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合伙企業稅收問題案例講解_第1頁
有限合伙企業稅收問題案例講解_第2頁
有限合伙企業稅收問題案例講解_第3頁
有限合伙企業稅收問題案例講解_第4頁
有限合伙企業稅收問題案例講解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業二十年的老會計經驗之談,如果覺得有幫助請您打賞支持,謝謝!有限合伙企業稅收問題案例講解A公司為法人合伙人,和自然人張三以1:1的比例投資設立了B合伙企業,成立后B合伙企業投資了幾個項目,現在分別收到這幾個項目公司的分紅款1000萬。另外B合伙企業投資C公司成本約1000萬,以股權轉讓方式退出,收到2000萬轉讓款,現該合伙企業擬將1000萬分紅款,以及2000萬轉讓款一并分配給各個合伙人。

1.問題:B有限合伙企業分得分紅款1000萬,股權轉讓所得1000萬由誰來繳稅?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合伙企業合伙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9號)第二條規定、合伙企業以每一個合伙人為納稅義務人。合伙企業合伙人是自然人的,繳納個人所得稅;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繳納企業所得稅。

即B有限合伙企業是稅收透明體,既不是個人所得稅納稅義務人,也不是企業所得稅納稅義務人。合伙企業合伙人張三是自然人的,繳納個人所得稅;合伙人A公司是法人繳納企業所得稅。

2.問題:繳稅地點在哪里?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第十九條規定,個人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以被投資企業所在地地稅機關為主管稅務機關。若轉讓方為自然人,應在被投資企業所在地地稅機關辦理相關事宜;若轉讓方為法人和其他組織,應在機構所在地地稅機關辦理相關事宜。

故張三所得須在B投資合伙企業所在地地稅局辦理繳納個人所得稅,A公司為法人,在A公司機構所在地辦理企業所得稅繳納。

3.問題:項目公司已按2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A公司作為法人合伙人按比例分回的稅后股息500萬,是否可以作為免稅收入,不用再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否則就是重復納稅了。

答:不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3號)第二十六條規定,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為免稅收入。對于法人合伙人A公司,因為它不是直接投資給居民企業,而是能通過B合伙企業間接投資給居民企業項目公司的,稅局認為中間有個B合伙企業,因此不屬于免稅收入,故法人公司合伙人A公司還要再繳25%企業所得稅。注:這樣其實繳了三道稅,項目公司繳了一道企業所得稅,A公司又繳一道企業所得稅,A公司股東若是個人,還要再繳一道個人所得稅,有限合伙企業作為稅收透明體不繳稅。重復納稅不合理,但稅法規定如此。實務中建議與稅局溝通,看能否將合伙企業視為稅收透明度體,獲得直接投資免稅認同。

4.問題:聽說合伙企業實行先分后稅,A公司和張三需要分紅到手才繳稅,可否采取不分紅方式,就不用繳稅了?也就是繳稅的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答:理解錯誤。財稅〔2008〕159號文件第三條規定,合伙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后稅的原則。前款所稱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合伙企業分配給所有合伙人的所得和企業當年留存的所得(利潤)。

根據上述規定,作為有限合伙企業的合伙人,不論合伙企業是否分利潤,只要其有留存利潤,該部分的留存利潤也應先按規定的分配比例,也就是先分后稅的意思,并不是先到手才有納稅義務,而是說不管到不到手,先把所得分了,再按各自適用稅率計算繳稅。步驟如下:

1、合伙企業計算先按照個體工商戶計算所得的辦法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

2、計算出的所得無論是否實際分配,全部按照合伙協議或約定比例計算為合伙人所得。

3、合伙企業合伙人是自然人的,繳納個人所得稅,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計入法人企業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5.問題:才說了,合伙企業以每一個合伙人為納稅義務人,自然人繳個稅,法人繳企業所得稅。合伙企業是稅收透明體,怎么合伙企業需要先按照個體工商戶計算所得,成了納稅義務人?另外合伙企業里面又有法人合伙人,又有個體工商戶,到底是按法人企業所得稅計算,還是個體工商戶個稅計算?

答:財稅〔2008〕159號文件第三條規定,合伙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后稅的原則。具體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按照《關于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財稅[2000]91號)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65號)的有關規定執行。

財稅[2000]91號第四條規定,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作為投資者個人的生產經營所得,比照個人所得稅法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稅項目,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也就是說,合伙企業計算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時,除特殊扣除項目外,基本上按照個體工商戶計算所得的辦法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主要目的是算出應納稅所得額,好按比例分給A公司和張三,再由他們按各自稅率去繳稅。

6.問題:股息分紅500萬如何繳稅?

根據《關于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執行口徑的通知》(國稅函〔2001〕84號)第二條規定: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對外投資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紅利,不并入企業的收入,而應單獨作為投資者個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稅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也就是合伙企業收到1000萬分紅款,不并入合伙企業的其他收入中,而是直接按比例分給張三500萬,由張三按20%稅率繳個人所得稅,(因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

當然另外500萬分給A公司,并入應納稅所得繳25%企業所得稅。

7.問題:合伙企業的股權轉讓所得1000萬如何繳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關于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征收個人所得稅的規定>的通知》(財稅〔2000〕91號)規定:第四條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以下簡稱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作為投資者個人的生產經營所得,比照個人所得稅法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稅項目,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按照上述規定,B合伙企業的股權轉讓所得1000萬屬于合伙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依據合伙企業生產經營所得采取先分后稅的原則,先分所得后,對于個人投資人,比照個人所得稅法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稅項目,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對于法人企業投資者,應當按適用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小編寄語:不要指望一張證書就能使你走向人生巔峰。考試只是檢測知識掌握的一個手段,不是目的。千萬不要再考試通過之后,放松學習。財務人員需要學習的有很多,人際溝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