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解剖教學介紹_第1頁
踝關節解剖教學介紹_第2頁
踝關節解剖教學介紹_第3頁
踝關節解剖教學介紹_第4頁
踝關節解剖教學介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踝關(Guan)節解剖第一頁,共二十七頁。踝關節骨性結(Jie)構踝關節的骨性結構由脛骨、腓骨遠端與距骨組成,踝穴容納距骨體。★冠狀面:外(Wai)踝較內踝低1cm左右;★矢狀面:外踝較內踝偏向后1cm,后踝較前踝更向下延伸,限制距骨后移;第二頁,共二十七頁。踝關節骨性(Xing)結構①內踝:頂端分成兩個鈍性突起(前丘前結(Jie)節、后丘后結(Jie)節),有三角lig附著,其后側有一溝,脛后肌腱由此經過②外踝:位于脛骨前后結節構成的切跡中,脛腓骨之間沒有關節面,但兩者之間有一定的活動度。踝關節負重時,17%負荷經外踝向腓骨近端傳導,外踝軸線與腓骨干縱軸相交形成向外開放的10~15°以適應距骨外側突。第三頁,共二十七頁。踝關節骨性結(Jie)構距骨:分為頭、頸(Jing)、體三部分,與足舟骨、跟骨、脛骨和腓骨形成關節。距骨體前寬后窄,踝背屈時距骨體較寬處入踝穴,踝跖屈時距骨體較窄處出踝穴。第四頁,共二十七頁。踝關(Guan)節淺層結構淺靜脈:足背靜脈弓內外側合成為(Wei)大、小隱靜脈。淺神經:隱神經腓淺神經腓腸神經第五頁,共二十七頁。踝關節深層軟(Ruan)組織結構跨經踝關節的血管、神經有兩組。★腓深N、脛前AV●脛N、脛后(Hou)AV

跨經踝關節的肌腱分前、后、內、外四組:第六頁,共二十七頁。

(1)跖屈:有小腿三頭肌、踇長屈肌、趾(Zhi)長屈肌、脛骨后肌、腓骨長肌和腓骨短肌等。(2)背伸:有脛骨前肌、踇長伸肌、趾長伸肌和第三腓骨肌等。(3)內翻:有踇長屈肌、趾長屈肌、脛骨后肌和脛骨前肌。(4)外翻:有趾長伸肌、第三腓骨肌、腓骨長肌和腓骨短肌等。踝關節周圍(Wei)肌肉第七頁,共二十七頁。踝關節內側(Ce)解剖標志1.內踝2.跟腱3.跟骨結節4.載(Zai)距突5.舟骨粗隆6.內側楔骨7.第一跖骨基地8.踇展肌第一跖骨頭第八頁,共二十七頁。踝關(Guan)節內側淺層解剖大隱靜脈:由足內側緣靜脈匯集,沿內踝前方上行隱神經:與(Yu)大隱靜脈伴行,可達踇趾內側緣第九頁,共二十七頁。踝關節內側深層解(Jie)剖踝管:屈肌支持帶和跟(Gen)骨內側面及內踝圍成。踝管有四個通道,脛后肌腱趾長屈肌腱脛后動靜脈及脛神經足拇長屈肌腱第十頁,共二十七頁。踝關節外側解剖(Po)標志1.外踝2.跟腓骨總腱鞘3.腓骨短肌腱4.腓骨長肌腱5.踝關節面(Mian)6.趾短伸肌7.第五跖骨粗隆8.小趾展肌9.第五跖骨頭第十一頁,共二十七頁。踝關節外(Wai)側淺層解剖小隱靜脈:由足外側緣靜脈匯集,沿外踝后(Hou)緣上行腓腸神經:腓腸內側皮神經接受腓神經交通支,沿外踝后緣,延續為足背外側皮神經,分布足跟外側第十二頁,共二十七頁。踝關(Guan)節外側深層解剖腓骨短肌(Ji):經外踝后方,腓骨長肌(Ji)前方,止于第五基地粗隆。腓骨長肌:經外踝后方,腓骨短肌后方,止于足底筋膜外踝前動脈:由脛前動脈發出,經趾長伸肌肌腱與骨面至外踝第十三頁,共二十七頁。踝關節前側解剖(Po)標志1.內踝2.外踝3.距骨頭內側面4.踝關節間隙5.足背(Bei)靜脈弓6.拇長伸肌腱7.趾長伸肌腱8.腓骨第三肌腱9.趾短伸肌腱10.脛前肌腱第十四頁,共二十七頁。踝(Huai)關節前方淺層解剖1.足背皮神經:腓淺神經至足背,分為足背內側皮和足背中間皮神經,分別分布于一二趾和三四趾2.足背靜脈弓:由(You)大隱靜脈與小隱靜脈互相交通構成第十五頁,共二十七頁。踝(Huai)關節前側深層韌帶伸肌上支持帶:呈帶狀位于踝關節前上方,連于脛腓骨下端之間(Jian),由內至外通過脛骨前肌、踇長伸肌、趾長伸肌與腓骨第三肌。伸肌下支持帶:外端附著于跟骨外側面,內側端上下束分別附著于內踝及足內側緣,呈Y形。第十六頁,共二十七頁。踝關節前側深層解(Jie)剖足背動脈:于伸肌支上持帶下緣(Yuan)延續于脛前動脈,越過距骨舟骨及中間楔骨,于第一跖骨間隙近側穿入足底。腓深神經:與脛前血管伴行,在踝前方分為內外側兩終支。第十七頁,共二十七頁。踝關(Guan)節韌帶結構踝關節的韌帶結構對維(Wei)持踝關節的穩定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踝關節韌帶共分為三組:下脛腓韌帶內側韌帶(三角韌帶)外側韌帶第十八頁,共二十七頁。

下脛腓(Fei)韌帶

下脛腓韌帶a.下脛腓前ligb.骨間ligc.下脛腓后ligd.下脛腓橫lig

作用:保(Bao)持踝穴緊固而又有一定的彈性,踝背屈時下脛腓聯合輕微增寬。第十九頁,共二十七頁。下(Xia)脛腓韌帶第二十頁,共二十七頁。踝關節內側(Ce)韌帶(三角韌帶)作用:對抗距骨外旋應力;跖屈(Qu)時牽拉距骨內旋(深層);對抗后足外翻應力(淺層)。★踝關節的內側結構對踝關節穩定性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二十一頁,共二十七頁。踝(Huai)關節內側韌帶結構第二十二頁,共二十七頁。踝關節內側韌帶結(Jie)構第二十三頁,共二十七頁。踝(Huai)關節外側韌帶作用:腓距前lig:①跖屈位限制足內翻。

②中立位對抗距骨向前移位。腓跟lig:①中立位限制足內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