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年級數學北師大版下冊(全冊)教案_第1頁
2015年四年級數學北師大版下冊(全冊)教案_第2頁
2015年四年級數學北師大版下冊(全冊)教案_第3頁
2015年四年級數學北師大版下冊(全冊)教案_第4頁
2015年四年級數學北師大版下冊(全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第1課時

主備人姓名張叔賢授課時間年月日午第節

課題小數的意義(一)

教學內容小數的意義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小數。

教學目標2.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意義,知

道各數位名稱及意義,會正確讀寫小數。

教學重點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通過實際操作,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及意義。

教具學具學生、老師準備計數器。

教學過程增刪修改

一、生活中的小數

(事先布置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數)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除了某些

商品的價格用到小數外,還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小數。

結合樹上的例子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說明在每個情境中消失

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小數意義的興趣。

二、小數的意義

1.自學小數的意義(看書第2頁)

2.小組交流

3.匯報:出示正方形,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為10份取其中1份,

用分數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數表示是O.L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

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數表示是0.Ok

4.以1米為例結合具體的數量理解小數

把一米長的線段平均分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十分之

一米,用小數表示是0.1米;把這條線段平均分為1C0份取其中1份,

用分數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數表示是0.01米。

5.歸納小數的意義。通過學生的討論歸納出小數的意義。

三、小數部分的數位及讀寫:

1.小數部分的數位及數位間的進率

先復習整數部分的數位,再介紹小數部分的數位,一位小數是十

分之幾,小數點右邊的第一位是十分位;兩位小數是百分之幾,小數

點右邊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數是千分之幾,小數點右邊的第三

位是千分位。

在計數器的各位上撥3個珠子,說一說各表示多少,體會數位間

的進率。

2.小數的讀寫。讓學生試讀,注意提醒學生小數部分的讀法與整數部

分不同。

3.寫一寫、讀一讀、說一說。對照計數器寫出小數,并讀一?讀,說出

各數位上的數表示什么。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小組交流。

四、數學游戲:通過數和形的對應,加深對各數位間關系的理解。

作業設計

小數的意義

千百十個十百千

位位位位?分分分數位

板書設計位位位

整數部分小數點小數部分

教學反思

第一單元: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第2課時

主備人姓名張叔賢授課時間年月日午第節

課題小數的意義(二)

教學內容測量活動(單位換算)

1.通過測量活動,進一步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探索怎樣把幾分米或幾厘米用“米”作單位來表示的過程,進一

教學目標

步體會小數的意義。

3.能用小數表示一個物體的長度、質量等。

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制分數的關系,進一步理解小數

教學重點

的意義。

教學難點能正確的進行單位間的換算。

教具學具學生、老師準備尺子。

教學過程增刪修改

一、測量活動:

讓學生分組測量本班教室內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長度,然

后討論這些長度用“米”作單位怎樣表示。在討論把幾分米或幾厘米

寫成以米作單位時,可以先寫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數,再寫成小數。

當學生知道了6分米=6/10米=0.6米后,可進一步問學生如果門的高

度是1米6分米怎樣用米為單位表示呢?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明可以用小數表示測量結果的原因。

二、填一填:

填寫第5貝的表格,左邊已經有測量結果,只要把測量結果與成

以米為單位的小數;右邊要求學生自己選擇物品,先測量它們的長和

寬,再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

三、試一試:

第1題:將幾克改寫成以千克為單位,其方法是一樣的。讓學生

先獨立完成,再在小組中交流,這樣改寫的原因。

第2題:先讓學生說一說測量的結果,如曲別針的長度是2厘米5

毫米,再寫成以厘米為單位的小數。

四、動手操作

1、學生測量后思考以卜.問題:

①用“米”作單位有什么好處?

②用“米”作單位的時候為什么會出現小數?

③數學書的封面長26厘米,為什么可以記作“0.26米”?

④教室門高2米1分米用“米”作單位怎么表示?

2、學生測量后,教師引導學生對以上問題進行回答,統一認識。

用“米”作單位,當測量物體不足1米時,可以用小數表示;當測

量物體超過整米數時,多出的部分用小數表示。

作業設計

測量活動

……單位換算

板書設計26厘米=26/100米=0.26米

因為1分米二1/10米=0.1米

所以2米1分米=2米+0.1米=2.1米

教學反思

第一單元: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第3課時

主備人姓名張叔賢授課時間年月日午第節

課題小數的意義(三)

教學內容小數的意義(三)

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和數位順序表及它們之間的進率,掌握小數的基本性

教學目標

質,通過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教學難點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和數位及它們之間的進率。

教具學具計數器、課件

教學過程增刪修改

一、情境導入

(課件出示教材主題情景圖),通過看圖片我們知道,北京地鐵的最高運

行速度為22.222米/秒,你知道像這樣的小數每個數位上表示的意義是

什么嗎?

二、探索新知

(一)小數的構成、數位及計數單位

1、小樹由哪兒部分組成的?

2、學習小數數位表。

(學生認真自學第6頁的內容)

3、匯報學習成果

22.222每個2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4、我們知道整數的計數單位是“滿十進一”的,那么小數的計數

單位也是“滿十進一”的嗎?

課件出示10個0.1元是()元。10個0.01元是()元。

(學生口答,得出結論:小數的計數單位是“滿十進一”的)

2、歸納總結。

(1)一個數所在的數位不同,表示的含義也不同。

(2)小數的計數單位是“滿十進一”的。

3、練習

8.205是由()個1,()個0.1,和5個()組成。

(二)小數的基本性質

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三、鞏固練習

完成第7頁的第一題。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的地方?

作業設計

小數的讀寫

整數部分小小數部分

板書設計……萬千百十個十百千萬……

.分分分分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22222

教學反思

第一單元: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第4課時

主備人姓名張叔賢授課時間年月日午第節

課題比大小(比較小數的大小)

教學內容比大小

1.會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以及將兒個小數按大小順序排列。

教學目標

2.在比較小數大小的過程中,發展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會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會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以及將幾個小數按大小順序排列。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增刪修改

比較下面個數的大小,并說說你是怎樣比較的。

68098165099

63806853290325

1、創設情境,嘗試比較。

(課件出示)少年跳高比賽情境,比較兩個同學的得分誰的高一些。

①小組討論:0.69和0.3那個數大?并說明自己是怎么想的。

②匯報:從數位來考慮,兩個數的整數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

位上大的那個數就大。

2、將多個小數按大小順序排列。

鄭強的得分如下:2.97分。(課件出示)

①想一想:你能將這三名同學的得分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起來嗎?

()>()>()

②說一說你是怎么比的?

3、”李明的表現比張華好一些。”請你說說這就話是意思。張華3.13

米問:李明的得分可能是多少分?

請你確定一個數,然后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

4、全班交流,歸納出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

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先比較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數就大;

整數部分相同就要看I?分位,卜分位上大的那個數就大;上分位相同就

要看百分位,百分位上大的那個數就大…

1、兩個同學一組,一個任意說出兩個小數,另一個人比較小數的大

小要求小數的位數不超過兩位。

2、第10頁第1題

初步理解每個小數在數軸上的都有一個對應的點,并知道越靠近右

邊,小數越大。

3、第10頁第2題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并說出出錯的緣由。

4、第10頁第4題

這個題目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并進一步掌握小數的大小比

較方法。

作業設計

比大小

板書設計整數一一比位數,相同時,從高位比起。

小數-----比較整數部分,相同時,比較小數部分。

教學反思

第一單元: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第5課時

主備人姓名張叔賢授課時間年月日午第節

課題買菜

教學內容小數的加減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兩位小數的加減

法。

教學目標

2、能結合具體情境提出數學問題;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口常生活中

簡單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估算意識。

教學重點探索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兩位小數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H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增刪修改

課前老師已經讓同學們收集了超市的購物小票,現在請同學們拿出

來。

誰能說說你帶來的購物小票上都有些什么?

上面的每一項都表示什么意思,誰來說說?

那我們怎樣才能知道收銀員阿姨找回的錢究對了沒有?

1、課件出示:超市場景和一張購物小票。

提問:從這張購物小票上,你能得到那些數學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例如:兩件物品一共多少元?

油菜比芹菜便宜多少元?

芹菜比油菜貴多少元?

2、提問:售貨員收的錢時嗎?

1.25+2.41=

3.66-1.25=

3.66-2.41=

3、怎樣計算呢?

指名兩名同學板演自己的照式。

4、涂一涂。

利用方格紙涂一涂。

5、算一算。

在涂一涂的基礎上算一算。

6、引導學生小結。

小數加減法的計算只要將小數點對齊,其他步驟就與整數加減法一樣

To

問:為什么要將小數點對齊?

小數點對齊即數位對齊。

1、“練一練”笫1題。

問: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除了要注意相同數位對齊外,還要注意加減法。)

2、課件出示:

3.5+2.4810.2-5.21

3、課件出示摘帽子:

老師身高1.62米,凳子高0.47米,老師站在凳子上能摸到2.35米高

處的物體嗎?

引導學生進行爭論。

作業設計

小數加減法

1.253.66

+2.41-1.25

板書設計3.662.41

答:兩種菜各一把一共3.66元。

教學反思

第一單元: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第6課時

主備人姓名張叔賢授課時間年月日午第節

課題比身高

教學內容比身高(教材13—15頁的內容)

1.能正確進行小數的加減混合計算,并能選擇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

教學目標

2.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小數的進、退位加減法。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率。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增刪修改

今天數學游樂園開張了,老師準備帶大家一起去C只要大家答對門

口的幾道題,就可以免費進去了,你們有信心嗎?

課件出示情境和算式:

0.24+0.1=0.82-0.32=

1.54+2.3=9.88-4.32=

售貨員阿姨說:“只要小朋友能準確地計算出得數,用什么方法都可

以。可以□算也可以列豎式計算,只要算對了,就可以免費進園了」

課件出示教材主題圖“比身高”的畫面,小黑、小花和鹿媽媽、鹿爸

爸在對話。

小黑說:“我比小花矮0.8米。”

鹿媽媽說:“我比小花高1.7米。”

鹿媽媽高多少米?

從這個情境中你能收集到哪些數學信息?并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1、小黑的身高是多少米?

2.4-0.8二

說說你是怎么計算的?

引導學生發現:在計算時,十分位上的不夠減.應該向各位退1,再

減。

2、鹿媽媽高多少米?

2.4+1.7=

怎樣計算?說說你的想法。

3、鹿爸爸比小花高多少米?

6-2.4=

在6的后面添上小數點和一個“0”,大小不變,這樣添能夠方便計算。

作業設計

比身高

板書設計2.4-0.8=6.0-2.4=2.4+1.7=

教學反思

第一單元: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第7課時

主備人姓名張叔賢授課時間年月日午第節

課題歌手大賽

教學內容歌手大賽(教材16T7頁的內容)

1、結合具體情境,能正確進行小數加減混合運算;能解決簡單的小數加

減混合運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2、結合問題情境,學會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3、體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正確進行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難點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增刪修改

同學們,你們看過電視卜的歌手大獎賽嗎?請看大屏幕,這個“專、山

得分”是什么意思?“綜合素質得分”又是什么意思?你們知道嗎?

(課件出示)

1、你找到了那些數學信息?

看到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2、板書:誰的總分高?高多少?

估一估,誰的總分高一些?

要想算出準確的結果怎么辦?

(引導學生認識:要通過算一算才知道。)

3、誰來說說你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板書學生的不同的解法。

①8.65+0.40=9.05(分)

9.439.05=0.38(分)

②9.43-(8.65+0.40)

=9.43-9.05

=0.38(分)

4、通過以卜.的計算,你知道我們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嗎?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為什么?與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相比怎么樣?

5、第17頁的笫1、2題。

比一比,看看誰的方法最簡便。

作業設計

歌手大賽

誰的總分高?高多少?

①8.65+0.40=9.05(分)②9.43-(8.65+0.40)

板書設計9.43-9.05=0.38(分)=9,43-9.05

二0.38(分)

答:5號選手總分高,高0.38分。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

第1課時

主備人姓名張叔賢授課時間年月日午第節

課題圖形分類

教學內容圖形分類

1、通過交流讓學生學會把圖形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并會說明分

類的依據。增強學生觀察、思考、操作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通過動手操作,引導學生發現三角形的穩定性與平行四邊形的不穩

教學目標

定性,并通過生活實例,讓學生認識到三角形的穩定性與平行四邊形的不穩

定性的應用。司時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養成積極動手、動腦解決問題的好

習慣。

教學重點按一定的標準對圖形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應用圖形的性質解決問題。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平行四邊形學具

教學過程增刪修改

創設情境:

今天,我們到多彩的圖形世界走一走。(播放課件)

出示一組圖片,(這組圖片中能抽象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圖形)請同學隨著出示圖片的過程找

出其中認識的圖形。

原來圖形世界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教學新課:

1、現在就請你們將這些圖形按一定的標準分分類吧。

要說清自己的分類依據。

比比誰的分法更合理!

根據學生的匯報將圖形在黑板上分開,并讓學生說清分類的依據。

圖形分類的標準:

①按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來分;

②按圖形是否由線段圍成來分;

③按組成圖形的線段條數來分。

2、這些圖形我們在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誰來說一說你在哪兒見過

這些圖形。

3、拿出自制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學具,動手拉一拉后談談你的

感受。

揭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不易變形性)和平行四邊形具有不穩定性

(易變形性)。

想一想:其實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和平行四邊形具有不穩定性在我們

的生活中都有廣泛的應用。人們利用它們的這些特性幫助我們解決了不

少問題,你發現了嗎?說一說。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應用吧。

(課件演示第21頁第1題。)

鞏固練習:

課件演示

1、第21頁第3題。

讓學生在欣賞圖片的過程中,同時說一說這些圖形的名稱,以及它們

共有的特征和聯系。

2、用圖形拼成的各種美麗的圖案。

3、欣賞各種美麗建筑物中的圖形。

通過欣賞建筑物中的圖形,讓學生明白三角形的穩定性這一特征在生活

中的重要應用。

課堂小結:

你對所學的圖形乂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作業設計

圖形分類

「由曲線圍成

r平面圖形1「三角形

圖形分類1L由線段圍成《四邊形

板書設計立體圖形〔五邊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

第2課時

主備人姓名張叔賢授課時間年月日午第節

課題三角形分類

教學內容三角形分類

1、通過分類活動,認識直角、銳角、鈍角、等腰和等邊三角形,體會每

一類三角形的特點。

教學目標

2、在分類中體會分類標準的嚴密,感受各類三角形之間的關系。

3、在操作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認識各種三角形的特點。

教學難點感受各類二角形之間的關系。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各種不同的三角形、三角板、量角器、直尺

教學過程增刪修改

創設情境:

課件展示用各種三角形拼成的圖案。

提問:這里有一幅圖,上面都是什么圖形?它們有什么特點呢?

(抽出各種不同的三角形)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按照三角形的特征對三角形進行分類。

教學新課:1、各組拿出準備的三角形卡片,觀察每個三角形。運用

你們的學具和發現的特點將三角形分類。

匯報整理:

①根據三角形三個角的特點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類:

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ZJ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②根據三角形三條邊的特點分析,可以

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兩條邊叫做腰,另一

條邊叫底。

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

第23頁“找一找,填一填二

鞏固練習1、連一連。(課件出示)

2、游戲:猜一猜。

給出三角形的一個角,猜一猜: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3、判斷。(課件出示)

①一個二角形里加果有兩個銳角,必定是一個銳角二角形c

②所以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銳角三角形。③所以的等邊三角形都是銳角三

角形。

課堂小結:三角形可以怎么分類?

作業設計

三角形分類

f銳角三角形

「按角分(直角三角形

三I鈍角三角形

板書設計

角<r不等邊三角形

形按邊分千等腰三角形

LI等邊三角形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

第3課時

主備人姓名張叔賢授課時間年月日午第節

課題三角形內角和

教學內容三角形內角和

1、通過測量、撕拼、折疊等方法,探索和發現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的度

數等于180度;已知三角形的兩個角的度數,會求出第三個角的度數。

教學目標

2、通過測量、撕拼、折疊等方法,探索和發現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的度

數等于180度

教學重點“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這一結論的猜測與驗證。

教學難點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以及對這一知識規律的靈活運用。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量角器、三角尺、剪刀

教學過程增刪修改

情境情境:

出示課件內容:

大三角形和小三角形正在爭論誰的內角和大?

提問:三角形有兒個內角?

三角形內角和指的是什么?

你認為誰的內角和大?

教學新課:

⑴你有什么方法來得到三角形的內角和?驗證你的觀點。

下面四人一組,用量一量的方法探索發現:三角形內角和有什么性質?

拿出自己所帶的任意一個三角形,測量出內角的度數,計算內角和。

觀察本組量出的三角形的內向和,你們能發現什么?

三角形的內角和都在多少度左右?

提出疑問:二角形的內角和是不是正好等于180°呢?還可以用別的方

法來驗證嗎?

(2)拼一拼,折一折。(課件動畫演示)

對兩種方法進行總結。

通過兩種方法,你發現了什么?能得出什么結論?

引導學生得出:二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3)回答開頭的問題:人三角形和小三角形準的內角和人?并說出理

由。

一樣大,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

課件出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c讓學生說一說:

它們的內角和分別是多少?鞏固練習⑴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對“三角

形的內角和等于180"”的理解。

(2)出示課本第28頁中第3題。

ZA=18On-9Oo-3O°=6OD

3)一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只知道其中一個底角是£0°,你能知道其他

兩個角的大小嗎?

課堂小結:三角形可以怎么分類?

作業設計

三角形內角和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

第4課時

主備人姓名張叔賢授課時間年月日午第節

課題三角形邊的關系

教學內容三角形邊的關系

1、通過“地國”、“量一量”、“算算”等實驗活動,探索并發現二角

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二邊;應用結論來判斷指定長度的三條線段能否組成

三角形。

教學目標2、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比較、操作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學

生的探索能力。

3、學生經歷數學學習的過程,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在學習

中培養學生數學運用的意識以及團結協助的精神。

教學重點三角形三邊關系的實驗與探究。

教學難點利用二角形二條邊之間的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投影儀、各種長度的小棒。

教學過程增刪修改

情境情境:

今天我們來做一個游戲。每個同學的桌面上都有一捆小棒(10厘米、

8厘米、6厘米、3厘米、2厘米)。請你從中隨意拿出三根來擺三角形,

看看你有什么發現?

(活動要求:用自己面前的小棒來圍,小棒必須首尾相接,圍好后觀

察自己和別人的情況)

根據學生回答,實物投影展示國的情況。

問:什么樣的三根小棒才可以圍成一個三角形呢?

看來三角形的三條邊之間一定存在著某種特殊的關系,那是什么呢?

今天啊,我們就來當一回小小數學家,去探索和發現三角形三邊之間

的關系。

(板書:三角形三邊的關系)

教學新課:

剛才有些同學選取的小棒不能圍成三角形,請不能圍成的同學來說說

你選取的三根小棒的長度。

(1)驗證:

從中任意抽出兩組,請其他同學也嘗試一下,看是不是真的圍不成,

為什么圍不成三角形,你想到了什么。和你小組成員商量一下。

(2)剛才探究發現的兩個規律還可以怎么說?同桌互相說一說。

三角形兩邊長度之和等于第三邊長度時,圍不成三角形。

三角形兩邊長度之和小于第三邊長度時,也圍不成三角形。(多媒體

演示)

(3)課件出示:兩根小棒長度之和小于第三根小棒長度時,圍不成三

角形。

課件出示:兩根小棒長度之和等于第三根小棒長度時,圍不成三角形。

(4)誰能說說,什么樣的三根小棒才能I韋I成三角形呢?

我們剛才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分別為5厘米、8厘米、10厘米,圍

了這樣一個三角形。(在實物投影上操作,并比較邊的長短,發現這個三

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笫三邊)

⑸小結。

你們來看,老師手中有2厘米、5厘米、1厘米的小棒,看看這三根

小棒能擺成一個三角形嗎?

看來光是一個兩邊的和比第三邊大還不行,必須是任意兩邊之和都比

第三邊大才可以。

也就是: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都大于第三邊。

課堂小結: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作業設計

三角形邊的關系

板書設計

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都大于第三邊。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

第5課時

主備人姓名張叔賢授課時間年月日午第節

課題四邊形分類

教學內容四邊形分類

1、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發現四邊形邊的特征,會給四邊形分類;理

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梯形的種類特征。

教學目標2、通過觀察、操作、比較,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能力和形象靈活的思維

能力,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自我探索意識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學過的所有四邊形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區別掌握各類四邊形的特征。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各種四邊形圖片。

教學過程增刪修改

情境情境:

誰知道這個盒子外面是什么圖形嗎?你們認識它們嗎?這是四邊形

嗎?

平時你在哪里還見過四邊形呢?(出示圖片一)

你們來找一找哪些是四邊形。(出示圖片——有些圖形不是)

誰可以說說什么叫四邊形?(四邊形就是四條線段圍成的圖形)

在四邊形這個大家族里,你若仔細觀察,會發現它們各有特點,這節

課咱們根據四邊形各自的特點給它們分分類。

(出示課題:四邊形分類)

教學新課:

(1)(課件出示)請大家仔細觀察剛才和大家打招呼的這8個四邊形,

它們的邊有什么特點?

你能試著把它們分分類嗎?

哪個組先來說一說你們共有兒種不同的分法,各是怎么分的?

還TT哪個組有補充或有不同的意見?

根據學生的發言,教師適時提問:為什么這樣分?你的理由是什么?

(2)引導歸納。

教師:智慧老人看到大家得出了這么多種分法,他也帶來了一種分法

(課件演示),智慧老人為什么這么分呢?

引導學生找出同一類圖形的特點,并用自己的話說說平行四邊形、梯

形的定義。在學生明確了以上各組圖形的特征以后教師重點指出:

A組的圖形有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它們都是平行匹邊形。

B組的圖形只有?組對邊平行,它們都是梯形。

C組的圖形沒有平行的邊,就叫做四邊形。

(3)小組討論:平行四邊形包括長方形和正方形嗎?

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因為長方形和正方形不僅兩組對邊平行,

而且四個角都是直角,所以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何體會和收獲?

作業設計

四邊形分類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它們都是平行四邊形。

板書設計

只有一組對邊平行,它們都是梯形。

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教學反思

第三單元:小數乘法

第1課時

主備人姓名張叔賢授課時間年月日午第節

課題買文具

教學內容買文具

1、使學生初步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2、通過具體情況和實踐操作,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小數乘法

教學目標的意義,能從多角度想出簡單小數乘法的結果,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

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滲透類推、遷移、轉化的數學思想。

3、使學生感到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教學重點使學生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使學生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與整數相乘的得數。

(1)給每位同學準備兩張紙,上而有邊長為1cm的小方格;

教具學具

(2)準備彩筆;

教學過程增刪修改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復習小數的意義

同學們,前些日子,我們已經學習了小數的有關知識。你們還記得

嗎?。好,老師就考考你們。有信心接受挑戰嗎?

0.3它表示什么?

師:如果我在0.3后面加上個“元”字,那么這個大正方形表示什么

呢?,0.3元乂是多少錢呢?如果加上“米”字,這個大正方形雙表示什

么呢?那0.25它表示什么昵?你會用你手中的百格圖表示出來嗎?請同

學們動手試一試。

板書:文具店

結合文具店柜臺上各種文具的單價,提出數學問題。1、提問題與列

式。師:熊媽媽是個熱心助學人士,她說你們是第一次到她的文具店,

決定給你們最大的優惠,你們發現文具的單價有了什么變化?師:現在

買3塊橡皮又需要多少錢呢?怎么列式解答呀?

二、合作探究。

師:請同學們思考一下,與前面的乘法算式對比,它們有什么不同?

師:對,現在是小數乘整數。那么,怎樣求出小數乘整數的結果呢?這節

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小數乘整數,也就是小數乘法(一)

下面提出以0.3X3這個算式為例來進行研究。0.3X3它表示的什么意

義?(二)交流算法。1、引導探究學生用自己的辦法算出0.3X3是多

少元?要求每個同學先獨立思考,H己算,然后進行小組討論,交流算法

2、(三)小結。師:剛才通過學習交流,同學們找到了連加的、換

算單位轉化成整數來計算的、借助方格圖來進行計算的等方法。不管用什

么方法,都算出結果是:買3塊橡皮需要0.9元,也就是3個0.3等于0.9o

(師板書完整,補“0.9兀”并寫答語)帥:卜面我們來對上面各種方法作

一個分析和比較,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三、深化運用,鞏固新知。

(-)做一做。課本P34“練一練”1、2題。師:用你喜歡的方法

來完成課本P42“試一試”1、2題。(二)計算4X0.3。(三)補充練習。

1.尋找小數是兩位數的計算方法。一棵竹子一時約生長0.03米,三時約

長了多少米?

(四)深化性練習

填一填。0.1+0.1+0.1+0.1=()X()=()0.02+0.02+0.02=()

X()=()()X()=()+()+()+()

四、回顧小結,質疑問難。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交流,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設計

文具店小數乘法

買4橡皮需要多少錢?

0.2X4=

表示4個0.2相加的和是多少?

板書設計答:買4橡皮需要0.8元。方法一:連加

0.24-0.2+0.2+0.2+0.2=0.8(元)

0.2X4=0.8(元)

方法一:轉化方法三:畫圖

0.2=2角2X4=8角=0.8元02X4=0.8(元)

教學反思

第三單元:小數乘法

第2課時

主備人姓名張叔賢授課時間年月日午第節

課題小數點搬家

教學內容小數點搬家

1、使學生結合實際情景,發現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教學目標2、能應用這一規律計算小數乘、除法。

3、使學生仔細觀察,體會數學是服務于生活的。

教學重點掌握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發現并歸納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教具學具小黑板、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增刪修改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了很多的小數的知識。今天,有一個小客人

想走進我們的課堂和我們一起來學習有關小數的知識,我們一起來看看

是誰?(出示情境圖)從圖中你發現哪種商品最貴,哪種最便宜?

二、扶放結合

1.(板書出三種價格:1.00元,0.1()元,0.01元。)這三個小數有什么相

同點和不同點?人小怎樣?

看樣子一個數大小與小數點的位置有關。到底有什么關系?

2.探索小數點的位置移動與小數大小的關系。

3.先觀察兩個小數0.10、1.00,小數點是向哪個方向移動的,移動兒位?

教師:小數點向右移一位,小數大小怎樣變化?你是怎樣想的?

如果一個數乘10、100、1000,我們只要把小數點向什么方向移動?

移動兒位就可以

4.嘗試第36頁的試一試。

小數點向左移一位,這個數就縮小到原來的10倍。如果向左移兩位,

這個數就縮小到原來的100倍。小數點向左移三位,這個數就縮小到原

來的1000倍……

三、反饋矯正

1引.導完成36頁練一練第一題。

2.引導完成36頁練一練第二題。

學生答不完整的就是做適當的引導。

作業設計

小數點搬家

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

1.00元0.10元0.01元0.10元

縮小到原來的1/10擴大10倍

板書設計

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

1.00元0.01元0.01元1.00元

縮小到原來的1/100擴大100倍

教學反思

第三單元:小數乘法

第3課時

主備人姓名張叔賢授課時間年月日午第節

課題街心廣場

教學內容街心廣場

1、結合實際情況,探究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的關系。

教學目標2、學生經歷探究關系的過程,滲透觀察、比較和觀察的能力。

3、初步溝通整數計算和小數計算方法,體會“轉化”的思想。

教學重點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的關系。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乘小數的積的小數點位置。

教具學具小黑板、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增刪修改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情景圖。

說一說你知道了那些信息?

你發現三個長方形的長之間有什么關系,寬之間有什么關系?它們的

面積之間可能有什么關系?

探究新知,研究規律

教師板書第一種情況:花壇:(2)3x2=6平方米地磚:(3)0.3x02二?

廣場:(1)30x20=600平方米

1)討論:廣場面積和花壇面積之間有什么關系?它們的長與寬之間又TT

什么關系?

2)小組討論:我們應用剛才發現的現象,來比較花壇和地磚的面積之間

有什么關系?

教師板書第二種情況:

1)0.3米=3分米0.2米=2分米3x2=6平方分米0.3x0.2=0.06平方分米

觀察算式問:第一個乘數的小數位數有幾位?

第二個乘數的小數位數有幾位?

積的小數位數有兒位?

1.你有什么發現?

2.引導學生總結:積的小數位數等于兩個乘數的小數位數和。

你發現了什么?與同學進行交流讓學生說說怎樣算的,結合此題教

育學生不要忘記點小數點。

(三)感知規律

1,試一試.你們能不能用我們剛才發現的規律,做一做下面兩組題,做完之

后相鄰兩人互相交流一下,你們發現了什么?

14x3=13x2=

0.4x03=0.13x2=0.13x0.2=

師:“0.4x03”的積是多少?怎樣得到的?

師:“0.13乘0.2”的積是多少?

2.課本44頁填一填.完成之后獨立思考一下,你又發現了什么?然后小組內互相交

流一下你們的發現。

四歸納小結

以后我們計算小數乘法時,先按照整數乘法計算,然后再看兩個乘數一共有兒

位小數,就在積中從右向左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就可以了。

如“0.3X0.2”可以用豎式計算。(教師板書乘法豎式)

0.3

x0.2

計算時可以先算3x2=6,再看兩個乘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在積中從右向左數

出幾位,點上小數點就可以了,0.3x0.2=0.06o

作業設計

街心廣場

2020.2

X30X3X0.3

板書設計

60060.06

乘數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教學反思

第三單元:小數乘法

第4課時

主備人姓名張叔賢授課時間年月日午第節

課題包裝

教學內容包裝

1、能根據“包裝”的有關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學會用豎式計算小數乘法,

并培養估算能力。體會小數乘法在實際中的應用。

教學目標2、通過解決學生生活中的包裝問題,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利用知識

的遷移掌握算理和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發展數學思維。

3、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的能力。

教學重點讓學生體會兩個乘數共治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教學難點探索小數乘小數的一般豎式計算方法及估算能力。

教具學具包裝紙、課件

教學過程增刪修改

一、舊知鋪墊。

1,口算。

0.4X20.3X45.5X51.2X3

“1.2X3=3.6"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體會?

2.應用小數點移動的方法求值。

(1)1.5X10(2)86X109(3)15.64-1000

1.54-10864-10015.6X1000

①說說“15.6+1000”和“15.6X1000”各表示什么含義?

二、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同學們剛才表現真好,所以老師打算送給大家一個禮物,但現在還

不行。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嗎?得先幫老師解決兒個問題。你們看,老師

準備了很多個精美的禮物,其實呀,包裝時的學問大著呢!讓我們先來

看看畫面中的孩子是怎么做的吧!

三、探究新知。

(-)教師出示教材第40頁的主題圖。

1.說一說從圖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2.你知道包裝一個禮品盒需要多少元嗎?怎樣計算?

3,為什么這樣列算式,你是怎么想的?

4.估算:請你估一估“2.6X0.8”的結果大約是多少?你怎么想的?

5,剛才我們估算出2.6X0.8的積不到2.6,不就比乘數2.6小了嗎?那

么,是不是這樣呢?有什么辦法能夠知道2.6X0.8實際的準確結果?同

桌之間相互交流一下。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同學的想法。

6.驗證。我們剛剛估算出積比2.6小且約等于2,算出實際準確積為2.04,

證明我們的計算結果正確,最后要注意,別忘了寫答語。

通過剛才的努力,我們知道了包裝紙需要的錢,那么,如果再將禮

品用彩帶捆起來,彩帶又需要多少錢呢?

1.估一估。

2.學生獨立計算。

3,觀察:(1)請同學們看屏幕,上面的兩道題有什么共同點?(2)計

算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是什么?(3)再看看,這兩道題中積的小數點是

怎樣確定的?

(積的小數位數,等于乘數的小數位數之和)

4.總結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在計算過程中,先按照整數乘法的計算法

則計算,然后數出乘數共有幾位小數,并從積的右邊開始,數出相同的

位數點上小數點。

作業設計

包,裝

2.6X0.8=2.08(元)0.85X2.4=2.04(元)

2.62.4

X0.85

板書設計X0.8

-------------120

2.08--------------------------------------------192

(1)小數乘法先按整數乘法來做

(2)看乘數中一共有兒位小數,積就有兒位小數。2.04

教學反思

第三單元:小數乘法

第5課時

主備人姓名張叔賢授課時間年月日午第節

課題蠶絲

教學內容蠶絲

1、進一步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能運用小數乘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3、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估算意識,掌握正確的估算方法提高學生的估算

能力。

教學重點用豎式計算小數乘法。

教學難點能夠止確地計算小數乘法。

教具學具掛圖、課件

教學過程增刪修改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導入談話。

師:你知道蠶絲是什么嗎?

2、課件出示教學情境圖。

3、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教學時:讓學生讀一讀有關信息。該信息十分有趣,但對學生來說都比較生疏,

所以讓學生認真讀一讀。

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師: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嗎?

呈現已知信息。

11)列出解決問題的算式。1.2X1.25

(2)估算。

要求學生先估估1.2X1.25積,并說一說你是怎么估算的。

在此基礎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