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1頁
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2頁
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3頁
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4頁
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qū)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金灣區(qū)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學生學業(yè)水平檢測九年級化學試題本試卷共8頁,21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6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和考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在“考號”欄填涂自己的考號。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5.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O-16S-32Fe-56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為我國石油化工生產研發(fā)多種催化劑,奠定煉油催化劑制造技術基礎的是A.張青蓮 B.徐光憲 C.閔恩澤 D.徐壽2.下列與實驗有關的圖標對應錯誤的是A.洗手 B.排風C.熱燙 D.明火3.第十五屆航展首日,隱形戰(zhàn)機殲-35A首次驚喜亮相珠海上空,其隱身涂層材料由碳、碳化硅、鐵氧體(主要成分為氧化鐵)和金屬粉末等組成,其中屬于金屬材料的是A.碳 B.碳化硅 C.鐵氧體 D.金屬粉末4.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列有關化學用語的表示正確的是A.汞元素:HG B.氯化鈉:NaCl C.3個氧原子:O3 D.2個鎂離子:2Mg+25.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傾倒液體 B.加入固體C.滴加試劑 D.讀取數(shù)據(jù)6.空氣質量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下列物質不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A.NO2 B.O3 C.SO2 D.CO27.高錳酸鉀受熱分解放出氧氣,同時生成錳酸鉀(K2MnO4)和二氧化錳。K2MnO4中Mn的化合價為A.+2 B.+4 C.+6 D.+78.下列有關水說法正確的是A.我國淡水資源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B.使用明礬對自來水消毒C.電解水實驗說明水是由氫氣、氧氣組成的D.氫氣燃燒實驗可以驗證水的組成9.鉺是一種稀土元素,可應用于現(xiàn)代通信領域,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題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鉺為金屬元素 B.鉺原子的中子數(shù)為68C.Er3+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65 D.鉺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7.310.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對應關系錯誤的是A.氧氣能供給呼吸,可用于醫(yī)療急救B.石墨有金屬光澤,可用于高鐵列車的受電弓滑板C.錫有良好的導熱性,可用于包裹食物烘烤D.干冰升華時吸熱,可用于人工增雨2024年10月30日.搭載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九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火箭推進劑是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完成下面小題。11.下列有關偏二甲肼的說法正確的是A.由三種元素組成 B.含有12個原子C.碳、氮原子個數(shù)比為6:7 D.氫元素質量分數(shù)最大12.偏二甲肼與四氧化二氮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前后原子個數(shù)減少B.反應前后分子個數(shù)不變C.反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質量比為9:11D.反應生成和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413.用題圖裝置驗證CO2的性質。在塑料瓶上打3個孔,在一根細鐵絲上粘2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紙條(一干、一濕)放入塑料瓶中,通入CO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干的紙條先變紅,濕的紙條后變紅B.低處蠟燭先熄滅,高處蠟燭后熄滅C.實驗結束后取出濕的紙條用吹風機吹干,紙條由紅變紫D.該裝置既能驗證CO2的物理性質又能驗證化學性質14.下列除雜方法正確的是選項物質(括號內為雜質)方法ACO2(CO)通入足量氧氣,點燃BFe粉(C粉)在足量氧氣中灼燒CZnSO4溶液(CuSO4)加入過量的鋅粉,過濾DCaO(CaCO3)加入足量的水,過濾A.A B.B C.C D.D15.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ABCD實驗設計實驗目的探究分子的運動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制備少量蒸餾水比較純金屬與合金的硬度A.A B.B C.C D.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第16小題7分,第17小題8分,第18~21小題各10分,共55分。16.我國制糖歷史源遠流長,《天工開物·甘嗜》中詳細記載了古法制糖工藝。(1)軋蔗取漿(圖1):“蔗過漿流,再拾其滓……再軋,又三軋之,其汁盡矣,其滓為薪。”i.“軋蔗取漿”發(fā)生的是__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ii.蔗糖(C12H22O11)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iii.“其滓為薪”,滓指甘蔗渣,富含纖維素[(C6H10O5)n],工業(yè)上可在催化劑作用下制備生物燃料乙醇,反應流程如下:,□中應為_______。(2)澄結糖霜(圖2):“……以瓦溜置缸上。其溜上寬下尖,底有一小孔,將草塞住傾桶中黑沙于內。待黑沙結定,然后去孔中塞草,用黃泥水淋下。其中黑滓入缸內,溜內盡成白霜……潔白異常,名曰洋糖。”i.“瓦溜”的用途與_______(填儀器名稱)相同。ii.用黃泥水可脫除糖中的顏色和異味,說明黃泥水具有_______性。【科普閱讀】17.氫氣是一種清潔的高能燃料,其制備來源廣泛,可由多種方式制備而得。化石能源制氫過程中重要反應之一為水煤氣變換反應:。北京大學團隊研究了在相同時間內、不同溫度下,多種催化劑對水煤氣變換反應中CO轉化率的影響,結果如圖1所示。利用甲烷催化制取氫氣。一種甲烷水蒸氣催化制氫的透氫膜反應器如圖2所示,通入的甲烷和水蒸氣在高溫和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該反應是吸熱反應),一部分氫氣通過透氫膜與膜外側通入的氧氣反應。電解水制氫過程簡便但造價高昂,利用太陽能制氫是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我國“人造太陽”——“東方超環(huán)”利用的是核聚變,當氘、氚核聚變溫度達到1億攝氏度、持續(xù)時間超過1000秒,就能形成持續(xù)反應,為水分解提供能量。依據(jù)上文,回答下列問題。(1)化石能源屬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水煤氣變換反應涉及的氧化物共有_______種,對該反應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__(填字母)。A.2%Au/α-MoCB.α-MoCC.2%Au/β-Mo2C(3)甲烷水蒸氣催化制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4)題17-2圖中在反應器的膜外側通入氧氣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5)氘、氚屬于同種元素,則下表中x=_______。原子種類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氘111氚x2x【基礎實驗與跨學科實踐】18.請完善下面表格(1)O2的制取i.圖1中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ii.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要使產生氧氣的速率比較平穩(wěn),應選擇圖1中的發(fā)生裝置_______(填字母)和收集裝置D,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如果某同學制得的氧氣不純,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寫一條)。(2)燃燒條件的探究以鉑絲(可上下抽動)作催化劑,安全管下端浸沒于過氧化氫溶液中,將鉑絲插入溶液,立即產生氧氣。查閱資料:白磷的著火點為40℃,紅磷的著火點為260℃。現(xiàn)象結論或操作觀察到_______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若安全管內液面上升太快可_______緩沖壓強(3)自制凈水器同學們在金灣中心河濕地公園取水,將飲用水瓶和紗布、活性炭等組合成如圖2所示裝置進行水凈化。i.裝置制作較合理的是_______(填“A”或“B”)。ii.通過該裝置凈化后的_______(填“適宜”或“不宜”)直接飲用。iii.自制凈水器凈水材料的選擇需要考慮的因素有_______(寫一條)。【科學探究】19.鐵是應用最廣泛金屬,但卻很容易發(fā)生銹蝕。興趣小組開展了與鐵的銹蝕相關的探究活動。【任務一:探銹】(1)探究鐵生銹的條件,設計如圖1所示實驗。i.使用煮沸過的蒸餾水的原因是_______。ii.一周后,試管A中的鐵釘生銹了,通過與試管_______(填字母)中現(xiàn)象對比可以得出鐵生銹與水有關。(2)探究鐵生銹速率的影響因素,按圖2所示連接實驗裝置,插入氧氣傳感器,采集三個實驗裝置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數(shù)據(jù),得到圖3所示曲線。i.從圖3數(shù)據(jù)分析,圖2中_______(填物質名稱)對鐵生銹的速率影響最大。ii.要證明炭粉的質量對鐵生銹的速率有影響,需進行第四個實驗,實驗裝置內應放_______。【任務二:除銹】(3)鐵生銹要及時處理,因為鐵銹_______(填“疏松”或"致密"),鐵制品可以全部銹蝕。(4)生活中可用稀鹽酸除去鐵銹,當鐵銹全部溶解后,要及時取出、洗凈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任務三:防銹】(5)防止鐵制品銹蝕,可以破壞其銹蝕的條件。常用的防銹方法有_______(寫一種)。【任務四:用銹】(6)合理利用鐵生銹能服務于生活。如為防止食品受潮和變質,可以加入鐵粉包作為“雙吸劑”,其吸收的物質是_______。20.我國提出“雙碳目標”,即力爭2030年前實現(xiàn)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碳捕集、碳循環(huán)、碳封存等是實現(xiàn)“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1)碳捕集:與傳統(tǒng)燃燒方式相比,利用載氧體的化學鏈燃燒更有利于CO2的捕集。圖1是一種以甲烷為燃料、含銅氧化物為載氧體的化學鏈燃燒反應原理。i.“空氣反應器”中,存在Cu2O與O2生成CuO的反應,該反應屬于_______(填基本反應類型)反應。ii.“空氣反應器”排出的氣體中O2體積分數(shù)隨反應溫度的變化如圖2所示,溫度越高,載氧體與氧氣的結合程度越_______(填“高”或“低”)。(2)碳循環(huán):將CO2“變廢為寶”。圖3是以CO2為主要原料合成“食醋”的流程示意圖。i.反應a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ii.流程中反應a、b均用到催化劑,反應前后催化劑的_______不變。(3)碳封存:將CO2注入油氣層起到驅油作用,既提高油的采收率,又實現(xiàn)碳封存。現(xiàn)利用實驗室制取CO2的原理,借助圖4裝置模擬驅油過程。i.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ii.將該裝置圖補畫完整_______。21.中國的冶金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經歷了漫長的發(fā)展歷程。(1)煉鐵的技術臻于成熟,現(xiàn)代用高爐設備煉鐵。i.在生鐵冶煉過程中,鐵熔合碳后,熔點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ii.高爐煉鐵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在高溫下與鐵礦石反應。某煉鐵廠消耗含氧化鐵320t的赤鐵礦,理論上可生產含鐵98%的生鐵_______t(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2)晉代煉丹家葛洪所著《抱樸子內篇·黃白》中記載:“以曾青涂鐵,鐵赤色如銅”“曾青"指硫酸銅。i.鐵能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銅,是因為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的_______(填“強”或“弱”)。ii.從反應后的溶液中回收FeSO4。在N2氣氛中,從溶液中得到結晶(FeSO4·7H2O,相對分子質量為278)并烘干,F(xiàn)eSO4·7H2O熱脫水分解過程中測量的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可知n=_______。

金灣區(qū)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學生學業(yè)水平檢測九年級化學試題本試卷共8頁,21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6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和考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在“考號”欄填涂自己的考號。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5.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O-16S-32Fe-56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為我國石油化工生產研發(fā)多種催化劑,奠定煉油催化劑制造技術基礎的是A.張青蓮 B.徐光憲 C.閔恩澤 D.徐壽【答案】C【解析】【詳解】A、張青蓮主持測定了銦、銥、銪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新值,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做出了卓越貢獻,不符合題意;B、徐光憲在稀土領域貢獻突出,不符合題意;C、閔恩澤研發(fā)了多種用于石油化工生產的催化劑,為我國煉油催化劑制造技術奠定了基礎,符合題意;D、徐壽是中國近代化學的啟蒙者,不符合題意。故選:C。2.下列與實驗有關的圖標對應錯誤的是A.洗手 B.排風C.熱燙 D.明火【答案】A【解析】【詳解】A、該圖標表示銳器,說法錯誤,符合題意;B、該圖標表示排風,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該圖標表示熱燙,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該圖標表示明火,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3.第十五屆航展首日,隱形戰(zhàn)機殲-35A首次驚喜亮相珠海上空,其隱身涂層材料由碳、碳化硅、鐵氧體(主要成分為氧化鐵)和金屬粉末等組成,其中屬于金屬材料的是A碳 B.碳化硅 C.鐵氧體 D.金屬粉末【答案】D【解析】【詳解】A、碳屬于非金屬單質,不屬于金屬材料,不符合題意;B、碳化硅是由碳和硅組成的化合物,不屬于金屬材料,不符合題意;C、鐵氧體主要成分為氧化鐵,氧化鐵是一種化合物,不是金屬材料。雖然它含有鐵元素,但不是以金屬單質或合金等金屬材料的形式存在,不符合題意;D、金屬粉末是由金屬制成的粉末狀物質,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合金,金屬粉末屬于純金屬范疇,金屬粉末屬于金屬材料,符合題意。故選D。4.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列有關化學用語的表示正確的是A.汞元素:HG B.氯化鈉:NaCl C.3個氧原子:O3 D.2個鎂離子:2Mg+2【答案】B【解析】【詳解】A、汞元素的元素符號為Hg,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氯化鈉的化學式為,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故3個氧原子表示為3O,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單位電荷時,“1”要省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故2個鎂離子表示為,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選:B。5.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傾倒液體 B.加入固體C.滴加試劑 D.讀取數(shù)據(jù)【答案】D【解析】【詳解】A、向試管中傾倒液體試劑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向著手心,瓶口緊挨試管口;圖中瓶塞沒有倒放,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B、向試管中裝塊狀固體試劑時,先將試管橫放,用鑷子把塊狀固體放試管口,再慢慢將試管豎立起來,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C、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時,注意膠頭滴管不能伸入到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滴加液體,防止污染膠頭滴管,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D、量取液體讀數(shù)時,視線與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故選項實驗操作正確;故選:D。6.空氣質量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下列物質不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A.NO2 B.O3 C.SO2 D.CO2【答案】D【解析】【詳解】A、NO2是引起酸雨的氣體之一,屬于大氣污染物,故A選項不符合題意;B、O3含量過多對人體有害,屬于大氣污染物,故B選項不符合題意;C、SO2是引起酸雨的氣體之一,屬于大氣污染物,故C選項不符合題意;D、CO2雖然能引起溫室效應,但二氧化碳是大氣成分之一,不屬于大氣污染物,故D選項符合題意。故選D。7.高錳酸鉀受熱分解放出氧氣,同時生成錳酸鉀(K2MnO4)和二氧化錳。K2MnO4中Mn的化合價為A.+2 B.+4 C.+6 D.+7【答案】C【解析】【詳解】K2MnO4中鉀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錳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jù)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可得:(+1)×2+x+(-2)×4=0,則x=+6價;故選:C。8.下列有關水的說法正確的是A.我國淡水資源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B.使用明礬對自來水消毒C.電解水實驗說明水是由氫氣、氧氣組成的D.氫氣燃燒實驗可以驗證水的組成【答案】D【解析】【詳解】A、我國淡水資源并不豐富,且存在地域分布不均的問題,屬于有限資源,并非取之不盡,故說法錯誤;B、明礬在凈水過程中的作用是作為絮凝劑,幫助水中的懸浮顆粒凝聚成較大的顆粒,從而沉降下來,起到凈化作用,但并不能消毒,故說法錯誤;C、電解水會產生氫氣和氧氣,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氫氣含有氫元素,氧氣含有氧元素,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說法錯誤;D、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水,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生成物水含有氫、氧元素,而氫氣含有氫元素,氧氣含有氧元素,所以可以推斷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故說法正確;故選D。9.鉺是一種稀土元素,可應用于現(xiàn)代通信領域,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題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鉺為金屬元素 B.鉺原子的中子數(shù)為68C.Er3+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65 D.鉺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7.3【答案】B【解析】【詳解】A、鉺的漢字帶“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故A選項不符合題意;B、在元素周期表每一小格左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序數(shù),在同一原子中,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電子數(shù),在元素周期表每一小格最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由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可知,鉺原子的中子數(shù)為167-68=99,故B選項符合題意;C、Er3+是由Er失去3個電子形成的,Er原子中電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68,因此Er3+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68-3=65,故C選項不符合題意;D、在元素周期表每一小格最下面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為“1”,省略不寫,由圖示可知,鉺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7.3,故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10.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對應關系錯誤的是A.氧氣能供給呼吸,可用于醫(yī)療急救B.石墨有金屬光澤,可用于高鐵列車的受電弓滑板C.錫有良好的導熱性,可用于包裹食物烘烤D.干冰升華時吸熱,可用于人工增雨【答案】B【解析】【詳解】A、氧氣能支持呼吸,可用于醫(yī)療急救,故對應正確;B、石墨用于高鐵受電弓滑板主要因其導電性、潤滑性和耐磨性,而非金屬光澤,故對應錯誤;C、錫有良好的導熱性,用于包裹食物烘烤,故對應正確;D、干冰是固態(tài)二氧化碳,升華時會吸收大量熱量,使周圍溫度降低,水蒸氣凝結成水滴,可用于人工增雨,故對應正確。故選B。2024年10月30日.搭載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九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火箭推進劑是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完成下面小題。11.下列有關偏二甲肼的說法正確的是A.由三種元素組成 B.含有12個原子C.碳、氮原子個數(shù)比為6:7 D.氫元素質量分數(shù)最大12.偏二甲肼與四氧化二氮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前后原子個數(shù)減少B.反應前后分子個數(shù)不變C.反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質量比為9:11D.反應生成和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4【答案】11.A12.C【解析】【11題詳解】A、由偏二甲肼(C2H8N2)的化學式可知,該物質是由三種元素組成,故A說法正確;B、偏二甲肼(C2H8N2)是由偏二甲肼分子構成的,一個偏二甲肼分子中含有12個原子,故B說法錯誤;C、由化學式可知,偏二甲肼分子中碳、氮原子個數(shù)比為2:2=1:1,故C說法錯誤;D、偏二甲肼(C2H8N2)中,碳、氫、氮元素的質量比為(12×2):(1×8):(14×2)=6:2:7,由此可知,偏二甲肼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故D說法錯誤;故選A;【12題詳解】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如圖可知,偏二甲肼在一定條件下的條件下與四氧化二氮反應,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氮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個數(shù)不變,故A說法錯誤;B、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前后分子個數(shù)發(fā)生改變,故B說法錯誤;C、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質量比為(18×4):(44×2)=9:11,故C說法正確;D、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生成和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3:4,故D說法錯誤;故選C。13.用題圖裝置驗證CO2的性質。在塑料瓶上打3個孔,在一根細鐵絲上粘2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紙條(一干、一濕)放入塑料瓶中,通入CO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干的紙條先變紅,濕的紙條后變紅B.低處蠟燭先熄滅,高處蠟燭后熄滅C.實驗結束后取出濕的紙條用吹風機吹干,紙條由紅變紫D.該裝置既能驗證CO2的物理性質又能驗證化學性質【答案】A【解析】【詳解】A、二氧化碳本身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所以是濕的紙條變紅,干的紙條不變紅,A錯誤;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所以通入二氧化碳后,低處蠟燭先熄滅,高處蠟燭后熄滅,B正確;C、實驗結束后,取出濕的紙條用吹風機吹干,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紙條又恢復到原來的紫色,C正確;D、該實驗中,通過蠟燭熄滅可以驗證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的化學性質,通過低處蠟燭先熄滅可以驗證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的物理性質,D正確;故選:A。14.下列除雜方法正確的是選項物質(括號內為雜質)方法ACO2(CO)通入足量氧氣,點燃BFe粉(C粉)在足量氧氣中灼燒CZnSO4溶液(CuSO4)加入過量的鋅粉,過濾DCaO(CaCO3)加入足量的水,過濾A.A B.B C.C D.D【答案】C【解析】【詳解】A、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可能無法被點燃,且通入氧氣,會引入新的雜質,不符合題意;B、在足量氧氣中灼燒,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鐵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不但除去了雜質,也除去了原物質,不符合題意;C、加入過量的鋅粉,鋅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銅,過濾,除去過量的鋅和反應生成的銅,可除去雜質,符合題意;D、加入足量的水,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碳酸鈣難溶于水,過濾,除去碳酸鈣,得到氫氧化鈣溶液,不符合題意。故選C。15.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ABCD實驗設計實驗目的探究分子的運動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制備少量蒸餾水比較純金屬與合金的硬度A.A B.B C.C D.D【答案】B【解析】【詳解】A、濃氨水具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來氨分子在不斷運動,運動到濕潤的酚酞濾紙條中,氨分子遇水形成氨水,氨水顯堿性,能使酚酞溶液變紅,故A選項不符合題意;B、碳酸鈉和稀鹽酸中的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由于燒杯為敞口容器,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氣中,導致反應后剩余物質的總質量減小,不能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B選項符合題意;C、燒瓶中的水加熱產生水蒸氣,水蒸氣通過導管進入試管中,在試管中遇冷液化成蒸餾水,故C選項不符合題意;D、比較純金屬和合金的硬度,可以相互刻畫,合金的硬度比組成的純金屬的硬度大,因此純金屬表面有劃痕,故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第16小題7分,第17小題8分,第18~21小題各10分,共55分。16.我國制糖歷史源遠流長,《天工開物·甘嗜》中詳細記載了古法制糖工藝。(1)軋蔗取漿(圖1):“蔗過漿流,再拾其滓……再軋,又三軋之,其汁盡矣,其滓為薪。”i.“軋蔗取漿”發(fā)生的是__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ii.蔗糖(C12H22O11)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iii.“其滓為薪”,滓指甘蔗渣,富含纖維素[(C6H10O5)n],工業(yè)上可在催化劑作用下制備生物燃料乙醇,反應流程如下:,□中應為_______。(2)澄結糖霜(圖2):“……以瓦溜置缸上。其溜上寬下尖,底有一小孔,將草塞住傾桶中黑沙于內。待黑沙結定,然后去孔中塞草,用黃泥水淋下。其中黑滓入缸內,溜內盡成白霜……潔白異常,名曰洋糖。”i.“瓦溜”的用途與_______(填儀器名稱)相同。ii.用黃泥水可脫除糖中的顏色和異味,說明黃泥水具有_______性。【答案】(1)①.物理②.72:11③.CO2(2)①.漏斗②.吸附【解析】【小問1詳解】i、“軋蔗取漿”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ii、蔗糖(C12H22O11)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12):(1×22)=72:11;iii、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前有6n個碳原子、12n個氫原子、6n個氧原子,反應后有4n個碳原子、12n個氫原子、2n個氧原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則2n□中含有2n個碳原子和4n個氧原子,因此□中應為CO2;【小問2詳解】i、“瓦溜”可分離難溶性黑沙和黃泥水,其用途與漏斗相同;ii、用黃泥水可脫除糖中的顏色和異味,說明黃泥水具有吸附性。【科普閱讀】17.氫氣是一種清潔高能燃料,其制備來源廣泛,可由多種方式制備而得。化石能源制氫過程中重要反應之一為水煤氣變換反應:。北京大學團隊研究了在相同時間內、不同溫度下,多種催化劑對水煤氣變換反應中CO轉化率的影響,結果如圖1所示。利用甲烷催化制取氫氣。一種甲烷水蒸氣催化制氫的透氫膜反應器如圖2所示,通入的甲烷和水蒸氣在高溫和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該反應是吸熱反應),一部分氫氣通過透氫膜與膜外側通入的氧氣反應。電解水制氫過程簡便但造價高昂,利用太陽能制氫是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我國“人造太陽”——“東方超環(huán)”利用的是核聚變,當氘、氚核聚變溫度達到1億攝氏度、持續(xù)時間超過1000秒,就能形成持續(xù)反應,為水分解提供能量。依據(jù)上文,回答下列問題。(1)化石能源屬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水煤氣變換反應涉及的氧化物共有_______種,對該反應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__(填字母)。A.2%Au/α-MoCB.α-MoCC.2%Au/β-Mo2C(3)甲烷水蒸氣催化制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4)題17-2圖中在反應器的膜外側通入氧氣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5)氘、氚屬于同種元素,則下表中x=_______。原子種類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氘111氚x2x【答案】(1)不可再生(2)①.3②.A(3)(4)氫氣與氧氣反應放熱,為制氫提供熱量(合理即可)(5)1【解析】【小問1詳解】化石能源是經過億萬年緩慢形成的,在短期內得不到補充,因此屬于不可再生能源;【小問2詳解】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水煤氣變換反應涉及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3種;由圖示可知,該反應使用2%Au/α-MoC作催化劑,效果最佳,理由是相同溫度下CO的轉化率高,故選A;【小問3詳解】甲烷和水蒸氣在高溫和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小問4詳解】在反應器的膜外側通入氧氣的主要目的是H2與O2反應放熱,為制氫提供熱量;【小問5詳解】質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種類,即同種元素的原子,質子數(shù)相同,氘、氚屬于同種元素,則下表中x=1。【基礎實驗與跨學科實踐】18.請完善下面表格。(1)O2的制取i.圖1中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ii.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要使產生氧氣的速率比較平穩(wěn),應選擇圖1中的發(fā)生裝置_______(填字母)和收集裝置D,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如果某同學制得的氧氣不純,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寫一條)。(2)燃燒條件的探究以鉑絲(可上下抽動)作催化劑,安全管下端浸沒于過氧化氫溶液中,將鉑絲插入溶液,立即產生氧氣。查閱資料:白磷的著火點為40℃,紅磷的著火點為260℃。現(xiàn)象結論或操作觀察到_______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若安全管內液面上升太快可_______緩沖壓強(3)自制凈水器同學們在金灣中心河濕地公園取水,將飲用水瓶和紗布、活性炭等組合成如圖2所示裝置進行水的凈化。i.裝置制作較合理的是_______(填“A”或“B”)。ii.通過該裝置凈化后的_______(填“適宜”或“不宜”)直接飲用。iii.自制凈水器凈水材料的選擇需要考慮的因素有_______(寫一條)。【答案】(1)①.長頸漏斗②.C③.④.未等到裝置中的空氣排盡便開始收集、集氣瓶中的水沒有完全裝滿、收集完氣體后玻璃片與集氣瓶口之間密封不好(2)①.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②.向上移動鉑絲(3)①.A②.不宜③.材料的質量、材料的耐用性【解析】【小問1詳解】圖1中儀器a的名稱是長頸漏斗;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原理是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該反應中反應物為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為常溫,應選擇固液常溫型發(fā)生裝置,即裝置B或C,其中裝置C能通過分液漏斗控制液體藥品的滴加速率,從而控制反應速率獲得平穩(wěn)氣流,則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要使產生氧氣的速率比較平穩(wěn),應選擇圖1中的發(fā)生裝置C和收集裝置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如果某同學制得的氧氣不純,可能的原因是:未等到裝置中的空氣排盡便開始收集、集氣瓶中的水沒有完全裝滿、收集完氣體后玻璃片與集氣瓶口之間密封不好等;【小問2詳解】將鉑絲插入溶液,產生氧氣,紅磷與氧氣接觸但溫度沒有達到其著火點,所以紅磷不燃燒;白磷與氧氣接觸,且溫度達到其著火點,所以白磷燃燒,對比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故填: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若安全管內液面上升太快,可向上移動鉑絲,使產生氧氣的速率減慢,壓強減小,故填:向上移動鉑絲;【小問3詳解】自制凈水器應按由上到下的順序:用小礫石除去顆粒較大的不溶性雜質,用石英砂除去顆粒較小的不溶性雜質,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異味及色素,則裝置制作較合理的是A;通過該裝置凈化后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雜質和細菌,不宜直接飲用;自制凈水器凈水材料的選擇需要考慮的因素有材料的質量、材料的耐用性等。【科學探究】19.鐵是應用最廣泛的金屬,但卻很容易發(fā)生銹蝕。興趣小組開展了與鐵的銹蝕相關的探究活動。【任務一:探銹】(1)探究鐵生銹的條件,設計如圖1所示實驗。i.使用煮沸過的蒸餾水的原因是_______。ii.一周后,試管A中的鐵釘生銹了,通過與試管_______(填字母)中現(xiàn)象對比可以得出鐵生銹與水有關。(2)探究鐵生銹速率的影響因素,按圖2所示連接實驗裝置,插入氧氣傳感器,采集三個實驗裝置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數(shù)據(jù),得到圖3所示曲線。i.從圖3數(shù)據(jù)分析,圖2中_______(填物質名稱)對鐵生銹的速率影響最大。ii.要證明炭粉的質量對鐵生銹的速率有影響,需進行第四個實驗,實驗裝置內應放_______。【任務二:除銹】(3)鐵生銹要及時處理,因為鐵銹_______(填“疏松”或"致密"),鐵制品可以全部銹蝕。(4)生活中可用稀鹽酸除去鐵銹,當鐵銹全部溶解后,要及時取出、洗凈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任務三:防銹】(5)防止鐵制品銹蝕,可以破壞其銹蝕的條件。常用的防銹方法有_______(寫一種)。【任務四:用銹】(6)合理利用鐵生銹能服務于生活。如為防止食品受潮和變質,可以加入鐵粉包作為“雙吸劑”,其吸收的物質是_______。【答案】(1)①.盡量降低水中溶解氧對實驗結果的干擾②.C(2)①.食鹽水②.鐵粉5.0g、炭粉0.2g、水10滴(3)疏松(4)Fe+2HCl=FeCl2+H2↑(5)在鐵制品表面涂油(合理即可)(6)水和氧氣【解析】【小問1詳解】i.使用煮沸過的蒸餾水的原因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氣,降低水中溶解氧對實驗結果的干擾。ii.試管A中的鐵釘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會生銹,而試管C中的鐵釘只與氧氣接觸,不會生銹,二者對比可知,鐵生銹與水有關。【小問2詳解】i.從圖3的曲線可以看出,②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降低最快,即其他條件相同時,食鹽水對鐵生銹的速率影響最大。ii.為保持變量只有一個,要證明炭粉的質量對鐵生銹的速率有影響,則其他條件均相同,故實驗裝置內應放鐵粉5.0g、炭粉0.2g、水10滴。【小問3詳解】鐵生銹要及時處理,因為鐵銹疏松,鐵制品可以全部銹蝕。【小問4詳解】鐵和稀鹽酸中的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HCl=FeCl2+H2↑。【小問5詳解】常用的防銹方法有噴漆、在鐵制品表面涂油、制成合金等。【小問6詳解】鐵生銹需要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故為防止食品受潮和變質,可以加入鐵粉包作為“雙吸劑”,其吸收的物質是氧氣和水。20.我國提出“雙碳目標”,即力爭2030年前實現(xiàn)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碳捕集、碳循環(huán)、碳封存等是實現(xiàn)“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1)碳捕集:與傳統(tǒng)燃燒方式相比,利用載氧體的化學鏈燃燒更有利于CO2的捕集。圖1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