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大氣的組成與垂直分層學案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1頁
31大氣的組成與垂直分層學案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2頁
31大氣的組成與垂直分層學案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3頁
31大氣的組成與垂直分層學案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4頁
31大氣的組成與垂直分層學案高中地理必修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第一節大氣的組成與垂直分層班級:姓名:學號:【課程標準】運用圖表等資料,說明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及其與生產和生活的聯系。【學習目標】1.了解大氣的組成及其作用;2.認識人類活動對大氣成分的影響;3.明確大氣的結構,掌握對流層和平流層大氣的特點。【重點難點】重點:1.大氣主要成分的環境意義;2.對流層、平流層大氣的特點;3.人類活動與各層大氣的關系難點:大氣垂直分層的依據;對流層、平流層大氣的特點。【基礎知識梳理】一、大氣的組成1.大氣:指包圍地球的空氣,是多種氣體的混合物。2.低層大氣(1)干潔空氣的成分和作用成分作用氮氣地球上生物體的基本成分氧氣①人類和其他好氧生物維持生命活動必需的物質;②參與有機物的燃燒、腐敗和分解過程二氧化碳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對地面起著保溫作用臭氧強烈吸收太陽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免受過量紫外線的傷害(2)水汽①分布eq\b\lc\{\rc\(\a\vs4\al\co1(水平方向\b\lc\{\rc\(\a\vs4\al\co1(海洋上空高于陸地上空,濕潤地區上空高于干旱地區上空)),垂直方向:自地面向高空逐漸減少))②作用:產生云、霧、雨、雪等一系列天氣現象。(3)雜質①分布:在近地面大氣中,陸地多于海洋,城市多于農村,冬季多于夏季。②作用eq\b\lc\{\rc\(\a\vs4\al\co1(使大氣能見度變差,作為凝結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二、大氣的垂直分層1.依據:大氣的溫度、密度和運動狀況在垂直方向上的差異。2.大氣的垂直分層及各層與人類的關系分層高度范圍主要特點特點成因與人類的關系對流層低緯: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氣溫大約降低0.6℃)地面是對流層大氣的直接熱源人類生活在對流層底部,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空氣對流運動顯著該層上部冷,下部熱天氣現象復雜多變幾乎全部的水汽、雜質集中在該層,對流運動易成云致雨平流層從對流層頂至50~55千米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增加該層中的臭氧強烈吸收太陽紫外線人類生存環境的天然屏障,利于航空飛行以水平運動為主該層大氣上熱下冷,大氣穩定天氣晴朗水汽、雜質少,氣流平穩高層大氣平流層以上大氣密度極小距地面遠,受到引力小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短波,對無線電通信有重要作用【重難點突破】一、逆溫現象(1)逆溫現象的幾種情況在對流層中,氣溫是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逐漸降低的,但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對流層氣溫會出現下列情況:①海拔上升,氣溫升高。②海拔每上升1000米,氣溫下降幅度小于6℃,這就是逆溫現象。如下圖所示,圖中甲屬于情況②,乙、丙、丁屬于情況①。(2)逆溫現象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①出現多霧天氣。早晨多霧的天氣大多與逆溫有密切的關系,它使能見度降低,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不便,甚至造成交通事故。②加劇大氣污染。由于逆溫現象的存在,空氣垂直對流受阻,就會使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時擴散,從而危害人體健康。如果位于盆地內,將會更加嚴重。③對航空造成影響。逆溫現象如果出現在低空,多霧天氣給飛機起降帶來麻煩。而逆溫現象如果出現在高空,卻對飛機飛行極為有利,因為逆溫現象的出現會阻礙空氣垂直對流運動,飛機在飛行中不會有大的顛簸,飛行平穩。【當堂檢測】大氣本底是指全球或區域尺度范圍內大氣成分及其相關特性的長期平均狀態和變化特征。大氣本底站可以觀測溫室氣體、氣溶膠等大氣成分,揭示大氣運動的物理和化學過程,對提高天氣預報、氣候預測準確率具有重要貢獻。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大氣中的溫室氣體(

)A.是動物呼吸作用的重要原料 B.被稱為地球生命的保護傘C.是大氣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 D.吸收長波輻射對地面保溫2.為保證觀測數據的準確性,大氣本底站選址需要(

)A.靠近交通線,方便物資的運輸 B.遠離地形復雜的山區C.靠近污染源,便于收集污染數據 D.遠離人類活動密集區電影《中國機長》講述了2018年5月14日3U8633航班在飛行途中遭遇雷暴發生險情,駕駛艙擋風玻璃突然炸裂并脫落,導致飛機下降過程中與地面失去聯系,駕駛艙溫度下降至零下40℃,機艙釋壓,飛機最終在成都雙流機場安全落地的事件。下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飛機遭遇雷暴所處的大氣層是(

)A.甲 B.乙 C.丙 D.丁4.下列物品中屬于民航飛機上需配備的應急物品是(

)①太陽鏡

②氧氣面罩

③滅火毯

④降落傘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5.航班駕駛艙擋風玻璃突然炸裂并脫落后,機艙釋壓的目的是(

)A.保持艙內適宜氣溫 B.防止乘客被甩出艙外C.減輕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D.穩定艙內氧氣含量北京時間2024年6月25日(農歷5月20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采用“半彈道跳躍式再入”方式(類似打水漂)安全著陸在預定區域。“半彈道跳躍式再入”方式即返回器以計算好的角度與地球大氣層接觸,兩者產生的相互作用力會使返回器像石子碰觸水面一樣彈跳起來,飛出大氣層后再重新進入,這樣可以顯著降低返回器的速度。下圖為“半彈道跳躍式再入”方式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6.返回器返回過程中,依次經過的地球大氣層是(

)A.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 B.平流層、對流層、高層大氣C.高層大氣、平流層、對流層 D.高層大氣、對流層、平流層7.返回器采用“半彈道跳躍式再入”方式返回地球,主要是為了(

)A.尋求更短的穿越距離 B.減輕與空氣摩擦產生的高溫C.避免太陽活動對返回器的影響 D.調整并選擇合適的著陸地點8.返回器返回當日夜間,人們觀察月相的時間及其方位是(

)A.上半夜,西半天空 B.上半夜,東半天空C.下半夜,西半天空 D.下半夜,東半天空臭氧能吸收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并將其轉換為熱能加熱大氣。近年來,北半球部分中低緯度地區地面以上約10~15千米處的臭氧含量增加。完成下面小題。9.在大氣的垂直分層中,近年來臭氧含量明顯增加的大氣層比其他分層(

)A.空氣密度小 B.水汽含量大C.吸收紫外線多 D.大氣能見度高10.受臭氧影響,北半球部分中低緯度地區地面以上15千米范圍內氣溫垂直變化大致為(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2024年10月30日4時27分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升空,與空間站完成自主對接,神十八與神十九航天員在空間站完成了第五次“太空會師”,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于11月4日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完成下面小題。11.11月4日,神舟十八號返回艙經過平流層和對流層時的溫度變化,正確的是(

)A.持續升高 B.先降低后升高 C.持續降低 D.先升高后降低12.神舟十九號升空過程中,依次經過大氣垂直分層中的(

)A.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 B.對流層、高層大氣、平流層C.平流層、對流層、高層大氣 D.高層大氣、平流層、對流層13.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探空氣球是人們探測大氣溫度、濕度、氣壓、風等氣象要素的工具之一,一般上升高度可達30KM。2022年12月某個晴朗午后,科研團隊在北京城郊釋放了探空氣球,并繪制了四條氣溫垂直變化曲線(圖1),圖2為地球某大氣成分濃度垂直分布圖,圖3示意該探空氣球在3000米高空連續5日隨風水平漂移路徑。(1)根據回傳數據繪制的氣溫垂直變化圖(圖1),與事實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圖2所示大氣成分是(單選:A.臭氧

B.二氧化碳),它可以吸收(單選:A.太陽短波B.地面長波)輻射,集中位于大氣垂直分層中的(單選:A.對流層

B.平流層),主要起到了(單選:A.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B.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3)圖3中數字①~⑤所指的黑點分別為第1日至第5日每日相同時刻的氣球位置。且m、n兩點與探空氣球位處同一高度。探空氣球運行期間,m、n兩點的氣壓值相比,mn(單選: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推測)。(4)此次實驗探空氣球上升至最大高度時所在的大氣層有利于民航飛機飛行,請分析原因。(5)若科研團隊在海南釋放探空氣球,并以同樣的速度上升,那么會更(單選:A.快B.慢)離開對流層。1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京時間2024年4月26日,我國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三名航天員從飛船返回艙進入軌道艙,在軌駐留192天。11月4日1時24分,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此次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下圖示意大氣垂直分層和我國空間站的位置。(1)指出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在軌期間所屬的天體類型。(2)分層描述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返回途中氣溫的垂直變化規律。(3)推測太陽活動劇烈時,對空間站可能帶來的影響。十年鑄劍,只為爐火純青;一朝出鞘,定當倚天長鳴。10/10參考答案1.D2.D【解析】1.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主要為水汽、二氧化碳、甲烷等。動物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氧氣,A錯;臭氧層被稱為地球生命的保護傘,B錯;水汽和固體雜質是大氣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C錯;溫室氣體可以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增強大氣逆輻射,對地面有保溫作用,D正確。故選D。2.大氣本底站測量的大氣成分既相對穩定、混合均勻,又遠離人為排放的直接影響,可反映溫室氣體濃度變化,捕捉氣候變化的微小信號。想獲取高質量的觀測數據就要選在遠離人類活動的密集區,保證所觀測的大氣較為“清潔”,D正確;靠近交通線,交通運輸會造成大氣污染,使觀測數據受影響,A錯;遠離地形復雜的山區,人類活動密集,大氣污染物多,使觀測數據受影響,B錯誤;大氣本底站選址要遠離污染源,減少污染源對觀測數據的干擾,C錯。故選D。3.A4.B5.B【解析】3.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甲位于對流層,乙位于平流層,丙丁位于高層大氣。由于受重力作用影響,成云致雨的關鍵物質(水汽和塵埃)均主要集中于大氣底層——對流層,且該層對流運動顯著,因此雷暴等天氣現象均出現在對流層,即圖中甲層,A符合題意,排除BCD。故選A。4.由于民航飛機大多在對流層較高處或平流層底部飛行,這一飛行高度上空氣稀薄、氧氣稀少,因此民航飛機上需要配備氧氣面罩,②符合題意;飛機艙內為封閉空間,遇到明火容易引起火災,因此需要配備滅火毯,③符合題意;太陽光不易進入飛機艙內,且對人體傷害性不大,太陽鏡不是需要配備的應急物品,①不符合題意;民航飛機乘客較多,不可能為每人配備降落傘,而且降落傘使用需要專業訓練,一般乘客很難使用,因此降落傘不是需配備的應急物品,④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B符合題意,排除ACD。故選B。5.飛機在高空飛行,飛機艙外氣壓很低,航班駕駛艙擋風玻璃突然炸裂并脫落后,艙內外氣壓差很大,艙內較高氣壓會把乘客推出艙外,因此機艙釋壓的目的是防止乘客被甩出艙外,與保持艙內適宜氣溫、減輕輻射對人體的危害、穩定艙內氧氣含量等無關,B符合題意,排除ACD。故選B。6.C7.B8.D【解析】6.地球大氣層從外到內依次為高層大氣、平流層、對流層。返回器從太空中返回地球,是從外層空間逐漸進入地球大氣層,所以依次經過的是高層大氣、平流層、對流層,C正確,ABD錯誤。故選C。7.返回器在返回地球過程中,高速進入大氣層會與空氣劇烈摩擦產生高溫,這對返回器的結構和內部設備等會造成損害。采用“半彈道跳躍式再入”方式,返回器與地球大氣層接觸時產生相互作用力使其彈起,飛出大氣層后再重新進入,多次進出大氣層的過程中,分階段逐漸降低速度,從而減輕與空氣摩擦產生的高溫對返回器的影響,B正確。該方式主要目的并非尋求更短的穿越距離,且在彈跳過程中增加穿越距離,A錯誤;此方式不能避免太陽活動對返回器的影響,C錯誤;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助于調整著陸點,但減輕高溫才是主要目的,D錯誤。故選B。8.2024年6月25日為農歷5月20日,月相為下弦月,下弦月出現在下半夜,在東半天空可見,上弦月(初七初八)出現在上半夜,在西半天空看見,D正確,ABC錯誤。故選D。9.B10.D【解析】9.對流層是大氣最底層,低緯度地區平均高度約1718千米,中緯度約1012千米,高緯度約89千米。由材料“北半球部分中低緯度地區地面以上約10~15千米處的臭氧含量增加”可知,臭氧含量明顯增加的大氣層為對流層,對流層空氣密度較大,高層大氣空氣密度更小,A錯誤;對流層集中了大氣中幾乎全部的水汽和雜質,水汽含量大,B正確;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層,能吸收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故平流層吸收紫外線多,C錯誤;對流層天氣現象復雜多變,有云、霧、雨等,受天氣影響大氣能見度較低,平流層大氣穩定、能見度高,D錯誤。故選B。10.對流層大氣的熱量主要來自地面輻射,隨高度升高,獲得的地面輻射減少,氣溫降低,臭氧能吸收紫外線使大氣升溫,所以在臭氧層增加的高度內,隨高度升高氣溫升高。北半球部分中低緯度地區地面以上15千米范圍內氣溫垂直變化大致為先降低、后升高,D正確,ABC錯誤。故選D。11.B12.A【解析】11.結合所學知識,平流層隨海拔升高氣溫升高,對流層隨海拔升高氣溫降低,故神舟十八號返回艙經過平流層和對流層時,從上到下,海拔不斷降低,氣溫先降低再升高,B正確ACD錯誤。故選B。12.地球大氣層從下往上分成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故神舟十九號升空過程中,依次經過大氣垂直分層中的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A正確BCD錯誤。故選A。13.(1)B(2)AABA(3)B(4)平流層大氣以水平運動運動為主,氣流穩定;水汽、顆粒物等少,天氣晴朗(或能見度高)(5)B【詳解】(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對流層氣溫隨高度升高而降低,平流層氣溫隨高度升高而升高,排除③④;根據材料可知,根據材料“2022年12月某個晴朗午后,科研團隊在北京城郊釋放了探空氣球”,12月份北京的氣溫應為零下,排除①,圖中②曲線符合這一變化規律,B正確,ACD錯誤。故選B。(2)讀圖并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2所示大氣成分主要位于平流層,是臭氧,它可以吸收太陽短波輻射,主要起到了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