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級初三上學期年級期末學業反饋語文本卷共8頁,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籍號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2.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3.答非選擇題時,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4.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5.考試結束后,只將答題卡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4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①我們通常都有“以己度人”的脾氣,因為有這個脾氣,對于自己以外的人和物才能了解。嚴格地說,各個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都只能知道自己處某種境地,有某種知覺,生某種情感。至于知道旁人旁物處某種境地、有某種知覺、生某種情感時,則是憑自己的經驗推測出來的。莊子看到鰷魚“出游從容”便覺得它樂,因為他自己對于“出游從容”的滋味是有經驗的。人與人,人與物,都有共同之點,所以他們都有互相感通之點。假如莊子不是魚就無從知魚之樂,每個人就要各成孤立世界,和其他人物都隔著一層密不通風的墻壁,人與人以及人與物之中便無心靈交通的可能了。②這種“推己及物”“設身處地”的心理活動不盡是有意的,出于理智的,所以它往往發生幻覺。我們知覺外物,常把自己所得的感覺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誤認為物所固有的屬性,于是本來在我的就變成在物的了。③云何嘗能飛?泉何嘗能躍?我們卻常說云飛泉躍;山何嘗能鳴?谷何嘗能應?我們卻常說山鳴谷應。原來我們只把在我的感覺誤認為在物的屬性,現在我們卻把無生氣的東西看成有生氣的東西把它們看作我們的儕輩,覺得它們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動。這種心理活動通常叫作“移情作用”。④“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覺得外物也有同樣的情感。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經驗有密切關系的。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經驗,而美感經驗卻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經驗中的移情作用不單是由我及物的,同時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時也把物的姿態吸收于我。所謂美感經驗,其實不過是在聚精會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復回流而已。⑤移情的現象可以稱之為“宇宙的人情化”,因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來只有物理的東西可具人情,本來無生氣的東西可有生氣。從理智觀點看.移情作用是一種錯覺,是一種迷信。但是如果把它勾銷,不但藝術無由產生,即宗教也無由出現。藝術和宗教都是把宇宙加以生氣化和人情化,把人和物的距離以及人和神的距離都縮小。它們都帶有若干神秘主義的色彩。所謂神秘主義其實并沒有什么神秘,不過是在尋常事物之中見出不尋常的意義。這仍然是移情作用。(摘編自朱光潛《“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宇宙的人情化》)材料二①詩人華滋沃斯曾經說過:“一朵微小的花對于我可以喚起不能用眼淚表達出的那樣深的思想。”②達到這樣的、深入的美感,發現這樣深度的美,是要在主觀心理方面具有條件和準備的。我們的感情是要經過一番洗滌,克服了小己的私欲和利害計較。我們要把整個情緒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動了方向,才能面對美的形象,把美如實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來,再把它放射出去,憑借物質創造形象給表達出來,才成為藝術。中國古代曾有人把這個過程喚作“移人之情”或“移我情”。③這里我所說的“移情”應當是我們審美的心理方面的積極因素和條件,而美學家所說的“心理距離”“靜觀”,則構成審美的消極條件。女詩人郭六芳有一首詩《舟還長沙》說得好:“儂家家住兩湖東,十二珠簾夕照紅。今日忽從江上望,始知家在畫圖中。”自己住在現實生活里,沒有能夠把握它的美的形象。等到自己對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相當的距離,從遠處來看,才發現家在畫圖中,融在自然的一片美的形象里。④但是在這主觀心理條件之外,也還需要客觀的物的方面的條件。專在心內搜尋是達不到美的蹤跡的。美的蹤跡要到自然、人生、社會的具體形象里去找。但是心的陶冶、心的修養和鍛煉是替美的發現和體驗作準備的。創造“美”也是如此。⑤大詩人里爾克說:“詩不徒是感情,而是經驗。”現在我們也就轉過方向,從客觀條件來考察美的對象的構成。改造我們的感情,使它能夠發現美,中國古人曾經把這喚作“移我情”。改變著客觀世界的現象,使它能夠成為美的對象,中國古人曾經把這喚作“移世界”。(摘編自宗白華《美從何處尋》)1.下列關于“移情作用”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人常常把自己對外物的感覺投射到外物本身上去,物從而具有了人的屬性,這種心理活動可以被稱為“移情作用”。B.“移情作用”和“美感經驗”有著密切關系,當我們將個人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時,“美感經驗”就能夠產生。C.移情作用是一種普遍的心理活動,與美感經驗不盡相同,“移情作用”是由己及彼,“美感經驗”則是己彼交互影響。D.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移情作用是一種錯覺,是一種迷信,而且帶有神秘主義的色彩,是藝術宗教產生出現的基礎。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的是()A.所謂的美感經驗指在人與物的情趣往復回流過程中,不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也能吸收物的姿態于自我。B.藝術和宗教借助“移情作用”,既能夠把宇宙加以生氣化和人情化,又能夠縮小人和物以及人和神的距離。C.在《舟還長沙》這首詩中,詩人隨著觀賞地理位置改變,與日常生活有了一定距離,從遠處看,家融入自然美的形象中。D.我們不能把握現實生活中美的形象,是因為自身與現實生活沒有距離,只有保持了一定距離才可以發現美的形象。3.下列詩句不能體現材料一中所述的“宇宙人情化”的一項是()A.蠟燭有心還惜別,替我垂淚到天明。B.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C.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D.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4.請運用材料一中“移情作用”相關理論,任選下面其中一句進行分析。①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②廢池喬木,猶厭言兵——姜夔《揚州慢》5.發現深度的美需要哪些條件?請結合材料二簡要說明。(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3小題,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擅于到來的人和擅于離別的人李娟①我媽是擅于到來的人。她出現在我面前的時候,總是伴隨著壞天氣和無數行李。②她冒雪而來,背后背一個大包,左右肩膀各挎一個大包,雙手還各拎一只大包。像是一個被各種包劫持的人。③一見面,顧不上別的,她先從所有包的綁架中拼命脫身。氣兒還沒喘勻,就催著我和她去拿剩下的東西。我跟著她走到樓下,看到單元門外還有兩倍之多的行車。④我媽為我帶來的東西五花八門。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兩根長棍。準確地說,應該是兩棵小松樹的樹干。筆直細長,粗的一端比網球略粗,細的一端比乒乓球略細,大約三米多長。⑤難以想象她是怎么把這兩根樹干帶上班車的。要知道,在當時,所有的班車都不允許在車頂上裝貨了。放進下面的行李倉?也不可能。放到坐椅中的過道里?更不可能。況且她還倒了三趟車。總之這是千古之謎。⑥她把這兩根樹干掛在我的陽臺上方,然后……讓我晾衣腳……⑦她驕傲地說:“看!細吧?看!長吧?又長又細又直!我找了好久才找到這么好的木頭!真是很少能見到這么好的,又長又細又直!……”——于是就給我帶到阿勒泰了。⑧是的,她扛著這兩根三米長的樹干及一大堆行李,倒了三趟車。沒有候車室,沒有火爐。她在省道線或國道線的路口等著。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她守著她的行李站在茫茫風雪之中,不知車什么時候來,也不知車會不會來。⑨頭一天她也在同一個路口等了半天,又冷又餓,最后卻被路過的老鄉告之班車壞了,要停運一天……但第二天她仍站在老地方等待,心懷一線希望。后來車來了。司機在白茫茫天地間頂著無邊無際的風雪前行,突然看到前方路口的冰雪間有一大團黑乎乎的事物。據他的經驗,應該有三到五個人在那里等車。可是走到近前,卻發現只有一個人和三到五個人的行李。⑩總之,她不辭辛苦給我帶來了兩根樹干。?——它們又長又直又勻稱,最難得的是,居然還那么細。她覺得這么好的東西完全能配得上城里人。卻沒想到城里人隨便牽根鐵絲就能晾衣服。?后來我搬家了。那兩根樹干實在沒法帶走,便留給了房東。不知為什么,當時一點也不覺得可惜。又過去了好幾年,搬了好幾次家,最后打算辭職。我媽說:“你要是離開阿勒泰的話,一定記得把我的木頭帶回來。”到那時,才突然間感到愧疚。我告訴她早就沒了。她傷心地說:“那么好的木頭!那么直,那么長,關鍵是還那么細!你怎么舍得扔了!”卻絲毫不提當年把它們帶到阿勒泰的艱辛。?那是2003年左右,我在阿勒泰上班,同時照料不能自理的外婆。工資六百塊,兩百塊錢交房租費,兩百塊錢存到冬天交暖氣費,剩下兩百塊錢是生活費。也就是說,日子過得相當緊巴。?我媽第一次來阿勒泰時,一進到我的出租屋,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房間的30瓦燈泡擰下來,統統換成她帶來的15瓦的。?第二件事是幫我滅蟑螂。那時我不敢殺生,后果便是整幢樓的鄰居都跟著遭殃。我媽燒了滿滿一壺開水,往暖氣片后面猛澆。黑壓壓的蟑螂爆炸般四面逃竄,更多的被沸水沖得滿地都是。?接下來的行程內容是逛街。?鄉下人難得進一次城,她列了長長的清單,然而什么都嫌貴,最后只買了些蔬菜。菜哪兒沒賣的?但是阿勒泰的菜比富蘊縣的便宜。還買了幾株帶根的花苗。天寒地凍的,她擔心中途倒車的時候花苗被凍壞,便將它們小心地塞進一個暖瓶里,輕輕旋上蓋子。?她每次來阿勒泰頂多呆一天。一天之內,她能干完十天的事情。每次她走后,好像家里搬走了一支部隊。?走之前,她把她買的寶貝花慷慨地分了我一支。我家沒有花盆,她抬回一只塑料油桶,剪開桶口,洗得干干凈凈。又不知從哪兒挖了點土,把花種進去,放在我的窗臺上。因為油壺是透明的,她擔心陽光直曬下,土太燙了,對根不好,特意用我的一本書擋著。她走后,只有這盆花和花背后的那本書見證了她曾到來。?而我,我最擅長離別。迄今為止,我圓滿完成過各種各樣的離別。?我送我媽離開,在客運站幫她買票,又幫她把行李放進班車的行李廂,并上車幫她找到座位。最后的時間里,我倆一時無話可說,一同等待發車時間的到來。?那時,我想起來很久很久以前的另一場離別。舊時的傷心與無奈突然深刻涌上心頭。我好想開口提起那件事,我強烈渴望得知她當時的感受。卻無論如何都說不出一句話來。此時此刻,彼此間突然無比陌生。甚至微微尷尬。我又想,人是被時間磨損的嗎?不是的,人是被各種各樣的離別磨損的。?這時,車發動了。我趕緊下車,又繞到車窗下沖她揮手。?就這樣,又一場離別圓滿結束了。最后的儀式是我目送這輛平凡的大巴車帶走她。然而,車剛駛出客運站就停了下來,高峰期堵車。最后的儀式遲遲不能結束。我一直看著這輛車。?我看著它停了好久好久。有好幾次強烈渴望走上前去,走到我媽窗下,踮起腳敲打車窗,讓她看到我,然后和她再重新離別一次。?但終于沒有。(本文節選自《遙遠的向日葵地》)6.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中畫線句采用擬人和夸張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表現母親來看望“我”時負重勞頓的艱辛,蘊含著深沉樸實的母愛。B.母親念念不忘兩根木頭,說明生活中的母親是個勤儉節約的人,文中多次重復這件也說明生活中的母親是個愛嘮叨的人。C.文章結尾“但終于沒有”獨立成段,語言精練,韻味深長,耐人尋味。D.本文寫得跌宕起伏,將往事不斷穿插敘述,表現母親不計回報關心子女的慈愛形象,也蘊含了“我”的愧疚之情。7.簡要分析“樹干”在文中的主要作用。8.文中對“到來”和“離別”的敘寫一詳一略,請結合具體內容談談這樣安排的好處。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①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舉進士,對策集英殿。天祥以法天不息為對,其言萬余,不為稿,一揮而成,帝親拔為第一。考官王應麟奏曰:“是卷古誼若龜鑒,忠肝如鐵石,臣敢為得人賀。”咸淳九年,起為湖南提刑,因見故相江萬里。萬里素奇天祥志節,語及國事,愀然曰:“吾老矣,觀天時人事當有變。吾閱人多矣,世道之責,其在君乎?君其勉之。”②十年,改知贛州。德祐初,江上報急,詔天下勤王。天祥捧詔涕泣,發郡中豪杰,有眾萬人。事聞,以江西提刑安撫使召入衛。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內地。君以烏合萬余赴之,是何異驅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國家養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義士將有聞風而起者。義勝者謀立,人眾者功濟,如此則社稷猶可保也。”盡以家貲為軍費。明年正月,除知臨安府,尋除右丞相兼樞密使,使如軍中請和,與大元丞相伯顏抗論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溫州。③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趨南嶺。天祥方飯五坡嶺,張弘范兵突至,天祥倉皇出走,千戶王惟義前執之。至潮陽,見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禮見之,與俱入崖山,使為書招張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以所書《過零丁洋》詩與之。崖山破,弘范遣使護送天祥至京師。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終不屈也,召入諭之曰:“汝何愿?”天祥對曰:“天祥受宋恩,為宰相,安事二姓?愿賜之一死足矣。”然猶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贊從天祥之請從之。俄有詔使止之,天祥死矣。天祥臨刑殊從容,謂吏卒曰:“吾事畢矣。”南鄉拜而死。數日,其妻歐陽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帶中有贊曰:“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節選自《宋史·文天祥傳》)9.文中畫線的部分有王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然A猶不B忍C遽麾之D退E言F者力贊從G天祥之H請I從之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起為湖南提刑”的“為”與“故不為茍得”的“為”含義不同。B.“使如軍中請和”與“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中的“使”含義不同。C.“索之固”的“固”與“固國不以山溪之險”的“固”含義相同。D.“以所書《過零丁洋》詩與之”和“呼爾而與之”“與”含義相同。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天祥才華出眾,忠肝義膽。他二十歲時參加進士考試,應對時不打草稿,一揮而就,考中狀元,考官王應麟對他的文采與忠心大為贊賞。B.文天祥志節不俗,被寄厚望。他擔任湖南提刑時見到江萬里,老丞相對他的志向和節操一向很賞識,期待他能擔當國家重任。C.文天祥身負重任,威武不屈。他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后前往元軍軍營請和,敢于與大元丞相抗爭;后又拒絕弘范招降,寫《過零丁洋》詩以明志。D.文天祥一片丹心,臨難從容。他被俘三年,最終都沒有向元朝屈服,臨刑前向吏卒表示自己的心事已了,而后面向宋朝下拜,從容赴死。12.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吾閱人多矣,世道之責,其在君乎?君其勉之。(2)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內地。13.“本心”一脈相承,它是中國從古至今仁人志士的精神寫照,請結合《魚我所欲也》中孟子的觀點,分析“本心”在文天祥身上的體現。(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小題。舟中劉過①下水南風未覺難,我舟不動穩如山。東西日月尋常事,變化煙云頃刻間。沙鳥似驚皆退避,林巒如畫亦渾閑。歸期只欲長安近,屈指何時到北關②。【注】①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②北關:古時長安城的外郭東、南、西、北各設一關,北關在長安城北。一指南宋首都臨安城的北門。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寫盡管南風習習,卻未能吹動穩固如山的行舟,反映出詩人平靜無憂的心境。B.頷聯以日月更迭、煙云變幻表現時光流逝、世事變遷,生動描寫了乘船時的真切感受。C.頸聯以沙鳥為觀察視角,寫它們似乎受到驚嚇而騰飛退避,從正面描寫舟的行進。D.詩歌通過行舟、日月、煙云等意象,傳達了詩人對于人生歸途的深沉思索和熱切期盼。15.有人說詩的頸聯“沙鳥似驚皆退避,林巒如畫亦渾閑”意蘊豐富,有著某種隱喻。請簡要談談你的理解。(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明自己對拋棄道義換來的高官厚祿鄙棄的態度。(2)李商隱《無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運用比喻、巧妙自然的雙關,寫出了對愛情的矢志不渝。(3)《岳陽樓記》中文中動靜結合,描寫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21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1小題,3分)1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①1945年毛澤東赴重慶與蔣介石談判,《新民報·晚刊》發表了他的《沁園春·雪》,轟動山城,一時間洛陽紙貴。②在重慶的一次聚會上,詩人徐遲見到毛澤東,便向他請教如何寫詩,毛澤東沒說什么,只是在徐的小本子上寫下“詩言志”三個字。③這三個字出自《尚書·堯典》,概括了詩詞最本質的特征,被歷代詩人們奉為吟詩填詞的圭臬。在毛澤東的詩論中,“志”和“氣”是統一的,有“志”而不能達,則“氣”生。④“氣”是內心的憤懣、怨恨、怒氣,都屬于“志”,或是“志”的表露、“志”的延伸。有氣則有了《詩經》,有氣便有了《離騷》,有氣而有了毛澤東驚世駭俗、氣壯山河的詩篇,詩自然也就成了毛澤東獨具威力的戰斗武器。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①句中畫橫線的成語“洛陽紙貴”可以換成“蔚然成風”。B.②句中“詩言志”,引號在文中起到了特殊含義的作用。C.③句中加點詞語的讀音為guīniè,在文本中意為準則或法度。D.④句中“‘志’的表露”與“‘志’的延伸”兩個短語可以調換順序。(二)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①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越來越多同學喜歡向AI提問,并進一步開展深度學習。以下是小剛同學向AI提出問題后,AI給出的答案:②在這個世界上,勞動是最古老而又永恒的旋律。它如同大地的脈搏,推動著人類文明的車輪滾滾向前。無論晨曦初露還是夕陽西下,勞動的身影總是A存在于每一個地方,它是我們生活的基石,是我們夢想的搖籃。③清晨,當薄霧被第一縷陽光穿透,灑在農田上時,農民們就開始了一天的辛勤。他們的身影在晨光中拉長,與這片土地緊緊相連,仿佛每一滴汗水都化作了金黃的麥浪,每一份努力都匯聚成了豐收的喜悅。走進工廠,機器的轟鳴聲中夾雜著工人們忙碌的腳步聲。他們身穿工裝,頭戴安全帽,在流水線上熟練地操作著機器,將一件件產品從原材料變成精美的成品。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勞動者的身影同樣不可或缺。無論是烈日炎炎下的清掃,還是夜幕低垂下的巡邏,亦或是風雨無阻的送遞,勞動者都用辛勤勞動來創造更加美好的物質生活。④勞動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它創造了物質財富,(甲)。在田野上,勞動是土地與生命的對話,是汗水與希望的交融,它讓土地B充滿了旺盛的生機,也讓農人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在工廠里,勞動讓冰冷的機器煥發出生命的光芒,也讓工人們感受到了自己作為社會建設者的驕傲與自豪。有一些勞動(乙),實際上也能在平凡中書寫偉大。⑤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往往忽視了勞動的真正意義。我們需要重新審視勞動的價值,尊重每一位勞動者的付出。社會中的每一份勞動都是大機器中的一個齒輪,正是因為無數勞動者的共同努力,社會才得以不斷進步,文明才得以不斷傳承。18.將畫橫線處文字轉換為成語,讓語言更簡潔典雅,但不可改變原意。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兩處表述不當,請寫出修改后的句子,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20.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21.文章最后一句將“社會中的每一份勞動”比喻成“大機器中的一個齒輪”,這一喻體的選擇是否貼切,請給出評價。22.根據AI的答案,你認為小剛提出的問題可能是什么?這個問題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機會來臨時還沒有準備好,等到準備好的時候機會卻已經溜走了。請寫一篇議論文,談談你的認識和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語文參考答案(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1~5題答案】【答案】1.C2.D3.B4.示范一:“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①詩人見到國都淪陷,城池破敗,雜草叢生,深感國破家亡的苦恨。②花、鳥本沒有人的情感,詩人把苦悶沉痛之情遷移到了花鳥身上,花鳥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示范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①詞人看到兵火洗劫后的揚州空城只剩下高大的樹木,對戰亂的破壞深感痛心。②城池和樹木本沒有人的情感,詞人把痛心之情遷移到城池和樹木之上,仿佛他們也在訴說著對戰爭的厭惡和痛心。5.①發現深度的美需要有主觀心理上的積極條件和準備,要陶冶、修養、鍛煉心靈,使之能夠發現美;②發現深度的美一定程度上需要審美的消極條件,主體與對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③發現深度的美要有客觀外物條件,要到自然、人生、社會中尋找,變客觀世界為美的對象。(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3小題,15分)【6~8題答案】【答案】6.B7.①樹干是母親給“我”帶來的東西中最值得一提的特別之物。②在搬運樹干的艱難中表現母親的堅韌執著和母愛的深切。(或樹干是母親性格、母愛的寄托物)。③以“我”舍棄樹干的隨意表現為人子女者對母愛的輕忽。④在對樹干態度“重”與“輕”對比中,表現母愛的偉大而子女往往忽視乃至輕視這種愛。8.①一詳:母親到來時極盡鋪陳,寫母親帶的東西多,寫母親長途勞頓的艱辛,寫母親做的家務多,寫母親對“我”的照顧無微不至、無怨無悔的關愛。②一略:寫“我”送別母親的流程化、形式化,寫“我”無話可說的尷尬,表現出“我”對母愛受之無愧而對報答卻疏于表達的冷漠、憊懶。③通過詳略對比,突出母愛的偉大無私和子女報答母親的遲鈍疏忽。表現了作者的反思,也引發了讀者共鳴。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9~13題答案】【答案】9.CEI10.C11.C12.(1)我見過的人很多,改變社會狀況的責任,大概就落在你的身上了吧!你一定要盡力。(2)現在元軍兵分三路擊鼓前進,已經攻破京城郊區,逼近內地了。13.本心:本性,良知,羞惡之心等(闡釋合理即可)分析:文天祥在誘惑面前沒有做出違背內心原則,在面對死亡的威脅時,堅守正義、忠誠,是堅守本心、舍生取義的體現。(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14~15題答案】【答案】14.C15.①“沙鳥”比喻生活中膽小怕事的人們,他們在風雨來臨時驚恐失措,慌忙躲避,缺乏直面的勇氣,沒有正視的膽魄。②“林巒”比喻生活中的儒雅之士,他們巍然屹立,處變不驚,泰然自若,即使風雨來襲,依然氣定神閑,風景如畫。③詩人從乘船所見的一動一靜的景致中,在“沙鳥”與“林巒”的鮮明對比中,仿佛領悟到了某種人生的哲理,獲得了內心的寧靜。(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6題答案】【答案】①.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②.萬鐘于我何加焉③.春蠶到死絲方盡④.蠟炬成灰淚始干⑤.浮光躍金⑥.靜影沉璧三、語言文字運用(21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1小題,3分)【17題答案】【答案】C(二)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5小題,18分)【18~22題答案】【答案】18.A:無處不在B:生機勃勃19.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灑在農田上時,農民們就開始了一天的辛勤勞作。20.甲:更在于它塑造了人的精神世界乙:看似平平無奇21.示例1:貼切。①準確形象地表現了每一份勞動的重要性和相互之間的關聯性。②契合主旨,強調了每個勞動者在社會整體中的不可或缺性,以及他們共同為社會進步所做的貢獻。示例2:不貼切喻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西藏那曲地區安多縣三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
- 行政管理中的現代公共關系學創新試題及答案
- 2025-2026學年貴州省銅仁地區江口縣數學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公共關系學輿情引導試題及答案
- 知名企業家課件
- 行政管理與公共關系的職業路徑研究題及答案
- 信息技術行業技術研發工作證明(5篇)
- 《中國古代文學鑒賞:古代文學鑒賞教程》
- 市場渠道分銷授權協議簽署書
- 眼睛近視的課件
- 金屬非金屬礦山尾礦庫安全生產標準化定級評分標準2023版
- GB/T 10433-2024緊固件電弧螺柱焊用螺柱和瓷環
- 2《歸去來兮辭并序》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 道路交通設施紅綠燈運維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數獨題目高級50題(后附答案)
- 不定代詞知識點綜合講解及習題專練(附答案)
- 2024屆高考英語讀后續寫微專題 情感描寫 教學設計
- AI新技術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長春職業技術學院
- 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2024年統編版小升初考試語文試卷(原卷版)
- 管道天然氣居間合同范本
- 國企集團公司各崗位廉潔風險點防控表格(廉政)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