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DB43/Txxxx—xxxx消防物聯網感知系統建設管理本標準規定了消防物聯網感知終端設置、傳輸設計以及信息管理應用平臺建設要求等內容。本標準適用于本省消防物聯網感知系統建設的設計、建設和管理。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500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440《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技術規范》GB26875.1《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第1部分:信息傳輸裝置》GB/T26875.3《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第3部分:報警傳輸網絡通信協議》GB26875.8《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第8部分:監控中心對外數據交換協議》GB13495《消防安全標志》GB17945《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GB51309-2018《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技術標準》GB14287《電氣火災監控系統》GB16806《消防聯動控制系統》GB28184《消防設備電源監控系統》GB5011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6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974《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084《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26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135.2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第21部分:末端試水裝置》3DB43/Txxxx—xxxxGB50303《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43《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50444《建筑滅火器配置驗收及檢査規范》GB/T30269.701《信息技術傳感器網絡第701部分:傳感器接口:信號接口》GA/T1127《安全防范視頻監控攝像機通用技術要求》GB/T28181《安全防范視頻監控聯網系統信息傳輸、交換、控制技術要求》GB25506《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GB25201《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GB/T31866-2015《物聯網標識體系物品編碼Ecode》《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消防物聯網系統internetofthings(IoT)systemoffireprotectionfacilities;FIoT利用物聯網技術,通過信息感知設備對消防設施運行狀態信息和消防安全管理信息進行采集、傳輸、交換、匯聚和處理的系統。3.2感知設備perceptiondevice集成傳感器件獲取消防設施運行狀態信息(如壓力、水位、流量、音視頻、位置)和消防安全管理信息的裝置。分為需配接信息傳輸裝置的一般型和具有信息傳輸功能的集成型兩種類型。3.3信息傳輸裝置informationtransmissiondevice用于接收聯網用戶及其消防設施的主要信息和感知設備采集的信息,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發送信息,將數據匯聚到信息管理應用平臺,并能對物理實體發出物聯監測信息的裝置。它設置在消防物聯網的用戶端。3.4信息管理應用平臺(informationmanagemengtapplicationplatform)匯聚聯網單位消防設施運行狀態信息和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并對信息進行處理、存儲、傳輸、交換、管理和分析的系統。4DB43/Txxxx—xxxx3.5物聯監測monitoringandtestofFIoT采用物聯網的技術,依據相關標準對消防設施的功能進行測試性的檢查、檢測、監視和對人的不安全行為進行識別、分析,并將數據上傳的行為。3.6物聯巡查patrolofFIoT采用物聯網技術對消防設施的各巡查點進行巡視的行為。3.7手持終端handheldterminalsofFIoT;在消防物聯網中,以智能化檢測消防設施、自動采集檢測數據為基礎,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消防設施數據的移動采集,具有定位、信息上傳功能的手持的移動終端物聯監測裝置。3.8火災自動報警系統automaticfirealarmsystem系統由觸發裝置、火災報警裝置、聯動輸出裝置以及具有其它輔助功能裝置組成的,將燃燒產生的煙霧、熱量、火焰等物理量,通過火災探測器變成電信號,傳輸到火災報警控制器,并同時以聲或光的形式通知疏散,控制器記錄火災發生的部位、時間等。3.9消防給水系統信息監測裝置informationmonitoringdeviceoffirewatersystem用于采集、交換消防水源、消火栓、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中水壓、流量、水位等信息的物聯監測裝置的統稱,包括消防泵信息監測裝置、消防水池和消防水箱液位監測裝置、末端試水監測裝置、管網水壓監測裝置等。3.10消防泵信息監測裝置informationmonitoringdeviceoffirepump能夠實時獲取消防水泵的啟/停、手/自動、電源和故障的狀態信息,并能通過網絡進行數據傳輸的物聯監測裝置。3.11消火栓信息監測裝置informationmonitoringdeviceoffirehydrant能夠與消防物聯網平臺利用有線或無線信號進行通訊,具有水壓等監測功能,并能在電池電壓等異常情況下自動報警的消火栓信息監測裝置。3.12氣體滅火系統監測裝置monitoringdeviceforgasfireextinguishingsystem用于監測氣體滅火系統壓力、氣密性、噴放、重量等狀態信息的裝置。3.13防排煙系統信息監測裝置smokecontrolsysteminformationmonitoringdevice5DB43/Txxxx—xxxx用于采集、交換機械加壓送風系統和機械排煙系統中風壓、風速、和閥門啟閉狀態信息的物聯監測裝置的統稱,包括壓差監測裝置,風速監測裝置、閥門啟閉狀態監測裝置等。3.14防排煙風機信息監測裝置smokecontrolandexhaustfaninformationmonitoringdevice能夠實時獲取消防風機的啟/停、手/自動、電源和故障的狀態信息,并能通過網絡進行數據傳輸的物聯監測裝置。3.15視頻監控裝置videocollector對視頻圖像進行采集、壓縮、傳輸等的設備。它是多媒體信息數據采集的一種形式。3.16消防智能分析裝置firefightingintelligentanalyzer包括但不限于對消控室人員在離崗、消控室人員持證上崗、占堵消防通道、防火門關閉開啟狀態、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以及火焰煙霧等進行檢測。3.17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裝置independentfiredetectionalarm在被保護區域發生火災且探測參數達到預定值的情況下,能發出聲、光火災報警信號,并具備報警信息、故障及欠壓等異常數據遠程上報的自動報警裝置。3.18可燃氣體探測報警裝置combustiblegasdetectionalarm在被保護區域發生可燃氣體泄漏且探測參數達到預定值的情況下,能發出聲、光火災報警信號,并具備報警信息、故障及欠壓等異常數據遠程上報的自動報警裝置。3.19電氣火災監控裝置electricalfiremonitoringdevice能夠實時獲取電氣線路或設備電路溫度、電流、電壓、剩余電流的狀態信息,具備聲光報警功能,對非正常的電路狀態進行報警或斷電操作,并能通過網絡獨立發送探測數據、反應異常數據的物聯監測裝置。4消防物聯網系統建設管理4.1一般規定建筑物或構筑物中設置消防物聯網系統的應滿足以下基本要求:1.消防物聯網系統工程中采用的組件、設備、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并應具有出廠合格證或質量認證書;6DB43/Txxxx—xxxx2.消防物聯網系統工程施工及運行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3.不得降低原有消防設施的技術性能指標;4.不得影響原有消防設施的功能;5.不得降低原有消防設施的可靠性;消防物聯網系統的安全應具有完整性、可用性的保護,并應具有可能涉及的真實性、不可否認性和可靠性等屬性。消防物聯網系統應能通過數據采集上傳的原數據,進行數據挖掘、分析、融合、共享。4.2設置范圍按要求必須接入消防物聯網系統的單位應在本單位設有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防排煙系統、可燃氣體報警系統、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氣體滅火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等接入消防物聯網系統,其他消防設施宜接入消防物聯網系統。4.3系統設計消防物聯網系統應采用層次化設計,自下而上由設備層、感知層、傳輸層、平臺層、應用層構成,系統架構圖見附錄A。感知層對物的狀態和人的行為進行監測分析,其中消防設施的數據采集來源可采用傳感器、電子標簽、視頻采集設備等多種方式,人的行為監測分析可采用消防智能分析裝置等方式進行。消防設施宜按不同的類別分別采集,并應匯總到信息傳輸裝置或信息管理應用平臺。傳輸層包括傳輸網絡、傳輸協議和傳輸安全。傳輸網絡可采用有線網絡或者無線網絡。網絡數據的傳輸應具有較高的傳輸效率及響應速度實時性,并應有身份認證、數據安全加密等方法保證數據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平臺層主要實現數據匯聚、存儲、處理、分發的功能,并預留應用程序訪問、數據訪問接口或協議,能夠與其他的應用系統對接。應用層主要實現對數據處理結果的應用,應根據服務對象不同,選用不同的應用平臺和提供不同的功能、權限。4.4性能要求7DB43/Txxxx—xxxx消防物聯網系統應具有用戶信息聯網、消防設施信息監測管理、數據交換等功能,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技術規范》GB50440和《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GB26875系列標準的有關規定,并應支持業務功能擴展。系統的非功能性要求見附錄B。消防物聯網系統的性能指標應符合下列要求:1.從信息傳輸裝置、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裝置等獲取火災報警信息到管理平臺接收顯示的響應時間不應大于10s。2.從信息傳輸裝置的信息監測裝置獲取消防水泵、防排煙風機手動、自動狀態信息,壓力傳感器、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可燃氣體探測等異常信息到管理平臺接受顯示的響應時間不應大于20s。3.信息管理應用平臺應能同時接收和處理不少于3個聯網用戶的火災報警信息。4.信息管理應用平臺向119報警服務臺或其他接處警中心轉發經確認后的火災報警信息的時間不應大于3s。5.信息傳輸裝置或感知層的信息監測裝置與管理平臺之間的通信巡檢周期不應大于30min。6.基于NB-IoT網絡采用電池獨立供電的無線探測裝置數據上傳周期、裝置與物聯網管理平臺之間的通信巡檢周期不應大于24h;火災報警信息到物聯網管理平臺接收顯示的響應時間不應大于10s,故障報警信息上傳物聯網管理平臺的時間不應大于1min。7.采集的信息記錄應備份,其保存周期不應小于1年,音頻和視頻文件的保存周期不應少于6個月。8.系統應具有統一的時鐘管理,誤差不應大于5s。消防物聯網系統信息管理應用平臺收到火災報警、屏蔽、故障、違法違規行為告警等信息后,應能分析判斷火警、屏蔽、故障、違法違規行為的等級,并根據報警等級選擇相應的短信、微信、語音電話或人工客服方式實時將信息推送給聯網社會單位消控室人員、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責任人和消防維保人員。消防設聯網系統應對物聯監測的點位異常狀態進行實時報警。當通信網絡異常時,消防物聯網系統應能記錄并存儲報警信息,并在通信恢復后第一時間補報。物聯巡查應對消防設施的屬性、位置、狀態和人員的活動通過電子化方式進行記錄。4.5安全要求消防物聯網系統網絡安全應符合下列要求:1.各類裝置接入系統時,應保證網絡連接安全,傳輸數據完整。2.對系統的訪問應有身份認證和授權。8DB43/Txxxx—xxxx消防物聯網系統應用安全符合下列要求:1.消防物聯網系統的物品編碼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物聯網標識體系物品編碼Ecode》GB/T31866的有關規定。2.數據庫應具有熱備份功能,必要時數據庫應進行異地備份。3.應提供健全的用戶權限體系,應有系統運行和操作日志管理功能。4.除感知設備外,消防物聯網系統電源應按所在建筑物的最高等級配置,且不應低于二級負荷,并應保證不間斷供電。5消防物聯網感知終端建設5.1一般規定消防物聯網系統感知設備主要用于采集物的狀態和人的行為等信息,其選用和設置應根據使用功能、應用場所、火災危險性、現場聯網條件等因素確定。感知設備類型不限于某種具體形態,而應以需要采集的數據需求為準;感知設備采集消防設施相關數據應優先利用原有消防設施已有的感知信息。感知設備采集數據應具備準確性、穩定性和實時性,并與信息管理應用平臺相連通,具備數據實時上傳功能,支持從信息管理應用平臺發起的實時數據請求;支持動態更新、局部快速更新、動態功能擴展,并應確保每日24h的服務可用性;應提供基于HTTP或HTTPS的數據訪問接口,其接口協議應符合相關規定。感知設備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a).應滿足目標物的位置、工作狀態、動作狀態、壓力、電壓、電流、溫度、剩余電流等信息監測的設計要求;b).可通過集成傳感模塊、數模轉換模塊、數據通信傳輸模塊等信息采集處理功能模塊,構成一體化的信息采集感知設備,并宜支持遠程參數配置;c).單個感知設備可具備一種或多種消防設施、人的一種或多種行為監測功能,但每項監測功能均應能滿足監測要求;d).感知設備的采樣頻率應不低于1次/min,除采用電池供電的NB網絡探測裝置外,數據傳輸頻率應不低于2次/h;e).感知設備采集數據的誤差不應大于0.5%FS(滿量程);9DB43/Txxxx—xxxxf).感知設備的工作環境溫度、濕度應滿足所處環境和系統的設計要求;g).感知設備應具備零基準點校正功能和電池電量、故障情況遠程監測報警功能;h).爆炸性、腐蝕性等特殊環境應用的消防物聯網傳感器等組件和設備應選用滿足國家防爆、耐腐蝕檢測規定的組件和設備。感知設備應定期維護保養,并符合下列規定:a)巡回檢查:儀表顯示情況,儀表示值有無異常;環境溫度、濕度、清潔狀況;儀表和工藝接口、導壓管和閥門之間有無泄漏、腐蝕;b)設備檢查:檢查儀表使用質量,達到準確、靈敏,指示誤差、靜壓誤差符合要求,零位正確;儀表零部件完整無缺,無嚴重銹垢、損壞,銘牌清晰無誤,緊固件不得松動,接插件接觸良好,端子接線牢固;c)定期維護:定期檢查零點,定期進行校驗;傳感器宜每年進行1次校準;定期進行排污、排凝、放空;定期對易堵介質的導壓管進行吹掃,定期灌隔離液。對易污染、易腐蝕生銹的設備、管道、閥門宜定期清潔、除銹、注潤滑劑;d)以蓄電池作為后備電源的感知設備,按照產品說明書的要求定期對蓄電池進行維護;e)對于使用周期或者超過產品說明書標識壽命的易損件,以及經檢查測試已不能正常使用的設備及時更換。5.2信息傳輸裝置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單位宜設信息傳輸裝置。信息傳輸裝置的設置還應符合下列要求:1.應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當物聯網用戶未設有消防控制室時,信息傳輸裝置宜設置在有人值班的場所;2.信息傳輸裝置的設置應與消防設施的服務范圍相一致。3.采集內容包括但不限于: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火警、故障、屏蔽、監管、手動報警、關機/復位/自檢工作狀態等運行狀態信息。4.信息傳輸裝置應滿足《GB26875.1-2011+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第1部分:信息傳輸裝置》和《GB26875.3-2011:報警傳輸網絡通信協議》。5.信息傳輸裝置宜配備手動火警按鈕,可以向管理平臺上傳人工火災報警信息。6.信息傳輸裝置宜具備值班查崗應答功能,可配合管理平臺對消控室值班人員進行查崗。7.應具備網絡接口,至少具有1路RJ45網絡通訊口,同時宜具備無線傳輸模塊,支持全網通。DB43/Txxxx—xxxx8.具備斷網續傳能力,當網絡恢復后,可接續上傳斷網期間的數據。9.支持查找歷史記錄,支持查找歷史火警、歷史請求/反饋、歷史故障、歷史操作各1000條及以上。10.具備蓄電池備用供電,蓄電池支持待機24小時以上。5.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火災探測器應能對火災參數(如煙、溫度、火焰輻射、氣體濃度等)響應,并自動產生火災報警信號,向火災報警控制器發出現場火災狀態信號的裝置?;馂膱缶刂破鲬舷铝幸幎ǎ?.用來接受火災信號并啟動火災警報裝置。該設備也可用來指示著火部位和記錄有關信息;2.能通過火警發送裝置啟動火災報警信號或通過自動消防滅火控制裝置啟動自動滅火設備和消防聯動控制器;3.自動監視系統的正確運行和對特定故障給出聲、光報警。5.4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消防給水系統信息監測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消防給水系統信息監測裝置應監測消防泵工作狀態、管網壓力、流量開關動作信息和水池、水箱液位信息。2.監測裝置應支持有線或無線傳輸,采用無線通信傳輸方式時在確保信息傳輸穩定的條件下可在信息采集點處就近設置,采用有線通訊傳輸方式時宜分別設置在消防水泵房和消防控制室。3.高位消防水箱、轉輸消防水箱和消防水池內應設置水位感知設備;4.消防水泵的進水總管、出水總管上應設置壓力感知設備;5.消防給水管道上設置的壓力傳感器應在系統管道上接出支管或利用原有壓力表的連接支管,支管的長度不宜大于500mm,并應在壓力傳感器前設置檢修的閥門。6.消防給水管道的開口或支管的管道連接宜采用溝槽連接件(卡箍)連接,其支管的管徑宜盡可能與消防給水管道的管徑接近。7.防護等級應達到IP68。消防泵信息監測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消防泵信息監測裝置宜就近在消防水泵的位置設置,不同的消防水泵可以合用信息監測裝置,消防泵信息監測裝置可與水系統信息裝置結合設置。DB43/Txxxx—xxxx2.消防泵信息監測裝置應監測消防水泵是否處于自動狀態。當消防水泵處于手動狀態時,消防泵信息監測裝置監測和物聯網用戶信息裝置應發出預警信息。消火栓信息監測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試驗消火栓處應設置壓力感知設備,其他消防給水各分區最不利處的消火栓宜設壓力感知設備;2.應采集消火栓位置、供水壓力等信息,應能夠在消火栓拆除、損壞情況下自動報警并上報信息;3.應支持NB-IoT傳輸方式,采用低功耗設計;5.5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監測裝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監測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能采集消防泵工作狀態和故障信息,以及水流指示器、信號閥、報警閥、壓力開關的工作狀態和動作狀態。2.每個報警閥組控制的最不利點噴頭處應設置壓力感知設備。其他防火分區、樓層宜設壓力感知設備或預留手持終端的接口。3.安裝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末端試水處的信息監測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a.兼具末端試水功能的,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第21部分:末端試水裝置》GB5135.21的規定;b.當試驗排水時,末端試水處水系統信息裝置采集的壓力數據應在10S內準確識別,在30S內上傳;c.應支持NB-IoT傳輸方式,采用低功耗設計;d.防護等級應達到IP68。5.6防排煙系統監測裝置防排煙系統監測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設置防排煙系統信息監測裝置和消防風機信息監測裝置,采集系統的手動、自動工作狀態,防排煙風機防火閥、常閉送風口、排煙閥(口)、電動排煙窗、電動擋煙垂壁的正常工作狀態和動作狀態。2.防排煙系統可采用手持終端對加壓送風口和防火分區內排煙口的風量進行檢測。5.7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消防物聯網系統應對電氣火災監控系統進行物聯監測。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應符合下列規定:1.宜采用NB-IoT傳輸方式,能夠獨立發送探測數據,并應支持有線或無線傳輸方式;DB43/Txxxx—xxxx2.具有實時監測剩余電流、電壓、電流、線纜溫度等電氣安全參數,并具備短路、過載、漏電、溫度異常、電弧故障等超限報警遠程上報功能,并區分漏電、短路、過電流、電壓不穩、環境溫度與線纜溫度過高等報警類型及數值;3.應符合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的設計和報警標準;4.智慧安全用電裝置宜支持脫扣聯動、故障聯動、報警聯動、聯動輸入報警;5.智慧安全用電裝置可拓展計量相關監測數據,宜支持過壓報警、欠壓報警、過流報警、功率、電能、箱體濕度檢測;6.智慧安全用電裝置應支持監測相電壓、相電流、零線電流、故障電弧、剩余電流、溫度;7.智慧安全用電裝置報警聲壓應大于等于70dB;8.宜具備多種輸入輸出接口,包括但不限于RS485、網口、聯動輸入、聯動輸出等;9.具備裝置狀態指示燈,能夠顯示報警、故障、消音、網絡、運行不同狀態。建筑物或構筑物中設置的電氣火災監控報警裝置應滿足下列規定:1.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應以設置在低壓配電系統首端為基本原則,宜設置在第一級配電柜(箱)的出線端。在供電線路泄漏電流大于500mA時,宜在其下一級配電柜(箱)設置;2.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不宜設置在IT系統的配電線路和消防配電線路中,剩余電流感知設備量程宜為0-1000mA;3.選擇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時,應計及供電系統自然漏流的影響,并應選擇參數合適的探測器;探測器報警值宜為300mA~500mA;4.具有探測線路故障電弧功能的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其保護線路的長度不宜大于100m;5.測溫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應設置在電纜接頭、端子、重點發熱部件等部位,報警溫度值宜設定在45℃~140℃的范圍內;6.保護對象為1000V及以下的配電線路,測溫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宜采用接觸式布置;7.保護對象為1000V以上的供電線路,測溫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宜選擇光柵光纖測溫式或紅外測溫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光柵光纖測溫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應直接設置在保護對象的表面;8.設有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的建筑,充電設備配電系統宜設置電氣火災監控裝置;未設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的,宜設置智慧安全用電裝置。5.8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系統獨立式火災探測報警系統應滿足下列規定:DB43/Txxxx—xxxx1.宜采用NB-IoT傳輸方式,采用低功耗設計,并應具備報警信息無線遠程上報及電池電量、故障報警、信號強度、防拆卸等超限報警遠程上報功能;2.獨立式火災探測器應依據其探測原理分別對照《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中的點型火災探測器的設置要求設置;3.報警方式應支持聲光報警,報警音量應大于等于70dB;4.其他功能:宜支持自檢、手動/自動復位、本地/遠程消音、信號查詢;5.9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統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統應滿足下列規定:1.宜采用NB-IoT傳輸方式,并應具備上電預熱、可燃氣體泄漏報警上報及故障報警、信號強度等超限報警遠程上報、自檢功能。2.建筑物或構筑物中設置的獨立式可燃氣體探測報警裝置應滿足下列規定:a.使用天然氣的用戶應選擇甲烷探測器,使用液化氣的用戶應選擇丙烷探測器,使用煤制氣的用戶應選擇一氧化碳探測器,其他根據場所使用功能選擇相應的探測器;b.連接燃氣灶具的軟管及接頭在櫥柜內部時,探測器宜設置在櫥柜內部;c.甲烷探測器應設置在廚房頂部,丙烷探測器應設置在廚房下部,一氧化碳探測器可設置在廚房下部,也可設置在其他部位;d.可燃氣體探器不宜設置在灶具正上方。e.宜具備多種輸入輸出接口,包括但不限于磁閥輸出接口,排風扇輸出接口,RS-485接口;f.報警音量應達大于等于70dB;g.防護等級需達到IP30;5.10氣體滅火系統氣體滅火系統物聯監測的感知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采集顯示氣體控制盤手/自動狀態信息和系統報警、噴放、故障的信息。2.應設置系統壓力泄漏傳感器。3.宜設置氣體保防護區域的氣密性傳感器。4.對于設置有稱重裝置的氣體滅火系統,宜設置滅火劑質量傳感器。5.11視頻監控系統DB43/Txxxx—xxxx視頻監控系統既可用于監測物的狀態,也可用于監測人的行為,視頻采集終端的選用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安全防范視頻監控攝像機通用技術要求》GA/T1127和《安全防范視頻監控聯網系統信息傳輸、交換、控制技術要求》GB/T28181的規定,并符合下列規定:1.應能實時監測目標點位的現場狀況;2.像素不低于200萬,圖像質量應不低于CIF格式且應支持日夜模式;3.應具備本機循環存儲功能,且存儲實時視頻圖像時間不小于24h;4.應具備聯網功能;5.應至少支持IPv4尋址方式;6.應具有動態域名解析功能。7.針對已建視頻監控系統的單位增設消防智能分析裝置,應滿足下列規定:a.應支持多路數輪巡分析;b.可根據應用場景具備以下一種或多種智能分析功能:消控室人員在離崗、消控室人員持證上崗、占堵消防通道、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以及火焰煙霧等進行檢測;8.單位重點防火區域宜布設具有火災探測能力的視頻監控系統,滿足下列要求:a.應支持高溫報警、火焰感知報警;b.支持火點識別,并可定位視場位置;c.支持自定義配置報警屏蔽區域;9.終端布設要求:a.視頻采集終端可接入聯網單位原有視頻監控系統,并應滿足消防物聯網的遠程查看的功能;b.攝像頭監控范圍應至少覆蓋監控對象80%的區域;c.消防智能分析裝置可接入已建設視頻監控攝像頭進行視頻智能分析,也可集成至視頻監控攝像頭進行視頻智能分析;5.12其他消防設施信息監測裝置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物聯監測的感知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宜采用電子標簽、物聯巡查,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消防安全標志第1部分:標志》GB13495和《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GB17945的有關規定。2.應采集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的故障狀態和應急工作狀態的信息。DB43/Txxxx—xxxx消防應急廣播系統的物聯監測的感知設置應采集消防應急廣播的啟動、停止的運行狀態和故障報警的信息。消防專用電話物聯監測的感知設置應采集消防專用電話故障狀態的信息。防火分隔設施物聯監測的感知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宜采用電子標簽、物聯巡查方式進行信息采集。2.應采集防火卷簾控制器、防火門控制器工作狀態、電源狀態和故障狀態的信息。消防電梯物聯監測的感知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采集消防電梯迫降信息。2.應采集消防電梯的停用和故障狀態信息。建筑滅火器的物聯監測的感知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信息采集宜采用電子標簽、物聯巡查。2.根據滅火器類別采集滅火器位置、生產日期、檢測時間、重量、壓力等信息。電子標簽的選用應符合下列規定:1.電子標簽可采用RFID、NFC標簽、藍牙標簽;2.物聯巡査的各巡視點應設置電子標簽。電子標簽應采用可靠的物理手段沿物聯巡查路線設置在消火栓箱、卷簾門、變配電柜等重點消防設備部件;并不得影響本體的結構和性能。3.電子標簽的存儲信息應包含設備ID,并應通過數據映射方法確定唯一的消防設施部件及消防安全重點部位的信息;4.現場設備狀態更新信息宜寫入RFID標簽。RFID標簽可采用被動式類型的標簽;6傳輸設計6.1傳輸網絡通信傳輸的基本要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GB26875的有關規定。傳輸網絡應確保其傳輸的可靠性。信息傳輸裝置到信息管理應用平臺的傳輸網絡可采用公用通信網或專用通信網。數據傳輸宜采用以太網、光纖、窄帶物聯網或其他物聯網技術。感知設備至信息傳輸裝置或信息管理應用平臺的傳輸網絡可采用有線通信、無線通信或有線無線結合通信等多種數據通信傳輸方式。DB43/Txxxx—xxxx有線通信傳輸宜采用以太網、RS485等通信方式;無線通信傳輸宜采用蜂窩、NB-IoT、LoRa等通信方式。6.2傳輸協議與傳輸安全消防物聯網系統的傳輸協議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第3部分:報警傳輸網絡通信協議GB/T26875.3的有關規定。感知設備至信息傳輸裝置或信息管理應用平臺的傳輸協議宜采用TCP、UDP或Modbus協議。信息傳輸裝置至信息管理應用平臺的傳輸協議可采用TCP或UDP協議。系統聯網協議宜采用MQTT、CoAP協議。信息管理應用平臺應通過身份認證、傳輸加密、數據校驗等方式確保數據傳輸的安全性。6.3數據標準感知設備或信息傳輸裝置輸入信息管理應用平臺的數據應滿足相關要求,具體數據類型備注見附錄C數據項參考。7信息管理應用平臺建設7.1一般要求信息管理應用平臺建設按消防安全管理環節零缺口、消防設施零缺陷、火災隱患排查整治零死角、滅火救援應急準備和響應零延誤的要求進行規劃配置,能收集、展示、分析、研判和推送各接入單位的消防信息,并按照要求分級推送至相關管理人員。平臺應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基本功能:5.基礎信息信息管理應用平臺應支持業務功能擴展,應能為消防物聯網系統外其他信息系統提供數據共享和應用服務7.2設備管理DB43/Txxxx—xxxxa)應支持接入火災報警控制主機數據,遠程查看主機工作狀態、實時報警數據。b)應支持接入水壓、水位感知設備,遠程查看消火栓、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消防水池的水壓值、水位值。c)應支持接防排煙系統信息監測裝置和防排煙風機信息監測裝置,遠程查看系統工作狀態和動作狀態。d)應支持接入消防電源監測報警器,遠程查看消防電源電壓值、電流值。e)應支持接入火災報警器,遠程查看室內煙霧度、溫度、感知設備電池電量。f)應支持接入可燃氣體報警器,遠程查看室內可燃氣體濃度。g)應支持接入電氣火災報警器,遠程查看電氣線路的漏電值、電線溫度、電流值、電壓值等。h)應支持接入防火門控制器,遠程查看防火門開啟、閉合狀態。i)應支持各類視頻監控設備實時畫面接入,實現遠程預覽、回放、預警畫面聯動和自定義巡檢;支持輪播單位關鍵部位視頻,并兼容視頻智能分析信息管理。j)應預留其他類型消防監測數據接入接口。k)支持對設備信息進行管理,包括設備名稱、設備編號、設備類型、設備廠商、所屬系統、所屬單位、位置、詳細地址等信息。l)支持對感知設備查看、添加、刪除、修改以及批量導入,可對感知設備的閾值進行設置,包括但不限于水壓、液位、溫度、剩余電流等傳感器的閾值的設置。m)支持對設備總數、在線數、離線數、未檢測數等數據統計;7.3實時監測a)對消防設施的監測: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可燃氣體探測系統、電氣火災監測系統、消防水系統狀態監測系統、視頻圖像預警系統、應急照明及疏散系統、防火門及卷簾系統、防排煙系統、滅火系統、應急廣播系統等系統的報警和工作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及時推送報警和隱患信息。b)對人的行為等進行監測:對消控室人員在離崗、消控室人員持證上崗、占堵消防通道、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以及火焰煙霧等進行檢測。c)應實現異常自動報警通知,不限于電話/短信/APP等,并支持對預警信息進行流程化閉環處理。7.4數據處理DB43/Txxxx—xxxx應支持對報警記錄、設備運行數據、消防隱患數據、設備實時在線狀態、日常管理等消防數據的統計分析和報表,可實現區域風險評估排名。應對接收到的消防設施運行狀態信息和消防安全管理信息進行存儲、解析,并能根據信息的不同將相關信息推送、分發給相關單位或系統進行處理。7.5系統管理應支持對聯網單位和聯網單位的重點部位(消控室、微型消防站、消防水泵房、配電房、鍋爐房、廚房、危險品庫房、重要設備房等)管理和人員信息管理(組織管理、人員管理、用戶管理、角色管理、權限管理)、設備校時。應支持單位內消防人員信息的查詢、增加、修改、刪除以及重要人員類型(法人、安全責任人、安全管理人)信息變更的記錄。應支持對報警信息進行分級處理,并支持自定義事件聯動配置、處置預案、配置分級推送時間和分級推送人員。應支持發生報警的資源點平面圖或GIS地圖位置展示,根據報警源、報警位置、所屬區域進行模糊搜索,聯動視頻預覽、回放、抓圖展示。應支持查看單位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情況,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單位基本信息、建筑消防信息、單位消防設施,單位消防安全責任制組織架構、消防工作計劃、消防檢查工作記錄、消防隱患整改記錄、消防安全培訓記錄、消防應急預案和滅火疏散演練等。應提供安全日志的審計功能,應支持對所有的用戶活動和對平臺進行變更的操作都必須記錄日志,日志內容要能支撐事后的安全審計,記錄至少包括用戶標識、時間、事件類型、被訪問資源的名稱、訪問的內容、變更的內容。7.6接口規范應支持通過接口對接上級或下級應用系統平臺。接口類型包含并不限于Http、Https、WebService、ODBC等方式。接口應嚴謹規范數據格式和類型。接口應具備標準的接口反饋模式,反饋明確的信息至接口調用方。7.7設置要求可按行政區域布置,也可設在第三方服務機構;DB43/Txxxx—xxxx不應設置在電磁場干擾較強或其他影響數據正常工作的部位;檔案建立應滿足GB50440相關要求。7.8運行維護要求系統的運行和維護應符合GB50440的有關規定。信息管理應用平臺運營單位應建立系統的管理制度、系統操作與運行安全制度、應急管理制度、網絡安全管理制度,應制定數據備份與恢復方案、維護保養的操作規程等技術文檔,應儲存檢查檢測、設備運行、巡檢及故障記錄、并應保證系統處于工作狀態。信息管理應用平臺操作人員上崗前應具備熟練操作設備的能力,并宜參照照消控室值班人員持證上崗要求持證上崗。信息管理應用平臺正式運行后,應每日24h不間斷運行,不得隨意關閉系統的運行。系統發生故障或需要停用維護,應向上一級和監管部門報備。信息管理應用平臺運營應進行定期檢查和測試,并應符合按下列規定:a)與119報警中心或其他接警處中心的的通信測試每日至少進行1次;b)每日檢查1次各設備的時鐘;c)定期進行系統運行日志整理;d)定期檢查數據庫使用情況,必要時進行資源擴充;e)每半年按要求進行一次系統集成功能檢查、測試,每月通過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等建筑消防設施動作模擬生成火警,進行火災報警信息發送試驗不應少于1次;f)每半年應進行主電源和備用電源切換試驗不應少于1次,并現場斷開設備電源,進行設備檢查與除塵;g)及時更新消防物聯網系統的消防地理信息,定期向相關人員和單位推送聯網單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信息。DB43/Txxxx—xxxx(規范性附錄)系統業務架構圖A.1圖A.1系統業務架構圖。DB43/Txxxx—xxxx(資料性附錄)非功能性要求B.1非功能性要求見表B.1。12系統一般頁面響應時間<3秒,數據分析頁面響應時間<5秒。3456789表B.1平臺非功能性要求DB43/Txxxx—xxxx(資料性附錄)數據項參考表C.1設備基礎表是是是regionIndexCode是是是是manufacturer否否否否否否fireproDeviceCommun否否否port否表C.2傳感數據表DB43/Txxxx—xxxx是是regionIndexCode是是是是是否否否否否parentIndexCode是否否是否表C.3預警事件表是事件從接收者(程序處理是是是事件源編號,物理設備是是否DB43/Txxxx—xxxxNumber是Number是timeoutNumber是是否表C.4數據請求服務接口數據表否否獲取記錄數量,默認返回20條是請求參數承載體采用Json對象,到日期時間,請參照字段名_時間范圍對像,日期采用yyyy-MM-ddBJSJ_SJFW:{KSSJ:開始時間,JSS結束時間};當遇到字符串字段可以通過傳入半角“%”進行通配符轉換為json數組進行傳輸否排序參數承載體采用Json對象,表C.5數據推送服務接口數據表是請求參數承載體采用Json數組對是是請求參數承載體采用Json對象,參數間采用或關系,非必填,日期DB43/Txxxx—xxxxjson數組進行傳輸是表C.6消息服務接口數據表參數名稱參數類型是否必填描述是是是是否否否是表C.7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感知數據表是是是是DB43/Txxxx—xxxx是否否是表C.8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備健康狀態數據表是否thalposisRunStatus是是m否是是否否否是是是是是DB43/Txxxx—xxxx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表C.9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感知數據表是waterPressure是valveSeatOpening否否否pondingAlarm否是是否否是pressureUnit否是否DB43/Txxxx—xxxx否否pressureLowThreshold否pressureHigthThreshold否pressureFluctuateThreshold否waterPumpStatus否是是pipeNetworkPressure是表C.10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設備健康狀態數據表是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深入理解項目管理模型的關鍵試題及答案
- 大數據數據挖掘方法論重點基礎知識點
- 2024年種子繁育員考試重點試題及答案
- 2025家具定購合同范文
- 2024年種子繁育員考試中的實際案例解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游泳救生員資格考試覆蓋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游泳救生員職業安全措施試題及答案
- 四年級健康教育課程設計
- 項目管理流程設計能力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考試的綜合模擬練習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浙江杭州市林水局所屬事業單位招聘擬聘人員招聘歷年高頻考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再生資源行業培訓課件
- DB35T 2094-2022 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質量檢測技術規程
- STEM教育理念下大班科學活動的指導策略研究
- 對于慢性骨髓炎的護理
- 地下室手機信號解決方案
- 財務咨詢顧問協議樣本
- 光電軸角編碼器校準規范
- 2024年中國郵政航空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物流成本管理 第4版》各章思考題及習題答案
- 帶式輸送機計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