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與特點——高二歷史人教統編版選擇性必修3課前導學核心素養時空觀念:掌握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歷程。史
料
實
證
、
歷
史
解
釋
:
精
選
史
料
,
從
史
料
實
證
角
度
了
解
中
華
優
秀
傳
統
文
化
的
內
涵;闡釋其歷史特點。唯
物
史
觀
:
梳
理
中
華
文
化
的
起
源
、
形
成
與
發
展
的
過
程
,
認
識
特
定
歷
史
時
期
經
濟
、
政治與文化發展的關系。家國情懷:堅持文化自信,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知識點一中華文化的發展歷程1.原始社會(1)多元:黃河流域、________、珠江流域、遼河流域,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華文明的搖籃。(2)核心:中原華夏族率先成為核心,并向四周輻射,推動著________中華文化的形成。2.春秋戰國時期(1)春秋戰國時期,內遷的戎狄蠻夷逐漸融入華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區、各民族共同的血緣認同、________。(2)春秋時期,孔子對西周________進行多方面闡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3)戰國時期,“________”局面出現。這一時期的學術思想大放異彩,成為后世思想文化發展的源頭。先秦成為中華文化的奠基時期。
3.秦漢時期(1)秦朝①背景:秦朝建立起統一多民族的國家。②表現:推崇________學說。(2)漢朝:漢武帝尊崇________,確立了儒學的正統地位。從此,儒家思想成為兩千多年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流。4.魏晉南北朝時期(1)發展原因:隨著________傳入和道教興起,中華傳統文化呈現出儒、佛、道交匯融通的景象。(2)表現:玄學盛行。5.隋唐時期(1)唐朝佛學繁榮,傳統儒學受到挑戰,同時促進了________的創新與發展。(2)中華傳統文化輝煌燦爛。
6.宋朝(1)概況:儒、佛、道學說____________,吸收佛、道思想闡釋儒學的新學派理學形成。(2)代表人物及主張①朱熹:強調“________________”,提倡“格物致知”。②陸九淵:提出“________”就是“理”的主張,強調“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3)理學影響:豐富了中華文化的理論思維;但它宣揚的封建禮教,嚴重束縛了人們的____________。7.明清時期(1)王守仁:宣揚“心外無物”“心外無理”,提出“________”“知行合一”的學說。(2)明清之際提倡________的思想出現。①代表人物:黃宗羲、________、王夫之。②主張:批判________,抨擊封建專制,倡導經世致用。(3)康雍乾時期,君主專制高度發展,________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鉗制,禁錮了中華文化的發展。知識點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1.重視以人為本
表現影響社會關系上:以人為本①周公提出“”的思想并制禮作樂,建立了的禮樂制度②春秋時期,孔子提倡“”,主張“”后世儒學思想家大多恪守孔子的思想,從人與社會的關系入手,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規范社會關系的倫理秩序政治倫理上:民本思想①春秋時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國家要順應②孔子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反對苛政③戰國時期,孟子提出了“”說,其中“,社稷次之,君為輕”的主張,閃耀著民本思想的光輝歷代思想家繼承了先秦思想。民本思想發展為系統的理論學說,成為中華傳統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對推動中國歷史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2.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1)表現①夏商時期,人們相信上天和鬼神。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②春秋時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認為萬物都是由道而產生,自然而然。他的哲學思想中凸顯了的存在,追求。③戰國時期,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制而用之”的思想。(2)影響:天人合一思想,將天、地、人視為一個整體,認為人類利用自然應該尊重自然規律,順應自然,建立人與自然發展的關系。3.提倡愛國,追求家國情懷(1)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的思想。(2)“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學說的精髓。張載概括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3)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是家國情懷的體現。4.崇德尚賢,推崇天下為公(1)表現①西周初年,周朝統治者主張“明德”“敬德”。②孔子提出“為政以德”,主張。③墨子主張“賢者舉而上之,富而貴之,以為官長”。④孟子主張“尊賢使能,俊杰在位”。(2)影響:這些思想不僅在各國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變革,也對歷史上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制度產生了深遠影響。5.崇尚自強不息,厚德載物(1)《周易》中寫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2)孟子強調“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屈原的“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些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境界。6.主張和而不同(1)西周末年的太史伯認為不同事物之間彼此配合達到平衡,即“”,才能產生新事物。(2)孔子、孟子視“”為人性中應有的美德,提出了“和為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知識點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和價值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1)起源與發展具有本土性。(2)多樣性:各民族共同創造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____________,領域廣闊。(3)包容性:中華文化____________,兼收并蓄,積極吸納外來文化。(4)凝聚性: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文化特質的體現。(5)連續性:中華文化____________,傳承至今,體現出頑強的生命力。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1)是中華民族發展的內在思想源泉和____________。(2)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3)維護著中國____________的政治局面,維系著統一多民族的大家庭。(4)推動著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為治國理政和____________提供了有益借鑒。
練習鞏固1.魏晉南北朝時期童蒙讀物得到了發展,束皙編寫《發蒙記》,顧愷之編撰《啟蒙記》,周興嗣撰寫《千字文》等。其中《千字文》敘述有關天文、博物、歷史、人倫、教育、生活等方面的知識,押韻自然,結構簡單,易于朗讀背誦。這說明童蒙讀物()A.有利于知識的普及
B.注重兒童身心全面發展
C.推動了私學的繁榮
D.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模式2.1919年,蔣夢麟指出:新思想不是知識,而是“一個態度”!這個態度是看思想是否往進化的那個方向走,而所謂的舊,“是對于這新態度的反動”。陳獨秀則說:“若是決計革新,一切都應該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國粹,什么國情的鬼話來搗亂。”這表明二者(
)A.都希望引入新觀念推動社會變革
B.對傳統文化看法存在根本分歧
C.在思想革新方式上看法基本一致
D.都強調用新思想取代舊的思想3.從漢武帝時期開始,中華大地從東北到西南,從草原到嶺南,凡是中央王朝統治所及之地,無不漸染儒風,最終都成為儒學的教化之地。這反映了(
)A.無為而治推動思想統一
B.法制建設有利文教發展
C.國家統一促進文化認同
D.開疆拓土助力漢賦傳播4.朱元璋建國之初,“招徠番僧,本藉以化愚俗,彌邊患,授國師、大國師”,授予西藏等地的佛教僧人以官職,后世帝王亦展現出對佛教的熱衷;至明成祖時,短短的數十年間,除五王以及兩個法王之外,授西天佛子兩人,灌頂大國師九人,灌頂國師十八人,其他禪師、僧官不可盡數。這些舉措()A.旨在推動三教合流局面形成
B.說明佛教成為重要統治工具
C.有效的穩定了基層統治秩序
D.動搖了儒學思想的正統地位5.魏晉時期,士人通過文學作品宣揚“人生天地之中,體自然之形”,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唐代士人則借助詩詞發出“丈夫當為國,破敵如摧山”“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的壯志豪言。造成這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A.社會環境的變遷
B.文學風格的迥異
C.主流思想的演變
D.國家政策的調整
參考答案1.A解析:據本題干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材料可知,童蒙讀物通常是為兒童啟蒙而編寫,其內容涵蓋了多個領域的知識,如《千字文》中包含天文、博物、歷史、人倫、教育、生活等方面。而且其形式上押韻自然、結構簡單,易于朗讀背誦,這使得兒童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這種豐富且易于接受的特點.有助于將這些知識更廣泛地傳播給兒童,讓更多的兒童能夠接觸和學習到這些知識,從而有利于知識的普及.A項正確;雖然《千字文》在內容上涉及道德教育和知識傳授,但材料并未明確體現其對兒童身心全面發展的關注。《千字文>更多地是通過儒家思想和倫理道德規范來教育兒童,而非注重兒童身心的全面發展,排除B項;材料中未提及《千字文》對私學教育的具體推動作用,雖然《千字文》作為童蒙讀物在社會上廣泛流傳,但其本身并不能直接證明對私學教育的繁榮起到了推動作用,排除C項;材料中未提及《千字文》對傳統教育模式的改變,《千字文》的內容和形式雖然具有創新性,但其仍然屬于傳統蒙學教育的一部分,并未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排除D項。故選A項。2.A解析:據材料可知,蔣夢麟希望通過新的思想觀念引導社會向進化方向發展,陳獨秀也極力主張引入新觀念來推動革新,這表明兩人都希望引入新觀念來推動社會變革,故選A項,蔣夢麟主要是從對新舊思想的態度角度來說明的,陳獨秀側重于采用西洋新法子來革新,他們對傳統文化并沒有進行深入的對比闡述,不能就此得出他們對傳統文化看法存在根本分歧的結論,故排除B項,蔣夢麟側重于新思想的“態度”方向,陳獨秀強調采用西洋新法子,在思想革新方式上他們的側重點是不同的,“基本一致”表述有誤。故排除C項,蔣夢麟強調的是對新舊思想的態度差異,陳獨秀的重點在于采用西洋新法子革新.他們并不是都單純地強調用新思想取代舊思想,他們的觀點各有重點故排除D項。3.C解析:據材料“從漢武帝時期開始……凡是中央王朝統治所及之地……最終都成為儒學的教化之地”反映了在統一的中央集權的西漢王朝,從漢武帝開始儒學得到廣泛傳播即國家統一促進文化認同故選C項,漢初尊奉黃老無為而治思想,漢武帝時接受董仲舒的建議,尊崇儒術,排除A項:材料強調國家統一促進文化認同不涉及法制建設,排除B項:材料反映傳播的是儒學,而不是漢賦,排除D項。4.B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目的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明朝(中國)。根據材料信息可知.朱元璋建國之初,就通過授予西藏等地的佛教僧人以官職,如國師、大國師等,目的是為了“化愚俗,彌邊患”。這表明明朝政府利用佛教作為一種手段,來教育和安撫邊疆地區的民眾,以達到穩定邊疆,防止叛亂的目的。到了明成祖時期,這種政策更加明顯,授予的佛教僧人官職更多,這說明明朝政府已經將佛教作為一種重要的統治工具,B項正確明朝政府利用佛教的目的是鞏固統治,不是推動三教合流局面形成,排除A項:“有效的穩定了基層統治秩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朝政府的初衷,但并未明確指出這是通過佛教作為統治工具實現的,排除C項:明朝政府雖然利用佛教作為統治工具,但并未因此動搖儒學的正統地位,排除D項。故選B項。5.A解析:據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彩色牛皮筋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國差速器十字軸頭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
- 職場安全衛生管理
- 競選移動培訓師
- 高一數學拔高題試卷及答案
- 高一湖南數學試卷及答案
- 藝人授權管理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話劇表演訓練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光學變色防偽顏料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農藥精準施用技術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JJF 1603-2016(0.1~2.5)THz太赫茲光譜儀校準規范
- 《民法典》-第二編 物權編-案例分析,解讀-3
- GB/T 1266-2006化學試劑氯化鈉
- 海岸動力學全冊配套完整課件
- 工作面防飛矸封閉式管理規定
- 纖維素酶活性的測定
- 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崗位培訓的講義課件
- 驗電接地環安裝規范
- 計算機監控系統安裝單元工程質量驗收評定表
- 質量整改通知單(樣板)
- 外墻干掛大理石施工方案(標準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