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1課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2022年課程標準學習目標通過了解楚漢之爭、休養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知道西漢從建立、發展的變化及原因1.了通過分析秦亡前后劉邦、項羽的戰爭性質的變化,了解楚漢之爭及其過程。(唯物史觀、家國情懷)2.了解漢初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原因、內容及作用。(歷史解釋、唯物史觀)3.掌握推動“文景之治”出現的措施,了解“文景之治”的表現,認識“實行仁政”的重要性。(歷史解釋、家國情懷)自主學習任務一楚漢之爭與西漢建立
設問1:什么是楚漢之爭?西漢是怎樣建立的?1、時間: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年。2、爭霸雙方:西楚霸王項羽與漢王劉邦。3、目的:爭奪帝位4、結果:之圍,項羽烏江自刎,劉邦建立漢朝5、項羽失敗,劉邦成功的原因:①項羽雖勢力強大,卻剛愎自用,一味依賴武力。②劉邦注重收攬民心,善用人才。6、啟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7.西漢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建立者劉邦;定都;劉邦就是漢高祖。自主學習任務二漢高祖的休養生息政策
設問2:什么是休養生息政策,西漢初年為什么實行休養生息政策?1.原因——西漢統治者面臨的首要問題:①如何恢復和發展社會生產;②是鞏固新的王朝二、休養生息政策1、原因:為了鞏固政權和穩定社會局勢,吸取了秦迅速的教訓。2、漢高祖采取的措施:①兵皆罷歸家,讓士兵還鄉務農。②釋奴為民,因戰亂饑荒而成為奴婢的人釋放為平民,增加農業勞動力;③,減輕農民的賦稅,相應的減免徭役及兵役。3、作用:經過多年的治理,漢初的經濟得以恢復和發展,社會局勢穩定下來,鞏固了新王朝。自主學習任務三“文景之治”
設問3:什么是“文景之治”?漢文帝、漢景帝采取了那些措施,影響是什么?“文景之治”的出現是西漢統治者長期推行休養生息政策的結果。對“文景之治”的出現做出貢獻的人物有漢高祖、漢文帝和。1.時期: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2.表現舉措繼續推行休養生息政策(漢文帝和漢景帝采取休養生息政策的措施可以概括為:輕徭薄賦、減輕刑罰、提倡節儉。)①輕徭薄賦:注重農業生產,提倡以農為本,要求各級官吏關心農桑,并進一步減輕賦稅和緩役,把田賦降到了三十稅一。②減輕刑罰:重視“以德化民”,廢除了一些嚴刑峻法,如斷殘肢體的肉刑。③提倡節儉:提倡治國,反對奢侈浮華。以身作則,在位20多年,生活簡樸,宮室園林以至車騎都沒有增加。3.表現:政治,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當時的國力有了很大的增強,國家積累了大量的,的糧食和銅錢非常充盈。【快速查答案】自主學習任務一楚漢之爭與西漢建立
202;垓下;長安;自主學習任務二漢高祖的休養生息政策
滅亡;輕徭薄賦;自主學習任務三“文景之治”
漢景帝;勤儉;文帝;清明;安定;錢糧;庫存;??議一議:劉邦、項羽先后領導了秦末農民起義和楚漢之爭,這兩次戰爭的性質是否相同?為什么?【點撥】【典例】在中國象棋的棋盤中間,有一段空隙,上面寫有“楚河”“漢界”字樣,這是象征歷史上的“楚漢之爭”。這場戰爭的性質是(
)A.農民起義 B.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爭斗C.奴隸起義 D.兼并戰爭【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信息“楚漢之爭”,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朝滅亡后,項羽自稱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他們為爭奪天下,展開了長達四年之久的戰爭,史稱“楚漢之爭”;因此象棋中的“楚河漢界”與楚漢之爭相關。可知這場戰爭的性質是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爭斗,B項正確;農民起義是專制朝廷和民間社會矛盾的反映,也是農民階級反對地主階級的斗爭,“楚漢之爭”是指項羽自稱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他們為爭奪天下,展開了長達四年之久的戰爭,排除A項;奴隸起義是指奴隸反抗奴隸主的斗爭,與“楚漢之爭”內容不符,排除C項;兼并戰爭是指強國通過戰爭手段收復失地或者征服其他國家,擴張自身領土和勢力范圍的行為,與“楚漢之爭”內容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變式練1-1】劉邦在談到為何能戰勝項羽時說:“張良、蕭何和韓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們,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劉邦的這一說法意在說明他能戰勝項羽的主要原因是(
)A.得到民心 B.軍隊作戰勇敢 C.是正義之戰 D.善用人才【答案】D【解析】根據題干“張良、蕭何和韓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們,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可知,劉邦善于用人是取得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D項正確;題干中沒有體現出人民對劉邦的態度,不能說深得民心,排除A項;題干中沒有體現軍隊戰斗力的情況,排除B項;楚漢之爭是爭奪地位的戰爭,與正義與否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變式練1-2】《史記》中記載:項王見秦宮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以上史料可用于研究(
)A.陳勝吳廣起義的過程 B.秦朝滅亡的根本原因C.劉邦戰勝項羽的原因 D.秦末農民起義的興起【答案】C【解析】據材料“項王聞之,烹說者”可知,《史記》中記載了項羽殘忍嗜殺,不能聽進諫言,這些因素都推動了項羽在楚漢戰爭中的失敗,C項正確;陳勝吳廣起義時,項羽尚未進入秦咸陽,排除A項;秦朝滅亡與項羽用殘忍手段殺害說者關系不大,排除B項;秦末農民起義開始于陳勝吳廣起義,與項羽關系不大,排除D項。故選C項。??小組討論:秦亡漢興的原因是什么?秦亡漢興給我國實現“中國夢”有何啟示?【點撥】(1)秦亡原因:殘暴的統治;沉重的賦稅;嚴酷的刑法等。(2)漢興原因:漢初統治者吸取了前朝滅亡的教訓,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輕徭薄賦,發展生產,提倡節儉,出現了繁榮的治世局面。【典例】材料一:秦朝統治者不能審時度勢,改弦易轍,仍一味重功利,實行殘暴的統治,最終導致了社會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騰的局面。材料二:秦末農民戰爭動亂,生靈涂炭,急需時間重建家園,漢高祖采取的政策使統治者、勞動人民皆大歡喜,經濟逐步恢復,到文景年間,社會經濟全面回升,出現了治世局面。(1)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寫出秦朝的“殘暴統治”兩例。(2)材料二中漢高租指的是誰?采取的政策指的是什么?(3)談談秦亡漢興給你帶來的啟示。【答案】(1)賦稅沉重、據役兵役緊重、法律嚴苛等。(兩例即可)(2)劉邦休養生息。(3)純治者應試施行仁政、愛護百姓等。(特合題意即可)【解析】(1)根據材料“秦朝統治者不能審時度勢……實行殘暴的統治”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朝的賦稅、徭役、法律十分苛刻。賦稅徭役繁重,秦法苛刻,民不聊生,更是耗費大量人力修阿房宮驪山墓等浩大工程,使得階級矛盾越來越嚴重。(2)根據所學知識,劉邦打敗了項羽,統一了全國,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劉邦就是漢高祖。根據材料“秦末農民戰爭動亂,生靈涂炭”,結合所學,為了鞏固政權和穩定社會局勢,漢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導致速亡的教訓,采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他下令“兵皆罷歸家”,讓士兵還鄉務農,并將那些因戰亂、饑荒而成為奴婢的人釋放為平民,以增加農業勞動力。為穩定民心,鼓勵人民致力農業生產,漢高祖采取輕徭薄賦的政策,減輕農民的賦稅,相應地減免徭役及兵役。西漢王朝到了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繼續推行休養生息政策。他們注重農業生產,提倡以農為本,使漢初的經濟逐漸得以恢復和發展,社會局勢穩定下來,這一時期被稱作“文景之治”。(3)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秦實行暴政,二世而亡。漢代吸取秦的教訓,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百姓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局勢穩定。由此可以得出:順民心者昌,逆民心者亡。殘暴統治必然導至滅國的橫禍,溫和的統治能使社會安定,人民接受統治并促使社會向前發展等。【總結感悟】-構建知識體系構建要求:(1)理清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2)全員參與,主動參與,及時鞏固基礎知識。(3)熟練展示。1.在中國象棋的棋盤中間,有一段空隙,上面寫有“楚河”“漢界”字樣,這是以棋比喻歷史上的“楚漢之爭”。這場戰爭發生在(
)A.商紂和周武王之間 B.夏桀和商湯之間C.秦二世和陳勝之間 D.項羽和劉邦之間【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可知,秦滅亡后,項羽自封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從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項羽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長達四年的楚漢戰爭,“楚河”“漢界”發生在楚漢之爭期間,D項正確;楚漢之爭發生在秦朝滅亡后,商紂和周武王之間的戰爭發生在商朝晚期,夏桀和商湯之間的戰爭發生在夏朝,秦二世和陳勝之間的戰爭發生在秦朝末年,排除ABC項。故選D項。2.中國象棋棋盤中的“楚河漢界”,它來源于楚、漢兩方曾在滎陽展開長達四年的爭奪戰爭。這場戰爭(
)A.仍屬于農民起義的性質 B.打擊了秦朝的殘暴統治C.是為爭奪帝位而展開的 D.項羽獲得了最終的勝利【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楚河漢界”“它來源于楚、漢兩方曾在滎陽展開長達四年的爭奪戰爭”和所學知識可知,秦朝滅亡后,劉邦和項羽為爭奪帝位,展開歷時四年的戰爭,史稱“楚漢之爭”。項羽雖勢力強大,卻剛愎自用,一味依賴武力;劉邦注重收攬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漸由弱變強。最終,劉邦軍隊將項羽及部下包圍在垓下,項羽兵敗自刎,劉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C項正確;“楚漢之爭”的性質是爭奪封建最高統治權的戰爭,而不是農民起義的性質,排除A項;楚漢之爭出現在秦朝滅亡后,排除B項;劉邦獲得了最終的勝利,排除D項。故選C項。3.劉邦在談到為何能戰勝項羽時說:“張良、蕭何和韓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們,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擒也。”從材料中可看出劉邦戰勝項羽的重要原因是()A.劉邦軍紀嚴明 B.劉邦善于用人C.項羽重用范增 D.張良等是劉邦好友【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張良、蕭何和韓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們,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擒也。”和所學知識可知,說明劉邦善于用人,B項正確;劉邦軍紀嚴明,題干材料沒有體現,排除A項;根據題干信息“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排除C項;材料沒有體現張良等是劉邦好友,再說劉邦與張良等是君臣關系,排除D項。故選B項。4.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公元前202年換算為世紀,應該表述為(
)A.公元前二世紀 B.公元二世紀C.公元前三世紀 D.公元三世紀【答案】C【解析】據材料“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并結合所學可知,一個世紀是一百年,通常是指連續的一百年,公元是紀年法稱謂,為紀年體系。該紀年法是以耶穌誕生為公元元年,公元元年之前的稱公元前。所謂的公元前202年是公元前三世紀,C項正確;一個世紀是一百年,通常是指連續的一百年,而公元前202年是在整個百年之后又多了兩年,因此是公元前三世紀,而不是公元前二世紀,排除A項;公元二世紀是指耶穌誕生公元元年之后,與材料不符,排除B項;公元三世紀是指指耶穌誕生公元元年之后,與材料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5.漢文帝是西漢初年著名的皇帝,下圖是漢文帝時期發布的幾條詔令,這體現了他的治國理念是(
)二年九月,農,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務本而事末,故生不遂。十二年三月,歲(每年)勸民種樹。十三年六月,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A.重視農業 B.輕徭薄賦 C.勤儉治國 D.減輕刑罰【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信息“農,天下之大本也”“歲(每年)勸民種樹”“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說明漢文帝認為農業是天下的根本,重視農業的治國理念,A項正確;輕徭薄賦指的是降低徭役、賦稅,材料沒有涉及,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皇帝勤儉治國,排除C項;減輕刑罰指的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材料沒有涉及減輕刑罰,排除D項。故選A項。6.(2024·四川遂寧·中考真題)《漢書·食貨志》記載:“漢興……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醇駟(chúnsì四匹馬的毛色一樣),而將相或乘牛車。”針對上述情況,西漢初年統治者為恢復經濟發展推行了()A.約法三章 B.方田均稅 C.休養生息 D.均田免賦【答案】C【解析】根據“‘漢興……民失作業,而大饑饉……自天子不能具醇駟(chúnsì四匹馬的毛色一樣),而將相或乘牛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漢建立之初,經濟蕭條,到處一片荒涼景象,為恢復發展經濟,漢初統治者推行休養生息政策,至漢景帝時期,出現了“文景之治”的局面,C項正確;“約法三章”是漢高祖劉邦入關前的舉措,有利于收買人心,但無法直接解決“‘民失作業,而大饑饉’”的情況,排除A項;方田均稅是北宋王安石的變法措施,并非西漢初年統治者為恢復經濟發展而采取的措施,排除B項;“均田免賦”是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首次提出的口號,與西漢初年統治者恢復發展經濟的措施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7.(2024·遼寧盤錦·三模)下圖選自某書的部分章節目錄。據此判斷,該材料反映的歷史人物是(
)第二章消滅項羽,建立漢朝第三章確立典章,設立制度第四章休養生息,發展經濟A.秦始皇 B.光武帝 C.漢高祖 D.漢文帝【答案】C【解析】據題干關鍵詞“消滅項羽,建立漢朝”“休養生息,發展經濟”和所學知識可知,該材料反映的歷史人物是漢高祖。秦朝滅亡后,擁有重兵的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雙方為爭奪帝位,展開征戰,史稱“楚漢之爭”,最后劉邦消滅項羽,取得勝利,建立漢朝,劉邦是漢高祖。漢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導致速亡的教訓,采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C項正確;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的是秦朝,并非漢朝,與材料內容不符,排除A項;光武帝劉秀是東漢的開國皇帝,他建立的是東漢,與材料中“建立漢朝”不符,排除B項;漢文帝是漢朝的皇帝,他是在漢高祖之后即位的,并不是建立漢朝的人物,與材料內容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8.(2024·河南新鄉·三模)西漢王朝在經歷了70余年的治理后,至漢武帝即位數歲,“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余貨財”。這一現象反映了()A.統治者尊崇儒術積極作為 B.漢初休養生息成效顯著C.政府采取了郡國并行體制 D.政府鹽鐵官營壟斷生產【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余貨財”說明經過漢初休養生息,輕徭薄賦國力漸漸恢復,反映出漢初休養生息成效顯著,B項正確;漢初實行的是道家的黃老之術,不是儒學,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政治方面的郡國并行,排除C項;政府鹽鐵官營壟斷生產是漢武帝時期的政策,排除D項。故選B項。9.(2024·遼寧·模擬預測)漢文帝、漢景帝在初春,或在初夏的農忙時節赦免罪人。除此之外,他們還釋放奴婢,下詔免官奴婢為庶人。這些舉措(
)A.解決了北方匈奴襲擾 B.加重了農民的賦役負擔C.鞏固了儒學正統地位 D.促進了經濟恢復與發展【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在初夏的農忙時節赦免罪人”“他們還釋放奴婢,下詔免官奴婢為庶人”分析可知漢文帝、漢景帝實行休養生息政策,說明他們注重農業生產,提倡以農為本,促進了經濟恢復與發展,D項正確;“在初夏的農忙時節赦免罪人”意在提供勞動力,解決了北方匈奴襲擾屬于軍事方面,排除A項;休養生息政策減輕了農民的賦役負擔,排除B項;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鞏固了儒學正統地位,排除C項。故選D項。10.(2024·云南楚雄·三模)小歷同學用數學的平面直角坐標系來復習漢朝相關知識,他繪制了如圖示意圖,你認為“▲”處應該填寫的內容是(
)A.焚書坑儒 B.休養生息 C.重文輕武 D.閉關鎖國【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以農為本、輕徭薄賦、以德化民”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文帝和漢景帝注重農業生產,提倡以農為本,要求各級官吏關系農桑,并進一步減輕賦稅和徭役,把田賦降到了三十稅一,漢文帝和景帝時期,重視“以德化民”,廢除了一些嚴刑峻法,這促進了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出現了文景之治,因此題干“▲”處應該填寫的內容是休養生息,B項正確;焚書坑儒發生在秦朝時期,排除A項;重文輕武主要是宋朝時期的國家政策,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閉關鎖國政策主要推行于清朝后期,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B項。1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漢興,接秦之敝,諸侯并起,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醇駟(四匹毛色一樣的馬),而將相或乘牛車。——《漢書·食貨志(上)》材料二他(漢高祖)下令“兵皆罷歸家”,讓士兵還鄉務農,并將那些因戰亂、饑荒而成為奴婢的人釋放為平民,以增加農業勞動力……鼓勵人民致力農業生產;采取輕徭薄賦的政策,減輕農民的賦稅,相應地減免徭役及兵役。——摘編自《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材料三漢文帝和漢景帝注重農業生產,提倡以農為本,要求各級官吏關心農桑,并進一步減輕賦稅和徭役,把田賦降到了三十稅一。文帝和景帝時期,重視“以德化民”,廢除了一些嚴刑峻法,如斷殘肢體的肉刑。他們還提倡勤儉治國,反對奢侈浮華。——摘編自《中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元宇宙技術與應用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2025合同管理專員職責描述書
- 發票臨時增量合同范本
- 鎢鋼銷售合作合同范本
- 彩鋼屋面合同范本
- 2024年南通市海門區教體系統招聘教師真題
- 第七單元 小熊開店 教案2024-2025學年數學二年級上冊-北師大版
- 銷售代理合同(2025年版)-@-1
- 2024年海門農村商業銀行招聘真題
- 2024年安徽六安技師學院專任教師招聘真題
- 《論十大關系》毛概課堂展示課件
- 鐵路車站-鐵路樞紐
- 畜牧獸醫工作績效自查報告
- 漿砌片石擋土墻工程施工方案
- 設備日常點檢記錄表
- 汽修實習報告總結2000字
- 境外匯款申請書樣板
- 放射治療劑量學課件
- 北師大版初中歷史初二歷史上冊《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評課稿
- 無嘔病房工作要點
- 深圳市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征集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