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知講練考全優學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學期十月份月考訓練題8第二章《聲現象》實驗題1.在探究聲音的產生于傳播時,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下面的實驗:
(1)如圖①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可觀察到,它說明了聲音是由產生的。此探究中懸掛著的乒乓球的作用是;(2)如圖②所示,為了驗證(1)中的探究結論,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桌子發出了很大的聲響,但他幾乎沒有看到桌子的振動,為了明顯地看到實驗現象,你的改進方法是:;。(3)如圖③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該實驗能說明可以傳聲。在月球上(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彈起;(4)如圖④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所聽到的鈴聲將會逐漸(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并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內抽成真空后,就聽不到鬧鐘響鈴的聲音了,最后得出結論:真空(選填“能”或“不能”)傳聲。2.學習二胡演奏過程中,小明發現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他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想。猜想一: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猜想二: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猜想三: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和同學們找到了表中所列4種規格的琴弦,進行實驗。編號ABCD材料規格尼龍尼龍尼龍鎳合金長度/cm555580①橫截面積/mm210.510.5(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編號、兩種規格的琴弦進行實驗。(2)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編號、兩種規格的琴弦進行實驗。(3)在驗證猜想三時,小明發現粗心的同學沒有把表中的數據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數據是。(4)小明在這個探究實驗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3.如圖所示,某同學用尺子探究音調和響度分別與什么有關時,做了以下實驗:
(1)該同學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使鋼尺每次振動的幅度(振幅)大致相同。實驗發現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發出聲音的音調越;由此可得出結論:音調的高低與發聲體振動的有關。(2)又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幅度;改變撥動鋼尺的力度,再次撥動,使鋼尺每次的振動快慢大致相同。實驗發現撥動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越大,發出聲音的越大。(3)在實驗中會發現:當尺子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較大的力撥動鋼尺,卻聽不到聲音,這是由于:振動的頻率20Hz(填“高于”或“低于”),發出的是。(填“超聲波”或“次聲波”)(4)在以上實驗中,用到了研究問題的常用方法是。(填“控制變量法”、“類比法”或“轉化法”)4.初中物理研究過程中常用到一種實用性強,而且非常重要的科學探究方法———控制變量法。控制變量法是為了研究物理量與影響它的多個因素中的一個因素的關系,可將除了這個因素外的其它因素人為的控制起來,使其保持不變,再比較、研究該物理量與該因素之間的關系,得出結論,然后再綜合起來得出規律的方法。在學習吉他演奏的過程中,小明發現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是受各種因素影響的,他決定用控制變量法對此進行探究。經過與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猜想二: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猜想三: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為了驗證這些猜想,他們找來了一些琴弦,其規格分別如表所示:編號材料長度/cm橫截面積/mm2A銅600.76B銅600.89C銅601.02D銅800.76E銅601.02F銅1000.76G鋼80H尼龍800.76I尼龍1001.02(1)為了驗證猜想一,可選用編號為、、的琴弦進行研究。(2)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用編號為、、的琴弦進行實驗。(3)為了驗證猜想三,請你在表中填上該琴弦的橫截面積為。5.在學習演奏小提琴的過程中,小明和同學們發現弦樂器的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他們決定對這種現象進行探究,經討論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可能與琴弦的長度有關;猜想二: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猜想三: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一些不同規格的琴弦,如下表:編號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長度/cm琴弦的橫截面積/mm2①鋼400.5②鋼ab③尼龍絲300.5④尼龍絲400.5(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兩根編號分別為的琴弦進行實驗;(2)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用兩根編號分別為的琴弦進行實驗;(3)為了驗證猜想三,小明選用編號為①、②的琴弦進行實驗,則表中缺少的數據:a應40,b應0.5;(選填“等于”或“不等于”)(4)探究過程常采用下列主要步驟:A.分析歸納得出結論;B.設計和進行實驗;C.提出問題與猜想。這些探究步驟的合理順序應該是(只填代號);(5)上述實驗探究過程中主要采用的物理方法是法。6.如圖所示,通過觀察小提琴、吉他等弦樂器的結構,以及演員演奏時要調節弦的長短或松緊。小明猜想琴弦發出的聲音音調高低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猜想一:琴弦的粗細;猜想二:琴弦的長短;猜想三:琴弦的材料。為了驗證上述猜想,他找到了表中所列4種規格的琴弦進行實驗。編號材料長度/橫截面積/A尼龍551B尼龍550.5C尼龍801D鎳合金550.5(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編號的琴弦進行實驗;(2)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編號的琴弦進行實驗;(3)為了驗證猜想三,應選編號的琴弦進行實驗;(4)小明在這個探究實驗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5)根據你的觀察,琴弦發出的聲音音調高低還可能與琴弦的因素有關。7.下面是探究聲現象的四個實驗情景,請回答相關問題:
(1)圖甲實驗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乒乓球在這里起的作用是;圖乙中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出聲音,如果此實驗放在月球上做,將看到乒乓球(選填“能”或“不能”)彈開,理由是;(2)如圖丙所示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撥動鋼尺,可以探究聲音的音調與的關系;接著保持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一定,將伸出桌面的一端分別下壓1cm、2cm、3cm,可探究聲音的響度與的關系;(3)如圖丁所示,在8個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細調節水的高度。用相同大小的力敲擊它們,就可以發出“1,2,3,4,5,6,7,i”的聲音來,其中音調最高的是瓶(選填“a、b、c、d、e、f、g、h”)。8.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此實驗從正、反兩面探究聲音傳播需要的條件。
(1)在抽氣的過程中,隨著瓶內的空氣逐漸減小,你聽到的正在發聲的音樂聲音在逐漸;(2)將空氣放入瓶內,你聽到的聲音又將逐漸。就以上實驗,可以從觀察到的現象進行,若瓶內被抽成真空,你將(選填“聽到”或“聽不到”聲音)。由此可得到結論:。9.為了探究聲音的三個特性,某班同學們用兩把大小完全一樣的鋼尺和塑料尺分別進行了以下操作,如圖所示。(1)將鋼尺一端緊壓在桌面邊緣,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撥動它,聽聲音看現象,從而得出了聲音的音調與振動有關;(2)保持鋼尺伸出長度不變,用大小(“不同”或“相同”)的力撥動它伸出桌面的端部,聽聲音,看現象,從而得出了聲音的響度與發聲體的有關;(3)把(2)步驟中的鋼尺換成塑料尺,其它操作相同,聽出了兩次聲音的不同;(4)以上探究方法叫,下列研究問題的方法不是采用這種方法的是。A.蒸發快慢與溫度高低、空氣流動快慢、液體表面積大小的關系B.用懸掛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乒乓球被彈開
10.表中是某些介質的聲速。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斷聲速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關:聲速的大小跟有關(答一種即可);(2)設海水溫度為25℃,在海面用超聲測位儀向海底垂直發射聲波,經過4s后收到回波,海水的深度是m;(3)如圖甲,用豎直懸掛的泡沫塑料球接觸發聲的音叉時,泡沫塑料球被彈起,該現象說明;(4)如圖乙,用小錘去敲打右邊的音叉,左邊的音叉也能發聲,并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該實驗能說明聲波可以傳遞;(5)如圖丙所示是把音叉發出的聲音輸入到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其中音調相同的是,響度相同的是。(均填寫丙圖中的序號)介質v/(m?s-1)介質v/(m?s-1)水(5℃)1450冰3230水(15℃)1470軟橡膠(常溫)40至50水(20℃)1480軟木500海水(25℃)1531鐵(棒)520011.在學習演奏小提琴的過程中,小明和同學們發現弦樂器的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他們決定對這種現象進行探究,經討論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猜想二: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猜想三: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一些不同規格的琴弦,如下表:編號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長度/cm琴弦的橫截面積/mm2①鋼200.3②鋼0.5③鋼400.5④尼龍絲300.5⑤尼龍絲400.5(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這兩根琴弦進行實驗(填編號);(2)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用這兩根琴弦進行實驗(填編號);(3)為了驗證猜想三,小明選用編號為①、②的琴弦進行實驗,則表中缺少的數據應為;(4)該實驗主要采用的實驗方法是。12.關于聲,小明和小華做了下面的一些實驗:
(1)如圖1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可觀察到,這說明。此探究中將音叉的振動間接通過乒乓球的運動表現出來,在物理學中,這種科學研究方法叫做。(2)如圖2所示,為了驗證(1)中的探究結論,小明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桌子發出了很大的聲響,但他幾乎沒有看到桌子的振動,為了能明顯地看到實驗現象,你的改進方法是。(3)如圖3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的音叉也會發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該實驗說明可以傳聲。(4)如圖4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聽到的聲音會逐漸,甚至最后聽不到聲音了,這個實驗說明了。(5)如圖5所示,將一把鋼尺緊壓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適當的長度,撥動鋼尺,就可聽到(選填“鋼尺”或“桌面”)振動發出的聲音,逐漸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發現音調逐漸變“低”了,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卻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此時發出的聲是波。13.如圖所示,小明想探究“聲音的音調與長度的關系”,他將8個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細調節水的高度,敲擊它們,就可以發出不同音調的聲音;而用嘴吹每個瓶子的上端,可以發出哨聲。
(1)從左向右用木棍敲擊瓶子,聽到的音調逐漸(選填“升高”或“降低”);(2)從左向右用嘴在瓶子口吹氣,聽到的音調逐漸(選填“升高”或“降低”);(3)上述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當其他條件相同時,振動物體的長度越長,。(4)小明又研究均勻拉緊的琴弦發音頻率與弦長的關系,并記錄了實測的數據(如下表所示)。請你根據記錄表中的有關數據,分析并寫出音名B(7)的頻率。音名C(1)D(2)E(3)F(4)G(5)A(6)B(7)C(i)唱名(C調)DoReMiFaSolLaSiDo′頻率/Hz264297330352396440528弦長l14.在“聲現象”一章的學習中,老師在課堂上和大家一塊完成了以下幾個實驗:
①如圖甲:把正在發聲的音叉靠近懸掛的靜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復彈起。②如圖乙:把正在響鈴的電鈴放在玻璃鐘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空氣,發現鈴聲明顯減小。③如圖丙:撥動同一把鋼尺,在保證其振幅相同情況下,改變其伸出桌邊的長度,觀察鋼尺振動的快慢。(下述填寫研究方法的均選填序號)①控制變量法②等效替代法③轉換法④理想模型法⑤科學推理法(1)圖實驗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該實驗運用的研究方法是,乒乓球的作用是。(2)圖乙實驗進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真空傳聲(選填“能”或“不能”),該實驗運用的研究方法是。(3)圖丙是在探究聲音的音調跟的關系,該實驗運用的研究方法是。若想使刻度尺發出的聲音響度更大,則可用更大的力度撥動刻度尺,使其振動的(選填“頻率”或“幅度”)增大。15.如圖所示,將播放著音樂的手機,用細線懸掛在廣口瓶中,用抽氣機通過密封瓶塞上的氣道向外抽氣。當抽氣機把玻璃瓶內的空氣逐漸抽出時,聽到的聲音(選填“逐漸增強”、“逐漸減弱”或“保持不變”)。再打開進氣門,讓空氣重新慢慢進入廣口瓶中,聽到的音樂聲逐漸(選填“逐漸增強”、“逐漸減弱”或“保持不變”)。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現有的抽氣設備很難將玻璃罩內抽成真空狀態,即實驗無法達到絕對的真空,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下列選項中的(填寫正確選項符號)得到實驗結論。A.借助日常生活經驗B.利用實驗直接證實C.采用理論推導D.實驗基礎上進行科學推理16.小明在觀察圖甲所示的二胡時猜想:弦發聲的音調可能與弦的長度、粗細和松緊有關。于是他找來兩根粗細不同的鋼絲,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裝置,撥動枕木AB間的鋼絲,進行了四次對比探究,四次實驗的部分信息如丙表所示。實驗次數1234鋼絲粗細AB間距/cm50505030鉤碼個數3343(1)實驗中,在鋼絲末端懸掛不同數目的鉤碼是為了改變鋼絲的;(2)第1、2兩次實驗是為了探究音調與弦的關系。撥動后發現第1次實驗發聲音調低,則小明可得出結論:;(3)為了探究其余猜想,關于第3、4兩次鋼絲的粗細選擇,一定要滿足;A.3粗4細
B.4粗3細
C.粗細相同
D.粗細均可(4)探究結束反思實驗時,小明認為可以將鋼絲換成易于拉長和縮短的橡皮筋更方便探究音調與弦的長度關系。你認為可行嗎?為什么?;(5)二胡演奏時可通過手指按壓、松開、滑動等指法配合產生優美旋律。圖丁中小明兩手指按壓的是音符“3、4”位置,為發出“3”音符,他此時最簡單合理的操作是:。17.在學習二胡演奏的過程中,小華發現弦發聲音調高低受各種因素影響,他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弦發聲的音調高低可能與弦的橫截面積有關;猜想二:弦發聲的音調高低可能與弦的長短有關;猜想三:弦發聲的音調高低可能與弦的材料有關。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下表所列出的不同規格的弦,還借來一個測量振動頻率的儀器進行實驗。編號材料長度/cm橫截面積/mm21銅600.52601.03601.54800.5561000.57鋼801.58尼龍801.591001.5(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編號為、、的弦進行實驗;(2)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用編號為、、的弦進行實驗;(3)表中有的材料規格沒有填全,為了驗證猜想三,必須知道該項內容,請在表中填上所缺數據。()()18.微風吹過,金屬管風鈴發出悅耳的聲音。小明想探究管子發出聲音振動的頻率與長度、直徑的關系。他選取了材料與管壁厚度都相同、長度和直徑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將它們用細線懸掛,敲擊后,測出各自發出聲音的頻率,數據如下表:編號長度/cm直徑/cm頻率/Hz1201.521312302.012843502.5656(1)敲擊金屬管時,聲音是由金屬管產生的,用不同大小的力敲擊金屬管,則金屬管發出聲音的將不同;(2)三根管中音調最低的是號管;(3)根據表中數據,能否得出“管子發出聲音的頻率隨長度、直徑的增大都會減小”的結論?請說明你的理由。答:(能/不能);理由:。19.為研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小明同學進行系列的實驗研究。(1)如圖甲所示,用豎直懸掛的乒乓球接觸發聲的音叉時,乒乓球會被彈起,這個現象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產生的;(2)如圖乙所示,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會把乒乓球彈起,這個現象說明;(3)若在月球上做上述兩個實驗,(選填“圖甲”或“圖乙”)實驗乒乓球會彈起;(4)石頭落入水中,產生的水波向四周傳播;發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傳播。通過水波來研究聲波,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為法。A.推理
B.類比C.控制變量
D.轉化20.在學習吉他演奏的過程中,小華發現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是受各種因素影響的,他對此進行了研究。經過和同學們討論,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猜想二: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猜想三: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找到了下表所列8種規格的琴弦,因為音調高低取決于聲源振動的頻率,于是借來一個能夠測量振動頻率的儀器進行實驗。編號材料長度/橫截面積編號材料長度/橫截面積A銅600.76E銅1000.76B銅600.89F鋼801.02C銅601.02G尼龍801.02D銅800.76H__________1.02(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編號為的琴弦進行實驗。(2)為了驗證猜想三,表中應填上的數據分別是、。(3)隨著實驗的進行,小華又覺得琴弦音調的高低,可能還與琴弦的松緊程度有關,為了驗證這一猜想,必須進行的操作是。(4)如圖所示,小麗與小剛選用以上琴弦和盛可樂飲料的兩個紙杯,制成了一個“土電話”。①他們用“土電話”能實現間的輕聲通話,這表明。②相距同樣遠,講話者以同樣的響度說話,如果用細銅金屬絲連接,則比尼龍琴弦連接時聽到的聲音要大些,根據這一實驗現象,我們可以提出一個探究問題:。③如果使用“土電話”時,另一位同學用手捏住琴弦的某一部分,則聽的那一位同學(選填“能”或“不能”)聽到對方的說話聲。21.(1)如圖a,小紅與小剛用細棉線連接了兩個紙杯,制成了一個“土電話”。①他們用“土電話”能實現10m間的通話,這表明;②相距同樣遠,講話者以同樣的響度講話,如果改用細金屬絲連接土電話,則聽到的聲音就大些。這一實驗現象表明:;③如果小紅對著“土電話”說話的同時,用手捏住線上的某一部分,小剛此時通過細棉線聽到聲音(填“能”或“不能”);④如果在用土電話時,線沒有拉直而處于松弛狀態,則聽的一方(選填“能”或“不能”)通過棉線聽到對方的講話聲;(2)如圖b所示,在探究真空是否能傳聲的實驗中,小明的猜想是:隨著玻璃罩內的空氣被逐漸抽出,電鈴的聲音將逐漸變小直至幾乎聽不到聲音。在做該實驗中雖然聽到的鈴聲逐漸減小,但始終都能聽到鈴聲。請你分析原因可能有:⑤;⑥;⑦實驗結論:真空不能傳聲。對于這個結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此實驗可以直接證明真空不能傳聲;B.根據實驗現象可以推理得到真空不能傳聲;C.此實驗結論沒有科學依據,不值得相信。22.小明想比較幾種材料(毛衣、報紙、棉花、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檢測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還有:音叉、收音機、機械鬧鐘、鞋盒。(1)本實驗中適合聲源的是;(2)小明將聲源放入鞋盒內,在其四周塞滿待測材料,再蓋上盒蓋。他設想了三種實驗比較方案,你認為最佳的是;A.讓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離外,比較所聽見聲音的響度B.讓人一邊聽聲音,一邊向后退,直至聽不見聲音為止,比較此處距鞋盒的距離C.將泡沫小球放在鞋盒上,比較小球彈起的距離(3)下面的表格是為了上述三種實驗方案設計的,其中與方案C相對應的是;(4)待測材料隔聲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順序為;(5)下面的四個實驗中:a.用鋼琴和小提琴演奏同一種樂曲時,很容易區分是哪種樂器演奏的。b.把樹枝放到自行車的輻條中,研究自行車轉的快慢發出的聲音。c.把發聲的音叉放到水中,激起水花。d.在大鐘上綁一個小沙袋,讓沙子沿小孔流出來,在大鐘下放一張白紙,敲響大鐘,沿直線方向勻速拉動白紙,看到沙子在紙上的圖形是個曲線。上面的四個實驗中能說明聲音產生的實驗有:。(填序號)材料響度毛衣較響報紙響棉花較響泡沫弱表一材料距離毛衣較長報紙長棉花較短泡沫較短表二材料距離/m毛衣3.5報紙4.1棉花2.5泡沫3.0表三23.為了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小明和小麗一起做了幾個實驗:小明把手放在喉嚨處,大聲講話,感覺喉頭振動了;小麗把發聲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1)通過對上面的種種實驗現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結論是。(2)小華用手敲鼓面,則聲音是由振動發出的。為了使看到的實驗現象更明顯,他在鼓面上撒些小紙團,撒小紙團的目的是。(3)小明、小麗等同學在探究上述問題之后,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聲音是怎樣從發聲物體傳播到遠處的?針對這一問題,他們經過認真地思考,提出了兩種猜想:①聲音要傳播出去,需要別的物質做媒介;②聲音要傳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質做媒介。究竟哪一種猜想是正確的呢?小明他們進行了如下的實驗:a、把正在響鈴的手機放在玻璃罩內,再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空氣的過程中,會聽到鈴聲逐漸(選填“變大”、“變小”)。b、打開閥門,空氣進入玻璃罩內,又會聽到鈴聲(選填“變大”、“變小”)。c、推理過程:玻璃罩內空氣越少,傳出的聲音越(選填“大”、“小”),如果玻璃罩內抽成真空后,就聽不到手機響鈴的聲音了。d、由此現象可以推得猜想(選填“①”或“②”)是正確的。(4)小明還想利用生活中的物品來探究真空能否傳聲。如圖所示是暖水瓶的簡易剖面圖,它的瓶膽夾壁中是真空。他把音樂賀卡里的電子發聲器放入瓶中,根據聽到的聲音進行判斷。在他設計的下列幾組比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A.將同一個暖水瓶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進行比較B.將同一個暖水瓶在近處和遠處進行比較C.用一個完好的和一個已經漏氣的瓶膽進行比較D.將音量大小不同的電子發聲器先后放入同一個瓶膽中進行比較24.小明做探究真空是否能傳聲的實驗,如圖所示。(1)如圖甲,把正在響鈴的電鈴放在玻璃罩內,在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空氣的過程中,會聽到鈴聲逐漸變;(2)打開閥門,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又會聽到鈴聲逐漸變;(3)推理過程:玻璃罩內空氣越少,傳出的聲音越;如果玻璃罩內抽成真空后,就聽不到電鈴響鈴的聲音了;(4)結論:聲音的傳播需要,真空不能;(5)此實驗中,用抽氣機抽氣(填“能”或“不能”)得到真空,實驗的結論是通過(填序號)得出的結論,是我們學習的第一個理想實驗;A.推理假設
B.實驗驗證
C.歸納總結(6)小明還想利用家里的暖水瓶來探究真空能否傳聲。如圖乙所示是暖水瓶的簡易剖面圖。他把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放入瓶中,根據聽到的聲音進行判斷。下列是他設計的幾組比較因素,其中合理的是(填序號);A.將同一個暖水瓶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進行比較B.用一個完好的和一個已經漏氣的瓶膽進行比較C.將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膽中進行比較D.把同一個暖水瓶的瓶膽放在近處和遠處進行比較25.在探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的條件時,同學們做了以下實驗.(1)小華同學將一只通電的小電鈴放在連通了抽氣機的玻璃罩內,如圖1所示,用抽氣機把玻璃罩內的空氣逐漸抽出,會發現聲音的響度逐漸減小。如果把空氣又逐漸通入玻璃罩內,將會發現,此實驗說明。(2)小麗等同學利用如圖2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將系在細線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①當小麗同學用小錘敲擊音叉的時候,既能聽到音叉發出的聲音,又能觀察到,通過實驗現象得到的結論是。②乒乓球在實驗中起到什么作用?。③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小麗同學采用:先將音叉離開乒乓球一定距離后敲擊音叉,然后再靠近乒乓球,觀察現象;小剛同學采用:先將音叉貼緊乒乓球,然后再敲擊音叉,觀察現象。你認為哪位同學的操作合理?。理由是。參考答案:1.跳動起來物體的振動顯示并放大音叉的振動在桌子上放一些紙屑或泡沫空氣不能變小不能【詳解】(1)[1][2][3]如圖甲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音叉在振動,可觀察到乒乓球跳動起來,說明了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音叉的振動不容易觀察,此探究中懸掛著的乒乓球的作用是顯示并放大音叉的振動。(2)[4]如圖乙所示,為了驗證(1)中的探究結論,小華同學用手使勁敲桌子,桌子發出了很大的聲響,但他幾乎沒有看到桌子的振動,為了明顯地看到實驗現象,可以在桌子上放一些紙屑或泡沫,將微小的振動放大,便于觀察。(3)[5][6]如圖丙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該實驗能說明聲音通過空氣由右邊傳到了左邊,即空氣可以傳聲。月球上沒有空氣,是真空,真空不能傳聲,因此在月球上不能看到塑料球彈起。(4)[7][8]如圖丁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所聽到的聲音將隨著空氣的減少而逐漸變小,這說明聲的傳遞需要介質,如果沒有空氣,聲音將不能從玻璃罩中傳出,并由此推理可知真空不能傳聲。2.ABAC55控制變量法【詳解】(1)[1][2]為驗證猜想一,應選擇長度和材料都相同,而橫截面積不同的琴弦A、B進行研究。(2)[3][4]為驗證猜想二,應選擇橫截面積和材料都相同,而長度不同的琴弦A、C進行研究。(3)[5]如果驗證猜想三: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應控制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故應選B、D進行探究,則表格①的位置所缺數據是55。(4)[6]音調的高度與琴弦的材料、長度以及橫截面積有關,當探究音調高度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需控制其他因素不變,因此需要用控制變量法進行探究3.越慢低快慢/頻率振幅響度低于次聲波控制變量法【詳解】(1)[1][2][3]尺子發出聲音的音調與尺子振動快慢(頻率)有關:當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時,振動越慢,發出聲音的音調越低;當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短時,振動越快,發出聲音的音調越高;由此可得出結論:音調的高低與發聲物體的振動頻率有關。(2)[4][5]尺子發出聲音的響度與尺子振動幅度(振幅)有關;撥動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振幅越大,發出聲音的響度越大;撥動尺子的力度越小,尺子振幅越小,發出聲音的響度越小。(3)[6][7]人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20000Hz。因為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時,振動頻率越低,發出聲音的音調越低,所以當尺子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較大的力撥動鋼尺,但發出聲音的頻率低于20Hz,屬于次聲波,音調低于人類聽覺的下限,使人聽不到聲音。(4)[8]在用尺子探究音調和響度分別與什么有關的實驗中,我們每次只研究與其中一個變量的關系,而控制其他的量不變,如探究音調與頻率的關系時,控制振幅相同,探究響度與振幅的關系時,控制頻率相同,因此實驗用到了控制變量法。4.ABCADF0.76【詳解】[1][2][3]要驗證猜想一: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所選的琴弦就必須是長度、材料相同,橫截面積不同的幾根弦,所以應選A、B、C三根弦。[4][5][6]要驗證猜想二: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需要控制橫截面積和材料不變,所選的琴弦必須是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的,所以應選A、D、F三根弦。[7]要驗證猜想三: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需要控制橫截面積和長度不變,所選的琴弦必須是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的,所以應選D、G、H三根弦來進行研究,因為D和H的橫截面積是0.76mm2,所以G琴弦的橫截面積為0.76mm2。5.③④①④等于不等于CBA控制變量【詳解】(1)[1]為了驗證猜想一,探究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與琴弦的長度的關系,應選擇橫截面積和材料都相同,而長度不同的琴弦③、④進行研究。(2)[2]為了驗證猜想二,探究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與琴弦的材料的關系,應選擇橫截面積和長度都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琴弦①、④進行研究。(3)[3][4]為了驗證猜想三,探究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與琴弦的橫截面積的關系,控制材料和程度相同,橫截面積不同,選用編號為①、②的琴弦進行實驗,琴弦的長度a=40cm,橫截面積b≠0.5mm2。(4)[5]實驗探究的步驟為: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實驗研究、分析歸納、得出結論,因此該實驗探究的步驟排序為CBA。(5)[6]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可能與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長短、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采用的是控制變量法。6.ABACBD控制變量法松緊【詳解】(1)[1]要驗證猜想一,音調高低與琴弦的粗細的關系,應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長短保持不變,改變琴弦的橫截面積,所以應該選擇的編號為A和B。(2)[2]要驗證猜想二,音調高低與琴弦的長短的關系,應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橫截面積保持不變,改變琴弦的長短,所以應該選擇的編號為A和C。(3)[3]要驗證猜想三,音調高低與琴弦的材料的關系,應控制琴弦的長短和橫截面積保持不變,改變琴弦的材料,所以應該選擇的編號為B和D。(4)[4]音調的高低與琴弦的材料、長度以及橫截面積有關,當探究音調高低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需控制其他因素不變,因此需要用控制變量法進行探究。(5)[5]演員演奏時要調節弦的長短或松緊,由此可猜測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還可能與松緊有關,此時應控制琴弦的長度、橫截面積、材料都不變。7.把音叉的振動放大不能月球上沒有空氣頻率振幅h【詳解】(1)[1]如圖甲所示,音叉振動時現象不是很明顯,乒乓球在這里起的作用是可以將音叉的振動放大。[2][3]如圖乙所示,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出聲音,這是右邊音叉發出的聲音傳遞到了左邊,如果此實驗放在月球上做,將看到乒乓球不能被彈開,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敲擊右邊的音叉發出的聲音不能傳遞到左邊去。(2)[4]如圖丙所示,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撥動鋼尺,鋼尺長度不同振動的頻率就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調就不同;可以探究聲音的音調與頻率的關系。[5]保持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一定,鋼尺振動時的頻率不變;將伸出桌面的一端分別下壓1cm、2cm、3cm,也就是使鋼尺振動的振幅不同,可以探究聲音的響度與振幅的關系。(3)[6]如圖丁所示,用棍子敲擊裝水的玻璃瓶,主要是玻璃瓶振動發聲;瓶子里裝的水越多,振動頻率越低,音調越低;瓶中裝的水越少,振動頻率越高,音調越高。所以音調最高的是h瓶。8.變小變大推理聽不到真空不能傳聲【詳解】(1)[1]隨著瓶內空氣的逐漸減少,傳播聲音的介質變少,故聽到的聲音將逐漸變小,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2)[2][3][4][5]將空氣放入瓶內時,即傳播聲音的介質逐漸變多,聽到的聲音又將逐漸變大;根據上面的現象進行推理,若瓶內抽成了真空,我們就不能聽到聲音了,即說明真空不能傳聲。9.頻率不同振幅音色控制變量法B【詳解】(1)[1]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同樣大小的力撥動其伸出桌面的一端,這樣會導致鋼尺振動的快慢不同,即振動的頻率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調也不同,從而得出聲音的音調和振動頻率有關。(2)[2][3]保持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不變,先后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撥動它,這樣會導致鋼尺振動的幅度不同,即發出聲音的響度不同;從而得出了聲音的響度與振幅有關。(3)[4]把鋼尺換成塑料尺,其它操作相同時,振動的物體不同,所以聽到聲音的音色不同。(4)[5][6]探究音調的影響因素時,控制音色和響度不變;探究響度的影響因素時,控制音色和音調不變,這種探究方法叫控制變量法。A.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有:液體溫度的高低、液體表面積的大小、液體上方空氣流動的速度,因此應采用控制變量法進行研究,故A不符合題意;B.用懸掛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乒乓球被彈開,說明發聲的音叉在振動;這個實驗是用來探究“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沒有應用控制變量法,而是采用了轉換法,故B符合題意。故選B。10.溫度3062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能量①②②③【詳解】(1)[1]觀察表中數據,可以發現:聲音在5℃、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說明聲速大小和溫度有關。(2)[2]聲音在溫度為25℃的海水中的速度v=1531m/s,聲音從海面到海底時間海水深度為h=s=vt=1531m/s×2s=3062m(3)[3]如圖甲,用豎直的懸掛的泡沫塑料球接觸發聲的音叉時,音叉發聲,泡沫塑料球會被彈起,這個現象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4)[4]如圖乙所示,敲擊右邊的音叉,音叉發出的聲音向各個方向傳播,聲音傳向左邊音叉時,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彈起,即左邊的音叉也能振動發聲,這個現象說明聲音能夠傳遞能量。(5)[5]從三幅圖可以看出,①②在相同時間內,振動的次數是相同的,因此它們的振動頻率是相同的,所以①和②的音調是相同的。[6]②③兩種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們的響度是相同的。【點睛】此題考查的是聲速的影響因素、回聲測距離的知識,考查學生讀表、總結能力,考查了聲音的產生條件和聲音的傳播條件,以及轉換法在物理實驗中的運用,是中考的常見題型,需要學生們注意。11.③⑤④⑤20控制變量法【詳解】(1)[1]為了驗證猜想一,即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要控制其它兩個因素相同,即材料的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故應選用③⑤這兩根琴弦進行實驗。(2)[2]為了驗證猜想二,即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應控制其它兩個因素相同,即材料與橫截面積相同,只改變長度大小,故應選用④⑤這兩根琴弦進行實驗。(3)[3]為了驗證猜想三,即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應控制材料與長度相同,故小明選用編號為①、②的琴弦進行實驗,則表中缺少的數據應為20。(4)[4]該實驗主要采用的實驗方法是控制變量法。當被研究問題受多個因素影響時,研究問題和某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其他因素一定,這種方法叫控制變量法。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可能與琴弦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有關,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其它因素不變,只改變這個因素。12.乒乓球彈跳起來發聲的物體在振動轉換法在桌面上撒一些紙屑空氣變小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鋼尺次聲【詳解】(1)[1][2][3]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可觀察到乒乓球彈跳起來,這說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此探究中懸掛著的乒乓球的作用是顯示音叉的振動,這種方法叫作轉換法。(2)[4]為了顯示桌子的振動,明顯地看到實驗現象,改進方法是:在桌面上撒一些紙屑或放一些其他輕小物體從而放大振動現象。(3)[5]敲響左邊的音叉,右邊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會發聲,并且把泡沫塑料小球彈起,該實驗能說明空氣可以傳聲。(4)[6][7]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聽到的聲音會逐漸變小,甚至最后聽不到聲音,這個實驗說明了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5)[8]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將一把鋼尺緊壓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適當的長度,撥動鋼尺,就可聽到鋼尺振動發出的聲音。[9]逐漸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發現音調逐漸變“低”了,是因為鋼尺振動的頻率越來越低,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卻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鋼尺振動的頻率低于人的聽聲范圍,此時發出的聲是次聲波。13.升高降低音調越低495【詳解】(1)[1]從左往右瓶內水的質量逐漸減小,從左往右敲擊瓶子時瓶子以及瓶子里的水振動越來越快(即振動頻率越來越高),所以聲音的音調會變高。(2)[2]用嘴吹氣時,從左到右瓶內的空氣柱越來越長,用同樣的力去吹瓶口,空氣柱振動越來越慢,音調越來越低。(3)[3]由實驗可知,其他條件相同時,振動物體越長,振動的越慢,音調越低。(4)[4]分析表格中頻率和弦長兩行數據可知,均勻拉緊的琴弦發音頻率與弦長近似成反比,由表中C和B可知所以,音名B(7)的數值為14.甲③使音叉微小的振動放大,便于觀察不能⑤頻率①幅度【詳解】(1)[1][2][3]甲圖乒乓球在實驗中的作用:通過乒乓球被彈起顯示出音叉的振動,可以將音叉的微小的振動放大,便于觀察,該實驗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該實驗中將音叉的微小的振動轉換為乒乓球的大振動,所以該實驗中用到的這種科學探究方法是轉換法,故選填③。(2)[4][5]乙圖中,玻璃鐘罩中的空氣越少,聲音越小,所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傳聲,故該實驗運用的研究方法是實驗推理法,故選填⑤。(3)[6][7][8]丙圖中,在保證其振幅相同情況下,改變其伸出桌邊的長度,觀察鋼尺振動的快慢,尺子伸出的越長,撥動時振動的越慢,音調越低,所以可以探究音調和頻率的關系,此實驗用到了控制變量法,故選填①。若想使刻度尺發出的聲音響度更大,則可用更大的力度撥動刻度尺,使其振動幅度增大。15.逐漸減弱逐漸增強介質D【詳解】[1][2]瓶內的空氣越來越少,聽到的聲音逐漸減弱。讓空氣重新慢慢進入廣口瓶中,瓶內的空氣越來越多,聽到的音樂聲逐漸增強。[3]推理得:沒有空氣,就聽不到聲音。說明聲的傳播需要介質。[4]現象是:瓶內空氣多時,聽到的聲音大;瓶內空氣少時,聽到的聲音小。據此推理:瓶內沒有空氣(為真空時),聽不到聲音。由此可以得出結論:真空不能傳聲,聲的傳播需要介質。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16.松緊粗細當長度、松緊相同時,弦越粗(細)音調越低(高)D不可行,無法在改變橡皮筋長度時控制粗細、松緊不變松開中指【詳解】(1)[1]實驗中,鋼絲末端懸掛鉤碼,鋼絲受到拉力的作用,鉤碼個數不同,鋼絲受到的拉力也不同,則鋼絲的松緊程度也不同。所以掛個數不同的鉤碼是為了改變鋼絲的松緊程度。(2)[2]由表格數據知,1、2兩次實驗中,鋼絲在AB間的長度相同,所掛鉤碼個數相同,即鋼絲的松緊程度相同,但粗細不同,所以是為了探究音調與弦的粗線的關系。[3]其余因素相同、粗細不同的鋼絲,撥動時,粗鋼絲發音音調低,這說明:長度、松緊程度相同時,弦越粗,音調越低。(3)[4]第3次實驗中,所掛鉤碼個數與1、2兩次不同,即松緊程度不同,而AB間距離相同,即長度相同,通過1和3或2和3可探究音調與松緊程度的關系,則3的粗細可與1的相同,粗鋼絲,或與2的相同,細鋼絲。第4次實驗中,所掛鉤碼個數相同,即松緊程度相同,AB間距不同,即長度不同,通過1和4或2和4可探究音調與長度的關系,則4的粗細可與1的相同,粗鋼絲,或與2的相同,細鋼絲。所以3、4次鋼絲的粗細可為粗鋼絲,也可為細鋼絲。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4)[5]用橡皮筋替代鋼絲不可行,因為在改變橡皮筋的長度時,橡皮筋容易發生形變,則粗細及松緊也隨著變化。(5)[6]圖示中,按壓食指時,弦線長度較長,撥動弦振動較慢,發出的聲音音調較低,按壓中指時,弦線較短,撥動弦振動較快,發出聲音的音調較高。而音符3的音調比4的低,所以最簡單合理的操作是松開中指。17.123146801.5【詳解】(1)[1][2][3]驗證猜想一,選擇的弦橫截面積不同,材料與長度相同,由表格數據可知,應選擇編號1、2、3的實驗進行驗證。(2)[4][5][6]驗證猜想二,選擇的弦長度不同,材料與橫截面積相同,由表格數據可知,應選擇編號1、4、6的實驗進行驗證。(3)[7][8]驗證猜想三,選擇的弦材料不同,長度與橫截相同。鋼弦的長度為80cm,橫截面積為1.5cm2,故所缺銅弦的參數也與之相同。18.振動響度3不能長度和直徑都不相同,沒有控制變量【詳解】(1)[1]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敲擊金屬管時,聲音是由金屬管振動產生的。[2]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系,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小;用大力時振幅大,響度就大,因此用不同大小的力敲擊金屬管,則金屬管發出聲音的響度將不同。(2)[3]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3號管子的頻率最小,3號管子的音調最低。(3)[4][5]探究管子發出的聲音的頻率與管子長度、直徑的關系應采用控制變量法,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實驗中沒有控制管子的長度相同而直接不同、管子的長度不同而直徑相同,即沒有采用控制變量法,不能根據表中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19.振動空氣可以傳播聲音甲B【詳解】(1)[1]與發聲的音叉接觸的乒乓球會被彈起,說明發聲的音叉在振動,這個現象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2]敲擊右邊的音叉時,右邊的音叉振動發聲,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會把乒乓球彈起,說明左邊的音叉也振動發聲,這個現象說明空氣可以傳播聲音。(3)[3]若在月球上做上述兩個實驗,圖甲中的音叉會振動,將乒乓球彈起,但不會發出聲音;圖乙中的右側音叉會振動,但是不能把這和中振動傳遞給左側音叉,所以圖乙乒乓球不會被彈起。(4)[4]通過水波來研究聲波,是利用了兩種相似的現象進行比較,用到了類比法。20.A、B、C801.02使用同一種琴弦,且控制撥弦的力相同、弦的松緊程度不同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金屬絲傳播聲音的效果比尼龍繩要好得多不能【詳解】(1)[1]當研究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時,控制材料和長度相同,應選用表格中編號為A、B、C的琴弦進行實驗。(2)[2][3]當研究琴弦發出聲音的音調高低與琴弦的材料的關系時,控制橫截面積和長度不變,故表格中G、H的長度、橫截面積相同,則所缺數據為80、1.02。(3)[4]探究琴弦音調的高低與琴弦的松緊程度的關系時,需要使用同一種琴弦,且控制撥弦的力相同、弦的松緊程度不同,來研究音調高低和琴弦的松緊程度的關系。(4)①[5]聲音可以通過“土電話”的琴弦傳播,也就是可以在固體中傳播。②[6]聲音通過細銅絲傳播時比通過尼龍繩傳播時聲音大,也就是說金屬絲傳播聲音的效果比尼龍繩要好得多。③[7]當用手捏住琴弦時,它就不能振動了,所以就不能發聲了。21.棉線能傳聲金屬絲傳聲效果更好不能不能空氣沒有被全抽出懸掛鬧鐘的線能夠傳聲B【詳解】(1)[1]實驗中“土電話”能在10m間通話,而兩個紙杯間用細棉線來連接,所以這表明:棉線可以傳播聲音。[2]在距離相同,講話者講話響度相同時,用金屬絲連接土電話比用細棉線連接時,聽到的聲音大,這表明:金屬絲的傳聲效果比細棉線的好。[3]小紅對著“土電話”說話的同時,用手捏住線上的某一部分時,小剛不能通過細棉線聽到聲音,因為用手捏住棉線時,棉線的振動會停止,則棉線不能把聲音傳播出去了。[4]作用土電話時,線沒有拉直,處于松弛狀態時,講話聲不能引起線的振動,所以不能將講話聲出去。(2)[5][6]在探究真空是否能傳聲時,若將玻璃罩內空氣逐漸抽出,電鈴的聲音雖減小,但始終能聽到,其原因可能是:在做該實驗時由于使用設備限制,可能玻璃罩內沒有完全抽成真空,聲音可以繼續傳播,所以還會聽到聲音;另外懸掛鬧鐘的線是固體,也可能傳播聲音。[7]實驗不是在真空環境中進行,且玻璃罩中也很難做到把空氣完全抽出,但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罩內的空氣,使玻璃罩內的空氣越來越稀薄,發現鬧鐘的聲音越來越小;可進一步推斷,當罩內完全沒有空氣時,聲音將完全消失,所以B選項正確。22.機械鬧鐘B表二棉花、泡沫、毛衣、報紙cd【詳解】(1)[1]機械鬧鐘發出的聲音有節奏,聲音較為穩定,比較適合做聲源;而音叉聲音較小,收音機的聲音不穩定,它們不適合。(2)[2]讓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離外,比較所聽見聲音的響度,但是人的耳朵很難準確辨別聲音的大小,這樣不合適;讓人一邊聽聲音,一邊向后退,直至聽不見聲音為止,比較此處距鞋盒的距離,距離越大,證明聲音傳播的距離較遠,該材料的隔音性能較差,這樣合適;將泡沫小球放在鞋盒上,比較小球彈起的距離,不能比較隔音性能。故選B。(3)[3]方案C是將泡沫小球放在鞋盒上,比較小球彈起的距離,根據小球在報紙上彈起的距離大于毛衣的可知,表二較符合。(4)[4]由表三可知,人聽不到鐘聲的位置與鬧鐘的距離是棉花的距離最短,表明隔音效果最好,而報紙的距離最大,表明隔音效果最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30年中國蒸餾酒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2023-2029年中國LPG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 中國茶馓行業市場規模及未來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2020-2025年中國微流控產品和設備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車輛訂購合同范本
- 股權轉讓合同范本
- 2025aa合同正式員工合同范本
- 工程分包小合同范本
- 2025年存量房買賣合同模板
- 2025購物中心合作伙伴合同范本
- 天然氣站租賃合同
- 2024年貴州貴州烏江煤層氣勘探開發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一模)2025年廣州市普通高中畢業班綜合測試(一)生物試卷
- 第二季度營銷計劃與執行方案
- 中國急性缺血性卒中診治指南2023
- 2025年河南工業和信息化職業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一套
- 安徽六校2025年高三2月春季素質檢測地理試題及答案
- 音響師培訓教程課件
- 建筑施工技術任務十四混凝土澆筑與振搗02課件講解
- 光伏電站清洗協議書范本
- 中職生崗前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