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輪浙江選考總復習課件第二單元細胞的代謝第7講_第1頁
高考生物一輪浙江選考總復習課件第二單元細胞的代謝第7講_第2頁
高考生物一輪浙江選考總復習課件第二單元細胞的代謝第7講_第3頁
高考生物一輪浙江選考總復習課件第二單元細胞的代謝第7講_第4頁
高考生物一輪浙江選考總復習課件第二單元細胞的代謝第7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講細胞呼吸第二單元細胞的代謝考試標準必考加試考試標準必考加試1.需氧呼吸與厭氧呼吸的概念和過程bb3.細胞呼吸在實踐中的應用bb2.需氧呼吸與厭氧呼吸的異同

b

考點一需氧呼吸與厭氧呼吸的過程考點三細胞呼吸類型的相關探究(加試)考點二影響細胞呼吸的外界因素及在實踐中的應用模擬演練課時訓練內容索引需氧呼吸與厭氧呼吸的過程考點一1.細胞呼吸知識梳理細胞糖類無機物小分子需氧厭氧2.需氧呼吸(1)反應式:

。(2)過程細胞溶膠少量ATP線粒體基質、嵴少量ATP線粒體內膜大量ATP3.厭氧呼吸(1)反應式①分解成乙醇的反應式:C6H12O6+2ADP+2Pi2C2H5OH+2CO2+2ATP。②轉化成乳酸的反應式:C6H12O6+2ADP+2Pi2CH3CHOHCOOH+2ATP。(2)過程:第一階段與需氧呼吸第一階段

;其全過程都在_____

中進行。完全相同細胞溶膠(3)乳酸發酵和乙醇發酵類型場所條件第一階段產物第二階段產物代表生物乳酸發酵__________酶、無氧__________________乳酸乳酸細菌乙醇發酵

和NADH__________酵母菌細胞溶膠丙酮酸和NADH丙酮酸乙醇和CO2思考討論1.結合上面需氧呼吸示意圖,回答相關問題:(1)寫出有氧呼吸的總反應式,并標出各種元素的來源和去路。提示如圖所示提示(2)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過程就是氫的得失過程,是一個氧化還原反應,其中的碳氧化為

,其中的

被氧化為水,并將糖分子化學鍵中貯存的能量通過氧化還原作用釋放出來的過程。(3)能量的利用:細胞中每徹底分解1個葡萄糖分子,可以合成約30個ATP分子,其中26個ATP分子是在

中產生。CO2氫線粒體內膜2.人和動物細胞呼吸過程中CO2的產生場所與酵母菌有何不同?提示人和動物細胞呼吸產生CO2的場所是線粒體;酵母菌細胞呼吸產生CO2的場所是線粒體和細胞溶膠。3.與平靜狀態相比較,人體劇烈運動時CO2/O2比值有何不同?提示人體厭氧呼吸產生乳酸,無CO2產生,即CO2只能通過需氧呼吸在線粒體中產生,故人體劇烈運動時,CO2/O2=1。提示4.歸納總結真核細胞中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的比較(加試)項目需氧呼吸厭氧呼吸不同點條件

,需酶及適宜的溫度不需氧,需酶及適宜的溫度場所第一階段(糖酵解):

;第二階段(檸檬酸循環):______

;第三階段(電子傳遞鏈):___________第一、二階段:_________需氧細胞溶膠線粒體基質、嵴線粒體內膜細胞溶膠不同點分解程度氧化分解徹底氧化分解不徹底產物CO2和H2O乳酸或___________能量變化穩定的化學能→ATP中活躍的化學能+熱能穩定化學能→ATP中活躍化學能+熱能+不徹底氧化產物中的化學能乙醇和CO2相同點本質都是氧化還原反應,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合成ATP供生命活動需要過程第一階段糖酵解(葡萄糖→丙酮酸)完全相同意義①為生物體的各項生命活動提供能量;②為細胞內有機物的合成提供碳骨架聯系厭氧呼吸進化為需氧呼吸;有氧氣存在時厭氧呼吸受抑制(1)不同生物厭氧呼吸的產物不同,其原因是什么?提示原因在于催化反應的酶不同。(2)厭氧呼吸的兩個階段都產生ATP嗎?提示不是。厭氧呼吸只在第一階段產生ATP。(3)厭氧呼吸第一階段產生的NADH與需氧呼吸第一、二階段產生NADH的用途相同嗎?提示不同。需氧呼吸第一、二階段產生的NADH用于第三階段與O2結合生成水;厭氧呼吸第一階段產生的NADH用于第二階段將丙酮酸還原為C2H5OH和CO2或乳酸。提示題型一需氧呼吸的過程1.(2017·紹興適應性考試)下列有關人體細胞需氧呼吸電子傳遞鏈的敘述,正確的是A.不產生CO2 B.在線粒體外膜上進行C.不產生ATP D.不消耗O2解題探究解析電子傳遞鏈即需氧呼吸第三階段,24[H]+6O212H2O+大量能量,在線粒體內膜上進行。答案解析√2.(2017·婺城區校級期中)下列關于人體需氧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A.電子傳遞鏈產生的ATP最多B.檸檬酸循環中O2與NADH結合生成水C.與糖酵解有關的酶分布在線粒體的嵴上D.丙酮酸在細胞溶膠中分解產生二氧化碳答案解析√解析電子傳遞鏈發生在第三階段,此階段釋放大量能量,因而產生的ATP最多,A正確;檸檬酸循環發生在第二階段,而O2與NADH結合生成水發生在第三階段,B錯誤;與糖酵解有關的酶分布在細胞溶膠中,C錯誤;人體需氧呼吸過程中,丙酮酸在線粒體基質和嵴中分解產生二氧化碳,D錯誤。易錯警示不同生物細胞呼吸的理解誤區(1)真核生物的細胞并非都能進行需氧呼吸,如蛔蟲細胞生活在腸道無氧的環境中,細胞內無線粒體。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內無核、無細胞器,被血紅蛋白填充,只能進行厭氧呼吸。(2)原核生物無線粒體,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進行需氧呼吸,如藍細菌、硝化細菌、空氣中的細菌等。原核生物的需氧呼吸發生在細胞溶膠和細胞膜上。題型二厭氧呼吸的過程3.(2017·浙江名校協作體)下列關于人體肌肉細胞厭氧呼吸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會有特殊分子攜帶氫和電子傳遞給氧生成水B.葡萄糖分解產生乙醇和二氧化碳C.產物在肌肉細胞中再生成葡萄糖D.全過程都在細胞溶膠中進行解析厭氧呼吸過程中NADH不與氧結合生成水;A錯誤;動物和人的厭氧呼吸生成乳酸,B錯誤;乳酸生成后運輸到肝臟中再生成葡萄糖,C錯誤。答案解析√答案解析4.(2017·臺州教學質量評估)下列有關厭氧呼吸的敘述,錯誤的是A.產生少量ATPB.可產生水C.酵母菌細胞可釋放二氧化碳D.在細胞溶膠中進行解析厭氧呼吸在細胞溶膠中進行,把葡萄糖等不徹底地分解成乙醇和CO2或乳酸,產生少量能量,但不產生水。√易錯警示厭氧呼吸的4點提醒(1)不同生物厭氧呼吸的產物不同,其直接原因在于催化反應的酶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2)厭氧呼吸只釋放少量能量,其余能量貯存在分解不徹底的氧化產物——乙醇或乳酸中。(3)水稻等植物長期水淹后爛根的原因是厭氧呼吸產生的乙醇對細胞有毒害作用。(4)需氧呼吸與厭氧呼吸產物最大的區別是厭氧呼吸沒有水生成,并且厭氧呼吸只在第一階段產生ATP。題型三需氧呼吸與厭氧呼吸的異同(加試)5.(2017·溫州檢測)在細胞呼吸過程中有CO2放出時,則可判斷此過程A.是厭氧呼吸

B.是需氧呼吸C.不是乳酸發酵 D.不是乙醇發酵解析在細胞呼吸過程中有CO2放出,則可能是需氧呼吸,也可能是產生乙醇和CO2的厭氧呼吸,A、B錯誤;乳酸發酵時只產生乳酸,不產生二氧化碳,故細胞呼吸過程中有CO2放出一定不是乳酸發酵,C正確;乙醇發酵時會產生二氧化碳,故細胞呼吸過程中有CO2放出可能是乙醇發酵,D錯誤。√答案解析6.(2017·衢州模擬)細胞呼吸的過程如圖所示,其中①~③代表有關生理過程發生的場所,甲、乙代表有關物質。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A.①是細胞溶膠,③是線粒體B.甲進入③的前提是有O2存在C.若乙是乳酸,則①②③中都能夠產生ATPD.本圖所示的生理過程如果發生在酵母菌體內,那么乙一定是乙醇和CO2√答案解析解析①表示細胞呼吸第一階段的發生場所,即細胞溶膠;③表示需氧呼吸第二和第三階段的發生場所,即線粒體,A選項正確;甲是丙酮酸,只有在有O2存在的條件下才能進入③線粒體進行需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階段,B選項正確;若乙是乳酸,則表示厭氧呼吸,②中不能產生ATP,C選項錯誤;酵母菌厭氧呼吸的產物是乙醇和CO2,D選項正確。答案解析題型四細胞呼吸類型的判斷與相關計算(加試)7.(2017·溫州模擬)某植物器官的呼吸強度(用CO2釋放量表示)與O2吸收量的關系如圖所示,分析正確的是A.a點時釋放的CO2全部是厭氧呼吸的產物B.a點時細胞呼吸的產物中還有乙醇C.b點時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的CO2釋放量相等D.O2濃度越低,呼吸強度越小√解析a點釋放的CO2為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共同的產物,A錯誤;植物厭氧呼吸生成乙醇和CO2,B正確;b點時,消耗的O2等于生成的CO2,表明只進行需氧呼吸,C錯誤;從圖中看,O2濃度大約5%時,呼吸強度最小,D錯誤。答案解析8.下圖表示某植物的非綠色器官在氧濃度為a、b、c、d時,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的變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氧濃度為a時最適于貯藏該植物器官B.氧濃度為b時,厭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需氧呼吸的5倍C.氧濃度為c時,厭氧呼吸最弱D.氧濃度為d時,需氧呼吸強度與厭氧呼吸強度相等√解析氧濃度為a時,植物只進行厭氧呼吸,會產生大量乙醇,因此在a濃度下不適于貯藏該植物器官,故A錯誤;氧濃度為b時,厭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為(8-3)÷2=2.5,而需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為3÷6=0.5,可見該濃度下,厭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需氧呼吸的5倍,故B正確;氧濃度為d時,植物只進行需氧呼吸,此時無厭氧呼吸,即厭氧呼吸最弱,故C、D錯誤。方法技巧1.判斷細胞呼吸方式的三大依據2.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產生乙醇)的有關計算(1)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時產生的CO2摩爾數厭氧呼吸∶需氧呼吸=1∶3。(2)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時需要的氧氣和產生的CO2摩爾數需氧呼吸需要的氧氣∶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產生的CO2之和=3∶4。(3)產生等量的CO2時消耗的葡萄糖摩爾數厭氧呼吸∶需氧呼吸=3∶1。影響細胞呼吸的外界因素及在實踐中的應用考點二知識梳理1.溫度對細胞呼吸的影響(1)原理:通過影響與細胞呼吸有關的

來影響呼吸速率。(2)曲線分析①在最適溫度時,呼吸速率

。②超過最適溫度,

,呼吸速率下降。③低于最適溫度,

,呼吸速率下降。(3)應用①

下貯存蔬菜和水果。②蔬菜大棚

以降低呼吸消耗,提高產量。酶的活性最大呼吸酶活性降低甚至變性失活酶活性下降低溫夜間適當降溫2.氧氣濃度對細胞呼吸的影響(1)原理:O2是

呼吸所必需的,且O2對

呼吸過程有抑制作用。(2)曲線分析(如右圖)①O2濃度=0時,

。②0<O2濃度<10%時,_________________

。③O2濃度≥10%時,

。④O2濃度=5%時,有機物消耗最少。需氧厭氧只進行厭氧呼吸同時進行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只進行需氧呼吸(3)應用①

促進植物根部需氧呼吸。②厭氧發酵過程需要嚴格控制無氧環境。③

氧倉貯糧食、水果和蔬菜。中耕松土低3.CO2濃度對細胞呼吸的影響(1)原理:CO2是細胞呼吸的最終產物,積累過多會

細胞呼吸的進行。(2)曲線(3)應用:在蔬菜和水果保鮮中,

濃度可抑制細胞呼吸,減少有機物的消耗。抑制增加CO24.含水量對細胞呼吸的影響(1)原理:水作為需氧呼吸的

和環境因素影響細胞呼吸的速率。(2)特點:在一定范圍內,細胞呼吸速率隨含水量的

而加快,隨含水量的

而減慢。(3)應用①糧食在收倉前要進行

處理。②干種子萌發前進行

處理。原料增加減少晾曬浸泡5.呼吸原理在實踐應用中常見實例歸納(1)厭氧呼吸應用實例①制作酸奶、泡菜(乳酸菌厭氧呼吸產生

)。②釀酒(酵母菌厭氧呼吸產生

)。③透氣紗布包扎(抑制破傷風桿菌的

)。乳酸乙醇厭氧呼吸(2)需氧呼吸應用實例①提倡慢跑等有氧運動使細胞進行

以避免肌細胞產生大量乳酸。②釀醋(醋化醋桿菌

將乙醇氧化為醋酸)。③稻田定期排水有利于根系需氧呼吸,防止幼根因

變黑、腐爛。④低溫、

貯藏果蔬、種子,抑制呼吸強度,減少有機物消耗。⑤松土:使土壤疏松、促進植物根細胞需氧呼吸進而促進

吸收。需氧呼吸需氧呼吸缺氧低氧礦質離子思考討論1.熱圖解讀:以下甲、乙兩圖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綠色器官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的變化。(1)甲圖解讀a:O2吸收量為零―→

;b、c:CO2釋放量

O2吸收量―→

;d:CO2釋放量等于O2吸收量―→

。厭氧呼吸大于厭氧呼吸需氧呼吸需氧呼吸解讀如下:(2)乙圖解讀①曲線a、b、c分別表示

和CO2釋放總量。②在O2濃度為0時,CO2的釋放量為A,此時只進行

;當O2濃度_____時,只進行需氧呼吸,此時釋放的CO2量=吸收的O2量;當0<O2濃度<D時,既進行需氧呼吸又進行厭氧呼吸。③在保存蔬菜、水果時,應選擇

點對應的O2濃度,因為此時

,同時宜保持

條件。厭氧呼吸需氧呼吸厭氧呼吸≥DB細胞呼吸最弱零上低溫、低氧(3)甲、乙圖對應解讀①甲圖中氧濃度為a時的情況對應乙圖中的

點。②甲圖中氧濃度為b時的情況對應乙圖中的AC段之間。③甲圖的a、b、c、d四種氧濃度中

最適合蔬菜、水果的貯藏。④甲圖中氧濃度為

時沒有乙醇產生。Acd2.除外部因素外,影響細胞呼吸的內部因素有哪些?依據分別是什么?提示如表所示提示因素依據遺傳特性不同種類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生長發育時期不同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長發育時期呼吸速率不同器官類型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提示3.水果、蔬菜和種子的貯存條件有哪些不同?提示(1)蔬菜和水果應貯存在“零上低溫、濕度適中、低氧”的條件下。(2)種子應貯藏在“零上低溫、干燥、低氧”條件下。兩種貯存手段均需降低呼吸作用,減少有機物的消耗,但由于水果和蔬菜本身的特點需要一定的濕度才能保持新鮮度,故二者在貯藏條件上存在差異。題型一影響細胞呼吸的外界因素1.如圖表示光照、貯藏溫度對番茄果實呼吸強度變化的影響。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解題探究A.番茄果實細胞產生CO2的場所是線粒體和細胞溶膠B.光照對番茄果實呼吸的抑制作用8℃時比15℃時更強C.低溫、黑暗條件下更有利于貯存番茄果實D.貯藏溫度下降時果實呼吸減弱,可能與細胞內酶活性降低有關解析圖示信息表明,光照條件下細胞呼吸比黑暗條件下細胞呼吸弱,所以光照條件下更有利于番茄果實的貯存,C項錯誤。答案解析√2.(2016·寧波慈溪中學期中)細胞呼吸是細胞能量的根本來源,細胞呼吸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右圖是溫度與氧氣濃度對植物葉片細胞呼吸速率的影響,以下分析不正確的是A.圖中細胞呼吸速率可用二氧化碳的釋放量表示B.從甲圖可知細胞呼吸最旺盛時的溫度是B點對應的溫度C.溫度對曲線Ⅱ代表的呼吸類型影響較大,對曲線Ⅰ影

響較小D.分析圖甲、乙可知,水果貯存需要低溫和低氧的條件√答案解析解析由于需氧呼吸的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圖中細胞呼吸速率可用二氧化碳的釋放量表示,A正確;分析題圖甲可知,B點細胞呼吸的相對速率最高,該點對應的溫度是細胞呼吸的最適宜溫度,B正確;從圖中看不出溫度對哪類呼吸類型影響較大,C錯誤;分析圖甲、乙可知,在低溫和低氧的條件下,細胞呼吸的相對速率都較低,所以水果貯存需要低溫和低氧的條件,D正確。題型二細胞呼吸原理的應用3.細胞呼吸原理廣泛應用于生產實踐中,下表中有關措施與目的正確的是選項應用措施目的A玉米種子曬干降低有機物含量,降低細胞呼吸B酵母菌釀酒密封加快酵母菌繁殖,有利于乙醇發酵C水果保鮮低溫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細胞呼吸D水稻生長定期排水提高酶的活性,促進需氧呼吸答案解析√解析玉米種子的貯藏,必須降低含水量,使種子處于風干狀態,從而使細胞呼吸速率降至最低,以減少有機物的消耗,而不是降低有機物含量,A錯誤;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能快速繁殖,而在無氧條件下有利于乙醇發酵,B錯誤;水果保鮮的目的既要保持水分,又要降低細胞呼吸速率,所以低溫是最好的方法,C正確;植物根對礦質元素的吸收過程是一個主動轉運過程,需要能量和載體蛋白,植物生長過程中的松土,可以提高土壤中氧氣的含量,有利于根細胞的需氧呼吸,從而為根吸收礦質離子提供更多的能量,但不能提高酶的活性,D錯誤。4.(2017·余姚期末聯考)下列有關厭氧呼吸的敘述,錯誤的是A.制作酸奶時,可利用乳酸菌進行厭氧呼吸產生乳酸B.厭氧呼吸進行的場所是細胞溶膠C.劇烈運動時,肌細胞產生的CO2是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的共同產物D.成熟的蘋果進行厭氧呼吸能產生乙醇解析酸奶的制作原理是利用乳酸菌進行厭氧呼吸產生乳酸,A項正確;厭氧呼吸全過程在細胞溶膠中進行,B項正確;肌細胞進行厭氧呼吸產生乳酸,不產生CO2,C項錯誤;蘋果等植物的細胞進行厭氧呼吸產生乙醇和CO2,D項正確。√答案解析細胞呼吸類型的相關探究(加試)考點三1.細胞呼吸類型的測定欲確認某生物的呼吸類型,應設置兩套呼吸裝置,如圖所示(以發芽種子為例):知識梳理實驗結果預測和結論:實驗現象結論裝置一液滴裝置二液滴不動不動只進行產生乳酸的厭氧呼吸或種子已死亡不動右移只進行產生

的厭氧呼吸左移右移進行

呼吸和產生乙醇的厭氧呼吸左移不動只進行需氧呼吸或進行需氧呼吸和產生乳酸的厭氧呼吸乙醇需氧特別提醒為使實驗結果精確、減少無關變量的干擾,還應設置對照裝置。對照裝置與裝置二相比,不同點是用“煮熟的種子”代替“發芽種子”,其余均相同。2.細胞呼吸速率的測定(1)實驗裝置(2)實驗原理:組織細胞呼吸作用吸收O2,釋放CO2,CO2被NaOH溶液吸收,使容器內氣體壓強減小,刻度管內的液滴左移。單位時間內液滴左移的體積即表示呼吸速率。裝置乙為

。對照(3)誤差的校正①如果實驗材料是綠色植物,整個裝置應

處理,否則植物的光合作用會干擾呼吸速率的測定。②如果實驗材料是種子,為防止微生物呼吸對實驗結果的干擾,應對裝置及所測種子進行

處理。③為防止氣壓、溫度等物理膨脹因素所引起的誤差,應設置對照實驗,將所測的生物材料滅活(如將種子煮熟),其他條件均不變。遮光消毒題型一通過呼吸裝置對呼吸類型的探究1.右面三個裝置可用于研究萌發的小麥種子呼吸方式及其產物(呼吸底物都為糖類),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甲裝置可用于探究細胞呼吸是否產生熱量B.乙裝置有色液滴不移動,說明種子萌發只

進行需氧呼吸C.丙裝置可用于探究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方式D.3個裝置中的種子都必須進行消毒處理,并設置對照實驗解題探究答案解析√解析甲裝置中,萌發的種子在進行細胞呼吸的過程中所釋放的能量,有一部分轉化為熱能,導致保溫瓶內溫度升高,瓶內溫度的變化可用溫度計進行檢測,所以甲裝置可用于探究細胞呼吸是否產生熱量,A項正確;乙裝置有色液滴不移動,說明萌發的種子在進行細胞呼吸時,消耗的氧氣量與釋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即只進行需氧呼吸,B項正確;酵母菌是兼性厭氧菌,且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的產物都有CO2,所以丙裝置無法檢測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方式,C項錯誤;3個裝置中的種子都必須進行消毒處理,以排除微生物的細胞呼吸對實驗結果的干擾,并設置對照實驗,D項正確。2.(2017·杭州蕭山區五校聯考)如圖是對酵母菌細胞呼吸類型的探究裝置圖,下列現象中能說明酵母菌只進行需氧呼吸的是A.裝置1中液滴左移,裝置2中液滴不動B.裝置1中液滴左移,裝置2中液滴右移C.裝置1中液滴不動,裝置2中液滴右移D.裝置1中液滴右移,裝置2中液滴左移答案解析√解析裝置1中液滴左移,說明酵母菌細胞呼吸消耗了氧氣,即酵母菌進行了需氧呼吸;裝置2中液滴不移動,說明酵母菌沒有進行厭氧呼吸。結合裝置1和裝置2說明酵母菌只進行了需氧呼吸,A正確。題型二通過呼吸裝置對呼吸速率的測定3.下圖是探究小鼠在不同溫度下呼吸速率(用單位時間的耗氧量表示)的實驗裝置。打開夾子A,可使水檢壓計左右水平;關閉夾子A,用注射器向廣口瓶中注入5mLO2,水檢壓計左側液面升高,記錄左右液面重新水平時所用的時間。下列敘述錯誤的是答案解析A.用注射器向廣口瓶中注入5mLO2后要立刻關閉夾子BB.測定小鼠的呼吸速率需要在它安靜的狀態下進行C.10℃時左側液面下降速度比25℃時慢D.氫氧化鈉的作用是排除呼吸產生的CO2對實驗結果的干擾√解析用注射器向廣口瓶中注入5mLO2后要立刻關閉夾子B,否則O2袋及注射器的O2會影響實驗結果,從而不能保證廣口瓶內的氣體變化只是由小鼠的細胞呼吸引起的,A項正確;小鼠只要處于運動狀態,無論其運動狀態如何都會影響實驗結果,B項正確;小鼠是恒溫動物,在10℃時代謝加強,散失的熱量多,呼吸速率快于25℃時的呼吸速率,C項錯誤;實驗中氫氧化鈉的作用是排除呼吸產生的CO2對實驗結果的干擾,從而排除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D項正確。4.呼吸熵(RQ=釋放二氧化碳體積/消耗的氧氣體積)表示生物用于需氧呼吸的能源物質的不同。測定發芽種子呼吸熵的裝置如圖。關閉活塞,在25℃下經20分鐘讀出刻度管中著色液滴移動距離。設裝置1和裝置2的著色液滴分別向左移動xmm和ymm。下列說法錯誤的是答案解析A.若測得x=180mm,y=50mm,則該發芽種子的呼吸熵是0.72(保留

小數點后兩位)B.若發芽種子僅進行需氧呼吸,且呼吸熵小于1,則分解的有機物可能

為油脂C.為使測得的x和y值更精確,還應再設置對照裝置D.若呼吸底物是葡萄糖,且測得x=300mm,y=-100mm(向右移動了100mm),則可推斷需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與厭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

的摩爾比值是1∶2√解析若測得x=180mm,y=50mm,則細胞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是180-50=130(mm),呼吸熵是130÷180≈0.72,A正確;由于油脂中的碳氫比例高,若發芽種子僅進行需氧呼吸,且呼吸熵小于1,則分解的有機物可能為油脂,B正確;為使測得的x和y值更精確,還應再設置對照裝置,以排除物理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C正確;若呼吸底物為葡萄糖,且測得x=300mm,y=-100mm,說明消耗氧氣300,總共產生二氧化碳400,其中需氧呼吸消耗氧氣300,產生二氧化碳300,消耗葡萄糖50,厭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400-300=100,消耗葡萄糖50,因此需氧呼吸消耗葡萄糖與厭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摩爾比值是1∶1,D錯誤。模擬演練12345答案1.(2017·金華十校模擬)下列發生在檸檬酸循環過程的是A.二氧化碳生成 B.丙酮酸的生成C.氧氣的消耗 D.電子的傳遞√答案解析2.(2016·浙江10月選考)真核細胞需氧呼吸的基本過程示意圖如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階段A為糖酵解,該階段的產物是丙酮酸和物質①B.階段B為檸檬酸循環,該過程產生大量ATPC.階段A和階段B為階段C提供[H]和ATPD.階段C為電子傳遞鏈,有關酶存在于線粒體內膜上√1234512345解析階段A是需氧呼吸的第一階段,其產物除了有丙酮酸和ATP外,還有[H],A錯誤;階段B為需氧呼吸的第二階段,該階段不能大量產生ATP,B錯誤;階段A和B可以為階段C提供[H],但不能提供ATP,C錯誤;階段C是需氧呼吸的第三階段,該過程發生于線粒體內膜,所以相關酶存在于線粒體內膜上,D正確。答案解析3.(2017·浙江月考)將表中4支試管置于適宜的溫度下,經過一定時間后不能產生ATP的是A.1號和3號 B.2號和3號C.1號和4號 D.2號和4號√12345試管號添加物質1葡萄糖+線粒體+O22丙酮酸+線粒體+O23葡萄糖+細胞溶膠4丙酮酸+細胞溶膠解析葡萄糖必須在細胞溶膠中分解為丙酮酸才能進入線粒體中進一步再分解,因此1號試管不發生反應,不產生ATP;有氧氣的條件下,丙酮酸可以進入線粒體中徹底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釋放能量,產生ATP;葡萄糖在細胞溶膠中可以進行厭氧呼吸,在厭氧呼吸的第一階段能夠釋放能量,產生ATP;丙酮酸在細胞溶膠中可以進行厭氧呼吸第二階段的反應,但是該階段沒有能量的釋放,不產生ATP。123454.(2017·寧波一模)下列關于人體細胞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A.合成ATP的酶只存在于線粒體內膜上B.檸檬酸循環只發生在線粒體基質中C.在無氧條件下,丙酮酸在線粒體基質中被還原成乳酸D.肌肉細胞厭氧呼吸產生的乳酸可以運輸到肝臟再生成葡萄糖12345答案解析√解析需氧呼吸的三個階段都有ATP的產生,所以在細胞溶膠、線粒體基質與嵴和線粒體內膜上都有合成ATP的酶,A錯誤;檸檬酸循環發生在線粒體基質和嵴上,B錯誤;無氧條件下,丙酮酸在細胞溶膠中被還原成乳酸,C錯誤;肌肉細胞厭氧呼吸產生的乳酸可以運輸到肝臟再生成葡萄糖,D正確。1234512345答案解析5.(2017·湖州期中)以下瓜果蔬菜保鮮的方法中不合適的是A.零下低溫 B.高二氧化碳濃度C.低氧氣濃度 D.充入氮氣√解析酶的活性受溫度影響,低溫能降低細胞中酶的活性,使細胞代謝活動降低,有機物的消耗減少,但零下低溫會使瓜果蔬菜凍壞,所以應為零上低溫,A錯誤;由于瓜果蔬菜在充足的氧氣條件下,能進行需氧呼吸,細胞代謝旺盛,有機物消耗多,所以在高二氧化碳濃度下,需氧呼吸明顯受到抑制,B正確;低氧氣濃度下,需氧呼吸較弱,又能抑制厭氧呼吸,所以細胞代謝緩慢,有機物消耗少,C正確;充入氮氣能抑制瓜果蔬菜的需氧呼吸,細胞代謝緩慢,有機物消耗少,D正確。12345課時訓練12345答案解析一、學考選擇題1.下列生理過程不屬于需氧呼吸的是A.糖酵解 B.檸檬酸循環C.卡爾文循環 D.電子傳遞鏈解析糖酵解過程屬于需氧呼吸的第一階段,A錯誤;檸檬酸循環是需氧呼吸的第二階段,B錯誤;卡爾文循環是光合作用的碳反應階段,不屬于需氧呼吸過程,C正確;電子傳遞鏈可以發生在需氧呼吸第三階段,D錯誤。√6789101112131415答案解析2.在生產實踐中,貯存種子的最佳組合條件是A.低溫、干燥、低氧 B.低溫、濕度適中、低氧C.高溫、干燥、高氧 D.高溫、濕度適中、高氧解析酶的活性受溫度影響,低溫能降低細胞中酶的活性,使細胞代謝活動降低,有機物的消耗減少;種子在充足的氧氣條件下,能進行需氧呼吸,細胞代謝旺盛,有機物消耗多,而在低氧條件下,需氧呼吸較弱,又能抑制厭氧呼吸,所以細胞代謝緩慢,有機物消耗少;干燥條件下,種子內水含量減少,細胞呼吸減弱,有機物消耗少。因此在低溫、低氧、高CO2、干燥條件下,最有利于貯存種子。√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解析3.(2017·浙江五校聯考)下圖是細胞代謝過程中某些物質的變化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在酵母菌細胞中,過程③⑤都能合成ATPB.過程①④⑤都需要O2的參與才能正常進行C.真核細胞中催化過程①②③的酶都位于細胞溶膠中D.葉肉細胞中過程⑤產生的ATP可用于過程⑥中三碳酸分子的還原√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在酵母菌細胞中,過程③進行的場所是細胞溶膠,不能合成ATP,過程⑤進行的場所是線粒體,能合成ATP,A項錯誤;過程①為糖酵解過程,在無氧條件下也可進行,B項錯誤;真核細胞中催化過程①②③的酶都位于細胞溶膠中,C項正確;葉肉細胞中過程⑤產生的ATP可用于各項生命活動,不能用于葉綠體中三碳酸分子的還原,D項錯誤。答案解析4.(2017·浙江11月選考)下列關于細胞呼吸在生產生活中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A.面團“發起”是酵母菌產生CO2所致B.干燥和無氧的環境有利于蔬菜的長期保鮮C.利用乳酸細菌制作酸奶過程中需密閉隔絕空氣D.黑暗條件下綠豆萌發成豆芽的過程中有機物總量不斷減少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面團“發起”是酵母菌厭氧呼吸產生CO2所致,A正確;蔬菜的保鮮應在一定的濕度和低氧環境下,B錯誤;制作酸奶利用的原理是乳酸細菌進行厭氧呼吸產生乳酸,所以需密閉隔絕空氣,C正確;黑暗條件下,綠豆萌發過程需要進行細胞呼吸消耗有機物,所以有機物總量會不斷減少,D正確。答案解析5.(2017·浙江4月選考)下列關于真核細胞厭氧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A.厭氧呼吸產生的能量大多用于合成ATPB.厭氧呼吸第一階段是糖酵解產生丙酮酸和CO2C.成熟蘋果的果肉細胞缺氧時主要進行乳酸發酵D.人體骨骼肌細胞產生的乳酸可運至肝細胞再生成葡萄糖√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厭氧呼吸產生的能量大多以熱能形式散失,少部分用于合成ATP,A錯誤;厭氧呼吸第一階段是糖酵解產生丙酮酸和NADH,釋放少量能量,并不產生CO2,B錯誤;成熟蘋果的果肉細胞缺氧時主要進行乙醇發酵,同時產生CO2,C錯誤;人體骨骼肌細胞產生的乳酸可運至肝細胞再生成葡萄糖,D正確。答案解析6.如圖為細胞中某生理過程的部分概念簡圖,關于此圖的解釋,正確的是①該生理作用是光反應②乙處為線粒體基質③X是ATP

④H+不一定來自丙酮酸⑤此圖所示過程發生在線粒體內膜A.①③ B.②③⑤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該生理作用是需氧呼吸的第三階段,①錯誤;由分析知,乙是線粒體基質,②正確;由分析可知,X是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ATP,③正確;需氧呼吸第一、第二階段都產生還原氫,因此H+不一定來自丙酮酸,④正確;需氧呼吸第三階段發生在線粒體內膜上,⑤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7.(2017·杭州五校聯盟模擬)人的肌肉組織分為快肌纖維和慢肌纖維兩種,快肌纖維幾乎不含有線粒體,與短跑等劇烈運動有關;慢肌纖維與慢跑等有氧運動有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消耗等摩爾葡萄糖,快肌纖維比慢肌纖維產生的ATP多B.兩種肌纖維均可在細胞溶膠中產生丙酮酸和ATPC.短跑時快肌纖維厭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故產生酸痛感覺D.慢跑時慢肌纖維產生的ATP,主要來自于線粒體內膜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解析√解析根據題意,快肌纖維幾乎不含有線粒體,則主要進行厭氧呼吸,消耗等摩爾葡萄糖,快肌纖維產生的ATP少,A錯誤;兩種纖維都可進行呼吸作用第一階段,都可產生丙酮酸和ATP,B正確;短跑時,快肌纖維發揮主要作用,厭氧呼吸產生乳酸較多,C正確;慢跑時慢肌纖維進行需氧呼吸,第三階段產生能量最多,場所為線粒體內膜,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解析8.下列關于“葡萄糖

丙酮酸

CO2”的過程,敘述錯誤的是A.①過程可在植物細胞中進行,也可在動物細胞中進行B.②過程可發生于需氧呼吸第二階段,也可發生于厭氧呼吸第二階段C.②過程可產生NADH,也可消耗NADHD.①過程可在線粒體中進行,也可在細胞溶膠中進行√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①過程是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第一階段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無論是動物細胞還是植物細胞,均能進行該過程,A正確。②過程可發生于需氧呼吸第二階段,即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NADH;也可發生于厭氧呼吸第二階段,即丙酮酸轉化成乙醇和二氧化碳,B正確。需氧呼吸的②過程可產生NADH,而厭氧呼吸的②過程卻是消耗NADH,C正確。無論是需氧呼吸還是厭氧呼吸,它們的第一階段均在細胞溶膠中完成,D錯誤。答案解析9.下圖是需氧呼吸過程的示意圖,①②③表示反應階段,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葡萄糖中的大部分能量在①階段釋放B.②階段所需的酶均分布于線粒體基質C.③階段的電子傳遞需要酶的參與D.①②階段為③階段順利進行直接供能√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葡萄糖中的大部分能量在③階段釋放,A錯誤;②階段表示檸檬酸循環,真核生物細胞中此階段所需要的酶主要分布在線粒體基質中,少部分位于嵴上,原核生物細胞中,此階段的酶分布于細胞溶膠中,B錯誤;③階段表示電子傳遞鏈,需要酶的催化,C正確;③階段不需要能量,三個階段都產生能量,D錯誤。二、加試選擇題10.科研人員探究溫度對密閉罐中水蜜桃果肉細胞呼吸速率的影響,結果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解析A.20h內,果肉細胞產生ATP的場所有細胞溶膠、線粒體、葉綠體B.50h后,30℃條件下果肉細胞沒有消耗O2,密閉罐中CO2濃度會增加C.50h后,30℃的需氧呼吸速率比2℃和15℃慢,是因為溫度高使酶活

性降低D.實驗結果說明溫度越高,果肉細胞需氧呼吸速率越大√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果肉細胞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其產生ATP的場所有細胞溶膠、線粒體,A項錯誤;50h后,30℃條件下果肉細胞沒有消耗O2,是由于此溫度條件下酶的活性較高,需氧呼吸已將O2消耗殆盡,以后僅進行厭氧呼吸,故密閉罐中CO2濃度會增加,B項正確、C項錯誤;由于酶具有最適溫度,若超過最適溫度,需氧呼吸速率會降低,D項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解析11.右圖裝置可用于測定動物的呼吸速率。下列關于該裝置的敘述錯誤的是A.試管內加入的試劑是NaOH溶液B.溫水的作用是使瓶內溫度相對穩定C.實驗中玻璃管內的紅墨水向右移動D.該裝置直接測定動物呼吸釋放的CO2量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該裝置通過瓶內的氣壓變化來測定動物的呼吸速率。由于呼吸作用過程中有CO2和O2兩種氣體的變化,因此通過在試管內放NaOH溶液來吸收CO2,消除CO2對瓶內氣壓的影響,測出動物呼吸時所消耗的氧氣量,而不是直接測得動物呼吸時所釋放的CO2量,D錯誤;將廣口瓶放入盛有溫水的水槽內是為了使瓶內溫度恒定;動物呼吸消耗氧氣會使瓶內的氣壓降低,因此紅墨水會向右移動,A、B、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2.(2017·浙江模擬)研究表明,癌細胞和正常分化細胞在有氧條件下產生的ATP總量沒有明顯差異,但癌細胞從內環境中攝取并用于細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細胞的若干倍。如圖是癌細胞在有氧條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謝過程,下列分析中錯誤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解析A.圖中A代表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B.葡萄糖進入癌細胞后會形成五碳糖進而合成脫氧核苷酸作為DNA復制

的原料C.在有氧條件下,癌細胞呼吸作用的方式為需氧呼吸D.若要研制藥物抑制癌癥患者細胞中的異常代謝途徑,圖中的①④不宜

選為作用位點√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分析題圖可知,葡萄糖通過細胞膜上的A被細胞吸收,A為運輸葡萄糖的載體,A正確;分析題圖可知,葡萄糖進入細胞后通過途徑②形成五碳糖,五碳糖參與脫氧核苷酸的形成,進而為DNA分子復制提供原料,B正確;該圖是在有氧條件下癌細胞的呼吸過程,圖中癌細胞通過④過程呼吸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是需氧呼吸過程,通過③過程呼吸產生乳酸是厭氧呼吸過程,C錯誤;①④過程是癌細胞和正常細胞都具有的代謝途徑,因此要研制藥物抑制癌癥患者細胞中的異常代謝途徑,圖中的①④不宜選為作用位點,D正確。13.將一份剛采摘的新鮮藍莓用高濃度的CO2處理48h后,貯藏在溫度為1℃的冷庫內,另一份則始終在1℃的冷庫內貯藏。從采后算起每10天取樣一次,測定其單位時間內CO2釋放量(mol)和O2吸收量(mol),計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圖所示曲線。下列結論正確的是A.貯藏前用CO2處理后的藍莓無法進行厭氧呼吸B.第10d時,細胞中的ATP完全來自線粒體C.第20d未處理組藍莓產生的乙醇量高于CO2處理組D.第40d未處理組藍莓需氧呼吸比厭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根據曲線中第10d后二氧化碳與氧氣的比值大于1,可知貯藏前用CO2處理后的藍莓可進行厭氧呼吸,A錯誤;第10d時二氧化碳與氧氣的比值等于1,細胞只進行需氧呼吸,此時細胞內ATP來自線粒體和細胞溶膠,B錯誤;第20d,未處理組藍莓的二氧化碳與氧氣的比值更大,說明未處理組藍莓厭氧呼吸釋放的二氧化碳量更多,因此,未處理組藍莓厭氧呼吸產生的乙醇量高于CO2處理組,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第40d,未處理組藍莓的二氧化碳與氧氣的比值為2,假設需氧呼吸吸收的氧氣量為a,則厭氧呼吸釋放的二氧化碳量也為a,根據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的反應式,可以得出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分別為a/6、a/2,則需氧呼吸比厭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D錯誤。三、非選擇題14.(2017·婺城區校級期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