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實務:出口退稅:賬目處理不當引涉稅風險_第1頁
會計實務:出口退稅:賬目處理不當引涉稅風險_第2頁
會計實務:出口退稅:賬目處理不當引涉稅風險_第3頁
會計實務:出口退稅:賬目處理不當引涉稅風險_第4頁
會計實務:出口退稅:賬目處理不當引涉稅風險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出口退稅:賬目處理不當引涉稅風險案例

前不久,浙江省國稅局對某進出口有限公司(屬外貿企業)開展納稅評估,發現該公司用于申報出口退稅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信息使用存在問題。該公司在2013年9月將兩張增值稅專用發票(金額合計165749.29元、稅額合計28177.38元)認證后進行了抵扣,又在所屬2013年9月的增值稅申報表中將28177.38元進項稅額轉出。后經調查核實,是由于企業出口退稅賬目處理不當造成的。

那么,外貿企業應如何處理出口退稅賬務,才能避免涉稅風險?

政策規定

☆稅收政策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39號)規定,退稅率低于適用稅率的,相應計算出的差額部分的稅款計入出口貨物勞務成本。外貿企業應單獨設賬核算出口貨物的購進金額和進項稅額,若購進貨物時不能確定是用于出口的,先記入出口庫存賬,用于其他用途時應從出口庫存賬轉出。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24號)規定,外貿企業發生原記入出口庫存賬的出口貨物轉內銷或視同內銷貨物征稅的,以及已申報退(免)稅的出口貨物發生退運并轉內銷的,外貿企業應于發生內銷或視同內銷貨物的當月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開具出口貨物轉內銷證明。外貿企業應在取得出口貨物轉內銷證明的下一個增值稅納稅申報期內申報納稅時,以此作為進項稅額的抵扣憑證使用。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出口貨物勞務成本”,指主營業務成本,而不是存貨成本;“出口庫存賬”包括用于出口的存貨及其進項稅額兩個賬目,而不只包括用于出口的存貨一個賬目。用于出口的存貨及其進項稅額兩個賬目應分開核算,不能合并在存貨賬目核算。

☆會計規定

1.《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規定,存貨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存貨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其中,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財政部會計司編寫的《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06)》解釋,存貨的購買價款,指企業購入的材料或商品的發票賬單上列明的價款,但不包括按規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額。存貨的相關稅費,指企業購買存貨發生的進口稅費、消費稅、資源稅和不能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以及相應的教育費附加等應計入存貨采購成本的稅費。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可抵扣的增值稅額”,是會計概念,既包括可直接用于抵減銷項稅額的,又包括可用于出口退稅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不能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不包括可用于出口退稅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從會計概念上說,外貿企業購進出口貨物的進項稅額屬于按規定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這有別于稅收概念的含義。

2.《小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對存貨的規定與《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的規定基本相同,并對出口退稅的增值稅賬務處理進行了細化,分為實行“免、抵、退”管理辦法和未實行“免、抵、退”管理辦法兩種。目前,外貿企業采用的是后一種管理辦法。

《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出口產品實現銷售收入時,應當按照應收的金額,借記“應收賬款”等科目,按照稅法規定應收的出口退稅,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按照稅法規定不予退回的增值稅額,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按照確認的銷售商品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照稅法規定應繳納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費”科目(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物資出口銷售時,按當期出口物資應收的款項,借記“應收賬款”等科目,按規定計算的應收出口退稅,借記“應收補貼款”科目,按規定計算的不予退回的稅金,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按當期出口物資實現的營業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規定計算的增值稅,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收到退回的稅款,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補貼款”科目。

《小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均將按照稅法規定不予退回的增值稅額,記入“主營業務成本”科目借方,而稅法規定不予退回的增值稅額,包括前述“退稅率低于適用稅率的,相應計算出的差額部分的稅款”。早在1995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就作出過類似規定:《財政部關于調低出口退稅率后有關外貿企業財務處理規定的通知》(財商字〔1995〕379號)規定,對外貿企業購進的1995年7月1日以后報關離境出口貨物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記載的增值稅額與按規定的退稅率計算的增值稅額的差額,作調整當期出口銷售商品進價成本處理;《財政部關于調低出口退稅率后有關會計處理的通知》(財會字〔1995〕21號)規定,外貿企業貨物出口銷售后,按照購進時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記載的增值稅額與按照《國務院關于調低出口退稅率加強出口退稅管理的通知》(國發明電〔1995〕3號)規定的退稅率計算的增值稅額的差額,借記“商品銷售成本”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雖然上述文件已作廢,但基本精神沿用至今。

稅務處理

綜上所述,外貿企業購進出口貨物(包括購進時不能確定是否用于出口的貨物)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進項稅額,應先計入出口貨物進項稅額,待貨物出口銷售后時,再從出口貨物進項稅額轉至應收出口退稅款。如果出口貨物征退稅率不一致,由此產生的差額部分出口貨物進項稅額則轉至主營業務成本;當貨物放棄出口用于內銷后,再從出口貨物進項稅額轉至內銷貨物進項稅額。外貿企業購進內銷貨物,在轉作出口銷售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