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_第1頁
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_第2頁
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_第3頁
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_第4頁
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檢測與反饋九年級化學問卷親愛的同學,請你在答題之前,一定要仔細閱讀以下說明:1.試題由選擇題與非選擇題兩部分組成,共8頁。選擇題40分,非選擇題60分,共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2.將姓名、考號填寫在試題和答題卡指定的位置。3.試題答案全部寫在答題卡上,全部按照答題卡中的“注意事項”答題。考試結束,答題卡和試題一并交回。愿你放松心情,積極思維,充分發揮,爭取交一份滿意的答卷。可能用到相對原子質量:H-1C-12O-16N-14Mg-24Fe-56Na-23S-32Cu-64Cl-35.5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6小題,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8小題每題2分,9~16小題每題3分)1.2024年珠海航展展示了我國航天航空的新風采,吸引了全球目光。中國空軍展示了殲35A五代隱身戰機和殲20S雙座五代戰機等先進裝備,展示了我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在航展展示中,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殲20S戰斗機運用電子干擾進行自我防護B.無人機飛行表演中利用燈光拼出各種立體圖案C.運20大型運輸機,油箱中航空煤油燃燒D.殲16多用途戰斗機利用特殊材料拉伸雙翼2.下列關于分子、原子、離子認識不正確的是A.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被創造也可以被消滅B.原子得失電子變成離子后,質量幾乎不變,化學性質差別很大C.同種原子通過不同方式結合成的分子化學性質不同D.同種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則化學性質不同3.錸被譽為“超級金屬”,錸及其合金被廣泛應用到航空航天領域。錸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錸原子的質子數為75,x=13。B.錸元素屬于金屬元素,錸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86.2g。C.錸元素與He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相似。D.由錸原子結構可以推斷,其氧化物化學式為Re2O34.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學科,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B.過濾C. D.檢查裝置氣密性5.調查統計表明,我國每年發生火災約10萬起左右,死亡2000多人,造成直接損失達10億多元。火災傷亡事故很多是由于人們缺乏燃燒與滅火的常識造成的,下列關于燃燒與滅火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在山林中遇到火災時,向順風方向奔跑,脫離火災區B.燃著的酒精燈不慎碰倒,若灑出的酒精燃燒起來,應立刻用濕抹布撲滅C.森林失火時,可將大火蔓延路線前一片樹木砍掉,形成隔離帶D.火災現場,當所處煙霧較濃時,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并盡量貼近地面逃離6.醫生常用生理鹽水(溶質質量分數為0.9%)給患者輸液。下列對生理鹽水的理解正確的是A.氯化鈉溶于水時溫度變化不明顯,說明氯化鈉溶于水的過程中沒有能量變化B.生理鹽水中氯化鈉與水的質量比為9:1000C.每輸入100g生理鹽水,進入患者體內的氯化鈉質量為0.9gD.把該生理鹽水均分成兩份,每份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0.45%7.磁懸浮的核心技術是利用超導體的反磁性。高溫超導物質Y2Ba4Cu6O13是以YmOn、BaO和CuO為原料,經研磨燒結而成,此過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價均不變。YmOn的化學式為A.Y2O3 B.YO3 C.Y2O5 D.YO8.我國寶島臺灣省特產豐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阿里山高山茶”,其茶質香醇,入口甘甜潤醇,是茶中上品。“阿里山高山茶”中的單寧酸具有清熱解毒等功效,其化學式為C76H52O46。下列關于單寧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單寧酸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B.單寧酸中氫、氧原子個數比為26:23C.單寧酸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D.一個單寧酸分子中含有23個氧分子9.鹽酸溶液是氯化氫和水的混合物,取鹽酸溶液10.9g,經檢測其中含氧元素3.2g,則該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質量為多少A.1.6g B.3.6g C.7.3g D.7.1g10.下列知識歸納中,正確的一組是A.性質與用途B.實驗操作順序①氫氧化鋁具有弱堿性——可治療胃酸過多②氧氣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③稀有氣體通電發不同顏色的光——電光源①先裝藥品,后檢查裝置氣密性②點燃可燃性氣體先驗純再點燃③排水法收集O2時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后熄滅酒精燈C.物質構成D.環境污染與保護①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②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③原子——保持物質物理性質的最小微粒①空氣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等②減少固體廢棄物——垃圾分類回收③實現“碳中和”——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及植樹造林A.A B.B C.C D.D11.甲、乙、丙、丁四種物質混合后,在一定的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甲乙丙丁反應前質量分數/%70156.258.75反應后質量分數/%357.548.758.75A.發生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質量B.丁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C.該反應的基本類型為分解反應D.乙一定是單質,丙一定是化合物12.在點燃條件下,M和N反應生成X和Y。反應前后分子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其中“”代表氫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物質MNXY微觀示意圖A.生成物均為氧化物 B.4.6gM中氧元素的質量為1.6gC.在該反應中,生成X和Y的質量比為9:22 D.在該反應中,M和N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1:313.分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思想。以下對所學物質進行分類,全部正確的是選項單質氧化物堿鹽混合物A銅鋅合金P2O5消石灰Na2SO4稀硫酸BO2冰水混合物火堿NH4Cl空氣CFeSO3生石灰粗鹽生理鹽水DHeMgONaHCO3碳酸鈉大理石A.A B.B C.C D.D14.分析和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確的是A.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則均一、穩定的物質一定是溶液B.燃燒都伴隨有發光、放熱現象,有發光、放熱現象的變化一定是燃燒C.分子、原子都是不顯電性的粒子,不顯電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D.CO有毒可致人死亡,空氣中CO2的體積分數達到一定比例,也會致人死亡,所以CO2也有毒15.鑒別、除雜是進行化學研究重要方法。下列實驗方案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除去氮氣中的氧氣通過灼熱的銅網B檢驗生石灰中是否有熟石灰取樣,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C除去KCl固體中混有的MnO2加水溶解,過濾,將濾液蒸發結晶D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取樣滴加BaCl2溶液,觀察現象A.A B.B C.C D.D16.下列實驗過程與如圖所示描述相符合的一組是A.表示水的電解B.一定溫度下,向一定質量接近飽和的硝酸鈉溶液中加入硝酸鈉固體C.等質量分數的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D.向稀硫酸中加入蒸餾水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28分)17.化學用語是最簡明、信息豐富、國際通用的語言。請用化學用語填空:(1)3個亞鐵離子________。(2)氫氧化鋇溶液中的陰離子________。(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與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________。(4)已知次氯酸鈉的化學式為NaClO,請寫出次氯酸的化學式________。18.Ⅰ根據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1)A、B、C、E所示粒子中屬于陽離子的是______(填序號),若D為離子,其化學符號為________。(2)A、B、C、E中具有相對穩定結構的粒子是______(填序號)。Ⅱ.光伏發電是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的發電裝置,制備甲醇與甲醇燃燒的過程如下圖所示:(3)制備甲醇(CH3OH)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4)整個過程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有CO2和________(填化學式)。19.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請結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化學為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中國空間站已經全面建成。小威查閱資料得知我國空間站中的氧氣主要來自水的電解。于是小威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1進行電解水的實驗,裝置1中A為電源____極。(2)小田用如圖所示裝置2處理從水庫取回的水,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__(填寫字母標號)。A.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該裝置能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C.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 D.該過程中發生的變化是物理變化(3)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上圖裝置3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過程如圖所示。對該實驗的認識正確的是______。A.該實驗中的銅粉可以換成碳粉B.停止加熱后,等裝置冷卻到室溫讀數C.正確操作情況下,反應結束后,消耗的氧氣的總體積應該是反應前注射器內氣體體積的D.實驗結束后,硬質玻璃管內剩余的氣體主要是氮氣20.知識網絡圖有助于融合知識。下列A—H為初中化學部分常見物質,其相互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部分反應條件省略)。已知A、B、D均為氧化物,請回答(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F溶液的溶質:__________________。(2)試寫出B到G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___(填基本反應類型)。(3)寫出E在生產生活中的一種用途____________。三、實驗探究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共22分)21.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請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完成有關問題。(1)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_。(2)實驗室常用裝置A制取CO2,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選擇的收集裝置是_____(填字母序號)。若使用裝置E作為制取CO2的發生裝置,與裝置A比較,除了廢物利用的優點外,請寫出其他一個優點________,該裝置使用銅絲網而不使用鐵絲網盛放固體的原因是_______。(3)若用裝置F來凈化收集的二氧化碳,則氣體應從______(填“a”或“b”)口進入。(4)裝置A還可以用作實驗室制取氧氣,裝置G是根據裝置A設計的簡易制氧機簡圖。推斷M劑和N劑是_______(填試劑名稱)。22.某興趣小組對酸堿中和反應開展了項目式學習。[任務一]:從能量變化角度探究酸和堿反應。某小組同學根據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過程中溶液溫度升高得出兩者能反應的結論。某同學認為此結論不夠嚴謹。該同學在室溫下借助傳感器設計了以下實驗:①10mL質量分數為20%的鹽酸與10mL蒸餾水混合,測量溶液溫度的變化;②10mL質量分數為20%的氫氧化鈉溶液與10mL蒸餾水混合,測量溶液溫度的變化;③10mL質量分數為20%的鹽酸與10mL質量分數為20%的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測量溶液溫度的變化。三個實驗中溶液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A.該同學設計實驗①②原因是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稀釋時也可能有溫度升高的現象。B.由實驗①②可知,其他條件相同時,鹽酸和NaOH溶液稀釋時,NaOH溫度的增加遠大于鹽酸溫度增加量。C.基于實驗①②③,說明氫氧化鈉和鹽酸發生了反應的證據是實驗①②中溫度升高不明顯,實驗③中溫度升高更明顯。(2)寫出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任務二]:探究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的實質。實驗二:該組同學借助數字化技術探究“稀鹽酸與NaOH溶液反應”,傳感器測定的pH和溫度隨溶液質量變化情況如圖2、圖3所示:(3)①根據圖2曲線判斷,圖1實驗中的溶液A是________(填“稀鹽酸”或“NaOH溶液”)滴加到另一溶液中。②圖3中的M處與圖2曲線上的______(填字母序號)點相對應。[任務三]:探究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的實質實驗三:探究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猜想一】只有NaCl【猜想二】NaCl和NaOH【猜想三】NaCl和HCl【實驗方案】(4)興趣小組進行如下實驗:步驟現象結論方案一: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振蕩________猜想二不成立方案二:另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出現白色沉淀猜想三成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