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研發投入與企業財務風險_第1頁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研發投入與企業財務風險_第2頁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研發投入與企業財務風險_第3頁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研發投入與企業財務風險_第4頁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研發投入與企業財務風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研發投入與企業財務風險【摘要】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研發投入與財務風險的關系”,但他們往往只是研究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未考慮稅收優惠的調節作用。本文引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強度作為調節變量,構建新的模型,對2017—2021年A股上市的電子設備制造企業的面板數據進行實證研究分析。結果表明,研發投入強度越大財務風險越大,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可以緩解高研發投入帶來的財務風險?!娟P鍵詞】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研發投入、財務風險、電子設備制造企業一、引言《中國制造2025》指出我國企業想要從低端走向高端就要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并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提出了有關研發經費與專利數的目標任務。但是,企業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研發過程存在一定的機會成本,有可能占用企業大量現金流,從而引發企業財務風險[14]??紤]到企業研發創新的不確定性與市場環境的復雜性,我國政府出臺了許多稅收優惠政策與財政補貼政策,希望能激勵企業進行研發創新。其中稅收優惠主要是通過加計扣除研發費用來減輕企業的稅負,從而間接緩解企業的經濟壓力。90年代,我國部分國有企業開始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并在后續逐步擴大政策的范圍與扣除比例。甚至在2021年的《工作報告》中指出,2021年制造企業的加計扣除比例上調至100%。對于加計扣除研發費用能否激勵企業創新,學者們做了大量的研究。大部分學者認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能起到積極作用。關于研發投入強度會對企業財務風險產生影響,學者們也進行了熱烈的探討,但是由于選擇的研究對象、方法的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盡相同。本文以2017—2021年A股上市的電子設備制造企業的面板數據為樣本,實證研究分析研發投入對于財務風險的影響,并引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強度這一調節變量,以此探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效用性,為企業完善研發投入提供參考依據。二、文獻回顧與假設提出(一)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與研發投入創新活動本身存在的風險性、外部性和信息不對稱性會降低企業自主研發的意愿,僅單純地依靠市場的自我調節能力并不能有效帶動企業進行創新,這個時候就需要政府幫忙調動企業創新的積極性[1]。由于R&D資本的使用成本會隨著企業所得稅的征收而增加,因此為了激勵企業創新,政府會對一些符合條件的企業和研發項目提供一定比例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對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力度與研發強度的關系,學者們做了大量的研究。孫瑩[2]從成本的視角出發,認為加計扣除政策可以降低企業的人力成本,從而使企業獲得更多的融資。任海云[3]從現金流的角度出發,他認為加計扣除研發費用可以較少企業檔期應繳納的所得稅,從而節約企業當期的現金流,有利于促進企業加的研發投入力度。根據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設1:H1: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與企業研發投入正相關。研發投入與財務風險根據相機財務理論可知,對于像電子設備這種技術密集型企業而言,研發產品是企業獲得高額利潤的主要途徑。為此,企業管理層往往愿意在研發項目中投入大量的資金。但是,形成無形資產的不確定性,以及形成資產后帶來的經濟效益具有滯后性等都可能會影響企業資金的正常運轉,為企業帶來財務風險,甚至導致企業破產。對于研發投入與財務風險的研究,現有的研究結論主要分為三點。第一,部分學者認為兩者呈現一種U型關系;比如郝清民[4]對制造業的研發投入與財務風險的關系進行了研究,他認為兩者呈倒U型關系,而融資約束會加劇二者之間的倒U型關系。第二,部分學者認為兩者負相關;孫艷梅[5]研究表明企業進行創造性的研發活動,能夠緩解信息不對稱,進而能夠緩解企業承擔的風險。第三,大部分學者認為研發投入與財務風險是正相關的關系。鐘田麗[6]研究認為當研發投入過多的專用資產時,債權人風險增加,債權人就會向企業收取更多回報,從而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鄭淑霞[7]對制造企業的研發強度與績效風險的關系進行了實證檢驗,發現研發投入越大績效風險越高。陳標金[8]利用A股上市的非金融企業的數據進行實證研究,發現企業財務風險與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基于上述梳理,再結合我國電子設備制造企業研發投入大,但發展不成熟的特點,本文提出假設2:H2:研發強度與企業財務風險正相關。(三)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調節效應根據信號傳遞理論可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不僅可以為企業節約現金流,還能夠向外傳遞積極正面的信息,為企業獲得更多的外部融資,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張亞連[9]借鑒歐美等國家的具體實踐,分析發現,較大的稅收優惠能夠降低企業風險。樊勇[10]以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實證研究指出,稅前扣除的范圍擴大,可以促進更多行業的發展。于為寧[11]認為對高新技術企業實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可以緩減企業負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通過梳理文獻,我們可以知道,兩個正相關關系不能簡單地傳遞得出結論,大部分學者認為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強度會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那么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能否緩解研發強度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基于這個想法,本文提出假設3:H3: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對研發投入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具有負向調節作用。三、研究設計(一)樣本數據來源本文以2017—2021年上交所、深交所A股上市的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為樣本,剔除以下樣本:(1)ST企業;(2)2017—2021年主要變量信息披露不完全的樣本。最終獲得有效樣本企業301家,共1505個有效觀測值。以上數據來自于國泰安數據庫,然后利用EXCEL表格以及stata15.0等軟件完成相關數據的處理與檢驗。(二)變量選擇1.因變量:財務風險。本文根據Altman提出的Z指數作為衡量財務風險的指標,Z值高于2.90說明企業沒有破產風險;Z值介于1.20與2.90之間時,企業處于灰色區域;Z值低于1.20時,企業面臨破產危機。Z=1.20X1+1.40X2+3.30X3+0.60X4+0.99X5。X的含義如圖所示:圖1X的含義2.自變量:研發強度。參考楊記軍等[12]的做法,本文選自“研發費用/營業收入”作為衡量企業研發強度的指標,以消除指標“研發費用/總資產”中企業規模帶來的影響。3.調節變量: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參考劉圻等[13]的做法,考慮到企業規模的影響,本文以研發費用和加計扣除比例和企業所得稅稅率三者的乘積得到的優惠額度來除以企業營業收入表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強度,以此衡量企業得到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力度。4.控制變量:本文以企業規模、資產負債率、企業年齡、企業性質作為主要控制變量。各個變量的解釋如表1所示。表SEQ表\*ARABIC1變量定義變量名稱符號含義因變量財務風險RiskZ值自變量研發投入強度RDI研發投入/營業收入*100%調節變量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強度Ded(當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企業所得稅稅率)/營業收入*100%控制變量企業規模Size資產總額取自然對數資產負債率Lev企業總負債/總資產*100%企業年齡Age上市年限取自然對數企業性質CHK國營企業為1,非國營企業為0(三)模型構建為研究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對研發投入、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本文構建了四個回歸模型:RDIi,t=α0+α1*Dedi,t+α2*Sizei,t+α3*Levi,t+α4*Agei,t+α5*CHKi,t+εi,t(1)Riski,t=α0+α1*RDIi,t+α2*Sizei,t+α3*Levi,t+α4*Agei,t+α5*CHKi,t+ε,t(2)Riski,t=α0+α1*Dedi,t+α2*RDIi,t+α3*Sizei,t+α4*Levi,t+α5*Agei,t+α6*CHKi,t+εi,t(3)Riski,t=α0+α1*Dedi,t+α2*RDIi,t+α3*Dedi,t*RDIi,t+α4*Sizei,t+α5*Levi,t+α6*Agei,t+α7*CHKi,t+εi,t(4)四、實證分析(一)描述性統計分析如表2所示,企業財務風險的最大值為4.850,最小值為-4.250,顯示所選樣本企業之間的財務風險的差異性較大;另外,財務風險的平均值為1.420,低于中位數1.430,我國一半以上的電子設備制造企業處于經營安全區域,表明我國電子設備制造企業整體財務風險較小。同時研發投入強度的平均值0.104高于中位數,表明大部分企業的投入強度要低于平均水平。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強度的最大值高達3.0802,說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政策可以給企業帶來相當大的優惠。表SEQ表\*ARABIC2變量的描述性統計variablemeanp50maxminsdRisk1.4201.4304.850-4.2500.790RDI0.1040.063016.4280.00050.0500Ded0.01350.00753.080200.0100Lev0.3700.3601.1600.03000.180Size21.8621.7026.5519.031.210Age2.3302.4003.4001.3900.560CHK0.2200100.410(二)相關性分析本文利用pearson相關系數分析法,對各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進行研究,結果如表3所示。除企業性質以外,本文選取的其他變量均與財務風險顯著相關;研發投入強度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力度顯著相關,與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相關,與其他變量的相關性不強。表SEQ表\*ARABIC3pearson相關系數分析RiskRDIDedLevSizeAgeCHKRisk1RDI-0.095***1Ded-0.100***0.996***1Lev-0.369***0.053*0.071**1Size-0.171***-0.01000.005000.500***1Age-0.328***-0.01200.004000.223***0.537***1CHK-0.0360-0.0170-0.01300.142***0.355***0.518***1***代表1%顯著性水平,**代表5%顯著性水平,*代表10%顯著性水平(三)多元回歸分析為了驗證前文的假設的真假,利用所查面板數據對上述構建的模型分別進行回歸檢驗。在選擇計量模型時,根據Hasuman檢驗發現,固定效應模型更加有效。1.研發加計扣除與研發投入強度的回歸分析如表4中的模型1所示,Ded與RDI的相關系數是5.37,且顯著性為1%,假設1得到驗證。此外,資產負債率的系數是-0.0406,與研發強度負相關,說明企業負債占比增加,企業的研發投入會相應減少;企業的性質在10%的顯著水平上相關系數為0.0084,這表明國有企業研發強度更強。2.研發支出與財務風險的回歸分析表4中的模型2是對研發支出與財務風險的回歸分析結果,它們的相關系數是-0.126,兩者在1%的顯著水平上呈現負相關關系,這意味著研發支出越多,Z值越小,相應地,企業財務風險就越大。因此,研究假設2得到證實。3.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調節效應的回歸分析本文對假設3采用層次回歸法。首先,對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與財務風險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結果如表4中的模型5所示,兩者的相關系數為-0.624,且P值小于0.01,表明在僅考慮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與財務風險的情況下,兩者呈現負相關的關系。然后,對財務風險與研發支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關系進行分析,回歸結果如表4中的模型3所示。相較于模型5,模型3中RDI與Ded的相關性表現為正相關,且模型3中的R2為0.267,要高于模型5中的0.261,這說明模型3的解釋力度高于模型5的解釋力度。最后,在模型3的基礎上引入RDI*Ded這一交叉項。如表4中的模型4所示,在引入交叉項之后,相較于模型3,研發強度與財務風險的顯著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與財務風險的顯著性有所下降,但RDI*Ded與財務風險的相關系數為0.221,且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相關,這說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有助于緩沖研發支出引起的財務風險,甚至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綜上,研究假設3得到驗證。另外,在模型4中企業規模的系數為0.142,這說明企業的規模越大,企業的財務風險就會越小。企業性質在1%的顯著水平上相關系數為0.34,這表明相對于非國營企業,國營企業的財務風險更小。表4回歸分析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模型5RDIRiskRiskRiskRiskDed5.370***7.321***0.499-0.624***(411.59)(2.86)(0.14)(-2.90)Lev-0.0406***-1.705***-1.763***-1.754***-1.703***(-5.42)(-13.82)(-14.14)(-14.11)(-13.78)Size-0.00001800.147***0.147***0.142***0.147***(-0.01)(6.70)(6.73)(6.50)(6.70)Age-0.0147***-0.636***-0.656***-0.644***-0.634***(-5.32)(-13.98)(-14.29)(-14.04)(-13.93)CHK0.00840*0.327***0.339***0.340***0.327***(2.51)(5.95)(6.16)(6.20)(5.93)RDI-0.126***-1.479***-0.859(-3.15)(-3.11)(-1.65)RDI*Ded0.221***(2.84)cons0.0794**0.2560.3600.4540.243(3.09)(0.60)(0.85)(1.07)(0.57)N15051505150515051505R20.9930.2620.2670.2720.261adj.R20.9930.2570.2620.2660.256*p<0.1,**p<0.05,***p<0.01(四)穩健性檢驗為了驗證前文結論的穩定性,本文將回歸方法變換為OLS回歸,重新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力度的調節作用進行檢驗。OLS回歸模型顯示,引入交叉項之后,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交叉項的系數為0.201,表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能夠正向調節研發支出與財務風險的關系,與回歸分析下的檢驗結果相一致。另外,本文采用分樣本的方法再次進行穩健性檢驗。以研發強度的中位數0.063為分界點,將總樣本分為兩個小樣本,對面板數據進行回歸,。兩個回歸模型中交叉項系數為均為正數,表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削弱了研發強度對財務風險的負向影響,與上文的結果相一致。綜上,假設3的穩健性得到了驗證。五、結論和建議來自中國電子設備制造業上市公司的樣本數據顯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強度越大,企業研發投入的意愿越強。作為一項鼓勵企業進行研發創造的稅收政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是成功的。此外,研發投入的增加會使企業的財務風險增加。企業希望能夠通過研發創新來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但盲目增加研發投入會讓企業面臨巨大的財務風險甚至破產。最后,研發投入對財務風險的影響并不是不可調節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可以有效地緩解研發投入帶來的財務風險。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本文提出如下建議:(1)對于政策制定者,如果想要進一步促進企業的創新能力,可以適當提高加計扣除比例。但由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已經到達100%,在提高加計扣除比例的同時應當防范企業財務造假,因此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金額應當有一個限制。(2)企業應當根據自身情況適度進行研發投入。研發投入是企業創造區別于其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不二之選,但不能盲目地投入資金。這需要企業管理層運用自身的能力合理地評估企業能否承擔該研發投入強度所帶來的風險,以及該研發投入未來創造的收益是否與風險對等。(3)企業要實現研發費用的獨立核算。企業可以在會計賬目中做好研發費用的歸集核算,明確會計準則和稅法的區別,從而在不違反稅法規定的前提下,充分地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帶來的優惠,降低研發投入帶來的財務風險。【主要參考文獻】[1]王蕓,洪碧月,陳蕾.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強度、研發投入強度與創新績效[J].財會通訊,2018(12):41-46.[2]孫瑩.稅收激勵政策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研究[D].東華大學,2013.[3]任海云,宋偉宸.企業異質性因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與R&D投入[J].科學研究,2017,35(08):1232-1239.[4]郝清民.融資約束下的研發與長期財務風險[J].科研管理,2020,41(10):54-62.[5]孫艷梅,郭敏,方夢然.企業創新投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