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高中地理第一冊21流水地貌說課課件共43張_第1頁
湘教高中地理第一冊21流水地貌說課課件共43張_第2頁
湘教高中地理第一冊21流水地貌說課課件共43張_第3頁
湘教高中地理第一冊21流水地貌說課課件共43張_第4頁
湘教高中地理第一冊21流水地貌說課課件共43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態

第一節流水地貌(第1課時)說課(1)、教材分析:本節課以河流地貌為案例,剖析外力對地表形態的塑造過程,以及河流地貌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新教材通過閱讀、探究和實驗設計等方式,展示了流水地貌的多樣性。對于滑坡和泥石流的成因、危害、預防和應急方法的探索,更深化了本節課的內涵。所以我把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分成兩個課時。第一課時,流水侵蝕和沉積地貌。第二課時,滑坡和泥石流。本次我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一、我想:(2)、教學目標: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視頻、圖像,識別3~4種地貌,描述其景觀的主要特點。素養目標:1.能夠辨識流域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類型,并歸納其空間分布特征。(區域認知)2.能夠說出不同的河流地貌類型,并簡單分析其形成過程,以及該地貌的形成與其他自然地理要素、與人類活動的相互影響。(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3.能夠通過野外實踐,對河流地貌進行深入觀察。(地理實踐力)一、我想:教學重點:1.流水形成侵蝕地貌與堆積地貌的理解;2.河流地貌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教學難點:1.河流演變過程中凹岸侵蝕和凸岸堆積的分析;2.河流階地形成過程的分析。(3)、學情分析:通過初中的學習,學生已了解部分流水地貌。但是僅限于背誦,而不太理解其形成過程。高中更加注重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地理實踐力,高一的學生,由于閱歷淺,不善于觀察,知識面還不夠寬等原因,分析較深層次問題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所以本堂課的重點是提高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地理并解釋解決地理現象的能力,即地理實踐力。二、我上課:

主線是創設騎行湘江的情境下,按照我騎行的路線,分三站仔細觀察,并思考我提出問題。然后結束近10公里想象中的騎行。在思想上繼續擴展,思考流水在河流的不同時間,不同位置,還會形成哪些地貌?

看圖說話的環節就屬考察學生的區域認知力和地理實踐力的時候。最后通過一個圖片與地點匹配的活動加強理解不同位置的河流地貌類型,課堂練習提升學生知識的應用能力。騎行之旅,見證大美株洲河床形態怎樣?為什么?流經地區的地形地勢特征?推測下10-100萬年以后株洲段湘江的特征?湘江北去,株洲段湘江東岸是侵蝕岸還是沉積岸?一、流水侵蝕地貌1、河曲地貌、牛軛湖(地勢平坦,形如牛軛)參考課本40頁,閱讀牛軛湖形成過程1、河水侵蝕河岸,河曲側向自由發展,形成曲流2、河床彎曲愈來愈大,出現狹窄曲流頸3、洪水期截彎取直,河水從截彎取直部位流走,原河曲被廢棄,稱為牛軛湖1騎行打卡

號站:石峰大橋下河岸邊有哪些人類活動?為什么如此分布?2騎行打卡

號站:蘆淞大橋下思考:(1)河東和河西的河床有何不同?(2)哪一邊是上游?(3)若株洲地區發生地震,導致整體地殼抬升,湘江河床會發展成什么地貌?描述其特征。河流階地河流階地:一般洪水不能淹沒、在河谷兩側呈階梯狀分布的地形。河漫灘洪水位枯水位階地面分布有河流堆積物,相對平坦,組成物質通常顆粒較細,土質較為肥沃,居住地和耕地的場所。河谷地區:河流階地3騎行打卡

號站:株洲大橋下株洲大橋橋墩的數量和形態特征?對水流和其攜帶的泥沙有什么影響?站在株洲大橋上,俯瞰江心洲,請描述其特征?形態,地勢,顆粒大小觀察水位標,我騎行的時間是什么季節?44.41m流水在河流的不同時間,不同位置,還會形成哪些地貌呢?

看圖說話沖積扇或洪積扇:什么地區,什么時候,什么位置?什么特征?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區,豐水期或者洪水期,河流出山口,以谷口為頂點,形似張開折扇,扇頂至扇緣,地勢逐漸降低,堆積物由粗到細。峽谷:什么地區,什么位置?什么特征?濕潤半濕潤地區,河流上游地區,峽谷:岸壁較陡,谷底狹窄,縱深大于寬度,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見巨大石塊和卵石1盆地地區或河流中下游地區,地勢平坦開闊,物顆粒較小,泥沙堆積,土壤肥沃,適宜生活和農業耕作。沖積平原:什么地形,河流什么位置?什么特征?三角洲:河流什么位置?什么特征?河流入海口,多呈三角形,地勢平坦,河網稠密,河道由分汊頂點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狀分布。丹霞地貌:是由紅色砂巖、礫巖構成,因巖層呈塊狀結構和富有易于透水的垂直節理,經流水侵蝕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陡崖坡。如:廣東仁化丹霞山、甘肅張掖等。活動:將下列四個地點的地貌與對應位置匹配1234ABCD活動:將四個數字填入與之對應的字母后A()B()C()D()1234課堂練習:【2018江蘇卷】長江荊江段河道曲折易變,天鵝洲故道群是長江裁彎取直后廢棄的古河道。圖13為“天鵝洲故道群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1.荊江段河道裁彎取直可以()A.加速洪水下泄

B.增加河床淤積C.減少上游來水量

D.縮短航運里程2.曾經位于長江南岸的是()A.麋鹿保護區所在地

B.六合垸所在地C.張智垸所在地D.永合垸所在地ADBD【2018年全國卷Ⅱ】圖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單側斷面。該河段兩岸依次分布著海拔不同的四個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積著河流沉積礫石。礫石的平均礫徑T3>T0>T2>T1。洪水期河水僅能淹沒T0。據此完成3–5題。6.面積仍在擴大的平坦面是()A.T0

B.T1

C.T2

D.T37.該斷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時期為()A.T3形成時期

B.T2形成時期

C.T1形成時期

D.T0形成時期8.推測該河段所在區域的地殼經歷了()A.持續下降

B.持續抬升

C.間歇性下降

D.間歇性抬升AAD課堂小結流水地貌流水侵蝕地貌:河曲地貌、牛軛湖、河流階地、峽谷、丹霞地貌等流水沉積地貌:江心洲、沖積扇(洪積扇)沖積平原、三角洲等作業:預習滑坡和泥石流與地貌,搜集相關自然災害的信息三、我寫:流水地貌流水侵蝕地貌:河曲地貌、牛軛湖、河流階地、峽谷、丹霞地貌等流水沉積地貌:江心洲、沖積扇(洪積扇)沖積平原、三角洲等主板書:第一節流水地貌副板書:1、描述地貌特征的專業術語:形態、地勢、沉積物顆粒大小等2、長江上中下游分界圖ABCD四、我反思

優點:本節的課堂設計,以騎行湘江為主線,既貼近生活又有新意,整個上課的氛圍比較輕松,學生發言的比較多。本堂課不管是觀察地貌和現象,還是描述現象和思考討論原因,都是以學生為主角,激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盡情表達。本堂課最大的優點是,以學生為主的生成性課堂,學生能夠觀察到的信息比我想象中的要多,所以也鍛煉了我的臨時應變能力。比如說,他們發現株洲的天很藍,湘江風光帶冬天有野花,河東房子比河西密集高大,江心洲的西側形態平直,旁邊水顏色深,說明水深;東側比較凌亂,水淺。正是這些發現,讓我真心表揚了學生們的觀察力,同時也順便提升了本節課的專業水平,江心洲西側的航道和豐水期的航道變化,正告訴了我們事物是不斷變化的,同一個地點在不同的時間段,其主要外力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