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書憤陸游高中語文人教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新課導入“半夜臥榻驚坐起,滿腔赤誠寄家國”。古往今來,無論是踱步江畔的屈原還是心懷寒士的杜甫,他們都懷揣著對祖國最深沉的愛。有這樣一個人,他心中所想,夢中所做,甚至彌留之際的殷殷囑托都是他熱愛的那片滿目瘡痍的土地,這個人就是陸游。在那個顛沛流離的時代,陸游經歷了什么?讓我們一起走進《書憤》。學習目標壹壹知人論世因積極主張抗金,受到主和派的排擠。嘉定二年(1210),85歲的陸游留下絕筆詩《示兒》,含恨離世。陸游“六十年來萬首詩”,一生存詩9300首。陸游詩歌的突出特點是“多豪麗語,言征伐恢復事”;也有很多抒寫日常生活的清新之作。陸游(1125—1210),南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作者介紹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岳飛《滿江紅》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永遇樂》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張孝祥《六州歌頭》時代心聲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把徽、欽二帝及后妃、宗室俘虜北去,北宋滅亡。五月,幸免于難的趙構,在南京應天府即位,趙構就是宋高宗。但可悲的是,趙構雖為皇帝,卻是南宋初期投降派的首領,他懼怕與金朝打仗。紹興八年(1138年)三月,宋高宗任命秦檜為右相。秦檜于紹興九年正月不顧一切,同金朝訂立和議,向金稱臣納貢。宋高宗所求的只是制止金軍的進一步南侵,能保住半壁江山,做金的屬國也就心滿意足了。偏安一隅,主和派把持朝政北宋—南宋寫作背景貳整體感知朗讀詩歌學習任務:誦讀詩歌,明確節奏翻譯《書憤》陸游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詩句誦讀注意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那知”應重讀;“山”讀升調,讀出高山巍巍聳立之勢。語速稍快,語調激昂,突顯其豪壯。“空”要重讀,“已先斑”處讀降調,整句語調低沉,顯其沉郁。“真名世”“誰堪”重讀,結句降調。積累字詞早歲:早年。那:同“哪”。中原北望:指北望淮河以北淪陷在金人手中的地區。樓船:有樓的高大戰船。鐵馬:配有鐵甲的戰馬。塞上長城:化用南朝宋名將檀道濟的事跡。檀道濟率兵伐北魏,屢次建功,后遭猜忌被殺。他被拘捕前曾說:“乃復壞汝萬里之長城!”名世:名顯于世。伯仲間:指不相上下。解讀題目“書”∶動詞,寫,抒發。“憤”∶憤懣、悲憤。"書憤"者,抒發胸中郁憤之情也。整體感知思考:本詩的詩眼是什么?詩歌的情感基調是怎樣的?全詩以“憤”為情感基調,不是一怒了之,而是富于變化:激憤,悲憤、憤慨。前四句回顧過去,重在激憤;后四句結合現實,偏于悲憤。激憤愈烈,悲憤愈深。叁探究文本探究文本1、所“書”何事?2、所抒何“憤”?3、如何抒“憤”?本詩題為《書憤》,那本詩所“書”的是什么內容呢?作者因何事而“憤”,又是如何將“憤”的情緒抒發出來的呢?探究文本“書”兩次抗金勝利之役。“書”年事已高、壯志未酬之情。“書”敬仰諸葛、渴望建功立業之愿。1、所“書”何事?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書”早年恢復中原之志。探究文本思考:陸游所書之“憤”,有哪些方面的內涵?請結合陸游的個人經歷和所處的時代,仔細品味。1.外族入侵、國土淪陷之“憤”。“憤”的內涵
侵略者挑起戰爭,侵略國土,對百姓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掠奪和侵害,他們俘虜了皇室親族,架空了宋朝統治權力,在掌握政權后,對漢族施行了民族歧視和壓迫政策,這樣的局面,讓愛國深切的陸游怎能不感到煎熬、痛切和悲憤?探究文本2.朝廷不爭、小人當道之“憤”。3.良將不存、無人可用之“憤”。
國運危如累卵,朝廷內卻黨派林立,對立尖銳,激烈的黨爭對宋朝國力造成嚴重的自我損耗,愛國者腹背受敵,受盡排擠,忠良之士頻遭陷害,小人結黨營私,狼狽為奸,人心有如一盤散沙。
不合理的財政和用人政策又造成軍隊積貧積弱,以至危機面前無人可用、無將可使,陸游曾痛心疾呼:“公卿有黨排宗澤,帷幄無人用岳飛。”“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對泣亦無人!”探究文本4.懷才不遇、壯志未酬之“憤”。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為數不多的仁人志士卻空有一腔報國殺敵之情,終究無用武之地,內心郁結,眼見時光飛逝、年華老去,國運將傾、生靈涂炭,心中充滿無奈和憤恨。探究文本“憤”報國無門根源: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他們是阻撓收復失地的絆腳石。所“憤”之一:世事艱所“憤”之二:空自許所“憤”之三:鬢先斑所“憤”之四:誰堪伯仲間“憤”壯志難酬“憤”年華空老“憤”收復無望2、所抒何“憤”?探究文本憤一憤:“世事艱”朝廷主和,阻撓北伐二憤:“空自許”壯志難酬,請纓無路三憤:“鬢先斑”歲月蹉跎,年華空老四憤:“誰堪伯仲間”茍且偷安,無人領軍義憤(國家)悲憤(自身)憂憤(朝政)作者抒發了哪些“憤懣”之情?是如何抒發的?(從詩中找)探究文本南宋是一個盛產愛國文人的時代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岳飛《滿江紅》)探究文本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身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陸游《訴衷情》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辛棄疾《破陣子》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岳飛《小重山》共同的情結:相同的際遇:收復中原的大計報國無門、請纓無路壯志難酬、年華空老時代的悲劇他們所書的都是什么?是什么造成的?探究文本對比①詩人自身的對比,昔日的豪氣壯舉和今日的年邁衰頹的對比,感慨歲月無情、壯志難酬。②理想與現實的對比,理想“塞上長城”與現實“鏡中衰鬢”對比。③諸葛亮的矢志北伐、積極進取和南宋朝廷茍且偷安的對比,表現了詩人懷古傷今的悲憤和無奈。3、如何抒“憤”?用了哪些手法?探究文本一處是理想與現實作對比,本希望大家能同心同德抵抗金兵,但現實卻是被排擠不能繼續抗戰,恢復中原的愿望無法實現;二處是自己早年形象與晚年形象作對比,早年是“中原北望氣如山”,而到了晚年卻“鏡中衰鬢已先斑”,表明自己想殺敵報國卻屢次遭受排擠打擊的悲憤;三處是用三國諸葛亮慷慨北伐同當今南宋朝廷妥協不抵抗作對比,以古鑒今,褒貶分明。手法總結之對比探究文本3、如何抒“憤”?用了哪些手法?虛實相生①首聯“中原北望氣如山”以虛寫實,用有形的“山”形容無形的“氣”,突出“氣”的堅毅、豪邁、軒昂。②頸聯“塞上長城”寫理想,氣勢雄偉,意境高遠,從大處遠處落筆,是虛寫。①首聯上句寫實,寫年輕時的雄心壯志。②頸聯下句“鏡中衰鬢”寫現實,感情沉郁,格調凝重,從細處著墨,是實寫。探究文本3、如何抒“憤”?用了哪些手法?運用列錦的修辭手法,六個名詞的疊加,勾勒出兩幅豪壯的戰爭圖畫,展示了聲勢宏大、勇猛進攻的抗敵場面。列錦”又稱“列詞”,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特殊的修辭手法,全句以名詞或名詞短語組成,(里面沒有動詞或形容詞),構成了生動可感的畫面,用以烘托氣氛,創造意境,表達情感。列錦“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探究文本3、如何抒“憤”?用了哪些手法?由九個名詞組合而成,畫出一幅深秋僻靜的村野圖景,表現詩人悲涼孤寂的心境。詩人把楊柳岸、曉風、殘月藝術地排列在一起,表面上是寫景,實際寓情其中,用美好的自然景物,反襯詩人的空虛寂寞之感。“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探究文本1.南朝宋名將檀道濟以此自許,可見其少時之磅礴大氣,然而,如今詩人壯志未酬的苦悶全懸于一個“空”字。大志落空,奮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攬鏡自照,卻是衰鬢先斑,皓首皤皤。兩相比照,滿是悲愴。3、如何抒“憤”?用了哪些手法?用典——“塞上長城空自許”探究文本2.諸葛亮堅持北伐通過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賢的業績,表明自己的愛國熱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諸葛亮,施展抱負。同時,用典還意在貶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3、如何抒“憤”?用了哪些手法?用典——“出師一表真名世”探究文本3、如何抒“憤”?用了哪些手法?檀道濟早年曾隨劉裕平定孫恩、桓玄之亂。一路西進,所向披靡。劉裕代晉建宋后,檀道濟升任將軍。他對劉宋江山赤膽忠心,屢立戰功。元嘉七年(公元430年),檀道濟奉命領軍北伐,屢獲勝利,一直攻到山東歷城(今濟南)。沒想到此時北魏軍隊大舉反攻,檀道濟軍糧不繼,陷入重圍之中。但他沒有驚慌失措,而巧妙地穩定了軍心。這次北伐,檀道濟表現出極高的軍事指揮才能,以至于北魏懼憚他的威名,竟然畫下他的像用來驅鬼,再也不敢輕易南犯。探究文本3、如何抒“憤”?用了哪些手法?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塞上長城出師一表直接抒情列錦用典用典艱,道出辛酸與坎坷,暗指投降派對敵人妥協退讓,對愛國志士排擠打壓。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總結兩個典故三段時·間四重憤恨肆歸納總結歸納總結全詩緊緊扣住“憤”字,表達了作者因國土淪陷而憤慨憤懣的情感。詩歌先是概括了夜雪戰船、秋風鐵馬的青壯年時期,描寫了充滿豪情壯志的戰斗生活,雄放豪邁,氣韻渾厚。頸聯的“空”“已”二字,將無法收復失地的無奈、壯士暮年而功業難成的悲憤傳達出來。尾聯以諸葛亮自比,對朝野上下主降派的不滿與個人悲嘆之情交織在—起,“憤”這一中心詞更為凸顯。詩歌主旨這首詩語言明暢,勁健有力,沉雄渾厚,感慨蒼茫,真有英雄暮年之嘆。被稱為是陸游“一生愛國熱情的藝術概括”。借北望中原,回顧了陸游青年時的凌云壯志和火熱的戰斗生活。抒發了自己報國無門、壯志難酬、虛度年華的滿腔激憤。當堂檢測1.書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慨嘆世事艱難,追述了作者年輕時收復失地的雄心壯志。2.《書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詩人徒自抒發蹉跎歲月,壯志未遂而鬢發先斑的感慨。3.《書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通過追訴早年抗金殺敵的英雄事跡,有力地烘托出作者“氣如山”的氣魄,表達了一種高昂的戰斗情緒。4.《書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用三國諸葛亮慷慨北伐同當今南宋朝廷妥協不抵抗作對比,以古鑒今,褒貶分明。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伍對比閱讀對比閱讀[唐]杜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宋]陸游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書憤】那知:年輕時血氣方剛、天真純真。艱:艱難,道出因主戰而受的種種刁難、排擠和迫害。傾力報國,竟有奸人作梗、破壞以至于屢遭罷黜?尋:有目的的專程來訪,不是漫不經心地信步由之,表達對諸葛亮的強烈景仰和緬懷、顯訪廟吊古心思的急切。柏森森:自問自答,記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謐、肅穆的氣氛。首聯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首聯【蜀相】【書憤】“樓船”“鐵馬”形象地概括了水陸兩路大軍進攻敵人的壯麗場面。輝煌的過去恰與“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鮮明對比。碧草映階,黃鸝隔葉,本是賞心悅目的景象,然以“自”和“空”二字修飾,所含之情便大有轉折:青草自綠,無人光顧;黃鸝好音,無人傾聽,這是何等凄涼傷感。頷聯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頷聯【蜀相】【書憤】陸游以長城自許,可見其少時之磅礴大氣,捍衛國家,揚威邊地,舍我其誰?大志落空,奮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攬鏡自照,卻是衰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啟東市2025年高三下北師大版英語試題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下第二次月考試題含解析
- 南通市崇川區啟秀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第三次聯考(四川版)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內蒙古鄂爾多斯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年級下學期第一次診斷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 長沙二手房交易合同示范文本
- 業績合作協議范本
- 花園洋房買賣合同書
- 變電站防雷接地安裝工程合同
- 山東省聊城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
- 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地理試題(含答案)
- 《西游記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單選題100道、多選題100道)
- 地下管廊電纜施工方案
- 2024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75周年主題班會課件
- 咖啡店店長招聘協議樣本
- 2024年醫院重點崗位人員定期輪崗制度
- TCI 324-2024 冠心病患者防治精準護理技術規范
- 港航實務 皮丹丹 教材精講班課件 51-第2章-2.5.2-鋪面基層施工
- 橋門式起重機拆卸、搬遷、安裝施工方案
- 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 Reading for Writing 詞匯與寫作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英語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 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技術規程1
- 《大數據導論(第2版)》全套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