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建筑施工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安全技術規范Technicalcodeforsafetyformworksupportinc主編單位:重慶建工第九建設有限公司群力發(北京)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文件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各區縣(自治縣)城鄉建委,兩江新區,北部新區、經開區、高新區、萬盛經開區、雙橋經開區建設管理局,有關單位:現批準《建筑施工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安全技術規范》為我市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編號為DBJ50-184-2014,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4.1.3、8.5.2、9.0.5條作為強制性條文,通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審查與備案,備案號為J12592-2014,必須嚴格執行。本規范由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負責管理和強制性條文的解釋,重慶建工第九建設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解釋。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2014年3月18日關于同意重慶市地方標準《建筑施工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安全技術規范》備案的函建標標備[2014]44號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你委《關于工程建設地方標準(建筑施工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安全技術規范>備案的申請》2014年3月4日)收悉。經研究,同意該標準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地方標準”備案,其備案號為:J12592-2014。其中,同意第4.1.3、8.5.2、9.0.5條作為強制性條文。該項標準的備案號,將刊登在國家工程建設標準化信息網和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設標準化》刊物上。附件:重慶市地方標準《建筑施工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安全技術規范》強制性條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 O一四年三月十八日根據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關于下達重慶市工程建設標準制訂修訂項目計劃(第二批)的通知》(渝建[2013]442號)的要求,在廣泛調查研究、實踐經驗總結以及參考相關行業標準及我市相關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的基礎上,結合我市在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應用方面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規本規范主要內容包括:1.總則;2.術語和符號;3.主要構配件的材質及制作質量要求;4.結構形式與總體布置;5.設計荷載;6.結構設計;7.構造要求;8.施工與驗收;9.安全管理以及附錄和相應的條文說明。本規范以黑體字標志的第4.1.3、8.5.2、9.0.5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本規范由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負責管理和對強制性條文的解釋,重慶建工第九建設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本規范在執行過程中,請各單位結合工程實際總結經驗,并將意見和建議反饋至重慶建工第九建設有限公司(重慶市九龍坡區西郊路69號,郵政編碼:400080;電話傳真Email:yhxhlj@163.com),以便今后修訂時參考。本規范主編單位、參編單位、主要起草人和審查專家:主編單位:重慶建工第九建設有限公司群力發(北京)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參編單位:重慶市建設技術發展中心重慶甲誠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重慶群力發建筑技術開發有限公司重慶大學重慶城建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建工第四建設有限責任公司主要起草人:于海祥朱兵趙輝黃新偉楊光余周雪梅盧偉肖正志謝厚禮張定高李遠遜段小萍毛德中陳紅霞楊維紅秦小江賈凱華盧光位余政兵祁仁俊張京街 2術語和符號 22.1術語 2 33主要構配件的材質及制作質量要求 73.1主要構配件 73.2材料要求 83.3制作質量要求 93.4檢驗規則 4結構形式與結構總體布置 4.1架體結構形式 4.2架體總體布置 5設計荷載 5.2荷載標準值 5.3荷載效應組合 6結構設計 226.1基本設計規定 226.2架體設計計算 6.3地基基礎設計 7構造要求 338施工與驗收 8.1施工準備 408.2地基與基礎 418.4檢查與驗收 8.5使用與監測 8.6拆除 499安全管理 附錄A支撐架自重標準值 附錄B主要構配件的制作質量及形位公差要求 附錄C主要構配件的強度試驗方法 附錄D風壓高度變化系數 附錄E支撐架鋼管軸心受壓穩定系數 附錄F支撐架的計算長度系數 本規范用詞說明 引用標準名錄 條文說明 2 2 3 73.2MaterialRequirements 8 9 4.1StructureFormofFormwork 22 226.2DesignCalculationofFormworkSuppo 6.3DesignofSubgradeandFo 40 11.0.1為在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的設計、施工與驗收中貫徹國家及重慶市現行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確保施工人員安全,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制定本規范。1.0.2本規范適用于房屋建筑與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中采用插槽式鋼管搭設的模板支撐架的設計、施工、驗收和使用。其它工程采用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時可參照執行。1.0.3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施工前,應按本規范的規定對其結構、構配件與立桿地基承載力進行設計計算,并應根據本規范規定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應進行技術交底。1.0.4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的設計施工、驗收和使用除應符合本規范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22術語和符號立桿采用套管承插連接,水平桿采用桿端楔形插頭插入立桿插槽座,必要時輔以扣件式鋼管,并通過扣件式鋼管剪刀撐連接形成幾何不變體系,用于支撐現澆混凝土構件,且節點具有一定轉動剛度的承力支架。2.1.2立桿standingtube桿上焊有連接插槽座的豎向專用支撐鋼管,包括基桿和頂桿。2.1.3水平桿horizontalLube兩端焊接有楔形插頭,且與立桿通過插槽座連接的水平專用鋼管。2.1.4插槽座plugseat焊接于立桿上的可連接4個方向的水平桿的插銷型節點零件。焊接于水平桿兩端部的楔形連接零件。由水平桿端楔形插頭插入立桿插槽座形成的承插型節點。2.1.7立桿套管connectcollaronstandingtube焊接于立桿底部,用于立桿豎向接長的專用外套筒。2.1.8可調底座adjustablebaseplate插入立桿鋼管底部,通過螺桿和墊座將立桿荷載傳至地基的可調節高度的底座。2.1.9可調托撐adjustableforkhead3插入立桿鋼管頂部,通過U形頂托和螺桿將頂部荷載傳至立桿的可調節高度的頂撐。2.1.10掃地桿bottomreinf貼近地(樓)面最底端插槽座處設置的用于連接立桿根部的縱、橫向水平桿件;包括縱向掃地桿、橫向掃地桿。在立桿最頂端插槽座處設置的用于連接立桿頂部的縱、橫向水平桿件;包括縱向封頂桿、橫向封頂桿。在支撐架豎向或水平向成對設置的扣件式鋼管交叉斜桿。2.1.13單元框架frameunit由縱向和橫向的豎向剪刀撐圍成的矩形結構單元,單元框架是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的基本計算單元。同一立桿跨距內相鄰水平桿豎向距離。2.1.15立桿間距spacinginteryalbetweenstandingtubes同一水平桿步距內相鄰立桿的水平距離,分為立桿縱向間距和立桿橫向間距。2.1.16雙槽鋼托梁doublechannelsteelbeam兩端擱置在立桿插槽座上的梁底模板專用承托橫梁。支撐架中的立桿與水平桿連接節點發生單位轉角(弧度)所需彎矩值。2.2.1荷載和荷載效應G模板支撐體系上的永久荷載標準值;Q模板支撐體系上的施工荷載標準值;4a風荷載標準值;@o基本風壓值;Sa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SG按所有永久荷載標準值G計算的荷載效應值;Sa按施工荷載標準值Q計算的荷載效應值;Swk按風荷載標準值計算的荷載效應值;N立桿的軸向力設計值;N上部結構傳至立桿基礎頂面的軸向力標準值;Nk立桿中由風荷載作用產生的軸向力標準值;NGk立桿中由所有永久荷載作用產生的軸向力標準值之Nqk立桿中由施工荷載作用產生的軸向力標準值;Mw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作用產生的彎矩設計值;M:水平桿彎矩設計值;N'E立桿的歐拉臨界力;Mm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作用產生的彎矩標準值;Fv作用在立桿插槽座節點處的豎向力設計值;pk立桿基礎底面處的平均壓力標準值。2.2.2材料設計指標R。結構構件抗力設計值;C構件或結構達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變形規定限值;E鋼彈性模量;f鋼管鋼材抗拉、抗壓和抗彎強度設計值;Q水平桿端插頭焊接強度(抗剪);fak地基承載力特征值;mZff地基土承載力修正系數。鋼管外徑;t鋼管壁厚;5h計算立桿段立桿步距;立桿步距;a立桿基礎木墊板寬度;673主要構配件的材質及制作質量要求3.1.1插槽式節點應由焊接于立桿上的插槽座、焊接于水平桿桿端的楔形插頭相互承插組成(圖3.1.1)。2343.1.2水平桿端楔形插頭內表面應與立桿插槽座凸緣外表面吻3.1.3水平桿端楔形插頭與立桿插槽座錘擊楔緊后,插頭插入插槽座的深度不應小于插槽座深度的3/4,且應設置便于目視檢3.1.4水平桿公稱長度宜按照300mm模數設置。3.1.5立桿插槽座節點間距宜按照500mm的模數設置節點間距不符合模數的立桿不得用于高度超過6.0m的模板支撐83.1.6架體結構自重可轉化為立桿沿高度承受的每延米架體所有構配件的重量,立桿每延米結構自重標準值宜按本規范附錄A3.2.1立桿、水平桿、剪刀撐斜桿、立桿連接套管鋼管應采用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低壓流體輸送焊定的Q235普通鋼管,其材料機械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3.2.2立桿插槽座、橫桿插頭應采用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制造,其材料機械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3.2.3立桿頂部可調托撐與底部可調底座的螺桿當采用實心碳素結構鋼制作時,其材料機械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其材料機械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無縫鋼管》GB/T8162中規定的20號無縫鋼管的規定。3.2.4可調托撐和可調底座的螺母應采用可鍛鑄鐵或鑄鋼制造,其材料機械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可鍛鑄鐵件》GB/T9440中KTH330-08的規定及現行國家標準《一般工程用鑄造碳3.2.5可調托撐U形頂托板和可調底座墊座板應采用碳素結構鋼制造,其材料機械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和低合金結構鋼熱軋厚鋼板和鋼帶》GB/T3274中的Q235級鋼的規3.2.6剪刀撐所用的鋼管扣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93.2.7插槽式鋼管支撐架主要構配件材質應符合表3.2.7的規3.3制作質量要求3.3.1桿件與插頭、插槽座、套管的焊接質量應滿足下列要求:1應采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在專用工藝裝備上進行;2各焊接部位應牢固可靠;3立桿鋼管插槽座上端應與鋼管4點點焊,焊接點應隨四瓣錐體上口寬度滿焊;4立桿鋼管插槽座下端應與鋼管環形滿焊;5立桿鋼管底部與接長套管應環形滿焊;6焊絲應與鋼管和鑄鋼件材質相匹配,宜采用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氣體保護電弧焊用碳鋼、低合金鋼焊絲》GB/T8110中氣體保護電弧焊用碳鋼、低合金鋼焊絲的要求;7焊縫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中三級焊縫的要求,有效焊縫高度不應小于3.5mm。3.3.2主要構配件的制作質量及形位公差要求,應符合本規范附錄B表B.0.1的規定。3.3.3插槽式鋼管支撐架應采用規格為p48mm×3.5mm的鋼管,外徑允許尺寸偏差應為+0.5mm;鋼管壁厚允許尺寸偏差應為+0.35mm。3.3.4立桿插槽座的大小端楔形角度為7.15°,允許角度偏差應為+0.5°;插槽座高度不應小于40mm,允許尺寸偏差應為+0.5mm;插槽座內徑不應小于49mm,允許尺寸偏差應為+0.5mm。3.3.5插槽座與立桿焊接固定時,插槽座與立桿軸心的同軸度偏差不應大于0.5mm,以單側邊插槽座外邊緣處為測點,插槽座表面與立桿縱軸線正交的垂直度偏差不應大于0.5mm。3.3.6同一立桿上下相鄰插槽座之間距離的尺寸誤差不應大于2mm;水平桿兩端插頭的平行度允許偏差應為+1mm。3.3.7采用套管形式的基桿和頂桿連接套長度不應小于120mm,可插入長度不應小于100mm。套管內徑與立桿鋼管外徑間隙不應大于2mm。3.3.8可調托撐和可調底座的螺桿外徑不得小于36mm,直徑與螺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梯形螺紋第2部分:直徑與螺距系列》GB/T5796.2和《梯形螺紋第3部分:基本尺寸》GB/T5796.3的規定。3.3.9立桿頂部可調托撐和底部可調底座調節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mm;螺桿伸出鋼管長度、可調螺桿與螺母嚙合長度、螺桿插入立桿長度應符合本規范第7.0.5條的規定。3.3.10立桿頂部可調托撐U形頂托板和底部可調底座的墊座板厚度應符合本規范第/7.0.5條的規定,厚度允許尺寸偏差應為+0.2mm,承力面鋼板長度和寬度均不應小于120mm×80mm;承力面鋼板與螺桿應采用環焊,并應設置加勁片或加勁拱度,可調托撐U形頂托板應設置開口擋板,擋板高度不應小于20mm。3.3.11支撐架結構、構配件外觀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2鋼管應平直,直線度允許偏差應為管長的1/500,兩端面4各焊縫有效高度應符合本規范第3.3.1條的規定,焊縫應飽滿,不得存在表面氣孔、夾渣、裂紋和電弧擦傷等缺陷,未滿焊、根部收縮、咬邊和接頭不良等缺陷應滿足三級焊縫的要求;5架體桿件及其他構配件表面應光滑,在連接處不得有毛刺、滴瘤和多余結塊;6可調螺桿在滾壓時應注意滾刀的調節,齒形均勻一致,每滾齒10根應采用螺母試戴,并貫通1/2長度;7可調托撐頂托板和底座墊座板焊接前應檢查工裝是否變形,防止螺桿與板件不垂直、焊接電流應調好,螺桿焊后不得有氣孔及咬邊和焊穿管壁現象;8主要構配件上的生產廠標識應清晰。3.3.12立桿鋼管與插槽座的焊接強度、橫桿與插頭焊接強度以及可調托撐抗壓強度、可調底座抗壓強度的試驗方法和判定標準應符合本規范附錄C表C.0.1的規定。3.4檢驗規則3.4.1插槽式鋼管支撐架構配件產品的檢驗應按下列要求進行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1出廠檢驗應符合下列要求:1)產品出廠前須經加工廠家檢驗合格,并出具合格證2)出廠檢驗項目包括本規范第3.3節中所列全部項目;3)出廠檢驗抽檢項目的抽樣,按照現行國家標準《計數抽樣檢驗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GB/T2828.1規定的要求,逐類逐項進行產品計數抽樣檢查;2屬于下列情況之一的應進行型式檢驗:1)新產品生產或老產品轉廠生產;2)正式生產后如結構、材料、工藝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性能時;3)產品長期停產,恢復生產時;4)出廠檢驗與上次型式檢驗有較大差異時;5)國家、重慶市質量監督機構或行業管理部門提出進行型式檢驗要求時。3.4.2型式檢驗抽樣方法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采用二次正常檢驗抽樣方法,樣本應從受檢查批中隨機抽取,型式檢驗抽樣方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計數抽樣檢驗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GB/T2828.1的有關規定;2構配件每檢查批量必須大于280件,當每檢查批量超過1200件時,應作另一批檢查驗收;3提取的樣本應封存交付檢驗,檢驗前不得修理和調整。3.4.3型式檢驗的判定方法應符合下列規定:1單件構配件應符合本規范第3.1、3.2、3.3節所列要求檢測的項目,方可判定為產品合格;2批量構配件產品應按《計數抽樣檢驗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GB/T2828.1中規定的二次正常抽樣方案進行判定;3產品力學性能、外觀質量、尺寸均合格,才能判定為合格產品。3.4.4經檢驗發現的不合格品剔出或修理后,可按規定方式再次提交檢查。4結構形式與結構總體布置4.1架體結構形式4.1.1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應設計為主要由立桿基礎、立桿、水平桿(包括中間水平桿、掃地桿、封頂桿)、剪刀撐、底座、可調托撐以及插槽式節點組合而成的空間有斜撐框架結構。4.1.2支撐架應為獨立的受力結構,宜保證架體立桿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的軸心受壓受力模式,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單根立桿軸力設計值不宜大于12.0kN;2立桿頂部承受扣件式鋼管封頂桿傳遞的豎向荷載時,水平桿與立桿偏的距不應大于55mm,計算中可不計入該偏的距引起的附加彎矩值。4.1.3嚴禁將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與起重機械、施工腳手架等相連接。4.2架體總體布置4.2.1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架體結構布置應確保外荷載傳力明確。4.2.2在封頂桿與掃地桿之間應設置水平桿。水平桿的步距應根據荷載大小、支模高度由計算進行確定,并應滿足:1當采用插槽座節點間距不符合模數的立桿時,水平桿的步距在滿足荷載計算要求條件下,宜通過搭配立桿基桿和頂桿后根據立桿的插槽座節間距進行均勻設置;2當支撐架高度低于4.0m且立桿軸力設計值小于8.0kN時,水平桿的步距不宜大于1.8m;當支撐架高度在4.0m及以上或者立桿軸力設計值在8.0kN及以上時水平桿的步距不宜大于桿相鄰插槽座節點間距宜接近,變化不應超過40%。圖4.2.3-1基礎頂面高差較小時掃地桿構造2高差較大時,可利用立桿鋼管插槽座節點位差在底跨處坡上方邊緣的水平距離不得小于500mm(圖4.2.3-2)。3245主1圖4.2.3-2基礎頂面高差較大時掃地桿構造4.2.4板底或梁底的封頂桿當采用插槽式水平桿無法滿足要求4.2.5支撐架立桿布置應滿足以下原則:1支撐架縱向和橫向立桿應排列規則,應確保橫向成排、縱2立桿的布置位置和間距應當滿足架體承載力計算要求,梁體下部宜沿梁縱向應設置主承立桿,或在梁體下部采用專用雙槽鋼擱置在立桿插槽座上作為托梁(圖4.2.5),雙槽鋼托梁的構造和計算應按照現行行業標準《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程》JGJ231的相關規定執3沿梁橫向連續設置梁板立桿時,宜從梁支撐架開始向板中央雙向布設,但板中央兩相鄰立桿間距不得大于板底設計立桿4沿板底的立桿間距應與同向梁縱向立桿間距相等或成倍圖4.2.5雙槽鋼托梁抬梁4.2.6當承受荷載較大時,宜在荷載較大部位加密立桿,立桿加密后增設的水平桿應向非加密區延伸至少2跨,并與非加密區水平桿利用扣件扣緊(圖4.2.6)。圖4.2.6支撐架加密區立桿平面布置圖4.2.7支撐架在承受線荷載較大處宜沿梁底縱向和橫向加密立桿,在加密區沿架體豎向宜同時加密水平桿,非加密區立桿、水平桿間距應與加密區立桿、水平桿間距互為倍數(圖4.2.7)。圖4.2.7支撐架不同立桿間距成倍數設置圖5設計荷載5.1荷載分類5.1.1作用于支撐架上的荷載分為永久荷載與可變荷載。5.1.2支撐架上的永久荷載應包含下列內容:1架體的結構自重:包括立桿、接長套管、縱向及橫向水平桿(含端部楔形插槽頭)、水平向及豎向剪刀撐、立桿插槽座、可調托撐等自重;2可調托撐以上的模板面板、連接件、緊固件、支撐主楞及次楞或鋼桁架等的自重;3新澆筑混凝土的自重和鋼筋的自重。5.1.3支撐架上的可變荷載應包含下列內容:1施工人員、材料及施工設備荷載;2泵送混凝土或不均勻堆載等因素產生的附加水平荷載標準值;3水平風荷載。5.2荷載標準值5.2.1支撐架上永久荷載標準值G的取值應符合下列規定:1模板自重標準值應根據混凝土結構模板設計圖紙確定。對肋梁樓蓋及無梁樓板的模板自重標準值(含模板緊固件及主次楞)可按表5.2.1-1的規定取值;表5.2.1-1樓蓋模板自重標準值(kN/m2)肋梁樓蓋樓板模板(含梁模板)2支撐架的架體自重標準值應按支模方案及本規范附錄A表A.0.1計算確定;3新澆筑混凝土(含鋼筋)自重標準值,應按鋼筋混凝土結構物理論重量計算,計算鋼筋混凝土結構物理論重量時,對普通梁鋼筋混凝土可采用重力密度26.0kN/m3,對普通板鋼筋混凝土采用重力密度25.5kN/m3,對特殊鋼筋混凝土結構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4架體其他材料自重標準值:腳手板自重標準值應按表5.2.1-2采用;欄桿與擋腳板自重標準值應按表5.2.1-3采用;架體上安全設施的荷載應按實際情況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網均布荷載標準值不應低于0.01kN/m2。表5.2.1-2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2}5.2.2模板支撐體系上可變荷載標準值的取值應符合下列規1施工人員、設備及堆放施工材料產生的施工荷載標準值Q按均布活荷載考慮,一般情況下可取3.0kN/m2;注:1大型設備,如上料平臺、混凝土輸送泵等可變荷載應按實際情況計算;2采用布料機上料進行澆筑混凝土時,該項荷載標準值取4.0kN/m2。2泵送混凝土或不均勻堆載等因素產生的附加水平荷載標準值,可取計算工況下豎向永久荷載標準值的2%,并應作用在模板支撐架上端水平方向;3作用于架體上的水平均布風荷載標準值應按下式計算:μ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應按照本規范附錄D的規定,根據架體所在地的地面粗糙程度劃分為A、B、C、D00基本風壓值,取0.30kN/m2;μs風荷載體型系數,按本規范第5.2.3條的規定采1懸掛密目式安全立網的模板支撐架體形系數μ-1.360;為密目式安全網擋風系數,取0.8;2插槽式鋼管無遮攔模板支撐架體型系數,應將架體視為50009表3.3.1第33項的規定計算;3模板支撐架應分別進行縱橫兩個方向的風荷載計算,架體部分和上部模板部分應按照兩個獨立的迎風面進行計算,模板部分風荷載水平垂直地作用在迎風面積的形心,支撐架部分的風荷載水平垂直地作用在迎風面桿件節點處。5.3荷載效應組合5.3.1計算支撐架結構或構件承載力極限狀態的強度、穩定性和連接強度時,應采用荷載設計值(荷載標準值乘以荷載分項系數)。5.3.2計算支撐架結構或構件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變形時,各種荷載均應采用標準值(分項系數均取1.0)。5.3.3對于支撐架的承載力極限狀態驗算,應按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采用,并應采用如下設計表達式進行設計:式中y%結構重要性系數,取0.9;S。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Ra結構構件抗力設計值。對于基本組合,荷載效應組合的設計值Sa應從下列組合值中的取最不利值確定:不組合風荷載時:式中SGk按所有永久荷載標準值G計算的荷載效應值;Sou按施工荷載標準值Q計算的荷載效應值。組合風荷載時:式中Sw按風荷載標準值計算的荷載效應值。5.3.4對于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應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采用,并應采用如下設計表達式進行模板支撐架設計:式中C構件或結構達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變形規定限值。對于標準組合,荷載效應組合設計值S可按下式采用:6結構設計6.1基本設計規定6.1.1支撐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應能可靠地承受新澆混凝土的自重和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荷載以及風荷載。6.1.2支撐架的結構設計應依據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和《冷彎薄壁型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8的規定采用以概率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法,采用分項系數的設計表達式進行設計。6.1.3無風荷載作用時,支撐架立桿應按軸心受壓桿件進行簡化計算,當有風荷載作用或立桿頂部采用扣件式鋼管封頂桿傳遞豎向荷載時,立桿應按壓彎構件計算,兩種情況下水平、豎向剪刀撐均不需要進行單獨計算,僅需滿足構造要求。6.1.4支撐架結構設計和計算應包括下列內容:1根據擬澆筑混凝土構件的平面布置和構件形狀、尺寸,繪制模板支撐架立桿、水平剪刀撐平面布置圖;2繪制擬澆筑混凝土構件以及模板支撐架立桿、水平桿、豎向剪刀撐等桿件的縱橫向剖面圖,剖面圖中應注明立桿接長情況、水平桿步距、立桿頂部懸臂外伸自由段長度、立桿間距等;3確定各種作用荷載的標準值,計算各種工況下最不利單肢立桿的內力(彎矩、軸力);4驗算最不利單肢桿件的軸心受壓或偏心受壓的穩定性(考慮穩定性的強度驗算);5當封頂桿作模板主楞承受模板重量時,對封頂桿進行受彎承載力驗算和撓曲變形驗算;6進行風荷載作用下的架體抗傾覆驗算;7進行架體的構造設計;8進行立桿的地基承載力驗算。6.1.5支撐架立桿地基基礎(含樓面)的承載力應滿足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所發生的所有荷載作用,其沉降和變形應滿足地基基礎和混凝土結構設計、施工、驗收規范要求。如遇松軟土、回填土時必須分層夯實,滿足承載力和沉降要求,并采取有效的防水、排水措施,必要時進行硬化處理。6.1.6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結構構件長細比應符合下列規1受壓構件長細比不應大于180;2受拉桿及剪刀撐桿件件長細比不應大于250。6.1.7支撐架中架體或受彎構件變形驗算的變形限值[v]應滿足下列要求:1支撐架中架體的軸向壓縮變形限值或側向撓度限值,宜取計算高度或計算跨度的1/1000;2門洞轉換橫梁的彎曲撓度限值取橫梁跨度的I/400;3封頂水平桿承受模板主楞荷載時,封頂桿的彎曲撓度限值取桿件跨度的1/150和10mm中的較小值。6.1.8鋼材的強度設計值、彈性模量應按表6.1.8采用。表6.1.8鋼材強度設計值、彈性模量(N/mm2)6.1.9立桿插槽座、底座、頂部可調托撐、普通鋼管扣件的承載力設計值應按表6.1.9采用。立桿與插槽座焊接強度(抗滑)水平桿端插頭焊接強度(抗剪)可調托撐承載力設計值(受壓)可調底座承載力設計值(受壓)普通鋼管直角扣件、旋轉扣件(抗滑)6.1.10支撐架立桿鋼管的截面特性應按表6.1.10采用。壁厚t截面慣性矩I回轉半徑1注:當鋼管壁厚不滿足表中要求時,應按實際幾何尺6.2.1支撐架應進行考慮穩定系數的承載力計算,并按如下兩1不考慮風荷載參與組合時,應對架體單元框架進行整體式中N計算立桿段的軸向力設計值(N),應按本規范第6.Lo計算立桿段的計算長度(mm),按本規范第6.2.8i立桿鋼管的回轉半徑(mm),按本規范表6.1.10采A立桿鋼管的截面面積(mm3),按本規范表6.1.10W立桿鋼管的截面模量(mm3),按本規范表6.1.10E立桿鋼管鋼材彈性模量(N/mm2),按本規范表6.1.8采用;M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產生的彎矩設計值(N·f鋼材抗壓強度設計值(N/mm2),按本規范表.2水平封頂桿兼作模板主楞承受次楞荷載時,水平桿抗彎不組合風荷載參與組合時,按下式進行計算:組合風荷載參與組合時(背風面立桿),按下式進行計算:式中NG立桿中由所有永久荷載作用產生的軸向力標準值Nak立桿中由施工荷載作用產生的軸向力標準值Nk立桿中由風荷載作用產生的軸向力標準值(N),按本規范式(6.2.5)計算。6.2.4由風荷載產生的彎矩設計值MN,應按下式進行計算:式中M計算立桿段風荷載作用產生的彎矩標準值(N·Ok風荷載標準值(N/mm2),應按本規范式(5.2.2)計la立桿縱向間距(mm);h計算立桿段的立桿步距(mm)。6.2.5立桿中由風荷載作用產生的軸向力標準值應按下列公式進行計算(正值為軸壓力;負值為軸拉力,圖6.2.5):式中H支撐架高度(mm);B支撐架橫向寬度(mm);L立桿縱向間距(mm);風荷載標準值(N/mm2),應按本規范式(5.2.2)計算。豎向剪刀撐AB=n.h豎向剪刀撐A(a)平面圖風風正Nwk(n。為支撐架橫向立桿跨數)(b)A-A剖面圖6.2.6當支撐架通過連墻件與既有墻、柱進行了可靠連接后,可不考慮風荷載作用于架體引起的立桿軸力,但應考慮風荷載直接作用于立桿上引起的立桿節間局部彎矩;當架體不設置豎向密目安全網時,風荷載引起的立桿軸力較小,可不進行風荷載作用下立桿局部穩定性驗算。6.2.7水平桿的彎矩與撓度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1對于水平桿為采用扣件式鋼管作為連續支撐結構的情況,當連續跨數超過3跨時,宜按3跨連續梁計算;當連續跨數不超過3跨時,應按實際跨數連續梁計算;2對于水平桿為采用插槽式水平鋼管作為不連續支撐結構的情況,應按單跨簡支梁計算;3計算跨度,對于縱向水平桿,應取立桿縱向間距L;對于橫向水平桿應取立桿橫向間距Lb;4計算水平桿彎矩時可只考慮豎向荷載效應。6.2.8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的單元框架按照式(6.2.1-1)進行整體穩定性驗算時,立桿計算長度o應按式(6.2.8)進行確定:式中h計算立桿段的立桿步距(mm);μ立桿計算長度系數,應按本規范附錄F表F.0.1取β掃地桿離地高度與頂部懸臂長度修正系數,應按表6.2.8-1取值;βH單元框架立桿計算長度的高度修正系數,應按表6.2.8-2取值。r3456注:1表中字母含義為:n單元框架的x向跨數;a?掃地桿離地高度與步距之比;a2頂部懸臂長度與步距之比;a?和α2中的較大值;2其中的x向定義如下:跨數大的方向;向進行計算,β取計算結果的較大值。6.2.9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按照式6.2.1-2)進行局部穩定性驗算時,立桿計算長度Lo應按式(6.2.9)進行確定:式中a?掃地桿離地高度與步距之比;a2頂部懸臂長度與步距之比;6.2.10支撐架結構當單元框架進行立桿加密時(圖6.2.10),加密區立桿的穩定系數應在未加密時立桿穩定系數φ的基礎上按以下兩種情況進行計算:1水平桿步距不加密時,按式(6.2.10-1)進行計算;2水平桿步距加密時,按式(6.2.10-2)進行計算。Qb水平桿端插頭焊接強度(抗剪),按本規范表6.1.96.2.12門洞轉換橫梁應按照現行國家規范《鋼結構設計規范》式中gk支撐架結構自重標準值與迎風面積的比值wk風荷載標準值(N/mm2)。6.2.14符合下列情況之一時,可不進行支撐架結構的抗傾覆驗2支撐架結構的高寬比不超過2.5時。A。立桿基礎底面積(mm2),不宜超過0.3mm2;m4立桿地基土承載力修正多年填積土注:1立桿地基應有良好的排水措施,支條形木墊板前將原土表面夯實夯平;6.3.2當立桿支承于結構構件上時,為保證支承構件成品質量和結構安全,上下層樓面立桿宜對齊,當上下層樓面立桿不對齊時應按照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或《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的有關規定對樓面板進行承載力驗算。6.3.3立桿基礎底面積Ag的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1立桿下部設置固定底座或可調底座時,立桿基礎底面積Ag的取底座面積;2當在夯實整平的原狀土或回填土上設置立桿時,其下鋪設寬度不小于200mm的條形木墊板時,立桿基礎底面積可按式(6.3.3)計算:b沿木墊板鋪設方向相鄰立桿間距(mm)。7構造要求7.0.1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的搭設高度不宜超過8m;當超過8m時,應另行專門設計。7.0.2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應根據擬澆筑混凝土結構平面布置、構件形狀和尺寸、澆筑高度、樓層高度、構件跨度、施工工藝、施工順序等實際情況,選取適合的架體幾何參數,架體應具有傳力明確、構造簡單、空間幾何穩定的特點。7.0.3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應設置掃地桿,縱、橫向水平桿及水平、豎向剪刀撐;當有既有結構時,支撐架應與既有結構可靠連接,并宜符合下列規定:1水平桿的端部宜采用可調底座、可調托撐或增加短的水平桿的方式與四周構、建筑物頂緊;2豎向連接間隔不宜超過2步,宜優先布置在水平剪刀撐3水平縱、橫方向連接間隔不宜超過8m;4附柱、墻拉結桿件距支撐架主節點不宜大于300mm;5當遇柱時,宜采用抱柱連接措施,并應滿足下列要求:1)抱柱鋼管應向相鄰架體延伸至少1跨并與相鄰架體利用扣件扣緊;2)抱柱鋼管與相鄰架體豎向框架的水平距離不應超過300mm(圖7.0.3)。1237.0.4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每排每列立桿的縱、橫向之間應采用水平桿連接,水平桿應滿足下列要求:1在立桿最頂端插槽座處設置一道水平桿作為封頂桿,當梁底封頂桿與板底水平桿不在同一高度上時,梁底封頂桿應向板底立桿雙向延長不少于2個跨距并與立桿固定;立桿上端包括可650mm(圖7.0.4);圖7.0.4帶可調托撐的立桿伸出頂層水平桿的懸臂長度(mm)2在立桿的最底部插槽座處設置一道縱、橫水平桿作為掃地桿,掃地桿距離地面高度不應超過550mm。7.0.5立桿的底部可調底座、頂部可調托撐以及基礎應滿足下列要求:1當立桿軸力設計值大于8kN時必須在立桿頂部設置可調撐托;2立桿頂部可調托撐頂托板厚度不得小于5mm;3當立桿基礎頂面有高差時,立桿底部與基礎頂面之間應設置可調底座進行調整,底座墊座板厚度不得小于6mm;4底部可調底座、頂部可調托撐螺桿伸出鋼管頂部或底部的長度均不得大于300mm;5螺桿插入立桿內的長度均不得小于150mm;6螺桿外徑與立桿鋼管內徑的間隙不得大于3mm,安裝時應保證上下同心;7調節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mm;8可調螺桿與調節螺母嚙合長度不得少于5扣;9當立桿基礎為土層時,立桿底部與基礎頂面之間應設置木墊板,木墊板厚度應不小于50mm,寬度應不小于200mm,長度應不小于2跨。7.0.6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應根據荷載大小、支模高度確定立桿間距,立桿間距應滿足立桿承載力計算結果,且不宜大于7.0.7當支模高度在6.0m及以上時,立桿的套管對接頭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7.0.8支撐架剪刀撐(圖7.0.8)設置應滿足下列要求:1在架體外側周邊及內部縱、橫向分別由底至頂設置連續封閉豎向剪刀撐,豎向剪刀撐的布置宜均勻、對稱,剪刀撐跨越立桿不應大于6跨(按立桿不加密時確定的跨數);2在豎向剪刀撐頂部交點平面內應設置連續封閉水平剪刀撐;掃地桿的設置層平面內應設置連續封閉水平剪刀撐;水平剪刀間隔層數不應大于6步;3水平剪刀撐跨越立桿跨數宜與豎向剪刀撐跨越立桿跨數相一致。(a)平面圖(b)A-A剖面圖圖7.0.8架體剪刀撐布置圖1豎向剪刀撐兩個方向的交叉斜桿宜分別設置在立桿的兩2豎向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應在45°~60°之間,豎向剪刀撐斜桿底端應與地面頂緊;3豎向和水平向剪刀撐斜桿應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立桿或水平桿上,豎向剪刀撐扣件中心宜靠近主節點;4剪刀撐桿件接長時應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800mm,并應等距離設置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且兩端扣件應在離桿端不小于100mm處固定。7.0.10獨立的插槽式鋼管支撐架的高寬比不宜大于2.5,當超過2.5時,應至少采取如下加強措施之一:1將架體超出頂部加載區投影范圍向外延伸布置(2~3)跨的措施將下部架體尺寸擴大;2與主體結構的墻、柱等構件進行剛性連接,連接構造應符合本規范第7.0.3條的規定。7.0.11當模板支撐架設置門洞通道時(圖7.0.11),應符合下列1通道上部應架設轉換橫梁,橫梁應經過設計計算確定;2橫梁支座下部立桿應加密,并應與架體連接牢固,立桿不應少于4排,每排橫距不應大于300mm;3當門洞作為車行通道時,門洞凈空、車輛限速以及警示設施、防撞擊設施的設置應符合現行地方標準《跨越式施工支架技術規程》DBJ50-112的規定;4轉換橫梁下部應設置縱橫向型鋼分配梁作為支座;5門洞頂部必須采用硬質材料全封閉。1加密立桿;2縱橫向型鋼分配梁;3轉換橫梁;4門洞凈空(僅車行通道有此要求);5警示設施及防撞設施(僅用于車行通道)8.1施工準備8.1.1支撐架施工前應根據擬澆筑結構物情況、地基承載力、搭設高度,根據本規范的規定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應經審核批準后方可實施。8.1.2支撐架在安裝、拆除作業前,項目技術負責人或方案編制人員應當根據專項施工方案和本規范的要求,對現場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作業人員應正確理解其施工順序、工藝、工序、作業要點和搭設安全技術要求等內容,并履行簽字手續。8.1.3對進入施工現場的支撐架桿件、構配件質量應在使用前按本規范的要求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產品不得使用。8.1.4經檢驗合格的構配件(含加工件)按品種、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平穩,堆放場地不得有積水。8.1.5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搭設與拆除前應對場地進行清理、平整并采取排水措施使排水暢通。8.1.6支撐架搭設前,在其安全距離范圍以外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必要時設立隔離設施。8.1.7當采用預埋方式設置連墻件時,應征得設計單位同意,并按設計要求預埋。8.2地基與基礎8.2.1支撐架結構的地基應堅實可靠。當地基土不均勻時,應進行處理。8.2.2支撐架地基與基礎的施工,應根據架體所受荷載、土質情況與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的有關規定進行。8.2.3壓實土地基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的相關規定;灰土地基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的相關規定。8.2.4支撐架基礎必須按專項施工方案進行施工,并應按地基礎承載力要求進行驗收。8.3.1立桿設置位置應在對基礎、預留預埋件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按專項施工方案確定的位置放線測量。8.3.2支撐架立桿底座、墊板應準確放置在定位線上,在放置底座、墊板后應按先立桿、后水平桿再剪刀撐的順序安裝。8.3.3立桿的搭配應符合本規范第3.1.5條、7.0.7條以及專項施工方案的規定,立桿應通過連接套管接長。8.3.4水平桿端楔形插頭內表面與立桿插槽座凸緣外表面的吻合度、承銷索的自鎖抗拔脫要求應符合本規范第3.1.2條、第3.1.3條的規定。8.3.5首步模板支撐架搭設完后,應校正水平桿步距、水平偏差,立桿的縱、橫間距、垂直度偏差。在搭設完成后對模板支撐架進行檢查,模板支撐架立桿垂直偏差不應大于模板支撐架高度的1/500,且不大于15mm。8.3.6模板支撐架應與主體結構的墻、柱牢固拉接。架體高寬比大于2.5倍的獨立支撐系統,應按本規范第7.0.10條的規定加設保證整體穩定的構造措施。8.3.7在多層樓板上連續設置模板支撐架時,上下層立桿宜在同一軸線上。8.3.8模板支撐架應設置保證人員上下的安全設施、防護設施。8.4檢查與驗收8.4.1模板支撐架應在以下階段對相關部位進行分階段檢查驗1施工準備階段,對進場構配件進行檢查驗收;2在基礎完工后架體搭設前,對基礎進行檢查驗收;3在搭設完成后,對模板支撐架進行檢查驗收;4在模板施工完成后混凝土澆筑前,對安全防護設施進行檢查驗收。8.4.2模板支撐架應在投入使用前進行總體檢查驗收。8.4.3檢查與驗收應具備以下資料:1專項施工方案,相關變更文件;2構配件、基礎、架體,防護設施等各階段的施工記錄及質量檢查記錄;3安裝過程中出現的重要問題及處理記錄。8.4.4支撐架在施工準備到投入使用前各階段,由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組織進行分階段驗收,驗收內容應在執行本規范第8.4.3條的基礎上,分別按本規范第8.4.6、8.4.7、8.4.8、8.4.9條的規定進行,形成階段檢查驗收記錄(采用附錄G表G.0.1-1)。驗收分為以下兩種形式:1當由施工單位直接施工時,驗收人員包括: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安全、質量和施工人員、現場專業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經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及現場專業監理工程師簽字后,方可進入后續工序的施工;2當由模板支撐架專業分包單位施工時,驗收人員包括:專業分包單位項目技術人員、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安全、質量和施工人員,現場專業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經專業分包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及現場專業監理工程師簽字后,方可進入后續工序的施工。當前一階段未檢查驗收合格時,不得進行后一階段的施工。8.4.5支撐架在投入使用前,應由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組織進行總體驗收,驗收人員包括: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安全、質量和施工人員,監理單位項目總監和專業監理工程師以及模板支撐架專業分包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參加。驗收內容為在核查分階段檢查驗收記錄的基礎上,形成總體安裝檢查驗收記錄(采用附錄G表G.0.1-2)。驗收合格,經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及項目專業監理工程師、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后,方可投入使用。8.4.6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的構配件應按以下規定進行檢查與驗收:1對進場的立桿鋼管(含插槽座)、水平桿(含插頭)等材料的質量合格證、生產許可證、質量(性能)檢驗報告進行復核,并對其表面觀感、重量、壁厚、焊接質量等物理指標進行抽檢;2對鋼管、可調托撐、底座、插槽座、插頭、焊接部位的外觀以及插槽節點緊固程度抽檢數量不得低于安裝用量的30%,發現質量不符合本規范附錄B表B.0.1的要求、情況嚴重的,要進行100%的檢驗,并隨機抽取外觀檢驗不合格的材料(由監理見證取樣)送法定專業檢測機構進行檢測;3新鋼管(含插槽座、插頭)的檢查與驗收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有產品標識、產品質量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2)應有質量檢驗報告,鋼管材質檢驗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金屬材料室溫拉伸試驗方法》GB/T228的有關規定,其質量應符合本規范第3.2.1、3.2.2條的規定;3)鋼管外徑、壁厚的偏差、外觀質量、插槽座及插頭焊接質量應符合本規范第3.3節的規定;4)立桿插槽座與水平桿插頭承插連接的緊固程度應滿足本規范第3.1.2、3.1.3條的規定;4舊鋼管(含插槽座、插頭)的檢查與驗收應符合下列規定:1)鋼管表面銹蝕深度不應超過0.18mm。銹蝕檢查應每年一次,檢查時,應在銹蝕嚴重的鋼管中抽取3根,在每根鋼管銹蝕嚴重的部位橫向截斷抽樣檢查;2)鋼管彎曲變形應符合本規范附錄B表B.0.1的規定;3)立桿插槽座與水平桿插頭承插連接的緊固程度應滿足本規范第3.1.2、3.1.3條的規定;5立桿插槽座、水平桿插頭應有生產許可證、法定檢測單位的測試報告和產品質量合格證。當對插槽座和插頭質量有懷疑時,應按本規范第3章規定的方法和質量要求抽進行樣檢測;6桿件焊接后,立桿鋼管與插槽座的焊接強度、橫桿與插頭焊接強度應有法定檢測單位的測試報告,當對焊接質量和強度有懷疑時,應按本規范附錄C規定的方法和判定標準進行抽樣檢7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構配件材料檢查與驗收應符合本規范附錄G表G.0.1的要求;8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構配件存在下列條件之一時應報1)桿件有裂紋,或有空洞,或銹蝕深度超過0.18mm,無法采用將缺陷部分割掉的方法改制成小規格構件時;2)桿件直線度偏差大于鋼管長度的5/1000,無法采用將彎曲部分割掉的方法改制成小規格構件時;3)桿件斷面對軸線的垂直度大于1mm,無法采用將彎曲部分割掉的方法改制成小規格構件時;4)立桿端頭孔徑明顯變形出現扁頭,無法采用將扁頭部分割掉的方法改制成小規格構件時;5)立桿與插槽座焊縫、水平桿與插頭焊縫開裂,無法全部補焊時;6)水平桿插頭楔入立桿插槽座后喪失抗滑拔脫能力時。8.4.7支撐架基礎應重點檢查和驗收下列內容:1地基的處理、承載力、沉降控制等要求應符合專項施工方案的要求;2土層上的承載體基礎的型式、施工質量等應符合專項施工方案的要求;3地基、基礎應平整堅實,立桿與基礎間應無松動、懸空現象,底座和墊板應符合規定;4地基、基礎周邊設置的排水溝應進行硬化處理,不得有開裂現象,不得對基礎有侵蝕。8.4.8架體結構應重點檢查和驗收下列內容:1架體的立桿、水平桿、可調托撐、可調底座及連接件的品種、規格應符合本規范第3章的規定;2立桿間距、水平桿步距、掃地桿設置、封頂桿設置、剪刀撐設置、架體連墻加固措施應符合專項施工方案和本規范第7章的規定;3水平桿端楔形插頭內表面與立桿插槽座凸緣外表面應充分吻合;4架體的實測項目容許偏差應滿足表8.4.8的規定。檢查項目允許偏差(mm)1≤H/500,且不大于1523545568.4.9安全防護設施應重點檢查和驗收下列內容:防護等應符合專項施工方案要求;2支撐架四周應根據周邊環境設立安全區,其設立的圍擋、警示標志應符合有關規定。8.5使用與監測8.5.1模板支撐架的使用應在對架體進行總體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宜在鋼筋安裝、混凝土澆筑階段實施監測監控。8.5.2模板支撐架在使用過程中,嚴禁拆除構配件。8.5.3混凝土澆筑前,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項目總監理工程師應確認具備混凝土澆筑的安全生產條件后,簽署混凝土澆筑令,方可澆筑混凝土。8.5.4混凝土澆筑過程應符合專項施工方案的要求,確保支撐系統受力均勻,避免引起模板支撐系統的失穩傾斜。混凝土澆筑順序應符合下列規定:1框架結構中連續澆筑立柱和梁板時,應按先澆筑立柱,后澆筑梁板的順序進行;2澆筑梁板或懸臂構件時,應按先從沉降變形大的部位向沉降變形小的部位順序進行。8.5.5模板支撐架在使用過程中,應進行例行檢查、專項檢查和全面檢查,其檢查時機和檢查內容應滿足如下規定:1支撐架結構應進行日常的例行檢查與整改,例行檢查應針對下列內容開展:1)基礎應無積水,基礎周邊排水有序;2)架體各部件的品種、規格、空間尺寸等應符合安全專項方案及本規范的要求;3)架體應無明顯變形,立桿、水平桿及連接件、連墻加固4)安全防護設施應符合專項施工方案及本規范的要求;5)監測監控點完好;6)應無超載使用工況,其他設施或設備不得與之相連接;2支撐架在6級及以上大風、洪水、雷擊、雨雪來臨前,應組織專項檢查,對可能造成坍塌事故的潛在隱患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并將人員撤離至安全區域;3支撐架在使用過程中,當遇到下列異常情況后,則應進行全面檢查,對檢查發現的隱患應在整改后經檢查確認符合使用前的驗收條件時,在形成檢查驗收記錄后方可繼續使用:1)遇到六級及以上大風或大雨或遭受洪水淹沒后;2)凍結的地基土解凍后;3)停用超過一個月后;4)架體遭受外力撞擊作用后;5)其他異常情況發生后。8.5.6當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宜對支撐架進行預壓及監測:1承受重載或設計有特殊要求時;2地基為不良地質條件時;3其他被認定為危險性較大的模板支撐架時。8.5.7支撐架使用過程中,宜在以下階段(工況)對以下部位進行沉降和位移以及內力監測:1在支撐架安裝完工后,對基礎進行監測;2在模板、鋼筋安裝完工后,對基礎、支撐架進行監測;3在混凝土澆筑完成60%、80%、100%后,對基礎、支撐架進行監測;4在混凝土終凝前后,對基礎、支撐架進行監測。8.5.8當架體需進行位移監測時,位移監測點的布置可分為基準點和位移監測點,其布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每個架體結構應設置基準點;2在架體的頂層、底層及不超過5步設置位移監測點;3監測點宜設置在架體角部和四邊的中部位置。8.5.9支當架體需進行內力監測時,其測點布置應符合下列規1單元框架中受力較大的立桿宜布置測點;2單元框架的角部立桿宜布置測點;3高度區間內測點數量不應少于3個。8.5.10支撐架在使用過程中的監測監控宜采用儀器定量監測、視頻定性監測和人員巡視檢查相結合的方式。8.5.11監測點應穩固、明顯,應設監測裝置和監測點的保護措施。8.5.12監測項目的監測頻率應根據支撐架規模、周邊環境、自然條件、施工階段等因素確定。架體使用過程中,位移監測頻率不應少于每日1次,內力監測頻率不應少于2小時1次。監測數據變化量較大或速率加快時,應提高監測頻率。8.5.13支撐架專項施工方案中應明確支撐架監測監控的內容,監測方法與頻率和報警值等。8.5.14監測資料宜包括監測方案、內力及變形記錄、監測分析及結論。8.5.15監測報警值應采用監測項目的累積變化量和變化速率值進行控制,并應滿足表8.5.15規定。限值內力近3次讀數平均值的1.5倍近3次讀數平均值的1.5倍注:H為支撐結構高度。8.5.16當沉降監測值超過報警值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撤離作業人員,并采取相應的加固措施后方可繼續施工。8.5.17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啟動安全應急預案:1監測數據達到報警值時;2支撐架的荷載突然發生意外變化時;3周邊場地出現突然較大沉降或嚴重開裂的異常變化時。8.6.1專項施工方案中應完善支撐架的拆除順序和措施,特別是分段、分立面拆除時,應合理確定分界位置,并保證分段拆除后模板支撐架的穩定性。8.6.2支撐架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才能拆除;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同條件養護的混凝土立方體試件抗壓強度應符合表8.6.2的規定。構件跨度(m)達到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的百分比(%)板梁8.6.3支撐架拆除前應先行清理支撐架上的材料、施工機具及其他多余的雜物;應在支撐架周邊劃出安全區域,設置警示標志,并派專人警戒,嚴禁非操作人員進入作業范圍。8.6.4支撐架的拆除順序、工藝應符合專項施工方案的要求。當專項施工方案無明確規定時,應符合以下規定:1應按先搭設后拆,后搭設先拆的拆除原則;2拆除必須自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層同時拆除作業,分段拆除的高度不應大于兩層;3梁下架體的拆除,應從跨中開始,對稱地向兩端拆除;懸臂構件下架體的拆除,應從懸臂端向固定端拆除;4設有連墻(柱)件的支撐架,連墻(柱)件必須隨模板支撐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柱)件全部或數層拆除后再拆除支撐9安全管理9.0.1支撐架的安裝與拆除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取得建筑施工腳手架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其他相關施工人員應掌握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9.0.2支撐架的構配件、基礎、安裝、安全防護應按本規范第8.4節的規定進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9.0.3構配件材質和制作質量要求必須符合本規范第3章的要求,支撐架構配件出廠文件應有產品標識、主要技術參數、產品使用說明書及產品質量合格證。9.0.4支撐架在安裝或拆除過程中,應符合下列規定:1應設有專人監護施工,發現隱患應立即報告有關人員處2支撐架安裝和拆除過程中,在其安全距離范圍以外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必要時設立隔離設施,并派人巡視,嚴禁非操作人員進入作業范圍;3安裝在2m及以上時,應按現行行業標準《建筑施工高處4拆除過程中嚴禁拋擲作業;5架體的外電防護應按現行行業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的有關規定執行;6夜間不宜進行支撐架安裝與拆除作業;7在架體安裝或拆除過程中,不應將鋼管和配件堆放在外8安裝或拆除過程中如遇中途停歇,應將桿件有效固定,不得松動、浮擱或懸空,確保架體處在安全狀態,如停工時間較長應重新檢查后方可繼續施工;9在支撐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9.0.5支撐架作業層上施工荷載不得超過設計允許荷載。附錄A支撐架自重標準值A.0.1支撐架立桿沿高度承受的每延米架體所有構配件自重的標準值可按表A.0.1的規定取用。步距h立桿縱向間距L(m)刀撐桿件(含扣件)、頂部可調托撐重量;2表內中間值可按線性插值計算。附錄B主要構配件的制作質量及形位公差要求B.0.1支撐架主要桿件及配件的制作質量及形位公差應符合表檢查項目公稱尺寸(mm)或示意圖允許偏差△鋼管尺寸(mm)端部撓曲士鋼管彎曲鋼管尺寸(mm)端部撓曲±±鋼管彎曲LL檢查項目允許偏差△可調托撐可調底座兩義)33+0.5中中和中和34B年注:L為鋼管長度(mm)。附錄C主要構配件的強度試驗方法C.0.1插槽式鋼管支撐架主要構配件的強度試驗應按照表C.0.1的規定。荷載值(kN)試驗項目簡圖荷載值(kN)PP那載速度:分兩次加載(kND:→30(持荷2min)錯位現象P那載速度:分兩次加載(kN:→25(持荷2min)試驗項目荷載值(kN)PP加載速度:分兩次那載(kND:→50(持荷2min)PP第一次(kN)第二次(kN)0→50(持荷2min)附錄D風壓高度變化系數D.0.1對于平坦或稍有起伏的地形,風壓高度變化系數應根據地面粗糙度類別按表D.0.1確定。地面粗糙度可分為A、B、C、D四類:A類指江河、湖岸地區;B類指田野、鄉村、叢林、丘陵及房屋比較稀疏的鄉鎮和城市C類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區;D類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較高的城市市區。離地面高度(m)ABCD5注:兩高度之間的風壓高度變化系數按表中數據采用線性插值確定。附錄E支撐架鋼管軸心受壓穩定系數E.0.1支撐架立桿作為軸心受壓構件的穩定系數φ(b類截面軸心受壓構件Q235鋼)應符合表E.0.1的規定。λ01234567890續表E.0.1λ0123456789注:當A>250時,φ。附錄F支撐架的計算長度系數F.0.1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中單元框架的計算長度系數μ應符合表F.0.1的規定。表F.0.1單元框架計算長度系μK345πK56nx單元框架的x向跨數;立桿的y向間距(mm);h立桿步距(mm);式中:I立桿的截面慣性矩(mm4附錄G支撐架驗收記錄表G.0.1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分階段質量檢查驗收記錄采用表G.0.1-1;支撐架總體安裝驗收記錄采用表G.0.1-2。序檢查項目12345674)模板施工完成后混凝土澆筑前;2.檢查項目按本規范第8.4.6、8.4.7、8.4.8、8.4.9條的規定進行。序序驗收編號:高度操作人員審程序符合性架體構配件偏差(mm)實際情況(mm)性(H為架體高度)且+15可調可調基礎承載力水平桿剪刀撐豎向水平向斜桿與地面夾角結論:檢查人員:項目技術負責人:項目經理:結論:專業監理工程師:總監理工程師:本規范用詞說明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2標準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行時,寫法為:“應符合……的規定(或要求)"或“應按……執行”。引用標準名錄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5《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6《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7《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范》GB500188《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9《碳素結構鋼》GB/T70010《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59112《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13《低壓流體輸送焊接鋼管》GB/T309114《建筑腳手架用焊接鋼管》YB/T420215《無縫鋼管》GB/T816216《可鍛鑄鐵件》GB/T944017《氣體保護電弧焊用碳鋼、低合金鋼焊絲》GB/T811018《梯形螺紋第2部分:直徑與螺距系列》GB/T5796.219《梯形螺紋第3部分:基本尺寸》GB/T5796.320《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GB/T1135221《金屬材料室溫拉伸試驗方法》GB/T22822《計數抽樣檢驗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GB/T2828.123《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2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6《跨越式施工支架技術規程》DBJ50-112建筑施工插槽式鋼管模板支撐架安全技術規范條文說明 732術語和符號 74 742.2符號 753主要構配件的材質及制作質量要求 3.1主要構配件 763.3制作質量要求 774結構形式與結構總體布置 4.1架體結構形式 784.2架體總體布置 5設計荷載 5.1荷載分類 5.2荷載標準值 5.3荷載效應組合y 6結構設計 6.1基本設計規定/ 6.2架體設計計算 7構造要求 8施工與驗收 8.1施工準備 8.2地基與基礎 8.4檢查與驗收 1008.5使用與監測 9安全管理 1.0.2插槽式鋼管支架目前在重慶地區僅用作模板支撐架,如果用于雙排外腳手架,則會因為兩排架體之間的插槽連接可能會出現松動而導致外排架體的安全性;同時,插槽式鋼管支架的橫桿不伸出架體,因此連墻件的設置變得困難,鑒于此,本規范僅對插槽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螃蟹收購協議合同
- 免責協議合同
- 美發合作合同協議
- 中間商返款協議合同模板
- 景區觀光車承包合同協議
- 特產購銷合同協議
- 木門售后協議合同
- 樓頂拆裝安全合同協議書
- 圖文價格協議合同
- 怎么取消合同協議
- 教育評價改革的創新路徑與實踐方案
- 2024遼寧能源集團所屬能源投資集團招聘3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秋兒童發展問題的咨詢與輔導終考期末大作業案例分析1-5答案
- 中華護理學會科研課題申請書
- 學生宿舍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共25頁)
- 現金流量表培訓課件(共90頁).ppt
- 相互尊重、理解、信任.ppt
- 壓蓋機設計說明書參考資料(精編版)
- ××關于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施工組織課程設計(完整版)
- 工程參建各方責任主體開展質量安全提升行動責任清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