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八年級科學上冊第3章生命活動的調節第5節體溫的控制教案新版浙教版_第1頁
2024-2025學年八年級科學上冊第3章生命活動的調節第5節體溫的控制教案新版浙教版_第2頁
2024-2025學年八年級科學上冊第3章生命活動的調節第5節體溫的控制教案新版浙教版_第3頁
2024-2025學年八年級科學上冊第3章生命活動的調節第5節體溫的控制教案新版浙教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4第5節體溫的限制一、教學目標1.了解體溫及體溫恒定的意義。2.了解產熱與散熱的部位、方式及過程。3.了解體溫平衡的調整過程。4.以體溫調整為例,說明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二、教學重點難點:1.產熱與散熱的平衡調整。2.體溫平衡調整的限制過程。三、教學課時3課時四、教學過程【引言】地球上的氣溫可高至56.8℃,也可低至零下89.2℃。而目前人類的蹤跡幾乎遍布全球,那么在不同的環境中,人是怎樣來限制自己的體溫的呢?(一)恒定的體溫這是從一個小孩身上得到的三個不同的數值(幾乎是在同一時刻測得的),那究竟哪個是他的體溫呢?腋窩溫度口腔溫度直腸溫度36.7℃37.2℃37.4℃解答:通常說的體溫指的是人體內部的溫度,體溫事實上是一種簡化了的說法。由于人體的內部溫度不易測試,所以臨床上常用腋窩溫度、口腔溫度或直腸溫度來代表體溫。同一個人不同部位測得的體溫有所不同。1.鳥類和哺乳類是恒溫動物,可以在不同的溫度環境中保持相對恒定的體溫。2.恒溫動物的體溫并不是恒定不變的,而是它們變溫的幅度不大,在肯定限度內幾乎與外界溫度無干脆的關系。3.保持正常的體溫是動物的新陳代謝正常進行的基本條件。體溫過高和過低,都會影響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嚴峻時會導致動物的死亡。因此恒定的體溫對動物體具有重要意義。【思索】維持恒定的體溫有什么好處?答:體溫恒定是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恒溫動物能擺脫環境的限制,無論天氣如何,都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活動。體溫恒定既有利于動物在較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也有利于擴大活動的范圍。4.人體溫的測量部位有:腋窩、口腔、直腸。結論:在正常的生理條件下,人的體溫可隨晝夜、性別、年齡、環境溫度、精神狀態和體力活動等狀況的不同,在肯定的范圍內變動。總結:1.正常人的體溫并不是一個固定值,而是一個溫度范圍,一般不超過1℃。

2.不同年齡的人,體溫有差異,一般年輕者體溫高于年老者。3.性別不同,體溫也會有差異,一般女子的體溫略高于男子。4.體溫會因活動量、精神狀態、環境溫度的變更而變更。等等。(二)產熱和散熱的平衡恒溫動物和人類之所以能夠維持恒定的體溫,是因為機體的產熱和散熱兩個生理過程保持動態平衡。【P115圖表分析】1.產熱:產熱的主要器官是內臟、肌肉和皮膚。寧靜狀態下以內臟產熱為主;運動時以肌肉和皮膚產熱為主,尤其是骨骼肌,能使熱量成倍增加。寧靜時(內臟);運動時(皮膚和肌肉——骨骼肌),如寒冷時骨骼肌的顫抖可使產熱成倍增加。另外,精神活動和進食活動也影響產熱。2.散熱:散熱的方式主要有皮膚干脆散熱和汗液蒸發散熱兩種。人體有90%以上的熱量是通過皮膚干脆散發出,皮膚干脆散熱的多少確定于皮膚表面與外界環境之間的溫度差,當外界溫度下降時,皮膚內的血管收縮,血流量削減,皮膚溫度下降,散熱量隨之削減;相反,當外界溫度上升時,則皮膚血管舒張,血流量增加,皮膚溫度上升,散熱也隨之增加。但在燥熱的夏天,主要的散熱方式是汗液蒸發散熱,此時皮膚的干脆散熱已遠遠不能達到滿意。干脆散熱——通過熱傳遞散熱,取決于皮膚表面與外界環境之間的溫度差,而皮膚的溫度可以通過血流量來限制。蒸發散熱——當外界溫度等于或超過體表溫度時,汗液蒸發成了主要的散熱方式。血管口徑的調整:冷時,皮膚血管收縮,皮膚溫度降低;熱時,皮膚溫度上升,散熱增加。【探討】1.當人體的產熱多而散熱少時,會出現怎樣的情形?——中暑現象表現:體溫上升、頭痛、頭暈、心慌、出冷汗、惡心、嘔吐、面色蒼白甚至昏厥等,嚴峻時會危及生命。對策:留意防暑,做好降溫工作。2.體溫的相對恒定是產熱和散熱兩個生理過程保持動態平衡的結果。請大家分析:在寒冷和燥熱的環境中怎樣才能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呢?結論:寒冷環境中必需增加產熱,如骨骼肌會不自主地顫抖,增加產熱。同時削減散熱,如幾乎不出汗,以削減蒸發散熱;皮膚血管收縮,削減皮膚的血流量,從而削減散熱;皮膚立毛肌收縮,產生“雞皮疙瘩”,縮小汗毛孔,也可削減熱量散失。燥熱環境中必需削減產熱,如削減運動,同時增加散熱。但燥熱環境中可以削減產熱,但不行能不產熱,故燥熱環境中以增加散熱為主。(三)體溫受腦限制【提問】機體的這種產熱和散熱過程受到誰的限制和調整呢?答:讀圖3-32分析:體溫調整中樞位于腦干中的下丘腦。當外界的氣溫低于人體正常體溫(如37℃)時,血液溫度降至37℃以下,刺激下丘腦中的熱受體,主要通過戰栗增加產熱,和使皮膚的血管收縮以削減散熱,使血溫增高回到正常的溫度。當外界的氣溫高于人體正常體溫(如37℃)時,血液溫度升至37℃以上,刺激下丘腦中的熱受體,通過增加汗液的分泌及使皮膚的血管舒張以增加散熱,使血溫降低回到正常的溫度。【思索】1.揣測當散熱>產熱、散熱<產熱時,人的體溫將會怎樣變更?答:人體調整體溫的實力是有限的。當長時間置身于寒冷環境中時,機體產生的熱量不足以補償散失的熱量,所以體溫會降低;而在高溫環境中過久時,機體體內的熱量散不出去,所以體溫會上升,如中暑、發熱。2.還有哪些自覺行為可以調整體溫呢?答:(1)動物會尋求溫度適中的環境,如在冷環境中趨向熱源,在熱環境中遷到風口等。(2)動物還會變更姿態,如暑熱時伸展肢體,寒冷時則蜷縮身體、拱肩縮背或擁擠成群、踏步或跑動等。(3)人更有為保溫御寒、降溫避暑所進行的添衣、脫衣,甚至安裝空調等主動的影響環境的行為。【附講】講解并描述體溫調整的障礙。發熱后體溫一般不超過40℃。體溫高于40℃,稱為體溫過高,體溫高達44.5℃而能生存的已是罕見。一般認為人的最高致死體溫大約是45.5℃。體溫過低是不是肯定能導致人的死亡呢?讓我們來相識一下2001年最小的新聞人物:13個月大的小艾里卡。2001年2月底的加拿大埃德蒙頓市的氣溫仍舊在零下30攝氏度以下。只有13個月大、剛學會走路的女嬰艾里卡只穿著紙尿褲和一件T恤衫走向零下30度的室外!等她被發覺時,她的身體已經僵硬,心臟也停止了跳動,體溫已經下降到16攝氏度!在醫護人員的救助下奇跡發生了:艾里卡的心臟突然跳動了一下,接著竟然連續跳動起來!小家伙復活了。科學家因此斷言:凍體復活不是夢。事實上,人體細胞冷凍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比如在治療不育癥時運用的精子冷凍、卵子冷凍、胚胎冷凍技術。科學家預料,人體冷凍技術在將來的應用將非常廣泛。可以把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