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采訪緒論_第1頁
新聞采訪緒論_第2頁
新聞采訪緒論_第3頁
新聞采訪緒論_第4頁
新聞采訪緒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聞采訪與寫作

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教學目的:1.明確新聞采訪的定義及其特點2.了解采訪在新聞工作中的重要作用3.了解記者的類型4.理解記者的職業要求5.熟悉記者修養的主要內容6.明確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一、什么是新聞采訪1.“新聞”概說《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有兩層含義:“報紙、廣播電臺等報道的國內外消息”“泛指社會上最近發生的新事情”學者的解釋有許多,取影響大的: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1)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陸定一)(2)新近發生或變動的事實信息。一般需經傳播者選擇,并借助語言、文字、圖像載體及時傳播。產生于人們溝通和了解情況的社會需要。由于生產力的發展與人際交往的頻繁,出現從事采集與傳播新聞的社會職業,并逐步成為各種政治力量、社會集團的宣傳手段和輿論工具;在商品經濟發達的社會里,也成為一種商品。(《辭海》1999年版)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英文中“news”(新聞),據說由North,East,West,South(北東西南)的第一個字母組成——四面八方消息的組合。“新聞”一詞我國古時已有,到了清朝,其意為“泛指社會上新近發生的新鮮事”。《紅樓夢》里有多處使用。在“新聞采訪”里,可以先做此理解。但在“新聞寫作”里,采用《辭海》的解釋比較全面。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2.“新聞采訪”概說(1)“采訪”“搜集尋訪”——《現代漢語詞典》公元前六世紀《詩經》的采集,即是此意(2)“為搜集新聞事實和新聞背景等新聞材料而進行的觀察、訪問、調查、錄音、錄像等活動”——《辭海》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新聞采訪”——新聞材料的“采集”與采訪對象的“訪問”的合稱。即記者通過各種方式尋找和采集新聞素材的活動。通俗講,“采訪就是云游四方,會晤三教九流,滿足人們的好奇心”——<美>約翰●布雷迪新聞采訪有別于其它行業的采風、調查、訪問新聞采訪要有:媒體、記者、新聞素材、采訪對象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二、新聞采訪要素1.媒體“指荷載文字、聲音、數據等信息的介質,也指傳送上述信息的工具和手段。”——《現代漢語詞典》唐朝時有邸報(官報,不公開),宋時有了“小報”(民間報),明時允許民間自設報房,有《京報》公開出售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西方最早的手抄報紙盛行于意大利的威尼斯,資本主義商業競爭的產物,滿足商業與商人的需要。內容:政治事件、物價行情、船舶起航作為商品買賣真正的現代意義的報紙需符合三個條件:定期出版;公開發行;有專門的采編人員現代報紙蓬勃發展于19世紀,是工業革命為其提供了物質條件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20世紀,電子技術的發展使廣播和電視相繼問世,聲音和影像成為強勢新聞傳播媒體。稍后,互聯網、手機媒體出現,發展速度更快。媒體的發展壯大,帶來了記者隊伍的倍增。網絡條件下,人人都是潛在的自媒體。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2.記者廣義:泛指新聞從業人員,即編輯、記者、主筆、主編、發行人的總稱。狹義:專跑外勤的記者,即新聞機構中從事新聞材料的采集、拍攝、錄制,新聞作品的寫作、編輯和報道的專業人員。多元化的媒體進程,使新聞節目的編導、攝像也參與采訪報道工作,越來越多的工種與采訪有關,越來越多的人需要部分地充當記者的角色。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記者從廣義解釋,還包括:特約記者、通訊員、自由撰稿人等。雖無新聞機構的編制,但與媒體有緊密的業務關系。工作性質與職業記者無異。網絡環境下,人人都可以做記者性質的工作。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記者的類型(1)按記者工作的分工劃分有:專業記者(專版記者)

機動記者(記者部記者)

地方記者(記者站記者)駐外記者

特派記者特約記者

通訊員

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2)按職業標準劃分,記者的類型有:新聞型記者:

學者型記者

文學型記者

記者群里的作家.doc復合型記者

技術型記者

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3.新聞素材是新聞寫作的原始材料,是記者活動中要搜集的內容。包括:有新聞價值的素材公眾關心的素材新聞報道元素新聞背景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4.采訪對象凡是記者在采訪活動中向之索取情況和意見或者那些以各種方式(不只語言)向記者提供情況和意見的人,都可稱為采訪對象。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集體記者招待會、新聞發布會上的新聞發言人,也可稱為采訪對象。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三、新聞采訪的特點

1.目的的差異性2.

時間的局限性3.項目的突發(變)性4.采訪的廣泛性5.活動的艱險性6.采訪的獨立性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四、新聞采訪的主要作用采訪是報道的前提,報道是采訪的結果。只有采訪沒有報道,新聞活動沒有意義;只有通過新聞采訪才能獲得新聞材料,只有報道沒有采訪,只能是杜撰。新聞是對事實的報道,嚴禁杜撰!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新聞采訪與寫作的關系具體反映在四個方面:(1)反映在活動的程序上,先有新聞采訪,后有新聞寫作,不能顛倒。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2)反映在活動的內在聯系上,先有新聞事實,后有新聞報道,兩者之間的媒介是采訪,離開采訪,寫作就成了無米之炊,無源之水。“手機媽媽”,汶川地震中一個超級感人的新聞,后來卻被證實是虛構的假新聞。“手機媽媽”新聞原文:“當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透過那一堆廢墟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禮。隨行的醫生過來準備給孩子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地看了一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

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真實來源是:某網友受災區群眾自救事跡的感染,在自己的博客中虛構了這樣一個故事。后經媒體以新聞形式爆炒,糊里糊涂就成了一篇感人致深的“新聞”了。據統計,全國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內的100多家主流媒體、超過1000多個網站都轉載、轉播了這條新聞,有50臺賑災晚會引用了“手機媽媽”的故事。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3)反映在活動的性質上,新聞采訪是認識實際,寫作是反映實際,只有正確認識事實,才能如實反映事實,從這個意義上說,采訪決定寫作。2011年7月20日《重慶晚報》,“大愛母親”高雪,為收養病棄嬰兒打掉腹中5個月胎兒并與丈夫離婚,多數網友議論紛紛,與媒體報道主題意見迥異——記者在此事件上的采訪不全面,認識不理性,塑造道德完人的主觀意識太強。當然,認識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事實是不能改變的。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工人為討薪導演跳樓秀包工頭被拘十五天洛陽2民工討薪上演“跳樓秀”

討來5天拘留鄭州一包工頭為要工錢花錢雇人出演“跳樓秀”安徽蕪湖民工:討薪數十趟不成要跳樓

北京40余民工討薪不成欲跳樓最多者被欠萬余元民工討薪難道只有跳樓才能拿到工錢?

品味一下:第一組標題與第二組標題反映了記者的不同觀點嗎?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4)寫作對采訪也有反作用。有經驗的記者能憑藉寫作經驗,提高采訪效率。如對新聞要素的了解、確認、核對等。

新聞要素(5w+H):時間(when)、地點(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結果(how)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采訪與報道在記者進行新聞活動中的比例又如何呢?“七分采,三分寫”,這是記者們比較公認的比例。當然,就重要性而言,采訪與報道都同樣重要,是記者工作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五、記者的職業要求1.正義感(1)鐵肩擔道義邵飄萍.jpg(2)公心為民眾邵飄萍:“茍見有強凌弱,眾暴寡之行為,必毅然伸張人道,而為弱者吐不平之氣,使豪暴之徒不敢逞其志,不能不屈伏于輿論之制裁”。從這一立場出發,他提倡新聞記者應該有“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2.使命感(1)記錄今天,書寫歷史柴靜的非典時期采訪1.jpg胡胡曉明與兒子告別.jpg邵云環許杏虎朱穎三烈士.jpg(2)拯救苦難,關注人性攝影記者凱文·卡特的新聞圖片——《饑餓的女孩》獲普利策攝影獎,但內疚使他在獲獎后2個月自殺。由于拍攝太多殺人、尸體、饑俄等災難性新聞圖片,心靈長期被痛苦糾纏不休。3.責任心(1)輿論監督為己任媒體通過批評報道社會不良現象,來達到凈化社會的目的。輿論監督功能是受眾對媒體和記者敬重有加的主要原因。輿論監督的法律依據是公眾有“知情權”,如今已被國際公認為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2)反映問題,做群眾工作有義務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促使各級政府依法治理相關事件。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六、記者的修養修養,指一個人的理論、知識、藝術、思想等方面的綜合水平,記者的修養,指的是要做好一個記者必須具備的綜合素質1.政治理論方面的修養社會發展規律的理論,包括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相關行業的理論知識和具體的政策法規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2.知識方面的修養(1)基礎知識修養主要指文學、史學、哲學、經濟學、語言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等知識(2)新聞專業知識修養新聞學理論基本體系,中外新聞事業史及采訪、寫作、編輯、評論、攝影等業務知識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3.技能修養熟悉方言和土語的技能掌握外語的技能掌握攝影、錄像技能掌握現代化通訊技能駕駛各種交通工具的技能掌握辨向、測時技能等等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七、記者的職業道德道德,通常是指人們的行為準則和行為規范的總和。新聞職業道德是新聞工作者在(長期的新聞實踐活動中形成的)(調整人們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和準則,是社會道德對新聞記者這一職業所提出的特殊要求。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1.新聞職業道德在不斷建立健全中19世紀后半期,報刊事業有了更加廣泛的發展,各報之間競爭激烈,出現了報人腐敗和報紙墮落的種種弊端,直接危害了社會道德。有識之士呼吁:自由須和責任相聯系,與此同時,一些新聞機構和新聞團體分別制定有關規約,以調整新聞傳播活動中的相互關系,先后有這樣一些條約出臺: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1874年,瑞典成立世界上最早的新聞自律組織--輿論俱樂部1908年,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威廉斯博士主持制定了《記者守則》1923年,美國報紙編輯人協會制定《新聞界信條》1954年,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草擬了《國際新聞道德公約》截止到1990年,全世界大約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訂有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準則。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2.西方新聞傳播界存在的職業道德問題主要有:一是:片面強調新聞信息的知情權,在新聞取舍上“寧肯因發表了報道而犯錯誤,不愿因封鎖新聞而犯錯誤”,這種態度會對社會或他人造成傷害。二是:不擇手段搶新聞。三是:制造假新聞四是:誘發犯罪動機,制造恐怖氛五是:采寫、報道新聞違背人道主義精神六是:干擾司法工作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3.我國新聞記者的行為失范集中表現在:一是搞有償新聞二是收受禮金。三是貪圖享樂。四是報道失真。五是導向錯誤。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4.我國的新聞職業道德建設

1991年1月,中國記協第四屆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這是我國新聞史上第一個職業道德準則。94年中國記協第四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又對這一準則進行了第一次修訂。97年1月中國記協對《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又進行了第二次修訂,修訂后的《準則》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包括6個方面的內容: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1.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2.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3.遵守憲法、法律和紀律4.維護新聞的真實性5.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6.發揚團結協作精神第一章新聞采訪緒論作業:1.新聞采訪的定義及特點是什么?2.怎樣理解“七分采,三分寫”?3.如何正確理解新聞采訪與寫作的關系?4.記者分那些類型?他們有什么不同?5.記者的職業要求有哪幾方面?6.記者的專業修養包含哪些內容?7.什么是新聞職業道德?其主要內容包括哪些方面?謝謝3月-2517:16:3117:1617:163月-253月-2517:1617:1617:16:313月-253月-2517:16:312025/3/317:16:319、春去春又回,新桃換舊符。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在這醉人芬芳的季節,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樣陽光,心情像桃花一樣美麗,日子像桃子一樣甜蜜。3月-253月-25Monday,March3,2025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們的能力成正比例。17:16:3117:16:3117:163/3/20255:16:31PM11、夫學須志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3月-2517:16:3117:16Mar-2503-Mar-2512、越是無能的人,越喜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