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輸液的利弊與風險控制課件_第1頁
靜脈輸液的利弊與風險控制課件_第2頁
靜脈輸液的利弊與風險控制課件_第3頁
靜脈輸液的利弊與風險控制課件_第4頁
靜脈輸液的利弊與風險控制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靜脈輸液的利弊與風險控制

內容概要靜脈輸液的發展歷史靜脈輸液的利與弊靜脈輸液的風險控制點靜脈輸液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階段。1628年,英國醫生哈維發現了血液循環,認識到血液的運輸作用,從而奠定了靜脈輸液的基礎。1656年,英國醫生克里斯朵夫和羅伯特用羽毛管針頭,把藥物注入狗的靜脈,為歷史上首例注入血流的行為。1662年,德國一名叫約翰的醫師,首次將藥物注入人體,但由于感染病人未被救活。

19世紀后半葉,靜脈輸液安全得到保證。

英國醫生李斯特創立了無菌的理論和方法;

法國巴斯德借助顯微鏡發現微生物感染;佛洛倫斯發現熱源。20世紀初,研制出更安全的靜脈注射液——葡萄糖,生理鹽水,碳水化合物,鉀,鈉。1940年以前,靜脈輸液只是危重疾病的一種額外治療手段,僅有醫生操作,護士只協助做相關物品準備工作。40年代以后,靜脈輸液技術迅速發展,護理責任范圍得以擴展。

1957年,發明一次性頭皮針。在此前,輸液工具為羽毛卷片,動物靜脈,動物膀胱,塑料橡膠制品及注射器針頭。20世紀60年代是靜脈輸液治療迅速發展的里程碑。----靜脈輸注液體超過200多種----靜脈輸液給藥方式多樣化----靜脈輸液工具需要改進1964年,美國BD公司發明了第一代靜脈留置針。70年代開始,精尖技術在臨床應用。----如移動式輸液裝置,輸液泵,自控麻醉泵等。靜脈輸液作為一個專業學科得到認可。1972年,美國成立靜脈輸液學會。90年代:靜脈輸液工具更先進。醫療體制改革,中國開始在病房應用靜脈留置針輸液。1999年12月,中國靜脈輸液學會在北京成立。輸液工具的多元化選擇——

中國靜脈輸液護理的革新二、靜脈輸液的利與弊“給我掛點鹽水吧,我想讓病好得快一些!”“醫生,我的病需要打點滴嗎?”

“大夫!您給我治病了嗎?怎么沒吊針啊?”

輸液真的比口服治病好么?輸液都是必須的么?輸液有沒有什么弊端?怎樣選擇正確的給藥方式?在許多發達國家,靜脈輸液是僅對急救患者、重癥患者和不能進食的患者使用的給藥方式。1998年中國輸液,總共不過24億瓶,平均到每個人身上不到兩瓶。可是自1998年到2009年,中國輸液用量突飛猛進,國家發改委透露2009年中國醫療輸液104億瓶,相當于13億人每人輸了8瓶,到2012年已達到130億瓶,相當于每人10瓶,遠遠高于國際上2.5至3.3瓶的水平。

靜脈輸液的誤區

1、輸液效果好,見效快,大病需要,小病更可以迅速恢復健康。

2、定期輸液可以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

3、其他患者在輸液,我和他病情差不多為什么不給我用?只開點口服藥就完事了?

4、現在科技發達,使用的輸液質量有保證,不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靜脈輸液將藥物直接輸入血液,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要高于其他給藥途徑,嚴重者可導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靜脈注射如果使用不當,可能還會有輸液反應、感染、體液過量、低體溫、水電解質失調、空氣血栓、靜脈炎、發熱等風險。

靜脈輸液的弊端注射過程處理不當易產生全身性或局部性的感染。如果藥液被污染,或者沒有使用一次性針頭,或者針刺部位的皮膚沒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讓病毒、病菌進入體內,輕則引起局部發炎,重則病原體隨著血液擴散到全身,引起敗血癥,危及生命。藥物過量或滴注過快,易產生不良反應,中藥注射劑尤為突出。注射劑的不良反應會占到總數的50%以上,高于其他所有劑型的總和;尤其在抗感染藥物不良反應報告中,注射劑更占到70%多。國家政策的變化

當然我們也不能全面否定靜脈輸液,畢竟在許多情況下我們還是需要“打點滴”、“掛鹽水”的治療方式。燒傷、失血、休克、出現脫水、嚴重嘔吐、腹瀉大手術后、代謝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的患者,禁食、不能經口攝取食物的患者經口服或肌注給藥治療無效的患者靜脈輸液的優勢靜脈輸液的優勢

1、易將藥物達到療效濃度,并可持續維持療效所需的恒定濃度。

2、藥物利用率高。

3、對肌肉、皮下組織有刺激的藥物可經靜脈給予。

4、可迅速地補充身體所喪失的液體或血液,以及無法經腸內給予的靜脈營養的補充。臨床治療的用藥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輸液”的原則。這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合理用藥原則。了解一下生病后如何選擇服藥方式,對維護我們的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針對不同病癥。根據藥物動力學特點,結合臨床病癥選擇給藥途徑。慶大霉素用于腸道感染應口服給藥,用于綠膿桿菌引起的全身感染應注射給藥。在臨床搶救和治療住院患者時液體直接進入靜脈,藥效快,利用率高;還可以控制液體和藥物的輸入速度和劑量。根據藥物的理化性質。對理化性質穩定、耐酸耐霉的藥物,可選口服給藥方式,如阿司匹林、氨芐青霉素;對理化性質不穩定,如胰島素等多肽類藥物在胃腸道中受到酶破壞而被分解,鏈霉素在胃腸道中不被吸收,這類藥物宜制成注射液。合理用藥針對不同個體及疾病情況。老年人預防心血管疾病,首選口服制劑長期用藥,既安全方便又經濟實惠。不過,老年人身體機能減退,藥物代謝慢,用藥應適當減量;尤其是許多中老年人青睞的“萬金油”——中藥注射劑的使用可能會弊大于利。兒童對于藥物反應較敏感,用法用量要謹慎,不能為了盡快見效隨意加大劑量,如果長期采用抗生素靜脈滴注,易造成抗生素耐藥,破壞兒童體內正常菌群,引起二重感染,損害兒童身體器官,尤其是肝腎損害,影響造血功能。

不適當地使用靜脈輸液治療是醫院內安全注射的一大隱患,然而合理的使用靜脈輸液需完善醫、藥、護之間的協作,以及加強對醫務工作者和患者的安全注射教育,形成倡導合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