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法律案件處理作業指導書TOC\o"1-2"\h\u9314第一章案件受理與審查 330151.1案件受理程序 3212271.1.1案件來源 3265491.1.2案件受理條件 310571.1.3案件受理程序 346591.1.4事實審查 389431.1.5法律審查 4207551.1.6裁判標準 412814第二章訴訟主體資格 4265201.1.7原告資格的認定 4116401.1.8原告資格的喪失與恢復 562851.1.9被告資格的認定 542551.1.10被告資格的喪失與恢復 5281991.1.11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概念 6284851.1.12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情形 676731.1.13第三人參加訴訟的程序 6159081.1.14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效果 620863第三章證據收集與運用 645531.1.15證據的種類 782041.1.16證據的收集 734051.1.17證據的審查 7115521.1.18證據的運用 8183861.1.19證據的保全 8139351.1.20證據的鑒定 826349第四章訴訟程序 8304981.1.21起訴與受理 8239121.1.22審理前的準備 9128211.1.23開庭審理 9309731.1.24上訴 98071.1.25審理 9325041.1.26申請再審 10224771.1.27審查與審理 1022244第五章民事訴訟特別程序 10126861.1.28簡易程序概述 10316661.1.29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 11105151.1.30簡易程序的審理流程 11284061.1.31簡易程序的特點 1179131.1.32小額訴訟程序概述 1118391.1.33小額訴訟程序的適用范圍 11120761.1.34小額訴訟程序的審理流程 11310341.1.35小額訴訟程序的特點 12265451.1.36督促程序概述 12159591.1.37督促程序的適用范圍 12318581.1.38督促程序的啟動 12172641.1.39督促程序的處理 12215611.1.40督促程序的特點 1329570第六章刑事訴訟程序 13225081.1.41公訴案件概述 13323381.1.42公訴案件程序 132251.1.43自訴案件概述 1415011.1.44自訴案件程序 14182091.1.4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權利概述 14286991.1.4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權利保障措施 1422156第七章行政訴訟程序 15184481.1.47概述 15271821.1.48具體受案范圍 15123581.1.49起訴 16264521.1.50受理 16148771.1.51審理 16240871.1.52申請 16206321.1.53受理 168921.1.54審理 176795第八章執行程序 1764911.1.55執行依據的定義及種類 1759841.1.56執行依據的取得與效力 1768211.1.57執行措施的種類 1848051.1.58執行措施的實施 18304111.1.59執行異議 18120301.1.60執行復議 1915685第九章案件終結與歸檔 197011.1.61案件終結的定義 19252431.1.62案件終結的條件 19283221.1.63案件歸檔的定義 19210781.1.64案件歸檔程序 20122441.1.65案件檔案管理的意義 20239941.1.66案件檔案管理內容 2082781.1.67案件檔案管理要求 2021835第十章法律文書制作與送達 21232941.1.68法律文書制作的基本原則 21192951.1.69法律文書制作的基本要求 21266871.1.70法律文書送達的基本原則 21123601.1.71法律文書送達的具體程序 225451.1.72法律文書生效 22155891.1.73法律文書執行 22第一章案件受理與審查1.1案件受理程序1.1.1案件來源案件來源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式:(1)當事人直接申請;(2)上級機關交辦;(3)有關部門轉辦;(4)其他途徑。1.1.2案件受理條件(1)當事人應當具備合法的訴訟主體資格;(2)案件屬于法律受案范圍;(3)當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4)當事人提出的訴訟請求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1.1.3案件受理程序(1)接收案件材料:工作人員應當認真審查當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保證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2)確認案件受理條件:工作人員應當對案件進行初步審查,確認是否符合受理條件。(3)受理通知:對于符合受理條件的案件,工作人員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向當事人發出受理通知。(4)案件登記:工作人員應當將受理的案件進行登記,包括案件名稱、案號、當事人信息等。(5)案件分配:案件受理后,應當根據案件性質和特點,分配給相應的審判組織或者審判人員。第二節案件審查標準1.1.4事實審查(1)審查案件事實是否清楚:審判人員應當全面審查案件事實,保證事實清楚、證據確鑿。(2)審查證據是否合法有效:審判人員應當審查當事人提交的證據,保證證據來源合法、內容真實有效。(3)審查證據之間的關聯性:審判人員應當審查證據之間是否存在相互印證、支持關系,保證證據鏈完整。1.1.5法律審查(1)審查案件是否屬于法律受案范圍:審判人員應當根據法律規定,判斷案件是否屬于法律受案范圍。(2)審查法律依據是否準確:審判人員應當審查案件適用的法律依據是否正確,保證法律適用準確無誤。(3)審查法律程序是否合規:審判人員應當審查案件辦理過程中是否嚴格遵守法律程序,保證程序合法。1.1.6裁判標準(1)審查案件是否符合裁判條件:審判人員應當根據案件事實、法律依據和證據情況,判斷案件是否符合裁判條件。(2)審查裁判結果是否公正:審判人員應當保證裁判結果公正、公平,符合法律規定。(3)審查裁判文書是否規范:審判人員應當保證裁判文書格式規范、內容完整、邏輯嚴密。第二章訴訟主體資格第一節原告資格1.1.7原告資格的認定(1)原告資格的概念原告資格,是指根據法律規定,有權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保護其合法權益的當事人。(2)原告資格的認定標準(1)具備訴訟權利能力:原告應當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2)具備訴訟利益:原告應當具有訴訟利益,即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可能受到侵害。(3)與案件有利害關系:原告與案件事實有直接或間接的利害關系。1.1.8原告資格的喪失與恢復(1)原告資格的喪失原告資格的喪失主要包括以下情形:(1)原告死亡或者終止,未產生新的權利主體;(2)原告放棄訴訟權利;(3)原告不符合原告資格的認定標準。(2)原告資格的恢復原告資格的恢復主要包括以下情形:(1)原告死亡或者終止,產生新的權利主體;(2)原告重新具備訴訟權利能力;(3)原告重新具備訴訟利益。第二節被告資格1.1.9被告資格的認定(1)被告資格的概念被告資格,是指根據法律規定,有義務接受訴訟,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當事人。(2)被告資格的認定標準(1)具備訴訟權利能力:被告應當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2)與案件有利害關系:被告與案件事實有直接或間接的利害關系。1.1.10被告資格的喪失與恢復(1)被告資格的喪失被告資格的喪失主要包括以下情形:(1)被告死亡或者終止,未產生新的義務主體;(2)被告放棄訴訟權利;(3)被告不符合被告資格的認定標準。(2)被告資格的恢復被告資格的恢復主要包括以下情形:(1)被告死亡或者終止,產生新的義務主體;(2)被告重新具備訴訟權利能力;(3)被告重新具備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第三節第三人參加訴訟1.1.11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概念第三人參加訴訟,是指在訴訟過程中,因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經申請或法院通知,參與訴訟的當事人。1.1.12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情形(1)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是指對訴訟標的具有獨立請求權,可以獨立提起訴訟的第三人。(2)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是指對訴訟標的沒有獨立請求權,但與案件有利害關系,需要參與訴訟的第三人。1.1.13第三人參加訴訟的程序(1)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第三人應當向法院提交申請書,說明參加訴訟的理由及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事實。(2)法院通知參加訴訟法院認為有必要,可以通知第三人參加訴訟。(3)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期限第三人應當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內參加訴訟,逾期未參加的,視為放棄參加訴訟的權利。1.1.14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效果(1)第三人享有訴訟權利,承擔訴訟義務;(2)第三人可以提出獨立的訴訟請求;(3)第三人的訴訟行為對本案的判決結果產生拘束力。第三章證據收集與運用第一節證據的種類與收集1.1.15證據的種類(1)書證:指以文字、符號、圖案等表示的,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物品或者文件。(2)物證:指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物品或者物質。(3)視聽資料:包括錄音、錄像、電影膠片、電子數據等,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資料。(4)電子數據:指以電子形式存在的,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數據。(5)證人證言:指了解案件情況的人,在訴訟過程中所作的陳述。(6)鑒定意見:指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對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所作出的判斷。(7)勘驗、檢查筆錄:指對現場、物品、尸體等進行實地查看、檢驗后所作的記錄。(8)當事人陳述:指當事人對案件事實的陳述。1.1.16證據的收集(1)依法收集:證據的收集應當符合法律規定,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權益。(2)客觀收集:證據收集應當客觀、全面,不得帶有主觀傾向。(3)及時收集:證據收集應當在案件訴訟時效內進行,以保證證據的有效性。(4)規范收集:證據收集應當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規范,保證證據的合法性和可采性。第二節證據的審查與運用1.1.17證據的審查(1)審查證據的來源:審查證據是否合法取得,是否侵犯他人合法權益。(2)審查證據的客觀性:審查證據是否客觀、真實,有無篡改、偽造等情況。(3)審查證據的關聯性:審查證據是否與案件事實具有關聯,能否證明案件事實。(4)審查證據的充分性:審查證據是否足以證明案件事實,是否需要補充證據。1.1.18證據的運用(1)合理運用:根據證據的效力、證明力,合理運用證據,不得濫用證據。(2)全面運用:綜合運用各種證據,形成完整的證據鏈,保證案件事實的認定。(3)客觀運用: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對待證據,避免因主觀因素導致證據的誤用。(4)法律規定運用:依據法律規定,正確運用證據,保證案件處理的合法性。第三節證據的保全與鑒定1.1.19證據的保全(1)保全措施: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保全措施,保證證據的安全、完整。(2)保全期限:證據保全應當在法定期限內進行,保證證據的有效性。(3)保全程序:按照法定程序進行證據保全,保證保全措施的合法性。1.1.20證據的鑒定(1)鑒定機構:選擇具有法定資質的鑒定機構進行證據鑒定。(2)鑒定人:選擇具有專門知識和技能的鑒定人進行證據鑒定。(3)鑒定程序:遵循法定程序進行證據鑒定,保證鑒定意見的合法性和權威性。(4)鑒定結論:根據鑒定意見,結合案件事實,作出合理的判斷。第四章訴訟程序第一節第一審程序1.1.21起訴與受理(1)起訴條件原告應具備以下條件:具有訴訟權利能力;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2)起訴方式原告應以書面形式提出起訴狀,并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起訴狀應包括以下內容: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3)受理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經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裁定不予受理。1.1.22審理前的準備(1)送達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副本,并告知被告在收到起訴狀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2)審理前的會議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十五日內組成合議庭,召開審理前的會議,明確當事人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審查證據,確定審理范圍。1.1.23開庭審理(1)開庭通知人民法院應在開庭前三日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2)開庭審理程序開庭審理按照以下程序進行: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案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訴訟權利和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請;聽取當事人陳述;證人作證,宣讀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宣讀鑒定結論和勘驗筆錄;當事人互相質證和辯論;當事人陳述最后意見;審查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依法作出判決。第二節第二審程序1.1.24上訴(1)上訴條件當事人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可以在判決書、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2)上訴方式當事人應以書面形式提出上訴狀,并按照被上訴人數提出副本。1.1.25審理(1)審理方式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但在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情況下,可以不開庭審理。(2)審理程序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按照以下程序進行: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案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訴訟權利和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請;審查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否正確;聽取當事人陳述;審查證據;當事人互相質證和辯論;當事人陳述最后意見;依法作出判決。第三節再審程序1.1.26申請再審(1)再審事由當事人認為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2)申請期限當事人申請再審,應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六個月內提出。1.1.27審查與審理(1)審查人民法院收到再審申請書,應當在五日內審查,認為符合再審條件的,裁定再審;認為不符合再審條件的,裁定駁回。(2)審理人民法院再審案件,應當依法組成合議庭,按照第一審程序或者第二審程序審理。審理再審案件,不受原判決、裁定的約束,應當全面審查案件事實和適用法律。第五章民事訴訟特別程序第一節簡易程序1.1.28簡易程序概述簡易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在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民事案件時所適用的程序。簡易程序的設立旨在提高訴訟效率,降低當事人訴訟成本,實現司法公正。1.1.29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1)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民事案件;(2)當事人雙方同意適用簡易程序;(3)人民法院認為適用簡易程序有利于案件審理。1.1.30簡易程序的審理流程(1)立案審查: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后,應當在七日內審查完畢,并作出是否立案的決定;(2)送達: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副本;(3)預交訴訟費:原告應當在接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七日內預交訴訟費;(4)開庭審理: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一個月內審結案件;(5)判決: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審理之日起十日內作出判決。1.1.31簡易程序的特點(1)訴訟程序簡化:簡易程序了普通程序中的某些環節,如調查取證、開庭通知等;(2)審理期限縮短:簡易程序的審理期限為一個月;(3)訴訟費用降低:簡易程序的訴訟費用相對較低。第二節小額訴訟程序1.1.32小額訴訟程序概述小額訴訟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在審理訴訟請求金額較小的民事案件時所適用的程序。小額訴訟程序的設立旨在簡化訴訟程序,提高訴訟效率,降低當事人訴訟成本。1.1.33小額訴訟程序的適用范圍(1)訴訟請求金額不超過一定數額的民事案件;(2)當事人雙方同意適用小額訴訟程序;(3)人民法院認為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有利于案件審理。1.1.34小額訴訟程序的審理流程(1)立案審查: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后,應當在七日內審查完畢,并作出是否立案的決定;(2)送達: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副本;(3)預交訴訟費:原告應當在接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七日內預交訴訟費;(4)開庭審理: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一個月內審結案件;(5)判決: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審理之日起十日內作出判決。1.1.35小額訴訟程序的特點(1)訴訟程序簡化:小額訴訟程序了普通程序中的某些環節,如調查取證、開庭通知等;(2)審理期限縮短:小額訴訟程序的審理期限為一個月;(3)訴訟費用降低:小額訴訟程序的訴訟費用相對較低。第三節督促程序1.1.36督促程序概述督促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對被執行人發出支付令,督促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程序。督促程序的設立旨在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司法權威。1.1.37督促程序的適用范圍(1)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金錢債務;(2)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履行期限已屆滿;(3)被執行人未按照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履行。1.1.38督促程序的啟動(1)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2)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符合督促程序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發出支付令;(3)被執行人應當在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內履行義務,或者提出書面異議。1.1.39督促程序的處理(1)被執行人在規定期限內履行義務的,督促程序終結;(2)被執行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在七日內審查,異議成立的,督促程序終結;異議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強制措施;(3)被執行人在規定期限內未履行義務,也未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強制措施。1.1.40督促程序的特點(1)程序簡便:督促程序無需經過開庭審理,只需原告提出申請,人民法院即可發出支付令;(2)時效性強:被執行人應當在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內履行義務;(3)強制力大:被執行人不履行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強制措施。第六章刑事訴訟程序第一節公訴案件程序1.1.41公訴案件概述公訴案件是指由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依法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在我國,公訴案件主要包括貪污賄賂案件、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案件、侵犯財產案件等。1.1.42公訴案件程序(1)立案偵查(1)人民檢察院對涉嫌犯罪的事實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立案偵查。(2)偵查過程中,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收集、固定證據,保證證據的合法性、真實性和充分性。(2)審查起訴(1)偵查終結后,人民檢察院應當對案件進行審查,認為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提起公訴。(2)審查起訴過程中,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聽取辯護人、被害人的意見,對案件進行全面的審查。(3)審判(1)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公訴案件,對案件進行審理。(2)審判過程中,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依法聽取辯護人、被害人的意見。(3)人民法院根據審理情況,依法作出判決或者裁定。(4)執行(1)判決或者裁定生效后,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2)執行過程中,應當依法保障被執行人的合法權益。第二節自訴案件程序1.1.43自訴案件概述自訴案件是指由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向人民法院提起的刑事案件。自訴案件主要包括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案件、侵犯財產案件等。1.1.44自訴案件程序(1)立案(1)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訴,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2)人民法院對自訴案件進行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立案。(2)審理(1)人民法院對自訴案件進行審理。(2)審理過程中,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依法聽取辯護人、被害人的意見。(3)判決人民法院根據審理情況,依法作出判決或者裁定。第三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權利保障1.1.4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權利概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訴訟中享有以下權利:(1)知情權:有權了解涉嫌犯罪的事實、證據、法律依據等。(2)辯護權:有權自行辯護或者委托辯護人進行辯護。(3)申請回避權:有權申請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回避。(4)申請變更強制措施權:有權申請變更逮捕、拘留等強制措施。(5)申請恢復訴訟程序權:有權申請恢復因法定原因中止的訴訟程序。1.1.4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權利保障措施(1)依法告知:偵查、起訴、審判過程中,應當依法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2)保障辯護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自行辯護或者委托辯護人進行辯護。辯護人有權依法履行辯護職責。(3)保障知情權:偵查、起訴、審判過程中,應當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了解涉嫌犯罪的事實、證據、法律依據等。(4)保障申請回避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申請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回避。(5)保障申請變更強制措施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申請變更逮捕、拘留等強制措施。(6)保障申請恢復訴訟程序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申請恢復因法定原因中止的訴訟程序。通過以上措施,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訴訟中的合法權益。第七章行政訴訟程序第一節行政訴訟受案范圍1.1.47概述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的訴訟范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行政訴訟受案范圍主要包括以下幾類:(1)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2)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涉及土地、礦產資源、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3)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行政行為不服的;(4)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訴訟受案范圍。1.1.48具體受案范圍(1)行政處罰案件;(2)行政強制措施案件;(3)行政許可案件;(4)行政確認案件;(5)行政裁決案件;(6)行政補償案件;(7)行政合同案件;(8)行政機關侵犯企業經營自主權案件;(9)行政機關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其他案件。第二節行政訴訟程序1.1.49起訴(1)起訴條件:原告應當具備訴訟主體資格,有明確的被告、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起訴應當在法定起訴期限內提出;起訴書應當符合法定格式。(2)起訴方式:原告可以書面起訴,也可以口頭起訴。書面起訴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訴狀;口頭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制作筆錄。1.1.50受理(1)受理條件:起訴符合起訴條件;起訴書內容齊全、格式正確;起訴在法定起訴期限內。(2)受理程序: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或者起訴筆錄后,應當在七日內決定是否受理。受理的,應當向原告送達受理通知書;不予受理的,應當向原告送達不予受理裁定書。1.1.51審理(1)審理期限: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2)審理程序: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公開審理案件。審理過程中,當事人有權申請回避、提供證據、進行質證和辯論。(3)裁判:人民法院根據審理情況,可以判決撤銷、變更或者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可以判決被告承擔賠償責任;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第三節行政復議程序1.1.52申請(1)申請條件:申請人應當具備申請復議的資格;有明確的復議請求和事實理由;在法定申請期限內提出。(2)申請方式:申請人可以書面申請,也可以口頭申請。書面申請的,應當向復議機關提交復議申請書;口頭申請的,復議機關應當制作筆錄。1.1.53受理(1)受理條件:申請符合申請條件;復議申請書內容齊全、格式正確;申請在法定申請期限內。(2)受理程序:復議機關收到復議申請書或者復議筆錄后,應當在五日內決定是否受理。受理的,應當向申請人送達受理通知書;不予受理的,應當向申請人送達不予受理決定書。1.1.54審理(1)審理期限:復議機關應當在受理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復議決定。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復議機關負責人批準。(2)審理程序:復議機關應當組成合議庭,對案件進行審理。審理過程中,當事人有權提供證據、進行質證和辯論。(3)裁決:復議機關根據審理情況,可以決定維持、撤銷、變更具體行政行為;可以決定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第八章執行程序第一節執行依據1.1.55執行依據的定義及種類(1)定義:執行依據是指人民法院在判決、裁定、調解書等法律文書生效后,依據法律規定,對被執行人的財產或者行為采取強制措施的依據。(2)種類:(1)判決書:包括一審判決、二審判決、再審判決等;(2)裁定書:包括保全裁定、先予執行裁定、中止執行裁定等;(3)調解書:雙方當事人在訴訟中達成的一致協議,經人民法院確認的;(4)支付令:人民法院對金錢債務的支付發出的命令;(5)仲裁裁決書:仲裁機構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裁決;(6)公證債權文書: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1.1.56執行依據的取得與效力(1)取得:執行依據的取得,應當符合以下條件:(1)執行依據應當是依法作出的;(2)執行依據應當具有明確、具體的執行內容;(3)執行依據應當具有法律效力。(2)效力:執行依據具有以下效力:(1)對被執行人具有強制力,被執行人應當履行執行依據所確定的義務;(2)對執行機關具有拘束力,執行機關應當依法采取執行措施;(3)對案外人具有排斥力,案外人不得妨礙執行程序的進行。第二節執行措施1.1.57執行措施的種類(1)財產查封、扣押、凍結;(2)財產拍賣、變賣;(3)強制交付財物或者票證;(4)強制遷出房屋或者強制退出土地;(5)強制履行行為;(6)對被執行人的罰款、拘留;(7)其他法律規定的執行措施。1.1.58執行措施的實施(1)執行機關應當根據執行依據的具體內容,依法采取相應的執行措施;(2)執行措施的實施,應當遵循合法、適當、文明、高效的原則;(3)執行機關在采取執行措施時,應當充分尊重被執行人的合法權益,不得損害被執行人及其家庭成員的生活必需品;(4)執行機關應當及時將執行情況告知被執行人及其利害關系人。第三節執行異議與復議1.1.59執行異議(1)定義:執行異議是指被執行人或者案外人對執行行為提出的不同意見。(2)異議事由:(1)執行依據不合法或者已喪失法律效力;(2)執行行為違反法定程序;(3)執行行為侵犯被執行人或者案外人的合法權益;(4)其他依法可以提出異議的情形。(3)異議的提出:被執行人或者案外人應當在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機關提出書面異議。1.1.60執行復議(1)定義:執行復議是指被執行人或者案外人對執行機關作出的執行異議處理決定不服,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查的行為。(2)復議條件:(1)被執行人或者案外人對執行異議處理決定不服;(2)執行異議處理決定書送達后,被執行人或者案外人未在法定期限內申請復議;(3)被執行人或者案外人申請復議時,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交書面申請。(3)復議程序:上一級人民法院收到執行復議申請后,應當在法定期限內進行審查,并根據審查結果作出裁定。第九章案件終結與歸檔第一節案件終結條件1.1.61案件終結的定義案件終結,是指案件處理完畢,不再需要進一步處理或審理的狀態。案件終結是法律程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具有重要意義。1.1.62案件終結的條件(1)案件事實已查清:案件終結前,必須保證案件事實已經查清,相關證據已經收集齊全,以便作出公正的裁決。(2)法律依據明確:案件終結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保證裁決合法、合規。(3)裁決已生效:案件終結前,裁決必須已經生效,不存在上訴、申訴等程序。(4)當事人已履行相關義務:案件終結前,當事人應當履行完畢相關法定義務,如繳納罰款、賠償損失等。(5)案件處理程序合法:案件終結需遵循法定程序,保證案件處理過程的合法性。第二節案件歸檔程序1.1.63案件歸檔的定義案件歸檔,是指將案件處理過程中形成的文件、資料按照規定進行整理、歸檔,以備查閱、統計和監督。1.1.64案件歸檔程序(1)整理案件材料:將案件處理過程中形成的文件、資料進行整理,包括法律文書、證據材料、庭審筆錄等。(2)分類歸檔:根據案件性質和特點,將整理好的案件材料按照規定分類歸檔。(3)編制歸檔目錄:編制案件歸檔目錄,詳細記錄歸檔文件名稱、編號、時間等信息。(4)歸檔入庫:將歸檔材料按照規定存入檔案庫,保證安全、保密。(5)歸檔資料信息化:對歸檔資料進行信息化處理,便于查閱、統計和監督。第三節案件檔案管理1.1.65案件檔案管理的意義案件檔案管理是保證案件處理質量、提高司法效率的重要環節。加強案件檔案管理,有利于維護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1.1.66案件檔案管理內容(1)檔案保管:保證檔案庫安全,防止檔案丟失、損壞。(2)檔案保密:加強檔案保密工作,防止檔案泄露。(3)檔案查閱:建立健全檔案查閱制度,保證查閱過程的合法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紅木家具購銷合同協議書
- 合作協議電子合同怎么簽
- 廢棄物品銷毀合同協議
- 期貨操盤協議合同
- 代言合同續簽協議
- 轉讓地皮協議合同
- 晉城合同協議翻譯
- 產業園項目工程合同協議
- 員工協議合同封面
- 電廠施工安全合同協議書
- 初中勞動教育課程實施方案
- 呵護地球家園點亮綠色希望-2025年4月22日第56個世界地球日主題教育班會 高中主題班會優 質課件
- 政務人員禮儀培訓課件
- 2025年阿拉伯語水平測試模擬試卷:阿拉伯語數字與日期表達應用試題
- 棱柱棱錐棱臺的表面積和體積課件高一下學期數學人教A版1
- 《血管活性藥物靜脈輸注護理》團體標準解讀課件
- 屋頂光伏的鋼結構施工方案
- 第15課《青春之光》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2025年河南資本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走近湖湘紅色人物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湖南工商大學
- 完整版佛教葬禮儀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