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油氣藏經營管理戰略背景——能源形勢的戰略背景第13章本章內容總體認識能源形勢石油形勢天然氣形勢其它能源發展戰略對策一、總體認識能源消費總量22億噸標準煤,煤炭65%石油25%水電7%天然氣3%1、能源消費的強勁勢頭我國近20年來能源消費結構變化圖平均增長速度11%2008年能源消費總量28.5億噸標準煤,煤炭27.4億噸,石油3.6億噸,天然氣807億立方米,水電34502億千瓦小時。我國石油供需發展變化圖石油消費量:3.3億噸本土產量1.8億噸進口量1.5億噸對外依賴度45%平均增長速度8.4%2、石油消費的高速增長2008年石油消費量3.6億噸,進口原油1.7888億噸,1293億美元;進口成品油3885萬噸,300億美元。3、面臨油價高漲挑戰進口石油量逐漸加大進口石油成本增加2倍多所需花費外匯呈翻倍態勢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的“初漲期”1970年,沙特出口原油官方價格為每桶1.8美元。1974年,受1973年10月開始的第四次中東戰爭影響,國際油價突破每桶10美元。1979年,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國際油價突破20美元。1980年,油價首次突破30美元,受伊朗與伊拉克戰爭影響,于1981年上半年攀升至39美元。1990年9月至10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的緊張局勢促使油價突破40美元。可分為三個時期90年代至伊拉克戰爭前的“整理期”2003年3月,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前夜,國際油價維持在37美元相對低位。伊拉克戰爭至今的“沖高期”2004年9月,由伊拉克戰爭引發的緊張局勢拖累,國際油價突破50美元。2005年6月,油價突破60美元。2005年8月,颶風“卡特里娜”襲擊墨西哥灣,對這一地區原油供應和煉油廠生產造成嚴重影響,國際油價一舉突破70美元。2007年9月12日,由于市場擔心美國原油庫存減少以及美國與伊朗關系持續緊張,油價突破80美元。10月18日,油價突破90美元。10月26日,受土耳其可能越境打擊庫爾德工人黨武裝以及美國制裁伊朗消息影響,油價突破92美元。10月29日,受惡劣天氣影響墨西哥灣原油生產消息影響,油價突破93美元。10月31日,當天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持續下降,以及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決定減息這兩大消息促使油價突破94美元及95美元關口。次日,油價突破96美元。11月6日,市場擔心美國原油庫存再次下降,油價突破97美元。次日,油價突破98美元。11月21日,市場擔憂土伊局勢以及冬季原油供應緊缺,油價達到99.29美元,距離百元大關僅一步之遙。此后,原油價格暫時回落90美元以下。12月28日,受巴基斯坦前總理貝娜齊爾?布托遇襲身亡消息影響,油價回升至97美元。2008年1月2日,國際原油盤中價格突破100美元。3月12日,紐約原油期貨價格突破每桶110美元。5月5日,紐約市場油價在盤中突破120美元。5月16日,美國紐約市場油價突破每桶127美元,創下歷史新高。5月21日,國際油價盤中突破130美元/桶的關口,此時距離其突破120美元/桶僅過去了10個交易日。6月6日,紐約油價逼近140美元,一度達到創紀錄的139.12美元。7月份達到最高,突破140美元,直奔150美元。10月9日,國際油價跌至87美元以下(此期間經融風暴籠罩全球)
10月22日,紐約油價跌破70美元。創出16個月以來最低交易價格。2009年曾經跌到50美元,后又重新返回80美元附近4、氣態能源主體換代二、能源發展形勢1、資源目前中國水力發電量達4800多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16%。風力發電的裝機容量達605萬千瓦。內蒙古、甘肅的河西走廊等地超過100萬千瓦乃至1000萬千瓦的大型風力發電基地。此外,中國太陽能熱水器的使用量為1.2億平方米,居世界首位。2008年我國能源可采儲量情況資源總類煤炭石油天然氣剩余可采儲量900億噸23億噸6310億立方米可采年限<100年14年32年2、人均資源2008年年末,我國總人口為13280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73萬人。3、能源生產4、能源消費5、能源消費結構根據權威的BP世界能源統計,2006年全球十大原油生產國和消費國如下:
世界十大原油生產國
名次國家日均原油產量(萬桶)
1沙特阿拉伯1085.9
2俄羅斯976.9
3美國687.1
4伊朗434.3
5中國368.4
6墨西哥368.3
7加拿大314.7
8阿聯酋296.9
9委內瑞拉282.4
10挪威277.8
世界十大原油消費國
名次國家日均原油消費量(萬桶)
1美國2058.9
2中國744.5
3日本516.4
4俄羅斯273.5
5德國262.2
6印度257.5
7韓國231.2
8加拿大222.2
9巴西209.7
10沙特阿拉伯200.5
6、能源分布煤炭在鐵路運輸量中占貨物運輸的40%以上,只2002年在鐵路運輸上費用140多億元。占運輸原煤售出總額的4.88%能源運輸加大了消費成本今后“西煤東運”和“北煤南運”的“煤炭大遷移”格局將依舊維持,而鐵路則是這一遷移的主渠道。2007年,全國鐵路運輸煤炭15.4億噸,而公路運煤僅2.2億噸,內河運煤也僅2.44億噸。煤炭更是占據了全國鐵路貨運的半壁江山,鐵路煤炭運輸占貨運總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41%上升至49%。用東海氣源可替代15億方高價西氣節省(1.3-0.8)×15=6.75億7、人均能耗8、能源經濟強度9、能源利用效率國有大型煤礦煤炭開采效率為:40%小型煤炭開采效率為:20%1噸10噸個別小煤礦11億噸43億噸全國“如果在德國,冬天1平方米的空間供暖需要消耗9公斤煤,而在中國1平方米的空間供暖需要22公斤煤。”2007年歐盟歐洲委員會駐華代表公使銜參贊邁克爾·普斯在北京
展覽館開幕的民用建筑能源高效利用研討會上,這樣來說明中國目前能源使用效率的狀況。中國是一個能源消耗大國,能源消耗總量排在世界第二。而中國人口眾多,能源相對缺乏,人均能源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建筑能耗已經占到社會總能耗的40%左右。而能源效率目前僅為33%,比發達國家落后20年,能耗強度大大高于發達國家及世界平均水平,約為美國的3倍,日本的7.2倍。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經成為中國政府在中國未來經濟發展中一個緊迫的問題。2006年上半年,萬元GDP能耗中國單位產值能耗與世界國家相比相當高數據來源:世界銀行《世界發展報告2002》
原計劃下降4%實際上升0.8%能耗指標不降反升10、能源環境問題NASA發布全球空氣質量地圖中國空氣全球最差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11、能源事故問題全國煤礦百萬噸死亡率從2005年的3.08下降到2007年的1.4852001年全國煤礦死亡人數比例圖四川開縣井噴事故死亡234個全國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由07年的1.485,下降到08年的1.182。簡單的推算一下:生產1千萬噸煤死亡11.82人。生產1億噸煤死亡118.2人。生產10億噸煤死亡1182人。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的《2008年全國煤炭工業統計快報》顯示,2008年,我國煤炭產量完成27.16億噸。據此計算,2008年煤炭工業生產死亡總人數3210人。三、石油工業發展形勢單位:億噸全球石油剩余資源分布中南美北美亞太前蘇聯非洲歐洲中東北京8%18%65%31%4%17%10%13%7%11%4%4%6%2%剩余可采儲量待發現資源量7%占世界百分比全球石油資源總量豐富,但分布非常不均世界石油產量2008年仍保持在40億噸2008年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儲量為1838.82億噸,比2007年增加14.40億噸,增長0.8%。其中歐佩克石油剩余探明儲量為1293.30億噸,比2007年增加22.65億噸,增長1.8%,占世界總儲量的70.3%。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儲量情況2008年儲量增長最多的前10個國家合計增加21.40億噸。分別為
2008年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儲量排名前10位的國家依次為:沙特阿拉伯、加拿大、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委內瑞拉、阿聯酋、俄羅斯、利比亞和尼日利亞,我國位居第十三位1.資源
油氣區油氣亞區石油資源量主要盆地石油資源量
油氣區油氣亞區石油資源量主要盆地石油資源量東部東北217.7松遼186.6中部鄂爾多斯65.9鄂爾多斯60.0二連6.9四川11.4四川11.4依蘭伊通4.5合計77.3合計71.4小計198南方滇黔7.7
渤海灣224.4渤海灣221.0桂湘11.8百色1.4南華北3.6南華北2.1粵閩瓊3.0三水0.2中下揚子14.5南襄3.6合計22.5
1.6江漢3.7西藏8.4
蘇北5.3陸上合計859.3
748.8小計12.5海域渤海40.3渤海40.3合計458.2合計433.5黃海6.9
西部準噶爾103.6準噶爾75東海64.4東海53.8吐哈15.8南海134.4珠江口68.0塔里木110.0塔里木107.6鶯歌海49.7柴達木43.6柴達木41.0北部灣16.7走廊北山36.0灑西3.0合計246.0
228.5合計293.2合計242.4全國總計1105.3
977.2根據我國第三次資源初期評價,我國的石油資源量為1105.3億噸,主要分布在華北、東北、西北等北方地區和東部南部沿海地區,其中東部和西部占總資源量的67.98%,海上占總資源量的22.26%。
中國第三次資源初期評價分區和主要盆地石油資源量表單位:億噸2、儲量我國現已累計探明石油可采儲量59.34億噸,目前有剩余可采儲量20億噸,石油的剩余可采儲量居世界第12位;但我國平均探明率僅有40%,預計我國將有127.54億噸的可采儲量。
總資源量已探明已開發未開發待探明總計可采儲量儲量探明率可采儲量采收率儲量可采儲量儲量可采儲量儲量采收率可采儲量全國1072.7205.6538.959.3428.85151.1350.1154.529.23322.7521.168.2127.54陸上826.7193.5645.056.5829.23154.1948.3548.378.23236.4420.849.21105.79東部480.7155.2756.048.1631.02122.0442.833.235.27122.1320.024.8272.98中部77.511.638.01.9616.906.131.115.460.8518.9018.03.405.36西部259.426.6721.96.4624.2217.014.369.662.1095.3322.020.9727.43其他9.10.0219.00.0016.84
0.020.000.08150.010.02海洋246.012.0912.32.7622.825.941.766.151.0086.3122.018.9921.75主要盆地松遼186.664.2257.325.3139.4152.1223.5512.111.7647.7820.09.5634.87渤海灣222.483.8062.820.9925.0564.7017.8619.103.1349.60209.9230.91鄂爾多斯60.010.9245.51.9317.685.451.075.460.8613.08192.494.42柴達木41.02.2913.90.4620.121.750.390.540.0714.11223.113.57準噶爾75.017.0745.53.9623.2010.632.696.441.2720.43204.098.05塔里木107.63.968.21.025.232.150.501.810.5044.44208.899.89但我國的人均占有油氣資源較少,現已探明的人均剩余可采儲量僅相當于美國的17.3%,俄羅斯的3.39%,沙特阿拉伯的0.11%石油儲量排序國家名稱石油儲量(萬噸)人口(萬)人均(噸/人)1沙特阿拉伯3553424.66205017332加拿大2450589.04
3伊朗1723287.6766502594伊拉克1575342.47
5科威特1321917.81
6阿布扎比1263013.70
7委內瑞拉1065753.4223204598俄羅斯821917.8114650569利比亞493150.68
10尼日利亞342465.75
11美國310643.84272501112中國250000.001300001.92003年世界主要國家石油剩余可采儲量排名3、產量目前我國年產石油在1.6億噸左右,是世界第五大石油生產國。但,近年來,陸上大多數主力油田全面進入高采出程度、高含水率和總遞減階段。東部老油區石油資源探明程度相當高,儲量增長“入不敷出”穩產難度越來越大;西部新區勘探難度大,而且遠離消費市場,石油開發明顯受輸送條件和運輸費用的制約,勘探開發進展比預期慢,未能形成戰略接替區。我國陸上原油保持穩產難度已經很大。海上雖有較大進展,但產量還比較低。中國原油產量構成圖大慶油田開發情況
大慶油田作為全國最大的油田,開發建設40多年來,累計生產的原油占同期全國陸上石油總產量的44%。但目前,大慶油田的綜合含水率已經達到87.71%,采出程度達到34.98%,在穩產了27多年后,2003年大慶油田減產150萬噸油田探明儲量(108t)動用儲量(108t)可采儲量(108t)剩余可采儲量(108t)累積采油(108t)綜合含水(%)采油速度(%)
剩余可采儲量采油速度(%)采出程度(%)可采儲量采出程度(%)喇薩杏41.7441.7420.835.0115.8288.791.088.6537.975.95南部2.552.400.880.330.5580.510.896.2623.8162.50外圍12.544.110.970.580.3938.791.087.889.8640.21大慶56.8348.2522.685.9216.7687.711.128.4534.9873.89我國不同類型油藏產能對比圖
在剩余可采儲量中,低滲透資源和稠油占總的剩余可采儲量的近80%。開采難度大,產量很難有大的突破。4、石油消費從1981年到1990年的10年間,我國石油消費量年均增加220萬噸,年均增長率為2.1%。但從1991年到1998年的8年間,我國年均增長石油消費量卻猛增到1000萬噸,年均增長率劇增到7.7%。我國石油消費量走勢圖2008年我國原油表觀消費量為3.65億噸,2009年約為3.79億噸我國汽車保有量與石油消費量變化趨勢圖我國經濟的強勁發展直接帶動石油消費量迅猛增長,與原油密切相關的汽車行業的高速增長使石油消費量大增。到了2010年,汽車量以6.78%增長率計算(國際經驗),汽車石油消費量以4.88%計算,得出2010年汽車保有量與汽車石油消費量變化趨勢圖。
5、石油需求指標2000年2020年經濟主題人均GDP800美元3000美元城鄉居民收入(之比)2.8:12.5:1社會主題日均消費性支出小于5元人口比重-0環境主題能源利用效率(千克煤當量的產出)6.8元20元環境污染綜合指數--部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指標全面小康建設中對石油的需求量預測6、石油進出口2001、2002年中國石油和液化石油氣進出口量單位:萬噸
進口量出口量凈進口量
20012002增減,%20012002增減,%20012002原油6025.546940.7715.2755.06720.81-4.55270.476219.96成品油2144.892035.205.1923.941070.8115.91220.95964.38原油+成品油8170.048975.979.91679.001791.626.76491.437184.35液化石油氣488.99626.07282.105.62168486.89620.451993年,中國成為石油產品凈進口國,1996年成為原油凈進口國,2000年共進口原油、成品油7000萬噸。據統計,中國對進口石油的依存度已由1995年的7.6%上升為2000年的31.0%。2003年我國石油進口比例圖從我國原油進口的主要來源地構成看,2002年我國從中東、非洲兩地區進口原油5019×104噸,占進口總量的72.3%,其中中東地區約占50%。伊朗、沙特、阿曼、蘇丹和安哥拉是我國五大進口原油來源地,2002年從這5個國家進口原油4220×104噸,占進口總量的60%以上。2003年1-11月份我國從這五國進口的原油占總進口量的59%。預計未來幾年,我國從中東和非洲地區進口石油的比例將繼續保持較高水平。中東和非洲進口原油大都采用海上集中運輸,由于其重要通道馬六甲海峽處于動蕩地區,因此使我國的石油進口面臨較大的風險。2008年我國石油進口比例圖中國處于被包圍態勢7、石油公司經營業績1999年各石油公司人均儲量及人均利潤表石油公司原油儲量(億噸)職工(萬)年凈收入(億美元)人均儲量(噸/人)人均利潤(萬美元/人)埃克森15.410.779.10143927.39英荷殼牌13.49.685.84139588.94BP10.878.0450.08135196.23中國石油15.14832.6131460.679中國石化8.21194.486890.0376中國海洋2.3394.975900.12742002年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營業額分別為2444.24億元人民幣,和3241.84億元人民幣,分別占當年GDP的2.6%和3.5%。但我國石油公司仍與世界的大石油公司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國內人均利潤最高的中石油也只有埃克森人均利潤的9.19%。2002年中國兩大石油公司經營情況中石油和中石化2008年凈利潤分別大幅下降22%和47.3%,降至1144.31億元人民幣和297.69億元人民幣,而中海油則實現上市以來凈利潤連續第8年增長,達到444億元人民幣,大幅增長42%。2002年我國成品油生產及消費區域分布區域生產所占比例,%消費所占比例,%東北27.811.6華北9.713.2華東29.931.7中南19.127.1西北13.37.7西南0.28.6全國1001008、石化
我國2003年石化汽、柴、煤比例圖
由于我國石油勘探開發難度較大,再加上技術裝備落后,科學管理薄弱,冗員過多形成了我國原油開采成本及成品油加工費用過高的現狀。9、油品成本1997年中東地區平均原油成本為2-3美元/桶,雪佛龍公司為5.68美元/桶,而1998年中國石油和石化兩大集團公司的原油成本仍處于12-13美元/桶。到2000年,由于石油公司加大了科技投入國度,實施了減員增效等措施,石油開采成本大幅下降,達到約9-10美元/桶,但與國際原油成本相比仍很高(國際平均為5-8美元)。據統計,國外大公司的成品油噸油加工費用(含期間費用)平均為155元,而集團公司1998年平均噸油加工費用(含期間費用)則達231元,比國外高49%。我國汽油零售價格同世界主要城市汽油價比較(2000年7月23日價格)美元/升
普通汽油價格優質汽油價格北京0.370.384華盛頓0.450.47東京0.931.046倫敦1.251.32瑞士0.90.902新加坡0.760.79墨西哥0.550.61
1998年以前,中國的石油價格基本上是由政府自行決定的。1993年中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無法游離于國際市場之外自行定價,所以從1998年起推出與國際石油價格掛鉤的定價模式。具體做法是參考新加坡、倫敦、鹿特丹三地油價,制定出國內油價,然后根據國際油價變動進行調整,但是這種調整是滯后的,而且幅度不大。且我國的油價明顯低于國外大城市的油價,很難反應供需狀況。
10、油品價格11、加油站中國是世界上繼美國之后的第二大石油消費國2001年汽車保有量已名列世界第七位1985年,全國僅有加油站3600座。1993年,加油站總數就達到了3.8萬座,與1985年相比,8年間增長了10倍,其中社會加油站約為2.8萬座到2001年,加油站總數更增長到8萬座,其中石油、石化兩大集團的加油站約3.4萬座從1985年到2001年的16年間,全國加油站數量增長了23倍以上,年均增長率達到21.8%。加油站數量的快速增長帶來了市場的無秩序競爭中國目前約有加油站8萬座,加油站的密度為5.7座每百公里,高于其它十國2倍多,但我國的加油站的平均銷售量卻是十國平均水平的26.9%。隨著WTO的加入和“入世”過渡期保障措施的結束,國際大石油公司將開始涉足中國的石油零售業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2001年主要國家加油站相關數據12、投資國外的石油公司在上下游的投資比例接近1:1,而我國的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家公司明顯出現了不平衡發展的狀態,容易產生上下游發展脫節,產生“瓶頸”現象。
國外大石油公司1990—1999年與我國大石油公司2000年投資結構比例水平公司名稱油氣勘探與生產,%煉化與銷售與化工,%埃克森57.842.2殼牌50.549.5BP60.639.4雪佛龍59.540.5埃爾夫4852埃尼67.332.7美孚55.544.5德士古64.235.8道達爾51.848.2國外平均57.342.7中石油7129中石化34.265.813、原油開采能耗中國單位產品的能耗水平較高,目前8個高耗能行業的單位產品平均比世界先進水平高47%,而這8個行業的能源消費占部門能源消費總量的73%。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耗油量相當于美國的1.8倍、日本的3.2倍。我國油田開采的損失率約為1.9%,而美國為0.3%、俄羅斯為0.6%。
1995年石油地面工程主要技術指標國內外對比指標國內水平國外水平平均西部新油田人均年采集輸油量,噸/年3951-3.43萬1-6萬人均管井數,口/人0.212.5-3.43.42集輸噸油耗氣,m3/t17.93.71-54.17加熱爐運行效率,%709090輸油泵運行效率,%658085-86原油集輸損耗率,%0.9540.17-0.320.3油氣集輸密閉率,%62.110010014、石油儲備第一批沿海:浙江寧波鎮海、浙江舟山、山東青島黃島、廣東大亞灣:1200萬噸第二批內陸:2800萬噸商業儲備:黃島、錦州石油基地為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集團的商業儲備庫
15、石油期貨期貨市場運作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套期保值,規避價格運行風險,鎖定進口成本,維護國民經濟的穩定運行,避免受國際大資本的操縱;二是進入期貨市場高拋低吸,進行投機性運作。考慮到今后相當長的時期里,我國原油進口量還會增加,國際油價上漲給國家帶來的損失就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因此,要改變這一狀況,一方面,要抓緊完善和實施國家資源儲備戰略,建立原油貯備庫;另一方面,則可以通過國際原油期貨市場,鎖定中石化集團上游企業的利潤;在原油價格低迷時,則可以通過買進,來鎖定下游企業成本。中國
1993年--1996年,探索起步1997年—1999年,穩步發展進入2000年,快速發展16、海外經營海外經營重點地區中東-北非地區:以蘇丹項目為基地,相繼開發了阿曼、敘利亞和阿爾及利亞項目,為進一步開發利比亞、伊朗、沙特等中東-北非國家市場打下了基礎。中亞-俄羅斯地區:以阿克糾賓項目為基地,開發了阿克糾賓南部勘探項目和土庫曼斯坦、阿塞拜疆、緬甸、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國家市場。南美地區:以秘魯塔拉拉、委內瑞拉陸湖項目為基地,先后開發委內瑞拉奧里乳化油項目、厄瓜多爾11區塊項目。為進一步開發南美石油資源打下基礎2008年世界天然氣剩余探明可采儲量為177.10萬億立方米,比2007年增長1.1%。四、天然氣形勢2008年儲量增長最多的前10個國家合計增加31209.58億立方米。分別為世界天然氣剩余探明儲量排名前10位的國家1、資源油氣區油氣亞區資源量主要盆地資源量
油氣區油氣亞區資源量主要盆地資源量東部東北1.33松遼0.88南方滇黔0.94楚雄0.57依蘭伊通0.11桂湘0.58百色0.01渤海灣2.20渤海灣2.20粵閩瓊0.39三水0.01南華北0.17
0.17合計1.91
0.59中下揚子1.34南襄0.02西藏
江漢0.03陸上合計29.82
26.40蘇北0.55
渤海0.29
合計5.04合計3.97
黃海0.12
中部鄂爾多斯4.73鄂爾多斯4.18
東海2.48
四川7.36四川7.36海域南海5.31珠江口1.30合計12.09合計11.54鶯歌海2.24西部準噶爾1.78準噶爾1.23瓊東1.63吐哈0.37北部灣0.15塔里木8.39塔里木8.39合計8.20
5.31柴達木0.30柴達木0.29全國總計38.0
31.731.走廊北山0.30灑西0.02合計10.77合計10.30根據我國第三次資源初期評價,我國的天然氣資源量為38萬億立方米,主要分布在西部、中部和海上,占總資源量81%,海域的資源量占總資源量的21%。現在已經形成了川渝、鄂爾多斯、塔里木、青海、鶯—瓊等五大氣區。我國的天然氣資源大部分分布在條件較差的地區,其中沙漠地區26%,山區25%,黃土塬12%,海域21%,合計達84%。2、儲量中國累計已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1.6萬億立方米,資源探明率只有15.15%左右,與世界產氣國相比是比較低的,也遠遠低于世界平均60%探明率。我國天然氣利用已有相當悠久的歷史,但天然氣工業起步較晚,1953年天然氣消費量僅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0.02%,此后相當長時間內發展極為緩慢。“九五”以來,我國在天然氣的開發利用方面發展較快,但總的來說,尚處于初級階段,與世界發達國家或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總資源量萬億方可轉化已探明儲量,億方資源探明率%待探明資源量萬億方轉化率%溶解氣氣層氣合計儲量萬億方占全國%儲量可采儲量儲量可采儲量儲量可采儲量全國45.5820.5145.010437.03462.0720635.713049.431072.716511.515.1517.40100陸上37.3817.2346.09976.623316.7617543.610845.627520.314162.415.9714.4883.2東部5.042.7755.06801.532532.322976.471535.089778.04067.435.251.8010.3中部17.367.8145.05121.2321.129764.266291.3910276.46312.5113.166.7839.0西部13.065.8845.02658.27763.234760.312992.287418.583755.5112.625.1429.5南方1.910.7640.04.590.0942.6526.9347.2427.020.620.764.4海洋8.203.2840.0486.68154.493103.912212.383590.592366.8710.952.9216.8主要盆地松遼0.880.5158.02512.101050.87687.24322.323199.341373.1962.680.191.1渤海灣2.201.2155.04088.971426.012020.551053.336109.522479.3450.490.603.4鄂爾多斯10.004.5445.0400.717.393415.221865.583815.931872.978.484.6223.7四川7.363.3145.0111.5213.736349.044425.816460.564439.5419.512.6715.3準噶爾2.091.0550.01573.37411.23575.92418.102149.29829.3320.570.834.8塔里木8.393.7845.0467.20160.302435.251590.022902.451750.327.693.4920.0柴達木1.920.7740.0103.9228.481472.20800.151576.12828.6320.520.613.5天然氣儲層埋藏深,物性不好,中國大陸有32.5%的天然氣資源分布在3500~4500米的范圍內,24.8%的天然氣資源分布在4500米以下的地層內。而美國68%的天然氣資源埋藏深度小于3000米,前蘇聯55%的儲量集中在1000米左右。我國深部天然氣資源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準噶爾、四川和鄂爾多斯等主要產氣盆地;埋藏深、低滲透層和超低滲透層資源量在50%以上,這就加大了天然氣資源的開發難度,也決定了中國的天然氣生產成本比較高。我國氣藏類型分類我國1990年天然氣年產量為152億立方米,而2000年的年產量達到262億立方米,十年來年產量增加了58%。主要原因是國內十年來新發現了三大天然氣區,即塔里木氣區、鄂爾多斯氣區和柴達木氣區。近幾年,占我國天然氣產量近30%的四川、8%的大慶和6%的新疆產氣量穩步增長,其它各氣田產量穩定,沒有明顯的增幅,而長慶則由1995年的年產1億立方米增加到2000年的20.6億立方米,增加了近20倍。但從2001年開始有所回落。
我國從2001年開始天然氣產量也趨于平穩,增幅不大。3、產量1995年—2002年全國各油田天然氣產量變化圖
2006年585.5億方四川130億方長慶80億方塔里木110億方海洋60億方中石化80億方2007年693.1億方世界天然氣工業在近20年中經歷了迅速的發展,天然氣在世界一次能源構成中所占份額從50年代初的9.7%上升到目前的23.8%。而我國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構成中的比重為3%,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這種落后狀況與國民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對天然氣的需求很不適應。4、消費中國天然氣消費的構成,發電占15%,工業占16.8%,化工原料消費占50.8%,城市和商業用占17.4%,;而世界各地天然氣的消費構成,北美地區依次為發電13%,工業34%,化工原料4%,城市與商業39%,西歐國家依次為發電17%,工業24%,化工原料4%,城市與商業45%。顯然,同世界各地的天然氣消費構成相比,中國化工原料用氣過大,天然氣消費構成極不合理,消費結構亟待優化。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對天然氣的需求快速增長,2001年天然氣消費量達到280多億立方米,預計2010年、2020年將分別達到900億立方米和1500億立方米;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將由目前的3%提高到2010年的7%和2020年的12%以上。5、需求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燒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產生的溫室氣體只有煤炭的1/2,石油的2/3,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遠遠小于石油和煤炭。煤氣的熱值為3000多大卡,而天然氣的熱值高達8500大卡,可見天然氣是一種高效清潔能源。6、環保煤、石油、天然氣廢氣排放水平的比較
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煤100100100100石油0.5687180天然氣0.302857從我國天然氣終端用戶銷售價格結構看,城市配氣費在價格鏈上所占比例太高,使天然氣消費價格難以上揚,也抑制了天然氣消費需求。按全國天然氣價格構成的平均水平計算,勘探開發部分(即井口價)占45%,管輸費占25%,門站后的城市配氣管理費占30%,一般為0.4元/立方米以上。此外,不少城市還另外收取初裝費和輸氣費,一次性初裝費至少在2600元,有的高達5000元。7、價格8、煤層氣
我國煤層氣資源分布地區資源量(億立方米)百分比(%)東北2479.87.6華北20125.461.7西北5063.615.5南方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辦學機構合作合同標準文本
- 加工采購合同樣本
- 內部財務審計服務合同樣本
- 冬季喂牛合同標準文本
- 保密協議與合同樣本
- 借貸咨詢合同樣本
- 公路清包工勞務合同樣本
- 出售電廠燒火料合同樣本
- 辦理勞務合同樣本
- 加盟合同樣本美容
- 護工合同協議書樣本
-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 電氣設備維護與安全使用
- 2024年中國海上綠色氫醇氨行業市場發展前景研究報告-智研咨詢發布
- DB33T 2216-2019 人民調解工作規范
- 2023園林養護施肥計劃表
- 2025年度板材模板產品認證與質量保證協議3篇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解讀-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的高血壓
- 2025上海奉賢區南橋鎮大學生村官招聘20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防大風應急預案及措施
- 廣西限制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自我評估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