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文理解性默寫
(新高考60篇)
練習
目錄
01曹操《短歌行》...................................................................-1-
02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1-
03杜甫《登高》.....................................................................-3-
04白居易《琵琶行》................................................................-3-
05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5-
06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6-
07李清照《聲聲慢》................................................................-7-
08荀子《勸學》.....................................................................-7-
09韓愈《師說》.....................................................................-9-
10蘇軾《赤壁賦》..................................................................-10-
11姚鼐《登泰山記》...............................................................-12-
12《詩經?靜女》..................................................................-12-
13《涉江采芙蓉》..................................................................-13-
14李煜《虞美人》.................................................................-13-
15秦觀《鵲橋仙》..................................................................-14-
16《論語》十二章..................................................................-14-
17《禮記?大道之行也》............................................................-15-
18《詩經?無衣》..................................................................-16-
19張若虛《春江花月夜》...........................................................-17-
20李白《將進酒》.................................................................-18-
21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18-
22司馬遷《屈原列傳》.............................................................-18-
23賈誼《過秦論》..................................................................-20-
24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21-
25高適《燕歌行》.................................................................-22-
26李賀《李憑箜篌引》.............................................................-23-
27李商隱《錦瑟》.................................................................-24-
28陸游《書憤》....................................................................-24-
29屈原《離騷(節選)》...........................................................-25-
30李白《蜀道難》.................................................................-27-
31杜甫《蜀相》....................................................................-28-
32柳永《望海潮》..................................................................-29-
33姜夔《揚州慢》.................................................................-29-
34李密《陳情表》..................................................................-BO-
SS歸有光《項脊軒志》.............................................................-31-
36陶淵明《歸去來兮辭》...........................................................-31-
37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32-
38蘇軾《石鐘山記》...............................................................-33-
39鮑照《擬行路難(其四)》.......................................................-34-
40杜甫《客至》....................................................................-34-
41黃庭堅《登快閣》...............................................................-35-
42陸游《臨安春雨初霽》...........................................................-35-
43《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36-
44魏征《諫太宗十思疏》...........................................................-37-
45杜牧《阿房宮賦》...............................................................-37-
46蘇洵《六國論》..................................................................-39-
47杜甫《登岳陽樓》...............................................................-40-
48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40-
49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40-
50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41-
51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41-
52王磐《朝天子?詠喇叭》.........................................................-42-
53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42-
54王實甫《長亭送別》.............................................................-43-
55王維《山居秋暝》...............................................................-43-
56辛棄疾《青玉案?元夕》.........................................................-43-
57劉克莊《賀新郎》...............................................................-44-
58司馬遷《報任安書》.............................................................-44-
59溫庭筠《菩薩蠻》...............................................................-45-
60周邦彥《蘇幕遮》...............................................................-45-
01曹操《短歌行》
(2022?山東/江蘇卷)曹操的《短歌行》中的“,”,
表達了自己希望接納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
成其高”。
(2022?新高考2卷)曹操《短歌行》中“,o”
兩句,后世一直傳誦不已,蘇軾《赤壁賦》中就曾引用過。
1.《短歌行》中寫詩人一邊喝酒一邊高歌,感嘆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
2.曹操《短歌行》中“,”兩句,把賢才比作光照宇
內、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達了對賢才的渴慕。
3.《短歌行》中,作者引用《詩經》中的“,”,借
寫姑娘思念情人來表達渴慕賢才之意。
4.曹操《短歌行》中“,”兩句想象賢才踏著田間小
路,一個個屈駕前來探望我。
5.曹操《短歌行》中,詩人借《詩經?鹿鳴》里的“,”
兩句表達了招納賢才的熱情。
6.《短歌行》中運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暫的詩句是:,j
7.《短歌行》中寫詩人在宴飲歡樂中仍憂思不忘(寫詩人在酒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郁長久難
遣)的詩句是:,o
8.《短歌行》中運用借代手法寫解除憂愁唯有美酒的詩句是:,。
9.《短歌行》中運用典故,自比周公,說自己也有周公那樣的胸襟一定會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
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悅誠服地歸順的詩句是:,。
10.《短歌行》寫詩人通過想象與賢才彼此久別重逢,談心宴飲,爭著將往日的情意訴說,表
達了詩人希望與賢才真誠交往的強烈愿望的句子是:,O
02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2022?山東/江蘇卷)李白常常稱謝靈運為謝公,比如在《夢游天姥吟留別》
“,”詩句中。
(2020年上海卷)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
-1-
兩句,寫夢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連忘返,不知不覺間天色已晚。
1.晉代詩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格為歷代文人傳頌,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
中就化用這個典故,寫到“,”,表達他對權貴的
蔑視,對自由的追求。
2.李白善于描寫想象的世界,他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描寫云中仙人出場時的穿著與出行工
具的詩句“”和“”,令人嘆為觀止。
3.在《蜀道難》中,李白借用“猛虎”“長蛇”極寫蜀地的兇險。同樣,在《夢游天姥吟留
別》中,他借用兩種動物的聲音,描寫登山途中驚駭之景的兩句是:,
4.南宋戴埴曾說“唐人言李白不能屈身,以腰間有傲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最能體現這
一評價的兩句是“,”。
5.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描寫了著名詩人謝靈運住過的地方溪水蕩漾,猿啼凄清的環境
的句子是:“,"。
6.古代詩詞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
7.《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由夢境轉入現實的過渡句是:“
8.“猿啼”在古詩中多為哀音,甚是“凄涼”,如杜甫《登高》里“"
一句;“猿啼”也不總是哀音,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里“”
一句。
9.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以小,。感嘆歡樂
的短暫和人生的虛幻,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則以“”的行為消解
人生如夢的感慨。
10.《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用高大險峻的天臺山來
襯托天姥山的高峻、雄奇。
11.《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寫從現實的對天姥山的向往與想象轉入夢境的詩句是
12.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兩句通過視覺和聽覺
描寫,寫出了詩人夢游天姥山登上半山腰時的所見所聞,充滿了奇幻色彩。
-2-
13.《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用“,”寫出天姥山突然烏云密
布、大雨將至,水面上霧氣蒸騰的景象。
14.《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描寫了天姥山電光閃耀、
炸雷轟鳴,好像要把山峰劈開的奇特景象。
15.《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描寫神山仙府的石門突然發出轟隆隆的巨響,從中間向兩邊打開的
詩句是:“,。”
16.踏進仙府洞門,天空遼闊、無邊無際、日月同輝,金殿銀宮熠熠生輝。這是《夢游天姥吟
留別》中“,”所描寫的奇異仙境。
03杜甫《登高》
(2022?全國甲卷)杜甫《登高》中“,”,兩句都
使用了疊字,從聽覺、視覺上突出了對景傷懷的感受。
(2022?上海卷)杜甫《登高》中“,”一聯由眼
前之景聯想到淪落他鄉、年老多病的處境。
1.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寫出所見所聞、渲染秋江景物特點的句子是:“,
2.杜甫《登高》中寫遠望所見,用傳神之筆描寫凄冷江色和長江氣勢的句子是:
3.杜甫的《登高》中“,”一聯,不僅寫出了壯闊
的秋景;而且揭示了舊事物不斷消亡,新事物不斷產生的哲理,今人常用這兩句來表達舊事物
終將衰落,歷史長河仍將向前之意。
4.杜甫在《登高》中發出:“,”的感慨,抒發了
漂泊異鄉.年老體衰的惆悵之情,也蘊含著與生命的衰弱頑強抗爭的精神。
5.杜甫在《登高》中把眼前的秋景和心中重重悲情緊密聯系在一起,情景交融.意境曠達,
極寫自己羈旅之愁和孤獨之感的句子是:“,
6.杜甫《登高》中運用雙關手法,道出郁積于詩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國運之恨,無限悲涼難
以排遣的句子是:“,
04白居易《琵琶行》
-3-
(2023?全國乙卷)白居易《琵琶行》中“,”兩句,
寫琵琶女結束演奏后的動作及神態,同時也引出下文對其身世的敘述。
(2022?全國乙卷)白居易《琵琶行》中“,”兩句,
寫琵琶女以嫻熟的技藝演奏了當時有名的兩首樂曲。
(2021?全國乙卷)樂曲演奏過程中的停頓也有情感表達的作甩。白居易《琵琶行》中對此進
行說明的詩句是:“,"。
(2020?全國卷I)元代戲劇家馬致遠的雜劇《青衫淚》根據白居易的詩《琵琶行》改編而成,
劇名來自詩中的“,”兩句。
(2018?全國卷n)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兩
句寫昔日的琵琶女身價很高引來了眾多紈綺子弟的追捧。
1.“,________________「由琴聲想到珠玉聲,是聲音的類比聯想。
2.描寫琵琶女猶豫不決而出場的詩句是:“,
3.“,”是全詩的主旨句,更是詩人與琵琶女感情
的共鳴,表達了白居易對琵琶女深深的同情。
4.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蘊含離別之意的句子是:“,。”
5.月作為我國古典詩歌中的傳統意象,在《琵琶行》中,白居易與友人告別時吟唱:
“,",借月引發思鄉之情,別離之緒。
6.白居易《琵琶行》描寫琵琶女彈奏時有攏、捻、抹、挑四個動作,彈奏的曲子既有《霓裳
羽衣曲》又有《六幺》,從而表現出彈奏兩首名曲時的演奏技巧的句子是
7.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寫琵琶女彈奏的樂曲由婉轉流暢轉為冷澀的名句是
8.白居易《琵琶行》中“,。”兩句,寫的是演奏
正式開始之前的準備過程。
9.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聽眾的神情、江心的秋月寫琵琶曲絕妙入神,側面烘托琵琶女技
藝高超的詩句是:“,
10.白居易《琵琶行》中,側面表現琵琶女的美貌和演奏后的音樂效果的句子是
1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在琵琶聲低沉徘徊,近似停頓之后,猛然爆發出一陣雄壯鏗鏘、
-4-
激越昂揚的強音,將全曲推向高潮,表現熱烈緊張場面的句子是:“
12.《琵琶行》中表現琵琶女演奏琵琶過程中,聲雖“暫歇”,卻產生更好效果的兩句是
12.嚴格地說,潺陽并非絕對沒有音樂,只是聲音單調嘈雜,實在難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
中“,”兩句表達了這樣的意思。
14.白居易《琵琶行》一詩中的名句“,”表現了作
者被琵琶女的演奏感動得淚流滿面的樣子。
15.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在琵琶女的自述身世中,與“年少時受到眾多富豪弟子追捧,收
到無數禮物”形成鮮明對比的兩句是:“,
16.白居易《琵琶行》中,寫出了詩人被貶的時間以及被貶后的生活所在地的兩句是:
17.白居易《琵琶行》中,“,”這兩句通過琵琶
女的自述,交代了琵琶女的戶籍所在地,為下文與詩人產生感情共鳴作了鋪墊。
18.杜鵑是我國古詩詞中的常見意象,其啼聲甚哀,往往傳達一種凄涼之意或思念之情?!杜?/p>
琶行》中運用此意象的句子是“,
05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2019?全國卷HI)蘇軾在《念奴嬌(大江東去)》中,用“,?!?/p>
兩句,表達了歲月虛度、只能借酒澆愁的無奈之感。
(2018?全國卷I)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中“”一句,寫的是周
瑜的儒將裝束。“”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戰功。
L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將自然景觀與懷古之情融為一體,既收束了對赤壁雄奇景
物的描寫,又引起后面對歷史的緬懷。具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的兩句是:
2.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借古傷懷,抒發理想幻滅、人生失意的兩句是:
3.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描寫周瑜指揮戰爭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兩句是:
-5-
4.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分別從
神態描寫和側面描寫的角度,把周瑜面對敵軍時的從容自信刻畫得淋漓盡致。
5.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運用視覺、聽覺和比喻描寫赤壁古戰場的險要形勢,具體表
現“江山如畫”之意的一句:“,,?!?/p>
6.本文中既點題,又為周瑜出場營造聲勢的句子是:“,
7.《念奴嬌赤壁懷古》中",,o
三句,由歷史事件發生的地點聯想到有關歷史人物,這是相關聯想。
06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2022?全國甲卷)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o
兩句,表現了當年劉裕率軍北伐時的強大氣勢。
(2016?全國卷I)在《永遇樂(千古江山)》中,辛棄疾回顧了元嘉年間的那次北伐,宋文
帝劉義隆本希望能夠“”,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終卻
1.《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作者登高望遠,首先想到孫權這位著名的歷史人物不禁感嘆的
兩句:",
2.辛棄疾贊嘆劉裕北伐的赫赫戰功的兩句是:“,。”
3.寫劉裕的兒子劉義隆輕率舉兵北伐,結果吃了敗仗,張皇南逃,狼狽不堪的句子是:
4.南宋詞人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寫道“,”,
表達了英雄業績的風流余韻已經蕩然無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樣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難以實現
的惆悵。
5.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用“,”
兩句回憶四十三年前自己在戰火彌漫的揚州以北地區參加抗金斗爭的情形。
6.辛棄疾在《永遇樂(千古江山)》中,“,"兩
句借歷史影射現實,說隨著時光流逝,人們漸漸淡忘了國家的恥辱,表達了自己對百姓忘卻國
恥、安于異族統治的沉痛之情。
7.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用廉頗的典故表明自己雖年老卻依然希望能為國
-6-
立功的句子是:“,",與曹操《龜雖壽》里的“烈
士暮年,壯心不已”有異曲同工之妙。
07李清照《聲聲慢》
1.《聲聲慢》中連下十四個疊字,形象地抒寫了作者的心情的詩句是
2.《聲聲慢》一詞中說天氣變化無常,忽暖忽寒,人最難調養身體的詩句
3.《聲聲慢》中通過寫詞人滿心都是愁,自覺酒力壓不住心愁,酒味淡了,來襯托詞人晚年凄
苦的詩句:,。
4.李清照《聲聲慢》中“,,?”
幾句,寫黃花滿地,身心憔悴。既是寫花,更是寫人;既是惜花,更是自傷。
5.溫庭筠《更漏子》中寫到“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p>
李清照在《聲聲慢》中化用了這幾句:
08荀子《勸學》
(2022?新高考I卷)《荀子?勸學》中“,”兩句,
以劣馬的執著為喻,強調為學必須持之以恒。
(2022?年天津卷)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荀子在《勸學》中也用
“,”強調了自我反思的重要性。
(202。?全國卷n)《荀子?勸學》中舉例說,筆直的木材如果“”,就會
彎曲到符合圓規的標準;即使再經暴曬也不會挺直,因為“”。
(2020?天津卷)在“停課不停學”期間的云班會上討論“學習和思考的關系”,你想強調學
習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勸學》中的“,”。
(2018?全國卷HI)《荀子?勸學》中舉例論證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時說,終日建精竭慮思考,卻
““,踮起腳極目遠望,也“”。
(2017?全國卷HI)《荀子?勸學》中強調了積累的重要。以積土成山、積水成淵可以興風雨、
生蛟龍設喻,引出“,,。”的
-7-
觀點。
(2016?全國卷I)《荀子?勸學》指出,蚯蚓雖然身體柔弱,卻能“,
”,是用心專一的緣故。
1.韓愈《師說》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這句話與荀子《勸學》中的
“,,?!坝^點相同。
2.荀子在《勸學》中通過對見者遠、聞者彰、致千里、絕江河的原因的分析得出的結論是
3.荀子《勸學》中論述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會智慧通達行為無錯的名句是
4.成語“度步千里”來源于《勸學》中“,”兩句,
用以說明學習應該有恒心,不要半途而廢。
5.古人在舉例論證的時候往往比較喜歡把“山”與“水”并列使用,荀子的《勸學》一文也不
例外,作者為了論證積累對學習的重要性,在舉完“山”的例子后,又用“,
”這一例作了補充。
6.《勸學》中從反面設喻,強調學習重在積累,如果不注重積累,便無法達到遠大目標的句子
旦“,,
7H?,o,o
7.在文中強調學習應當專一,如果不專一,便會像螃蟹一樣,一無所成的句子是:
8.《論語》中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述了學習和思考的關系,在荀
子的《勸學》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學與思的關系的句子是:“,
9.以雕刻為喻,強調學習應當堅持,說明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會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10.“,",通過“木”與“金”的變化來進一步說
明客觀事物經過人工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況。
n.荀子認為人的知識、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斷廣泛學習改造獲得的?!敖稹币h利,需“就
礪”;人要改造成為“”的君子,就要“”,可見,
學習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8-
12.古代詩文中,有許多借助描寫“風雨”來抒發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勸學.》中則用
“,”來形象論述積累的重要性。
09韓愈《師說》
(2022?年北京卷)每個人都難免有自己的知識盲區,遇到不懂的領域,應該虛心聽取專業人
士的意見,正如《師說》所謂:“,Lo
(2019?全國卷HI)《師說》中,對于為子擇師自己卻恥于學習這種現象,韓愈最后的評價是:
(2018?全國卷I)韓愈的《師說》是寫給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說的“
點出李蟠的文章愛好,而“”,則說明了李蟠的儒學素養。
1.韓愈所說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明確自己所說的老師不是指啟蒙教師的句子是:
2.本文從多個方面進行對比,抨擊“恥學于師”的人,先用古今對比,指出從師與不從師的兩
種結果,并用一個反問句推斷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語句是:
3.本文中韓愈針對學習時抓不住重點,不知句讀從師,不解惑反而不從師的現象,直接點明自
己的態度,認為這樣做,最終導致的結果是:“,
4.韓愈認為老師的職能是:“,”;擇師的標準是:
5.韓愈眼中的師生關系是怎樣的:”,
6.《師說》中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的原因:“
7.韓愈通過鮮明的對比,批駁當時流俗恥于從師的錯誤風氣:“
8.韓愈在《師說》中表達自己寫作目的的兩句是“,
9.在《師說》中,韓愈認為師生之間可以互相學習,”,
。”兩句,交代了其中的原因。
10.在《師說》中,韓愈說,古代圣人喜歡從師學習,而現代眾人恥學于師,后果就是
-9-
11.韓愈的《師說》中,作者闡述了擇師的標準,除了對地位和年齡不作要求外,更重要的
?£:,。
12.韓愈的《師說》中,與“愛自己的孩子,就選擇老師來教他”形成鮮明對比的兩句
ZE:,。
13.當今是信息時代,教師已經不是知識的唯一傳授者,學生所擁有的知識可能比教師更廣泛。
針對此種現象,許多人用韓愈《師說》中的兩句話抒發感慨,這兩句是“,"
14.《師說》一文,論證思路嚴密,語言簡潔生動,","
兩句簡練地概括出了“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的荒謬心態。
15.韓愈在《師說》中批判了世人在從師學習問題上截然不同的態度:對孩子“"
對自身“”。
16.韓愈《師說》中,以問句的形式表明自己從師以“道”為標準而不在乎彼此年紀大小的句
子是:“,?”
10蘇軾《赤壁賦》
(2023?全國乙卷)宋代張孝祥以“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描寫舟泛水上,境致與
蘇軾《赤壁賦》中“,?!眱删渌鶎懙木爸路浅O嗨?。
(2020?全國卷H)蘇軾在《赤壁賦》中發議論說,江水不停地流去,“";
月亮時圓時缺,""。
(2019?全國卷n)蘇軾在《赤壁賦》中以“,”兩
句,寫出了婉轉悠長、延綿不盡的樂聲之美。
(2018?全國卷n)蘇軾《赤壁賦》中描寫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1.秋江風光向為文人所鐘,蘇軾《赤壁賦》中寫江上水汽彌漫,江水無邊無際和遠方天際相接
的句子是:“,
2.概括了曹操軍隊在攻破荊州順流而下的軍容盛狀的句子是:“,
3.敘寫江水流逝卻始終長流不息,月亮盈虧卻無所增減的哲理的句子:
4.蘇軾在《赤壁賦》中說“,”是取之無禁,用之不
-10-
竭的。
5.蘇軾在《赤壁賦》中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慨嘆“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6.寫清風明月為吾享用的句子:“,,
,。
7.寫希望與神仙相交,與明月同在的句子:“,
8.寫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飄蕩,似乎是在浩蕩的宇宙間乘風飛行,飄飄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
9.寫作者引吭高歌,吟誦古代詠月的詩歌,召喚月亮飛行的句子:
10.描繪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體現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
11.寫客人簫聲之悲傷幽怨的句子:
12.蘇軾《赤壁賦》中描寫客人吹簫為自己伴奏,用蛟龍蔑婦聽簫聲的感受側面烘托簫聲的悲
涼與幽怨,以突出客人吹簫的音樂效果的句子:“,?!?/p>
13.從不變的角度,描述人與萬物的關系:“,。”
14.文中告訴我們別人的東西雖小也不能占有:“,
15.寫作者蕩漾江中,與麋鹿為伴的句子是:“,
16.寫作者與友人于扁舟舉杯共飲的句子是:“,?!?/p>
17.詩人在飲酒后,唱出對遠在天邊的女子的思念:“,
18.蘇軾在與客游赤壁時面對月與水感喟,從“變”的角度闡發自己哲理思考的句子是:
19.蘇軾在《赤壁賦》中極寫曹操志得意滿、趾高氣揚的氣勢,他站在船頭
“,”,可謂“一世之雄”。
20.蘇軾《赤壁賦》中“,”兩句形容小船像一片葉
子任意飄搖在寬闊浩渺的江面上。
21.蘇軾《赤壁賦》中“客”感嘆自己生命短暫、羨慕江水長流不息的句子是:
22.《赤壁賦》中,以“,”作結,照應開頭,極寫
-11-
游賞之樂,而至忘懷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11姚鼐《登泰山記》
1.在《登泰山記》中,作者先后用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自己剛登上泰山山頂時看到
的景觀的句子是“,o”
2.在《登泰山記》中,",”這兩句寫出了登泰山
時天氣的惡劣以及路途的艱辛。
3.在《登泰山記》中,作者在“,”這兩句句用很
少的筆墨給我們勾畫出一幅泰山夕照圖,寫出了泰山的安詳、明媚,以及肅穆中有溫柔飄逸美
的特殊風韻。
4.在《登泰山記》中,作者寫自己在泰山頂上觀日出,“”一句對天氣
的描寫與前文“迷霧冰滑”照應,再次凸顯了天氣的惡劣。
5.在《登泰山記》中,“,”兩句寫出了在泰山頂
上看到太陽將出時的景色,奇幻無比,為下文寫日出的壯觀景色作了襯托。
6.《登泰山記》,日出之前,“,"作者從山巔向
下俯視,眾山如骰子,這是從對面落筆寫出日觀亭位于最高處。其中“白”字寫出了白雪覆蓋
群山的概貌。
7.《登泰山記》,“,?!庇萌绲ど耙话慵t的色彩,
寫出朝陽的無限生氣。旭日如丹,倒映在海面上,上下輝映,一片紅艷艷,海浪翻滾,紅波搖
動,猶如承托著太陽一般。
8.姚鼐的《登泰山記》中,用比喻形象生動寫出西邊諸峰的特點,更顯出日觀峰雄峻的句子是:
9.姚鼐的《登泰山記》開篇“,”兩句中都使用“皆”
字,敘述南面、北面山谷中的水分別流入泰山南、北兩條河流的地理狀況。
10.姚鼐在《登泰山記》中記錄了登泰山的經過,他起初順著中谷進去,“”,
翻過中嶺,“”,就到了泰山的巔頂。
11.古詩文中常蘊含傳統文化常識,比如《登泰山記》中的“”就使用了
年號紀年法,“”則體現了古人姓、名及字的習慣性順序。
12《詩經?靜女》
-12-
1.《鄴風?靜女》中點明女子與男子約會地點的句子是:“
2.《詩經?靜女》中描寫女子故意藏起來不出現,逗男子著急的句子是
3.在《靜女》中,男子到城角赴約,但靜女“”"”,
男子只能""。
4.《鄴風?靜女》中“,”兩句解釋了男子對戀人贈
物“愛屋及烏”式的反應。朱熹對此評曰:“非此英之為美,特以美人之所贈,故其物亦美耳。”
5.《靜女》中寫女主人公跋涉郊野親自采來茅草贈予戀人,確實美好而且與眾不同的句子是:
“,。”物微意深,一如陸凱《贈范曄詩》中的“江
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6.《詩經?靜女》中,“,?!眱删浔磉_了男主人公
對女主人公所贈管簫的喜愛。
13《涉江采芙蓉》
1.《涉江采芙蓉》中寫主人公遙望故鄉,歸鄉之路綿延無盡的兩句是,
2.《涉江采芙蓉》中抒發了主人公擔憂此生無緣相聚的憂傷,又表達出自己對愛情的忠貞的詩
句是“,?!?/p>
3.在《涉江采芙蓉》中,“,”兩句感情陡然一轉,
由歡樂轉為悲哀,一腔熱忱,仿佛遭遇冷水潑灑,寫出了主人公心中無限的凄涼寂寞,傷心失
望。
4.《涉江采芙蓉》",”運用比興手法寫抒情主人公
形象的雅潔及營造清幽、高潔的意境。
5.以花草贈親朋是古人表達情感的常有行為。《涉江采芙蓉》中“,
”兩句就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或采用設問手法表達對遠方人的思念)。
14李煜《虞美人》
(2021?全國乙卷)即便“故國不堪回首”,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中還是不
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當年在金陵的宮殿,慨嘆已物是人非:
-13-
1.李煜的《虞美人》一詞中一個詰句驚心動魄,把李煜的愁悶劈空傾瀉下來,這個句子是:
“,?!边@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暫無常之
局、O
2.李煜的《虞美人》一詞中直接抒發亡國之恨的句子是:“,
3.李煜的《虞美人》一詞中用對比手法,反襯出人生無常的句子是:“
4.李煜的《虞美人》一詞中詞人遙望金陵想象,并發出物是人非的無限悵恨的慨嘆的句子是:
5.李煜的《虞美人》一詞中用比喻、夸張、設問手法寫出愁思的多與深廣的句子是:
15秦觀《鵲橋仙》
L秦觀在《鵲橋仙》中表明愛情天長地久,不在一朝一夕的依戀的句子是
2.《鵲橋仙》里贊嘆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會勝似人間長相廝守的美好,
正是,O
3.“,”描繪了一幅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的情景。一方
面暗喻織女編織云錦的精巧,另一方面給我們營造了人間正是乞巧節的特定意境。
4.“,”兩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牛郎、織女
的愛情像流水一般溫柔,重聚相守的時光又像夢幻一般倏然而逝。
16《論語》十二章
1.《〈論語〉十二章》中告訴我們不但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還要以別人的短處為警戒的句子
是:“,?!?/p>
2.《〈論語〉十二章》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
3.歐陽修《朋黨論》中“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
也”的思想在《〈論語〉十二章》中表述為:,。
-14-
4.《〈論語〉十二章》中用堆土成山這一比喻,說明功虧一簧的道理的句子是:
5.《〈論語〉十二章》中“,”兩句闡釋了“文”
和“質”的關系。
6.《〈論語〉十二章》中“,”用反問語氣強調人
要有仁愛之心,否則遵守禮儀也沒什么用。
7.《〈論語〉十二章》中“,"兩句最能體現孔子
的道德價值觀:懂得了仁義的道理,就應該用自己的一生去實踐它,有時為了捍衛它,甚至不
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8.《〈論語〉十二章》中“,"兩句是說你一旦這
樣克制自己,按照禮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贊許你是仁人了。
9.智、仁、勇是儒家傳統道德中的三個重要范疇,孔子在《論語》中日:
10.在《〈論語〉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質”對“君子”下了定義的句子是:
11.青年擔當著國家興盛的重責,應當以《論語?泰伯》中曾子所說的
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
12.孔子在《論語》中論述了《詩》的社會作用是:
13.孔子對好學有自己的標準,闡述說話謹慎,做事敏捷,并且向有道德的人看齊的兩句是:
14.《論語?十二章?陽貨》中的“,”
兩句,寫出學習《詩經》對于侍奉父母、君主的重要意義。
15.紅色電影《1921》中革命者李達說:“偌大的一個國家,我們連自己的火種都沒有?!彼?/p>
凝重的神情和扎心的話語讓我深感“,”
(《〈論語〉十二章》)一語的份量,每一個有志之士都應當擔負起民族國家的希望。
17《禮記?大道之行也》
1.《禮記?大道之行也》中總括全文的綱領句是
-15-
2.《禮記?大道之行也》中最能夠體現全社會的關愛這一特征的句子是:
3.《禮記?大道之行也》中作者所描繪的大同社會的景象是“
4.《禮記?大道之行也》中能表現人人都安居樂業的語句是“
5.《禮記?大道之行也》中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意相近的語句:
6.《禮記?大道之行也》認為,大道通行的時代,“”,不僅選用賢才,
而且““。
7.《禮記.大道之行也》中的“大同”,人們以儉為德,對浪費現象深惡痛絕:
“";但不是一定要把財貨據為己有:“"。
8.《禮記?大道之行也》中,孔子認為“大同”的境界不同年齡段的人都有所安置,即讓
9.《禮記?大道之行也》中,“,”兩句,描述了大
道施行的時候廣泛任用人才、以誠信和睦為美的社會風氣。
18《詩經?無衣》
1.《無衣》中,描寫將士們修理鎧甲兵器,共同趕赴戰場的句子是:
2.《無衣》中,描寫將士們團結友愛,同穿貼身衣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O
3.《無衣》中,描寫將士們團結友愛,同穿下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O
4.《無衣》中,描寫將士們修理矛戟,準備一個行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O
5.《無衣》中,描寫將士們團結友愛,同穿戰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6.《無衣》中,描寫君王要發兵了,要修理好戈矛準備戰斗的句子是:
-16-
19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1.《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連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的句子是
2.《春江花月夜》中寫出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而人類的存在則是綿延久長,表明詩人
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并不是頹廢與絕望的句子是,
3.《春江花月夜》中寫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些微灰塵,只有明亮的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的句子是,O
4.《春江花月夜》中,清明澄徹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進入了一個純凈的世界,這就自然地
引起了詩人的遐思冥想的句子,O
5.《春江花月夜》中寫出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你的
句子是,。
6.《春江花月夜》中寫出不知有幾人能乘著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搖蕩著離情,灑滿了
江邊的樹林的句子是,o
7.《春江花月夜》中寫出不止一家、一處有離愁別恨的句子是,
8.《春江花月夜》中,一輪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著什么人似的,卻又永遠不能如愿;月光
下,只有大江急流,寫出了江月有恨,流水無情的句子是,
9.《春江花月夜》中寫出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關于電子產品銷售的合同模板
- 會員制合同樣本
- 眾籌合作協議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外聘演員合同范例
- 供用熱合同標準文本
- 做合同樣本樣本
- 頂賬樓買賣合同范文
- 離職后保密協議離職保密協議書
- 泵車承包合同范例
- 聘用灶房大師傅合同書
-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李景治 第八版 課件 第1、2章 當代世界政治、當代世界經濟
- 2023年復合型膠粘劑項目安全評價報告
- DZ∕T 0215-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范 煤(正式版)
- 【初中+語文】中考語文一輪專題復習+《名著閱讀+女性的力量》課件
- 2024年強基計劃解讀 課件-2024屆高三下學期主題班會
- 城市道路橋梁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DG-TJ08-2152-2014
- 響應面分析軟件DesignExpert使用教程
- 《新病歷書寫規范》課件
- 2024城鎮燃氣管道非開挖修復更新工程技術規范
- 腸胃消化健康的知識講座
- 新概念英語第二冊-Lesson-56-Faster-than-sound-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