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原卷版)_第1頁
第3課 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原卷版)_第2頁
第3課 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原卷版)_第3頁
第3課 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原卷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課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一、單選題1.(2020?浙江?高考真題)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興修了許多著名的工程。觀察下圖(局部),對圖中所示區位,命名及標注正確的是(

)。A.①—秦始皇長城 B.②—靈渠 C.③—鄭國渠 D.④—都江堰2.(2019?全國?高考真題)戰國后期,秦國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鄭國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發揮作用。這些工程能夠在秦國完成,主要是因為A.公田制度逐漸完善 B.鐵制生產工具普及C.交通運輸網絡通暢 D.國家組織能力強大3.(2019?浙江?高考真題)走進歷史博物館,人們經常能看到說明書上畫著一個“馬”字,但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的寫法卻很是不同,使人感到,如果不是秦始皇統一文字,方塊字還不知道會裂變成幾種古怪的文字呢!印象一旦形成,往往根深蒂固。然而有學者翻檢史書注意到,戰國時的外交活動非常頻繁,縱橫家們到處上書,謀求列國君主信用,卻沒有出現任何文字障礙的例子。研究戰國七雄的文字,發現90%以上是一樣的,秦統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罷其不與秦文合者”。這說明A.治史之難,難在問題的發現與提出,難在觀點的梳理與解讀B.認識事物有一個摸索的過程,但材料無疑是歷史研究的出發點C.對人們視為定論的說法,不可盲從,應當搜集原始材料去檢驗D.處理問題與史料的關系時,須杜絕先樹觀點,再找材料的做法4.(2018?全國?課時練習)談到西漢的政權建設,史家常以“漢承秦制”作論。下列選項中能體現該論斷的是()A.皇帝制與郡縣制 B.郡縣制與刺史制C.皇帝制與封國制 D.丞相制與刺史制5.(2017?浙江?高考真題)制度設計關乎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柳宗元論及秦漢史事與制度時,用“有叛人而無叛吏”“有叛國而無叛郡”相評。其所肯定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縣制D.世官制6.(2017?浙江?高考真題)漢字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有一種字體把不同弧度的曲線和不同長度的直線巧妙地組合成一個裝飾性強的字,字體略長,筆畫圓勻,富于圖案美。該字體是A.甲骨文B.小篆C.隸書D.楷書二、材料分析題7.(2021?浙江?高考真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申不害言術,而公孫鞅為法。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法者,寬令著于官府,刑罰必于民心”。“萬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諸侯者,以其成勢也。”“以道為常,以法為本。”——引自《韓非子》材料二

從歷史演進的角度說……必須“禮崩樂壞”,然后才有“天下定于一”……自秦漢以來,中國歷代政治家、史學家都無一例外地關注“封建”與“郡縣”之間的區別……足見由“封建”轉向“郡縣”,確實是中國社會演進中的”歷史大關節”。以”封建”與“郡縣”為歷文性標志的兩種政治體制,其間的重大區別,今人據以判斷的視域自然要比古人寬闊得多。——選自王家范《中國歷史通論》(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例舉若干戰國法家代表人物,簡要指出法家學派在漢代以來的命運。(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指出“禮崩樂壞”對周朝的直接影響,分析說明“郡縣”和“封建”之間的“重大區別”以及郡縣制建立的作用。8.(2018?浙江?高考真題)閱讀文本是歷史學習的基本要求。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古先民平(公平)其政者,莫遂(達到)于秦。秦皇負扆(帝位)以斷天下,而子弟為庶人。所任將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末俗以秦皇方(比)漢孝武(漢武帝)……孝武一怒,則大臣莫保其性……自法家論之,秦皇為有守。非獨刑罰依科也,用人亦然……夫有功者必賞,則爵祿厚而愈勸……世以秦皇為嚴,而不妄誅一吏也。由是言之,秦皇之與孝武,則猶高山之與大湫也。……秦制本商鞅,其君亦世守法……非草茅、搢(縉)紳所能擬已。——摘自《章太炎全集?太炎文錄初編》材料二

談到中國的代表性文化遺產,不能不提及44年前的考古發現,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用鏟子、刷子和棉簽打開已塵封兩千多年的黃土,一個排列嚴整、氣勢恢宏的神秘地下軍陣重現世界。謎一樣的秦陵,謎一樣的始皇帝。有學者認為兵馬俑生動傳神,兵器與雕塑技藝高超;有學者則從歷史認識入手,認為秦兵馬俑是秦帝國復雜而高效的管理系統的象征,并分析秦朝立下的行政系統,從上到下要經過兩層或三層的金字塔結構。——據許倬云《中西文明的對照》等整理(1)仔細閱讀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所論秦皇“秦制”建設有哪些特點,并用一句話概括作者的主要觀點。(2)閱讀材料一、二,結合所學,請選擇闡述:①秦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價值意義和陶俑群塑所反映的制作藝人之精神。②秦帝國“有功者必賞”的制度依據和造成“金字塔”結構的行政系統。9.(2017?浙江?高考真題)【加試題】古語云:溫故知新。重溫歷史,汲取智慧和力量。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恩格斯曾經指出:“行動的目的是預期的,但是行動實際產生的結果并不是預期的”。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后,將戰國時代北邊諸國的長城整合為“萬里長城”。蜿蜒如帶的長城橫亙在今天的北中國地區,長城以南,“其人耕稼以食”;大漠之間,“畜牧畋漁以食”。西漢之時,武帝派張騫通西域,史謂“鑿空”。從公元前127年到公元前100年,歷20余年,沿河西走廊,曾多次大修長城。有意味的是,唐朝是少數沒有大規模修筑過長城的王朝之一,有大臣曾建議唐太宗修復長城,太宗曰:“安用勞民”,一笑置之。——據《說中國》、《歷史》選修教材等整理材料二

關于長城,有以下兩種認識可供討論:①一個值得玩味的現象是,長城的線路,幾乎與400毫米等降水線相重合。②長城的興與修,取決于實際的社會政治狀況。——摘自馮天瑜《中國文化生成史》等(1)閱讀材料一,按照“行動的目的是預期的,但是行動實際產生的結果并不是預期的”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