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貼設計》第1章-第2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_第1頁
《招貼設計》第1章-第2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_第2頁
《招貼設計》第1章-第2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_第3頁
《招貼設計》第1章-第2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_第4頁
《招貼設計》第1章-第2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招貼設計第一章招貼設計的概述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要點提示:1.早期的招貼2.工藝美術運動與招貼廣告設計3.新藝術運動與招貼廣告設計4.象征主義與招貼廣告設計5.表現主義與招貼廣告設計6.裝飾藝術運動與招貼廣告設計7.荷蘭風格派與招貼廣告設計8.構成主義與招貼廣告設計9.未來主義與招貼廣告設計10.純粹主義與招貼設計11.純粹主義與招貼設計12.超現實主義與招貼設計13.現代主義晚期設計與招貼設計14.后現代主義與招貼設計15.朋克藝術與招貼設計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一、最早的招貼招貼設計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創造的一種傳播形式,文字和圖形是它的語言形式,傳播信息是它的基本功能。招貼設計的萌芽時期,可追溯到用圖畫記錄信息的歷史時期。早在公元1萬年之前,人類就能夠運用生動的視覺語言符號來記錄事件了,加強了人類之間的交流和信息的流傳。我國現存最早的一張招貼是宋朝山東濟南劉家功夫針鋪的印刷廣告物。印刷銅版上雕刻著:“濟南劉家功夫針鋪”七字,中間的圖形是玉兔抱杵搗藥。右邊刻有:“認門前白”四字,左邊刻有:“兔兒為記”四字。下面七行二十八個文字簡單說明了商品質地與銷售方法,即可以張貼也可以作為針的包裝紙,宣傳與實用兩用。這張招貼上面所刻畫的圖形精美、生動有趣、文字清晰、簡潔明了,并且說明了商品的信息,它充分反映了當時我國招貼廣告已經具備了較高的水平。這張招貼也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印刷廣告文物,比西方印刷廣告要早三百多年。此外,我國古代的官府布告、中世紀歐洲皇室印刷的頒布令、教會傳播教史的木刻海報,都應算是招貼的先驅。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在英國倫敦博物館的一張尋人文字招貼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招貼廣告,距今有3000多年前,由英國軍隊發現于埃及古城底比斯遺址。這張招貼尺寸只有20x25厘米,其意是懸賞一個金幣,捉拿逃跑的奴隸。國外最早的印刷招貼則是英國印刷家威廉·凱克遜(WilliamCaxon)的售書招貼。他采用印刷向牧師出售復活節用的書籍的招貼,張貼于街頭與教堂門口。1840年制作了推廣索爾斯伯利式溫泉療法的招貼。但實際上這兩張招貼都是張貼在街頭的宣傳單。1715年發現有可折疊的雨傘的圖畫廣告,1800年則有《火星啤酒味道醇》,一對年輕的夫婦在酒吧啜飲的招貼廣告,但是這兩幅招貼廣告大小如同書本,而這個時期的招貼基本上以文字和寫實素描為主,手法則采用了木刻、銅版、石版的單色印刷。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在招貼發展史上,真正具有現代意義的招貼設計出現在1866年左右。法國的朱爾斯·謝雷特(JulesCheret)在巴黎生產彩色石版招貼技術,標志著招貼從普及的初始時期進入到飛速的發展時期,預示著現代招貼設計誕生了。(圖1-2-2朱爾斯·謝雷特的歌舞招貼)石版印刷技術由德國人阿勞斯·森佛爾德發明于1798年,因可以直接在石頭上進行繪畫,所以,19世紀初被一些畫家用來進行石版畫創作。當時的藝術家有西班牙畫家戈雅(Goya)、法國畫家德拉克羅(Delacroix)、杜米埃(Daumier)等。而石版印刷工藝的進步,在1848年即可達到每小時在紙上印刷數千張的速度,使得招貼設計印刷的效率提升了幾十倍。1858年,謝雷特生產了第一張彩色石版設計--《orpheeauxEnfers》,他直接在石版上繪制他的招貼作品,把石版作為一種創新的媒介。據說謝雷特創作1000多幅招貼,創作規模之宏大,貢獻之多,被史家譽為“現代招貼之父”。在謝雷特之前,有一部分的招貼廣告同時兼作書籍的插圖設計,如戴尼斯·奧古斯特·拉斐特(DenisAugusteRaffet)為《拿破侖的歷史》(HistoryOfNapoleon)設計的兩個兼作書籍插畫的招貼廣告設計,這類招貼可以說是文學和藝術的集合,但由于過小的尺寸使得它很難在大眾場合廣泛應用。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朱爾斯·謝雷特的歌舞招貼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到了1869年,謝雷特的較大尺寸的招貼才得以出現。后來,謝雷特同英國著名批評家查爾斯·海特(CharlesHiatt)談話之后,他才充分意識到,對于他的招貼作品而言,他并不需要為廣告尋找好的宣傳形式,而是要使作品成為優秀的壁畫,這也是他成為“招貼之父”的緣由所在。他的作品與其說是宣傳廣告,不如說是華美、艷麗的藝術作品。(圖1-2-3謝雷特招貼設計作品系列)(圖1-2-4謝雷特招貼設計作品系列)(圖1-2-5謝雷特招貼設計作品系列)謝雷特運用大眾所熟悉的視覺語言,同傳統壁畫藝術結合,吸引了同時期藝術批評家的注意,特別是他創造的明亮愉快的彩色印刷效果。招貼在那個時代作為一種媒介,總是存在于美術與實用美術的連接之處、藝術與商業的聯接之處,是繪畫、雕塑、和印刷工藝在新的形式中的綜合,也吸引了新藝術運動的畫家創作招貼,特別是勞特累克(Toulouse·Lautrec)。他的招貼設計采用他熟悉的繪畫題材,描繪生活景象,并滲入了個人的生活經歷,同時彌漫著漫畫的幽默與諷刺意味。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謝雷特招貼設計作品系列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右圖勞特雷克的咖啡館海報左圖勞特雷克的音樂會招貼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二、工藝美術運動與招貼廣告設計大約在公元1864年起,英國的工藝美術運動展開,其代表人物威廉·莫利斯(WilliamMorris)。他主張回歸到中世紀,恢復傳統的手工藝,反對機器化大生產的美學思想。工藝美術運動覆蓋了一切工藝品、家具設計等實用藝術門類。威廉·莫利斯本人在理論研究與實踐方面均有較高的造詣,他的圖案設計有兩種結構組成,一種是由枝條構成斜線,另一種是以不同比例的菱形構成網狀框架,形成秩序井然、畫面飽滿的平面圖案設計之美,形成物質與精神方面的相互統一,工藝美術運動反對抽象化的幾何形式和線條,強調圖案的自然田園的暗示。奧伯雷·比亞茲萊(AubreyBeavdsley)是英國工藝美術運動書籍插畫裝幀的杰出代表,他的插畫風格一直影響到后來的招貼插畫。(圖1-2-8奧伯雷·比亞茲萊作品)(圖1-2-9奧伯雷·比亞茲萊作品)而工藝美術運動的重要團體“世紀行會”的創建者阿瑟·馬克穆多(ArthurH~Markmurdo)的設計《雷恩城市教堂》,以其生動活潑的曲線趨向抽象的自由變化,成為國際公認的新藝術風格。工藝美術運動設計過分強調的裝飾,雖然顯得漂亮,但卻增加了商品的費用,手工產品及材料的高成本很難實現社會普及化,因此,也就主要成為私人的一些收藏品,這種建立在手工藝設計基礎上的運動,是具有理想主義知識分子面對工業化大生產主題的一種逃避,最終在1896年左右結束。然而這一設計運動,給后人展現出一種新的設計風格,甚至20世紀60年代的設計都從中吸取養分。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三、新藝術運動與招貼廣告設計19世紀末歐洲傳統文化與日常生活之間的矛盾日漸突顯,時代已無法滿足藝術的蓬勃需求,工業化時代的到來所帶來的變化,與傳統的古典美相矛盾,引起人們的厭惡,彌漫了整個19世紀的維多利亞風格,其繁瑣矯飾的泛濫,也造成設計師們的強烈反對,1880年左右從法國開始進而逐漸遍及歐洲與美國,興起了比工藝美術運動影響更大的國際新藝術運動,一直持續到1905年,而后逐漸演變為現代主義。新藝術運動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反對19世紀流行的歷史主義風格,接受現代技術與工藝材料,在風格上突出線條的運用,追求繪畫的裝飾效果,同時將設計的靈感來源轉向大自然。新藝術運動從英國的工藝美術運動中派生出來,因此與之有諸多相似之處。例如都反對矯飾的維多利亞風格,重視對傳統手工藝的復興與發展,放棄繼承傳統的裝飾風格,轉而面向大自然尋找裝飾的動機,形成以植物為主的裝飾造型圖案風格。日本江戶時代的裝飾風格和浮世繪也都受之影響。不同之處在于,工藝美術運動偏重從哥特風格中進行選擇與借鑒,而新藝術運動則完全從自然中發現裝飾動機,追求自然界中曲線的形態與有機形態的表現形式。工藝美術運動的設計主要表現在書籍裝幀上,招貼設計較少,而新藝術運動由于石版印刷術的發展,因此更多的是表現在招貼設計上。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一些德國和奧地利的招貼在世紀之交轉向表現主義的形式風格,同青年風格的裝飾主題仍有著聯系。(圖德國貝倫斯招貼設計)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

在奧地利,早期維也納“分離派”招貼受新藝術風格影響,其招貼特點是:艷麗的色彩平面,單純的幾何圖形,概括的直線應用。分離派標榜要正統的設計要與純藝術分離,功能主義要與有機形式相結合,簡單的幾何外形與流暢的自然造型相結合。畫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Klimt)將華麗的裝飾畫風和絢麗的金屬色彩相結合,給20世紀的設計藝術帶來更為長遠的影響。設計師約瑟夫·霍夫曼(osefHoffmann)和科羅曼·莫塞爾(KolomanMoser)以及約瑟夫·奧布里奇(JosephOblrich)等的招貼設計在形式上探尋更為單純的幾何形式的現代感,偏愛運用縱橫直線的畫面結構,少量的新藝術風格的花草裝飾和曲線有機形態。(圖1-2-12阿爾豐斯·穆夏的商業招貼)(圖1-2-13阿爾豐斯·穆夏的商業招貼)(圖1-2-14阿爾豐斯·穆夏的商業招貼)(圖1-2-15阿爾豐斯·穆夏的商業招貼)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1884年,在巴黎舉行了第一次招貼設計展覽,相關的招貼設計書出版了,逐漸有人開始收藏招貼作品。新藝術運動招貼設計大部分是反映了歐洲素描傳統的即興描繪的美術作品加文字,色彩上受到后期印象派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勞特累克式的活潑夸張而充滿諷刺的社會內容招貼,有些近于漫畫的意味。招貼的題材內容上在新藝術運動中別具一格,一些漫畫家運用招貼的形式來傳達政治、社會方面的信息,作者有德米特里歐·格拉尼斯(DimitriosGalanis)等。1890年一個招貼展在紐約格羅里埃俱樂部(GrollerClub)展出,使美國人知道了歐洲設計先驅的作品。從此招貼藝術開始流行,并且很快轉向商業招貼廣告,像報紙、雜志和圖書的出版廣告。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四、象征主義與招貼廣告設計象征主義畫家用新藝術的線和有機形態來描繪事物。經常利用一些約定俗成的形象,如莎樂美、斯芬克斯、潘神、孩童、婦女和蟒蛇作為招貼和繪畫的對象,象征主義用隱喻的表現方式、主觀的色彩表達和強化的造型使得這一時期的繪畫作品看上去更象招貼作品。象征主義(Symbolism)發生于法國,19世紀80年代出現追求更加觀念化的、想象的或抽象的表現手法,至80年代后期成為廣泛的藝術運動。在招貼設計方面,象征主義是以復制插畫作為繪畫要素直接影響招貼的表現。象征主義畫家用新藝術的線的形式和有機形態來描繪事物的神圣與世俗。這種插畫的復興對繪畫和圖形都是很重要的。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五、表現主義與招貼廣告設計表現主義(Expressonism)是20世紀初流行于德國和奧地利等國的藝術流派,起源于1905年在德累斯頓成立的“橋社”(DieBrucke),由凱爾希納(ErnstLudwigKirchner)與赫克爾(ErichHeckel)、施米特-羅特魯夫(KarlSchmidtRottluff)和萊依爾(FritzBleyl)組成。當時他們充滿了工藝美術和青年風格派的說教精神,并在對木刻作精心的研究中形成他們獨特的風格與藝術方向。錯綜復雜的線條、強烈的黑白對比成為表現主義畫家們的木刻風格,同時強調表現創作者自我的主觀意象和感受,影響到現在的西方戲劇文化的招貼設計。表現主義的終結大約在1920到1922年間。但在設計領域中,表現主義風格得到了更長的延續。一直到60年代,表現主義的手法仍然是傳達青年運動和社會思潮的有力手段,并在80年代繼續發展成為新的表現。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六、裝飾藝術運動與招貼廣告設計裝飾藝術運動出自于1925年,在法國巴黎舉辦的國際裝飾藝術展覽。法國在19世紀后半葉一直是當代招貼的設計發源地,不僅局限于某個藝術運動,設計師們從不同的根源獲取設計靈感,繼而在美國、英國展開,是在20年代、30年代與現代主義運動并起的風格特殊的設計運動。裝飾藝術運動在技巧表現上特別受到美術的影響,而在設計與材料使用上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同前期其他藝術運動不同的是,裝飾藝術運動致力于為小部分社會名流服務。到了20世紀30年代,成為一種受到重要公共訂貨青睞的“官方”風格,這與強調設計的社會效應的現代主義大相徑庭。最富裝飾藝術的招貼設計特點是為汽車展和一些比賽而做的招貼:光滑、快速的時髦交通工具成為招貼設計的新形象。造型簡練、概括,構成點線面的結合,明顯受到包豪斯設計風格的影響,但仍有鮮明的形象感,文字也成為畫面的主要構成要素,從而形成干凈利落、色彩明快的審美特質。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七、荷蘭風格派與招貼廣告設計荷蘭風格派穩步發展為純抽象風格,并表現出荷蘭傳統藝術流傳下來的基本特點:明朗和嚴肅。蒙德里安習慣運用“新造型主義”一詞,認為是全部美術的合邏輯的發展,不考慮個人的觀念,以創造一種普遍真實的造型語言。在他的畫作中,大自然中多彩的世界可以壓縮為有一定關系的造型表現,藝術表現成為一種如同數學般精確地表達宇宙基本特征的手段:從自然結構與節奏中發展而來的純粹結構的組合和均衡感的表現成為縱橫直線格、格子區域的原色充填及非對稱性構圖和色彩均衡感的表現。這些特征也直接影響了招貼設計的形式發展。蒙德里安的繪畫典型地體現了風格派的視覺語言。他認為,繪畫是由線條和顏色構成的,所以線條和色彩是繪畫的本質,應該允許獨立存在。只有用最簡單的幾何形式和最純粹的色彩構成的構圖才是有普遍意義的永恒繪畫。(圖1-2-19蒙德里安作品)(圖1-2-20蒙德里安作品)荷蘭風格派(DeStijl)作為一個運動,同樣跨越繪畫、裝飾藝術、建筑、家具以及印刷。主要活動于1915年至20年代末。名稱的撰者凡·杜斯堡是發起者和組織者,身兼畫家、設計師、作家三職,并主編《風格》雜志。(圖1-2-21荷蘭風格派招貼設計)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蒙德里安作品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八、構成主義與招貼廣告設計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m)運動,始于俄國十月革命前后,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利曲茨基(L,MarKovlechLissitzky)、符拉基米爾·塔特林(VladimirTatlin)、卡西米爾·馬列維奇(KasimirMalevich)等,在當時是一個十分活躍的運動,致力于研究表現的單純性、擺脫形象之后自由的單純結構和功能表現,以結構性幾何形態的表現為最后的終結。由于蘇俄革命的鼓動,大批藝術家利用招貼的形式來宣傳政治革命,政治招貼得到長足的發展,構成主義的形式也被加以大膽的運用。在20年代初期,戲劇、電影文化、文化招貼和商業招貼都有著較大的發展。著名的招貼設計師有斯坦伯格(Stenberg)兄弟和薩米昂·薩米諾夫(SemlonSemionov),發展了一種與眾不同的風格:把繪畫形態、平面構成和攝影形象重新構成完整的形象,尤其是斯坦伯格兄弟把黑白照片的形象組織進響亮的彩色招貼中去。而全部設計師的調色板都充滿了構成主義的象征性色彩:紅色和黑色。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紅色楔子攻打白色》用純抽象的幾何圖形構成,設計元素具有象征意義,紅色三角為布爾什維克,白色圖形為克倫斯基的“白”軍,紅色銳角侵入白色圓形,碎片四濺,具有很強的力度感。該作品是典型的運用抽象圖形來表達社會政治觀點的招貼,也是俄國構成主義設計最為典型的招貼作品之一。(圖《紅色楔子攻打白色》招貼海報)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史登柏格兄弟海報作品中的逼真形象采用坐標方格和放大投影方法繪制,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他們還綜合性繪畫、攝影圖片、平面構成等多種方法設計海報,尤其是在運用黑白照片和色彩構成方面具有非凡才華。(圖1-2-23招貼海報)(圖1-2-24招貼海報)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九、未來主義與招貼廣告設計未來主義(Futurism)在1911—1915年間廣泛流行于意大利,其藝術主張就是拋棄一切的傳統藝術,強調未來的藝術應具有現代感,要表現出現代機械文明帶來的速度感和激烈的運動感,未來主義促進了對時代典型的新感受。未來主義運動短暫而影響巨大在于它的革命既是形式的又是具體的。賈科莫·巴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位未來主義風格畫家,他的作品《拴著皮帶的狗的動力》是巴拉最有名也最有趣的一件作品,畫中,人物和狗都在行進的動態中,由于運動的速度,畫面上的狗不是四條腿,而是很多條腿,鏈條不是一根,而是多條,整個畫面似乎給人以運動感。(圖1-2-25《拴著皮帶的狗的動力》招貼海報)考弗的招貼海報《鳥的飛翔》也是對未來主義風格的最好詮釋。(圖1-2-26《鳥的飛翔》招貼海報)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拴著皮帶的狗的動力》招貼海報《鳥的飛翔》招貼海報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未來主義擯棄一切傳統繪畫及其陳腐的題材和觀念,贊美青春,機器,活力,力量,速度的暴力。未來派把多種同時發生的各種現象放在同一畫面中,創立了很有影響的“同存法。”在設計領域,未來主義主要反映在招貼設計、報紙、書籍封面的設計上,利用文字和線條在空間中的穿插變化,造成新的繪畫圖形,同時用線條表現出力量感來,在畫面中構成運動的視覺感受。“線的力量”和“平面的斗爭”形成未來主義圖形設計的風格。馬利奈蒂和阿波里奈爾(Apollinaire)還運用文字圖形進行設計。在招貼設計中運用字的多樣變化來表現以代替圖形的裝飾效果,主張利用抽象元素在畫面中的穿插,復疊,以及“線的力量”來表現作品的運動感、速度感和力量感。(圖德國招貼設計)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十、純粹主義與招貼設計純粹主義招貼是在1918-1925年間流行于法國,強調抽象的繪畫,注重形體與線條的準確、清晰和優美,是一種裝飾性的平面形體,建立在精心設計的色彩理論之上。在構思與表現上也十分巧妙:人物與文字的色彩充填,堪稱設計的典范,象這樣純粹主義清晰優美線條的裝飾,展示了在設計中導入裝飾性的可能。純粹主義(Purism)是一個與立體派相抗衡的藝術流派,代表人物是法國畫家、理論家阿芒德·奧尚方(AmedeeOzenfaut)和建筑師、畫家勒·柯布西埃(LeCorbusier)。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發表的“純粹主義”宣言《立體派之后》,強調了未來的藝術品應該是自然的、靜止的、表現自然界中不變因素,而純粹主義沒有拋棄原有對象,更多的是在設計風格或技法上有所變化。招貼設計采用了這些語言,例如運用垂直水平結構,將物體作相應的簡化處理,刪除多余的一些裝飾。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亞威農的姑娘》

畢加索的招貼設計

畢加索的招貼設計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十一、達達主義與招貼設計達達主義(DaDa)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中立國瑞士蘇黎士興起的一種新的夢幻荒誕的藝術運動,它的名稱是從一本德法字典中偶然發現而命名的。由避難在此的各國藝術家們聯合發起,并很快在德國、法國、美國開始流行。達達主義藝術家主張用消極的無政府主義和破壞性的表現形式來表達他們對傳統藝術、現代藝術、現實世界和瘋狂戰爭的麻木反應。達達主義用批判的觀念重新審視傳統,對藝術的慣例準則進行嘲諷,力圖反主流文化和徹底解放視覺的想象,對20世紀藝術和招貼設計產生了巨大影響。與其說達達的破壞性精神對招貼有什么幫助,不如說一些畫家的風格以及達達對新的視覺幻象的表現給招貼設計以啟發。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在當代商業招貼設計中,對世界名作中的人物形象進行夸張、變形或者置換,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達達主義的啟發和影響。達達主義的招貼設計是采用印刷品、圖形、文章、鉛字等各種材料,運用一定的結構形式,根據形體、色彩、質地的特征,拼貼完成作品,具有非常強烈的視覺效果。達達主義的表現手法極大地豐富了招貼設計的視覺語言,對招貼設計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馬塞爾·杜尚,紐約達達主義的核心人物。他最著名的作品“泉”(Fountain)是一件展示在畫廊里的顛倒放置的小便池,上面有他的簽名。(圖1-2-31《泉》)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圖《正在下樓梯的裸女》)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十二、超現實主義與招貼設計法國作家安德烈·布勒東(AndreBreton),1924年在巴黎創立了超現實主義。超現實主義受達達主義、柏格森的直覺主義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的影響,把現實世界與夢境幻想以及人類潛意識等思想結合起來,不受邏輯規律和客觀現實的影響,用非理性的聯想來表現原始的沖動和主觀的意象,營造在現實世界中不可能存在的情形,以達到超現實的意境,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隱喻性。沙爾瓦多·達利,西班牙著名畫家,超現實主義的核心人物。他用精湛的寫實技法,使超時空的逼真形象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隱喻性。他的深遠透視使畫面的三度空間創造出多層次立體感。他的超現實主義風格和表現技法被大量廣泛運用在招貼設計中。(圖1-2-33達利繪畫作品)(圖1-2-34達利的招貼設計作品)(圖1-2-35達利風格的大眾汽車招貼廣告)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達利的繪畫作品達利的招貼設計作品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達利風格的大眾汽車招貼廣告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超現實主義對招貼設計有多方面的影響,它可將幾種毫無關聯的事物組合在一起,作出強制的主觀比喻,或以荒誕幽默的夸張手法,使之組合成為一個超現實地意境,傳達出招貼設計所要的信息。如超現實主義招貼設計師簡·得倫,采用這種風格創作的作品,其寫實的形象、夸張的手法,能夠良好地展示了商品的功能,有效地傳達了商品的信息,實現了招貼設計的功能。(圖1-2-36沃克爾斯基招貼設計)(圖1-2-37霍蘭的插圖作品)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十三、現代主義晚期設計與招貼設計本世紀初發生的現代主義運動,到戰后至70年代,大概是從1945-1970年間,進入了現代主義晚期,西方國家逐漸邁入了經濟迅猛發展的發達社會階段,在社會生活中,招貼廣告設計也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設計師也成為一種職業,得到社會普遍的認可和支持,招貼設計開始作為獨立的門類出現,招貼設計專業的學術水平也得到普遍的提高,并按照招貼設計藝術自身的規律進一步得到更廣泛的發展。第二節招貼設計的發展歷史十四、后現代主義與招貼設計后現代主義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初,到了80年代達到峰值。后現代主義是一個及其復雜的藝術現象,有著難以界定的含義。后現代主義從根本上來說,是對現代主義晚期出現的單調貧乏的語言表現,對缺乏人情味風格的一種批判,甚至對造型藝術中的玄虛感的一種否定。因此,“后現代主義”設計就是現代主義階段的發展進步,表現手法就是運用裝飾性的內容融入到設計中,使之成為平面設計的一個重要的組成因素。后現代主義追求大眾化的、裝飾性的、變化多樣的、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