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量技術規范溫度變送器校準規范2025-02-08發布2025-08-08實施JJF1183—2025溫度變送器校準規范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TemperatureTransmittersJJF1183—2025代替JJF1183—2007 歸口單位:全國溫度計量技術委員會主要起草單位: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參加起草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計量測試研究院重慶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福祿克測試儀器(上海)有限公司本規范委托全國溫度計量技術委員會負責解釋JJF1183—2025本規范主要起草人:朱毅晨(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姚麗芳(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生瑩(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參加起草人:凌彥萃(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卓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計量測試研究院)張雯(重慶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陳宇[福祿克測試儀器(上海)有限公司]JJF1183—2025引言 1范圍 (1)2引用文件 (1)3術語 (1)4概述 (1)5計量特性 (2)6校準條件 (3)6.1環境條件 (3)6.2測量標準及其他設備 (3)6.3電源 (5)7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 (5)7.1校準項目 (5)7.2校準方法 (5)7.3數據處理 (6)8校準結果表達 (7)9復校時間間隔 (8)附錄A溫度變送器校準時的設備連接方式 (9)附錄B校準記錄參考格式 (11)附錄C校準報告內頁參考格式 (13)附錄D不帶傳感器溫度變送器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計算示例 (14)附錄E帶傳感器的模擬輸出溫度變送器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計算示例 (17)附錄F帶傳感器的數字輸出溫度變送器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計算示例 (20)ⅠJJF1183—2025JJF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JJF1007—2007《溫度計量名詞術語及定義》、JJF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和JJF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共同構成支撐本規范修訂工作的基礎性系列規范。本規范技術內容的編寫參考了GB/T17614.3《工業過程控制系統用變送器第3部分:智能變送器性能評定方法》、GB/T28473.1《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系統用溫度變送器第1部分:通用技術條件》和IEC62828-3:2018《工業過程測量變送器的參考條件及程序第3部分:溫度變送器》(Referenceconditionsandproceduresfortestingindustrialandprocessmeasurementtransmitters—Part3:Specificproceduresfor本規范代替JJF1183—2007,與JJF1183—2007相比,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變化如下:送器;—引用文件中刪除了廢止標準JJG128《二等標準水銀溫度計檢定規程》、JB/T8622《工業鉑熱電阻技術條件及分度表》;—引用文件中刪除了標準間內容有重復的標準GB/T16839.2《熱電偶第2部分:允差》、JB/T8623《工業銅熱電阻技術條件及分度表》;—刪除了DDZ電動單元組合系列溫度變送器的內容;—刪除了絕緣電阻、絕緣強度的校準;—調整了測量標準及其他設備;—修改了不帶傳感器的變送器的讀數次數,增加了數字信號溫度變送器校準的敘述;—刪除了附錄DDZ系列和模塊式溫度變送器影響計量性能的有關要求和測量方法;—增加了帶傳感器的溫度變送器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增加了數字信號溫度變送器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本規范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JJF1183—2007《溫度變送器校準規范》;—JJG829—1993《電動溫度變送器檢定規程》。ⅡJJF1183—2025溫度變送器校準規范1范圍本規范適用于溫度傳感器為熱電阻或熱電偶,輸出為標準化模擬電信號、數字信號或模擬、數字混合信號的溫度變送器的校準。變送器包括帶傳感器和不帶傳感器兩種類型。其他類型變送器可參考本規范進行校準。2引用文件本規范引用了下列文件:JJG141工作用貴金屬熱電偶檢定規程JJG229工業鉑、銅熱電阻檢定規程JJF1007溫度計量名詞術語及定義JJF1637廉金屬熱電偶校準規范GB/T17614.3工業過程控制系統用變送器第3部分:智能變送器性能評定方法GB/T28473.1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系統用溫度變送器第1部分:通用技術條件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規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適用于本規范。3術語JJF1007界定的及以下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規范。3.1溫度變送器temperaturetransmitter一種將溫度變量轉換為可傳送的標準化模擬或數字輸出信號的儀器。3.2智能變送器intelligenttransmitter具備與外部系統和操作人員雙向通信功能,發送測量和狀態信息、接收和處理外部命令的變送器。[來源:GB/T17614.3,3.1]4概述溫度變送器(以下簡稱變送器)主要用于工業過程中溫度參數的測量和控制,其模擬輸出信號與溫度變量之間有連續的函數關系。不帶傳感器的變送器(也叫信號轉換器),由測量單元、數據處理單元和電輸出子系統組成,如圖1所示。其輸出信號有4mA~20mA(或1V~5V)等模擬直流信號、標準化數字信號,以及模擬直流信號疊加標準化數字信號。智能變送器一般包括顯示單元和人機接口,以實現量值、量程等參數的調整。部分12圖1變送器原理框圖變送器的測量誤差是溫度轉換成標準化輸出信號時產生的a)不帶溫度傳感器的變送器準確度等級按量程大小予以劃分,見表1和表2。表1熱電偶溫度變送器準確度等級變送器準確度等級注:表中量程△V是指變送器對應溫度測量范圍的電輸入電壓變化量。表2熱電阻溫度變送器準確度等級Pt100熱電阻量程△R/Ω變送器準確度等級注:表中量程△R是指變送器對應溫度測量范圍的電輸入電阻變化來源:GB/T28473.1—2012,表2。在標準條件下,變送器的準確度等級與最大允許誤差的關系見表3。JJF1183—2025表3準確度等級與最大允許誤差準確度等級最大允許誤差(%FS)0.1±0.10.2±0.20.5±0.51.0±1.0注:最大允許誤差是以輸出量程(FS)的百分數表示。當輸入的溫度變量與輸出信號呈線性函數關系時,最大允許誤差也可以以輸入量程的百分數表示。b)帶傳感器的變送器最大允許誤差由傳感器的允差和不帶傳感器的變送器的允差共同組成,其數值為兩者的絕對值之和。注:準確度等級僅作參考,不作合格判定。6校準條件6.1環境條件環境溫度15℃~35℃,相對濕度<85%。為保障校準具有盡可能小的不確定度,建議校準時盡可能地在以下標準環境條件下進行。a)環境溫度:20℃±2℃(0.1級~0.2級變送器),20℃±5℃(0.5級~1.0級變送器);b)相對濕度:45%~75%;c)變送器周圍除地磁場外,應無影響其正常工作的外磁場。環境條件還應滿足測量標準及其他設備使用的相關要求。6.2測量標準及其他設備最大允許誤差絕對值的1/3。可按被校變送器的類型參考表4進行選擇最大允許誤差絕對值的1/3。可按被校變送器的類型參考表4進行選擇,不排除選用滿足測量不確定度要求的其他儀器。表4變送器校準用測量標準及其他設備序號儀器設備名稱技術要求用途備注1標準鉑電阻溫度計二等標準或以上帶傳感器的變送器的測量標準標準熱電偶溫度計二等標準或以上直流電阻箱不低于0.02級不帶傳感器的變送器的測量標準直流低電勢電位差計或標準直流電壓源相對誤差不大于±0.02%3JJF1183—2025表4(續)序號儀器設備名稱技術要求用途備注2電測設備相對誤差不大于±0.005%與標準鉑電阻溫度計配套使用相對誤差不大于±0.01%分辨力不低于0.1μV與標準熱電偶配套使用3恒溫槽溫度范圍:-80℃~300℃波動性≤0.02℃/10min均勻性≤0.01℃為帶傳感器的變送器提供溫源4高溫恒溫源溫度范圍:300℃~850℃測量區域溫差不大于熱電阻上限溫度允差的1/85低溫恒溫源溫度范圍:-196℃~-80℃波動性≤0.02℃/10min均勻性≤0.01℃6廉金屬偶檢定爐溫度范圍:300℃以上使用時應配置等溫塊;任意兩點溫差絕對值不大于0.5℃;徑向半徑不小于14mm范圍內,同一截面任意兩點的溫差絕對值不大于0.25℃為帶傳感器(廉金屬熱電偶)的變送器提供溫源7貴金屬偶檢定爐(S型、R型)20mm,常用溫度為1100℃,爐內溫度最高點偏離爐子幾何中心不大于20mm,溫度最高點±20mm內有溫度變化梯度;≤0.4℃/10mm的均勻溫場為帶傳感器(S型、R型熱電偶)的變送器提供溫源8貴金屬偶檢定爐(B型)20mm,常用溫度為1500℃,爐內溫度最高點偏離爐子幾何中心不大于20mm,溫度最高點±20mm內有溫度變化梯度≤0.5℃/10mm的均勻溫場為帶傳感器(B型熱電偶)的變送器提供溫源4JJF1183—2025表4(續)序號儀器設備名稱技術要求用途備注9直流電流表0mA~30mA,相對誤差不大于±0.05%輸出信號測量設備直流電壓表0V~5V、0V~50V,相對誤差不大于±0.05%數據通信終端(過程校準儀或手持終端)具有讀取數字信號功能10補償導線經校準具有15℃~35℃的修正值具有參考端溫度自動補償變送器(不帶傳感器)校準用的專用連線110℃恒溫器溫度偏差不超過±0.1℃提供0℃恒溫環境0℃恒槽代替12標準電阻100Ω(250Ω)不低于0.05級與直流電壓表組合取代直流電流表作為變送器輸出信號的測量設備6.3電源變送器的工作電源:—交流供電的變送器,其電壓變化不超過額定值的±1%、頻率變化不超過額定值的±1%、失真小于5%;—直流供電的變送器,其電壓變化不超過額定值的±1%、紋波小于0.1%。7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7.1校準項目測量誤差。7.2校準方法7.2.1準備工作a)設備配置與連接溫度變送器校準時的設備連接方式見附錄A。b)通電預熱變送器在進行測量誤差校準前與測量標準同時放置于校準環境中,應保持足夠長的時間(通常不少于1h),然后進行通電預熱(通常不少于0.5h),也可按照儀器說明書進行。5JJF1183—20257.2.2校準校準點的選擇:校準點的選擇應按量程均勻分布,一般應包括上限值、下限值在內不少于5個點。也可按用戶要求選擇校準點。a)帶溫度傳感器的變送器校準變送器測量誤差的校準在正行程上進行,即從變送器溫度范圍的下限開始,自下而上逐點進行測量,直至上限。校準傳感器是熱電阻的變送器,應使用標準鉑電阻溫度計作為測量標準。校準時,變送器與標準鉑電阻溫度計應置于恒溫槽有效工作區域同一水平位置,且有足夠的插入深度,一般不少于200mm。恒溫槽槽溫偏離校準點不超過±0.2℃,且整個讀數過程溫度變化不超過0.04℃。校準傳感器是熱電偶的變送器,如使用標準熱電偶溫度計作為測量標準,且應根據熱電偶分度號的不同,選用合適的檢定爐作為恒溫源。校準時,變送器與套上保護管的標準熱電偶應分別插入管式爐中的均溫塊至底部,處于爐內最高均勻溫區,爐口處用絕緣耐火材料封堵。檢定爐爐溫偏離校準點不超過±3℃,溫度變化每分鐘不超過0.2℃(S、R型熱電偶每分鐘不超過0.1℃),且整個讀數過程溫度變化不超過0.5℃。讀數時,應按標準→被校1→被校2……被校n→被校n……被校2→被校1→標準的順序分別讀取標準溫度計的示值和變送器的輸出值(模擬或數字),共讀取兩個循環4次數。b)不帶溫度傳感器的變送器校準變送器輸入信號是熱電阻時,應使用直流電阻箱作為測量標準;輸入信號是熱電偶時,應使用直流低電勢電位差計或標準直流電壓源作為測量標準。輸入下限溫度對應的傳感器標稱電量值,讀取變送器的輸出值(模擬或數字);然后開始增大輸入信號,分別輸入各校準點溫度所對應的標稱電量值,并讀取變送器的輸出直至上限。在每個校準點上,變送器的輸出值均應讀取4次數據。注:對熱電偶輸入的變送器(具有參考端溫度自動補償),各被校點的輸入信號應為校準點對應的電量值減去補償導線修正值。在讀取智能溫度變送器輸出數字信號時,可使用數據通信終端讀取數字信號輸出的溫度值或者其他測量結果(例如電流值等)。測量混合信號輸出的溫度變送器時,可根據客戶需要選擇模擬或者數字信號作為測量結果。注:在數據通信終端沒有相應數字信號協議的情況下,可直接用變送器顯示單元的示值作為測量結果。7.3數據處理7.3.1帶傳感器的變送器測量誤差的計算模擬信號輸出的變送器按式(1)計算測量誤差:ΔA=Ad-(ts-t0)+A0(1)6JJF1183—2025式中:ΔA—模擬信號輸出變送器各校準點的測量誤差,mA或V;Ad—變送器在校準點實際輸出的平均值,mA或V;Am—變送器的輸出量程,mA或V;tm—變送器的輸入量程,℃;ts—標準溫度計測得的平均溫度值,℃;t0—變送器輸入范圍的下限對應的溫度,℃;A0—變送器輸出的設定下限值,mA或V。數字信號輸出變送器按式(2)計算:Δt=tΔt=t-ts(2)Δt—變送器各校準點的測量誤差,℃;t—變送器輸出溫度量值的平均值,℃。7.3.2不帶傳感器的變送器測量誤差的計量不帶溫度傳感器的變送器測量誤差仍按公式(1)計算,此時式中ts為模擬熱電阻(或熱電偶)輸入信號對應的溫度值。變送器測量誤差可以用輸出的單位表示,也可以用溫度單位表示,或者以輸入(或輸出)的百分數表示。由于變送器的輸出通常都是溫度的線性函數,它們之間的換算可以按式(3)進行:ΔA·Δt(3)計算過程數據處理原則:小數點后保留的位數應以修約誤差小于變送器最大允許誤差的1/10~1/20為限(相當于比最大允許誤差多取一位小數)。8校準結果表達校準結果應在校準證書上反映,校準證書應至少包括以下信息:a)標題,“校準證書”;b)實驗室名稱和地址;c)進行校準的地點(如果與實驗室的地址不同);d)證書的唯一性標識(如編號),每頁及總頁數的標識;e)客戶的名稱和地址;f)被校對象的描述和明確標識;g)進行校準的日期,如果與校準結果的有效性和應用有關時,應說明被校對象的接收日期;h)如果與校準結果的有效性或應用有關時,應對被校樣品的抽樣程序進行說明;i)校準所依據的技術規范的標識,包括名稱及代號;j)本次校準所用測量標準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說明;k)校準環境的描述;7JJF1183—2025l)校準結果及其測量不確定度的說明;m)對校準規范的偏離的說明;n)校準證書或校準報告簽發人的簽名、職務或等效標識;o)校準結果僅對被校對象有效的聲明;p)未經實驗室書面批準,不得部分復制證書的聲明。9復校時間間隔由于復校時間間隔的長短是由變送器的使用情況、使用者、本身質量等諸多因素所1年。89附錄A溫度變送器校準時的設備連接方式A.1模擬輸出變送器輸出部分的連接A.1.1二線制模擬輸出變送器二線制模擬輸出變送器輸出部分的連接如圖A.1所示。直流電流表直流電流表直流電壓表O標準電阻變送器—O電源A.1.2四線制模擬輸出變送器四線制模擬輸出變送器輸出部分的連接如圖A.2所示。直流電流表直流電流表標準電阻變送器負載電阻A.2數字輸出變送器輸出部分的連接數字信號變送器輸出部分的連接如圖A.3所示。取樣電阻葉負載電阻無線變送器會將數字信號以無線傳輸的方式發出,數據通信終端通過無線通信模塊葉圖A.4補償導線法測量接線示意圖OO圖A.5不具有參考端溫度自動補償時的測量接線示意圖O圖A.6三線制熱電阻輸入的變送器的測量接線示意圖圖A.7四線制熱電阻輸入的變送器的測量接線示意圖JJF1183—2025附錄B校準記錄參考格式溫度變送器校準記錄(帶傳感器)送校信息委托單位型號規格出廠編號生產廠家測量范圍準確度等級校準信息原始記錄編號證書編號校準地點校準依據溫度/℃相對濕度/%測量標準信息名稱型號規格出廠編號不確定度/準確度等級證書編號有效日期校準點/℃對應電量值/mA(V)測量標準示值/℃1234平均值變送器輸出值/mA(V)1234平均值修正后變送器輸出值/mA(V)測量誤差/mA(V)測量誤差/℃U(k=2)/℃校準員:核驗員:校準日期:11JJF1183—2025溫度變送器校準記錄(不帶傳感器)送校信息委托單位型號規格出廠編號生產廠家測量范圍準確度等級分度號校準信息原始記錄編號證書編號校準地點校準依據溫度/℃相對濕度/%補償導線修正值e/mV測量標準信息名稱型號規格出廠編號不確定度/準確度等級證書編號有效日期校準點/℃對應電量值/mA(V)變送器輸出值/mA(V)1234平均值修正值/mA(V)修正后變送器輸出值/mA(V)測量誤差/mA(V)測量誤差/℃U(k=2)/℃校準員:核驗員:校準日期:12JJF1183—2025附錄C校準報告內頁參考格式1測量范圍:2模擬輸出/數字輸出說明:3分度號:校準點設定輸出值測量誤差擴展不確定度U(k=2)℃mA(V)mA(V)℃℃以下空白13JJF1183—2025附錄D不帶傳感器溫度變送器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計算示例D.1被校變送器被校對象為與K型熱電偶配用的溫度變送器(不帶溫度傳感器),具有參考端溫度自動補償功能。測量范圍:0℃~500℃,輸出4mA~20mA。D.2測量標準選用標準直流電壓電流發生器作為輸入的測量標準,其100mV輸出擋的最大允許誤差為±(0.02%讀數+0.01mV)。直流電流表測量范圍為0mA~24mA,最大允許誤差為±(0.02%讀數+0.001mA)。直流電壓電流發生器100mV擋電壓最大允許誤差對應于溫度的最大允許誤差如表D.1所示。表D.1直流電壓電流發生器主要技術指標熱電偶類型測量(輸出)信號范圍t/℃最大允許誤差Δ/℃K-200≤t<00≤t<900900≤t≤1370±0.2±0.3±0.6校準時使用補償導線和0℃恒溫器。校準點為(℃):0、100、200、300、400、500。D.3測量模型測量誤差的測量模型為:ΔA=Ad-(ts1-t0)+A0(D.1)式中:ΔA—模擬信號輸出變送器各校準點的測量誤差,mA或V;Ad—變送器在校準點實際輸出的平均值,mA或V;Am—變送器的輸出量程,mA或V;tm—變送器的輸入量程,℃;A0—變送器輸出的設定下限值,mA或V;ts1—模擬熱電阻(或熱電偶)輸入信號對應的溫度值,℃;t0—變送器輸入范圍的下限對應的溫度,℃。D.4靈敏系數c1=?ΔA/?Ad=114c2=?ΔA/c1=?ΔA/?Ad=114JJF1183—2025D.5輸入量的標準不確定度D.5.1輸入量Ad的標準不確定度u(Ad)的評定輸入量Ad的不確定度來源主要有兩部分:被測變送器輸出電流的重復性和多功能現場校準儀的測量誤差。a)輸出電流重復性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1(Ad)重復性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A類)可以用實驗標準偏差來評估。在對變送器各u1(Ad)=s=1.8μA。b)直流電流表的測量誤差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2(Ad)輸入量ts1的不確定度主要來自測量標準的示值誤差,補償導線修正值和0℃恒溫器導致的不確定度。由于測量時的環境溫度均在測量標準保持準確度的環境內,因此溫、濕度影響可以忽略不計。b)補償導線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2(ts1):修正值e(20℃時)的校準擴展不確定度為U=3.3μV,k=2。則u2(ts1)=3.3μV/2=1.65μV,即0.039℃~0.042℃。a)直流電壓電流發生器的標準不確定度u1(ts1)可以采用B類方法進行評定b)補償導線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2(ts1):修正值e(20℃時)的校準擴展不確定度為U=3.3μV,k=2。則u2(ts1)=3.3μV/2=1.65μV,即0.039℃~0.042℃。cc)0℃恒溫器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3(ts1):0℃恒溫器的最大溫度偏差為±0.1℃,3(t1)=0.058℃。D.6.1標準不確定度匯總表輸入量的標準不確定度匯總于表D.2。15JJF1183—2025表D.2變送器各校準點標準不確定度匯總表標準不確定度不確定度來源標準不確定度值靈敏系數|ci|u(xi)mA u(Ad)測量重復性u1(Ad)0.0018mA10.0018示值誤差u2(Ad)0.0010mA(0℃)0.0014mA(100℃)0.0018mA(200℃)0.0021mA(300℃)0.0025mA(400℃)0.0029mA(500℃)0.0010(0℃)0.0014(100℃)0.0018(200℃)0.0021(300℃)0.0025(400℃)0.0029(500℃)u(ts1)測量標準示值誤差u1(ts1)0.173℃-0.032(mA/℃)0.0055補償導線u2(ts1)0.039℃~0.042℃0.00130℃恒溫器u3(ts1)0.058℃0.0018注:u(xi)表示各不確定度分量,ci表示靈敏系數。D.6.2合成標準不確定度的計算輸入量Ad及ts1不確定度互不相關,所以合成標準不確定度可按下式得到:uc(ΔA)=變送器各測量點的uc(ΔA)依次為:300℃時,uc(ΔA)=0.0066mA;300℃時,uc(ΔA)=0.0066mA;400400℃時,uc(ΔA)=0.0068mA;A)。0℃時,U=0.013mA,k=2;300℃時,U=0.014mA0℃時,U=0.013mA,k=2;300℃時,U=0.014mA,k=2;400400℃時,U=0.014mA,k=2;,校測.0,的。不確定度取最大時,U=0.014mA。對于0℃~~500500℃的變送器而言,轉換為對溫度的影響時,U=0.5℃(相當于0.1%FS)(k=2)。16JJF1183—2025附錄E帶傳感器的模擬輸出溫度變送器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計算示例E.1被校變送器被測對象:帶溫度傳感器的溫度變送器(以下簡稱變送器),測量范圍0℃~300℃,輸出信號4mA~20mA。E.2標準儀器及其他設備測量標準:二等標準鉑電阻溫度計;恒溫槽:恒溫水槽,均勻性≤0.02℃,波動性≤0.04℃/10min;恒溫油槽,均勻性≤0.02℃,波動性≤0.04℃/10min;測量標準電測設備:測溫電橋,MPE:±5.0×10-5;輸出信號電測設備:多功能測溫儀,MPE:±5.0×10-5FS。E.3測量模型ΔA=Ad-(ts2-t0)+A0(E.1)式中:ΔA—模擬信號輸出變送器各校準點的測量誤差,mA或V; Ad—變送器校準點實際輸出的平均值,mA或V;Am—變送器的輸出量程,mA或V;tm—變送器的輸入量程,℃;A0—變送器輸出的設定下限值,mA或V;ts2—標準溫度計測得的溫度值,℃;t0—變送器輸入范圍的下限對應的溫度,℃。E.4靈敏系數c1=?ΔA/?Ad=1E.5輸入量的標準不確定度E.5.1輸入量Ad的標準不確定度u(Ad)E.5輸入量的標準不確定度E.5.1輸入量Ad的標準不確定度u(Ad)的評定 標準不確定度u(Ad)由測量重復性、輸出信號電測設備、溫場均勻性及溫場波動性4個不確定度分項構成。E.5.1.1測量重復性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1(Ad) u1(Ad)由于電測設備漂移、環境溫度的波動、被檢變送器短期不穩定等因素引入。為了簡化,通過重復測量綜合考慮。簡稱測量的重復性。本校準系統中用同1支標準、3支被檢作等精度多次測量。最后測量合并樣本標準差sP為:0℃時,sP=0.00250mA;17JJF1183—2025實際測量以4次測量值平均值為測量結果,所以300℃時,sP實際測量以4次測量值平均值為測量結果,所以0℃時,u1(Ad)=sp/4=0.00125mA;300℃時,u1(Ad)=sp/4=0.00253mA。E.5.1.2輸出信號電測設備示值誤差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2(Ad)u2(Ad)=0.00058mAu3(Ad)=0.000u2(Ad)=0.00058mAu3(Ad)=0.00062mAE.5.1.3恒溫槽的均勻性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3(Ad)恒溫槽的均勻性≤0.02℃,換算成電量值為0.0011mA,在區間內可認為均勻分布,k=3,則E.5.1.4恒溫槽的波動性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4(Ad)恒溫槽波動性≤0.04℃/10min,換算成電量值為0.0022mA,半寬為E.5.2輸入量ts2的標準不確定u(t)s2=)E.5.2輸入量ts2的標準不確定u(t)s2=).62mA標準不確定度u(ts2)由3個不確定度分項構成。E.5.2.1測量標準電測設備的示值誤差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1(ts2)校準0℃時,電測設備的不確定度區間半寬為25Ω×5.0×10-5=1.25×10-3Ω,在區間內可認為均勻分布,k=3,則換算成溫度:05≈0.0072(℃)校準300℃時,電測設備的不確定度區間半寬為53.6Ω×5.0×10-5=2.68×10-3Ω,在區間內可認為均勻分布,k=,則換算成溫度:u1(ts2)=≈0.0170(℃)E.5.2.2測量標準溯源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2(ts2)不確定度u2(ts2)=0.001℃。0℃時,標準溫度計經量值溯源獲得U(不確定度u2(ts2)=0.001℃。).的。周期穩定性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3().的。周期穩定性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3(ts2)標準鉑電阻溫度計在檢定周期內的穩定性,0℃不超過0.01℃,300℃不超過0.015℃,按均勻分布,k=,則180℃時,0.015℃,按均勻分布,k=,則JJF1183—2025標準不確定度匯總表見表E.1。300℃時,u3(ts2)=0.0087標準不確定度匯總表見表E.1。表E.1標準不確定度匯總表標準不確定度不確定度來源標準不確定度值靈敏系數ci|ci|u(xi)mA0℃300℃0℃300℃ u(Ad)測量重復性0.00125mA0.00253mA11.25×10-32.53×10-3輸出信號電測設備0.00058mA0.00058mA0.58×10-30.58×10-3恒溫槽的均勻性0.00062mA0.00062mA0.62×10-30.62×10-3恒溫槽的波動性0.00062mA0.00062mA0.62×10-30.62×10-3u(ts2)測量標準電測設備的示值誤差7.2×10-3℃1.70×10-2℃0.0533(mA/℃)0.38×10-30.91×10-3測量標準溯源1.0×10-3℃3.0×10-3℃0.5×10-40.16×10-3標準鉑電阻溫度計的周期穩定性5.8×10-3℃8.7×10-3℃0.31×10-30.46×10-3注:u(xi)表示各標準不確定度分量,ci表示靈敏系數。E.6合成標準不確定度的計算輸入量Ad及ts2不確定度互不相關,所以合成標準不確定度可按下式得到:uc(ΔA)=本例變送器各測量點的uc(ΔA)在0℃和300℃依次為:0.0018mA、0.0030uc(ΔA)=~大)。時,U=0.0060mA。對于0℃~19JJF1183—2025附錄F帶傳感器的數字輸出溫度變送器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計算示例F.1被校變送器被測對象:數字信號溫度變送器(以下簡稱變送器),測量范圍0℃~300℃。F.2標準儀器及其他設備測量標準:二等標準鉑電阻溫度計;恒溫槽:恒溫水槽,均勻性≤0.02℃,波動性≤0.04℃/10min;恒溫油槽,均勻性≤0.02℃,波動性≤0.04℃/10min;測量標準電測設備:測溫電橋,MPE:±5.0×10-5;輸出信號電測設備:手持數據采集終端(分辨力0.01℃)。F.3測量模型Δt=t-tsΔt=t-ts2(F.1)Δt—數字信號輸出變送器各校準點的測量誤差,℃;t—變送器輸出的平均溫度值,℃;ts2—標準溫度計測得的溫度值,℃。F.4靈敏系數F.5輸入量的標準不確定度的評c定2=?Δt/?F.5輸入量的標準不確定度的評c定2=?Δt/?ts2=-1F.5.1輸入量t的標準不確定度u(t)的評定標準不確定度u(t)由測量重復性、溫場均勻性、溫場波動性及分辨力4個不確定度分項構成。F.5.1.1測量重復性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u1(t)u1(t)由電測設備漂移、環境溫度的波動、被檢變送器短期不穩定等因素引入。為了簡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流動空開箱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塑料糖果罐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衛衣絨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以太網話機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居家通風系統維護服務合同(2篇)
- 2025-2030戶外廣告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投資前景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干果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墻紙市場發展分析及行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城市客車行業兼并重組機會研究及決策咨詢報告
- 2025-2030國內嬰幼兒喝水壺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發展前景與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化妝棉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 【版】(4月4日)清明守規平安同行- 清明節假期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高中主題班會課件
- 2024年安慶迎江區招聘社區工作人員考試真題
- 2025年長春汽車職業技術大學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必考題
- 血小板減少怎預防出血
- 2025年湖南省長沙市一中教育集團中考一模數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口腔科感染控制策略與措施實施指南
- 2024年金華市義烏市機關事業單位聘用人員招聘筆試真題
- 海上施工安全培訓
- 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藥專家共識(2024版)解讀
- 高中信息技術必修一4.3《運用選擇結構描述問題求解過程》說課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