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1頁
江西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2頁
江西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3頁
江西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4頁
江西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江西省部分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1月期中地理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23年9月21日15:48天宮課堂第四課開課,本次授課活動分別在北京、額濟納旗、延安、桐城及寧波設置了5個地面課堂。中國天宮空間站繞地球公轉的周期約為90分鐘,經歷一次晝夜交替。下圖示意該次天宮課堂五個地面課堂位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下列地面課堂中,自轉線速度最大的是()A.額濟納旗 B.延安 C.桐城 D.寧波2.授課航天員在天宮空間站中,感覺到的晝長最接近()A.45分鐘 B.90分鐘 C.6小時 D.12小時【答案】1.D2.A【解析】【1題詳析】地球自轉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圖示信息顯示,寧波緯度最低,自轉線速度最大,D正確;額濟納旗、延安、桐城緯度都高于寧波,自轉線速度比寧波小,ABC錯誤。故選D。【2題詳析】根據材料“我國天宮空間站繞地球公轉周期約為90分鐘,經歷一次晝夜交替”可知,每90分鐘內約有45分鐘位于地球的“影子”內,所以航天員感覺到的晝長約45分鐘,A正確,BCD錯誤。故選A。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屆亞運會在杭州舉行,開幕式于23日晚8時開始。留學生小明在美國紐約(西五區)收看開幕式盛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小明收看第19屆亞運會開幕式開始的當地時間是()A.22日7時 B.22日19時 C.23日7時 D.23日19時4.第19屆亞運會舉行期間,杭州()A.晝短夜長,且白晝漸長 B.日出時刻逐漸提前C.正午太陽高度逐漸減小 D.日落方位逐漸北移【答案】3.C4.C【解析】【3題詳析】北京時間采用的是東8區的區時,西5區位于東8區以西13個時區,時間較東8區晚13個小時,故其觀看開幕式的時間是23日晚8時(20時)-13=23日7時。C正確,ABD錯誤,故選C。【4題詳析】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屆亞運會在杭州舉行,在此期間,太陽直射點由赤道向南回歸線移動,杭州晝短夜長,且晝漸短,A錯誤;杭州晝漸短,日出時刻逐漸滯后,B錯誤;太陽直射點由赤道向南回歸線移動,杭州正午太陽高度逐漸減小,C正確;日落方位由正西逐漸南移,D錯誤。綜上所述,C正確,ABD錯誤,故選C。冰斗是一種三面環以峭壁、呈半圓形的洼地,是多年積雪帶邊緣地帶的巖石在凍融作用、重力作用、融雪徑流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冰蝕洼地。下圖為某科研工作者繪制的冰川地貌素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目前,我國冰斗景觀分布最普遍的地形區是()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橫斷山脈 D.華北平原6.通過對冰斗的觀察,可以直接判斷古冰川()A.形成時間 B.運動方向 C.作用規模 D.發育厚度【答案】5.A6.B【解析】【5題詳析】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高緯度或者高海拔地區,冰斗是山岳冰川在山地侵蝕形成的地貌,我國山岳冰川分布最普遍的地形區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海拔最高,冰川地貌廣布,A正確;BCD錯誤;故選A?!?題詳析】冰斗是山岳冰川消融后形成的,不能推斷古冰川形成時間,A錯誤;冰斗是山岳冰川向下運動過程中侵蝕形成的,因此可根據冰斗的形態直接判斷古冰川的運動方向;B正確;冰川形成后可能受其他外力作用影響,不能直接判斷古冰川作用規模,C錯誤;冰斗是山岳冰川消融后形成的,不能推斷古冰川發育厚度,D錯誤;故選B。下圖為某區域地質剖面圖,圖中數字代表不同巖層,乙為斷層。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下列地質構造或巖層中,形成時期最晚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8.在地質演化過程中,該區域巖層最少抬升()A.2次 B.3次 C.4次 D.5次【答案】7.D8.C【解析】【7題詳析】沉積巖中,越接近地表,形成時間越晚。1、2沉積巖巖層位于下方先形成,后發生斷層乙,2巖層表層被侵蝕沉積后形成丙巖層;之后巖漿侵入1、2、3巖層,形成甲巖層,然后花崗巖6表層被侵蝕,形成侵蝕面丁,所以侵蝕面丁是最后形成的,D正確,ABC錯誤。故選D。【8題詳析】地殼抬升后易受外力侵蝕,每一次侵蝕面均是地層上升后遭受侵蝕形成的。據圖可知,該區域地質演化過程中,形成了4個侵蝕面,在此期間該區域巖層至少抬升4次,C正確,ABD錯誤。故選C。2023年7月28日,超強臺風“杜蘇芮”抵達臺灣海峽南部海域,受其影響,我國部分地區經歷了一次強降雨。如圖示意28日某時刻“杜蘇芮”的位置及其附近兩條等壓線分布狀況(單位:百帕,等壓距為2.5百帕)。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此時,甲地的風向是()A.偏南風 B.偏西風 C.偏北風 D.偏東風10.此時,乙地的氣壓值及其天氣狀況分別是()A.1002.5晴朗 B.997.5陰雨 C.1002.5陰雨 D.997.5晴朗【答案】9.B10.A【解析】【9題詳析】根據所學知識,臺風是熱帶氣旋,屬于低壓中心,其中心氣壓低,四周氣壓高。由圖可知,甲地位于超強臺風“杜蘇芮”的西南側,根據風向的畫法,此時甲地的水平氣壓梯度力大致由西南指向東北(臺風中心),圖示區域為北半球,受地轉偏向力的作用,風向向右偏,因而甲地的風向大致為偏西風,所以B項正確,ACD錯誤。故選B?!?0題詳析】由材料可知,等壓距為2.5百帕,根據圖中臺風位置和等壓線分布可知,乙所在等壓線數值為1002.5百帕,因此BD錯誤。根據等壓線形態可知,乙地的氣壓高于兩側,并向低壓處凸出,因而乙地受高壓脊控制,盛行下沉氣流,故天氣晴朗,所以A項正確,C項錯誤。故選A。下圖為一同學在網上找到的某處山丘照片,該山丘表面碎石遍布,粒徑較大。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構成該山丘的巖石類型為()A.花崗巖 B.玄武巖 C.變質巖 D.沉積巖12.該山丘的地質構造屬于()A.背斜 B.向斜 C.地壘 D.地塹13.該山丘上面碎石主要來自()A.風力堆積 B.流水侵蝕 C.基巖風化 D.冰川搬運【答案】11.D12.A13.C【解析】【11題詳析】由景觀圖可知,構成該山丘的巖石具有明顯的層理構造,沉積巖有明顯的層理結構,D正確?;◢弾r、玄武巖、變質巖沒有明顯的層理結構,ABC錯誤。故選D?!?2題詳析】從巖層形態看,構成該山丘的巖層連續且向上拱起,屬于背斜構造,A正確。向斜巖層向下凹陷,B錯。地壘、地塹是斷層形成的,圖中同一巖層是連續分布的,沒有出現斷層,CD錯誤。故選A?!?3題詳析】搬運一般會將高處的物質搬運至低洼地區,冰川搬運可能性不大,D錯誤;流水侵蝕形成溝谷、洼地等地貌,“流水侵蝕”不可信,B錯誤;由材料可知,山丘表面碎石遍布,粒徑較大,而風力堆積物中海拔較高處的粒徑通常較小,A錯誤;該處位于巖石頂部,光照較強,溫差較大,風化作用較強,碎石由基巖風化最可信,C正確。故選C。圖甲示意某地二分二至日時太陽移動軌跡和日落時刻(圖中時間為北京時間),圖乙示意地球公轉軌道。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4.Y日地球位于圖乙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15.該地X日的晝長約()A.15小時52分鐘 B.16小時52分鐘 C.17小時52分鐘 D.18小時52分鐘16.X日和Y日,該地正午太陽高度的差值約是()A.12.5° B.23.5° C.36° D.47°【答案】14.B15.B16.D【解析】【14題詳析】由甲圖可知,該地全年正午時刻太陽在正北方向的天空上,說明其位于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二分二至日當中Y日的日落時間最早,晝長最短,據此判斷其對應的時間是6月22日前后;由乙圖可知,①為地球公轉軌道的近日點,②和③之間應為遠日點,根據所學知識地球公轉的方向為逆時針,每年的1月初位于近日點,7月初位于遠日點,據此可以判斷②為6月22日。綜上所述,B項正確,ACD錯誤。故選B?!?5題詳析】根據所學知識,二分日時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長12小時,日落的地方時為18:00;由上一題可知,Y日為夏至日;由甲圖可知,Y日和X日之間的曲線為二分日,X日為冬至日,該地的日落北京時間為19:00,綜上所述,該地日落地方時比北京時間早1小時。據此可以推斷X日(12月22日前后)日落地方時為20:26,根據公式日落時間=12+晝長/2,可以得出X日晝長為16小時52分,因此B項正確,ACD錯誤。故選B?!?6題詳析】由上題可知,該地位于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Y日為夏至日,X日為冬至日。根據正午太陽高度計算公式H=90°-緯度差,計算得出該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為90°-緯度差=90°-當地緯度+23.5°;冬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為90°-緯度差=90°-當地緯度-23.5°,兩式相減,可得該地夏至日與冬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差為47°,因此D項正確,ABC錯誤。故選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國某中學地理研學小組在完成地球運動相關知識的學習后,進行了一次以“探究日影變化規律”為主題的實踐活動。9月23日,同學們在學校操場上垂直豎立了一根直桿(高1m),并在桿影頂端移動線路上,均勻擺放了8顆小鵝卵石,并將兩次的觀測數據記錄下來(如圖,圖中時間為北京時間);其中12:28時觀測桿影是當天最短,影子長度為0.43m。(可能用到的數據:tan23.5°≈0.43,tan66.5°≈2.30)(1)為保證活動的科學性,觀測前需要確定正北方位。請幫他們找出兩個可行性方法。(2)寫出該日太陽直射點所處緯度及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規律。(3)根據同學們的觀測數據,寫出該校的經緯度坐標和影子指向M鵝卵石時的北京時間?!敬鸢浮浚?)利用北極星;利用指南針;利用手機APP定位等。(2)赤道(0°緯線);由赤道向兩極遞減。(3)(113°E,23.5°N);14:56?!窘馕觥俊拘?詳析】由材料可知,該地位于北半球。根據所學知識,北半球可以利用北極星確定正北方位,或者利用指南針、手機APP定位等來確定正北方位?!拘?詳析】由材料可知,學生在9月23日進行“探究日影變化規律”為主題的實踐活動,根據所學知識,9月23日處在北半球的秋分日前后,此時太陽直射赤道,赤道的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并由赤道向兩極遞減?!拘?詳析】根據所學知識,正午時,太陽高度最大,此時影長最短,即當地地方時12:00時影長最短,由材料可知,該地是在北京時間(120°E的地方時)12:28時觀測桿影是當天最短,由此可知,該地在120°E的西側,且相差了28分鐘,即經度相差了7°,進而計算出,該地的經度為113°E;由上題可知,觀測日期在北半球秋分日前后,此時太陽直射赤道,由材料可知,桿長1m,正午時桿影為0.43m,根據所學知識,tan(該地正午太陽高度)=桿長/桿影=1m/0.43m≈2.30,由材料tan66.5°≈2.30可知,該地正午太陽高度為66.5°,利用正午太陽高度計算公式H=90°—緯度差,可得該地緯度為23.5°N,綜上所述,該地的經緯度為(113°E,23.5°N)。由圖可知,兩測觀測時間10:00和12:28之間經過三顆鵝卵石,花費了2小時28分,圖中桿影從12:28開始到M鵝卵石也經過了三顆鵝卵石,由材料可知,桿影通過每個鵝卵石的時間是相同的,因此從12:28開始到M鵝卵石也花費了2小時28分,進而得出影子指向M鵝卵石時的北京時間為14:56。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和田河是昆侖山北坡最大的河流,全長約806km,年徑流量約23.1億m3,徑流量季節變化大,冬季斷流,向北穿過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匯入塔里木河。流域內溫帶大陸性氣候顯著。和田市是流域內最大的城市,位于昆侖山北麓的沖積扇上。圖甲為和田河水系圖,圖乙是為甲河段河谷景觀(該河段河谷寬闊、蜿蜒曲折,洲灘廣布)。(1)說出和田河上游河谷形態特征,并指出其形成的主要作用力。(2)指出山麓沖積扇利于和田市形成與發展的自然條件。(3)說明甲段河谷洲灘的形成過程?!敬鸢浮浚?)V形(河谷深而窄,河岸陡峭);流水(下切)侵蝕。(2)地形相對平坦;水源充足。(3)夏季山洪暴發,河流流速快、含沙量大;該處河谷寬淺、河道彎曲,流速降低,泥沙淤積;洪峰過后,水位回落,洲灘出露?!窘馕觥俊拘?詳析】和田河位于西北內陸,屬于內流河,河水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上游地區等高線密集,落差大,上游河段山高谷深,以流水下切侵蝕為主,形成V形河谷?!拘?詳析】山前沖積扇地勢較高,城市不易發生洪澇災害;沖積扇地形平坦,土地資源豐富,也便于城市規劃建設;沖積扇有河流流經,且沉積層地下水較為豐富,水源充足?!拘?詳析】和田河位于西北內陸,屬于內流河,河水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氣溫高,冰雪消融量大,河流流速快,攜帶泥沙能力強,河水的含沙量較高;流到甲河段時河谷寬淺、河道彎曲,流速降低,泥沙淤積,洪峰過后,水位回落,洲灘出露。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毛伊島(如圖)是夏威夷群島的第二大島,處于東北信風帶,面積約1886km2,地勢起伏大,西南部氣候干旱。2023年8月14日,毛伊島突發山火,大量林木、建筑物、交通工具等被損毀,給當地帶來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該次山火的爆發受夏威夷高壓和颶風“多拉”帶來強風的雙重影響。7、8月份,夏威夷高壓異常強;8月10日,颶風“多拉”外圍云系到達夏威夷高壓南側。(1)從地形和盛行風的角度,分析毛伊島西南部氣候干旱的原因。(2)說出強勢夏威夷高壓控制下毛伊島氣候異常的表現。(3)推測颶風“多拉”對該次山火影響。【答案】(1)位于東北信風背風坡;山體高度大,氣流下沉增溫明顯,降水少、蒸發旺盛。(2)降水偏少,異常干旱;氣溫偏高。(3)受颶風影響,干熱焚風由東向西吹,進一步烘干植物;颶風帶來的超強風力加劇了火勢的蔓延;持續性的干旱天氣加劇了火災發生的風險;植被以低矮灌木、草本植物為主,易燃物多?!窘馕觥俊拘?詳析】結合毛伊島的緯度和地形,毛伊島地處北緯21度附近,西南部地處在東北信風帶的背風坡;從圖中的等高線地形圖中可以看出毛伊島的山體高度較高,導致東風信風越過山地后,在背風坡氣流下沉的增溫效果明顯,降水稀少,同時蒸發強烈,導致氣候干旱?!拘?詳析】在夏威夷高壓的控制之下,氣流下沉,導致降水偏少,當地的氣候異常干旱,同時伴隨著氣流下沉,氣溫異常升高?!拘?詳析】受“多拉”颶風影響,干熱的焚風由東向西吹,越過山地,進一步加強了“焚風”效應,進一步烘干植物,增加火災可能性;同時颶風“多拉”帶來的超強東北風,加劇了毛伊島上的火勢的蔓延;持續性的干旱天氣加劇了火災發生的風險;毛伊島上的植被以低矮灌木、草本植物為主,極易燃燒。2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11月開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