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省隨州市部分高中學年下學期2月聯考高一地理試題本試卷共6頁,全卷滿分分,考試用時分鐘。★祝考試順利★考試范圍:地理必修第一冊;地理必修第二冊第一章人口注意事項:、答題前,請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制定位置。、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非選擇題作答:用黑色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上交。小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每題3分,共分)我國是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96%的地區有可利用的太陽能資源。下圖示意我國部分地區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與圖中乙地相比,甲地年太陽輻射總量多,原因可能是()A.海拔高,空氣稀薄,云雨較少B.地處干熱河谷,降水稀少C.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晴朗D.距海遠,夏季風弱,空氣干燥2.若在丙地建設光伏電站,發電量比較穩定的季節是()第1頁/共13頁A.夏季B.冬季C.春季D.秋季【答案】1.A2.B【解析】【分析】試題考查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1題詳解】結合圖中的經緯度位置,可判斷出甲地位于橫斷山區北部,海拔高,空氣稀薄,受西南季風影響小,多晴朗天氣,A正確。【2題詳解】結合圖中的經緯度位置可判斷出,丙地位于青藏高原東部,受西南季風影響,夏季降水量大,云雨天氣多,光伏電站發電量波動大,冬季為少雨季節,多晴朗天氣,發電量穩定,B正確。春秋為過渡季節,較冬季而言,穩定性較差。所以選B。【點睛】地表獲得太陽輻射量多少直接取決于太陽輻射強度和日照時間,具體的影響因素如下:(1)緯度:緯度低,太陽高度大,太陽輻射強;緯度高,太陽高度小,太陽輻射弱。(2)天氣:天氣晴朗,陰天少,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反之,太陽輻射弱。(3)地勢:地勢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小,日照強度大,太陽輻射強;反之太陽輻射弱。(4)大氣透明度:大氣透明度好,塵埃雜質少,太陽輻射強;反之太陽輻射弱。“鬧海風”是一種大風并伴有吹雪、雪暴等的災害性天氣,其形成與亞洲高壓的移動、風的“狹管效應”、水汽含量、大氣對流運動密切相關。新疆吉木乃縣冬季“鬧海風”頻發。下圖示意吉木乃縣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圖示地區最容易發生“鬧海風”的地點是()A.甲B.乙C.丙D.丁4.強烈的對流運動會引起大風、暴雪等天氣。一天中“鬧海風”最易發生在()A.清晨B.上午第2頁/共13頁C.午后D.子夜【答案】3.A4.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最容易發生“鬧海風”的地點分析和“鬧海風”最易發生的時間。認真閱讀材料結合圖中的信息可以分析得出答案。【3題詳解】從圖中信息可知,甲地位于兩山之間,冬季北方有亞洲高壓,來自亞洲高壓的風經峽谷擠壓,風力驟然增強,加上沿途夾帶的沙雪,形成了鬧海風,A對;乙、丙、丁均不位于兩山之間的峽谷,B、C、D錯誤。【4題詳解】根據題目可知強烈的對流運動會引起大風、暴雪等天氣,而一天中氣溫高值出現在午后,此時對流運動強烈,所以一天中“鬧海風”最易發生在午后,C正確。觀察發現甲、乙兩地中①②③④巖層含有化石且有對應關系。讀地質剖面略圖,完成下面小題。①恐龍化石②侏羅紀時期的裸子植物化石③魚類化石④三葉蟲化石5.圖中屬于古生代地層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根據圖中化石判斷,動物在這一時期經歷的演化過程是()A.海生無脊椎動物爬行動物脊椎動物B.爬行動物海生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C.爬行動物脊椎動物海生無脊椎動物D.海生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爬行動物【答案】5.C6.D【解析】【5題詳解】恐龍出現在三疊紀,滅絕于白堊紀,屬于中生代,①錯誤;侏羅紀屬于中生代,②錯誤;魚類出現于奧陶紀,泥盆紀繁榮,屬于古生代,③正確;三葉蟲出現于早古生代,④正確。綜上C項符合題意,ABD錯誤。第3頁/共13頁故選C。【6題詳解】脊椎動物DABC錯誤。故選D。【點睛】古生代,顯生宙的第一個代。約開始于5.7億年前,結束于2.5億年前。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在這個時期里生物界開始繁盛。動物以海生的無脊椎動物為主,脊椎動物有魚和兩棲動物出現。植物有蕨類和石松等,松柏也在這個時期出現。因此時的動物群顯示古老的面貌而得名。產流是指從降水到徑流產生的過程。這一過程中降水要經受許多損失,其中包括植物葉面截留、下滲補充地下水等。如尚有剩余,就成為產流量。圖為滇池流域水域和林地對雨水產流的響應關系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滇池流域水域和林地雨水產流量最大值集中在7月份,主要是此時()A.氣溫最高B.植被茂盛C.降水最多D.下滲最少8.滇池流域收集的可利用雨水最可能來自于()①裸地②旱地③住宅用地④交通用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7.C8.D【解析】【7題詳解】7679月,第4頁/共13頁C正確。圖中沒有表示溫度的變量,A錯誤。植被茂盛則截留較多,會使產流量減少,C錯誤。降水量大,下滲也會相應增多,D錯誤。故選C。【8題詳解】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地面硬化,相對于裸地、旱地來說,缺少下滲環節,降水損失少,會更快更多的匯集,形成產流。故滇池流域收集的可利用雨水最可能來自于③④,根據選項,ABC錯誤,D正確。故選D。【點睛】水循環的環節包括:蒸發、水汽輸送、凝結降水、下滲、徑流。海水密度是指單位體積的海水質量。下圖為海洋表層溫度、鹽度、密度隨緯度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圖中表示海洋表層溫度、鹽度、密度的曲線依次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②①③10.影響南北緯60°附近海區鹽度差異較大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量與蒸發量B.陸地淡水注入C.海區封閉程度D.洋流【答案】9.A10.B【解析】【9題詳解】海水表層溫度大體上自赤道向兩極海域遞減,①曲線符合;海水表層鹽度自南北半球的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兩側的高低緯度遞減,呈現雙峰值,②曲線符合;海水表層海水密度大致上自赤道向兩極海域遞增,③曲線符合。綜上所述,A正確,BCD錯誤,故選A。【10題詳解】海水鹽度的高低與徑流匯入有關,淡水可以稀釋海水,使鹽度變低。60°N附近有亞歐大陸、北美大陸,眾多河流匯入海洋。60°S附近海洋面積占絕對優勢,缺少淡水的注入,所以海洋表層平均鹽度高,因此影響南北緯60°第5頁/共13頁關系不大,B正確,ACD錯誤,故選B。【點睛】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有:緯度、降水量和蒸發量、洋流、入海徑流、結冰融冰、海域封閉程度等。河流是地球表面最活躍的外營力,它通過水流的侵蝕、搬運與堆積等外力作用塑造了絢麗多彩的地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該河流的發育過程為()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③①②④D.②④①③12.河流發育最后兩個階段之間,該地區()A.地殼抬升明顯B.河水流速減慢C.河谷不斷變淺D.泥沙含量增加【答案】B12.A【解析】【題詳解】觀察圖中信息,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在黃山北麓山前地帶,由于長期的季節性洪流或泥石流的作用,在出山口地帶形成了廣闊的洪積扇,并在洪積扇上發育了多條暫時性的辮狀河如圖④;此后該區環境可能發生了顯著變化()逐漸萎縮或消亡如圖②;與此同時,該辮狀河通過加深和拓寬谷地,逐漸成為穩定的持續性河流而發育成青弋江,原洪積扇也因青弋江(或辮狀河)下切而形成臺地,而此后青弋江進一步拓寬河谷、堆積第一層階第6頁/共13頁礫石層如圖①。因此圖中青弋江發育形成過程的序號進行排序④②③①。答案選擇B。【12題詳解】根據題意,結合題1結論和所學知識可知,最后兩個階段,③發育時期,河道拓寬向兩邊侵蝕,出現階地,到達①發育時期,河道變窄,出現第二層階地,說明河流下切作用增強,地勢落差增大,可推測是由于地殼有所抬升,故A正確;由于河流下切作用增強,說明地勢落差在增大,因此水流速度較快,河谷不斷加BC泥沙含量會增加,故D錯誤。答案選擇A。【點睛】河流發育的三個階段:1、河谷發育的初期,以下蝕作用和向源侵蝕為主,河谷不斷加深和延長,既有流水的機械沖擊力,也有水的溶解作用,以及水中所攜帶砂石的磨蝕作用。2(V形剖面)曲,側蝕作用拓寬河谷,在中下游區形成蜿蜒曲流和寬坦的谷底平原。3、河谷發育的成熟期,以側蝕作用為主,當溝谷流水獲得地下水穩定補給,至此溝谷成為河谷。溯源侵蝕使河流向源頭延長。利用氣候條件、空氣質量、水體質量、醫療條件、交通便捷度、區域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文明程度、生活成本等指標對城市進行綜合評價,形成某類型人口流動適宜度指數。下表是“2020年某類型人口流入適宜度指數排行榜”。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020年某類型人口流入適宜度指數排行榜表城市廣州海口廈門福州南寧三亞適宜度指數157150145137136133排名12345613.該人口流入的主要目的是()A.經商B.旅游C.養老D.求學14.與三亞相比,廣州適宜度指數較高的主要原因是()①氣候溫暖濕潤②環境質量好③交通便捷④醫療水平高⑤社會服務水平高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15.該人口流入對遷入地社會環境帶來的影響是()A人口容量增大B.社會服務短缺C.科技水平提高D.就業壓力增大【答案】13.C14.D15.B【解析】第7頁/共13頁【分析】【13題詳解】由材料可知,劃分城市進行評價的指標主要是氣候條件、空氣質量、水體質量及醫療條件等,而這些指標關系最密切的就是養老,C對。經商主要看該地商品貿易及制造和消費能力高低,與空氣質量、醫療條件等關系不大,A錯。旅游屬于短缺的外出活動,對于區域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要求高,而對于生活成本考慮較少,B錯。所示排行較高城市在高等院校和教育方面不具優勢,D錯。故選C。【14題詳解】三亞較廣州緯度低,氣候更加溫暖濕潤,①錯。三亞人口較少,工業及經濟發展水平較廣州低,環境質量應好于廣州,②錯。但是廣州交通便捷、醫療水平高,省會城市社會服務水平高,有利于老年人養老,所以廣州適宜度指數較高,③④⑤對。故選D。【15題詳解】老年人口流入不會增大當地的人口容量,A錯。大量外來老年人口進入,會使得對社會服務需求增大,社BC不是去找工作,不會增大就業壓力,D錯。故選B。【點睛】養老遷入與普通的外出務工導致的人口遷入對于社會的影響是不同的,要區分對待。分)1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00游開展生態輸水以抬高地下水位,恢復沿岸植被,重構荒漠生態系統。經大西海子水庫調蓄后,一方面通過老塔里木河和其文闊爾河輸水至臺特瑪湖,另一方面通過汊河輸水和節制閘滿溢輸水向兩岸補水。汊河輸水是利用河道兩岸的自然汊河,將來水向兩岸分流;節制閘滿溢輸水是通過水閘將干流來水向岸邊滿溢。研究表明,汊河輸水一定時期后易在河床表面形成由粉粒構成的致密土層,有較強的阻水作用,會降低流域生態輸水的效果。下圖示意塔里木河下游生態輸水范圍。第8頁/共13頁(1)推測塔里木河向下游生態輸水的主要季節,并說明理由。(2)比較汊河輸水和節制閘滿溢輸水各自的優勢。(3)從水循環角度,分析汊河輸水一定時期后生態輸水效果降低的原因。【答案】(1)季節:夏季。理由:塔里木河的主要補給水源為高山冰雪融水,夏季徑流量較大;夏季河流沿岸植被生長快,對水源的需求量大。(2)汊河輸水:能夠輸送到距干流更遠的位置,受水面積大;無須建閘,工程量小,投入成本低。節制閘滿溢輸水:增加周邊地區水分下滲量,減少無效的水分蒸發;便于通過閘門控制輸水量,輸水效率高。(3)致密土層阻礙河水下滲,河流對地下水的補給減弱;增加地表徑流的流動速度,更多水量流向尾閭湖,湖泊無效水分蒸發加大,造成部分水資源浪費。【解析】【分析】本題以塔里木河下游生態輸水為試題背景,涉及了塔里木河生態輸水的季節和措施,以及輸水效果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旨在培養學生的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和人地協調觀等核心素養。【小問1詳解】輸水的季節要考慮可行性和作用。夏季,氣溫高,高山冰雪融水補給量大,為輸水提供水源。生態輸水的主要作用是滿足生態系統對水的需求,夏季植被生長茂盛,耗水量大,此時輸水,提高地下水位,為植被生長提供充足的水源。【小問2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汊河輸水能夠利用天然汊河,有固定河槽,不會四處漫流,能夠輸水到更遠處,且無須修筑閘門,輸水成本低。節制閘滿溢輸水能夠減少地表水分的蒸發,增加周邊地區水的下滲,通過閘門,第9頁/共13頁可以控制輸水時間和強度,輸水效率高。【小問3詳解】由材料信息“汊河輸水一定時期后易在河床表面形成由粉粒構成的致密土層,有較強的阻水作用,會降低流域生態輸水的效果。”可知,汊河輸水一定時期后,由粉粒構成的致密土層導致的水分下滲減少、無效地表徑流流失量增大、無效蒸發量增大,地表徑流的流動速度加快,更多徑流水量注入尾閭湖,湖泊中水分蒸發增加,造成水資源的大部分浪費。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風蝕粗化是風蝕導致地表松散層細顆粒物流失,粗顆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現象。其過程如圖左所示,某科研小組通過比較地表松散層表層和淺層的粗、細顆粒物含量。構建了風蝕粗化指數。該指數數值越大。說明表層比淺層粗顆粒物含量越高。圖右顯示青藏高原南部(針對風蝕)采樣點粗化指數的分布。(1)說明風蝕粗化過程中地表松散層風蝕強度的變化。(2)指出下圖所示區域風蝕粗化指數的空間分布特征,并解釋其原因。(3)分析耕作對風蝕和風蝕粗化指數的影響。(4)提出下圖所示區域因地制宜的風蝕防治措施。【答案】(1)早期細顆粒物所占比例大,地表松散層風蝕強;隨著細顆粒物所占比例減少,粗顆粒物所占比例增加,地表松散層風蝕強度逐漸減弱。(2)分布特征:西部大,東部小;北部大,南部小。原因:西部、北部風力強勁、植被覆蓋度小。第10頁/共13頁(3)耕作使表層和淺層充分混合(表層細顆粒物增多),疏松,強風蝕季節植被覆蓋度小,風蝕強度大;表層和淺層粗顆粒物含量基本一致,風蝕粗化指數基本不變。(4)東部、南部:可因地制宜采用礫石覆蓋、耕地留茬、免耕、限制放牧等措施,保護地表,減輕風蝕。西部、北部:地表礫石覆蓋度高,風蝕強度小,可維持自然狀態。【解析】【分析】本題以青藏高原上風蝕退化為背景設置試題,涉及風蝕強度的變化、區域風蝕粗化指數的空間分布特征、耕作對風蝕和風蝕粗化指數的影響、因地制宜的風蝕防治措施等相關內容,主要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圖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學地理知識解釋地理現象的能力。【小問1詳解】由材料“風蝕退化是風蝕導致地表松散層細顆粒物流失,粗顆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現象”和“該指數數值越大。說明表層比淺層粗顆粒物含量越高”可知,隨著風力侵蝕作用逐漸帶走地表松散層的細小顆粒物,粗顆粒物增加,造成地表松散層表層和淺層的粗、細顆粒物含量差異變大,表層粗顆粒物含量不斷變大,其風力啟動速度變大,不易遭受風力侵蝕,故侵蝕強度逐漸減弱。【小問2詳解】根據圖中粗化指數圖例的反映,北部和西部圓圈較大,東部和南部圓圈較小,可得出區域風蝕粗化指數的質的影響,故青藏高原的東部和南部能夠受到一定夏季風深入的影響,降水量較多,植被較為茂密,且多為森林植被,由此造成風力侵蝕作用較弱,風蝕粗化程度較小;而高原內部受到濕潤氣流影響微弱,氣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受到風力侵蝕作用強烈,風蝕粗化程度較大。【小問3詳解】農田耕作形成耕作層,會破壞原來的土壤結構,使地表松散層細顆粒物增加,表層與淺層顆粒物結構趨向于統一。由此造成風力侵蝕作用增強,侵蝕深度增加,但是人為平整土地的行為造成耕作層表層和深層顆粒物較為均勻,表層和淺層粗顆粒物含量基本一致,風蝕粗化指數基本不變。小問4詳解】青藏高原風力侵蝕作用增強首先與青藏高原生態環境比較脆弱有關,重要的是人類活動的加劇,需要因地制宜防治風蝕。東部、南部人類活動以耕地和放牧為主,所以可以采取礫石覆蓋、耕地留茬、免耕、限制放牧等措施保護地表,減輕風蝕;西部和北部主要是山區,人類活動較少,以粗顆粒物為主,地表礫石覆蓋度高,使風蝕強度小,可以維持自然狀態。【點睛】第11頁/共13頁18.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新疆各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存在巨大差異,其中準噶爾盆地南部最高,其次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準噶爾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東疆地區,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1)分析準噶爾盆地南部資源環境承載力最高的原因。(2)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資源環境承載力,當地應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3)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為32人/k㎡,目前已達13人/k㎡,有人認為“為促進該區資源開發和經濟發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對人口環境學頗有研究的趙先生卻認為這種看法不妥,試為趙先生的說法提供依據。【答案】(1)礦產資源豐富,經濟基礎較好;交通便利,對外開放程度高。(2)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學校食堂經營合同范文
- 安全帽的正確佩戴方法
- 技能培訓專題母線保護的特殊問題及其對策
- 中英文采購合同
- 2025共創聯盟商加盟合同模板
- 梭式礦車產品介紹
- 運動鞋采購合同格式
- 液壓小吊車的主要用途
- 2025未簽訂合同的員工檔案
- 醫學培訓課件急性腎功能衰竭
- 林業種植工作總結
- 幼兒園園長專題講座藝術創造與審美觀培養
- 何威新書《吵出好婚姻》一場重構親密關系冒險之旅
- 第7課《珍視親情+學會感恩》第2框《理解父母+學會感恩》【中職專用】《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無人機駕駛員培訓計劃及大綱
- 自費藥品知情同意書
- 江蘇省書法水平等級證書考試-硬筆書法考試專用紙-(123級)
- 山東省各地市地圖課件
- 全套IATF16949內審核檢查表(含審核記錄)
- 基礎工程量計算表
- 設備報修單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