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上冊4.4照相機與眼球視力的矯正_第1頁
八年級物理上冊4.4照相機與眼球視力的矯正_第2頁
八年級物理上冊4.4照相機與眼球視力的矯正_第3頁
八年級物理上冊4.4照相機與眼球視力的矯正_第4頁
八年級物理上冊4.4照相機與眼球視力的矯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攝影機內容圖示及說明成像原理攝影機是利用凸透鏡成縮小實像原理制成結構鏡頭:普通由幾個透鏡組成,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起成像作用1/35內容圖示及說明結構調焦環:調整鏡頭到膠片距離,方便在膠片上成清楚像快門:控制曝光時間光圈環:控制鏡頭通光量膠片:相當于光屏,用來統計鏡頭所成像成像特點攝影機成倒立、縮小實像物體離鏡頭越近,像越大2/35內容圖示及說明知識解讀(1)要使攝影機成一個清楚像,就要適當調整鏡頭到膠片距離,照近景時,鏡頭伸出去一些,照遠景時,鏡頭縮回來一些;(2)照近景物距小,像較大,照遠景物距大,像較小攝影機鏡頭所成像是倒立3/35(1)物體到眼睛距離為25cm時,正常眼睛觀察近處物體最清楚而又不易疲勞,所以眼睛明視距離為25cm.(2)標準明視距離(25cm)處,正常人眼能看清相距0.073mm兩個物點,0.073mm即為正常人眼分辨距離.

例1攝影機是生活中常見光學儀器,以下關于它說法正確是()C4/35A.攝影機鏡頭相當于一個凹透鏡B.攝影機成像時物體到鏡頭距離應該在鏡頭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C.攝影機成倒立、縮小實像D.攝影機成像原理和平面鏡成像原理是一樣解析:攝影機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故A選項錯誤;攝影機成像時物體到鏡頭距離應該大于二倍焦距,故B選項錯誤;攝影機成倒立、縮小實像,故C選項正確;平面鏡成正立、等大虛像,故D選項錯誤.

答案:C5/35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在睫狀體牽引下,晶狀體厚薄發生改變,所以人眼睛相當于一個焦距可變凸透鏡.當看遠處物體時,晶狀體焦距大,對光偏折能力弱;當看近處物體時,晶狀體焦距小,對光偏折能力強6/35眼睛內容圖示及說明結構眼睛主要由角膜、睫狀體、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和視神經等組成試物原理眼球好像一架攝影機,眼睛中晶狀體和角膜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從物體射入人眼睛光經晶狀體和角膜折射后,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倒立、縮小實像.視網膜上感光細胞受到光刺激產生信號,視神經把這個信號傳給大腦,我們就看見了物體7/35內容圖示及說明看不同距離物體情況看遠處物體睫狀體舒張,眼部肌肉松弛,晶狀體變薄,晶狀體折光能力變弱,能夠看到無限遠處(遠點)看近處物體睫狀體收縮,眼部肌肉張緊,晶狀體變厚,晶狀體折光能力變強,能夠看到最近點為10cm處(近點)知識解讀晶狀體和角膜共同作用相當于攝影機鏡頭,視網膜相當于攝影機膠片,瞳孔相當于光圈8/35人眼視物原理和攝影機一樣,即物體在兩倍焦距處,成倒立、縮小實像.例2(江蘇泰州期末)正常人眼,能將物體像一直成在視網膜上,從而看清遠近不一樣物體,這是因為()A.不停改變晶狀體焦距,使像成在視網膜上B.不停改變物距,使像成在視網膜上C.不停改變像距,使像成在視網膜上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A9/35

解析:人眼晶狀體曲度能夠調整,當看遠處物體時,晶狀體變薄,折光能力變弱,焦距變長,使像成在視網膜上;當看近處物體時,晶狀體變厚,折光能力變強,焦距變短,也能使像成在視網膜上.故正常人眼,能將物體像一直成在視網膜上,從而看清遠近不一樣物體,是因為不停改變晶狀體焦距.故選A.

答案:A

人眼相當于一架攝影機,晶狀體和角膜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正常人眼睛經過改變晶狀體厚度,能夠使不一樣遠處物體成像在視網膜上.10/35近視眼、遠視眼及其矯正近視眼遠視眼定義人眼只能看見近處物體,不能看見遠處物體人眼只能看見遠處物體,不能看見近處物體成因晶狀體太厚,對光會聚能力太強,成像于視網膜前方晶狀體太薄,對光會聚能力太弱,成像于視網膜后方11/35近視眼遠視眼校正方法利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來矯正利用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來矯正圖示知識解讀凸透鏡越凸,其焦距越小,會聚本事越大,近視眼與遠視眼矯正采取是賠償法,會聚本事變大,用發散透鏡,即凹透鏡;會聚本事變小,用會聚透鏡,即凸透鏡12/35巧記了背光聚膜前是近視,矯正方法凹透鏡;光聚膜后是遠視,矯正方法凸透鏡.過分用眼會造成眼睛近視.13/35眼鏡度數(1)不一樣眼睛,其晶狀體折光本事各不相同,即使近視眼都戴凹透鏡,遠視眼都戴凸透鏡,但其規格卻不一樣.(2)眼鏡規格通常不用焦距表示,而是用“度”表示,其數值等于焦距(以米作單位)倒數100倍.(3)鏡片度數及其與焦距關系:Φ=×100,如某人所戴眼鏡度數為100度,則其焦距f==1m.(4)凸透鏡(遠視鏡片)度數是正數,凹透鏡(近視鏡片)度數是負數.14/35

例3(廣東深圳期末)某同學看遠處物體時,其光路如圖4-4-1所表示,則以下說法中正確是()

A.他眼睛是近視眼,應配戴凹透鏡做成眼鏡

B.他眼睛是近視眼,應配戴凸透鏡做成眼鏡

C.他眼睛正常,無須配戴眼鏡

D.他眼睛是遠視眼,應配戴凸透鏡做成眼鏡圖4-4-1A15/35

解析:由圖可知,遠處物體經過眼睛成像在視網膜前方,所以該眼睛是近視眼.近視眼是由晶狀體曲度變大,會聚光能力增強,即折光能力增強引發,所以應配戴發散透鏡——凹透鏡,使光推遲會聚,故A正確,B、C、D錯誤.

答案:A16/35不會區分近視眼或遠視眼

例4(安徽蕪湖期末)王老師在課堂上,看近處書本時要戴上眼鏡,觀察遠處同課時又摘下眼鏡.以下關于王老師眼睛及其所戴眼鏡判斷合理是()A.遠視眼,凸透鏡B.遠視眼,凹透鏡C.近視眼,凸透鏡D.近視眼,凹透鏡D17/35

解析:由題意“王老師在課堂上,看近處書本時要戴上眼鏡,觀察遠處同課時又摘下眼鏡”可知,王老師眼球晶狀體曲度過小,近處物體反射來光經過晶狀體折射后形成像,會落在視網膜后方,即王老師眼睛是遠視眼,所以需配戴凸透鏡矯正.故選A.

答案:A錯解:B注意:正常人眼睛是成像在視網膜上,成像在視網膜前方是近視眼,成像在視網膜后方是遠視眼.本題犯錯原因是不會區分矯正近視眼或遠視眼應配戴透鏡類型.18/35

不了解攝影機使用調整方法例5(江蘇無錫月考)用攝影機給人拍照,照好半身像后,還要再照一寸人頭像,假如人位置不變,則()A.相機應遠離人,同時鏡頭往里縮B.相機應遠離人,同時鏡頭往前伸C.相機應靠近人,同時鏡頭往里縮D.相機應靠近人,同時鏡頭往前伸D19/35

解析:一個人照了一張半身像以后,還要給這個人照一張一寸人頭像,則像變大;依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物距要減小,像距要變大.所以,假如人位置不變,就要把攝影機靠近人,同時鏡頭往前伸.故選D.

答案:D錯解:A或B或C注意:像大小不取決于照片大小,而是取決于照片上人頭大小.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像變小.拍完半身像以后,改為拍一寸人頭像,像變大,需要減小物距.部分同學認為像變大,物距也應該變大,錯選A、B;鏡頭往前伸增大了像距,鏡頭往里縮減小了像距,部分同學對鏡頭往前伸和往里縮意義不了解,錯選C.20/35題型一攝影機使用和調整例6(吉林長春月考)小明同學在第二屆農博會上用數碼相機(可調焦距)拍攝下了同一顆新品種彩色花菜兩張照片.如圖4-4-2所表示,結合圖片分析,以下說法不正確是()A.攝影機鏡頭與老花鏡屬于一類透鏡B.凸透鏡能成縮小實像是照相機工作原理圖4-4-2C21/35C.在物距相同情況下,拍攝乙照片時,鏡頭焦距需調得小一些D.在物距相同情況下,拍攝乙照片時,鏡頭焦距需調得大一些解析:攝影機鏡頭是凸透鏡,老花鏡也是凸透鏡,即它們屬于同一類透鏡,A正確.依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u>2f時,成倒立、縮小實像,2f>v>f,應用于攝影機和攝像機,B正確.攝影機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原理工作;在物距不變條件下,乙照片中彩色花菜大些,則拍攝乙照片時鏡頭焦距需調得大些,C錯誤,D正確.

答案:C22/35題型二視力矯正例7(江蘇鎮江月考)小王同學進行“視力矯正”探究活動.如圖4-4-3甲所表示,他將自己戴近視眼鏡放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縮小清楚實像,此處用凸透鏡模擬人眼晶狀體,用光屏模擬人眼_________________.圖4-4-3視網膜23/35

(1)在圖甲試驗中“取下”近視眼鏡,為使光屏上像清楚,在保持燭焰和透鏡位置不變條件下,應將光屏_____.A.保持在原來位置

B.靠近透鏡

C.遠離透鏡

D.不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楚(2)如圖乙四幅圖中,正確表示近視眼成像情況是_______(填“A”“B”“C”或“D”)圖,其中矯正方法正確是___________圖.BAD24/35

解析:人眼睛如同一架攝影機,用凸透鏡模擬人眼晶狀體,用光屏模擬人眼視網膜.(1)近視眼鏡是一個凹透鏡,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使原來會聚成像光推遲會聚.給凸透鏡“戴”上近視眼鏡,光屏上出現清楚像.當“取下”近視眼鏡時,像會靠近凸透鏡,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楚像,在保持燭焰和透鏡位置不變條件下,應該將光屏靠近凸透鏡.(2)近視眼是因為像成在了視網膜前方,即A圖表示近視眼成像情況;近視眼要用凹透鏡來矯正,即D圖正確.

答案:視網膜(1)B(2)AD25/35

例8(山東濰坊模擬)小強同學經過調查,得到以下關于近視眼和遠視眼信息:(a)人眼球就像一架攝影機,晶狀體和角膜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它把來自物體光會聚在視網膜上,形成物體像.正常人眼晶狀體厚度能夠改變,對光偏折能力也隨之改變,使得近處和遠處物體射來光都能會聚在視網膜上,所以正常人眼睛既能夠看清近處物體,又能看清遠處物體.當晶狀體太厚或太薄,對光偏折能力太強或太弱時,使得近處和遠處物體射來光在前后方向偏離視網膜,形成近視眼或遠視眼.26/35

(b)眼鏡度數計算方法是:當焦距單位為m時,用透鏡焦距倒數乘100即可.比如,眼鏡焦距為0.5m時,眼鏡度數是×100度=200度,即該眼鏡度數為200度.

請你依據所學物理知識和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人眼球晶狀體和角膜共同組成一個________鏡,因為近視眼晶狀體太厚,對光偏折能力太強,所以來自遠處某點光經過晶狀體折射后會聚在視網膜之_________(填“前”或“后”),所以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物體.凸透前27/35(2)現有一度數為400度眼鏡,它焦距應該為_______.

解析:(1)眼睛晶狀體和角膜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滿足u>2f時,成倒立、縮小實像.近視眼是像成在視網膜之前,原因是晶狀體過厚或眼睛前后距離過長.(2)由鏡片度數=Φ×100=可得,凸透鏡焦距f===0.25m.

答案:(1)凸透前(2)0.25m0.25m28/35知識鏈接(1)透鏡焦距f長短標志著折光本事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事越大.通常把透鏡焦距倒數叫作透鏡焦度,用Φ表示,即Φ=.假如某透鏡焦距是0.5m,則它焦度Φ==.平時說眼鏡片度數,就是鏡片透鏡焦度乘100值.比如,400度遠視鏡片透鏡焦度是,它焦距是0.25m.(2)遠視鏡片(凸透鏡)度數是正數,近視鏡片(凹透鏡)度數是負數.29/35解讀中考:本節知識在中考中考查重點是攝影機原理和應用,人眼視物原理,近視眼成因和矯正,遠視眼成因和矯正等.普通以選擇題、填空題和試驗題為主,難度中等.30/35考點一近視眼成因與矯正方法教材第93頁“圖4-27近視眼和遠視眼”近視眼是晶狀體太厚,對光會聚能力太強,成像于視網膜前方,利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來矯;遠視眼是晶狀體太薄,對光會聚能力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