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語文備考古詩鑒賞之杜荀鶴《自敘》_第1頁
2025年高考語文備考古詩鑒賞之杜荀鶴《自敘》_第2頁
2025年高考語文備考古詩鑒賞之杜荀鶴《自敘》_第3頁
2025年高考語文備考古詩鑒賞之杜荀鶴《自敘》_第4頁
2025年高考語文備考古詩鑒賞之杜荀鶴《自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自敘杜荀鶴①酒甕琴書伴病身,熟諳時事樂于貧。寧為宇宙閑吟客,怕作乾坤竊祿人。詩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平生肺腑無言處,白發吾唐一逸人。[注]①杜荀鶴:晚唐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其人才華橫溢,仕途坎坷。②奈值:奈何。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人常常飲酒作樂,琴書相伴,且年老多病,所以一直都以貧為樂。

B.“寧為”表現了詩人堅決的態度,他在詩人和政客之間做出了選擇。

C.詩人作詩秉承濟世救民的原則,他言真行端,但是這不為世情所容。

D.本詩內容轉化自然,尾句和首句呼應,強化了詩人的隱士形象。16.如何理解頷聯中的“怕”字?請結合詩歌簡要分析。(6分)答案:15.A(詩人“樂于貧”是因為對當時晚唐的昏暗社會現實非常熟悉,正是因為詩人“樂于貧”,所以常常飲酒作樂,琴書相伴)16.“怕”,害怕,懼怕。詩人說自己害怕做世間的偷取俸祿的無恥之人。(2分)“怕”字并不是表現詩人的懦弱,而是表現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極度厭倦和排斥心理,(2分)這從側面表現了詩人耿直、高潔、傲岸的性格。(2分)(言之有理即可)【注釋】自敘:自述生平閱歷。又,敘述自己生平經歷的文章。杜荀鶴(846—904):晚唐現實主義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相傳為杜牧出妾之子。出身寒微。曾數次上長安應考,落榜還山。黃巢起義軍爆發,他從長安回家。后游大梁(今河南開封),獻詩于朱溫。朱溫為他送名禮部,得中大順年間(890~891)進士。后來因政局動亂,復歸舊山。受田頵重視,啟用為從事。田頵敗死,朱溫表薦他,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后來患上重病,不久去世。杜荀鶴提倡詩歌要繼承風雅傳統,反對浮華,其詩語言通俗、風格清新,后人稱“杜荀鶴體”。部分作品反映唐末軍閥混戰局面下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的悲慘遭遇,在當時較突出,宮詞也很有名。有《唐風集》。酒甕:盛酒的壇子。亦借指酒。琴書:琴和書籍。多為文人雅士清高生涯常伴之物。病身:體弱多病之身。

熟諳:熟悉。時事:當時的政事;世事。又,局勢;時局。樂于:對于做某種事情感到快樂。宇宙:天地、天下。又,猶時代。閑吟客:指吟詩作文的閑人。乾坤:天地間。竊祿:盜竊官俸,猶言尸位素餐。多用于自謙。詩旨:作詩的意旨。救物:拯救百姓。《南史·賀琛傳》:“琛啟陳事條封奏,武帝大怒,召主書于前,口受敕責琛曰:朕三更出理事,隨事多少,事或少中,前得竟事,多至日昃,方得就食。既常一食,若晝若夜,無有定時,疾苦之日,或亦再食。昔腰過于十圍,今之瘦削裁二尺馀,舊帶猶存,非為妄說,為誰為之,救物故也。”世情:時代風氣。又,世俗之情。又,猶言世人,時人。奈:怎奈;無奈。值:遇。不容:不能容納;不能寬容。又,不允許。平生:一生;此生;有生以來。肺腑:肺部。泛指人體的內臟。猶言心頭、胸口、肚子里。比喻內心。白發:白頭發。亦指老年。吾唐:唐人稱本朝。逸人:猶逸民。避世隱居者。【譯文】(我)自述生平閱歷(的詩文)杜荀鶴酒甕琴書終日與日漸衰病的身體相伴,雖然我熟知世道人情但也樂于孤寂清貧。我寧愿安守窮困,做一個天地之間的詩者,決不投身官場,成為世間利祿之人。吟詩作賦時不忘濟世救物,可嘆的是,世道黑暗,人情深險,不能容忍正直本真。平生肺腑之言無處訴說,如今老矣,蒼顏白發,只能遁身世處,做一個隱逸之人。【賞析】所謂自敘者,自我言志也。杜荀鶴因身處晚唐離亂之世,有志屈而不能伸,故為此篇。本詩通過詩人自身感受,寫出了對時事政治的不滿。詩的首聯概述詩人的境遇和處世態度。“酒甕琴書伴病身”,開頭七字,形象逼真地勾畫出一個當時封建社會中失意潦倒的知識分子形象。他只有三件東西:借以瀉愁的酒甕,借以抒憤、寄情的琴和書,詩人是十分貧寒、孤獨的。可是詩人對這種貧苦生活所抱的態度,卻出人意料,他不以為苦,反以為“樂”——“熟諳時事樂于貧”。原來他“樂于貧”乃是因為對當時晚唐社會的昏暗社會現實非常熟悉。“熟諳”一詞,總括了詩人“年年名路漫辛勤,襟袖空多馬上塵”(《感秋》)的長期不幸遭遇;也暗示出上句“病身”是如何造成的。“樂于貧”的“樂”字,表現了詩人的耿直性格和高尚情操。這樣正直、高尚的人,不能“樂于”為國施展才華,而只能“樂于貧”,這是統治者造成的真正悲劇。緊接著,詩人進一步表明“樂于貧”的心跡:“寧為宇宙閑吟客,怕作乾坤竊祿人。”這一聯警句,上下對仗,一取一舍,涇渭分明,堅定有力,震懾人心。這種擲地作金石聲的語言,進一步表現出詩人冰清玉潔的品格。詩人說寧愿作“閑吟客”,第五句對“吟”什么作了回答:“詩旨未能忘救物”。詩人困于蒿萊,也不消極避世,而是始終不忘國家和人民所遭受的災難。他的詩多是“言論關時務,篇章見國風”(《秋日山中見李處士》),表現出一片救物濟世的熱情。正因為他的詩“多主箴刺”,而不能為世所容,以致“眾怒欲殺之”(見《唐才子傳》)。故詩的第六句深深慨嘆:“世情奈值不容真!”真,指敢于說真話的正直之士。“不容真”三字,深刻地揭露了人妖顛倒、是非混淆的現實社會。這兩句是全詩的重點和高峰。詩人單刀直入,揭示了志士仁人和黑暗社會之間的尖銳矛盾。詩的最后兩句,以蒼涼悲憤的語調作結:“平生肺腑無言處,白發吾唐一逸人。”一生懷才不遇,壯士莫酬,內心的痛苦,無處訴訴。詩人說:“吾唐”雖大,卻沒有正直之士容身之地,我只好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