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44考點06大氣環境學問點考試內容及要求實力要求加試要求對流層大氣的受熱過程①大氣的垂直分層②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減弱作用③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④影響地面獲得太陽輻射大小的主要因素abbb1.分析常見天氣系統對天氣的影響2.分析氣候的特點及成因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①熱力環流原理及圖示②水平氣壓梯度力③風的形成過程④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移動及圖示cabc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①氣壓帶、風帶移動及海陸分布對季風氣候和地中海氣候的影響②太陽輻射制約下的氣溫特點③大氣環流限制下的降水特點④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特點及成因bbbb常見的天氣系統①冷鋒與暖鋒天氣系統特點及天氣狀況②低氣壓與高氣壓系統的氣流運動特點及天氣狀況bb學問點1對流層大氣的受熱過程1.大氣的垂直分層(a)垂直分層氣溫變更與人類關系對流層隨高度上升而降低(地面是對流層大氣主要的、干脆的熱源)大氣下熱上冷,空氣上升,對流運動顯著,與人類關系最親密,云、雨、霧、雪等天氣現象均發生在該層,天氣困難多變平流層隨高度上升而上升(臭氧汲取紫外線增溫)以平流運動為主,天氣晴朗,能見度好,適合飛機飛行;平流層中的臭氧層被稱為“地球生命的愛護傘”高層大氣隨高度增加先降低后上升存在電離層,對無線電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人造衛星等在此層運行2.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減弱作用(b)特點詳細表現環境意義汲取選擇性對流層大氣中的CO2、水汽、云和浮塵,可干脆汲取紅外光;平流層大氣中的臭氧能大量汲取紫外光大氣對太陽輻射的減弱作用可以降低白天的最高溫度,使地球溫度在適度的范圍內波動散射選擇性微塵、空氣分子能散射波長較短的藍色光。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便是大氣散射的結果反射無選擇性水汽、云和浮塵等可阻擋、反射(及汲取)部分可見光,絕大部分可見光能夠干脆到達地面3.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b)(1)地面輻射:紅外線長波輻射,是對流層大氣主要的、干脆的能量來源。(2)大氣輻射:紅外線長波輻射,其中的大氣逆輻射會使地面增溫。4.影響地面獲得太陽輻射大小的主要因素(b)(1)緯度因素:由于不同緯度地區的年平均正午太陽高度不同,導致太陽輻射經過大氣的路程、太陽光線照耀地面的角度不同,使地面獲得太陽輻射能量由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2)下墊面因素:下墊面的狀況不同,汲取和反射的太陽輻射比例也不同。一般而言,新雪的反射率高,而海洋的反射率較低。(3)其他因素:其中氣象因素的影響最大。同緯度地區,晴天越多的地方,大氣對太陽輻射減弱就越少,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就越多。突破01大氣受熱過程原理及應用1.大氣熱力作用原理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太陽輻射屬于短波輻射(主要集中在可見光波段),是地面的干脆熱源;地面輻射和大氣輻射屬于長波輻射(主要集中在紅外線波段),其中,地面輻射是對流層大氣增溫的干脆能量來源。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結合上圖理解如下:3.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及大氣輻射之間的關系4.大氣受熱過程原理的實際應用(1)運用大氣熱力作用說明自然現象自然現象熱力作用樹蔭下、房間中無陽光處仍舊光明散射作用夏季多云的白天氣溫不太高反射作用冬天陰沉的黑夜不太冷保溫作用強晴朗的天空蔚藍色,陰沉的天空灰白色散射作用青藏高原氣溫日較差大減弱作用弱、保溫作用弱(2)說明溫室氣體大量排放對全球變暖的影響eq\x(\a\al(溫室氣體,(CO2、CH4、,O3等)))→eq\x(\a\al(排放,增多))→eq\x(\a\al(汲取地,面輻射,增多))→eq\x(氣溫上升)→eq\x(全球變暖)(3)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利用溫室大棚生產反季節蔬菜;利用煙霧防霜凍;干旱半干旱地區的果園中鋪沙或鵝卵石不但能防止水分蒸發,還能增加晝夜溫差,有利于水果糖分積累。(4)利用大氣受熱過程原理分析晝夜溫差大分析晝夜溫差的大小要結合大氣受熱過程原理,主要從地勢凹凸、天氣狀況、下墊面性質幾個角度分析。①地勢凹凸:地勢高→大氣淡薄→白天大氣的減弱作用和夜晚大氣的保溫作用都弱→晝夜溫差大。②天氣狀況:晴朗的天氣條件下,白天大氣的減弱作用和夜晚大氣的保溫作用都弱→晝夜溫差大。③下墊面性質:下墊面的比熱容大→地面增溫柔降溫速度都慢→晝夜溫差小,如海洋的晝夜溫差一般小于陸地。(5)陽傘效應原理懸浮在大氣中的煙塵,一方面將部分太陽輻射反射回宇宙空間,減弱了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能,使地面接收的太陽輻射能削減;另一方面吸濕性的微塵又作為凝聚核,促使四周水汽在它上面凝聚,導致低云、霧增多。這種現象類似于遮陽傘,因而稱為“陽傘效應”。地膜覆蓋是一種現代農業生產技術,進行地膜覆蓋栽培一般都能獲得早熟增產的效果,其效應表現在增溫、保溫、保水、保持養分等方面。結合大氣受熱過程圖(甲)及華北某地地膜覆蓋景觀圖(乙),回答1—2題。1.華北平原的早春季節有時會出現霜凍,對越冬農作物造成危害。霜凍的出現與圖甲中的哪個箭頭親密相關A.① B.②C.③ D.④2.我國華北地區在春播時進行地膜覆蓋,可有效地提高地溫,保障了農作物的正常發芽生長,其主要原理是A.減弱了②環節的散失 B.增加了③環節C.增加了①環節 D.增加了④環節【答案】1.C2.A【解析】本題組主要考查大氣受熱過程。從圖中可以看出,①是到達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②是地面輻射,③是大氣逆輻射,④是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1.華北平原的早春季節有時會出現霜凍是因為該季節晴朗的夜晚大氣逆輻射弱,近地面氣溫較低。2.地膜覆蓋主要是削減了地面輻射熱量的散失。突破02逆溫1.逆溫現象一般狀況下,對流層氣溫上冷下暖。但是在肯定條件下,對流層的某一高度也會出現氣溫隨高度上升而上升的現象,這種氣溫逆轉的現象我們稱之為逆溫。2.造成逆溫現象的緣由類型發生的條件出現的地區輻射逆溫常常發生在晴朗無云的夜間,由于地面有效輻射很強,近地面大氣溫度快速下降,而上層大氣降溫較慢中高緯度大陸冬季黎明前地形逆溫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散熱快,冷空氣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來較暖的空氣被較冷的空氣抬擠上升盆地和谷地中夜間鋒面逆溫鋒面之上的暖空氣與鋒面之下的冷空氣之間溫度差異顯著鋒面活動地區無論哪種條件的逆溫,都會對大氣質量造成很大的影響。逆溫層的存在,造成對流層局部大氣上熱下冷,阻礙了空氣垂直運動的發展,使大量煙塵、污染物、水汽凝聚物等聚集,使能見度變差,空氣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業區的上空,由于凝聚核多,易產生濃霧天氣,有的甚至造成嚴峻的大氣污染事務,如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務等。在對流層,氣溫垂直分布的一般狀況是隨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約每上升100米,氣溫降低0.6℃,但在肯定條件下,對流層中也會出現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現象,或者地面上隨高度的增加,降溫變更率小于0.6℃/l00米,這種現象稱為逆溫。下圖是12月22日我國某地午夜時所測得的地面到空中某高度的氣溫垂直變更圖。據此完成1—3題。1.圖中①—④段中發生逆溫現象的是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2.該地可能為A.杭州 B.天津 C.廣州 D.海口3.該地冬季常出現逆溫,緣由主要是A.大氣保溫作用弱 B.沿海海陸溫差大 C.受準靜止鋒影響 D.夜長地面散熱快【答案】1.B2.A3.B【解析】1.據圖示可知,①②兩處氣溫隨海拔上升而上升,③處隨海拔上升降溫小于0.6℃/100米,所以這三處有逆溫現象。故選B。2.該地冬至日午夜時分地面溫度為3℃,據此可解除天津,廣州、海口位置偏南,冬季受冷空氣影響小,圖中只有杭州位于30°N左右,離秦嶺—淮河一線較近,故此地應為杭州。故選A。3.冬季,在中緯度的沿海地區,因海陸溫差大,當海上暖濕空氣流到大陸上時,常出現較強的平流逆溫,該地大致為30°N的杭州旁邊,位于沿海地區。故選B。學問點2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和移動一、熱力環流原理及圖示(c)1.大氣運動的根本緣由太陽輻射在地表的差異分布。2.熱力環流如下圖所示。(1)近地面冷熱與氣流垂直運動:近地面熱,氣流上升;近地面冷,氣流下沉。(2)近地面與高空的氣壓凹凸:同一地點,近地面氣壓總是大于高空的氣壓。(3)近地面的氣壓凹凸與冷熱:近地面熱,形成低壓;近地面冷,形成高壓。(4)氣流的水平運動流向:總是從高壓指向低壓。二、大氣的水平運動——風(必考)1.水平氣壓梯度力(a)促使大氣由高壓區流向低壓區的力,是使大氣產生水平運動的原動力,是形成風的干脆緣由。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并指向低壓。2.風的形成過程(b)一般來說,風就是大氣的水平運動,大氣水平運動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水平氣壓差異產生的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除水平氣壓梯度力外,風的大小與方向還受地轉偏向力、地面摩擦力的影響。詳細如下:影響風的三種力方向對大氣水平運動的影響圖示(北半球)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由高壓指向低壓是大氣水平運動的原動力,是形成風的干脆緣由地轉偏向力始終垂直于實際風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只變更風的方向,不干脆影響風速的大小地面摩擦力始終與空氣運動的方向相反有減小風速的作用。高空風基本不考慮摩擦力的影響3.風的受力狀況與風向類型受力風向圖示(北半球)高空中的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與等壓線平行近地面的風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與等壓線之間成夾角三、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移動及圖示(c)1.三圈環流的形成(以北半球為例)eq\b\lc\\rc\}(\a\vs4\al\co1(凹凸緯受熱不均,地轉偏向力影響))?三圈環流eq\b\lc\{\rc\(\a\vs4\al\co1(①低緯度環流圈,②中緯度環流圈,③高緯度環流圈))2.氣壓帶、風帶的分布與移動(1)七個氣壓帶eq\b\lc\{\rc\(\a\vs4\al\co1(A為赤道低氣壓帶,\b\lc\\rc\}(\a\vs4\al\co1(C為副熱帶高氣壓帶,E為副極地低氣壓帶,G為極地高氣壓帶))))南北半球同緯度各有一個(2)六個風帶eq\b\lc\{\rc\}(\a\vs4\al\co1(B為低緯信風帶,D為中緯西風帶,F為極地東風帶))南北半球同緯度各有一個(3)季節移動規律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而移動。就北半球而言,與二分日相比,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突破01熱力環流1.理解熱力環流應抓住一個過程、兩個方向、三個關系(1)一個過程(2)兩個方向①垂直方向:與冷熱差異有關,熱上升,冷下降②水平方向:與氣壓差異有關,從高氣壓流向低氣壓(3)三個關系①近地面和高空氣壓相反關系②溫壓關系:(如上圖中甲、乙、丙三地所示)熱低壓、冷高壓③風壓關系:水平方向上,風總是從高壓吹向低壓。(如上圖中①②③④處風向所示)2.常見的熱力環流及其應用類型示意圖應用山谷風由于夜晚吹山風,谷底氣流上升,出現聞名的“巴山夜雨”現象;夜晚,當冷空氣在谷底集聚時,簡單出現上熱下冷的穩定空氣結構,即逆溫現象海陸風海陸風加速海陸間水分和熱量的交換,白天的海風使近海岸潮濕,夜晚的陸風使陸地涼快熱島效應熱島效應強弱反映城鄉溫差大小,如冬季城郊溫差大,熱島效應最顯著,熱力環流最強。有污染的企業要遠離居民區,并布局在綠化帶以外,避開熱力環流中污染物進入市區下圖為熱力環流示意圖,圖中①、②表示兩個不同的等壓面。讀圖完成1—2題。1.圖中甲、乙、丙、丁四處氣壓值最低的是A.甲 B.乙C.丙 D.丁2.圖中甲、乙、丙、丁四處氣溫最高的是A.甲 B.乙C.丙 D.丁【答案】1.C2.D【解析】1.丁地位于地面,氣壓高,(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于高空同一水平面上的甲、乙、丙三點,乙處上空的等壓面對高處凸出,說明乙處的氣壓高于甲、丙兩處,故丙處氣壓最低。2.依據圖示可知,因甲、乙、丙三處位于高空,氣溫低,丁地位于地面,氣溫最高。突破02等壓線圖和等壓面圖1.等壓線圖上的風向推斷在等壓線圖上推斷風向時,可用“左右手法則”來推斷,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詳細方法是:伸出右(左)手,手心向上,讓四指指向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拇指指向就是氣流偏轉方向。高空的風向與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垂直;近地面風向與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成一夾角。如圖(單位:hPa):2.運用作圖法推斷風向利用作圖法推斷風向,是風向推斷的最常用方法。詳細步驟如下:第一步:在等壓線圖中,按要求畫出過該點的切線并作垂直于切線的虛線箭頭(由高壓指向低壓,但并非肯定指向低壓中心),表示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其次步:確定南、北半球后,面對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轉30°~45°,畫出實線箭頭,即為經過該點的風向。如圖所示(北半球):等壓面圖的判讀等壓面是空間氣壓相等的各點所組成的面。由于同一高度,各地氣壓不相等,等壓面在空間上不是平面,而是像地形一樣起伏不平。(1)常考圖識(2)判讀氣壓凹凸同一等壓面上各點氣壓相等;同一地點下高上低,即氣壓隨著海拔的上升而降低;同一高度,高凹凸低,即等壓面凸向高處對應的點氣壓高,凸向低處對應的點氣壓低;如上面圖1中的③⑤是同一地點上空氣壓③>⑤,①④也是同一地點上空氣壓④>①,④⑤是同一高度氣壓④>⑤,①②③是同一等壓面,氣壓相等,最終為④>①=②=③>⑤。(3)判讀氣流流向:同一水平面上氣流總是由高壓流向低壓,如圖1中,氣流由④流向⑤。(4)推斷下墊面性質①推斷陸地與海洋(湖泊):夏季,等壓面下凹者為陸地、上凸者為海洋(湖泊)。冬季,等壓面下凹者為海洋(湖泊)、上凸者為陸地。②推斷裸地與綠地:裸地同陸地,綠地同海洋。③推斷城區與郊區:等壓面下凹者為城區、上凸者為郊區。(5)推斷近地面天氣狀況和氣溫日較差近地面等壓面下凹地區,多陰雨天氣,日較差小;等壓面上凸地區,多晴朗天氣,日較差大。近地面等壓面下凹地區氣溫高,等壓面上凸地區氣溫低。讀“北半球某區域等壓線分布圖”,回答1—2題。1.圖中①、②、③、④四個箭頭中正確表示風向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圖中①、②、③、④四處風力最大的是A.① B. C.③ D.④【答案】1.C2.C【解析】1.圖示區域位于北半球,風向應右偏,水平氣壓梯度力由高壓指向低壓,故③正確。2.同一幅等壓線圖上,等壓線越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力越大。突破03三圈環流地球凹凸緯之間的冷熱不均和地轉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環流,從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氣壓帶和風帶。把握該學問點應留意“三突破”。1.突破成因從氣壓帶的形成來看赤道低氣壓帶和極地高氣壓帶符合“熱低壓、冷高壓”的規律,說明其是因熱力作用形成的;而副熱帶高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不符合上述規律,這是因為它們是動力作用形成的。六個風帶的風向均符合風的受力規律,即由高氣壓帶指向低氣壓帶,再依據所在半球確定偏轉方向從而判定風帶的詳細風向。如圖所示:2.突破分布和性質(1)分布位置和性質氣壓帶分布成因氣流運動對氣候的影響赤道低氣壓帶赤道(0°旁邊)熱力因素上升高溫多雨副熱帶高氣壓帶南北緯30°旁邊動力因素下沉燥熱干燥副極地低氣壓帶南北緯60°旁邊動力因素上升溫柔多雨極地高氣壓帶南北極地地區熱力因素下沉寒冷干燥風帶分布風向對氣候的影響北半球南半球低緯信風帶赤道低氣壓帶與副熱帶高氣壓帶之間東北東南干燥少雨中緯西風帶副熱帶高氣壓帶與副極地低氣壓帶之間西南西北暖和潮濕極地東風帶副極地低氣壓帶與極地高氣壓帶之間東北東南寒冷干燥(2)分布的變式圖氣壓帶和風帶從不同角度視察會有不同的圖形表現形式,如圖中三種類型:3.突破移動規律氣壓帶、風帶的位置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發生季節變更。如圖所示:下圖為氣壓帶、風帶移動規律模式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1.甲圖所示季節各緯度帶氣流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A.0°~10°盛行西北風 B.10°~20°盛行東南風C.20°~30°主要盛行上升氣流 D.30°~40°盛行西南風2.甲、乙兩圖反映時間與季節正確的是A.甲表示7月份、北半球夏季 B.乙表示7月份、北半球夏季C.甲表示9月份、北半球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北半球冬季【答案】1.D2.B【解析】1.氣壓帶、風帶移動規律,與太陽直射點移動方向相同,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甲圖氣壓帶為副熱帶高氣壓帶,從圖中可知,該氣壓帶南移,為北半球冬季,所以北半球30°~40°位于盛行西風的限制之下,其風向為西南風,故D項正確;0°~10°為赤道低氣壓帶,盛行上升氣流,A錯;10°~20°為東北信風帶,盛行東北信風,B錯;20°~30°受副熱帶高氣壓帶限制,盛行下沉氣流,C錯。2.依據上題分析可知,甲圖表示1月份,北半球為冬季。乙圖副熱帶高氣壓帶北移,為北半球夏季,即7月份,B正確。學問點3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一、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必考+加試)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及海陸分布對季風氣候和地中海氣候的影響(1)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與大氣活動中心南半球:氣壓帶基本呈帶狀分布,因為南半球海洋面積占肯定優勢。北半球:氣壓帶斷裂呈塊狀分布,因為北半球陸地面積大,且海陸相間分布。海陸熱力差異,影響到海陸的氣壓分布。夏季,大陸增溫比海洋快,大陸上形成熱低壓;冬季,大陸降溫比海洋快,大陸上形成冷高壓。①北半球1月份氣壓中心分布與冬季風氣壓中心M是亞洲(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其切斷了副極地低氣壓帶。②北半球7月份氣壓中心分布與夏季風氣壓中心N是亞洲(印度)低壓,其切斷了副熱帶高氣壓帶。(2)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及海陸分布對季風氣候的影響東亞季風南亞季風1月A西北季風B東北季風7月C東南季風D西南季風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3)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對地中海氣候的影響①地中海氣候分布:分布在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最典型的是地中海沿岸。②成因和氣候特點:夏季因氣壓帶、風帶向北移動,位于回來線旁邊的副熱帶高氣壓帶向北移限制該區域,氣流下沉,氣候燥熱干燥。冬季因氣壓帶、風帶向南移動,西風帶向南移限制該區域,西風帶來豐富降水,氣候溫柔潮濕。二、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特點及成因(必考+加試)世界氣候類型特點及成因(b+加試)(1)世界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2)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熱量帶氣候類型分布規律典型地區氣候成因氣候特點熱帶熱帶雨林氣候南北緯10°之間亞馬孫河流域、剛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亞赤道低氣壓帶限制,盛行上升氣流全年高溫多雨熱帶草原氣候南北緯10°~南北回來線非洲中部、南美巴西高原、澳大利亞大陸北部和南部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限制全年高溫,干、濕季明顯交替熱帶季風氣候北緯10°~北回來線大陸東岸亞洲中南半島、印度半島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和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全年氣溫高,旱、雨兩季分明,雨季集中熱帶沙漠氣候南北回來線~南北緯30°的大陸內部和西岸撒哈拉地區、阿拉伯半島、澳大利亞中西部副熱帶高氣壓帶與信風帶限制終年燥熱干燥亞熱帶亞熱帶季風(季風性潮濕)氣候南北緯25°~35°的大陸東岸我國秦嶺-淮河以南地區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冬季低溫少雨,夏季高溫多雨地中海氣候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地中海沿岸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限制冬季溫柔多雨,夏季燥熱干燥溫帶溫帶季風氣候北緯35°~55°的大陸東岸我國華北、東北,日本和朝鮮半島北部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溫帶大陸性氣候南北緯40°~60°的大陸內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內陸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終年受大陸氣團限制冬冷夏熱,干旱少雨溫帶海洋性氣候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西歐全年受西風帶限制全年溫柔多雨寒帶苔原氣候北半球極地旁邊的沿海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冰洋沿岸緯度高,太陽輻射很弱全年寒冷,降水少冰原氣候南北半球極地旁邊內陸南極大陸、格陵蘭島緯度最高,太陽輻射很弱全年酷寒,降水少高原和高山氣候高大的山地、高原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脈地勢高,地形起伏大氣候垂直變更明顯,水熱條件隨高度變更突破01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1.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1)全年受單一氣壓帶、風帶限制的氣候類型及其氣候特征氣候類型成因氣候特征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都受中緯西風帶限制終年溫柔潮濕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都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限制終年燥熱干燥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都受赤道低氣壓帶限制終年高溫多雨(2)受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影響而形成的氣候類型及其氣候特征氣候類型成因氣候特征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限制,冬季受西風帶限制夏季燥熱干燥,冬季溫柔多雨熱帶草原氣候干季時受信風帶限制,濕季時受赤道低氣壓帶限制全年高溫,一年可分為干、濕兩季熱帶季風氣候旱季時受因海陸熱力差異而形成的東北季風的限制,雨季時受氣壓帶、風帶北移而形成的西南季風的限制全年高溫,一年可分為旱、雨兩季2.形成氣候的主要因素(1)緯度位置:緯度位置影響著地面獲得太陽輻射的多少,是影響氣候的基本因素;不同緯度,氣候不同。主要影響氣溫。(2)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及其季節移動。主要影響降水。(3)海陸位置:同緯度陸地夏季氣溫比海洋高,冬季低;內陸降水少。同緯度海洋冬季氣溫比陸地高,夏季低;近海一般降水多。(4)洋流:暖流經過地區,氣溫較高,降水較多;寒流經過地區,氣溫較低,降水較少。(5)人類活動: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使全球氣候變暖。人類植樹造林、修建水庫也可調整局部氣候。(6)地形地勢:①山地由于地勢的影響,形成了四周氣溫高、中心氣溫低的分布特點;盆地因地勢中間低四周高,形成了四周氣溫低、中心氣溫高的分布特點;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的影響,引起水熱的垂直分異,從而形成氣候的垂直變更。②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區。③山脈的分布影響氣候的分布規律和范圍。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氣候呈現南北狹長延長而逐步更替的變更特點。3.形成氣溫差異的主要因素(1)緯度:假如是相距較遠的南北兩地,一般考慮緯度因素。(2)距海遠近:假如是相距較遠的東西兩地,一般考慮海陸位置(距海遠近)因素。(3)地形:假如某地冬溫明顯偏高,一般考慮地形對冬季風起阻擋作用;假如夏溫明顯偏低,則可能位于海拔較高的山地或高原。假如是距離較近的兩地,氣溫大小有明顯差異,則一般考慮地形因素。(4)洋流:假如是位于大陸同緯度東西岸的兩地,則氣溫大小差異一般要考慮洋流因素。(5)風:受冬季風(或高緯吹來的風)影響氣溫低,受夏季風(或低緯吹來的風)影響氣溫高。4.形成降水差異的主要因素(1)大氣環流:首先依據經緯度、海陸位置等推斷兩地所處的氣壓帶、風帶位置。(2)地形:假如是相距較近的兩地,降水有明顯差異,一般考慮地形(迎、背風坡)的影響。(3)洋流:假如是大陸東西兩岸的兩地,除大氣環流因素外,還要考慮洋流因素的影響。(4)距海遠近:海陸位置是一般狀況下都要考慮的因素之一。讀下圖,回答1—2題。1.圖中風帶為A.東南信風帶 B.中緯西風帶C.東北信風帶 D.極地東風帶2.圖中所示沿海地區的氣候類型是A.溫帶海洋性氣候 B.溫帶季風氣候C.地中海氣候 D.溫帶大陸性氣候【答案】1.B2.C【解析】1.通過緯度數值的變更,可以確定為北半球;30~40度大陸的西岸,受西風帶和副高的交替限制,該風帶應當為中緯西風帶。2.30~40度大陸的西岸,受西風帶和副高的交替限制,形成的氣候是地中海氣候。突破02依據氣候特征判讀氣候類型依據氣候的兩大要素資料來判讀,判讀時可遵循以下三個步驟:以形定位、以溫定帶、以水定型。(1)依據溫度確定南北半球——“以形定位”:由于南北半球熱量安排不均,南北半球的季節剛好相反,所以氣溫的變更也是相反的,依據氣溫最高月和最低月以及氣溫曲線的形態可以確定該地是在北半球,還是在南半球。半球氣溫最高月氣溫最低月氣溫曲線形態北半球7月~8月1月~2月峰形(凸形)南半球1月~2月7月~8月谷形(凹形)(2)依據最冷月或最熱月的均溫值,確定該地溫度帶(即氣候帶)—“以溫定帶”:熱量帶熱帶亞熱帶溫帶亞寒帶寒帶最冷月均溫值>15℃0℃~15℃<0℃<0℃最熱月均溫值>25℃>18℃>15℃<10℃5℃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性潮濕氣候和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苔原氣候、冰原氣候(3)依據降水量的多少與季節安排,確定氣候類型——“以水定型”:依據降水量柱狀圖中年降水量(降水量柱狀圖中各月降水量相加)和降水季節安排(主要是雨季)來確定氣候類型。下圖a為某地氣候資料圖,曲線代表各月平均氣溫變更,柱狀圖代表各月降水量。圖b為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甲、乙、丙、丁、戊為氣壓帶或風帶。讀圖回答1—2題。1.下列關于圖a所示氣候類型成因的說法,正確的是A.6月下旬,影響該地的氣壓帶或風帶分布狀況和圖b大致相同B.該地夏季受丙限制,冬季受乙限制C.該地夏季受乙限制,冬季受丙限制D.該氣候類型的成因和黃赤交角無關2.下列關于圖a所示氣候類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氣候類型分布在大陸西岸B.該氣候類型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C.雨熱不同期是該氣候類型的顯著特點D.該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20°~30°的緯度范圍內【答案】1.B2.D【解析】1.依據圖a中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推斷該地為地中海氣候。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丙)限制,冬季受西風帶(乙)限制;氣壓帶、風帶移動是因太陽直射點移動,與黃赤交角有關。2.地中海氣候主要分布在30°~40°大陸的西岸,故選D項。學問點4常見的天氣系統一、熱冷鋒與暖鋒天氣系統特點及天氣狀況(b+加試)鋒面冷鋒暖鋒準靜止鋒主要區分概念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方向移動的鋒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方向移動的鋒冷暖氣團勢力相當,使鋒面來回搖擺的鋒氣團勢力冷氣團強,暖氣團弱暖氣團強,冷氣團弱勢均力敵移動方向冷氣團的移動方向暖氣團的移動方向來回搖擺鋒前鋒后暖氣團在前,冷氣團在后冷氣團在前,暖氣團在后鋒面坡度較大較小小雨區位置鋒前鋒后均有,鋒后為主鋒前延長到鋒后很大范圍雨區范圍小較大大示意圖雨區符號天氣特征過境前單一暖氣團限制,暖和晴朗單一冷氣團限制,低溫晴朗單一氣團限制,天氣晴朗過境時暖氣團被冷氣團抬升,常出現陰天、下雨、刮風、降溫等天氣現象暖氣團沿冷氣團緩緩爬升,冷卻凝聚產生連續性云雨暖氣團平衡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續性降水過境后冷氣團替代了原來暖氣團的位置,氣壓上升,氣溫柔濕度驟降,天氣晴朗暖氣團占據了原來冷氣團的位置,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晴單一氣團限制,天氣晴朗天氣實例我國大多數降水天氣,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節的大風、沙暴、寒潮在我國出現得較少,大多伴隨著氣旋出現。春秋季一般出現在江淮流域和東北地區,夏季多出現在黃河流域華南“清明季節雨紛紛”;江淮地區的梅雨季節;貴陽冬半年“天無三日晴”二、氣壓系統的氣流運動特點及天氣狀況(必考+加試)1.低氣壓與高氣壓系統氣流運動特點及天氣狀況(以北半球為例)(b十加試)氣旋(低壓)反氣旋(高壓)氣壓分布氣壓中心低,四周高氣壓中心高,四周低水平氣流與風向垂直氣流與天氣氣流形成天氣狀況多陰雨天氣多晴朗、干燥天氣垂直氣流與天氣過境前后氣壓變更曲線我國天氣典型實例夏、秋之交我國東南沿海的臺風天氣夏季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秋季我國北方秋高氣爽的天氣;冬季我國北方干冷的天氣2.鋒面氣旋系統與天氣(1)概念:氣旋常常與鋒面聯系在一起,形成鋒面氣旋系統。(2)鋒面位置:在等壓線轉折比較顯著的地方常形成鋒面,其中甲處形成冷鋒,乙處形成暖鋒。(3)天氣:兩個鋒面旁邊氣流上升劇烈,往往產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風降溫等天氣。甲鋒面旁邊的降雨主要在A處,而乙鋒面旁邊的降水主要在D處。(4)常見地區:中緯度地區。突破鋒面氣旋與天氣近地面氣旋一般與鋒面聯系在一起,形成鋒面氣旋。它主要活動在中高緯度,更多見于溫帶地區,因而也稱溫帶氣旋,其結構圖(北半球)如下所示:1.鋒面的位置:鋒面總是出現在低壓槽中,鋒線往往與低壓槽線重合,如圖中的M、N線。2.鋒面的類型與移動(1)鋒面類型:在鋒面氣旋中,位置偏左的肯定是冷鋒(如圖中的M鋒),位置偏右的肯定是暖鋒(如圖中的N鋒)。(2)鋒面移動:鋒面氣旋中,鋒面移動方向與氣旋的旋轉方向一樣。3.鋒面旁邊的風向:依據北半球風向的畫法,可確定鋒面旁邊的風向,如圖中①處為偏北風,②處為偏南風,③處為偏南風。4.鋒面氣旋的天氣特點:由圖可知,氣旋的前方由暖鋒N限制,故在鋒前③處旁邊出現寬敞的暖鋒云系及相伴隨的連續性降水天氣;氣旋的后方為冷鋒M限制,故在鋒后①處旁邊出現比較狹窄的冷鋒云系和降水天氣。下圖為某區域某時海平面氣壓分布圖。讀圖完成1—2題。1.與臺灣北部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區A.風力較小,風向為西北風 B.風力較大,風向為西北風C.風力較小,風向為東南風 D.風力較大,風向為東南風2.此時A.黃河下游地區陰雨綿綿 B.渤海灣沿岸雨雪交加C.福建沿海地區狂風暴雨 D.金沙江河段風和日麗【答案】1.A2.C【解析】1.考查天氣系統的相關學問。據圖中信息可知,與臺灣北部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區等壓線分布較稀疏,水平氣壓梯度力小,風力較小;珠江三角洲地區位于氣旋(北半球)的西部,吹西北風。2.考查天氣系統的相關學問。據圖中信息可知,黃河下游地區處于高壓脊限制,天氣晴朗;由于臺風出現的季節為夏秋季,所以渤海灣沿岸雨雪交加描述錯誤;金沙江河段因處于低氣壓限制之下,為陰雨天氣;福建沿海地區為臺風影響地區,狂風暴雨天氣描述正確。(2024年4月選考)下圖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氣溫、氣壓分布示意圖(圖中虛線為等溫線、實線為等壓線)。完成1—2題。1.若該地位于我國西北沙漠地區,則其成因和空氣垂直運動正確的是A.動力輻合上升 B.熱力輻合上升C.動力下沉輔散 D.熱力下沉輻散2.易形成這種大物理狀況的是A.夏季白天的內陸湖面 B.冬季晴朗夜晚的谷底C.夏季晴朗白天的郊區 D.冬季暖流流經的海面(2024年11月選考)下圖為亞歐大陸40oN旁邊東西兩側兩個測站1、4、7、10四個月的氣候資料。完成3—4題。3.甲、乙兩地氣候相比A.1月降水甲比乙多 B.氣溫季節變更甲比乙大C.7月氣溫甲比乙低 D.降水季節變更甲比乙小4.乙地1月降水主要受A.西北風的影響 B.副極地低壓限制C.沿岸暖流影響 D.盛行西風的限制(2024年4月選考)下圖為北半球鋒面氣旋系統示意圖(單位:百帕)。完成5—6題。5.雨過天晴后,若圖中甲地早晨出現濃霧天氣,緣由是A.大氣汲取強 B.大氣逆輻射弱C.大氣反射強 D.地面反射減弱6.圖中乙、丙兩地比較,氣流狀況①乙近地面風力較小②乙上升氣流較強③丙近地面風力較小④丙上升氣流較強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024年11月選考)下圖為某半球氣壓帶、風帶(箭頭表示風向)分布局部示意圖。完成下題。7.圖中甲、乙氣壓帶成因及氣流垂直運動方向是A.甲:動力緣由上升 B.乙:動力緣由上升C.甲:熱力緣由下沉 D.乙:熱力緣由下沉(2024年11月選考)下圖為某區域某時等壓線分布圖。據此完成8—9題。8.圖中四地有冷鋒存在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9.此時戊地的風向是A.西南風 B.西北風 C.東南風 D.東北風(2024年4月選考)下圖為某時某區域海平面等壓線分布示意圖。完成10—11題。10.圖中甲地天氣系統及氣流運動分別是A.氣旋,順時針輻散 B.反氣旋,順時針輻合C.高壓系統,逆時針輻散 D.低壓系統,逆時針輻合11.四地中天氣狀況可能是A.甲地電閃雷鳴 B.乙地北風勁吹 C.丙地風雨交加 D.丁地陰雨連綿12.(2024年4月選考)1960年以來,青藏高原的積雪厚度呈現出大—小—大的年際變更。下列地理過程因果關系正確的是A.積雪厚度大—大氣反射量少—年平均氣溫低B.積雪厚度大—地面汲取量多—年平均氣溫高C.積雪厚度小—大氣汲取量少—年平均氣溫低D.積雪厚度小—地面反射量少—年平均氣溫高(2024年10月選考)下圖為近地面等壓線和風向示意圖。完成13—14題。13.在垂直方向上,中心氣流呈上升運動的是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4.7月,限制澳大利亞中南部的氣壓系統屬于A.① B.②C.③ D.④(2024年4月選考)下圖示意浙江省某地2024年1月21~25日的天氣變更。完成15—16題。15.該地21日出現暴雪天氣的主要緣由是A.氣壓低,暖濕氣流劇烈上升 B.冷空氣劇烈抬升暖濕空氣C.氣壓高,干冷氣流劇烈下沉 D.暖空氣劇烈抬升干冷空氣16.該地24日風力減小,其主要緣由是A.氣溫下降,氣壓上升 B.氣溫上升,氣壓下降C.雪過天晴,天氣轉好 D.水平氣壓梯度力減小17.(2024年4月選考)下圖為世界某區域氣候類型分布圖。圖中A.①③兩地氣候類型不同但成因相像 B.②④兩地氣候類型相同成因也相同C.③⑥兩地氣候類型不同但成因相像 D.⑤⑥兩地氣候類型相同成因也相同18.(2024年4月選考)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題。下圖為我國東北地區略圖。圖示地區冬季寒冷,主要因_____高,白晝時間_____(填“長”或“短”),且受冬季風影響大等。19.(2024年4月選考)【加試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圖I為東南亞部分區域咯圖圖III為圖I中甲、丙兩地不同月份降水量占全年比重圖。分析甲、丙兩地降雨較多三個月降水成因的異同。20.(2024年4月選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左圖為世界某區域略圖。右圖為做圖中A城市的氣候統計圖。圖中A城市冬夏季節的氣溫特征是_____;該城市降水季節變更較大的主要成因是_____。21.(2024年4月選考)【加試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左圖為世界某區域略圖。右圖為左圖中①、②、③地的氣候統計資料。材料二:下表為圖1中甲地的年平均降水量統計資料。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6—9月占全年比重(%)540.0901.0273.090.9說出①地1月和7月的風向,并從大氣環流角度說明7月風向成因。22.(2024年10月選考)下圖為世界某區域略圖,完成下列問題。圖示區域內年降水量少的主要緣由是,水汽不易到達。23.(2024年4月選考)讀歐洲西部部分區域略圖(圖1)及圖中②地的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圖2),完成下列問題。(1)該地的氣候特征是______,其形成緣由是終年受______限制。(2)比較圖1中③地和④地冬季氣溫凹凸,并分析其緣由。1.“月夜苦寒”是因為月夜A.①大 B.②大 C.③小 D.④小2.夏季,在我國南方的一些農村地區,人們常常白天“曬水”以解決晚上洗澡的熱水問題。下列現象或應用于“曬水”原理一樣的是A.A B.B C.C D.D近幾年,美國洛杉磯市夏季干旱程度加劇。下圖是美國本土簡圖和2015年8月洛杉磯市水電局工作人員向水庫投放黑色遮陽球。讀圖完成3—4題。3.與甲城市相比,洛杉磯夏季氣溫較低的緣由是A.地勢較高 B.距海較近 C.寒流流經 D.西風盛行4.該城市向水庫投放數千萬個黑色塑料遮陽球,主要是為了①削減水源蒸發②提高水源品質③限制藻類繁殖④營造水庫景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下圖為某地區某一時刻的溫壓場分布,實線為925百帕等壓面的高度分布狀況(單位。m),虛線為近地面氣溫分布。讀圖,回答下列各題。5.圖示時刻,下列近地面各點中可能出現陰雨天氣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6.將來幾天,若該天氣系統均速向東移動,則風向變更最為明顯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下圖為世界局部地區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完成7—8題。7.圖中氣壓帶的成因及其限制下的降水特征分別為A.動力緣由少雨 B.動力緣由多雨 C.熱力緣由少雨 D.熱力緣由多雨8.依據圖示信息,推斷正確的是A.甲地山林此時落葉滿地 B.乙地是熱帶草原景觀C.乙旁邊海疆洋流是暖流 D.甲乙兩地年溫差均小2024年11月27日,杭州市氣象臺發布大霧橙色預警信號,早晨到上午杭州出現能見度小于200米的強濃霧。下圖為該日浙江省及周邊地區部分城市大氣能見度(單位:米)示意圖。完成9—10題。9.大霧多發生在早晨主要緣由是早晨A.水汽足夠 B.氣溫低C.出行車輛多 D.上升氣流劇烈10.圖中顯示浙江沿海地區大氣能見度較高,主要緣由是沿海地區A.地形平坦 B.水汽足夠C.風力較大 D.人口稠密讀“某日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單位:hPa)”,完成11—12題。11.下列四地中天氣狀況可能是A.甲地晴空萬里 B.乙地秋高氣爽 C.丙地風雨交加 D.丁地陰雨連綿12.圖中戊地天氣系統及氣流運動分別是A.氣旋,順時針輻散 B.反氣旋,順時針輻合C.高壓系統,逆時針輻散 D.低壓系統,逆時針輻合讀北半球某區域等壓線(單位:hPa)示意圖,完成15—16題。13.此時A.雨區在甲、丁,甲為鋒前雨 B.乙、丙兩地都受暖氣團限制C.①地風力大于②地 D.③地晝夜溫差小于④地14.②地風向為A.東南風 B.東北風 C.西北風 D.西南風15.敘利亞是阿拉伯地區五大糧食出口國之一,首都大馬士革意為
“澆灌的家園”,周邊地區農產品豐富,以麥、棉、水果
(柑橘和橄欖)、玫瑰著稱。依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學問,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敘利亞及周邊地區圖
(左圖)。材料二:塔爾圖斯和巴爾米拉兩地氣候比較圖
(右圖)依據材料分析塔爾圖斯和巴爾米拉兩地氣候特征差異并說明緣由。16.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埃塞俄比亞高原大多位于圖中國界線內的國家——埃塞俄比亞。該高原平均海拔2500—300米,屹立著一座座海拔超過4000米的火山山峰。覆蓋廣闊玄武巖,有非洲“屋脊”之稱,東非大裂谷以東北—西南向縱切中部,將高原分為東西兩部分。該國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甲:9°N,38.5°E)位于海拔2400米的高原上,是非洲海拔最高的城市,右圖為該市氣候資料。描述該地氣溫日較差的年變更特征,并說明緣由。直通高考【答案】1.B2.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熱力環流的有關學問,意在考查學生熱力環流原理的駕馭狀況,總體難度不大。1.讀圖可知,該地等溫線向上凸出,說明該地氣溫較周邊地區高,氣流在垂直方向上上升,在近地面等壓線向下凹,說明該處氣壓較周邊地區低,是由于受低壓系統限制,氣流輻合上升所致,是熱力緣由造成的,故選B。2.夏天內陸地區的湖泊氣溫較周邊地區低,氣流下沉,形成高壓,A錯。冬季巖石降溫快,氣流沿山坡下沉,B錯。郊區與城市之間,由于城市熱島效應,郊區為高壓,下沉氣流,C錯。冬季暖流流經地區,氣流上升,D對。故選D。【答案】3.B4.D【解析】該組試題以氣溫柔降水資料圖為切入點,考查氣候特征對比和氣候成因分析,總體來看,試題難度適中。3.從圖中可以看出,甲、乙兩地1月降水分別約為5mm和120mm,A錯誤。甲地最高、最低月均溫分別約為26℃和—4℃,氣溫年較差為30℃;乙地最高、最低月均溫分別約為23℃和11℃,氣溫年較差為13℃,甲氣溫季節變更比乙大,B正確。甲、乙兩地7月氣溫分別約為26℃和23℃,C錯誤。甲地降水量最大、最小值分別約為180mm和5mm,差值為175mm;乙地降水量最大、最小值分別約為120mm和10mm,差值為110mm,甲降水季節變更比乙大,D錯誤。4.兩地位于40°N亞歐大陸東西兩岸,乙地冬季降水多,說明該地為地中海氣候。1月時,氣壓帶風帶南移,此時乙地受西風帶限制,降水較多,D正確。【答案】5.B6.B【解析】5.大霧天氣,主要是指由于近地層空氣中懸浮的多數小水滴、或小冰晶造成水平能見度,不足500米的一種天氣現象。一般大霧的形成主要有三個條件:首先近地面層水汽比較足夠,也就是空氣中濕度很大。其次是近地面空氣中水汽要達到過飽和,就會有小水滴的形成。第三是空氣中有大量塵埃、煙粒等。雨過天晴后,云層少,晚上大氣的逆輻射較弱,保溫作用較差,從而導致氣溫較低,此時空氣濕度較大,遇冷凝聚導致大霧產生,故答案選B項。6.乙處等壓線比較密集,丙處等壓線稀疏,因此丙處風力較小,③對;乙處為冷鋒,空氣被迫抬升,上升氣流較強,丙處為暖鋒,暖空氣緩緩爬升,上升氣流較弱,因此②③正確,故答案選B項。【答案】7.A【解析】依據圖中緯度變更和氣壓帶的分布可知,甲為北半球副極地低氣壓帶、乙為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高空中來自赤道的氣流在北緯30°旁邊不斷積累,產生下沉氣流,致使近地面氣壓上升,形成副熱帶高氣壓帶,屬于動力緣由,B、D錯。來自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暖而輕的氣流與來自極地高氣壓的冷而重的氣流在北緯60°旁邊相遇,暖而輕的氣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氣流之上,形成了一個上升氣流,近地面氣壓較低,形成副極地低壓帶,屬于動力緣由,A對、C錯。【答案】8.D9.D【解析】8.高壓地區不會產生鋒面,甲乙沒有暖鋒;依據氣旋水平旋轉的方向可以推斷丙處暖氣團推動冷氣團為暖鋒,丁處冷氣團推動暖氣團為冷鋒,選擇D。9.先從高壓到低壓畫出水平氣壓梯度力,再依據北半球向右偏畫出風向,此時戊地的風向是東北風,選擇D。【答案】10.C11.C【解析】10.甲地中間氣壓高四周氣壓低,等壓線閉合,屬于高氣壓,從經緯度可以推斷屬于南半球,南半球的反氣旋呈逆時針輻散,選擇C。11.甲地為反氣旋天氣以晴朗為主,A錯;依據等壓線推斷乙地吹西南風,B錯;丙地為低壓槽,易形成鋒面,風雨交加,C對;丁地等壓線平直,沒有鋒面、氣旋活動,不會出現陰雨連綿天氣,D錯。【答案】12.D【解析】積雪厚度大,反射太陽輻射多,地面汲取熱量少,地面輻射弱,大氣汲取熱量少,大氣逆輻射弱,年平均氣溫低。反之,則年平均氣溫高,故D正確。【答案】13.A14.D【解析】13.讀圖,依據圖中風向,氣流向中心輻合的,是低壓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中心氣流呈現上升運動。①、②是低壓中心,A對。③④氣流向外輻散,是高壓中心,中心氣流下沉,B、C、D錯。14.7月,氣壓帶風帶北移,南半球是冬季,限制澳大利亞中南部的氣壓系統是副熱帶高壓,①、②是低壓中心,A、B錯。南半球的高壓中心氣流呈逆時針輻散,③錯,④對,即C錯,D對。【答案】15.B16.D【解析】15.造成浙江某地出現暴雪的天氣系統是冷鋒,產生冷鋒雨雪的主要緣由是冷空氣提升暖濕氣流,導致暖濕氣流上升過程氣溫降低,其中的水汽凝聚成為雨雪。16.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干脆緣由,風力大小主要取決于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大小,因此該地24日是冷鋒過境后,被單一冷氣團限制,水平氣壓梯度力削減,故風力減小。【答案】17.A【解析】圖中①地為熱帶草原氣候,其成因是信風帶和赤道低氣壓帶交替限制形成的,③地為地中海氣候,其成因是西風帶和副熱帶高氣壓帶交替限制形成的,二者都是氣壓帶和風帶交替限制形成的,A正確。②地為位于赤道旁邊的熱帶草原氣候,因其地勢高,氣溫低,對流弱,降水少,而形成熱帶草原氣候;④地也是熱帶草原氣候,其成因是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限制形成的,因位于信風帶的背風坡,信風帶限制時燥熱干燥,二者成因不同,B錯誤。⑥地為來自海洋的東南信風帶的迎風坡,降水豐富,而形成的熱帶雨林氣候,和③地的成因不同,C錯誤。⑤地位于赤道旁邊的熱帶雨林氣候,其成因是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限制而形成的,與⑥地氣候成因不同,D錯誤。18.【答案】緯度短【解析】讀圖分析可知,圖示地區為我國的東北地區,緯度較高,冬季晝長較短,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少,而且距離冬季風源地較近,受冬季風的影響較大,因此冬季溫度較低。19.【答案】同:地處迎風坡,受赤道低氣壓帶限制。異:甲地受東北風影響,丙地受西北風(或北風)影響【解析】讀圖分析可知,甲丙兩地位于赤道旁邊,都會受到赤道低壓的影響,盛行上升氣流,多降水。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甲丙兩地會分別受到所在半球的信風的影響,冬季氣壓帶風帶南移,甲地為信風帶,由于地形對來自海洋東北信風的抬升,降水較多;夏季,,氣壓帶風帶北移,丙地處于東南信風帶,由于地形抬升,降水增多。20.【答案】夏季燥熱,冬季暖和夏季受副熱帶高壓帶限制降水少,冬季受盛行西風影響降水多【解析】圖中A城市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限制,氣流下沉,高溫少雨,冬季受盛行西風影響,從大西洋大量豐富水汽,溫柔多雨。21.【答案】1月東北風;7月西南風;東南信風越過赤道轉向為西南風
【解析】受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氣壓帶和風帶也南北移動。①地1月受南移的東北信風帶限制;7月受西南風限制,因為7月東南信風帶北移越過赤道,向右偏轉成西南風。22.【答案】深居內陸(距海較遠)【解析】圖示區域內年降水量少的主要緣由是深居內陸,距海較遠,水汽不易到達。23.【答案】(1)終年溫柔多雨西風帶(2)③地氣溫高;③地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④地距海遠,地勢高。【解析】(1)②地位于西風帶的迎風坡,降水豐富,屬于終年溫柔潮濕溫帶海洋性氣候。(2)③地位于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甘肅省武威市第二十三中學2024年中考適應性考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暨南大附中2024年中考數學猜題卷含解析
- 2025年部門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含答案(考試直接用)
- 2024-2025新入職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答案
- 2025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一套
- 2025年項目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含答案【輕巧奪冠】
- 2024-2025公司職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5A)
- 25年企業員工崗前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帶答案(培優A卷)
- 2025新進廠職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帶答案(模擬題)
- 2025年中國腕表行業市場規模及未來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小學動詞三單練習
- 【葛根素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調研報告3000字】
- 居民自建樁安裝告知書回執
- 教師情緒和壓力疏導
- 血管活性藥物靜脈輸注護理團體解讀
- 首件檢查記錄表
- 控制計劃(中英文標準模板)
- 住房公積金中心內部控制管理制度
- 輸水及灌溉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
-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游記散文閱讀練習(含解析)
- 瀝青路面復拌再生施工技術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