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項目一
《工匠精神的歷史發展》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猜一猜:這些精美的文物分別是我國哪個時期或朝代?宋·汝瓷仰韶文化時期·彩陶(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唐·《步輦圖》商·商后母戊鼎(約前14世紀至前11世紀)教學任務古代工匠精神的萌芽與形成封建社會工匠精神的繁榮與演變近現代工匠精神的轉型與復興010203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了解中華優秀傳統工匠文化的歷史脈絡與發展軌跡。2.教學難點分析工匠精神對當代社會發展的價值和意義。導學案原始社會至夏商周時期封建社會近現代工匠精神初步體現于(
)(
)時期工匠精神進一步繁榮。列出近代以來工匠的演變(
)工匠精神的逐漸形成于(
)唐宋時期工匠精神的發展達到(
)列出新中國成立后對工匠精神的重視與弘揚(
)古代工匠精神的萌芽與形成010105040203原始社會的技術進步和夏商周時期工匠精神的形成原始社會
磨光和鉆孔技術是這一時期的重要發明,標志著人類開始有意識地改造自然,以滿足生產生活的需要。古代工匠精神的萌芽與形成01原始社會
復合工具是原始社會工具制作技術進步的又一重要標志。夏商周時期
工匠精神的形成基礎:手工業的全面繁榮。夏商周時期
工匠精神的制度保障——“工商食官”制度。夏商周時期
工匠精神形成的外在因素——社會需求的助推。封建社會工匠精神的繁榮與演變02春秋戰國至秦漢的工匠精神(一)工匠階層的形成與發展
進入春秋戰國時期,手工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工匠群體形成并日益壯大。(二)古代工匠們的職業道德規范遵循“正德、利用、厚生”的職業道德規范,強調在技藝實踐中融入道德情操,以正直的品行、高尚的德行作為技藝傳承與創新的基石。(三)“德藝兼修”的工匠精神所謂“德藝兼修”是指工匠藝人不僅要有道德精神作為內在熏陶,還要具備精益求精的技術精神。(一)唐宋時期工匠文化的鼎盛表現手工業的高度繁榮;技藝精湛的藝術品;嚴謹的管理制度(二)唐宋時期工匠技藝的傳承與發展1.唐宋時期工匠技藝的傳承家族內部—鄰里之間—師徒制度。2.唐宋時期工匠技藝的發展官民共促;技術創新;理論總結與傳承唐宋時期工匠文化的鼎盛與傳承封建社會工匠精神的繁榮與演變02近現代工匠精神的轉型與復興03近代以來工匠的演變(1)手工業的沒落(2)—社會地位的下降經濟收入的降低(1)從單打獨斗到團隊協作(2)從經驗積累到技術創新(3)從封閉保守到開放包容2.近代工業化沖擊下的工匠境遇1.工業化初期的工匠困境近現代工匠精神的轉型與復興03新中國成立后對工匠精神的重視與弘揚1.政策引導與氛圍營造3.工匠精神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彰顯2.國企改革與工匠精神重塑4.工匠精神的傳承與創新近現代工匠精神的轉型與復興03小結
工匠精神的產生與繁榮經歷了漫長的時期,從原始社會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的發展到秦漢時期的繁榮和唐宋時期的鼎盛,從近代以來工業化的沖擊到新中國成立以后,隨著國家工匠精神的重視和弘揚,工匠精神又煥發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雖然不同歷史時期的工匠精神呈現出不同的特征,但不變的是工匠們“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態度,這正是古代工匠藝人所共有的精神特質,也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所在,更是值得我們當代工匠努力傳承和發揚的寶貴財富。感謝您的聆聽THANKYOUFORLISTENING單元一·項目1《工匠精神的歷史發展》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工匠精神的歷史脈絡與發展軌跡01導學案原始社會至夏商周時期封建社會近現代工匠精神初步體現于(
)(
)時期工匠精神進一步繁榮。列出近代以來工匠的演變(
)工匠精神的逐漸形成于(
)唐宋時期工匠精神的發展達到(
)列出新中國成立后對工匠精神的重視與弘揚(
)工匠精神的當代價值02小組討論并分享小組討論工匠精神對當代社會發展的價值和意義。每組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互動環節03未來,因你而來暢談自己對于工匠精神的發展與傳承的理解。并想象一下,將來站在自己理想的職業崗位上是怎樣的場景?你在工作中將如何踐行工匠精神?小結
工匠精神的產生與繁榮經歷了漫長的時期,從原始社會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的發展到秦漢時期的繁榮和唐宋時期的鼎盛,從近代以來工業化的沖擊到新中國成立以后,隨著國家工匠精神的重視和弘揚,工匠精神又煥發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雖然不同歷史時期的工匠精神呈現出不同的特征,但不變的是工匠們“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態度,這正是古代工匠藝人所共有的精神特質,也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所在,更是值得我們當代工匠努力傳承和發揚的寶貴財富,希望同學們在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生涯中都能夠時刻牢記工匠精神、踐行工匠精神,對產品負責,為國家爭光。謝謝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單元一·項目2《中國古代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古代工匠名人及其貢獻01善于觀察、勇于革新,勇往直前、追求卓越。思考:“魯班為什么能夠成為木匠之祖?”古代工匠名人及其貢獻魯班的偉大不僅在于其卓越的發明與對后世的貢獻,更在于他展現出的工匠精神。魯班視技藝為生命,勇于探索未知領域,不斷突破自我極限。《趙州橋的設計》細致觀察尚巧守拙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古代工匠名人及其貢獻古代工匠名人及其貢獻古代造紙工藝蔡倫,東漢時期人物,出身鐵匠世家,后入宮為官。他深感書寫材料匱乏昂貴,遂致力于造紙術革新。經無數次嘗試,終制成輕薄柔韌、價格低廉的“蔡侯紙”,極大降低了書寫成本,推動了文化繁榮。蔡倫的造紙術對世界文明發展影響深遠,其匠心獨運的精神永載史冊。現代造紙工藝
蔡倫的造紙術不僅在中國古代科
技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也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造紙術沿著絲綢之
路傳播到中亞、西歐乃至全世界,為世界文明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蔡倫的造紙術既是一項偉大的技術發明,又是一種精神的象征,體現了人類對知識的
渴望與追求,對技術創新的執著與勇氣。古代工匠名人及其貢獻思考:“蔡倫的造紙術對文化傳播有哪些影響?”古代工匠技藝的傳承與創新02分組探究以小組為單位,從木匠、橋梁、造紙或其它技藝中任選一項,討論該技藝的現代傳承和創新。每組派代表分享探究成果。古代工匠技藝的傳承與創新古代工匠精神的社會影響03思考:“在現代社會,工匠精神對于我們來說有哪些影響和價值?我們應該如何傳承與創新工匠精神?”古代工匠精神的社會影響小結
工匠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塑造了無數的民族輝煌,更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工匠精神強調敬業、精益求精、專注與創新,這些品質不僅是古代工匠的行為準則,也是現代職業發展的核心動力。
作為一名中職學生,我們應該把工匠精神融入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在學習中,專注細節、追求卓越;在團隊合作中,默默奉獻、勇于創新;在個人成長中,注重德技兼修,既提升技能,又涵養品德。讓我們以工匠精神為指引,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價值,為社會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謝謝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單元二·項目1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與特征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工匠精神瑞士鐘表的精密精美絕倫的中國瓷器,承載著千年的工藝傳承,每一件作品都是匠人精神的結晶。中國瓷器之美瑞士鐘表以其無與倫比的精度和復雜機制聞名,每一秒跳動都凝聚著匠人的專注與匠心。集成芯片的奇跡現代科技的基石——集成芯片,微小空間內集成數百萬電子元件,展現了極致的工藝與創新。猜一猜這些物品背后體現了什么樣的精神?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與特征01工匠精神作為人類勞動高度自主性的體現,其核心在于引導勞動主體在創造物質與精神文明時,促進與勞動對象的和諧共生。它激勵勞動主體在生產、創造的全鏈條中享受精神愉悅,實現自我肯定,從而成為勞動主體自由自覺精神狀態的象征。因而,從整體上看,工匠精神是指勞動個體依靠自身技術技能,從事手工職業的意識、思維活動和一般心理狀態,工匠是具有“技能、技巧、技藝”的人。工匠精神的定義工匠精神的特征專業性是工匠精神的本質屬性。工匠精神的專業性體現在工匠對自身技藝的高度掌握和對自身所在領域的深入理解上。如瓷器制作中的拉坯、上釉等技藝,需經年累月的練習才能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專業性技能性是工匠精神的首要標志。技能性體現在精準的操作和創新的能力上,如鐘表匠人對每一個齒輪的精雕細琢,以及在傳統工藝中融入現代科技,提升產品的精度和性能。技能性合作性是工匠精神的外在體現。如瑞士鐘表產業,是多部門緊密配合制作而成的。從設計到組裝,每一步都需精確無誤,展現了團隊合作的力量。合作性精準性是工匠精神的具體要求。中國瓷器制作,對溫度、濕度嚴格控制,每一道工序都追求極致,細微之處見真章,彰顯精準工藝。精準性創新性是工匠精神的核心特征和時代標簽。集成電路發展史,從晶體管到納米級芯片,每一次技術革新都源于對現有技術的挑戰與創新,推動科技前進。創新性新時代工匠精神的構成要素和核心要義0204030201執著專注是指個體在從事某項活動或工作時,所展現出的堅定不移、全神貫注、持之以恒的精神狀態。精益求精是指在已有基礎上不斷追求更好、更優、更完美的過程。追求卓越是一種積極向上、不斷突破自我、力求完美的精神態度和行動指南,是一種對成功的渴望和對過程的精益求精。一絲不茍是指對工作的每一個細節都給予高度的重視與關注,不容許絲毫的馬虎與敷衍,是一種做事細致認真、心無旁騖的工作狀態。新時代工匠精神的構成要素執著專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一絲不茍030201
鄭志明的成功,首先歸功于精湛絕倫的技藝,這是無數次實踐、反思與改進的結晶。還有就是對完美的不懈追求,他愿意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琢磨每一個細節,挑戰自我極限,力求在每一次創作中都能實現新的突破。
工匠精神蘊含的豐富創新元素,是產品優化、工藝改進、企業發展、國家強盛所必需的關鍵特質。
從“擇一事終一生”執著專注的匠人情懷,到“干一行愛一行”精益求精的匠藝追求,從“偏一毫不敢安”一絲不茍的匠心理念,到“千萬錘成一器”追求卓越的理想目標,都傳遞出強烈的職業精神追求。新時代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義技術層面技術技能構成工匠精神的基礎支撐的核心要義。創新層面創新創造構成工匠精神的精神內核。價值層面技能報國構成工匠精神的目標愿景。小結
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深入探討了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與特征,以及新時代工匠精神的構成要素和核心要義。工匠精神是對技藝的極致追求,更是一種執著敬業的職業態度。在新時代,扎實的技術構成了工匠精神的基礎支撐,創新創造是工匠精神的精神內核,技能報國構成了工匠精神的目標愿景,它們共同推動了工匠精神的傳承與發展。希望大家以工匠精神為引領,將所學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成長為無愧于時代的合格工匠人才。謝謝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單元二·項目2工匠精神的時代價值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觀看視頻并思考:鄭志明是如何對待工作的?他成功的背后體現了哪些精神?新時代弘揚工匠精神的政治與經濟價值01新時代弘揚工匠精神的政治與經濟價值討論政治價值:“工匠精神如何幫助勞動者聽黨話、跟黨走?”經濟價值:“工匠精神如何推動制造強國戰略?”新時代弘揚工匠精神的政治與經濟價值1.政治價值
(1)鞏固工人階級的領導階級地位。一是有助于強化工人階級的主體力量;二是有助于提升工人階級的政治地位;三是有助于促進工人階級的成長進步。
(2)引導廣大勞動者聽黨話、跟黨走。一是有助于培育堅定的政治信念;二是有助于激發濃厚的家國情懷;三是有助于增強社會責任感與技能報國理想。2.經濟價值
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必然選擇;實施質量強國戰略的重要路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客觀需要。新時代弘揚工匠精神的社會、文化和教育價值02新時代弘揚工匠精神的社會、文化和教育價值社會價值“工匠精神如何培育良好的社會風尚?”文化價值“工匠精神如何堅定文化自信?”教育價值“工匠精神如何助力我們的職業發展?”討論新時代弘揚工匠精神的社會、文化和教育價值社會價值1.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2.培育良好社會風尚的重要內容
從社會價值來看,工匠精神有助于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風尚,激勵每一個勞動者在各自的崗位上精益求精、不斷超越自我。這種積極向上的職業態度不僅促進了社會的整體文明程度提升,也為構建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奠定了基礎。文化價值1.有助于堅定文化自信2.有助于推動文化繁榮3.有助于涵養企業文化
工匠精神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體現了對技藝的極致追求和道技合一、以德為先的深刻內涵,增強了我們的文化自信,展示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成就。教育價值1.滿足新時代學生自由全面發展的內生訴求2.推動新時代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教育領域,弘揚工匠精神滿足了學生自由全面發展的內在需求,還為高職院校的內涵式發展指明了方向。通過將工匠精神融入職業教育體系,學校能夠培養出既具備扎實專業技能,又擁有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助力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討論小結
同學們,
工匠精神不僅是一種職業態度,更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體現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教育等多個領域。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了解到工匠精神不僅鞏固了工人階級的地位,激發了勞動者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還為制造強國和質量強國戰略提供了堅實支撐。在社會層面,工匠精神促進了尊重勞動、追求卓越的良好風尚,提升了整體文明程度。文化上,它增強了我們的文化自信,展示了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教育方面,工匠精神激勵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出具備扎實技能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希望大家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能夠踐行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勇于創新,為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進步貢獻力量。謝謝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單元三·項目1用勞動精神夯實工匠精神的根基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觀察并思考:勞動的價值和意義勞動精神的內涵解析01勞動精神的內涵小組討論并分享20世紀50至60年代,國家投入大量財力、物力、人力,在柳州建造了眾多門類齊全的工廠,使柳州迅速成為中國南方重要的工業基地。鄭志明屬于典型的工廠子弟,他從小生活在棉紡廠宿舍大院,對父輩的工作耳濡目染,激發了對工藝設計的濃厚興趣,這為他日后在工藝設計領域的卓越成就埋下了伏筆。在職業院校學習期間,他刻苦鉆研技術,虛心向教師請教,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
畢業后,鄭志明并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他深知在快速發展的技術領域中,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因此,他利用業余時間自學了車、刨、焊、銑等多種技能,逐漸成長為一名全能型的技術工人。勤學苦練的態度再加上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技術的追求,成了他職業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動力源泉。討論:鄭志明的成長經歷體現了哪些勞動精神?勞動精神的歷史傳承與發展02勞動精神在中國歷史中源遠流長,自古便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之中。在古代,從鉆木取火到大禹治水的傳說,無不彰顯了勤勞智慧、不懈奮斗的勞動精神。崇尚勤儉、珍惜勞動成果成為古人的共識,踏實肯干的品格在農業生產等壯舉中得以體現,而以國為家、心懷天下的勞動追求,則是古代文人墨客的價值取向。進入近代,面對民族危亡,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戰爭中開展大生產運動,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勞動精神成為戰勝困難的重要力量。新中國成立后,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以王進喜、焦裕祿等為代表的勞動模范,展現了愛國、創業、奉獻的勞動精神,推動了國家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改革開放后,勞動精神被賦予新的內涵,勇于創新、敢于擔當成為時代要求。廣大勞動者在各自崗位上奮發有為,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勞動精神繼續發揚光大,成為顯著的時代精神。在脫貧攻堅戰中,全國人民以勤勞雙手和堅韌意志共同書寫壯麗篇章,“三牛”精神、企業家精神等彰顯了新時代勞動者的風采。勞動精神將繼續引領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創造新的輝煌。勞動精神的歷史傳承小組討論并分享任選一個歷史時期,分析該時期勞動精神的具體表現和影響。每組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勞動精神對工匠精神的支撐作用03勞動精神對工匠精神的支撐作用二、勞動精神是工匠精神的支撐(一)古代工匠的輝煌成就(二)近現代工匠精神的發展一、勞動精神是工匠精神的根基(一)勤勞為本,奠定基石(二)奮斗不息,追求卓越(三)奉獻精神,傳遞價值三、勞動精神對工匠精神傳承的當代意義(一)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三)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小結
本節課我們深入探討了勞動精神的豐富內涵及其在現代社會的價值。從鄭志明的成長故事中,我們看到了勞動精神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體現,通過討論感受到了勞動精神在不同時代的熠熠光輝。希望同學們能將這份對勞動的尊重和熱愛付諸實踐,在學習中刻苦鉆研、精益求精,在生活中積極參與勞動,用實際行動踐行勞動精神,讓勞動之美為我們的人生增光添彩。謝謝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單元三·項目2用勞模精神擦亮工匠精神的底色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觀看視頻并思考:什么是勞模精神?鄭志明:從普通鉗工到大國工匠勞模精神的內涵01勞動精神的內涵為國鑄劍,隱姓埋名
在西北工業大學(以下簡稱“西工大”)的校園里有一座著名的雕塑,名為“為國鑄劍,隱姓埋名”。這座雕塑不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西工大精神的象征,它深刻地詮釋了西工大人對國家的忠誠與奉獻。
雕塑中,一位形象堅毅的人物低首垂目,雙手緊握著一把鋒利的劍,仿佛凝聚了無盡的力量與決心。這尊雕塑以“為國鑄劍”為主題,寓意著西工大人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為國家安全與發展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們就像這把被精心鑄造的劍一樣,雖不張揚,卻鋒利無比,能夠在關鍵時刻為國家保駕護航。
西工大作為我國航空、航天、航海領域的頂尖學府,自誕生以來就肩負著為國家培養高級科技人才的重任。這所學校的歷史,就是一部為國家“鑄劍”的奮斗史。從第一架無人機的成功試飛,到第一臺水下智能航行器的問世,再到殲-20等戰斗機的設計研發,西工大始終站在科技報國的前線,為國家安全和國防建設提供了堅實的支撐。近現代以來勞模精神的傳承和發展02勞模精神與工匠精神的辯證關系03討論并分享
新時代工匠精神的內涵:“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
討論勞模精神與工匠精神之間的聯系,總結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深入了解了鄭志明事跡所體現的勞模精神,明確了勞模精神的內涵及其在現代社會的意義。通過時間軸的梳理,我們了解了勞模精神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傳承與發展。在討論中,我們明確了勞模精神與工匠精神的辯證關系,認識到二者相互交織、相輔相成,共同推動著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繁榮。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以勞模為榜樣,向前輩學習,以實際行動踐行勞模精神,為祖國繁榮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謝謝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單元四·項目1以執著專注涵養敬業美德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敬業美德作為職業倫理的基石,它深植于我國古代先賢對勞動價值的深刻認同之中,歷經歲月的洗禮,在當下,其價值愈發凸顯。它不僅是個人品德的彰顯,更是社會穩定與進步的重要支撐。進入新時代,面對不斷變遷的職業環境與技術革新,職教學子所承載的不僅是技能的傳承精進,更是敬業精神的接力賡續。敬業美德,關乎個人職業生涯的成敗,直接影響國家高質量發展的成效。因此,以工匠精神的“執著專注”涵養敬業美德,在追求技藝卓越的同時,培養對工作的熱愛與專注,勇于擔當,甘于奉獻,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推動個人與社會的共同進步能夠為職教學子的成長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閱讀并思考:1.敬業美德包含哪些內容?2.涵養敬業美德為什么如此重要?正確認識敬業美德01敬業美德的起源
敬業就是對所從事的職業有敬畏之心,用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所從事的職業,珍惜并熱愛所從事的職業,并不惜為之花費時間和精力。01扎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
馬克思認為,一個人如果能夠將自己的職業選擇與人類的幸福和進步緊密相連,那么他的工作就不再是簡單的謀生手段,而是一種高尚的使命和責任。02體現馬克思主義勞動觀
雖然不同文明對敬業的認識各有特色,但無疑都強調了從業者對職業的尊重、責任感以及為社會和群體服務的意識。03吸納世界文明有益成果討論并分享敬業美德對職教學子的成長有何作用?
敬業美德的內涵2.具有開拓進取的創新創業精神開拓進取的創新創業精神是從業者不可或缺的素養。它倡導從業者摒棄陳規舊習,以開拓者的姿態投身職業活動,敢于突破“舒適區”,開拓新領域。4.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光榮的使命感真正的敬業者,將職業看作個體自我實現的重要途徑,不僅視作一種“使命必達”“任務必成”的堅定信念,更升華為一種“為人類進步貢獻力量,為人民群眾謀求福祉”的崇高信仰。3.自覺維護職業尊嚴職業尊嚴體現的是從業者對所從事職業的社會價值的一種肯定。1.掌握專業技能,提高理論水平在職業領域中,敬業精神的核心體現之一在于勞動者需精通專業技能,致力于技術的持續優化與精進,不斷深化自身的理論認知與專業素養。弘揚敬業美德的必要性02弘揚敬業美德的必要性1.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敬業美德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土壤之中,它是對中華民族敬業精神和優秀傳統美德的深刻繼承與發揚。不同時期蘊含于敬業之中的“不怕犧牲、英勇斗爭,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愛崗敬業、崇尚勞動”等美德推動著中華民族從勝利走向勝利,不斷邁向民族復興大業。對工作的敬業態度不僅是維持著個人生命的存在,也是個人精神世界得以發展和自我實現的關鍵所在。這要求我們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創新精神,勇于面對挑戰,不斷超越自我。2.解決中國實際問題的客觀需要3.個人存在、發展與完善的需要以執著專注涵養敬業美德的路徑03以執著專注涵養敬業美德的路徑一、用執著專注培養愛崗敬業的責任心
責任心是敬業美德的基石。在任何一個崗位上,敬業美德都凝結在對工作極高的責任心中。責任心驅使從業者認真對待每一項任務,不敷衍了事,不推卸責任。
鄭志明在面對柳州五菱下達的艱巨生產任務時,沒有退縮,而是選擇了迎難而上。他懷揣著對鉗工技術的熟悉和熱愛,以及作為一名汽車工人的使命感,毅然決然地承擔起了這項任務。他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因此全力以赴,不惜加班加點,甚至通宵達旦地工作。這種對工作的執著和專注,正是他愛崗敬業責任心的體現。二、用執著專注培養心無旁騖的專注力
專注力是高效工作的關鍵所在。一個能夠執著專注于工作的人,往往能夠排除雜念、集中精力,從而在工作領域取得卓越的成就。
在試制“都市清風”系列微型汽車的制動車架過程中,鄭志明面對的是一個真正的從零開始的任務。他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選擇專注于手頭的工作,聚精會神地研讀機械原理與構造,最終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案。這種心無旁騖的專注力,使他能夠在短時間內攻克技術難題,完成任務。三、用執著專注激發持續學習的動能
具有敬業美德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那就是永遠不會滿足于現狀,為適應社會發展和實現個人發展的需要,持續進行學習。
鄭志明在面對技術難題時,沒有選擇逃避或繞道而行,而是選擇鉆進去、扎進去,虛心向師傅請教,去書中尋找方法。這種持續學習的精神,使他能夠不斷適應新的技術和挑戰,為五菱汽車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小結“敬業美德不僅是職業態度,更是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通過執著專注,我們可以培養責任心、專注力和學習動能,成為具有敬業美德的優秀人才。”“你認為敬業美德對你的職業規劃有什么啟發?”謝謝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單元四·項目2以精益求精追求樂業境界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閱讀并思考:我們應該如何培養樂業精神?樂業境界的內涵01樂業境界的內涵
綜合古今中外對于樂的不同觀點,我們可以將“樂”定義為一種由內心深處產生的愉悅和滿足感,它源自個人需求的滿足、道德的實踐。
樂業”之“樂”就是從事業、工作中獲得的樂其實就是“職業幸福感”。具體表現為從業者在從業過程中,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個人能力得到提升,自我價值得到實現,獲得來自外界與自身的雙重肯定評價后而產生的一種持久愉悅的心理體驗。01認識“樂業”之樂
馮友蘭有著名的“人生四境界說”,分別是自然境界中的“無我”狀態;功利境界中的“自我”狀態;道德境界中的“舍我”狀態;天地境界中的“忘我”狀態。
樂業境界,指的是個人在從事職業活動時,達到的一種高度專注、享受工作過程并能在工作中產生滿足感、成就感、獲得感的精神狀態。02認識“境界”追求樂業境界的意義02追求樂業境界的意義0102(一)推進制造強國戰略的必然要求(二)涵育良好社會風尚的必然要求對社會進步的意義(一)增強職業滿足感和幸福感(二)促進個人能力和素養的提升(三)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對個人發展的意義以精益求精追求樂業境界的方法03觀看并思考:鄭志明是如何以精益求精追求樂業境界的?以精益求精追求樂業境界的方法一、深化專業認知,奠定堅實基礎(一)持續學習是深化專業認知的關鍵(二)反思與總結是提升專業能力的必經之路二、樹立高標準,追求極致品質(一)注重細節是追求極致品質的關鍵(二)勇于自我挑戰是追求極致品質的動力源泉三、培養創新思維,引領行業潮流(一)主動嘗試新事物是培養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二)跨界融合是激發創新靈感的有效方式小結
追求樂業境界不僅能讓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發現樂趣、感受到個人價值,追求樂業境界是個人成長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通過深化專業認知、追求極致品質、培養創新思維等方法,我們可以不斷提升自己,向樂業境界邁進。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能夠積極踐行樂業精神,不斷追求卓越,為社會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拓展活動:“職業體驗日”以小組為單位,模擬不同的職業角色,體驗職業的挑戰與樂趣。謝謝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單元四·項目3以一絲不茍踐行勤業操守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1997年,鄭志明從職業院校畢業后,決定踏上鉗工之路,這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根據行業慣例,新員工需要跟隨經驗豐富的老員工學習,于是,譚林科師傅成為鄭志明在工廠的第一位引路人。譚師傅以其嚴格的教導風格著稱,對徒弟的要求極高,強調“認真”“嚴謹”“細致入微”。
鄭志明深深記住了師傅的教誨,時刻提醒自己做事要精益求精。他深知“認真”的重要性,寧愿多花時間確保工作的準確無誤,也不愿因疏忽而浪費材料。在面對復雜的液壓集成塊打孔任務時,任何細微的失誤都會引來師傅的嚴厲指正。這樣的訓練,讓鄭志明逐漸形成了對工作極度負責和精益求精的態度。
鄭志明不僅勤奮工作,還善于反思與改進。每次完成任務后,他都會花時間仔細總結,尋找可能的優化方案,力求下一次做得更好。通過不懈的努力,鄭志明掌握了多項高超技能,尤其是手工銼削和劃線鉆孔,其精度之高令人贊嘆,他能夠將零件尺寸通過手工銼削控制在0.002mm以內,手工劃線鉆孔的位置誤差控制在0.02mm以內,展現了極高的工藝水平。看到徒弟取得如此顯著的成績,譚師傅感到非常自豪和滿足。而鄭志明的成長,正是我國制造業中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生動體現。在同事們眼中,他是一位全能型的技術專家,不僅技藝全面,而且在某些領域達到了國內頂尖水平。閱讀并思考:一絲不茍的職業態度包括哪些內容呢?一絲不茍的職業態度01一絲不茍的職業態度
(1)精益求精的追求
追求精益求精不僅是對結果的完美要求,更是對過程的嚴格把控。(2)恪盡職守的責任感
在工作中,需要嚴格遵守規章制度,認真履行崗位職責,不推諉、不敷衍、不馬虎,對待自己的工作應該傾注全部的心血和熱情。(3)持續改進的進取心
只有不斷學習和改進,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滿足客戶的需求。01對工作嚴謹細致的要求
(1)敏銳的問題意識
只有具備敏銳的問題意識,才能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2)嚴謹的問題處理態度
在處理問題時要始終保持冷靜和客觀的態度,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方法進行操作。(3)持續改進的反思精神
要善于從問題中汲取經驗和智慧,不斷優化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流程。02不放過任何細節的精神小組討論并分享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一絲不茍。每組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以一絲不茍的態度踐行勤業操守的路徑02追求樂業境界的意義0102(1)加強職業道德教育(2)樹立榜樣與激勵機制(3)加強自我管理與約束培養高度的責任心與紀律性(1)明確產品的質量標準(2)完善質量管理制度(3)實施全面質量管理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零缺陷管理
零缺陷管理這一概念由被譽為“全球質量管理大師”“零缺陷之父”“偉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普·克羅斯比在20世紀60年代初提出,并迅速在全球范圍內產生深遠影響。克羅斯比認為,通過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企業和個人都能夠在各自的工作領域內實現近乎完美的質量標準。零缺陷管理的精髓在于其預防性控制和過程控制的理念,要求企業既要關注最終產品的檢驗結果,也要將質量控制貫穿于產品設計、生產、檢驗、銷售等各個環節。通過建立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明確質量標準,完善質量管理制度,實施全面質量管理,企業可以確保每個環節都達到既定的質量要求,從而大大降低因質量問題而產生的成本浪費。小結
本節課我們深入探討了一絲不茍的概念及其在工作中的體現,也明確了了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一絲不茍。希望同學們能夠將這種精神付諸實際行動,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積極踐行一絲不茍的精神,為個人成長和企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課后作業
以小組為單位,在一周內選取一項學習任務作為挑戰目標,設定“零缺陷”的標準。通過制訂詳細的執行計劃、設立檢查點、實施持續監控和反饋機制等方式,確保每個環節都達到既定要求。活動結束后開展總結分享會,交流經驗和教訓,探討如何將“零缺陷”理念融入日常學習中。謝謝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單元四·項目4以追求卓越磨礪精業能力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觀看并思考:豐田汽車為何能夠成為行業標桿?追求卓越的精神動力01追求卓越來自對完美品質的執著追求與堅守追求卓越來自對事業發展的高度責任感與使命感追求卓越來自不斷挑戰自我、超越極限的勇氣0302追求卓越來自對創新的持續探索與實踐0104追求卓越的精神動力小組討論在日常學習中,如何運用追求卓越的精神動力來推動自己不斷前進?以追求卓越磨礪精業能力的具體途徑02以追求卓越磨礪精業能力的具體途徑(一)營造創新氛圍(二)培養批判性思維(三)跨界融合與知識拓展(四)實踐探索與迭代優化(五)案例學習與標桿管理(一)系統化的培訓體系(二)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三)持續學習與自我提升(四)導師制度與經驗傳承鼓勵創新思維與實踐探索加強培訓以促進專業技能提升“百變校園”1.結合自身專業設計校園環境,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步驟。2.以小組為單位,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創新并展示成果,教師進行評價。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深入了解了追求卓越既適用于企業的發展,又可以在日常學習中激發我們的潛力。通過加強培訓、鼓勵創新思維等具體途徑,能夠有效提升專業技能,從而以更加積極的態度面對挑戰。希望同學們能將追求卓越的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斷磨礪自己的精業能力,為未來的成功奠定堅實基礎。謝謝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單元五·項目1增強精雕細琢、尚巧創造的專業素養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工匠挑戰賽”,一起來挑戰“最佳工匠”發言1.“你認為什么樣的態度幫助你完成了這次任務?2.“你認為‘精雕細琢’和‘尚巧創造’對你的職業發展有什么幫助?”精雕細琢的技藝精髓01精雕細琢的技藝精髓二、精雕細琢的價值體現(一)產品品質的提升(二)傳統文化的傳承(三)工匠精神的踐行一、精雕細琢的精神內涵(一)精益求精的態度(二)持之以恒的毅力三、精雕細琢的實踐路徑(一)夯實基礎,注重細節(二)勇于創新,敢于嘗試(三)持之以恒,追求卓越小組討論
在日常學習或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應如何將“精雕細琢”的精神融入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中?尚巧創造的技巧與方法02尚巧創造的技巧與方法二、尚巧創造的技巧(一)觀察與發現(二)聯想與想象(三)實踐與嘗試(四)反思與總結一、尚巧與守拙的統一尚巧是指是對技藝的精湛追求,對創新的無限渴望。守拙是對嚴謹認真、執著專注的堅守。在尚巧創造中,我們既要崇尚“巧”,敢于創新、勇于突破;又要堅守“拙”,保持對技藝的敬畏之心。三、尚巧創造的實踐路徑(一)確立目標(二)收集信息(三)分析問題(四)產生創意(五)實踐驗證(六)總結反思小組討論
如何在“精雕細琢”的基礎上,實現“尚巧創造”的創新突破?鞏固練習每組選擇一個技術問題或市場需求,設計一份創意實踐方案。要求:方案需體現“精雕細琢”與“尚巧創造”的精神,具有創新性和實踐性。匯報展示:每組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其他組進行點評和補充。教師點評:總結各組的亮點,提出改進建議。小結“精雕細琢”與“尚巧創造”不僅是職業態度,更是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在實踐中,我們既要崇尚“巧”,敢于創新、勇于突破;又要堅守“拙”,保持對技藝的敬畏之心。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不斷突破自我。謝謝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單元五·項目2提高尊師重道、敬業樂業的道德素養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猜一猜你知道下面這些成語的含義嗎?“張良拾履”“程門立雪”“孔子拜師”“這些故事體現了什么樣的精神?你認為尊師重道在現代社會中還有意義嗎?”尊師重道的傳統美德教育01尊師重道的傳統美德教育(一)古代教育思想中的尊師重道(二)傳統文化中的尊師之道(一)尊師重道是提升教育質量的關鍵(二)尊師重道是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基石(三)尊師重道是傳承優秀文化的橋梁一、尊師重道的歷史淵源二、尊師重道的現代意義小組討論1.分組討論“程門立雪”體現的尊師重道精神。2.分享自己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的尊重師長的具體事例。敬業樂業精神的培育02敬業、樂業的內涵
敬業簡而言之就是對工作的熱愛與專注,要求個人以高度的責任心和職業操守,盡心盡力地完成工作任務。
以大國工匠鄭志明為例,他從小熱愛手工,對鉗工技藝有著深厚的興趣。從職業院校畢業后,他選擇成為一名鉗工,并在師傅的嚴格教導下,練就了一手“絕活”。鄭志明對待工作勤奮刻苦、一絲不茍,總是力求完美。在工作中,他不斷總結經驗,尋找更優的解決方案,將零件尺寸誤差控制在極小的范圍內。這種敬業的態度不僅使他在技術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也贏得了同事和領導的高度認可。01敬業的內涵
樂業是指在工作中找到樂趣,享受工作的過程。
鄭志明之所以能夠在工作中敢于創新、善于創新,與他對工作的高度熱愛是密不可分的。他常說:“作為新時代的產業工人,我們就是要懷抱一腔熱血,投身到干事創業中去。”憑著對工作的熱愛和追求,他在工作中不斷挑戰自我,帶領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成員,瞄準新技術前沿,從機器人編程、控制技術學起,再到機器人設計制造,不斷突破技術瓶頸,為公司創造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02樂業的內涵敬業、樂業精神在職業生涯中的重要性二、樂業是職業幸福感的源泉
樂業強調通過工作獲得內在的愉悅感和對自我的肯定。一、敬業是職業發展的基礎
敬業就是要以專業的態度對待工作,對工作充滿熱誠和責任心,這是職業發展的基礎。三、敬業與樂業對企業和社會的影響
敬業的員工能夠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敬業和樂業能夠提升整個社會的工作效率,推動社會的進步。小結本節課我們重溫了尊師重道這一傳統美德的歷史淵源與現代價值,理解了敬業樂業精神在職業生涯中的核心地位。從《學記》的古訓到“程門立雪”的佳話,尊師之道激勵著我們尊重知識、崇尚教育。敬業與樂業則啟示我們要以專注與熱愛擁抱職業,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貢獻的雙重提升。愿每位同學都能將尊師重道銘記于心,將敬業樂業踐行于行,讓傳統美德在現代社會綻放新的光彩。謝謝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單元五·項目3培育嚴謹專注、寧靜致遠的心理素養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游戲——數字記憶游戲規則:
1.教師將隨機念出一串數字(5-8位)。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聽到數字后立即舉手并復述出來。3.每輪數字長度逐漸增加。4.能完整復述下來的小組獲勝。“這些故事體現了什么樣的精神?你認為尊師重道在現代社會中還有意義嗎?”嚴謹專注態度的培養01021.可以提升效率:專注工作可以更快完成任務。2.有利于深度學習:專注思考有助于深入理解知識。3.能夠提升自律:專注訓練可以增強自我控制能力。1.設定目標與計劃:明確任務目標,制定詳細計劃。2.番茄工作法:25分鐘專注工作,5分鐘短暫休息。3.冥想與正念:通過冥想練習提升專注力。4.挑戰高難度任務:通過解決復雜問題鍛煉專注力。嚴謹專注態度的培養嚴謹專注態度的重要性嚴謹專注態度的培養方法01寧靜致遠心態的塑造02寧靜致遠心態的塑造
內心的寧靜為我們提供了清晰的思考空間和堅定的信念支撐,使我們能夠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保持冷靜,做出明智的決策。而遠大的志向則激勵我們不斷前行,勇于面對挑戰,不斷超越自我。01寧靜致遠的內涵
提升認知:寧靜心態有助于更好地認識自我和世界。
增強抗壓:寧靜心態可以緩解壓力,提升抗壓能力。
促進健康:寧靜心態有助于身心健康。
提升效率:寧靜心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02寧靜致遠的意義如何在喧囂中保持寧靜致遠?1.保持積極心態:用積極的態度面對挑戰。2.培養興趣愛好:通過興趣愛好調節情緒。3.拒絕誘惑干擾:學會屏蔽外界干擾,保持專注。拓展活動:番茄工作法實踐1.選擇一項具體的學習任務,運用番茄工作法進行5-6分鐘的時間管理。2.記錄實踐過程中的感受、收獲和遇到的困難。3.分享自己的實踐經驗和心得,互相學習和借鑒。小結
嚴謹專注和寧靜致遠不僅是心理素養,更是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的重要力量。通過設定目標、運用番茄工作法和保持積極心態,我們可以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斷突破自我。“你認為嚴謹專注和寧靜致遠對你的職業規劃有什么啟發?”謝謝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單元五·項目4養成持戒守規、求實創新的思維素養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觀看并思考:鄭志明在職業生涯中是如何體現持戒守規和求實創新的?持戒守規意識的樹立01(1)持戒守規的內涵(2)持戒守規的必要性保障職業安全、維護市場秩序、體現職業素養01持戒守規的價值:職業生涯的護航者(1)誠信的內涵(2)誠信與持戒守規的關系(3)誠信意識的培養加強自我修養、學習典型案例、實踐鍛煉02持戒守規的靈魂:誠信意識的樹立持戒守規意識的樹立小組討論
以“海爾砸冰箱事件”為例,討論企業如何通過嚴格的質量控制贏得客戶信任和市場地位。求實創新思維的培養02求實與創新:行業進步的雙輪驅動(一)求實是行業發展的基石(二)創新是行業進步的源泉(三)求實與創新的融合
求實與創新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求實為創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明確的方向,而創新則讓求實更加具有活力和創造力。小組討論與分享
閱讀求實創新的應用案例,如何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結合求實與創新,提出具體的改進措施并進行分享。批判性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03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有目的、有組織的思考方式,它要求個人在面對問題時,能夠超越表面現象,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質與內在聯系。01批判性思維
問題解決能力是指個人在遭遇問題或挑戰時,能夠熟練地識別、分析問題,規劃并實施解決方案,以及評估其成效的一系列綜合能力。02問題解決能力批判性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案例分析A公司近期推出了一款智能垃圾桶,該產品設計初衷是利用自動化與智能化技術,旨在降低垃圾處理過程中的資源浪費,并減輕環境污染問題。然而,產品初步投放市場后,根據用戶反饋,暴露出一些設計缺陷,具體包括識別精準度有待提升、用戶體驗不夠理想以及部分功能顯得多余或不實用。案例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A公司采取了以下策略:首先,通過廣泛的市場調研深入洞察,精準識別了產品現存的主要問題,并系統地收集、整理了用戶反饋,明確了產品亟需改進的關鍵點。接著,團隊運用批判性思維,剖析出問題的核心在于產品設計未能精準對接用戶需求,且部分技術創新未能有效轉化為用戶實際價值。
為了全面評估產品現狀,團隊進一步實施了SWOT分析(優勢、劣勢、機會、威脅),清晰地界定了產品設計上的長處與短板。在此基礎上,團隊通過嚴謹的因果推理和假設檢驗,深入挖掘了導致問題的根源,包括算法優化的不足、用戶交互設計的不合理以及市場調研的片面性等。批判性思維的應用小結在本課的學習中,我們深入探討了持戒守規、求實創新與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持戒守規是職業安全的基石,求實與創新則是行業發展的雙翼,阿里巴巴與華為的案例讓我們看到求實與創新的巨大推動力。而批判性思維幫助我們直面問題,找到解決方案。這些品質和能力不僅塑造了我們的職業素養,更為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鋪設了堅實的道路。愿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不斷踐行優秀品質理念,成就卓越人生。謝謝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單元五·項目5提升道技合一、追求至善的人文素養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君子不器”,出自《論語·為政》,意思是君子不像器具那樣,作用僅限于某一方面,是孔子對理想人格的一種闡述。這句話深刻揭示了君子的特質,不應僅局限于某一特定領域或技能,成為像器具那樣功能單一的存在。相反,君子應追求全面發展,不僅要在知識技能上廣博精深,更要在道德修養上高尚完善。道技合一的理念01道技合一的理念
(1)道的內涵與價值(2)技的精準把握(3)道技合一的精髓01道技合一理念的深層理解
(1)道與技的辯證統一(2)道技合一的歷史淵源(3)道技合一在當代工匠文化中的體現02道技合一在工匠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1)提升職業素養增強職業責任感、促進技能創新、培養團隊協作精神(2)提升人生境界實現自我價值、豐富精神世界、促進個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03道技合一在提升職業素養與人生境界中的作用討論并分享
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復工復產急需大量口罩。“口罩不足怎么辦?”面對國家和人民的需要,鄭志明毫不猶豫沖在最前面,立即加入口罩設備研發團隊。為盡快研發出口罩生產設備,他和同事每天工作近16個小時,通宵更是常態。一個多月后,廣西汽車集團首條全自動化口罩生產線正式投產,日產量達到20萬個以上,為助力復工復產、緩解廣西口罩緊缺的情況提供了重要支持。
口罩生產設備干出了名,鄭志明受邀到百色工業園區對多家口罩生產廠家進行技術指導,還帶領團隊為大眾汽車自動變速器(天津)有限公司設計了一條全自動口罩生產線。鄭志明在疫情期間挺身而出,不僅展現了其深厚的專業素養與技術能力,更體現了“道技合一、追求至善”的人文素養。道技合一就是將道德倫理與專業技能有機融合,實現技藝與品德的雙重升華。追求至善精神的培育02追求至善精神的培育追求至善:職業生涯的精神燈塔(1)至善的定義與價值
在職業生涯中,追求至善不僅指專業技能的爐火純青,還包括職業道德的高尚、工作態度的嚴謹、創新能力的卓越以及團隊合作的和諧等多方面的綜合體現。(2)至善與職業生涯的相互促進
職業生涯為追求至善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和實踐的機會。追求至善的精神又反過來推動了職業生涯的不斷發展。01樹立理想:追求至善的起點(1)理想的力量(2)將理想轉化為行動02卓越完美:追求至善的實踐路徑(1)專業技能的精進(2)職業道德的堅守(3)創新能力的培養(4)團隊合作的和諧03道技合一與追求至善在職業素養中的深度融合03道技合一與追求至善在職業素養中的深度融合
一、追求卓越,勇于擔當:至善精神在職業領域的生動實踐
高鳳林,被譽為“火箭心臟”的焊接醫生,他攻克了200多項航天焊接難題,提出了多層快速連續堆焊加機械導熱等方法,榮獲多項國內外榮譽。徐立平,在固體火箭發動機燃料藥面整形組中,他一絲不茍,競競業業,被譽為“雕刻火藥的大國工匠”,設計、制作和改進了多種刀具,其中一種被命名為“立平刀”。他們用實際行動展現了職業人對卓越品質的不懈追求,這種追求至善的精神是他們不斷超越自我、實現人生價值的內在動力。二、團隊協作,共創輝煌:道技合一與追求至善的集體力量道技合一與追求至善的實現,離不開團隊協作的力量。在職業領域中,任何一項重大成果或項目的完成,都需要團隊成員之間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團隊協作不僅能夠匯聚集體智慧和力量,共同解決復雜問題和應對挑戰,還能夠促進團隊成員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和信任。小結
本節課我們深入探討了“道技合一”與“追求至善”在職業素養中的核心地位。從“君子不器”的成語出發,我們認識到全面發展的重要性。通過具體案例的分析,我們明確了“道”與“技”相輔相成的關系,理解了道技合一的真諦。同時,我們也認識到追求至善是職業生涯中的不懈追求,它激勵著我們樹立崇高理想,不斷精進專業技能,堅守職業道德,培養創新能力,和諧團隊合作。希望同學們能將“道技合一”與“追求至善”的理念融入個人職業發展,實現自我超越與價值實現。謝謝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單元六·項目1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固化為形、化為自覺授課人:
時間:2025年X月X日
工匠精神的外化表現01工匠精神的外化表現(三)團隊協作與溝通
工匠精神的外化表現為注重團隊協作的力量,善于與同事溝通協作,共同解決問題。(一)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
對待工作一絲不茍,從原材料
的選擇到生產流程的每一個環節,都力求做到精準無誤。(四)求實創新,敢于挑戰
外化表現在敢于嘗試新的工藝、新的材料、新的設計思路,不斷推動行業向前發展。工匠精神在職業行為中的具體體現(二)持續學習的職業精神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工匠人才,就必須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將工匠精神融入日常學習的策略激發持續學習的熱情
不斷學習是追求工匠精神的主要路徑,通過設定清晰、具體的學習目標,
我們能夠激發內在的學習動力,讓學習充滿方向與意義。強化團隊協作與溝通能力
積極參與團隊活動,學會與他人合作、溝通和協調,體驗團隊協作的樂趣和力量,從而培養自身的協作精神和溝通能力。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
掌握一門手藝不僅是謀生的手段,更是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貢獻的重要途徑。鼓勵創新與挑戰精神
只有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培養嚴謹細致的習慣注重細節,不斷追求完美。0102030405工匠精神的外化表現工匠精神的內心認同與自覺踐行02(1)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內涵與價值(2)尋找內心的共鳴與歸屬感(3)培養對職業的熱愛與尊重(4)樹立遠大的職業理想與追求(5)勇于面對挑戰與困難(1)認同的力量
只有真正從心底里認同工匠精神的價值與
意義,從業者才能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保持高度的專注與熱情,不斷追求卓越。(2)認同的構成
主要包括職業榮譽感、使命感、責任感以及對技藝的熱愛與尊重等。工匠精神的內心認同與自覺踐行工匠精神的內心認同1學會從內心深處認同工匠精神2在平凡中創造不凡0302
任何工作崗位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無論是生產線上的操作工、辦公室里的文員,
還是服務行業的從業者,每一個崗位都是社會運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這些看似平凡的
崗位,共同構成了社會的基石,推動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在平凡的工作中,往往隱藏著無數的挑戰與機遇,我們要學會從日常工作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勇于嘗試解決問題。平凡崗位的價值平凡崗位的不凡意義在平凡中發現挑戰與機遇01任務情境:生產線上的挑戰
X工廠最近接到了大量來自國外的訂單。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工廠的生產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IEC 20248:2022/AMD1:2024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iques - Digital signature data structure schema - Amendment 1: Domain
- 【正版授權】 ISO 6362-6:2025 EN Wrought 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s - Extruded rods/bars,tubes and profiles - Part 6: Tolerances on form and dimensions for round,square,rectangular
- 【正版授權】 IEC TR 62060:2001 EN-D Secondary cells and batteries - Monitoring of lead acid stationary batteries - User guide
- 【正版授權】 IEC 60041:1991 FR-D Field acceptance tests to determine the hydraulic performance of hydraulic turbines,storage pumps and pump-turbines
- 【正版授權】 IEC 60364-1:2005 FR-D Low-voltage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 Part 1: Fundamental principles,assessment of general characteristics,definitions
- 【正版授權】 IEC 60204-1:2005 EN-D Safety of machinery - Electrical equipment of machine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正版授權】 IEC 60044-7:1999 FR-D Instrument transformers - Part 7: Electronic voltage transformers
- 服務行業工作述職報告
- 危險廢物暫存庫管理
- 酒鮮花養護知識培訓課件
- 西方國際關系理論知到章節答案智慧樹2023年國際關系學院
- 重癥肝炎護理查房
- 中國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協會《建設工程造價鑒定規程》
- 高鐵站房精裝修施工方案
- 中西文化差異圖解PPT
-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 課程設計(集裝箱專用平車總體設計)
- 人工挖土方注意事項
- 2022年應急救援安全應知應會考試題庫(500題)
- GB/T 8162-2018結構用無縫鋼管
- GB/T 39712-2020快速施工用海工硫鋁酸鹽水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