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文化傳承(第14課)最初載體:文化保護(第15課)口頭傳說、史詩載體變化、發展及其作用學校教育書籍(印刷書)圖書館博物館破壞因素:自然災害、戰爭、對資源的過度消耗文化遺產保護
時空坐標課程標準雕版印刷白鹿洞書院耶穌會士翻譯活動約BC30世紀
春秋戰國BC3世紀
漢
唐
宋
明清168318981905190921C
埃及出現紙草書卷私學產生亞歷山大博學園造紙術膠泥活字印刷術京師大學堂南通博物院設立太學中國出現簡策和帛書阿莫西林博物館京師
圖書館中國國家博物館1、了解歷史上學校教育、留學、書刊出版、翻譯事業以及圖書館、博物館在文化傳承與傳播中的作用。壹:學校教育的發展1、古代中國學校教育(1)官學:①西周:②漢朝:③西晉:“學在官府”。中央設立太學,地方官學。設立國子監,是古代中國的最高學府和教育行政機構。◎北京國子監琉璃牌坊(2)私學:①春秋時期:②唐代以后:③宋代:私學產生,改變了“學在官府”的情形,儒家孔子影響最大。私學得到發展,學塾、村學和蒙學構成基層教育的重要形式。書院形成與發展的重要時期,書院制度推動了私學的發展。◎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孔子講學壹:學校教育的發展1、古代中國學校教育材料:宋代私立書院教師多由創立者自己或聘請有成就的平民學者出任,而公立的書院由朝廷任命有聲望的官員士大夫出任。南宋后期,官學化的書院對教師的選任更為嚴格,規定其必須是通過科舉考試有出身的官員。……在書院講學過程中理學思想體系也更加嚴密,更適合統治者的需要。故南宋后期理學再次興盛之時,其勢力遂不可阻擋,從而成為南宋后期乃至明清官方的統治思想。
——摘編自王曉龍、司學紅《宋代書院教育》思考:結合材料及所學,分析宋朝書院興起的原因?①宋明理學興起并向基層滲透;②重文輕武,大興科舉的推動;
③商品經濟繁榮;④造紙術、印刷術發展。壹:學校教育的發展1、古代中國學校教育材料:我國教育發源很早,夏朝就有了稱為“序”的教育機構。西周形成了“學在官府”的教育制度。春秋戰國私學興起,開始了后世官學與私學并存的局面。秦朝禁止私學和“焚書坑儒”,使普通教育受到很大摧殘。漢代在長安設“太學”并開始“以儒取士”。隋煬帝楊廣開創進士科考,唐至宋不斷完善科舉制。元代在普通國子學之外設立蒙古國子學和回回國子學,促進了多民族文化發展和交流。明清以理學為正統,把八股文作為科舉考試的固定格式,大興“文字獄”。由于控制加強,書院制發展到清代就完全官學化了,導致古代中國教育之路越走越窄。
——摘編自劉瑛《中國古代教育變革大事、特點及啟示》探究:結合材料及所學,分析中國古代教育的特點和作用?壹:學校教育的發展1、古代中國學校教育探究:結合材料及所學,分析中國古代教育的特點和作用?特點:①起源早,發展時間長;②政府主導;③官學私學并存;④儒學主導,教化功能突出;⑤體制隨時代不斷發展。作用:①為政府培養了人才,鞏固了專制皇權;②有利于儒學的傳承;③有利于古代文化的保存與傳播;④促進科舉考試的推行與科舉制的發展。
近代以后,大學逐漸發展成為保存、傳播和發展人類文化的重要場所。壹:學校教育的發展2、近代西方學校教育(1)起源:古希臘產生了歐洲最初的學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礎。(2)作用:
“大學”源自拉丁語,意思是教師和學者的社區。現代大學制度源于歐洲中世紀的大學。◎巴黎大學徽標材料:公元前387年,柏拉圖在雅典西北郊外辦起了歐洲第一所綜合性學校,后人稱之為柏拉圖學園,又叫"阿加德米"(Academy)學園。今天的大學"學院"就是從"阿加德米"這個詞來的。柏拉圖在這里講授哲學、政治學、算數、幾何學、天文學以及聲學等等學科。柏拉圖學園存在900余年,對地中海地區的學術思想產生了深遠影響。壹:學校教育的發展2、近代西方學校教育(3)代表:①法國:②德國:③美國:拿破侖建立的“大學區”制度,確立了國民教育制度。洪堡秉持“研究教學合一”的精神創辦的柏林大學,促成大學職能轉變。大學逐漸傾向于世俗化與商業化,使更多的人有機會接受大學教育。◎柏林洪堡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壹:學校教育的發展2、近代西方學校教育探究:分析中世紀大學向近代大學過渡的表現、原因及意義。材料:14世紀初,歐洲各國大學先后發生了相應的變革。以大學課程的演變為例,新的學科,如希臘文學、修辭學、詩歌、歷史等,逐漸與舊的經院主義的課程一起在大學里有了自己的位置。由于教會和大學幾個世紀以來的緊密關系,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純世俗的大學,研究發現教會的改革不可避免地也會引起大學相應的變化。“隨著歐洲逐漸被劃分成一些中央集權的政治單位和宗教單位,大學喪失了它們一貫具有的國際性。它們變成了地區性的中心,為它們坐落在其版圖內的國家服務。”——摘編自賀國慶《中世紀大學向現代大學的過渡》壹:學校教育的發展2、近代西方學校教育探究:分析中世紀大學向近代大學過渡的表現、原因及意義。(1)表現:①增加古典文化課程,出現世俗化趨勢;②由國際性機構轉
變為民族性機構。(2)原因:
①資本主義經濟的產生和發展,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
②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的開展;
③民族國家的興起。(3)意義:
①為學校教育體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培養了大批人才;
②有利于傳承和發展人類文化,推動了科學的發展。壹:學校教育的發展3、近代中國學校教育1912年1916年1898年京師大學堂建立,第一所中央政府建立的綜合大學,教育近代化的標志。京師大學堂改名為“北京大學”蔡元培任校長后,提出“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思想,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學術研究的重鎮。1912年1928年1911年創辦清華學堂改名“清華學校”組建為國立清華大學,延聘國內外著名學者執教,迅速發展成為全國高水平的大學。◎蔡元培壹:學校教育的發展3、近代中國學校教育時期概況洋務運動清政府出資,留學歐美,主要學習軍事和工藝技術、自然科學,成為近代民族工業和海軍的中堅力量。甲午戰后留學日本,主要學習資本主義制度來改造中國,自費留學人數大增,歸國后成為民主革命運動的骨干。新文化運動留法勤工儉學運動蓬勃發展,學習馬克思主義,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為中國共產黨成立準備了中堅力量。20C20S中期以后“以俄為師”,掀起留蘇學習熱潮,學成后投身新民主主義革命。——近代留學教育探究:結合近代中國留學教育的概況,分析近代中國留學教育的作用。①為近代化事業培養了優秀人才,促進了近代思想解放;②推動近代改革和民主革命的發展;③促進了中國教育的近代化;④有利于中華文化的傳播與中外文化交流。壹:學校教育的發展4、現代中國學校教育(1)背景: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收回了教育主權,接管了各級各類學校。(2)發展歷程:形成體系新中國成立后至20世紀60年代舉措:①1949年底,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②1957年,提出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成就:①逐步形成比較完整的國民教育體系;1965年初步形成◎北京工農速成中學②培養大批素質較高的勞動后備軍和德才兼備的建設人才。壹:學校教育的發展4、現代中國學校教育(1)背景: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收回了教育主權,接管了各級各類學校。(2)發展歷程:受到破壞“文革”時期(1966-1976年)①文革開始后,師生卷入“掃四舊”活動;②大中小學停課鬧“革命”,成立紅衛兵組織,批“走資派”,教育戰線一片混亂;③1966年,高考制度被廢除;④1968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50-70年代后期);⑤70年代初,高校開始招收不需要文化考試的“工農兵學員”。教育發展停滯、人才日益缺乏,影響經濟發展
①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教育邁入新征程,高校年畢業生人數大幅增加,教育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②各類教育不斷發展,教育公平的步伐加速推進,每個人的受教育權利得到更有力的保障。壹:學校教育的發展4、現代中國學校教育(1)背景: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收回了教育主權,接管了各級各類學校。(2)發展歷程:恢復發展改革開放后(1978年后)舉措:①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教育事業重新走上正軌。
②1983年,鄧小平提出“三個面向”指導方針,改革步伐加快。③1995,國家開始實行“科教興國”成就:在文化傳承、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學校教育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貳:印刷書的誕生1、書籍的出現(1)地位:書籍是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2)表現:①約公元前30世紀,埃及出現紙草書卷,一般被認為是書籍的雛形。②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早期的書籍是用竹片或木板作書寫材料的簡策和用縑帛作書寫材料的帛書。◎睡虎地秦簡◎西漢馬王堆帛書◎漢墓木牘◎莎草紙寫的《亡靈書》殘片竹木簡沉重,不便攜帶縑帛昂貴,不利推廣貳:印刷書的誕生2、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出現和發展(1)造紙術:①公元前2世紀,中國已出現植物纖維紙;(2)雕版印刷術:②公元105年,東漢蔡倫制出“蔡侯紙”。(3)活字印刷術:唐朝已有雕版印刷品。①11世紀中葉,北宋畢昇發明膠泥活字印刷術;②15世紀中葉,德國人谷登堡發明金屬活字印刷。直接催生了印刷書,還進一步推動了報紙、雜志的普及。◎西漢早期的紙◎蔡倫與造紙術◎畢昇與活字印刷術◎谷登堡與《古登堡圣經》馬丁·路德曾稱印刷術為“上帝至高無上的恩賜,使得福音更能傳揚”。古登堡革命貳:印刷書的誕生3、印刷書的出現(1)條件:造紙業的發展及雕版印刷術、活字印刷術的發明。(2)作用:材料1:培根說“知識即權力”,從技術進步的角度來看,掌握知識傳播渠道的人才真正擁有權力。早在中世紀,教士的權力來自對《圣經》的解讀權。然而在古登堡印刷術出現后,大眾能夠自行解讀《圣經》,教士的權力受到挑戰。材料2:在西方,印刷術的發明和使用,激發歐洲各民族的理智思潮,促進民族語言和文學的發展,鼓勵民族主義和建立新興的民族國家。在中國的傳統社會中,印刷術的作用正好相反,它不僅幫助中國文字的連續性和普遍性,更成為保持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重要工具。
——摘編自錢存訓《印刷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作用》①打破了文化的壟斷,有助于文化的大眾化;②對提高人們的文化修養、促進各民族的發展;③極大地推動了文化的傳承、傳播與普及;④造紙術和印刷術推動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有利于西方的思想解放。貳:印刷書的誕生歷史縱橫:翻譯活動的開展①漢至唐宋時期:始于東漢桓帝時安世高翻譯佛經;唐代玄奘翻譯佛經,第一個把漢語介紹到外國。②明末清初:徐光啟與利瑪竇合譯《幾何原本》;傳教士把四書翻譯成外文;洋務派官派留學,培養大批翻譯家;設譯書局,傳播西方科學;維新運動時期,一些翻譯家翻譯西方政治等。③民國時期:翻譯介紹馬克思主義和俄羅斯文學等。④新中國初期:翻譯介紹蘇俄革命和建設等;改革開放后翻譯事業發展。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擴大文化影響力◎《幾何原本》◎玄奘翻譯佛經
圖書館擔負保存人類文化典籍職責,起源于對文字資料的收藏。而且逐漸發展出服務公眾的職能。
巴尼拔王建立亞述圖書館,是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書籍最齊全的圖書館。收藏了25000塊泥版本文書,囊括了當時亞述的全部知識。叁:圖書館的成長1、職能:2、發展歷程——西方(1)公元前7世紀:(2)中世紀: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學圖書館;私人圖書館;(3)近代:公共圖書館:19世紀下半葉,英、美等國出現。◎亞述巴尼拔圖書館遺址叁:圖書館的成長材料:公共圖書館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在英國逐步興起,它的特點是:地方當局征稅建館,免費為公眾服務。公共圖書館集中在工業城鎮,而且以工人為重點服務對象。1753年創建的不列顛博物館圖書館也發展成國際的學術中心,馬克思、列寧、孫中山就曾在這里閱覽群書,旁征博引,為自己的思想理論莫定了堅實的基礎。
——周楠《歐洲圖書館史研究》思考:根據材料和所學,指出英國公共圖書館興起的原因和影響。原因:①政府社會服務職能的提高;②資本主義發展,工業革命后,對工人素質提出更高要求;③英國重視科技文化教育的傳統等。影響:①有利于英國國民素質的提升;②推動英國成為世界學術中心之一;③促進了英國工業革命的發展和科技進步;④有利于科技文化向世界各地傳播。
私家藏書伴隨私學的出現也得到發展。明清兩代尤其突出,出現了一批著名的藏書家和藏書樓。
圖書館擔負保存人類文化典籍職責,起源于對文字資料的收藏。而且逐漸發展出服務公眾的職能。
中國古代十分重視圖書文獻的保存,朝廷設有專門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閣”“堂”“室”等藏書之所。叁:圖書館的成長1、職能:2、發展歷程——中國(1)古代:①官府藏書:②私家藏書:◎天一閣與范欽明朝:天一閣(“天一生水”,以水制火)
圖書館擔負保存人類文化典籍職責,起源于對文字資料的收藏。而且逐漸發展出服務公眾的職能。叁:圖書館的成長1、職能:——中國2、發展歷程(2)近代:①1909年,清政府開始籌建京師圖書館。②1916年起,凡在內務部立案的出版圖書均交京師圖書館收藏,國家圖書館的職能開始體現。◎京師圖書館(3)現代:①新中國成立后,京師圖書館改名為“北京圖書館”;②1998年改稱“國家圖書館”。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在全國范圍內逐漸建立各級各類的圖書館。叁:圖書館的成長3、作用:保存古籍文獻開發培養人才教育功能圖書館所保存的歷史文獻與人類古籍,是各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民族文化傳承。圖書館通過對文獻信息資源進行加工整理、開發,方便讀者更好利用。如今,圖書館更是利用信息化技術使館藏文獻走向數字化。圖書館,特別是高校當中有大量學術資源,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培養高級專業人才。圖書館作為公共機構,通過提供書籍閱讀、開展各種系列講座與主題課堂,豐富人們的業余文化生活。肆:博物館的建設與發展1、發展歷程(1)世界:①約公元前290年,托勒密·索托在埃及亞歷山大城創建了亞歷山大博學園,其中的繆斯宮被稱為“亞歷山大博物館”,是最早的“博物館”。②1683年阿什莫林博物館是第一個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館。◎亞歷山大博學園“繆斯宮”③18世紀,大英博物館、盧浮宮。◎大英博物館◎阿什莫林博物館”帶有濃厚殖民侵略色彩肆:博物館的建設與發展材料:15世紀末期起,一些來自人們剛剛知道的地方的“奇物”出現在歐洲,刺激了學者們的研究欲望和收藏家們的好奇心。與此同時,在思想解放浪潮沖擊下,人類對自然的認識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初步形成了自然科學的分類和科學實驗方法。17世紀,一些思想家和科學家紛紛倡議建立博物館,認為博物館將會“達到教化民眾的目的,成為發明家集結與交換心得的場所”。18世紀40年代起,英、法等國相繼建立起自然史博物館。當時的博物館追求珍奇物品和標本的齊全,陳列繁雜。
——摘編自《博物館的歷史》探究: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概括歐洲博物館建立的歷史背景。①新航路開辟,美洲物品的傳入;②文藝復興的出現;③自然科學分類和科學實驗方法的推廣;④啟蒙運動的發展,啟蒙思想家的倡導;⑤西歐國家的早期殖民擴張和掠奪。肆:博物館的建設與發展1、發展歷程(2)中國:1868190519251926193319592003——中國最早近代意義上博物館——國人自建第一個公共博物館上海自然歷史博物院張謇建立南通博物苑
故宮博物院成立——現為中國最大的古代藝術博物館國立歷史博物館正式開館——改為國立北京歷史博物館蔡元培倡議建國立中央博物院——新中國后改為國立南京博物院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建成——中國第一個綜合類軍事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基礎上組建中國國家博物館肆:博物館的建設與發展學習拓展:1946年,國際博物館協會在法國巴黎成立。1974年,該協會將博物館定義為“一個不追求營利、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公開的永久性機構,為研究、教育和欣賞的目的,對人類和人類環境見證物進行搜集、保存、研究、傳播和展覽”。公益性成為博物館的首要職責。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又把每年的5月18日定為“國際博物館日”,并且每年確定活動主題。思考: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概況博物館的特征及意義。意義:①博物館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場所;②博物館也是進行國民教育的重要場所,全方位向公眾提供關于自然、文化各領域的知識;③以博物館以一種特有的方式擔負著文化傳承和傳播的使命。特征:公眾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統編版(2024)一年級上冊(2024)5 小小的船教學設計
- 零碳數據算力中心建設前景分析報告
- 安全應急裝備行業發展趨勢與未來市場前景分析
- 第一單元初識Photoshop第3課三、《變換圖像大小和形狀》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下冊
- 畜牧師職稱考試的重要概念分析試題及答案
- 提升員工創新能力的培訓方案計劃
- 急診科科研項目管理體系計劃
- 提高客戶轉化率的策略計劃
- 主管如何抓好項目執行計劃
- 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重點內容試題及答案
- GB/T 4744-2013紡織品防水性能的檢測和評價靜水壓法
- GB/T 4213-2008氣動調節閥
- GB 15930-2007建筑通風和排煙系統用防火閥門
-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1-人教版優秀課件
- 公文易錯“白”字例析
- 征信查詢委托書(共4篇)
- 新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科學綜合測試卷(單元+期中+期末)
- 國開經濟學(本)1-14章練習試題及答案
- 個人財產申報表
-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正式課件
- 物業管理服務品質檢查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