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上海高考真題文言文一閱讀匯編(2023-2023春)(含答案)_第1頁
十年上海高考真題文言文一閱讀匯編(2023-2023春)(含答案)_第2頁
十年上海高考真題文言文一閱讀匯編(2023-2023春)(含答案)_第3頁
十年上海高考真題文言文一閱讀匯編(2023-2023春)(含答案)_第4頁
十年上海高考真題文言文一閱讀匯編(2023-2023春)(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高考文言文一閱讀匯編(2023?2023春)

文言文一:傳記類文章

2023年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17—21題。(16分)

建中四年,項城為叛軍困。縣令李依,不知所為。其妻楊氐日:“君,縣令也。寇至當

守;力扶乏,死焉,職也。君如逃,那么人誰肯固矣!〃侃日:“兵與財皆無,將假設何?〃

日:“如不守,縣為賊所得矣,倉康皆其積也,府庫皆其財也,百姓皆其戰士也,國家何有?

奪賊之財而食其食,重賞以令死士,其必濟!〃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楊氏言曰:“縣令,誠主也;雖然,歲滿那么罷去。非假設

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墳墓存焉.宜相與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為賊之

人耶?〃眾皆泣。得數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項城,小邑也,無長戟勁弩、高城深溝之固。賊氣吞焉,將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賊者,

中其帥,墜馬死。賊失勢,遂散走,項城之人無傷焉。

17.寫出以下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那么人誰肯固矣()(2)其必迸()

(3)宜祖與致死以守其邑()(4)侃率之以乘城()

18.以下句中“為"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為哪一項(2分)()

A.項城為叛軍困B.縣令李侃,不知所為

C.吾從板外相為應答D.為君翻作?德琶行?

19.把以下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

(1)力缺乏,死焉,職也。

(2)雖然,歲滿那么罷去,非假設吏人、百姓然。

20.楊氏對胥吏百姓的一番陳詞使得“眾皆泣",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聯系全文,概括楊氏的性格特點。(2分)

【參考答案】

17.(1)堅守,固守(2)成功(3)一起(4)防守,登

18.B

19.(1)(抵抗的)力量不夠,死在這件事情上(這里)(1分),也是(1分)你的職分

(1分)。

(2)雖然(1分)這樣,任期滿了就離職而去(1分),不像差役、百姓那樣(1分)。

20.楊氏設身處地為胥吏、仃姓考慮(1分),激發出眾人保衛家園的志氣(1分)。

21.深明大義、有勇有謀、熱愛國家(答對任意一點得1分)。

2023年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17-22題。

沈周

①沈周,字啟南,長洲人,工詩善畫。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韻詩,上巡撫侍郎崔恭。

面試?鳳凰臺賦?,援笆立就,林大嗟異。及長,書無所不覽。文攀左氏,詩擬白居易、蘇軾、

陸游,字仿黃庭堅,并為世所愛重。尤工于畫,評者謂為明世第一。

②郡守欲薦周賢良,周決意隱遁。所居有水竹亭館之勝,國書鼎葬充物①錯列,四方名

士過從無虛日,風流文彩照映一時。奉親至孝。父沒,或勸之仕,對日:“假設不知母氏以

我為命耶?奈何禹膝不。〃居恒慶入城市,于郛外更行窩,有事一造之。晚年,匿跡惟恐不

深,先后巡撫王恕、彭禮成禮敬之,欲留寐下,并以母老辭。

③有郡守征畫工繪屋壁。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攝.或周周謁春游以免.周日:

“往役,義也,謁貴游,不更辱乎!〃卒供役而還。已而守入觀,儉曹②問曰:“沈先生無

恙乎?〃守不知所對,漠應日:“無恙。〃見內閣,李東陽日:“沈先生有牘乎?〃守益愕,

復漫應日:“有而未至。〃守出,倉皇謁侍郎吳寬,問:“沈先生何人?〃寬全言其狀。詢

左右,乃畫壁生也。比還,謁周舍,再拜引咎。索周,飯之而去。周以母故,終身不遠游,

以正德四年卒。

【注】①物:滿。②拴曹:吏部官員。

17.寫出以下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漫應曰()⑵寬備言其狀()

1&以下句中加點字不屬于通假字的一項為哪?項(2分)

A.父沒,或勸之仕B.卒供役而還

C.故患有所不辟也D.萬鐘那么下辯禮義而受之

⑼以下各組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2分)

A.①周以母故②而告以成功

B.①飯之而去②涵淡澎湃而為此也

C.①評者謂為明世第一②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D.①人其姓名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0.把以下句子解釋成現代漢漢語(6分)

(1)里人疾周者,人其姓名,遂被攝。

⑵比還,渴周舍,再拜引咎。

21.第③段詳寫了郡守對沈周態度的變化,其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2分)

22.聯系全文,簡析沈周隱逸的原因。(2分)

【參考答案】

17.隨便詳細18.B19.C

20.

(1)有憎恨沈周的鄉人,把他的姓名列入(畫工的名單),于是(他)被傳喚(去畫壁)。

(2)等到回來,(郡守)前往沈周家拜訪,叩拜兩次,主動承當過失。

21.從側面襯托沈周影響之大和為人寬厚

22.沈周不喜愛熱鬧喧囂的地方,素愛山林,欲行孝道。

2023年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17—21題。(17分)

①歐陽公諱曄,字日華。自為布衣,非其義,不輒受人之遺。少而所與親舊,后或甚貴,

終身不凈其門。初為隨州推官,治獄之難決者三十六。大洪山尋峰寺聚僧數百人,轉運使疑

其積物多而僧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兩饋公,公笑曰:“吾安用此?然汝能聽我

言乎?今歲大兇,汝有積谷六七萬石,能盡以輸官而賑民,那么吾不籍汝。〃僧喜日:“諾。〃

饑民賴以全活。

②陳堯咨以豪貴自驕,官屬其敢仰視。在江陵,用私錢作為官市黃金,府吏持帖,強僚

佐署。公呵吏日:“官市金當有文符。〃獨不肯署。堯咨諷轉運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③鄂州索陽,木號難治,7,芍.公治之,至那么決滯獄百余亭。桂陽氏有爭舟而相毆至死

者,獄久不決。公自臨其獄,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飲食之,食訖,悉勞而還于獄,獨留

一人于庭。留者色動惶顧,公日:“殺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日:“吾視食者皆以

右手持匕,而汝獨以左手,死者傷在右肋,此汝殺之明也。〃囚即涕泣日:“我殺也,不敢

以累他人。〃公之臨事明辨,猶古良吏,決獄之術多如此。所居,人皆愛思之。

17.寫出以下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少而所與親舊(2)終身不造其門

⑶本號難治⑷乃維公治之

18.以卜.各組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為哪一項(2分)

A.饑民賴以全活噠有?日長乎爾

B.至那“決滯獄百余事他植者那4不然

C.去其桎梏晅飲食之恍驚起舊.長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決獄之術多如此

19.用現代漢語解釋以下句子。(5分)

(1)堯咨諷轉運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2)桂陽民有爭舟而相毆至死者,獄久不決。

20.第①段中“公笑口”的"笑”反映了歐陽曄怎樣的心理?:3分)

21.本文表現了歐陽曄口口、口口和口口的品質。(3分)

【參考答案】

17.⑴交往⑵到⑶一問⑷調任

18.C

19.(1)陳堯咨暗示轉運使讓歐陽公離開,不讓(他)留在州府。

(2)桂陽有爭船而互相斗毆至死的人,(這個)案件長久沒能判決。

20.對僧人賄賂不以為然,對處理好此事自信沉著,安撫僧人,

21.廉潔愛民正直容智

2023年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17-21題。(16分)

①孫叔敖者,楚之處士也。皮丘相進之于堂莊王以自代也。三月為芨相.施教導民,上

下和合,世俗盛美,政陵禁止,吏無奸邪,盜賊不起。秋冬那么勸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

其所便,民皆樂其生。

②莊王以為幣輕,更小以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業。市今言之相曰:“市亂,民英安

其處,次行①不定。〃相曰:“如此幾何頃乎?〃市令曰:“三月頃。〃相曰:“罷,吾今

令之復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幣,以為輕。今市令來言曰'市亂,民英

安其處,次行之不定'。臣請遂令復如故。〃王許之,下令三日而市復如故。

③是民俗好庠⑵車,王以為康車不使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數下,民不知所從,

不可。王必欲高車,臣請教閭里使高其捆。乘車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數下車。〃王許之,

居半歲,民悉自高其車。

④此不教而民從其化,近者視而效之,遠者四面望而法之。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

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選自?史記.循吏列傳?J

【注】①次行:秩序。。廊:低、矮。③捆:門檻。

17.寫出以下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秋冬那么勸民山采(2)各得其所便,民皆樂其生

(3)市令日:"三月頃。”(4)令數下,民不知所從

18.以下句中加點詞語不存在古今異義現象的一項為哪一項()(2分)

A.政緩禁止B.莊王以為幣輕

C.如此幾何頃乎D.臣請教閭里使高其捆

19.用現代漢語解釋以下句子。(5分)

(1)皮丘相進之于楚莊王以自代也。

(2)王許之,居半歲,民悉自高其車。

20.第④段畫線句寫出了孫叔敖□□的性格特征。(2分)

21.聯系文本,簡析孫叔敖施政的具體策略。(3分)

【參考答案】

17.(1)鼓勵(2)以……為樂(3)左右(指時間)(4)聽從什么

18.B

19.

(1)虞丘相向楚莊王推薦孫叔敖來代替自己。(3分,進、以、''于楚莊王"倒裝各1分。)

(2)楚莊王同意了他的請求,過了半年,百姓全部自己增高了他們的車子。(2分,居、

句意各1分)

20.自信

21.恢復幣制,不干擾市場秩序,表達了孫叔敖安民策略;不依靠公布命令而是通過增高門

檻來到達增高車子的目的,表達了孫叔敖化民策略。(答出1點得2分,答出2點得3分。)

2023年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17-21題。(17分)

卜式傳

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為事。時漢方事匈奴,式上書,愿輸家財半助邊。上便使問

式:“欲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習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豈有冤,欲言

事乎?〃式日:“臣生與人無爭,邑人貧者貸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從式,何故見冤?〃

使者曰:“茍,子何欲?〃式曰:“天子誅匈奴,愚以為賢者宜死節,有財者宜輸之,如此

匈奴可滅也。〃使者以聞。丞相弘日:“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許。〃于是上不報式。式歸,

復田牧。

②歲余,會渾邪等降,倉府空,貧民大徙,皆仰給縣官,無以盡嘛。式復持錢二十萬與

河南太守,以給被民。河南上富人助貧民者,上識式姓名,日:“是固前欲輸其家半財助邊。〃

上于是以式終長者,召開中郎。

③初式不愿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為郎,布衣草履而牧

羊。歲余,羊肥息。上過其羊所,善之。式日:“非獨羊也,治民猶是矣。以時起居,惡者

輒去,毋令敗群。〃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聲。上以式樸忠,拜為齊相。

〔選自?漢書?,有刪改〕

17.寫出以下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使者以聞(2)布衣草履而牧羊

(3)歲余,羊肥息(4)上過其羊所,善之

18.以下各組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為哪一項()。(2分)

A.臣生與人無爭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

B.以田畜為事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C.布衣草履而牧羊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

D.愚以為賢者宜死節河南上富人助貧民者

19.把以下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

11)茍,子何欲?

(2)以時起居,惡者輒去,毋令敗群。

20.第①段中,卜式的做法為什么被丞相認為是不合"人情”的?(2分)

21.依據全文,概述皇帝對卜式認識的變化過程。(3分)

【參考答案】

17.(4分)(1)使……知道:2)穿著布衣(3)繁殖(4)認為……好

18.(2分)C

19.(6分)

(1)如果(是這樣),你想要什么?("茍”、省略句、賓語前置,各1分)

⑵按一定的時間作息,不好的就去掉,不要讓(它或他)損害群體。(“以時”、"輒",

句意,各1分》

20.(2分)丞相認為付出后要求回報是人之常情,卜式那么為國家無私付出,不求回報,

所以被認為不符合“人情〃。

21.(3分)皇帝開始不太了解卜式的為人,接著認識到他是忠厚的長者,最后發現他有治國

才能。(答對1點給1分)

2023年

(五)閱讀下文,完成17—21題。(16分)

史弼傳

①史弼,字公談,陳留考城人也。為平原相,時詔書下,令舉鉤黨,郡國所奏,相連及

者多至數5,唯弼獨無所上,從事①賁口:“詔書本惡黨人,青H六郡,其五有黨,平原何理

而得獨無?〃弼日:“先王錘理天下,畫界分境,水土異齊,風俗不同。它都自有,平原自

無,胡可相比?假設承望上司,誣陷良善,淫刑濫罰,以逞非理,那么平原之人,戶可為黨。

相有死而已,所不能也。〃濟活者千余人。

②遷河東太守,受詔當舉孝廉,弼知多權貴請托,乃學敕斷絕書屬。中常侍侯覽果遺諸

生赍書請之,積日不得通。生乃以它之謁弼,而因達覽書。弼大怒日:“太守忝荷更任,中

選士報國,爾何人而偽詐無狀!〃命左右引出,是捶數百,府丞、掾史十余人皆諫于廷,弼

不對。遂付安邑獄,即日考殺之。侯覽大怨,遂誣弼誹謗,檻車征。吏人莫敢近者,唯前孝

廉裝瑜送到崎沌之間,大直于道旁曰:“明府移加虐臣,選德報國,如其獲罪,足以垂名竹

帛,愿不憂不懼。〃弼曰:“'誰謂茶苦,其甘如養」昔人刎頸,九死不懈。〃下廷尉詔獄,

減死罪一等。

③刑竟歸田里,稱病閉門不出。數為公卿所薦出為彭城相會病卒。

〔節選自?后漢書?〕

【注】①從事:官名。

17.寫出以下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詔書稱惡黨人(2)乃字敕斷絕書屬

(3)明府輦圻虐臣(4)九死不恨

18.把以下句子譯成現代漢語。(5分)

(1)郡國所奏,相連及者多至數百。

(2)生乃以它事謁弼,而因達覽書。

19.第③段畫線句的句中應有兩處停頓,請用加以標出.(2分)

數為公卿所薦出為彭城相會病卒

20.第①段中史弼反駁從事的理由可概括為:(1):(2)

________________。(2分)

21.用一個四字短語概括史弼的主要品質。(3分)

【參考答案】

17.(1)憎恨(2)預先(3)打擊(4)遺憾

18.(1)各郡國上報的人,互相牽連到的多達幾百。(“所奏”"連"各1分)

(2J諸生就用其它的界為借口拜見史弼,于是趁機送上了侯覽的書信。「謁""因"

“達”各1分)

19.數為公卿所薦/出為彭城相/會病卒。

20.(1)各地情況不同,不能強求一致(2)不能為迎合上司而違背事實

21.(1)剛正不阿⑵剛烈正直

2023年

(五)閱讀下文,完成17—21題。(17分)

①劉晏初為轉為使,常以厚直用再走者,現報四方物價。雖遠方不敷H皆達使司①。食

貨較重之權,悉在掌握,國家獲利,而天下無甚貴甚賤之憂。

②晏又以為戶口滋多,那么賦稅自廣,故其理財常?愛民為先。諸道各置知院官,每句

月斗州縣雨雪豐歉之狀白使司。知悅官始見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須假設干蠲兔,某月須

假設干救助。及期,晏不俟州縣申請,即奏行之,應民之急,未嘗失時。由是民得安其居業,

戶口蕃息。其初,財賦歲入不過四百萬緡,李年乃千余萬緡。

③晏專用榷②鹽法充軍國之用,以為官多那么民憂,故但于出鹽之鄉置鹽官,自余州縣,

不復置官。先是,運關東谷入長安者,烏河流湍悍,串一斛得八斗至者,那么為成勞,受優

賞。晏以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各隨廉價,造運船,教漕卒,江船達揚州,汴船達河

陰,河船達渭口,渭船達太倉,其間歲水置倉,轉相受給。自是每歲運谷或至百余萬斛,無

斗升沉?覆者。暴于揚子造船,每艘給錢干緡。或言''所用實不及半,虛費太多〃。暴曰:“不

然,論大計者固不可惜小費,凡事必為永久之慮。今始置船場,執事者至多,領先使之私用

無窘,那么官物堅牢矣。假設淫與之屑屑校計鋸銖,安能久行乎!〃

〔節選自?資治通鑒?〕

【注】①使司:指轉運使官署。②榷:專賣。

17、寫出以下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每旬月丹州縣雨雪豐歉之狀白使司(2)單一斛得八斗至者

(3)其間繆水置倉(4)假設避與之屑屑校計錨

18、把文中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5分)

19、對以下兩句中“以"字的用法分析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2分)

①故其理財以愛民為先②以河流湍悍

A、①②中的“以”都是介詞B、①中的“以"是連詞,②中的“以”是

介詞

C、①②中的“以"都是連詞D、①中的“以"是介詞,②中的“以”是

連詞

20、第②段中,劉晏用什么方法增加戶口數量?(用自己的話咨復)(3分)

21、第③段內容表達了劉晏怎樣的管理理念?請加以概括。(3分)

(五)〔17分)

17、(4分)(1)記錄(2)大致(3)沿著(4)立即

18、(4分)答案例如:劉妥當初擔任轉運使時,一直用高價招募擅長奔波的人,察訪報告

各地的物價,即使遙遠的地方(的物價),不用幾天都能送到轉運使官署。

評分說明:此題采用扣分方式評分。''劉晏當初擔任轉運使〃、“常以厚直〃、“募擅走者〃、

“覘報四方物價〃、“雖遠方〃、主語省略、“不數日皆達使司〃為7個點,考生譯文中有

1點錯誤扣1分,扣到。分為止。

19、(2分)D

20、(3分)在各道設置知院官,及時掌握情況(1分),一旦需要,就及時救助(1分),

讓百姓安居樂業(1分),從而增加了戶口數量。

21、(3分)第③段的內容表大了劉晏按需置官(1分)、因地制宜(1分)、從長計議(1

分)的管理理念。

2023年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16—20題。(18分)

①梁彥光,少聰明,有至性,其父每謂所親曰:“此兒有風骨,當興吾宗。〃入太學,

略涉經史,有規檢,造次必以禮。解褐秘書郎,時年十七。累it枝州刺史。后數歲,轉相州

剌史。

②彥光前在岐州,其俗頗質,以錚鎮之,合境大化,奏課連最,為天下第一。及居相州,

如岐州法。鄴都①雜俗,人多變詐,為之作歌,稱其不能理化,上聞而譴之,竟坐免。

③歲余,丹趙州刺史。彥光言于上日:“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為‘戴帽揚②‘。臣自

分廢黜,無復衣行之望,不謂天恩復垂收采。請復為相州,改弦易調,應有以變甚風俗,上

答隆恩。〃上從之,復為相州刺史。

④豪猾者聞彥光自請而來,莢不嗤笑。彥光下車,發捅③奸隱,有假設神明,于是狡猾

之徒莫不潛竄,合境大駭。相州人情險誠,彥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東大儒,

每鄉立學,非圣智之書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親臨策試,有勤學異等、聰令有聞者,

升堂設饌。及大成,當舉,行賓貢之禮,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財物資之。于是人皆剋勵,風

俗大改。有灌陽人焦通.人親禮闕,為從弟所訟。彥光弗之罪,將至州學,令觀于孔子廟。

于時廟中有韓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弱、對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既悲且愧,假設無自容。

彥光訓諭而遣之,后改正勵行,卒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類也。

〔節選自?隋書?〕

[注]①鄴都:鄴城,相州治所。②例:飴糖。③發摘:揭發。

16.寫出以下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當興吾宗(2)其俗頗質

(3)臣自分廢黜(4)聰令有聞者

17.以下句中加點詞語古今含義相同的一項為哪一項(),(2分)

A.此兒有風骨B.稱其不能理化

C.無復衣冠之望D.招致山東大儒

18.把第④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5分)

19.第③段畫線局部反映了梁彥光當時□□口口的心理狀態。(2分)

20.梁彥光兩次治理相州,成敗迥異,請具體分析其原因。(5分)

(五)(18分)

16.(4分)(1)振興(2)質樸(3)料想(4)美好

17.(2分)A

18.(5分)答案例如:漫陽有個叫焦通的人,侍奉父母禮數映失,被堂弟控告。彥光沒有

判他罪,把他帶到州學,貢令他在孔子廟觀看效法。

評分說明:“事親”"禮闕””為從弟所訟"“弗之罪”"將至州學”“令觀于孔子廟”為

6點,1點有錯誤扣1分,扣到0分為止。

19.(2分)評分量表:

分值等級描述答案例如

2分準確概括畫線局部反映出的心理狀態(1)胸有成竹(2)信心十足

1分概括的心理狀態與面線局部有關,但不潴確(1)欲雪前恥(2)爭強好勝

(3)急于糾錯(4)勵精圖治

0分應答錯誤。(1)剛愎自用(2)任勞任怨

20.(5分)梁彥光第一次治理相州時,沒有針對相州多詭詐的風氣(1分),沿用了在岐

州時'‘以靜鎮之”的方法(1分),導致失敗。第二次治理相州時,一方面揭發壞人壞事,

嚴懲狡猾之徒(1分),另一方面立學興儒(1分),以德化人(1分),取得成功。

2023年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16—21題。”8分)

①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博學能用文,美須眉,善談論。郡將夏侯威異之,以

兄霸之子妻之。舉上計吏,州四辟從事,皆不就。夏侯霸之降蜀也,知親多告絕,祜獨生其

室,思禮有加椅。

②帝將有滅吳之志,以祜為都督荊州諸軍事,鎮南夏,甚得江漢之心,吳石城守去襄陽

七百余里,每為邊害,祜患之,竟以詭計①令吳罷守。于是成遂成半,分以里田八百余頃,

大獲其利。在軍常輕裘緩帶,身不被甲,鈴閣以下,侍衛不過十數人,而頗以漁畋廢政。嘗

欲夜出,軍司徐機執索當營門日:“將軍都督萬里,安可輕脫!將軍之安危,亦國家之安危

也。胤今日假設死,此門乃開耳!〃祜改容謝之,此后稀出矣,

③每與吳人交兵,克日方戰,不為掩襲之計。將帥有欲進詢詐之策者,板飲以醇酒,使

不得肯〃吳將鄧香掠芨口,祜墓生縛香,既至,宥之.杏感其息其,率部曲而降八祜出軍什

吳境,刈谷為糧,皆計所侵,送絹償之,每會眾江渦游獵,常止晉地,假設禽獸先為吳人所

傷而為晉兵所得者,皆封還之,于是吳人翁然悅服。稱為“羊岱〃,不之名也。祜與陸抗相

對,使命交通,抗稱祜之德量,雖樂毅,諸葛孔明不能過也。抗常病,祜情之藥。抗服之無

疑心,人多諫抗,抗日:“羊枯豈婚人者?〃

④枯女夫宏勸祜有所營造,令有歸載者,祜黯然不應,逐音諸于日:“人臣樹秋那么背

公,是大惑也,汝宜識吾此意。〃

(節選自?晉書?羊祜傳?)

【注】①詭計:奇計。

16.寫出以下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博學能用文(2)枯獨宗其室

17.為以下居中加點詞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

(I)皆計所厚.送絹嘗之()

A.侵占B.侵犯C.侵害D.侵襲

(2)枯與陸抗相對,使命穿鴻()

A.結交B.連接C.往來D.溝通

18.以下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為哪一項0o(2分〕

A.胤今日假設死,此門乃開耳今君乃亡趙走燕

B.稱為“羊公”,不Z名也名讀書不知,惑之不解

C.枯女夫嘗勸枯右期營置視成所蓄,掩口胡盧而笑

D.人臣樹私那4背公及渚河,那4在舟中矣

19.把第③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6分)

每與吳人交兵,克日方戰,不為槍襲之計。將帥有欲進謫詐之策者,㈱飲以醇酒,使不得言。

20.第④段中“此意”指的是:做大臣應當□□□□(,(2分)

21.依據②③兩段相關事跡,概括羊祜的主要品質,完成表格,(4分)

相關事跡羊祜的品質

安邊墾田(1)_________________

徐胤當門⑵_________________

鄧香歸降⑶_________________

陸抗服藥(4)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6.(1)撰寫(2)安守

17.(1)A(2)C

18.C

19.每次與吳人交戰約定好日期才交鋒.不做那些偷襲的事.舒卜.將領中要獻那些詭詐的計

謀的.他就給人喝好酒,使獻計者醉不能言。

20.自守衛疆界,不要貪求小利;不樹私背公。

21.有眼見,識大局:深得軍心;以德服人,做人光明磊落:真誠待人,寬容大量。

2023年春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6—21題。(18分)

①何武,字君公,蜀郡鄲縣人也。武兄弟五人,皆為郡吏,郡縣敬憚之。武弟顯家有市

籍,租常不入,縣數負其課。市嗇夫求商①捕辱顯家,顯怒,欲以吏事中商。武臼:“以吾

家租賦繇役不為眾先,奉公吏不亦宜乎!"武卒白太守,召商為卒吏,州里聞之皆服焉。

②久之,拜為諫大夫,遷揚州刺史。九江太守戴圣,?禮經?號小戴者也,行治多不法,

前刺史以其大儒,優容之。及武為刺史,行部錄囚徒,有所舉以屬郡。圣曰:“后進生何知,

乃欲亂人治!”皆無所決。武使從事廉②得其罪,圣懼,自免。后為博上,毀武于朝廷。武

聞之,終不揚其惡。而圣子賓客為群盜,得,系廬江。圣自以子必死。武平心決之,卒得不

死。自是后,圣削服。

③武為人仁厚,好進士,獎稱人之善。為楚內史厚兩龔,在沛郡厚兩唐。及為公卿,薦

之朝廷。此人顯于世者,何侯③力也,世以此多焉。然疾朋黨問文吏必于儒者問儒者必于文

吏以相參檢。欲除吏,先為科例以防請托。其所居亦無赫赫名,去后常見思。

(注)①嗇夫求商:嗇夫,官吏名,職掌收取賦稅;求商,人名。②廉:考察,查訪。③何

侯:指何武。

16.寫出以下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顯怒,欲以吏事出商(2)世以此叁焉

17.為以下句中加點詞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

(1)圣懼,自免

A.赦免B.逃脫C.解職D.謝罪

(2)系廬江

A.擾亂B.拘禁C.歸屬D.牽連

18.第③段畫線局部斷句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2分)

A.然疾朋黨問/文吏必于儒者問/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參檢。

B.然疾朋黨/問文吏/必于儒者問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參檢。

C.然疾朋黨問文吏/必于儒者問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參檢。

D.然疾朋黨/問文吏必于儒者/問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參檢。

19.把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

欲除吏,先為科例以防請托。其所居亦無赫赫名,去后常見思。

20.根據第①段,州人敬服何武的直接原因是()。(2分)

A.何武讓弟弟及時補交了欠稅。

B.何武稟告太守召求商為卒吏。

C.何武巧妙平息了弟弟的憤怒。

D.何武公開稱贊求商奉公執法。

21.第②段表現了何武怎樣的品格?請結合內容加以分析。(4分)

(四)18分

16、(2分)⑴中傷(2)稱贊

17、(2分)⑴C(2)B

18、(2)D

19、(6分)答案例如:(何武)想要提拔官吏,先制定條例來防止托關系。他在任時也沒

顯赫的名聲,離開后常常被人們思念。

20、(2分)B

21、(4分)面對大儒戴圣,何武不懼威勢,揭露其罪行;盡管戴圣曾在進行詆毀自己,但

何武不揚其惡:判決戴圣兒子時,何武秉公執法。這些事情表現了何武方正、大度的品格。

2023秋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5-20題。(18分)

①李大亮,康州涇陽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署龐玉行軍兵曹。在東都與李密戰敗,

同輩百余人皆就死,賊帥張弼見而異之,獨釋與語,遂定交于族下。

②大亮自東都歸國,授土門令。賊卷境,大亮眾少不敵,逵單馬詣賊,營,召其豪帥,諭

以禍福,群胡感悟,相率請降。大亮殺所乘馬,以勺之宴樂,徒步而歸。前后降者千余人,

縣境以清。遷安州刺更,又令徇廣州。行次九江,會捕公拓反,遣兵圍數州,大亮擊破之。

以功賜奴婢百人,大亮謂曰:“汝輩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為賤隸乎?〃一皆放

遣。

③尋召拜太府卿,出為涼州都督,以惠政聞。常有臺使①封州,見有名鷹,個大亮之。

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絕畋獵,而使者求鷹。假設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

使非其人。〃太宗下書曰:“有臣假設此,朕復何憂!〃后拜左衛大將軍,兼領太子右衛率,

宿衛兩宮,甚為親信。大亮每當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嘗勞之日:“至公宿直,我便通夜

安臥。〃

④太宗每有巡幸,多令居守。房玄齡每稱大亮之節,可以考大位。

⑤大亮雖位望通顯,而居處卑陋,衣服儉率。至每懷張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時為將

作丞②,自匿不言。大亮嘗遇諸途而識之,持弼而泣,恨相之晚。多推家產以遺弼,弼拒而

不受。

(節選自?舊唐書?李大亮傳?)

[注]①臺使:朝廷的使者。②將作丞:它職名,級別較低,

15.寫出以下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賊港境(2)見有名鷹,四大亮獻之

16.為以下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

(1)大亮殺所乘馬,以與之宴樂()

A.送給B.和,同C.參加D.幫助

(2)每稱大亮之節,可以當大位()

A.接受B.擔任C.適合D.把守

17.第②段畫線局部斷句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1)。(2分1

A.汝輩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為賤隸乎?

B.汝壟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為賤隸乎?

C.汝輩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為賤隸乎?

D.汝輩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為賤隸乎?

18.把第④段畫線句譯成現代漢語。(6分)

大亮嘗遇諸途而識之,持弼而泣,恨相之晚。多推家產以遺弼,弼拒而不受。

19.第③段畫線句反映了太宗怎樣的心情?以下選項中最恰當的一項為哪一項()。(2

分)

A.欣慰B.自豪C.感動D.慶幸

20.第②段“勸降敵人”和"遣散奴婢”兩件事反映了李大亮的特點。(4分)

【答案】

15.[1]侵犯〔2〕暗示

16.(1]C〔2〕B

17B

18.李大亮曾經在路上認出了張弼,握住他的手哭泣,把全部家產送給他,張弼謝絕不愿接

受。

19.C

20.(1)有勇有謀,分別表達“勇”和〃謀〃這兩個特點:〔2〕寬厚仁愛,分別表達出〃

寬和"仁”這兩個持點

2023春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5?20題。(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