具備的系統和功能的總稱。3.4騎行智能化系統smartridingsystem由實現騎行智能化的硬件和軟件所共同組成的系統。3.5騎行智能化功能smartridingfeature騎行智能化系統在特定的設計運行條件內執行部分或全部任務的能力。注:一個騎行智能化系統可實現一個或多個智能化功能,每個功能與具體的智能化等級和設計運行條件關聯。為了準確描述騎行智能化系統的能力,需要同時明確其智能化等級和設計運行條件。3.6車輛縱向控制longitudinalvehiclemotioncontrol騎行場景中沿著X軸(如圖1-a所示)的實時車輛運動控制。3.7車輛橫向控制Iateralvehiclemotioncontrol騎行場景中沿著Y軸(如圖1-b所示)的實時車輛運動控制。3.8車輛側傾控制rollvehiclemotioncontrol騎行場景中沿側傾角Roll方向(如圖1-c、圖1-d所示)的實時車輛運動控制。33.9短距無線通信short-distancewirelesscommunication通信距離在幾十米范圍內的無線通信技術,包括但不局限于:藍牙、Wi-Fi、近場通信(NFC)、星閃(NearLink)、UWB等,通信對象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機、智能穿戴設備(頭盔、耳機、手表等)、智能外設等。3.10V2Xvehicletoeverything實現車輛與外界通信的技術,包括但不限于C-V2X、5G-V2X、DSRC、EUHT、ETC等。注:外界指車輛、行人、云端、基礎設施等。3.11智能車機SmartMotorcycleCockpit承擔人機交互功能的系統,具備完整的電子系統功能,以“中控+儀表盤一體化”為主要趨勢,實現信息互通和預警提醒,一般需要采用高性能的CPU芯片。3.12定姿系統AltitudeMeasurementSystem通過三軸、六軸、九軸的慣性測量單元IMU對車輛的車身姿態(俯仰、側傾、航向)進行實時測量,獲取車輛的加速度和角速度,以用于控制系統對車輛實施控制。3.13輔助駕駛域控制器ADASDomainControllerUnit承擔輔助駕駛所需要的數據處理運算及判斷能力的系統,處理的數據類型包括但不限于毫米波雷達、攝像頭、激光雷達、北斗/GPS、慣性導航等設備的數據處理工作,一般需要采用高性能的AI芯片。3.14高級騎行輔助advancedriderassistancesystems;ARAS利用安裝在車輛上的傳感、通信、決策及執行等裝置,實時監測騎手、車輛及其行駛環境,并通過信息和/或運動控制等方式輔助騎手執行騎行任務或主動避免/減輕碰撞危害的各類系統的總稱。4縮略語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UWB:超寬帶無線通信技術(UltraWideBand)IMU:慣性測量單元(InertialMeasurementUnit)GPS:全球定位系統(GlobalPositioningSystem)OTA:在線更新技術(Over-the-Airupdate)DSRC:專用短程通信技術(DedicatedShortRangeCommunications)EUHT:增強型超高吞吐量無線局域網技術(EnhancedUltraHighThroughput)ETC: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ElectronicTollCollection)BMS:電池管理系統(BatteryManagementSystem)E-call:車載緊急呼叫系統(EmergencyCall)AVM:全景影像監測(AroundViewMonitor)FCW:前向碰撞預警(ForwardCollisionWarning)RCW:后向碰撞預警(RearCollisionWarning)BSD:盲區監測預警(BlindSpotDetection)DMS:駕駛員注意力監測系統(DriverMonitorSystem)CCS:定速巡航(CruiseControlSystem)4TCS:牽引力控制系統(TractionControlSystem)ARH:自適應高度調節系統(AdaptiveRideHeight)AEB(FAEB\RAEB\GAEB自動緊急剎車系統(AutonomousEmergencyBraking)ACC:自適應巡航(AdaptiveCruiseControl)LKA:車道保持輔助(LaneKeepingAssist)AVP:代客泊車(AutomatedValetParking)5騎行智能化分級5.1騎行智能化分級劃分依據騎行智能化分級劃分依據是根據車輛是否具備以下系統來定義:1)通信系統:包括單車有線/短距無線通信系統、車聯網通信系統[注1]、V2X系統、衛星通信系統等;2)交互系統:包括語音交互、顯示交互、燈光交互、震動交互等系統;3)感知系統:包括車身自主狀態感知系統[注2],以及外部環境與對象感知系統[注3];4)定位系統:包括標準精度定位(定位精度5-15m)和高精度定位系統(定位精度0.2-1m);5)定姿系統;6)云平臺[注4];7)輔助駕駛域控制器;8)車輛控制系統[注5]:包括車輛縱向、橫向、側傾控制系統。5.2騎行智能化分級1)騎行智能化分級共分為L0\L1\L2三個級別。根據騎行場景的不同,以及結合不同的軟、硬件系統,更加細化分為六個級別:L0\L1\L1P(L1Pro)\L2\L2P(L2Pro)\L2U(L2Ultra)。2)各級別要求定義如下:1L0級:具備單車通信系統,可以實現近場設備通信的相關功能;2L1級:具備車聯網通信系統,可以實現云平臺的相關功能;3L1P級:具備多種方式聯網通信系統,可以實現外部信息的交互功能;4L2級:具備外部環境和目標感知系統,可以實現外部環境的實時感知和預警功能;5L2P級:具備車身橫向或縱向或側傾的控制系統,可以實現騎行輔助功能;6L2U級:具備車身橫向和縱向和側傾控制系統,可以實現高級騎行輔助功能。3)較高等級的智能化應兼容較低等級的智能化?!?:車聯網通信系統是指通過蜂窩網絡3G/4G/5G,或物聯網IOT等技術實現的車輛與主機廠云平臺互通——注2:車身自主狀態感知系統是指通過靜態碰撞傳感器、油量傳感器、電池傳感器(溫度、電壓設備等裝置獲取與車身直接相關的數據,不包括定位信——注4:云平臺是指通過車聯網技術將車輛的部分功能與云端平臺進行連接,實現信息交互能力,包括但不限于APP,小程序,——注5:車輛控制系統是指通過不同的技術手段,以部分或全部實現對車輛縱向控制、車輛橫向控制、車55.3騎行智能化分級通用要求5.3.1L0級(一)基本要求應具備以下基本要求:1)具備通信系統:具備單車有線\短距無線通信系統;2)具備交互系統:具備顯示能力、語音系統。3)具備感知系統:具備車身自主狀態感知系統。(二)騎行智能化功能智能報警、手機投屏、USB有線連接、無線連接、簡易導航。5.3.2L1級(一)基本要求應具備以下基本要求:1)具備通信系統:具備單車有線\短距無線通信,車聯網通信系統;2)具備交互系統:具備顯示能力、語音系統;3)具備感知系統:具備車身自主狀態感知系統;4)具備定位系統:具備標準精度定位系統;5)具備云平臺。(二)騎行智能化功能導航系統、無鑰匙解鎖、胎壓監測、遠程監控、防盜管理(電子圍欄等)、遠程鎖車、語音助手、OTA升級、BMS能源監測平臺、車機UI皮膚切換、云服務。5.3.3L1P級(一)基本要求應具備以下基本要求:1)具備通信系統:具備單車有線\短距無線通信系統,車聯網通信系統,V2X通信系統,衛星通信系統;2)具備交互系統:具備顯示系統、語音系統;3)具備感知系統:具備車身自主狀態感知系統;4)具備定位系統:具備標準精度定位系統和高精度定位系統;5)具備定姿系統;6)具備云平臺。(二)騎行智能化功能E-Call緊急救援SOS、車道級導航(禁限行區域提醒)、V2XDAY-I應用場景[5]。5.3.4L2級(一)基本要求應具備以下基本要求:1)具備通信系統:具備單車有線\短距無線通信系統,車聯網通信系統,V2X通信系統,衛星通信系統;2)具備交互系統:具備顯示系統、語音系統、燈光系統、震動系統;3)具備感知系統:具備車身自主狀態感知能力,以及外部環境與對象感知系統;4)具備定位系統:具備標準精度定位系統和高精度定位系統;65)具備定姿系統;6)具備云平臺;7)具備輔助駕駛域控制器。(二)騎行智能化功能行車記錄儀(前視、后視)、全景影像監測AVM,前向碰撞預警FCW、后向碰撞預警RCW、盲區監測預警BSD、駕駛員注意力監測系統DMS、V2XDAY-II應用場景[6]。5.3.5L2P級(一)基本要求應具備以下基本要求:1)具備通信系統:具備單車有線\短距無線通信系統,車聯網通信系統,V2X通信系統,衛星通信系統;2)具備交互系統:具備顯示系統、語音系統、燈光系統、震動系統;3)具備感知系統:具備車身自主狀態感知能力,以及外部環境與對象感知系統;4)具備定位系統:具備標準精度定位系統和高精度定位系統;5)具備定姿系統;6)具備云平臺;7)具備輔助駕駛域控制器;8)具備車輛縱向或帶有側傾控制的橫向控制系統。(二)騎行智能化功能停車輔助系統(駐車、摔車、溜車、扶車)、推行輔助系統(竄車、上坡、下坡、前進、倒退)、定速巡航CCS、牽引力控制系統TCS。5.3.6L2U級[注6](一)基本要求應具備以下基本要求:1)具備通信系統:具備單車有線\短距無線通信系統,車聯網通信系統,V2X通信系統,衛星通信系統;2)具備交互系統:具備顯示系統、語音系統、燈光系統、震動系統;3)具備感知系統:具備車身自主狀態感知能力,以及外部環境與對象感知系統;4)具備定位系統:具備標準精度定位系統和高精度定位系統;5)具備定姿系統;6)具備云平臺;7)具備輔助駕駛域控制器;8)具備車輛縱向和橫向和側傾控制系統。(二)騎行智能化功能彎道ABS系統、自適應高度調節系統ARH、自動緊急剎車系統AEB(FAEB\RAEB\GAEB)、自適應巡航ACC、車道保持輔助LKA、代客泊車AVP?!?:功能安全要求:L2U級的騎行智能化功能,應滿足ISO26262標準中規定的ASILD級別的76騎行智能化分級基本評價方法6.1評價辦法采用最小適用原則(指以各不同分級定義的核心系統所需要的6.2評價依據對于整車企業可以通過對不同整車產品是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