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聯考語文試題全卷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4.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作為絲綢之路上多民族融合和多元文化匯聚交流的樞紐,“涼州”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地和詩歌創作中的典型意象。盛唐時期,涼州已經成為西北僅次于長安城的國際大都市,不僅是對外開放的窗口,也是唐代士人建功立業、施展抱負的舞臺。唐代許多杰出的詩人,都曾在這里留下足跡并寫下膾炙人口的詩篇,在詩歌創作領域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涼州詞”,這一創作傳統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在明清詩歌之中,“涼州”意象頻繁出現,如果說“涼州”在唐詩中主要是盛世雄心和進取精神的象征,那么伴隨著時代的變遷,明清詩歌中的“涼州”則具有了更加豐富的意涵。繁華的涼州,已成為漢唐盛世的象征。可以說漢唐氣象,半在河西走廊,尤以涼州為最。降及明清,雖然絲綢之路故道的作用逐漸下降,但詩人們撫今追昔,在追慕漢唐盛世的光榮與夢想時,“涼州”情結始終作為其寄托。如明人汪廣陽作《涼州曲》:“琵琶初調古涼州,萬壑風泉指下流。好是開元無事日,玉宸宮里按新秋。”作者以開元盛世玄宗親演樂曲之閑情來表達對盛世的仰慕。由于涼州“通一線于廣漠,控五郡之咽喉”的戰略地位,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隨著安史之亂,唐王朝盛極而衰,河西陷于吐蕃,涼州也從“車馬交相錯,歌吹日縱橫”的國際都會,成為文人士子抒發失地之悲和狼煙之慨的傷心地。唐王朝經略西域重要節點涼州的陷落,對唐朝國勢影響巨大,在中唐以后詩人的作品中,涼州亦被賦予了黍離麥秀之嘆,成為愛國情思的寄托,詩人們的筆端也增加了收復失地、懷念故土的內容。基于這樣的歷史情感,明清詩人在詩歌中常以“涼州”及其相關意象來諷刺邊將和統治者,將他們無力收復失地、耽于享樂的丑態揭示出來,并渴望有賢臣良將能夠維護國家的主權。涼州地處絲路要沖,各路商賈云集,四方風物薈萃,明清詩人在吟詠涼州相關風物時,往往選擇具有涼州特色的意象。涼州“地處西方,常寒涼也”(《晉書》),但日夜溫差大、日光照射強的氣候特點,使得此地適宜生長葡萄、苜蓿、沙棗等作物,這些具有邊塞色彩的意象,在明清詩歌中也逐漸成為涼州意象的延伸。其中最著名的意象就是葡萄酒,唐王翰的詩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使得涼州美酒享譽神州。在明清文人的詩歌中,漢唐時代涼州的輝煌已經由地理空間的意象,逐漸泛化為一種“涼州情結”,在文化空間與詩意空間的維度,成為一座精神高地,冥冥中鼓舞、引領著后來人。(摘編自侯冬《明清詩歌中的“涼州”意象》)材料二:絲綢之路驛站是東西方文化交流與碰撞的重要見證。在唐代,絲路驛站既是軍事防御、信息傳遞、物資往來的重要支撐,也是文人赴幕出使不可繞過的場所,文人對絲路驛站的題詠難以勝計,并借由驛路傳誦流播。盛唐邊塞詩人岑參的詩歌堪稱西域輿地實錄,對西域驛站和館舍著力寫實刻畫的,岑參也是第一人。涼州城是唐代絲綢之路東段兩條支線的西端交匯點,是督統軍事、控扼驛道的重鎮,不僅是軍事力量最強的河西節度使治所,也是通商西域的殷富之都。岑參先后在涼州館作詩三首,分別展現出涼州館中詩人曾經的孤清寂歷、悲壯慷慨與興會淋漓。他在涼州館寫下《河西春暮憶秦中》:渭北春已老,河西人未歸。邊城細草出,客館梨花飛。別后鄉夢數,昨來家信稀。涼州三月半,猶未脫寒衣。梨花本是館驛庭植的觀賞植物,但因“梨”“離”諧音,梨花就成為詩人眼中離愁別思的凝結物。地域之間強烈的物候反差,更令人思接千里。漂泊塞外的岑參,常將鄉思寄托夢境與家書,館驛就是“夢”與“信”的雙重載體。驛站也是官方餞別場所。僚友馳赴安西,岑參為之長歌壯行,涼州館成為悲壯慷慨的餞送之場。高仙芝出師大食,岑參與同僚在涼州館餞別隨行赴安西的劉單判官,作《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其詩以震人心魄的發調,展開遼闊蒼茫的西域世界,欲將此前親赴安西曾經感受過的震撼呈現于人前。涼州館又是興會淋漓的宴集之場。天寶十三載,充任北庭節度判官的岑參再度途經武威,與幾年不見的昔日同僚在涼州館中重聚,開懷夜宴,于席間作《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前半部分使用頂針句法,讀來音節婉轉,就像即席和唱的助酒歌,詩與樂珠輝玉映,將這場宴會寫得璀璨奪目,激動人心。大笑醉倒,既能見出故友敘舊的情誼深切,又可反襯涼州琵琶極強的音樂感染力。岑參在北庭軍幕中、酒泉太守席上,也曾見到琵琶佐酒:“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琵琶登場,說明此時的涼州館已兼具綜合性社交娛樂空間的功能,盡管“一曲腸堪斷”,但于這胡風甚盛的音樂狂歡中暢飲,足令詩人痛快豪腸,郁悶得以釋放,個性得以張揚,暫時融入萬民安居、胡漢和諧、文化昌盛的邊州氛圍中。總之,隨著絲路驛道的開辟和修繕,通都大邑的配套館驛建設迅速跟進,館驛不僅功能擴大了,而且內具極大的社會活動容量,縮小了邊城居民與過往使客的距離,增進了東西文化的交流。作為回憶之場、餞送之場與宴集之場,以涼州館為代表的絲綢之路館驛是復雜的價值追求、生活情趣的集散地,有限的空間承載著岑參等履邊文人無限的人生追尋。(摘編自燕曉洋《岑參詩歌與涼州館驛》)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涼州詞”這一詩歌創作傳統形成于唐代,到明清時期,“涼州”意象頻繁出現且意蘊也愈加豐富。B.安史之亂后涼州陷于吐蕃,中唐后的許多詩人借助涼州來感嘆國家命運,寄托他們的愛國情感。C.明清詩人在吟詠涼州相關風物時,往往選取具有邊塞色彩的意象,這使得“涼州意象”得以延伸。D.岑參在涼州館思接千里,寫下《河西春暮憶秦中》,該詩既包含孤寂之情,也不失悲壯慷慨之氣。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由于明清時涼州的作用逐漸下降,所以詩人只能依托詩歌來表達對盛唐的仰慕之情。B.明清詩人常以“涼州”為意象諷刺統治者,這也是表達愛國情思的一種延續和深化。C.唐代詩人對絲路驛站多有題詠且詩歌流傳甚廣,與絲路驛站的地理位置和作用密切相關。D.岑參與同僚在涼州館聚會時出現了琵琶,說明當時的涼州館已具有綜合性社交娛樂空間的功能。3.下列對材料一中“涼州情結”的解讀,有誤的一項是()A.涼州情結是由詩歌中地理空間的涼州意象升華而成的一種精神情感的寄托。B.涼州情結是在以涼州為意象的詩歌創作過程中不斷發展演進的結果。C.具有涼州情結的詩歌在創作上突破了涼州詞的傳統,表達的主題更加豐富。D.具有涼州情結的詩歌包含了與涼州意象有關的針砭時弊、激勵后人等內容。4.兩則材料都提到了“涼州”,但論述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5.“涼州詞”創作傳統形成的原因和作用有哪些?請結合材料一作簡要分析。(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守鳥人朱妍大海東去,大地一遍遍生長。經年積淀,形成蒿草漫天的沿海灘涂。這是一片自由和蒼茫的土地。那些隨風搖蕩的蘆葦和紅色堿蓬,是長腿飛禽的天堂。勺嘴鷸、白鸛、鷺鳥、野鴨、紅腳鷸……守護這些鳥的是個怪老頭,黑紅臉龐,眼像山貓,一頭亂發似風中的狂野灌木。這個怪老頭就住在石頭房子里,總是獨來獨往的,整天背著他的“長槍短炮”:一臺望遠鏡、一架相機,還有些叫不出名堂的東西。那年我九歲,父母都是農民,他們在鹽堿地上種水稻,稻田里養了螃蟹,引來無數的鷺鳥。為了保護蟹苗,我經常手拿長竿驅趕鷺鳥。但是我從不傷害這些美麗的生物,我喜歡鳥。我總幻想著哪天也生出翅膀,隨它們飛到大海的盡頭。那年冬天,老師對我們說灘涂來了貴客——一種四不像鳥。我們都很熟悉哺乳動物中的四不像,可誰也沒聽說過嘴像麻雀、體似企鵝、腳蹼如鴨的四不像鳥。大塊頭不知從哪兒聽說這種鳥在巖石縫里產了很多很多蛋,它們把蛋埋在沙土里,過不了多久,就會滿地爬著小“企鵝”。我提議今晚就去撿鳥蛋。于是大塊頭、卷毛、六子、刁猴和我聚到了一起。那天晚上,我們拿著鐵鍬和編織袋上路了。寒風刺骨,吹在臉上像硬毛刷,刮得人生疼。我們在月光下走了一段路,灘涂一片漆黑,荒涼得可怕。就在這時,突然有一支手電筒朝我們照來。有人吼道:“站住!不許動!”是那個怪老頭!他的模樣就像戲文里的張飛,一聲斷喝,要把人肝膽嚇破。六子哭了起來。我們都嚇得兩腿發軟,從來沒有這么怕過。那老頭語調低緩了下來,他問:“你們這么晚拿著鐵鍬和袋子來這里干什么?”刁猴不愧是刁猴。他撒謊說:“我們是來挖海英菜的。”老頭用他山貓似的眼睛瞪著我們。他罵我們是小壞蛋、愛撒謊的孩子。他說海英菜春天才長出來。他威脅我們,讓我們立刻滾回家。我們恨透了這個壞老頭。于是,刁猴負責偵察,大塊頭和卷毛在老頭常走的路上安下“絆馬索”。我和六子采了一大捧粘粘葵,一個放風,一個從窗戶里撒到老頭的床上、被子上。刁猴覺得還不解氣,找來紙和筆,寫了個大大的“我是壞老頭”,趁他和別人說話的工夫,悄悄貼在他后背上,然后撒丫子就跑……那年冬天經常有臺風登陸。每當百鳥齊鳴,爸爸昂首望天,媽媽開始呼喚孩子時,暴風雨就要來了。可那天,天空萬里無云,海面十分平靜。我和大塊頭在灘頭拾蛤蜊拾得入了迷。天地卻陡然間變了臉,大海咆哮得像奪命挖掘機。我們嚇破了膽,拔腿就逃。沒跑多遠,大塊頭就摔倒崴了腳。暴雨像子彈沒頭沒腦地向我們射了過來。風雨中出現一個模糊的身影,是壞老頭!他穿著橡膠雨衣,懷里裹著一只白鶴。他二話沒說,把受傷的白鶴遞給我,說:“抱好了,小伙頭子(方言)。”然后脫下雨衣披在大塊頭身上,一挺身背起了他。風刮得緊,我們在雨中翅趄前行。他把我們帶回了家。他先處理大塊頭扭傷的腳,然后又給受傷的白鶴包扎傷口。我發現他的動作是那么嫻熟、細致和溫柔。而且他簡直就是鳥類學專家,有問必答。尤其對于我們感興趣的四不像鳥,他耐心講解這種鳥的生活習性以及它們對配偶的忠貞不渝——若是一方不幸死去,另一方則苦度余生。“就像你一樣?”大塊頭脫口而出,然后又尷尬地解釋,“我媽說你死了老婆……”奇怪!老頭不僅沒有生氣,反而笑了,笑容苦澀而憂傷。我眼尖地發現了六斗櫥上擺著的照片,照片里的姑娘懷抱白鶴,笑得很甜美。他說就是在這樣暴雨肆虐的天氣里,他的老婆為了救鶴獻出了生命。從此,他便一個人守在這里。“也許這個人沒那么壞!”大塊頭在我耳邊悄悄說。后來,我們和他成了朋友。不上學的時候,我們這幫孩子就跟著他在灘涂巡查。他教我們如何識別和救助野生鳥類。我們也終于見到了心心念念的四不像鳥……但每年冬天能夠飛回來的四不像鳥越來越少了,他告訴我們,食物資源短缺、石油油污、人為干擾、棲息地質量下降等因素,都可能是它們沒有按時返回的原因。可我們在年年長大,年年等候它們的歸來。三年后的一個春天,村子里來了兩個騎摩托車的陌生人。他們問了很多問題,還向媽媽討了碗水喝。當天夜里,一聲槍響驚醒了村莊,驚醒了灘涂的禽鳥和野獸。等我們趕到出事地點,發現守鳥人倒在堿蓬叢里,但他還活著,胸口的血往外汩汩流著……我們這些孩子,全都哭了,一個勁兒地哭,把衣服都哭濕了。他虛弱地喚我過去,把他屋里的鑰匙交給我,讓我替他照顧受傷的鳥。救護車載著他呼嘯而去。我在后面發瘋似的追著車跑。“壞老頭,你一定要回來,我們等著你!”我泣不成聲地對著遠去的他大聲呼喊,眼睛里充滿了淚,而手里的鑰匙似有千斤重。自從守鳥人受傷后,怪事屢屢發生:先是群鳥追兇,它們將偷獵者團團圍住,用尖利的喙和爪子抓他們、咬他們。偷獵者的慘叫震得灘涂一片嘩然,風一吹,所有的村莊都聽得見。然后那些大大小小的禽鳥都聚集到守鳥人的屋子上不肯離去。十天過去了,二十天過去了。春天該遷徙的鳥群用閃爍不定的直線和曲線,在屋頂上空盤旋,如同纏繞的絲帶。它們像我們一樣,像我們一樣懷著堅定的信念在等待那個熟悉的身影……(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開頭用簡潔的文字描述了故事的自然環境,突出了沿海灘涂是“長腿飛禽的天堂”,自然地引出故事的主人公。B.文中對守鳥人的肖像描寫運用了形象貼切的比喻,既突出了人物的外形特點,也從側面透出其生活環境的艱苦。C.守鳥人講述的“四不像鳥”對配偶忠貞不渝的習性,和他的老婆為救白鶴而死而自己又獨自堅持護鳥的情形類似。D.“壞老頭,你一定要回來”中,“壞老頭”這一稱謂的含義因其義舉感動“我們”而發生了變化,反話正說,表達了對老頭的崇敬之情。7.關于文中撿鳥蛋這個情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我”主動提議和小伙伴們去撿鳥蛋,這與“我”小時候就喜歡鳥有一定的關系。B.“怪老頭”對“我們”撿鳥蛋的行為很氣憤,罵了“我們”,表現了他對鳥的愛護之情。C.“怪老頭”罵“我們”并沒有真正讓“我們”認識到錯誤,相反“我們”把他定性為“壞老頭”。D.這個情節展示了“我們”與護鳥人的矛盾,也揭示了人與自然相處所面臨的窘境。8.小說為什么對守鳥人受傷的過程沒有詳寫,只是簡單交代了一下結果?請簡要分析。9.文末說鳥群“像我們一樣懷著堅定的信念在等待那個熟悉的身影”,怎么理解這里的“等待”?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孟嘗君時相齊,封萬戶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使人出錢于薛。歲余不入,貸錢者多不能與其息,客奉將不給。孟嘗君憂之,問左右:“何人可使收債于薛者?”傳舍長曰:“代舍①客馮公形容狀貌甚辯,長者,無他伎能,宜可令收債。”孟嘗君乃進馮諼而請之曰:“賓客不知文不肖,幸臨文者三千余人,邑入不足以奉賓客,故出息錢于薛。薛歲不入,民頗不與其息。今客食恐不給,愿先生責之。”馮諼曰:“諾。”辭行,至薛,召取孟嘗君錢者皆會,得息錢十萬。乃多釀酒,買肥牛,召諸取錢者,能與息者皆來,不能與息者亦來,皆持取錢之券書合之。齊為會,日殺牛置酒。酒酣,乃持券如前合之,能與息者,與為期;貧不能與息者,取其券而燒之。曰:“孟嘗君所以貸錢者,為民之無者以為本業也;所以求息者,為無以奉客也。今富給者以要期,貧窮者燔券書以捐之。諸君強飲食。有君如此,豈可負哉!”坐者皆起,再拜。孟嘗君聞馮諼燒券書,怒而使使召諼。諼至,孟嘗君曰:“文食客三千人,故貸錢于薛。文奉邑少而民尚多不以時與其息客食恐不足故請先生收責之。聞先生得錢,即以多具牛酒而燒券書,何?”馮諼曰:“然,不多具牛酒即不能畢會,無以知其有余不足。有余者,為要期。不足者,雖守而責之十年,息愈多,急,即以逃亡自捐之。若急,終無以償,上則為君好利不愛士民,下則有離上抵負之名,非所以厲士民彰君聲也。焚無用虛債之券,捐不可得之虛計,令薛民親君而彰君之善聲也,君有何疑焉!”孟嘗君乃拊手而謝之。(節選自《史記·孟嘗君列傳》)材料二: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節選自王安石《讀<孟嘗君傳>》)【注】①代舍:戰國齊孟嘗君接待門客分上中下三等,上客所居稱代舍。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文奉A邑少B而民尚多不以C時D與其息E客食F恐不足G故請先生H收責之。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與,付給,交付,與《六國論》“與嬴而不助五國也”的“與”含義不同。B.責,索要,與《答司馬諫議書》“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的“責”含義不同。C.負,背棄,與《齊桓晉文之事》“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的“負”含義不同。D.材料中加點的兩個“所以”,都是“……的原因”的意思,含義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孟嘗君為了解決食客的供給問題,去到薛邑放貸,但是由于年成不好,不能及時收取利息,只能想辦法派人前往薛邑收債。B.馮諼在薛地收取十萬錢利息,并沒有將錢交給孟嘗君,而是用它來設宴招待債民,并利用這個機會分情況靈活處理債務問題。C.面對孟嘗君的詢問,馮諼分析貧富兩類債民的情況,并指出貧者根本不愿還債以及會給孟嘗君帶來弊端,最終說服了孟嘗君。D.王安石對世人稱孟嘗君能招賢納士的觀點并不認可,他認為正是因為孟嘗君養了很多無能的門客,才使得賢士不愿意歸附于他。13.請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今富給者以要期,貧窮者燔券書以捐之。(2)不多具牛酒即不能畢會,無以知其有余不足。14.材料一中馮諼討債時燒券書的目的是什么?按照材料二中王安石的觀點,馮諼是否符合“士”的標準?請簡要分析。(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見螢火杜甫巫山秋夜螢火飛,簾疏巧入坐人衣。忽驚屋里琴書冷,復亂檐邊星宿稀。卻繞井欄添個個,偶經花蕊弄輝輝。滄江白發愁看汝,來歲如今歸未歸?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點題,一“坐”字運用擬人的修辭,寫出螢火蟲輕盈之體態,用語新奇。B.頷聯上句寫詩人神情和感受,“驚”見“琴書”之“冷”,表現出環境的冷寂。C.頸聯中“個個”“輝輝”,運用疊音詞,極具音韻美,突出螢火蟲的形象特征。D.從尾聯看,這首詩應是杜甫晚年之作,寫出了詩人思念家鄉時的內心感受。16.明代文學家王嗣奭認為本詩“本意全在末二,借螢發端,正詩之興也”。那么,詩中是如何將對螢火蟲的描寫和詩人內心的情感融為一體的?請簡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賈誼在《過秦論》中論及陳涉起義的巨大影響時,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了農民起義的星火頃刻燃成燎原之勢。(2)每逢生活不如意時,老王常常會用李白《將進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來聊以自慰,自己的心胸也隨之豁達起來。(3)八百里洞庭,水勢浩瀚,無邊無際,杜甫的《登岳陽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既寫出洞庭湖的壯闊景象,也寫出了自然界的偉大力量。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戲曲自誕生起便深深扎根于大眾之中,作為古老而流傳廣泛的表演藝術,它起源于田間地頭、村落場院與集市祭臺,歷經瓦舍勾欄、宮廷豪宅,最終走進茶園戲館,成為人們文化娛樂活動(A)的一部分。隨著時代的變遷,戲曲的內容和精神風貌不斷與時俱進,當代中國人民的奮斗故事成為戲曲新的題材。();湘劇《月亮粑粑》則立足日常生活,展現了一位鄉村民辦教師30年堅守奉獻的心路歷程。這些作品都以普通勞動人民為描摹對象,與大眾生活緊密聯系。戲曲創作者們深刻把握時代主題,緊跟時代步伐,在戲曲創作中既尊重傳統又勇于創新。①創作者們通過改造并創新唱詞念白、行當及程式,②劇情更加貼近今天人們的口味;③他們采用將藝術劇場與社會舞臺相交融,④熱忱描繪當下的生活。戲曲的創新與發展甲,更體現在其形式的發展上。現代科技手段如燈光、布景、投影、全息技術的融入,使戲曲呈現方式越來越豐富多樣,使舞臺的表演(B),不僅提升了觀賞體驗,也改變了觀眾的欣賞習慣。此外,戲曲在演出過程中乙。從原來一味地看戲,到現在有更多的戲迷們與舞臺上的演員同步互動,成為他們特有的享受;田野民巷中戲迷自發裝扮彈唱的場景,成為公共文化中一幅絢麗的畫卷。在當今數字化時代,年輕一代則以新的方式創新表達古老戲曲的美學原理與特征,為戲曲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8.請在文中AB處填入恰當的成語。19.請依據下面提供的信息,按照畫波浪線句子的形式,在第二段括號處仿寫一個句子。要求:句式保持一致;內容充實,表達流暢。滬劇《挑山女人》創作梗概:(1)取材——真人真事;(2)人物——一位母親;(3)職業——挑山工;(4)事跡——撫養了三個孩子20.文中第三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21.請在文中橫線上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22.下面各項中,與文中“田野民巷中戲迷自發裝扮彈唱場景,成為公共文化中一幅絢麗的畫卷”所用修辭方法不相同的一項是()A.眼下它正緊閉著大嘴,在水面之下迅速地游著,高聳的背鰭像刀子般劃破水面,沒有絲毫搖擺。B.癌癥現在還是一個難題,不過,我們一定用焦裕祿同志的這種革命精神來盡快攻占這個高地。C.小張在學習上非常努力,有時就像一個刻苦鉆研的學者一樣,經常去圖書館,一去就是一下午。D.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在春風中搖擺不定。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一位知名企業家談到成功秘訣時,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們要做對的事,做難的事,做需要時間積累的事。”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廣東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聯考語文試題參考答案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1~5題答案】【答案】1.D2.A3.C4.①材料一側重對詩歌中“涼州”意象內涵的挖掘,具體闡釋了唐詩到明清詩歌中“涼州”意象內涵的發展變化情況。②材料二則側重論述涼州館驛的功用,并借助岑參的詩歌加以印證。5.原因:涼州處于多民族融合和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樞紐地位,是唐代許多士人建功立業的舞臺,從而成為眾多詩人吟詠的典型意象。作用:這一創作傳統,不僅激發了唐代人們的愛國熱情和進取精神,也展現了民族和諧、文化昌盛的氛圍,在明代還承載了針砭時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富士康終止合同協議書
- 合同簽訂后三方協議書
- 科研獻血協議書
- 投資人和運營人協議書
- 戀愛買房分手有協議書
- 喝酒前先簽免責協議書
- 結對合作協議書
- 員工大飯堂承包協議書
- 電費起碼協議書
- 終止謠言協議書
- 應急救援安全應知應會題庫
- 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英語人教版(2024)期末達標測試卷A卷(含解析)
- 2024年廣東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招募筆試真題
- 5年級語文下冊看拼音寫詞語漢字生字擴詞日積月累專項練習電子版
- 2025至2030年中國護腰帶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
- 2025年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中考二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六一”少先隊新隊員入隊儀式主持詞
- 空調崗位試題庫及答案
- 2024紡織機械操作流程掌握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貴州水投水庫運營管理西秀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基于新課標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