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專版2024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三部分中國現代史第17課時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提分訓練_第1頁
安徽專版2024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三部分中國現代史第17課時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提分訓練_第2頁
安徽專版2024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三部分中國現代史第17課時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提分訓練_第3頁
安徽專版2024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三部分中國現代史第17課時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提分訓練_第4頁
安徽專版2024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三部分中國現代史第17課時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提分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7課時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究一、單項選擇1.[2024·山西]1953年—1957年,我國在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安排期間,創建了很多歷史上的第一(如下表)。這反映出“一五”安排的特點是 ()1953年中國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礦——遼寧阜新海州露天煤礦建成投產1953年中國第一汽車制造廠在吉林長春興建1955年新中國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發電機組在上海組裝勝利1956年中國第一輛國產“解放牌”汽車在長春一汽生產出來1956年中國第一架噴氣式殲擊機在沈陽試制勝利1956年中國第一個制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A.工業門類齊全 B.優先發展重工業C.地區分布均衡 D.工業技術領先世界2.“一五”安排期間,我國以蘇聯幫助興建的156個項目為中心,先后施工1萬多個工業項目。這些項目的實施意義重大,主要表現在 ()A.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復原B.保障了土地改革的完成C.奠定了工業化的初步基礎D.標記著三大改造的結束3.下圖所反映的會議通過的文獻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該“文獻”是 ()A.《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C.《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D.《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4.表格中糧食總產量變更的緣由是 ()1953年—1958年中國的糧食產量表(單位:百萬噸)時間1953年1954年1955年糧食總產量166.83169.52183.94時間1956年1957年1958年糧食總產量192.75195.05197.65A.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開展 B.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C.“大躍進”的掀起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廣5.蘇州雷允上誦芬堂藥店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開業,至今已有300多年,是聞名的中藥名牌老店。20世紀50年頭中期,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雷允上誦芬堂順應歷史潮流,實行 ()A.公私合營 B.中外合資C.承包經營 D.國企改革6.下圖展示的是20世紀50年頭,我國在某行業進行生產資料全部制轉變的狀況。下列做法,與圖示目的相同的是 ()A.頒布《土地改革法》,將地主的土地分給農夫B.實行包產到組、包干到戶,打破農業生產上的“大鍋飯”C.成立縫紉社、鐵業社等手工業生產合作社D.創辦經濟特區,引進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閱歷7.這是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會議正確分析了國內的主要沖突,成為黨在探究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這次會議是 ()A.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B.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C.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D.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8.下圖漫畫作者意在說明 ()A.社會主義建設遭受到挫折B.人民的生產熱忱空前高漲C.經濟建設要敬重客觀規律D.“大躍進”遏制浮夸風的擴散9.《中國歷史上錯失的三次戰略機遇期》一文中說:“在世界經濟蓬勃發展的20世紀六七十年頭,中國卻把最大的精力奢侈在內亂上,搞自我封閉。”這里的“內亂”是指 ()A.三大改造 B.“大躍進”C.人民公社化運動 D.“文化大革命”10.[2024·菏澤]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涌現出了一批“感動中國”的英雄模范人物。王進喜、焦裕祿、雷鋒、鄧稼先成為這個時代的典型和象征。他們身上共同體現了 ()A.開天辟地、立黨為公精神B.不怕犧牲、樂觀主義精神C.保家衛國、英雄主義精神D.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精神二、辨析改錯11.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括號內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并加以改正。(1)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是引導他們參與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有的社會主義道路。[]改正:

(2)1958年興起的人民公社化運動,其突出特點是“一大二公”。盛行“共產風”,統一安排,吃“大鍋飯”。[]改正:

(3)1956年,中共七大指出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氣把我國盡快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改正:

(4)在社會主義探究時期,形成了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的“鐵人精神”,推動了社會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改正:

三、材料解析12.蘇聯和中國在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中都進行了主動探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53年,我國起先了以實施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安排為中心的大規模經濟建設。這一年,黨正式提出逐步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過渡時期總路途。黨在過渡時期總路途是“一化三改”“一體兩翼”的總路途。——《中國共產黨歷史》其次卷上(1)據材料一,“一化”是指什么?結合所學學問,指出“三改”基本完成有何歷史意義?材料二黨知道斗爭日益靠近,沒有重工業就無法保衛國家……因此我國共產黨也就拒絕了“通常的”工業化道路,而從發展重工業起先來實行國家工業化。——摘自《斯大林選集》材料三戈爾巴喬夫說:“我國人民用他們在20—30年頭建立起來的力氣粉碎了法西斯。假如沒有工業化,我們就會在法西斯面前處于手無寸鐵的境地。”——陸南泉等《蘇聯真相》(2)據材料二、材料三,概括蘇聯工業化的特點及其主動作用。材料四重工業是我國建設的重點……但絕不行以因此忽視生活資料尤其是糧食的生產。假如沒有糧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養活工人,還談什么發展重工業?所以,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系,必需處理好。——1956年毛澤東《論十大關系》(3)據材料二、材料四,指出中國與蘇聯建設工業化道路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四、活動與探究13.飽經風霜的新中國已經走過了70個春秋,回首70年來共和國不平凡的復興之路,會引起我們深深地思索。一窮二白材料一(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工業基礎,特殊是重工業基礎特別薄弱……這種落后的經濟狀況只能靠優先發展重工業才能變更。奇妙逆轉材料二年份1952年1957年項目總產量比1949年增長總產量比1952年增長糧1.64億噸36%1.95億噸19%棉130.4億噸193%164億噸26%鋼135億噸754%535億噸296%煤0.65億噸105%1.3億噸100%重大挫折材料三(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怎樣的經濟狀況?依據材料分析,變更現狀的途徑是什么?為此我國政府制定了什么方針?(2)分析1952年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比1949年增長和1957年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比1952年增長的緣由分別是什么?(3)結合相關史實,推斷圖一《人民日報》中的報道狀況是否真實?說明理由。并分析指出圖二中經濟狀況出現的主要緣由是什么?(4)從上述曲折的經濟發展歷程,可以得出哪些教訓?

【參考答案】1.B[解析]依據題干表格內容,結合所學學問可知,1953年—1957年,我國制定了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安排,集中主要力氣優先發展重工業,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項。2.C3.B4.A[解析]據“1953年—1958年中國的糧食產量表”可知,表格中糧食總產量有了較大的提高,其緣由是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開展。1953年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引導農夫參與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有的社會主義道路。故選A項。5.A[解析]20世紀50年頭三大改造中,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方式是公私合營。故選A項。6.C[解析]材料中的事務是三大改造中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A項中土地全部制是從地主全部轉變為了農夫全部,未實現公有制;B、D兩項中生產資料的全部制沒有發生根本變更,都是對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調整,因此A、B、D三項不符合題意。C項是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符合題意。故選C項。7.C8.C[解析]依據漫畫關鍵詞“經濟建設”“大躍進”“科學規律”并結合所學可知,這是“大躍進”時期。漫畫作者意在說明經濟建設要敬重客觀規律。所以C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解除。故選C項。9.D10.D11.(1)[×];“資本主義工商業”改為“農業”。(2)[√]。(3)[×];“中共七大”改為“中共八大”。(4)[×];“鐵人精神”改為“雷鋒精神”。12.(1)一化:社會主義工業化。意義:是我國變更生產資料私有制的深刻社會變革;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我國進入社會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