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年語文專題復習(學生用書)訓練任務群一 對點練案5 解決簡答題中的情境任務_第1頁
2025高考年語文專題復習(學生用書)訓練任務群一 對點練案5 解決簡答題中的情境任務_第2頁
2025高考年語文專題復習(學生用書)訓練任務群一 對點練案5 解決簡答題中的情境任務_第3頁
2025高考年語文專題復習(學生用書)訓練任務群一 對點練案5 解決簡答題中的情境任務_第4頁
2025高考年語文專題復習(學生用書)訓練任務群一 對點練案5 解決簡答題中的情境任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訓練任務群一信息類閱讀對點練案5解決簡答題中的情境任務(分值:38分)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19分)獎勵系統是怎么迫使我們行動的呢?當大腦發現獲得獎勵的機會時,它就釋放出叫作多巴胺的神經遞質。多巴胺會告訴大腦其他的部分它們需要注意什么,怎樣才能讓貪婪的我們得手。大量的多巴胺并不能產生快樂的感覺,那種感覺更像是一種激勵,讓我們覺得警醒、清醒、著迷。我們發現了如何才能得到快樂,而且愿意為了獲得這種感覺付出努力。在過去的幾年中,神經科學家給多巴胺釋放產生的效應起了很多名字,包括尋覓、希望、渴望和欲望。但有一件事很清楚——這不是喜歡、滿足、快樂或真正的獎勵會帶來的感覺。研究表明,即便你摘除了小白鼠大腦中的多巴胺系統,它們仍會在吃到糖果時露出傻傻的笑容。它們不會為了獎勵而付出努力。它們喜歡糖,但在吃到糖之前不會想要糖。2001年,斯坦福大學神經科學家布萊恩·克努森(BrianKnutson)發表了一份具有決定意義的實驗報告,證明了多巴胺會促使人們期待得到獎勵,但不能感覺到獲得獎勵時的快樂。他的研究借鑒了一個著名的行為心理學實驗,即伊凡·巴甫洛夫(IvanPavlov)在狗身上做的條件反射實驗。1927年,巴甫洛夫觀察到了一個現象:如果在喂狗之前搖鈴,狗即便沒有看到食物,也會聽到鈴聲就流口水。它們懂得把鈴聲和晚餐的承諾聯系在一起??伺隽艘粋€大膽的預測。他認為,大腦在期待獎勵的時候也會“流口水”。至關重要的一點是,大腦的這種反應和真正得到獎勵時的反應是不同的??伺谘芯恐袙呙璞辉囌叩拇竽X,讓他們看到屏幕上某個符號時就期待自己能贏錢。想要贏錢的話,他們需要按一個按鈕,以便獲得獎勵。只要這個符號一出現,人類大腦中釋放多巴胺的“獎勵中心”就會發生反應,被試者也就按下了按鈕,得到了他們的獎勵。但當被試者真的贏了錢的時候,大腦里的這個區域反而安靜了下來。大腦中另一個區域產生了贏錢的快感??伺C明了,多巴胺控制的是行動,而不是快樂。獎勵的承諾保證了被試者成功地行動,從而獲得獎勵。當獎勵系統活躍的時候,他們感受到的是期待,而不是快樂。任何我們覺得會讓自己高興的東西都會刺激獎勵系統,例如令人垂涎的美食、咖啡的香味、商店窗口半價的招牌,還有承諾會讓你變得富有的商業廣告。大量分泌的多巴胺使這個新的沖動對象變得對你來說至關重要。當多巴胺劫持了你的注意力時,大腦只會想如何獲得或重復那個觸發它的東西。這是大自然的辦法,它保證了你不會因為不愿意采集漿果而被餓死,或是因為覺得很難吸引潛在伴侶而加速人類滅亡。進化根本不關心你快樂與否,但它會利用對快樂的承諾,讓我們不停地為生計奔忙。而且,大腦正是靠對快樂的承諾讓你不停地去狩獵、采集野果、工作和求愛,而不是讓你直接感受快樂。當然,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和大腦進化的環境(也就是那些原始本能進化的環境)很不一樣。例如,每當我們看到、聞到或嘗到高脂肪或高糖分的食物時,大腦都會釋放大量的多巴胺。多巴胺的釋放保證了我們會產生把自己喂飽的念頭。如果你生活在食物稀缺的環境里,這絕對是最好的本能,但在你生活的時代里,食物不僅極大豐富,而且很多都是專門為了刺激你的多巴胺釋放而制造出來的,那么,多巴胺就成了走向肥胖的食譜,而不是長命百歲的保障。多巴胺可以有很強的促進作用,而且即便它誘惑我們去買甜點或透支信用卡,我們也很難把這種小小的神經遞質叫作“邪惡的東西”。但多巴胺確實有陰暗的一面,它很可能會使我們的大腦誤把獎勵的承諾當作快樂的保證,從不可能帶來滿足的事物中尋找滿足感。如果我們能夠停下來觀察一下,自己在有所渴望的時候,大腦和身體中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我們就會發現,獎勵的承諾帶給我們的壓力和快樂幾乎不分上下。渴望并不是總能讓我們感覺良好。有時候,它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墮落了。這是因為,多巴胺的首要功能是讓我們追求快樂,而不是讓我們快樂。它并不介意給我們來點壓力,即便這會讓我們在追求快樂的時候覺得不快樂。為了促使你追尋目標,獎勵系統有兩大武器——胡蘿卜和大棒。當然,胡蘿卜就是獎勵的承諾。大腦中有一部分區域會預見快感和計劃行動,釋放多巴胺的神經元會刺激這些區域,給人們帶來獎勵的承諾。當這些區域充滿多巴胺的時候,你就會感到欲望——這就是讓馬向前跑的胡蘿卜。但獎勵系統還有第二個武器,那更像眾所周知的大棒。當你的獎勵系統釋放多巴胺的時候,它同樣也向大腦的壓力區域發出了信號。在大腦的這個區域里,多巴胺刺激了壓力荷爾蒙的釋放。結果是,當你期待目標時,你也感到了焦慮。這時候,我們很需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那種感覺就像生死攸關、命懸一線。(摘編自凱利·麥格尼格爾《自控力》,王岑卉譯)1.(3分)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當發現獲得獎勵的機會時,大腦就釋放出多巴胺,這讓人感覺到快樂并且愿意為了獲得這種快樂付出努力。B.研究發現摘除了多巴胺系統的小白鼠在吃到糖之前不會想要糖,這表明它們不會為了獲得獎勵而付出努力。C.“大腦在期待獎勵的時候也會‘流口水’”中的“流口水”,是克努森借鑒了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實驗中的說法。D.當獎勵系統活躍的時候,人們感受到的是期待,大腦的這種反應和它在真正得到獎勵時做出的反應是不同的。2.(3分)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即便多巴胺會誘惑我們,甚至讓我們覺得自己墮落了,但我們也很難把這種小小的神經遞質叫作“邪惡的東西”。B.“大腦只會想如何獲得或重復那個觸發它的東西”說明,大腦是靠對快樂的承諾讓人不停奔忙,而不是直接讓人感受到快樂。C.渴望的東西既是快樂的源泉,也是壓力的源泉,使得多巴胺在讓我們追求快樂的同時,也刺激了壓力荷爾蒙的釋放。D.多巴胺的釋放是一種本能,商家會利用這種本能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例如櫥窗里令人垂涎的美食、商店窗口半價的招牌等。3.(3分)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第五段觀點的一項是()A.在佛羅里達一家醫院里,醫生通過在等候區釋放沙灘椰樹和海洋的氣味的方式,成功降低了最后一分鐘檢查預約取消的概率。B.在觀察抑郁癥患者的大腦活動后,科學家發現即便是面對唾手可得的獎勵,這些人的獎勵系統也不會活躍起來。C.有大量證據表明,零食廣告會讓你更想去冰箱里找點吃的,尤其是當你正在節食、不能吃零食的時候。D.斯坦福大學市場營銷學研究人員發現,食品和飲料的樣品會讓購物者更饑餓、更口渴,并產生“尋找獎勵”的心態。4.(4分)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來增強自己觀點的科學性?請根據文本簡要說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6分)請結合文本內容,分析南希行為的合理性。南希無論是無聊還是心煩,她想要的都是購物,她確信,購物會讓自己感到快樂。但她慢慢發現,她喜歡去購物中心的感覺,但花錢讓她覺得有壓力。為了追求快樂購物,她決定不買東西。令人吃驚的是,她從購物中心回家的時候,遠比她花了很多錢更快樂。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19分)材料一:作者簡介:[法]杰西·安佐斯佩(JessieInchauspé),1992年出生的法國年輕生物化學家、營養研究員和健康科普推廣人,擅長將尖端科學轉化為幫助人們改善身心健康的簡單技巧?!翱靥桥裆鐓^”創建人,Instagram賬號擁有300多萬名關注者。擁有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數學學士學位、喬治敦大學生物化學碩士學位。全書目錄:1.封面2.版權信息3.測一測你知道如何控糖才有益健康嗎4.測一測你的血糖是否失調5.前言聆聽來自身體的聲音6.引言不要把健康視為理所當然7.第一部分為什么要控糖8.進入駕駛艙葡萄糖為什么如此重要9.“食土動物”植物如何生成葡萄糖10.家庭事務葡萄糖是如何進入血液的11.尋求快樂為什么我們比原來吃了更多的葡萄糖12.皮膚之下發現葡萄糖峰值13.第二部分出現葡萄糖峰值有哪些危害14.火車、面包和俄羅斯方塊葡萄糖峰值出現時體內發生的三大變化15.從頭到腳葡萄糖峰值是如何讓我們生病的16.第三部分輕松控糖的10個小竅門17.竅門1正確的飲食順序18.竅門2在每餐前增加一道綠色開胃菜19.竅門3停止計算熱量20.竅門4平穩早餐后的血糖曲線21.竅門5吃自己喜歡的糖,因為所有糖都一樣22.竅門6選擇餐后甜點而不是甜甜的零食23.竅門7吃飯之前喝點兒醋24.竅門8飯后動起來25.竅門9如果一定要吃零食,就吃咸香美味的零食26.竅門10為你攝入的碳水化合物“穿上外衣”27.附錄A如何做一個控糖女神28.附錄B控糖女神的一天29.后記獨一無二的你30.參考文獻31.致謝材料二:我們放到嘴里的每樣食物都會引發一系列反應。這些食物會影響我們體內30萬億的細胞和30萬億的細菌。食欲旺盛、丘疹、偏頭痛、腦霧、情緒波動、體重增加、嗜睡、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綜合征、2型糖尿病、脂肪肝、心臟病……每一類問題或疾病都是身體給我們的信號,告訴我們身體內部出現了故障。出現這些問題,一部分原因要歸咎于我們所處的大環境。在花費數十億美元的市場營銷活動的影響下,我們對營養的選擇受到了影響,而這些市場營銷活動旨在讓食品工業賺錢,為蘇打水、快餐和糖果做廣告。這些食品通常會打著“加工類食品(或糖類)本身并不壞,重要的是你吃了多少”的幌子,讓你吃得心安理得。科學證明,事實正好相反:即使我們攝入得并不多,加工類食品(或糖類)在本質上也對人體有害。盡管如此,受誤導性營銷廣告的影響,我們還是相信了如下一些說法:減肥時只需要控制熱量的攝入量和消耗量;年糕和果汁對身體好;高脂肪食物對身體不好;應該吃點兒糖補充能量;2型糖尿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你對它無能為力;如果減肥沒有成功,那是因為你的意志不夠堅定;下午3點感到困倦很正常,喝點兒咖啡就好了……科學表明,在人體這個黑匣子里,有一項指標影響著所有的系統。如果理解這項指標并作出對它有益的選擇,我們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身心健康狀況。這項指標就是血糖水平,即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葡萄糖是身體能量的主要來源。我們通過所吃的食物獲得大部分葡萄糖,葡萄糖通過血液進入細胞。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在一天中有很大的波動,而濃度的急劇增加(稱為葡萄糖峰值)會影響我們的方方面面,包括心情、睡眠、體重、皮膚、免疫系統的健康,患心臟病的風險以及女性受孕的機會。不管空腹血糖的數值是多少,我們的目標是避免出現峰值,因為由峰值引起的變異才是最大的問題。正是多年來日復一日的葡萄糖峰值使我們的空腹血糖水平慢慢升高,可只有當血糖水平達到了糖尿病前期的標準,我們才會有所察覺,而到那時,身體早已受到了損傷。很多時候,我們總是關注什么能吃和什么不能吃。但是,事實證明,進食順序對血糖曲線同樣有著很大的影響。即使兩頓餐食含有相同的食物(相同的營養成分和熱量),但只要進食的順序不同,對我們的身體產生的影響就會完全不同??的螤柎髮W在2015年發表的一篇影響深遠的論文表明:如果按照一定順序來食用含有淀粉、纖維、糖、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那么你不僅可以使自己的整體葡萄糖峰值下降73%,還可以使自己的胰島素峰值下降48%。而且,不管你是否患有糖尿病,結果都是如此。那么,正確的飲食順序是什么呢?那就是,先吃纖維,然后吃蛋白質和脂肪,最后吃淀粉和糖類。研究人員發現,按該順序進食產生的效果與降糖藥物的治療效果相當。當先吃淀粉類和糖類食物的時候,它們會持續不斷地流入我們的小腸。在小腸中,食物被分解成葡萄糖分子,然后迅速進入血液。這會造成血糖水平快速升高。我們吃的碳水化合物越多,吃得越快,就會出現越大的葡萄糖負載,從而導致越高的葡萄糖峰值。我們知道,纖維不會被消化系統分解為葡萄糖。纖維從胃進入小腸,再到被排出,過程十分緩慢,而且形態不變。但是,纖維的好處還不僅僅是這些,它還擁有三種超能力:纖維會減弱α-淀粉酶的作用,這種酶能夠將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分子;纖維能夠減緩胃的排空速度:當有纖維存在時,食物從胃進入小腸的速度會更慢;纖維會在小腸內創造一個黏性的網狀結構,而這種網狀結構會使葡萄糖進入血液的速度變慢。通過這種機制,纖維可以減緩任何在其之后進入消化系統的食物被分解和吸收的速度,使我們的血糖曲線平穩化。現在我們來討論一下蛋白質和脂肪。蛋白質廣泛存在于肉類、魚類、蛋類、奶制品、堅果和豆類中。含有蛋白質的食物通常也含有脂肪,同時,脂肪也可作為主要成分存在于黃油、油和牛油果中。順便說一句,脂肪有好壞之分,我們應該避免食用的壞脂肪多存在于氫化和精煉的食用油之中,如菜籽油、玉米油、棉花籽油、大豆油、葵花子油、葡萄籽油和米糠油。含有脂肪的食物也會減緩胃的排空速度,所以在吃淀粉類食物之前食用這些食物也有助于使我們的血糖曲線平穩化。葡萄糖進入血液的速度越慢,我們的血糖曲線就會越平穩,我們的身體就會感覺更好。更重要的是,若我們按照正確的飲食順序進餐,我們的胰腺產生的胰島素就會更少。胰島素減少有助于我們快速進入脂肪燃燒模式,從而產生很多的積極效果,其中就包括體重減輕。即使我們的餐盤上沒有蔬菜,將肉和碳水化合物分開來吃,最后吃碳水化合物,也有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盡管水果中含有纖維,但其主要成分是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也就是糖,因此應該最后吃水果。但是人們會問:“最后吃水果,水果不會爛在胃里嗎?”答案是不會。(摘編自杰西·安佐斯佩《控糖革命》,張艷娟譯)6.(3分)關于飲食與健康,以下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含有脂肪的食物會減緩胃的排空速度,所以高脂肪食物對身體不好。B.葡萄糖是身體能量的主要來源,所以平時應該吃點糖補充身體能量。C.果汁是由水果榨汁而成,所以果汁可以替代水果,但是要在飯后吃。D.不注意飲食順序,只在飲食上控制熱量的攝入并不能確保減肥成功。7.(3分)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科學表明,血糖水平影響著人體所有的系統,所以血糖正常的人也需要控糖。B.只要是糖,本質區別不大,故水果中的“糖”并非比巧克力中的“糖”對身體更好。C.市場營銷活動影響了我們的營養選擇,而這種選擇被科學證明對人體有害。D.碳水化合物要與肉分開來吃,而且最后吃,吃得越快,會導致血糖峰值越高。8.(3分)下列選項中,不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中關于葡萄糖峰值影響的一項是()A.在吃飯前先喝點醋,食醋中的醋酸能暫時抑制α-淀粉酶的活性,糖和淀粉轉化為葡萄糖的速度就會變慢,葡萄糖曲線就會變得更緩和。B.吃甜食會讓人心情變好,就是因為甜食帶來的血糖的飆升會讓人感到亢奮,但反過來,血糖的驟降就會讓人容易陷入低落。所以,血糖水平不穩定的人更容易出現情緒問題。C.嬰兒胸腔的軟骨是白色的,而年近90歲的人的軟骨會變成褐色,這一現象被稱為美拉德反應,也叫作糖化反應。我們體內的葡萄糖越多,發生的糖化反應就越多,意味著衰老速度也就越快。D.血糖失調的一個常見癥狀就是半夜突然驚醒,心臟怦怦直跳。通常情況下,這是血糖水平在半夜急劇下降的結果。9.(4分)假設某頓餐食既有意大利面,又有西藍花,根據材料內容,我們的飲食順序應該是怎樣的?請說明原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6分)請根據材料為某讀書類公眾號寫一段推薦《控糖革命》的文字,只寫要點即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1.A[“讓人感覺到快樂”錯。根據原文“大量的多巴胺并不能產生快樂的感覺”可知,多巴胺不能讓人感覺到快樂。]2.C[“渴望的東西既是快樂的源泉,也是壓力的源泉”不準確。多巴胺釋放產生的效應包括渴望,而多巴胺的渴望是讓我們追求快樂,而不是直接讓我們快樂。根據原文“當你的獎勵系統釋放多巴胺的時候,它同樣也向大腦的壓力區域發出了信號。在大腦的這個區域里,多巴胺刺激了壓力荷爾蒙的釋放”可知,當我們期待目標時,也會感到焦慮和壓力。多巴胺刺激了我們對獎勵的渴望,也刺激了壓力荷爾蒙的釋放,而并非渴望的東西本身就是壓力的源泉。]3.B[第五段觀點是:多巴胺控制的是行動,而不是快樂。B項強調大腦無法產生足夠的多巴胺而帶來的后果,不符合觀點。]4.①借助科學實驗和研究報告的成果,摘除了多巴胺系統的小白鼠實驗及斯坦福大學神經科學家克努森的實驗報告都具備很強的科學性;②運用生物學原理,文中對獎勵機制的說明,從生物學的角度增強了學術性。5.①當大腦發現獲得獎勵的機會時,會釋放出多巴胺,多巴胺控制行動而不是快樂,大腦誤把獎勵承諾當作快樂保證。購物刺激了南希的獎勵系統,大量的多巴胺劫持了她的注意力,她感受到的是期待而不是快樂。②獎勵承諾帶來的快樂和壓力不相上下。南希喜歡去購物中心的感覺,但是花錢讓她感到壓力。③區分渴望和快樂,提高自控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