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08-09發布2024-11-10實施IDB12/T1350—2024前言 II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縮略語 25總體要求 26服務內容與要求 37效果評估 7附錄A(資料性)運動處方服務機構人員能力 8附錄B(資料性)體力活動準備問卷升級版(PAR-Q+) 9附錄C(資料性)運動測試禁忌證 附錄D(資料性)體適能測評知情同意書 附錄E(規范性)主觀用力程度量表(RPE6-20) 參考文獻 IIDB12/T1350—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由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天津市天津醫院、天津體育學院、天津醫科大學朱憲彝紀念醫院、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天津市體育科學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楊曉巍、馬信龍、徐衛國、李奇、傅濤、聶秀玲、劉相麗、冷雪、賽飛、姜巖、鐘俊青、王軼釗、李明珍、羅盛飛、邊波、劉佩佩、郭樹章、王同富、李樹穎、帥勝斌、谷雅、劉湘玲、程吉、俞中濤、田文、董仁衛、萬東東、馬梅、孫明艷、陳明、李鳳敏、常彥飛、馬德權、孫曉雷、鄭云良、閆旭、胡若梅、楊仲平、何錦泉、李春君。DB12/T1350—2024運動處方技術服務規范本文件規定了開展運動處方技術服務的總體要求、服務內容與要求、效果評估。本文件適用于天津市開展或計劃開展運動處方服務的醫療機構、體醫融合機構,與醫療機構合作開展運動處方服務的非醫療機構。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3495.1消防安全標志第1部分:標志GB17498(所有部分)固定式健身器材WS308醫療機構消防安全管理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運動處方exerciseprescription由運動處方技術培訓合格人員,依據處方對象的基本健康信息、體力活動水平、醫學檢查與診斷、運動風險篩查、運動測試等結果,以規范的運動方式(type,T)和規定的運動頻率(frequency,F)、強度(intensity,I)、時長(time,T)、周運動總量(volume,V)、進階(progression,P)以及注意事項,形成局部和整體相結合、近期和遠期目標相結合的個性化健康促進及疾病防治的主動運動指導方案。運動處方分為醫療運動處方和健身運動處方。3.2體適能physicalfitness人體能夠充滿活力地執行日常任務的能力,沒有過度疲勞,并有充足的能量享受休閑時光和應對緊急情況。分為健康相關體適能和運動技能相關體適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身體成分、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柔韌性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后者包括靈活性、協調性、平衡能力、爆發力、反應時間和運動速度等方面在內的綜合能力。3.3體力活動physicalactivity由骨骼肌收縮產生的任何身體運動,使能量消耗增加到基礎代謝水平以上,通常是指在身體活動分類中能夠改善健康的身體活動。體力活動可分為職業、交通、家務和休閑四大類。3.4體力活動水平levelsofphysicalactivity2DB12/T1350—2024描述個人進行規律有氧運動水平的概念。體力活動水平分級與個體在給定水平獲得的健康受益多少有關,體力活動水平與肌肉發達程度、體重、工作強度、運動時間和頻率相關。體力活動水平分為4個級別:(1)非活躍狀態,在日常生活的基本活動之外沒有進行任何中等或較大強度身體活動;(2)體力活動不足,每周中等強度身體活動<150分鐘、較大強度活動<75分鐘或者等效組合;該水平身體活動低于滿足成人身體活動指南的目標范圍。(3)活躍的體力活動,每周進行相當于中等強度身體活動150~300分鐘、較大強度身體活動75-150分鐘或者等效組合;該水平身體活動達到成人身體活動指南的目標范圍。(4)非常活躍的體力活動,每周中等強度身體活動>300分鐘、較大強度身體活動>150分鐘或者等效組合身體活動;該水平身體活動達到成人身體活動指南的目標范圍。4縮略語下列縮略語適用本文件。AED:自動體外除顫儀(automatedexternaldefibrillator)CPR:心肺復蘇(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RPE:主觀用力程度(ratingofperceivedexertion)5總體要求5.1機構要求5.1.1開展運動處方服務的醫療機構、體醫融合機構、與醫療機構合作開展運動處方服務的非醫療機構,應建立運動處方服務規范實施的質量管理組織架構,成立質量管理小組,兩級質量管理責任制。5.1.2建立人員、場地、設備、信息、安全與應急等管理制度,明確的人員分工和工作職責。5.1.3根據機構服務的內容匹配相關人員并定期進行繼續教育培訓。5.1.4制訂突發應急預案,定期培訓及演練要求。5.1.5每3個月進行一次急救演練并記錄。5.2人員要求5.2.1運動處方培訓合格人員應具備運動前篩查與評估、體適能測評、運動處方制訂、運動指導等能力。相關人員的專業能力要求參見附錄A。5.2.2所有服務人員均應掌握CPR技術,熟練使用AED,有定期培訓記錄。5.3場地要求5.3.1場地應滿足所提供活動和服務的要求,分為測試場地和運動干預場地,有功能區和方向標識;服務面積宜不小于100m2,測評區域面積宜不小于40m2,運動干預指導區域面積宜不小于60m2。對于殘疾人開設的運動健身場所應符合無障礙標準。5.3.2布局應合理,有適當的標識,設有獨立更衣間;有做暴露身體檢查時用的獨立區域。5.3.3服務區域環境應整潔、舒適,通風及燈光良好,溫度宜控制在20℃~22℃,相對濕度宜控制在40%~60%,地面平整防滑,不應鋪設地毯。5.3.4應配備飲水設備、休息座椅、儲物柜及一次性拖鞋等,有科普宣傳展板。5.4設備與設施要求5.4.1應配備安全、功能良好體適能測評設備和器械。運動訓練設備和器械應符合GB17498的要求,有數據保存和隱私保護功能。3DB12/T1350—20245.4.2應配備體溫表、血壓計、血糖儀、聽診器、多導聯心電圖機等基本醫學檢查設備及AED急救設備、搶救藥品及含糖食物等,提供基礎急救設施呼叫系統,緊急援助電話。5.4.3應配備時鐘和描述主觀用力等級量表。5.4.4應配備電腦、打印機等設備。5.5安全要求5.5.1場地消防安全應符合WS308要求,消防安全標志應符合GB13495.1要求。5.5.2區域內有針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防范措施。提供基礎急救設施、呼叫系統使用方法,緊急援助電話號碼應張貼在電話上或電話附近。5.5.3應對處方對象身份進行識別,并有隱私保護安全,為處方對象提供明確的隱私聲明。5.6信息化管理要求應建立運動處方信息化服務管理系統,有信息化系統保護功能,具備安全性、可行性、存儲性、備份性、良好的適應性及數據交互能力,符合網絡安全的要求。6服務內容與要求6.1咨詢與準備6.1.1提供運動處方技術服務項目咨詢與準備工作。6.1.2基本信息、健康狀況、體力活動水平、運動習慣等問卷調查與評估。對于較難理解的問題,應轉換為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詢問,以保證所獲得信息的準確性。6.1.3簽署知情同意書。6.2運動前篩查與評估6.2.1自我篩查體力活動前準備問卷升級版(PAR-Q+),內容參見附錄B。該問卷的有效性是從完成問卷開始后的12個月,問卷的使用必須采取完整形式。6.2.2醫學檢查包括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等。醫學檢查的方法或流程由臨床醫生決定。6.2.3處方前評估處方前評估應包括以下內容,流程見圖1:a)確定處方對象目前體力活動水平;b)是否有隱匿的心血管、代謝性和腎臟疾病的癥狀和體征;c)是否存在已確診的心血管、代謝性和腎臟疾病的患者;d)有無運動禁忌證;e)根據癥狀、體征、疾病史、當前體力活動水平、運動禁忌證篩查和預期的運動強度基礎上,確定處方對象參加運動前是否需要進一步的醫學檢查;f)識別并評估有嚴重疾病的患者能否在有醫務監督的運動計劃中獲益;g)簽署運動測試知情同意書,并說明運動測試過程。4無規律運動習慣確診過心血管、代謝或腎臟疾病,但無癥狀醫學篩查醫學篩查后,推薦低到中等強度運動可根據ACSM指南在可以耐受時逐漸進階到較大強度運動有任何心血管、代謝或腎臟疾病相關癥狀或體征(不考慮疾病狀況)?醫學篩查醫學篩查后,推薦低到中等強度運動可根據ACSM指南在可以耐受時逐漸進階到較太強度運動無心血管、代謝或腎臟疾病,且無相關癥狀或體征J醫學篩查推薦低到中等強度運動可根據ACSM指南逐漸進階到較大強度運動無心血管、代謝或腎臟疾病,且無相關癥狀或體征醫學篩查不必要繼續中等或較大強度可根據ACSM指南逐漸有規律運動習慣確診過心血管、代謝或腎臟疾病,但無癥狀進行中等強度運動前醫學篩查不必要開始進行較大強度運動前醫學篩查(最近12個月內無癥狀/體征改變)推薦繼續中等強度運動可根據醫學篩查結果耐受時逐漸進階有任何心血管、代謝或腎臟疾病相關癥狀或體征(不考慮疾病狀況)停止運動并進行醫學篩查根據醫學篩查結果運動可根據ACSM指南在可以耐受時逐漸進階七七圖1運動前評估流程56.2.4運動風險評估應包括心血管事件風險、運動損傷風險和運動性病癥風險評估:a)心血管事件風險評估主要關注運動中可能出現的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嚴重事件,需要通過體力活動水平評估、醫學檢查及癥狀與體征識別等方法進行評估;b)運動損傷風險評估是對處方對象損傷史、體適能水平等風險的全面評估;c)運動性病癥風險評估是對可能影響運動能力和健康狀態的風險進行評估。6.3體適能測試按照標準化流程進行體適能測試,包括測試前準備、測試過程、測試結果評估。運動測試禁忌證見附錄C,體適能測試知情同意書見附錄D。6.4運動處方制定6.4.1制定流程明確醫學診斷。依據處方對象的病史和運動史、體格檢查、運動能力測試、醫學影像和醫學檢驗及檢查、運動損傷風險評估、綜合診斷、病因分析、確定目標、制定處方、說明注意事項。流程見圖2等1.健康信息篩查圖2運動處方制定流程應包括以下內容:a)運動處方對象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別、年齡、運動史等;b)醫學檢查及健康體適能測試結果;c)存在的主要問題及運動處方對象的訴求;d)運動目的與處方對象溝通設定近期目標與遠期目標;e)具體內容制定包括運動方式、規定的運動頻率、運動強度、運動時長、周運動總量和運動進f)運動中的醫務監督及注意事項;g)回訪時間。6.4.3注意事項一般注意事項應包括:6DB12/T1350—2024a)運動前應充分熱身或準備活動,運動后做整理活動和運動后拉伸練習;b)抗阻訓練時特別注意避免屏氣,以免缺氧或血壓波動幅度較大;c)身體不適,急性疾病期間暫停運動;d)運動中出現胸痛、胸悶、頭暈、心悸、異常的呼吸困難和/疲勞、關節肌肉疼痛等,應立即停止運動,采取必要措施,必要時就醫;e)初學者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訓練,抗阻力量訓練中注意控制動作速率和關節活動范圍,有氧運動時注意動作的規范性。剛開始運動時,建議從小強度、小運動量、短時間開始,有足夠的適應期;f)運動過程配合實現運動目標的膳食原則;g)監測和隨訪要求應包括:運動中心率、糖尿病患者監測血糖、高血壓患者監測血壓、記錄運動日記、每周完成運動情況的反饋及隨訪時間等;h)注意不同運動環境中的運動裝備、運動時間等。特殊注意事項應包括:a)老年人(≥65歲)久坐少動者的體力活動量應達到WHO的推薦量。應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動則有益;b)孕后和產后女性應根據個人情況調整運動。無并發癥的健康孕婦每周不少于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c)兒童和少年(6歲~17歲)每天至少60分鐘中等至較大強度有氧運動,每周至少3次較大強度有氧運動、抗阻練習和健骨活動,減少靜坐少動及屏幕時間;d)對于服用藥物患者。運動和藥物單獨或聯合作用于人體,均可對運動能力和疾病療效產生多方面影響,醫生和運動指導人員應了解常用藥物與運動的相互影響,加強運動前、中、后心率、血壓、血糖等指標的監測并詢問處方對象運動中的RPE量表,RPE量表應參照附錄E。6.5運動處方實施6.5.1運動處方實施由制定者、執行者與處方對象三方共同參與并以運動訓練課形式完成,包括:a)熱身:至少5分鐘低中強度的有氧運動進行熱身活動;b)訓練內容:包括有氧運動、抗阻運動、神經肌肉等練習;c)整理:運動結束后,至少5分鐘低中強度的有氧運動進行整理活動;d)拉伸:在整理活動后進行主要部位的拉伸活動。6.5.2運動處方實施進程通常分以下階段:a)適應階段:通常1~4周。通過調整運動頻率、時間和強度達到第一階段的目標運動量;b)提高階段:通常持續5~6個月,循序漸進推進,促進身體機能持續升高。建議每4~6周對運動的效果進行評價并對運動處方進行適當調整;c)穩定階段:此階段應維持提高末期的運動量,運動能力及功能水平保持穩定狀態,不宜隨意停止運動,以保持良好的身體機能和代謝狀態,維持運動帶來的健康效益。6.6運動處方回訪、效果評估及調整6.6.1在運動處方實施前3個月,建議每個月至少回訪一次。6.6.2運動處方效果評估應包括:a)是否達到了運動處方規定的運動目標及達標的證據;b)是否完成相應的運動量;c)運動處方執行過程中是否出現了異常的心血管反應、運動損傷,以及運動性病癥。6.6.3測評人員從運動處方對象的依從性、運動負荷適應性、運動能力改善情況、對疾病控制效果、7DB12/T1350—2024心理效應等方面對處方對象的運動處方效果進行評估,并根據處方對象執行的情況及評估的效果進行調整。6.7健康科普教育6.7.1運動處方制定者和執行者共同對處方對象做好運動促進健康的習慣養成教育。6.7.2健康教育包括:合理膳食、控制體重、科學健身、心理平衡、改善睡眠、戒煙限酒、控鹽、控制藥物依賴等。7效果評估7.1安全性評估7.1.1心血管事件風險評估是否發生了急性心血管事件,包括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心律失常、猝死、高血壓急癥或者亞急癥、心力衰竭等進行評估。7.1.2運動損傷風險評估是否發生了皮膚擦傷,肌肉、韌帶拉傷,骨折,關節脫位等;或是在原有的損傷基礎上又出現了新的損傷等進行評估。7.1.3運動性病癥風險評估是否發生了運動相關的中暑、脫水、低血糖、橫紋肌溶解癥等進行評估。7.2有效性評估7.2.1依從性改善評估:按照運動處方規定的運動量完成訓練,執行運動處方規定的運動頻率、運動強度、運動時間、運動總量,并對上述各方面完成情況進行問卷評估。運動量的執行率應大于85%。7.2.2適應性評估包括對睡眠、心率、體重、食欲、RPE的變化、運動能力的評估,以及焦慮、抑郁、生活質量和幸福感指數改變等心理指標的評估。7.2.3疾病控制效果評估從患者的癥狀、臨床物理檢查、實驗室化驗檢查等方面對疾病狀態進行評估。表現為癥狀減輕、身體形態出現改變、醫學指標改善等。8DB12/T1350—2024(資料性)運動處方服務機構人員能力A.1臨床運動處方人員取得相應的從業資質,具有臨床醫學、公共衛生、運動醫學、運動人體科學、康復醫學等專業背景,有臨床運動生理學基礎,有運動處方相關的實踐經歷,能夠識別患病人群運動的禁忌證、提出運動處方的概要、明確運動測試方案和運動中醫務監督的力度,以及患者與運動相關的特殊注意事項。了解實施運動前健康篩查、運動風險評估和運動、體適能測試,運動處方制定與實施、運動中醫務監督,及運動干預效果評價等。A.2運動康復人員取得相應的從業資質,具有臨床醫學、公共衛生、運動醫學、康復醫學、運動康復醫學等專業背景,有運動康復相關的實踐經歷,能正確理解并執行醫生出具的運動處方,正確地將醫生出具的運動處方轉化為具體的康復和訓練方案,為處方對象提供綜合康復治療,功能恢復、改善的適宜運動方案,進行運動技能傳授、運動指導和組織管理的工作。熟練掌握運動相關理論及技能,能做出正確動作示范并能識別處方對象的錯誤動作以及糾錯。熟練進行CPR和使用AED,具備應急處理能力,能夠識別出潛在運動風險的癥狀和體征,并及時給予正確處理。A.3運動指導人員取得相應的從業資質,具有運動醫學、運動人體科學、運動康復學專業、運動訓練學、體育教育學、社會體育學等運動相關專業背景,有運動指導相關的實踐經歷,能正確理解并執行醫生出具的運動處方,正確地將醫生出具的運動處方轉化為具體的運動和訓練方案,可進行運動技能傳授、運動指導和組織管理的工作;熟練掌握運動相關理論及技能,能做出正確動作示范并能識別處方對象的錯誤動作以及糾錯;熟練使用AED。具備應急處理能力,能夠識別出潛在運動風險的癥狀和體征,并及時給予正確處理。9DB12/T1350—2024(資料性)體力活動準備問卷升級版(2020PAR-Q+問卷)規律的體力活動帶來的健康益處已得到公認,應該鼓勵更多的人每天進行體力活動。體力活動對大多數人來說是非常安全的,此問卷會告訴你是否有必要在開始進一步的運動前向醫生或有資質運動專家進行咨詢。常規健康問題請認真閱讀以下7個問題并根據真實情況選擇“是”或“否”。是否1)是否曾經聽醫生說過你有心臟病口或高血壓□?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在休息、進行日常活動或體力活動時是否出現過胸痛?3)在過去的12個月中,是否因頭暈而失去平衡或失去知覺?如果你的頭暈與過度通氣(包括進行較大強度運動時)有關,請回答“否”。4)是否確診患有其它慢性疾病(除心臟病或高血壓外)?5)是否正在服用治療慢性疾病的藥物?請填寫藥物名稱及其治療的疾病:6)目前(或在過去的12個月內)是否存在運動時加重的骨、關節或軟組織(肌肉、韌帶或肌腱)問題?請填寫存在的問題:7)是否曾經聽醫生說過你只能在醫務監督(有專業人士監督或儀器監測)下進行體力活動?口口●如果以上問題你的回答都為“否”,說明你可以安全地參加進一步的體力活動。請在“參與者聲明”處簽名,不需要完成第2和第3頁。※應循序漸進地開始進一步的運動。※根據全球體力活動指南(/iris/handle/10665/44399)對應年齡的推薦進行運動。※可以進行健康和體適能評估。※如果你的年齡超過45歲且沒有規律的較大強度到最大強度運動的習慣,請在參加這類強度較大的運動前咨詢有資質的運動專家。※如果你有其他問題,請聯系有資質的運動專家。參與者聲明未達到法定年齡者需要進行咨詢或得到醫生許可,請父母、監護人和醫生同時在下方簽字。本人已經閱讀、完全理解并認真填寫此問卷,認可此聲明自簽署之日起12個月內有效,當本人健康狀況改變時失效。本人知曉社會團體或健身中心可同時得到該問卷的復印件存檔,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將遵照適用的法律對這些信息進行保密。●如果以上問題你有一個或多個回答為“是”,請繼續填寫第2頁和第3頁。※急性疾病期間,如:嚴重感冒或發燒,請在病情緩解后※妊娠期,請在開始進一步的運動前咨詢醫生、有資質的運動專家,并填寫ePARmed-X+問卷()。※如果你的健康狀況發生改變,請在開始任何一種體力活動前填寫此問卷的第2頁和第3頁,并咨詢醫生或有資質的運動專(如果你目前并沒有服用藥物或進行其他治療,請回答“否”)1b.是否有引起疼痛的關節問題、近期骨折或因骨質疏松癥或癌癥引起是口的骨折、椎體移位(如:滑脫),和/或峽部裂/峽部缺陷(脊柱背側1c.是否定期注射或服用類固醇藥物超過3個月?是口_否□2a.是否有已確診的肺部/支氣管、多發性骨髓瘤(血癌)、頭部和頸部是口否口的癌癥?2b.目前是否正在接受癌癥治療(如:化療和放療)?是口否口3.是否有心臟或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狀動脈疾病、心力衰竭、確診的是口如果回答為“是”,繼續回答問題3a-3d;如果回答為“否”,跳到問題43a.是否在藥物或其他醫學治療后仍然無法很好地控制病情?是口否口3b.是否存在需要治療的心律失常?(如:心房顫動、室性早搏)是口否口3c.是否有慢性心力衰竭?是口3d.是否有確診的冠狀動脈(心血管)疾病,且在最近的2個月中沒有是口否口DB12/T1350—2024參加規律的體力活動?4.是否有高血壓?是□如果回答為“是”,繼續回答問題4a-4b;如果回答為“否”,跳到問否□題54a.是否在藥物或其他醫學治療后仍然無法很好地控制血壓?是□(如果你目前并沒有服用藥物或進行其他治療,請回答“否”)否□4b.無論服藥與否,安靜血壓是否都大于160/90mmHg?是□(如果不知道安靜血壓是多少,請回答“是”)否□5.是否患有代謝性疾病?包括1型和2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是□否□如果回答為“是”,繼續回答問題5a-5e;如果回答為“否”,跳到問題65a.是否在飲食控制、藥物治療或其他醫學治療后仍然經常無法很好地是□控制血糖水平?否□5b.是否經常在運動和/或日常生活活動后出現低血糖癥狀和體征?低是□血糖的癥狀包括顫抖、緊張、異常煩躁、異常出汗、眩暈或輕度頭暈、精神錯亂、說話困難、虛弱、或嗜睡。否□5c.是否有糖尿病并發癥的癥狀或體征?如:心臟或心血管疾病和/或眼是□部、腎臟并發癥,或足部感覺障礙?否□5d.是否有其他代謝性疾病(如:當前存在的妊娠糖尿病、慢性腎臟疾是□病或肝臟問題)?否□5e.近期是否打算參加對你來說強度非常高(或較大強度)的運動?是口否□6.是否有精神問題或學習障礙?包括老年癡呆癥、癡呆、抑郁癥、焦慮癥、飲食紊亂、精神異常、智力殘疾、唐氏綜合征。如果回答為“是”,繼續回答問題6a-6b;如果回答為“否”,跳到問題76a.是否在藥物或其他醫學治療后仍然無法很好地控制病情?(如果你目前并沒有服用藥物或進行其他治療,請回答“否”)是□否□6b.你有唐氏綜合征或影響神經、肌肉的背部問題嗎?是□否□7.你有呼吸道疾病嗎?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肺動脈高壓。是口否口如果回答為“是”,繼續回答問題7a-7d;如果回答為“否”,跳到問題87a.是否在藥物或其他醫學治療后病情仍然無法控制?是□否□DB12/T1350—20247b.是否曾經聽醫生說過你的血氧水平在休息或運動時偏低?和/或你是□否□7c.如果你有哮喘,現在是否有胸悶、喘息、呼吸困難、持續咳嗽(超是口過2天/周)的癥狀,或者你在最近的一周是否用過兩次以上的搶救藥物?否□7d.是否曾經聽醫生說過你的肺動脈血壓過高?是□否□8.是否有脊髓損傷?包括四肢癱和截癱。是口否□如果回答為“是”,繼續回答問題8a-8c;如果回答為“否”,跳到問題98a.是否在藥物或其他醫學治療后仍然無法很好地控制病情?是□否□(如果你目前并沒有服用藥物或進行其他治療,請回答“否”)8b.是否經常出現安靜血壓偏低并引起頭暈、眩暈或暈厥的情況?是口否口8c.是否曾經聽醫生說過你有突發性高血壓(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是□否□9.是否發生過中風?包括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或腦血管事件。是口如果回答為“是”,繼續回答問題9a-9c;如果回答為“否”,跳到問題109a.是否在藥物或其他醫學治療后仍然無法很好地控制病情?是□(如果你目前并沒有服用藥物或進行其他治療,請回答“否”)否□否□9b.是否有步行或活動障礙?是口否□9c.在過去6個月內是否有過中風或神經/肌肉損害?是口否□10.是否有以上未列出的其他疾病,或是否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疾病?是口如果回答為“是”,繼續回答問題10a-10c;如果回答為“否”,直接閱讀第4頁的推薦10a.在過去的12個月內,是否發生過由于頭部受傷導致的暈厥、暈倒、是口或失去知覺的情況?或最近的12個月內是否曾經確診過腦震蕩?否□否□10b.是否有未列出的疾病(如:癲癇、神經系統疾病、腎臟問題)?是口否□10c.目前是否同時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疾病?是□請填寫疾病及其治療藥物的名稱:否□DB12/T1350—20242020PAR-Q+●如果所有的疾病補充(第2-3頁)問題你的回答都為“否”,說明你可以安全地參加進一步的體力活動,請在下面的“參與者聲明”中簽字。※咨詢注冊運動專家,請他幫你制定一個安全、有效的體力活動計劃以達到目的。※循序漸進:從每周3-5次20-60分鐘低到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開始。※逐步增加到每周150分鐘或更長時間的中等強度運動。※如果你的年齡超過45歲,且沒有規律的較大強度到最大強度運動的習慣,請在參加這類強度較大的運動前咨詢注冊運動專家。●如果疾病補充問題中你有一個或多個回答為“是”。在參加進一步的體力活動或體適能評估之前咨詢專家。填寫專門設計的篩查問卷并進行運動咨詢:如填寫上的ePARmed-X+問卷,和/或在注冊運動專家的幫助下填寫該問卷并獲得更多的幫助。★如果有以下任何情形,請暫緩開始進一步的運動:※急性疾病期間,如:嚴重感冒或發燒,請在病情緩解后再開始運動。※妊娠期:在開始運動前咨詢醫生、注冊運動專家,并填寫ePARmed-X+問卷。※如果你的健康狀況改變,請在開始任何體力活動前咨詢醫生或注冊運動專家。●使用該問卷時應完全遵照完整的原文,不允許進行任何改變。●問卷作者和合作方、合作組織及其代理機構不承擔體力活動者和/或使用PAR-Q+和PARmed-X+問 參與者聲明●完成PAR-Q+問卷者,請閱讀下面的聲明并簽字確認。●未到法定年齡者需進行咨詢或得到醫生許可,請監護人和醫生同時在下方簽字。本人已經閱讀、完全理解并認真填寫此問卷,認可此聲明自簽署之日起12個月內有效,當本人健康狀況改變時失效。本人知曉社會團體或健身中心可同時得到該問卷的復印件存檔,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將遵照適用的法律對這些信息進行保密。父母/監護人/醫生簽名:DB12/T1350—2024(資料性)運動測試禁忌證C.1絕對禁忌證2天內的急性心肌梗塞,持續性不穩定型心絞痛,伴血流動力學改變的未控制的心律失常,活動性心內膜炎,有癥狀的嚴重主動脈瓣狹窄,心力衰竭失代償期,急性肺栓塞、肺梗死或深靜脈血栓,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急性主動脈夾層,有安全隱患和不能完成測試的身體殘疾。C.2相對禁忌證確診的阻塞性冠狀動脈左干支狹窄,伴非典型癥狀的中-重度主動脈狹窄,伴未控制的室性心率的心動過速,獲得性晚期或完全性心臟傳導阻滯,近期中風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精神損害且不能很好地配合,收縮壓>200mmHg或舒張壓>110mmHg的安靜高血壓,未經糾正的醫學情況,如重度貧血、重要電解質失衡和甲狀腺功能亢進。DB12/T1350—2024(資料性)體適能測評知情同意書D.1體適能測評知情同意書見圖D.1。體適能測評知情同意書測試目的及說明我們將對您進行體適能測評,以了解您的體適能水平,為制定適合您的運動處方提供數據支撐,該項測試包括心肺耐力測試、身體成分測試、握力測試、坐位體前屈等測試。其中心肺耐力此項測試中,運動強度從低強度開始,逐級遞增。我們將根據您的主觀用力疲勞感覺、心率、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快遞站點轉包合同協議
- 欠賬委托催繳合同協議
- 員工高空作業合同協議
- 唯美度雇用員工合同協議
- 商標侵犯調解協議書模板
- 微信傳播服務合同協議
- 2025二級建造師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考點:合同的訂立與合同的解除
- 商品異地買賣合同協議
- 2025茶葉代理合同示范文本
- 商品雞養殖合同協議
- 泰語高級測試題及答案
- 聚焦財稅場景的AIBM生態服務行業白皮書
- 2024年綿陽市商業銀行招聘考試真題
- 2025年春季學期 形勢與政策講稿第五講-從教育大國邁向教育強國
- 腦小血管病共識-課件
- 新疆烏魯木齊市米東區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數學試卷(含答案)
- 第一章整式的乘法單元(教學設計)-七年級數學下冊同步備課系列(湘教版2024)
- 2024年黑龍江哈爾濱市中考英語真題卷及答案解析
- 【MOOC】道路交通安全-河海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2024年秋兒童發展問題的咨詢與輔導終考期末大作業案例分析1-5答案
-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英語期中考試卷【3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