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三年級上冊期中物理試題-物理(解析)_第1頁
安徽省高三年級上冊期中物理試題-物理(解析)_第2頁
安徽省高三年級上冊期中物理試題-物理(解析)_第3頁
安徽省高三年級上冊期中物理試題-物理(解析)_第4頁
安徽省高三年級上冊期中物理試題-物理(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高三上學期期中物理試題一物理(解析)

1.A

【詳解】A.對甲圖,在忽略空氣阻力的情況下,拋出的秧做勻變速曲線運動,故A正確;

B.對乙圖,人從大門上樓走到房門口,位移的方向斜向右上方,故B錯誤;

C.對丙圖,空間站繞地球運行,向心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是完全失重狀態,故C錯誤;

D.對丁圖,調整好風帆的角度,帆船可以逆風行駛。逆風行駛的情況下。風仍對帆船做正

功,故D錯誤。

故選A。

2.D

【詳解】A.小球從A運動到B的過程中。加速度的方向發生變化,做變加速曲線運動,故

A錯誤;

B.由

v=a)R

O=a)t

解得小球從4運動到B的時間為

OR

=V

故B錯誤;

C.由速度變化的矢量三角形可得

Av=2vsin-

2

若。=兀,則

Av=2vsin—=2v

2

動量變化量的大小為

A/?=m\v=2mv

故C錯誤;

D.由動能定理可得

%—0

故D正確。

故選D。

【點睛】理解勻速圓周運動的含義,勻變速曲線運動就是加速度不變的運動,如平拋運動,

勻速圓周運動,加速的大小不變,但方向在不斷改變。故屬于變加速曲線運動。熟悉角速度

以及線速度的定義。

3.C

【詳解】A.對木棒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根據共點力平衡原理、木棒受到三個力(或

延長線)一定交于同一點,A錯誤;

BC.由幾何關系可得,斜面2對木棒的支持力尸與墻面1對木棒的支持力入之間的夾角為巴

由力的合成與分解有

解得

iM,〃=如吆

g

B錯誤C正確;

D.斜面2對木棒的支持力尸與斜面垂直,若木棒與墻面1的夾角為。(銳角),由幾何關

系可得,斜面2對木棒的支持力尸與木棒之間的夾角為

8-(90。一0=。+0-90。

D錯誤。

故選C。

答案笫2頁,共14頁

4.C

【詳解】A.由題意,單個分子的動量變化量的大小為

N)=|mv-mv|=2mv

故A錯誤;

B.由動能定理,單個分子與平面碰撞的過程中,平面對其做功為

W=—mv2——mv2=0

22

即平面對其做功為0,故B錯誤;

CD.若計算分子束撞擊平面單位面積上的壓力,一般情況下選在極短時間加內打到平面上

的分子為研究對象,設在4時間內打到橫截面積為S的平面上的氣體的質量為AM,則有

AM=

取AM為研究對象,它受到的合外力等于平面作用到氣體上的壓力R以碰撞前的速度U的

方向為正方向,山動量定理得

解得

F=2Srynv2

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平面受到的壓強為

Fc2

p==2fynv-

故C正確,D錯誤。

故選C。

5.B

【詳解】A.宇宙《船貼著月表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周期為

T=-

角速度為

2兀2兀〃

co——=-----

Tt

A錯誤;

B.萬有引力充當宇宙飛船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有

GM,nf2nY

月球的密度

M3兀/

P=JR=G*

3

B正確;

c.由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可得

cR2

2gb

解得

Nv2

g月F

C錯誤;

D.由萬有引力充當向心力有

R-R

月球表面有

GM盧?

聯立解得

D錯誤。

故選Bo

6.D

【詳解】A.由題可知汽車所受阻力

/=0.1“ig=2.5x1O'N

由v-r圖像可知前4s內的加速度為

答案笫4頁,共14頁

a=—8=2cm/,s2

4

前4s內汽車做勻加速運動,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f=ma

代入數據得

F=7.5xlO'N

故A錯誤;

B.由題可知汽車在4s時達到額定功率,其額定功率為

p=Fv=60kW

故B錯誤;

C.當汽車受力平衡時速度最大,其最大速度為

P?,

%=;=24m/s

故C錯誤;

D.當汽車的速度為12m/s時,此時的牽引力為

口,P60x10,

F=—=---------=5x107

K12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

F'-f=ma'

解得

a'=Irn/s2

故D正確。

故選D。

7.ABD

【詳解】A.兩車分別在4=3s和q=9s時并排行駛(相當于相遇),說明在4=3s至G=9S的

時間間隔內,兩車的位移相等,UT圖像與時間軸所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由乙圖可知,兩

三角區域面積相等,根據幾何關系有

…二G一弓

解得

t2=6s

故A正確;

BC.對甲有

對乙有

解得

。乙=lm/s2

v共=12m/s

故B正確,C錯誤;

D.0至。=3§,甲車的位移為

12

%=5*=9nm

乙車的位移為

立二貼=22.5m

即,=0時刻,甲、乙兩車的距離為

d=x^-x^=13.5m

故D正確。

故選ABD,

8.CD

【詳解】A.由于衛星B為地球同步衛星,所以衛星B的周期為

5=24h

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Min(2冗2

G—=W(T)r

可得

由圖可知,衛星A的軌道比同步衛星低,則其周期小于24h,故A錯誤;

B.地球同步衛星B在6h內轉過的圓心角為

答案笫6頁,共14頁

八八67t

0=27rx—=—

242

故B錯誤;

C.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八Mmv

G——=m—

r~r

解得

所以A的線速度大于B的線速度,故C正確;

D.衛星B和衛星P同軸轉動,角速度相等,根據向心加速度與角速度的關系

可知,衛星B的向心加速度大于衛星P隨地球自轉的向心加速度,故D正確。

故選CDo

9.BC

【詳解】A.對小球進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風力,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nig-Fm=ma

解得

a=8m/s2

則每一秒小球的速度變化量大小為8m/s,A錯誤;

B.把小球做類斜拋運動的初速度分別沿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分解,則有

匕=v?cos0=4m/s

vv=%sin。=3m/s

小球從A到6的時間

7=-=0.375s

a

由對稱性可知,小球從A到C的運動時間為0.75s,B正確;

C.A、C兩點之間的距離為

x=2vvz=3m

C正確;

D.B、C.兩點的高度差為

9

=-m

16

小球從8到C風力做的功為

1%,=_&/?=445J

D錯誤。

故選BCo

10.AC

【詳解】A.對物塊進行受力分析,由二力平衡可得細線的拉力大小為

(=mg

在A點對小球進行受力分析,由力的平衡可得

(尸+"[g)sin53°=7;

解得

「1

F=3,〃g

故A正確;

B.在撤去拉力尸的瞬間,設細線的拉力大小為《,小球和物塊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設為小

對兩者分別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T2—mgsin530=ma

mg-T2=ma

聯立解得

r=—9me

10

故B錯誤;

C.撤去拉力廠后,當小球運動到尸點時,設小球的速度大小為u,由幾何關系可得

—=tan53°

R

R

—=cos53°

OB

BP=OB-R

小球從4到P,物塊下降的高度為

h=AB-BP

答案笫8頁,共14頁

聯立解得■

則物塊的重力勢能減少量為

2

A£p=nigh=—mgR

故C正確;

D.細線與小球的速度封垂直,則繩子伸長的速度為0,由關聯速度之間的關系,物塊的速

度為0,故D錯誤。

故選ACo

11.BD/DB2.0A

【詳解】本實驗只需要保證每次小球平拋的初速度相同即可,軌道光滑對減小實

驗誤差沒有幫助,故A錯誤;

B.彎曲軌道邊緣保持水",能保證小球離開軌道后做平拋運動,故對減小誤差有幫助,故

B正確;

C.小鋁珠的密度小于小例珠的密度,使用相同體積小鋁珠,增大了誤差,故C錯誤;

D.保持豎直平面Hcd與水平面垂直,刻度值》才表示豎直位移,故對減小誤差有幫助,故

D正確;

(2)⑵根據平拋運動的規律

0.2m=vor

豎宜方向

(必

聯立解得

%=2.0m/s

(3)[3]由平拋運動規律可得

x二卬

1,

聯立可得

g

.y=

可知y與/成正比,故A正確,BCD錯誤。

12.CAC3.933.80重物下落過程中受到空氣阻力,且紙帶與打點

計時器間存在摩擦力

【詳解】(1)[1]為了盡可能減小空氣阻力對實驗的影響,所選重物盡可能質量大、體積小,

所以最優選擇是質量為2C0g的鐵球。

故選C。

(2)[2]A.為了提高紙帶的利用率,要先接通電源后釋放紙帶,A正確;

B.重物下落過程中受到空氣阻力和摩擦阻力作用,加速度不等于g,不能用v=計算重物

的速度,B錯誤;

C.實驗中的誤差主要是由于存在空氣阻力和摩擦阻力引起的,C正確;

D.驗證機械能守恒,需要驗證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動能的增加量,即〃吆力=;〃“,整理

得聲=2皿,可知盧力圖像應該是過原點的?條直線,并且該直線的斜率應約為

k=2g=19.6

D錯誤。

故選AC。

(3)[3]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

2

\Ep=mghB=0.5x10x78.57x10J?3.93J

[4]重物在4點的速度大小為

hc-hA^(86.59-70.99)x10

%=m/s=3.9m/s

2T2x0.02

重:物動能的增加量為

[5]△與不完全等于△取的原因是:重物下落過程中受到空氣阻力,且紙帶與打點計時器間存

在摩擦力。

13.(1)10m;(2)50J

【詳解】(1)快件達到速度】,所需的時間

/=—=2s

在這段時間內,快件的位移大小為

答案第10頁,共14頁

x.=----=1Om

在這段時間內,傳送帶的位移大小為

x2=vr=20m

則快件相對傳送帶的位移大小為

x=x2-Xj=1Om

(2)因摩擦產生的熱量為

Q=/.ungx=25J

快件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的動能為

2

E=1?WV=25J

卜2

電動機多做的功轉化成了快件的動能和摩擦產生的熱量,即

叩=。+線=50J

2

14.(1)-F^(2)v=2y[gL

【詳解】解:(1)設小球在最低點的速度為%,當小球上升高度力,輕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

為。

由幾何關系可知

八L-h

cos0=----

L

根據機械能守恒有

1.1

—〃八2%=mgh+—“”產2

由向心力公式有

V2

r-mgcostnf=ni—

聯立可得

i金+陪嗎

LL

由圖可知,直線方程為

萬萬33

卜=K----h

IL

斜率

34_3〃?g

7LL

解得

當力=21時,輕繩拉力

F書

故小球在最高點時所受向心力大小為

LL112l

Fn=F+mg=-^+mg=-F^

(2)小球在最低點,根據向心力公式有

6一〃田二吟

解得

v(]=yj6gL

小球在/2=心高度時有

7L

解得

V=2ylgL

15.(I)Ep=3mgr;(2)M=2m;(3)=-m

4

【詳解】(1)小球正好到達。點,由向心力公式可知

mg=in—

滑塊由釋放到。點,由動能定理有

Zr、1I、

E°-f.itng2r——-mgx2r=-mv-0

I2J2f)

聯立解得

(2)當滑塊的質量M最小時,滑塊到達C點時速度剛好為0,滑塊由釋放到C點,由動能

定理有

Ep_〃Mg(2—9

-Mgr=0-0

答案第12頁,共14頁

解得

M=2m

(3)滑塊運動到七點時恰好脫離圓軌道,此時軌道對滑塊的彈力剛好為0,由向心力公式

可知

2

sin37°="?()—

滑塊由釋放到E點,由動能定理有

Ep-Wog2r---mgr(\+sin370)=-;??v2-0

o2o£

聯立解得

5

〃?()=%〃?

16.(1)FA=6mg;(2)6〃火;(3)v0=|>/6^r

【詳解】(1)小球乙到達C點,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v

mg=m-c

小球乙從4點到C點,由動能定理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