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ALN 030-2024 DHI 的奶牛酮病監測、預警和早期防控技術規范_第1頁
TDALN 030-2024 DHI 的奶牛酮病監測、預警和早期防控技術規范_第2頁
TDALN 030-2024 DHI 的奶牛酮病監測、預警和早期防控技術規范_第3頁
TDALN 030-2024 DHI 的奶牛酮病監測、預警和早期防控技術規范_第4頁
TDALN 030-2024 DHI 的奶牛酮病監測、預警和早期防控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IICS65.020.30CCSB40團 體 標 準T/DALN030-2024T/DALN030-2023DHI技術規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monitoring,EarlywarningandEarlypreventionandControlofketosisindairycattlebasedonDHI2024-11-27發布 2024-12-12實施遼寧省奶業協會發布T/DALN030-2023T/DALN030-2023PAGEPAGE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代替T/DALN030-2023《DHI的奶牛酮病監測、預警和早期防控技術規范》,與T/DALN030-2023相對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更改了表述不規范內容并刪除前言中不屬于本部分的表述;更改了“規范性引用文件”引導語,修改了部分“規范性引用文件”;c)更改了3.1-3.4術語標題不規范問題并填加了3.1-3.4英文對應詞;d)更改了“5.2偏差的調整”中的計算公式;e)更改了全文的文本格式不規范問題。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遼寧省奶業協會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遼寧省奶業協會、沈陽農業大學、遼寧省畜牧業發展中心、遼寧奉牧聯合奶業有限公司、錦州益多樂生態牧業有限公司、大連三寰乳業有限公司、大連金弘基種業有限公司、丹東升泰鳳城奶牛場、沈陽金秋實牧業有限公司。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2023年首次發布為T/DALN030-2023;本次為第一次修訂。DHI的奶牛酮病監測、預警和早期防控技術規范范圍本文件規定了基于DHI的奶牛酮病監測、預警和早期防控的術語與定義及技術、方法等。本文件適用于DHI參測牛場奶牛酮病的監測、預警和早期防控。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9489《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NY/T1450《中國荷斯坦牛生產性能測定技術規范》NY/T3191《奶牛酮病診斷及群體風險監測技術規范》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奶牛生產性能測定DairyHerdImprovement對乳脂率、乳蛋白率、體細胞數等奶牛生產性能指標的綜合測定。奶牛酮病 DairycowsKetosis奶牛產后因碳水化合物和揮發性脂肪酸代謝紊亂所引起的營養代謝性疾病,,常發于奶牛泌乳早期(分娩期1d-21d),高產奶牛多發。臨床型酮病Clinicalcows患病奶牛血液-輕丁酸含量三1.60mmo1/L,乳中β-輕丁酸含量三0.26mmo1/L,或乳中丙酮三0.39mmol/L以下,并呈現明顯臨床癥狀。亞臨床酮病Subclinicalcows患病奶牛血液-輕丁酸含量介于(1.20~1.60)mmo1/L,乳中β-經丁酸含量介于(0.16~0.25)mmo1/L,或乳中丙酮介于(0.21~0.38)mmo1/L之間,但無明顯表現癥狀。奶樣的采集、貯存與運輸奶樣的采集采樣對象應于早晨采食前采集奶樣,棄前三把奶后,使用流量計或專用取樣器全程等比例分流40m1NY/T1450奶樣的貯存與運輸奶樣采集完成,即刻將奶樣搖勻,使防腐劑溶解,樣品應在2℃-7℃條件下冷藏貯存,3日內送達測定中心,運輸途中做好防護,夏季防曬、冬季防凍,且不宜劇烈搖晃。奶樣檢測使用奶牛生產性能測定儀(紅外光譜技術)測乳脂率、乳蛋白、乳糖、丙酮和β-輕丁酸等含量,必要時對預測模型進行校準:偏差的調整。偏差的調整該技術采用的酮病定標模型屬于半定量法,偏差的調整與傳統定標步驟不同。偏差的調整般僅調整截距,斜率不作調整,因為預測模型在高范圍內的采樣量和限制精確度有限。偏差(截距)的調整應該根據有代表數量分析樣品的丙酮/β-丁酸預測值的中位值來確定。偏差(截距)調整計算公式:截距=(丙酮/β-輕丁酸)*所需中位值-當前中位值+當前調整注:丙酮*所需中位值為0mmo1/L,β-經丁酸*所需中位數為0.03mmo1/L。丙酮和β-輕丁酸的截距調整應該是獨立的,前期的調整也應考慮在內截距的調整不建議太頻繁,中位值發生顯著變化才建議調整。僅僅當樣品組(如天的數據)新的計算偏差將超過中位值標準偏差的2倍才建議調整。奶牛酮病診斷臨床型酮病臨床癥狀NY/T3191β20.6mm1/2039mo1/25>15。6.2.1臨床癥狀:常發于圍產期和泌乳早期的奶牛,無明顯的臨床癥狀,食欲略有下降產奶量下降6.2.2乳成分判定:β-輕丁酸含量(0.16L~0.25)mmo1/L,或乳中丙酮(0.21~0.38)mmo1/L。乳脂率2.5%,或脂蛋比>1.5。奶牛酮病的風險預警乳脂率、乳蛋白、乳糖及脂蛋白乳脂/乳蛋白>1.5,牛只比例>10%;乳脂率>5.0%,牛只比例>10%;乳蛋白<3.05%,牛只比例>15%;乳糖<4.50%,牛只比例>15%。乳中丙酮和β7.2.1臨床型酮病:丙酮20.39mmo1/L,或-輕丁酸20.26mmo1/L,且其中任何一項超限比例>10%;7.2.2亞臨床型酮病:丙酮(0.21~0.38)mmol/L,或-輕丁酸(0.16~0.25)mmo1/L,且其中任何一項超限比例>10%。綜合判定β7.1和7.2奶牛酮病的早期防控和治療方法酮病的防控預防酮病的根本是防止奶牛產前采食量下降過多,降低體脂動員程度,增加產后采食量減少能量負平衡的程度及持續時間,應該從牛群營養管理、添加劑使用及產后護理等幾方面著加強干奶牛飼養管理,建立合理的飼養計劃,確保奶牛圍產期干物質的攝入。減少不必要的產后護理環節,提高產前產后的干物質采食量,同時為降低產后奶量迅速上升導致的體況過度下降風險,盡可能早的過度高產日糧。56~60d為最佳。對于體況控制合理的牧場(體況評分不超過3.5分),可使用高能日糧緩解產后酮病和提高初乳量。定期監測酮病的發生發展情況,及時發現,及時干預,對于達到預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