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豐城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_第1頁
江西省宜春市豐城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_第2頁
江西省宜春市豐城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_第3頁
江西省宜春市豐城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_第4頁
江西省宜春市豐城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豐城中學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二入學考試試卷語文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材料一:中國古典戲曲隨著從元代雜劇到明代傳奇的發展,以大團圓結尾的固定構成逐漸增多,尤其是進入明萬歷年間以后,以才子佳人戀愛為題材的作品大量出現,并且形成了必定是才子科舉合格得以與佳人團圓的固定模式。據伊維德考證,明代刊印的元代戲曲,大部分都對原戲進行了改編,其中最重要的改編之一,就是把結尾都改成了大團圓。這種“俗套”的結尾模式在當時就曾受到許多精英文人的批判,戲曲家卓人月說:“今演劇者,必始于窮愁泣別,而終于團圓宴笑,似乎悲極得歡而歡后更無悲也,死中得生而生后更無死也,豈不大謬也!”最早將戲曲藝術的大團圓結局與中國人的精神氣質掛鉤的,大概是王國維,他說:“吾國人之精神,世間的也,樂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戲曲、小說,無往而不著此樂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終于歡,始于離者終于合,始于困者終于亨。非是而欲饜閱者之心,難矣。”新文化運動之后的精英知識分子,普遍認為“團圓的迷信”充分暴露出中國人不敢正視現實、直面矛盾,缺少悲劇意識的國民性弱點,是一種自欺欺人的“瞞和騙的文藝”。不過,精英知識分子對大團圓的批判,與其說是出于審美的目的,不如說是出于啟蒙的目的。無論是啟蒙文學還是革命文學,最重要的是必須確立對社會現狀的“不滿”主題,唯其不滿,才有必要且有可能借助通俗文學形式喚醒民眾,以激發其奮起改變其現狀。而大團圓故事卻被認為是粉飾現實、麻痹斗志的文學,這是有悖于啟蒙目的和革命目的的,因此遭到精英知識分子的嘲諷和批判,這一點也不奇怪。還有一個吊詭的現象,往往越是生活富足的精英階層,越是嫌膩大團圓故事;越是貧苦的下層百姓,越是熱衷大團圓故事。從文學鑒賞的角度看,越是理性的知識群體,越傾向于現實主義的文學作品;越是感性的口頭文學愛好者,越傾向于非現實的幻想故事。民間故事和鄉村演劇都是幻想色彩濃郁的通俗文化形式,甚至有學者認為,民間故事是刻意與社會現實保持著陌生化的距離。弗洛伊德也說:“許多事情就是這樣,如果它們是真實的,就不能給人帶來娛樂,在虛構的劇作中卻能夠帶來娛樂。”由此可見,精英知識分子的現實主義標準與民間文學非現實的幻想性之間,本身就是相互垂直的兩套體系,當你用了這一套體系的標準去衡量另一套體系的時候,就只能得出“無價值”的結論。越是太平時期,市民社會越發達,文化市場的力量越大,市場需求就越傾向于大團圓故事。對于普通民眾來說,他們需要在平淡的生活中注入一些幻想的亮色,不僅需要故事,而且需要能滿足他們美好愿景的好結局的故事。所以說,“對于戲曲中的‘大團圓’,盡管魯迅等新文藝人士深惡痛絕、屢加痛斥,卻始終無法動搖其民間根基”。問題是,我們在多年的文化學習中,逐漸習得了這些文化精英的啟蒙判斷,認定了大團圓結局與所謂“民族心理”之間的表里關系,普遍將大團圓故事模式誤作中國特產,以為對大團圓的追求“反映了整個民族和社會群體的文化心態和民族心理”。(摘編自施愛東《大團圓何以成為元結局》)材料二:易卜生是近代現實主義戲劇的奠基人。在易卜生之前,歐洲各國劇壇上流行的是浪漫主義佳構劇。佳構劇是為職業劇團在大劇場進行商業演出而編寫的作品,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多為輕喜劇或鬧劇。佳構劇最大的特點是善于編織情節,因而發展了戲劇的結構藝術,不足之處是對社會人生的認識膚淺。佳構劇的人物是類型化的,是為情節服務的。而“有生命力的劇本和沒有生命力的劇本的差別,就在于前者是人物支配著情節,而后者是情節支配著人物”。佳構劇反映了19世紀中后期中產階級的價值觀念和審美情趣,掩蓋了資本主義所帶來的社會矛盾和道德危機。用戲劇揭露這些矛盾和危機最成功的就是易卜生。在《玩偶之家》里,他寫了娜拉個性意識的覺醒,撕破了蒙在家庭關系上的那層溫情脈脈的面紗,展示了中產階級的冷酷和自私。也許易卜生筆下的人物不如契訶夫、奧尼爾筆下的厚實豐滿,但他們都是一些有個性的人,或為伸張個性而斗爭的人。有個性才有價值。易卜生重新確立了個性在戲劇創作中的核心地位,為現實主義戲劇奠定了堅實的價值基礎。在審美上,易卜生一反佳構劇向壁虛構的創作方法,確立了從經驗出發、從生活出發、從人物出發的審美方式。他認為,創作必須從觀察和體驗出發,寫親眼所見的、精神上經歷過的東西。“現代文學的秘密正在于這種經歷過的經驗。”從經驗出發,易卜生發現了佳構劇作家看不到或不愿正視的各種家庭和社會問題。他的作品大大激怒了歐美各國的中產階級觀眾,各種誹謗、謾罵、威脅接踵而至,有的說作家不道德,有的說作品不真實,藝術上一無是處。英、美、法諸國的商業劇院長期不敢上演他的某些作品。即使上演,也被篡改得一塌糊涂。《玩偶之家》“在德國演出時,易卜生被迫寫了一個所謂‘大團圓的結局’,以免別人不經他同意就加以隨意改寫,這一結局便是娜拉既想離開丈夫又舍不得孩子,結果弄得心力交瘁,最后猛然倒在了地上”,這種情形讓人不由得想起1830年雨果《歐那尼》上演時,發生在法蘭西劇院的那場沖突。不過,那次斗爭的雙方是浪漫主義和古典主義,這次卻變成了現實主義跟浪漫主義。(摘編自董健等《戲劇藝術十五講》)1.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精英知識分子對大團圓故事的批判,主要不是出于審美的目的,而是出于啟蒙的目的。B.啟蒙和革命文學要想借助通俗文學形式喚醒民眾,必須確立對社會現狀的“不滿”主題。C.處于貧富不同階層的人們,往往對戲曲大團圓故事的態度不同,前者嫌膩,后者熱衷。D.能夠滿足普通民眾的文化市場需求和美好愿景,是大團圓故事民間根基難撼的重要原因。2.下列文學主張,不屬于批判“大團圓結局”的一項是()(3分)A.惟我填詞不賣愁,一夫不笑是吾憂。舉世盡成彌勒佛,度人禿筆始堪投。(李漁《風箏誤》卷末收場詩)B.凡是歷史上不團圓的,在小說里往往給他團圓;沒有報應的,給他報應,互相騙騙。——這實在是關于國民性的問題。(魯迅《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C.我們的文學,久困于“團圓主義”支配之下。差不多一切的小說詩歌,都是千篇一律,奉為典范,而悲劇的文學,因而絕少發現,文學的真所,也永遠的不能披露了!(鄭振鐸《〈俄羅斯名家短篇小說集〉序》)D.他閉著眼睛不肯看天下的悲劇慘劇,不肯老老實實寫天工的顛倒殘酷,他只圖說一個紙上的大快人心。這便是說謊的文學。(胡適《文學進化觀念與戲劇改良》)3.下列對材料的綜合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側重分析中國古典戲曲“大團圓結局”的成因;材料二側重介紹以易卜生為代表的西方近代現實主義戲劇的演進。B.材料一連續引用卓人月、王國維、新文化運動之后的精英知識分子的相關論述,都印證了大團圓結局與民族精神氣質具有表里關系的觀點。C.無論是中國的民間故事、鄉村演劇還是歐洲的佳構劇,都突出故事或者戲劇的娛樂性,故而容易虛構情節,帶有幻想成分。D.兩篇材料都運用對比分析的方法,分別將“精英階層與下層百姓”“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對照展開,有利于分析的深入。4.請依據材料二,簡要概括易卜生的戲劇創作主張。(4分)5.聯系易卜生被迫寫“大團圓的結局”這一事實,談談你對材料一的觀點有了哪些新的發現。(6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紀念(節選)孫犁住在定縣的還鄉隊回村復辟。為了保衛農民的斗爭果實,我們隊伍開來了。一清早,我又到小鴨家去放哨。她家緊靠村南大堤,堤外面就是通火車站的大路。她家只有兩間土坯北房,出房門就是一塊小菜園,園子旁邊有一棵高大的柳樹。這些年,每逢情況緊張的時候,我就爬到柳樹上去監視敵人的來路。這柳樹是我的崗位,又是我多年的朋友。柳樹的葉子黃了,小菜園里滿是整整齊齊的大白菜。小鴨的娘剛剛起來,正在囑咐小鴨,等門樓醒了給他穿好衣服。隨后她就忽地一聲把門開開,嘴里叼著用紅銅絲扭成的卡子,兩手梳理著長長的頭發,一看見我,就笑著說:“呀!又是老紀同志,快到屋里暖和暖和。”“你好吧,大嫂!”我說,“今年斗爭,得到了什么果實?”她把頭發卡好,抬手指著家前面的園子說:“分了這三畝園子。它在大惡霸陳寶三手里待了十年,現在又回來了。地多了,明年咱要好好種!叫惡霸們看看,是他們種得好,還是咱窮人種得好!”她回手關上門說:“紀同志,咱們回來再說話吧,我趕集去!”說完轉身走了。我望著她那壯實的身子和那比男子還要快的腳步!不一會兒,老遠傳來了母親喊小鴨的聲音。母親回來了,提著一個大柳罐,滿臉紅光,頭發上浮著一層土。她說:“鴨,我在集上買了幾十斤山藥。我們娘兒倆去把它抬回來。”正趕上我要下崗,小鴨就說:“叫紀同志和我抬去!”我和小鴨把山藥抬回來。我這么高她那么小,我緊緊拉著筐系,不讓筐滑到她肩上去。她一路走著笑著,到了家里,她娘留我吃飯,我在她家屋里坐了一坐。屋里比夏天整齊多了,新安上一架織布機,炕上鋪著新席,母親說,都是用斗爭款買的。門樓那家伙卻不言不語地摘下他自己造的木槍來。那槍做得很不高明,只是一根彎榆木棍,系上了一條紅布條子。我只能夸好,小鴨在一旁笑了,母親也笑著說:“紀同志,你知道他是什么心思嗎?夏天,你在這里不是答應給他一支槍嗎?后來你就走了。他整天磨翻你記性壞,賭氣自己做了一支,這是拿出來叫你看看,羞臊你哩!”我趕緊說:“這怨我記性壞,回頭我們做一支!”母親這時才紅著臉說:“紀同志,有個事和你商量商量,俺家他爹,出去了這就九年了,老也沒個音訊,你費心給打聽打聽!”我說:“這好辦,我們去封信打聽打聽。大嫂,不要結記,隊伍開遠了,交通又不方便,接不到信是常有的事。我也是八九年沒和家里通信了。”“紀同志不是東北人嗎?有人說俺家他爹也跟著呂司令開到東北去了。”“很有可能,那里來信不容易。”我說著告別了出來,想著一定要給小鴨的爹寫封信,告訴他:他的孩子長大了,這樣聰明;老婆進步了,這樣能干;家里的生活變好了,一切是這么可羨慕,值得尊敬。他該是多么愉快!晚上,我又到小鴨家放哨,小鴨聽見動靜就跑出來,說:“紀同志,俺爹來信了!”“怎么這樣巧,拿來我看看凈寫的什么?”母親也掩飾不住快樂的心情,把信交給我,并且把燈剔亮。我把信看了一遍,這是走了很遠路程的一封信,信封磨破了,信紙也磨去了頭,還帶著風霜雨露的痕跡。可是,別提信上的言詞是多么熱情激動!我拿著信紙,好像握著一塊又紅又熱的炭。不只小鴨的母親嚇得臉燒紅了,我的心也跳起來。上面寫著他在這八九年里,走遍了河北、山西、陜西,現在又開到了冰天雪地的東北;上面寫著他怎樣和日本鬼子作戰,現在又和國民黨反動派作戰,現在已經升為營長;上面寫著他們解放了東北多少萬苦難的人民,那里的人民十四年經歷的是什么樣的苦難!上面寫著他身體很好,勝利的日子就要到來;上面寫著希望妻子進步,積極參加土地改革和反頑的斗爭;上面問到小鴨長得怎么樣了……小鴨嘻嘻笑著,指一指門樓說:“上面沒提他!”“那時他……”母親像是要安慰門樓,說著臉紅了。我明白那意思是,爹走的時候,門樓還在娘肚子里,出遠門的人,恐怕是忘記臨行時遺留的這塊血肉了。我回到我的崗位上去。想到我的同志們解放了我的家鄉,我分外興奮。天已經黑了,星星還沒出全。我把身子靠在那根大干上,把背包架在老鴰窠里,把槍抱緊,(1)望著堤坡那里。夜深了,月亮升上來,照亮半個窗戶。我聽見門樓像大人一樣呼呼地酣睡,像是小鴨翻了一個身,說:“多討厭呀,人家越睡不著,他越打呼嚕!”“鴨,明天我們給你爹寫一封信吧!”母親問。“叫他回來嗎?”“干么叫他回來!把家里的事情和他學說學說。寫上咱家新添了三畝地。”“對!給爹寫封信,娘,我們給信縫一個布信封吧,布信封就磨不破了。”過了一會兒,小鴨又說:“娘!我看還是叫爹回來吧,聽說陳寶三的大兒子參加了還鄉隊,要領著人回來奪地哩!”“不要聽他們胡嚷嚷!”母親說,“有八路軍在這里,他們不敢回來。天不早了,快睡吧。”從此就聽不見母女兩個的交談,月亮也落下去。我望一望那明亮的三星,很像一張木犁,它長年在天空游動,密密層層的星星,很像是它翻起的土花、播撒的種子。母子三個睡熟了,聽他們的鼻息睡得很香甜,他們的夢境很遠也很幸福。我想到戰斗在我們家鄉的雪地里的同志們。我覺得肩頭加上了很重的東西,(2)我望著很遠的西方。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修改于博野史家佐村(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門樓拿出自己做的槍來“羞臊”“我”的情節,看似是閑筆,卻閑筆不閑,既能讓人體會到革命精神的傳承,還能感受到戰爭年代短暫的祥和與安寧。B.“這時才紅著臉說”的母親,與《荷花淀》中“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的女人有同樣的心境,這些細節都表現了她們對丈夫的關切之情。C.“我”保衛小鴨的家鄉,小鴨的父親又解放了“我”的家鄉,兩件事看似巧合,卻又有其必然性,作者在情節上的匠心獨運深化了小說的主題。D.“我”讀小鴨父親的來信的情節,選取了信件的主要內容,以鋪排的形式一一呈現,渲染了革命者的自豪和喜悅之情,增強了小說的感染力。7.下列對文章藝術特色的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運用多種手法增加了語言的張力,如“這柳樹是我的崗位,又是我多年的朋友”通過擬人手法的運用,使語言生動形象。B.文中多處運用“磨翻”“結記”等方言口語,真實再現了冀中地區的生活風貌,語言生動而樸實自然,有助于表現人物形象。C.文章開頭對小鴨家周圍環境的描寫,沒有彌漫戰爭的硝煙,體現了孫犁以革命現實主義為根基,糅進浪漫主義情調的藝術風格。D.小說以簡潔的筆觸刻畫了母親形象,“干么叫他回來”“不要聽他們胡嚷嚷”等語言描寫,凸顯了母親在戰爭中的堅定和樂觀。8.文中兩處畫線句子中的“望”字,分別體現了人物怎樣的心理?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4分)9.文末小鴨和母親商量著要給父親寫封信,如果你是小鴨,你會怎樣寫這封信呢?請根據文章內容,列出書信內容要點并簡要分析這樣寫的理由。(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材料一夏,六月,吳主作昭明宮,二千石以下,皆自入山督伐木。大開苑囿,起土山、樓觀,窮極伎巧,功役之費以億萬計。中書丞華覈上疏曰:“漢文之世,九州晏然,賈誼獨以為如抱火厝于積薪之下而寢其上。今大敵據九州之地,有太半之眾,欲與國家為相吞之計,非徒漢之淮南、濟北而已也,比于賈誼之世,孰為緩急!今倉庫空匱,編戶失業;而北方積谷養民,專心東向。又,交趾淪沒,嶺表動搖,胸背有嫌,首尾多難,乃國朝之厄會也。若舍此急務,盡力功作,卒有風塵不虞之變,當委版筑而應烽燧,驅怨民而赴白刃,此乃大敵所因以為資者也。”時吳俗奢侈,覈又上疏曰:“今事多而役繁,民貧而俗奢,百工作無用之器,婦人為綺靡之飾。兵民之家,猶復逐俗,內無甔石之儲而出有綾綺之服,上無尊卑等級之差,下有耗財費力之損,求其富給,庸可得乎!”吳主皆不聽。(節選自《資治通鑒?晉紀一》)材料二帝召東中郎將蔣濟為散騎常侍。時有詔賜征南將軍夏侯尚曰:“卿腹心重將,特當任使,作威作福,殺人活人。”尚以示濟。濟至,帝問以所聞見,對曰:“未有他善,但見亡國之語耳。”帝忿然作色而問其故,濟具以答,因曰:“夫‘作威作福’,《書》之明誡。天子無戲言,古人所慎;惟陛下察之!”帝即遣追取前詔。帝欲徙冀州士卒家十萬戶實河南,時天旱蝗,民饑,群司以為不可,而帝意甚盛。侍中辛毗與朝臣俱求見帝知其欲諫作色以待之皆莫敢言。毗曰:“陛下欲徙士家,其計安出?”帝曰:“卿謂我徙之非邪?”毗曰:“誠以為非也。”帝曰:“吾不與卿議也。”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廁之謀議之官,安能不與臣議邪?”帝不答,起入內;毗隨而引其裾,帝遂奮衣不還,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無以食也,故臣不敢不力爭。”帝乃徙其半。帝嘗出射雉,顧群臣曰:“射雉樂哉!”毗對曰:“于陛下甚樂,于群下甚苦。”帝默然,后遂為之稀出。(節選自《資治通鑒?魏紀一》)10.材料二畫框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勾選相應位置。(3分)侍中A辛毗與朝臣B俱求見C帝知其欲D諫E作色以待之F皆莫G敢言。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加粗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據,指占據,與《過秦論》“秦孝公據崤函之固”中的“據”意思相同。B.委,指丟下,與《琵琶行并序》“委身為賈人婦”中的“委”意思不同。C.計,指計謀、計策,與成語“千方百計”中的“計”在詞性上均屬于名詞。D.“無以食也”與《諫太宗十思疏》“振之以威怒”中的“以”用法不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吳主興建昭明宮,在工程、勞役上花費了億萬錢財,他要求凡是俸祿低于二千石的官吏,都要親自上山督促伐木。B.華覈指出吳國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如國庫空虛匱乏,百姓失去謀生的常業。交趾陷落,嶺南一帶不穩固,等等。C.文帝在聽到蔣濟給出的回答后,非常生氣,臉上變了顏色,但聽完蔣濟的分析后,他知道了其中的利弊,及時追回了詔書。D.文帝曾以打獵為樂,辛毗認為文帝的快樂是建立在大臣的痛苦之上的,于是文帝聽取了他的建議,取消了打獵這項活動。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漢文之世,九州晏然,賈誼獨以為如抱火盾于積薪之下而寢其上。(2)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廁之謀議之官,安能不與臣議邪?”14.華覈和辛毗在進諫的方式上有何不同?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5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送朱中舍游江東李嘉祐[注]孤城郭外送王孫,越水吳洲共爾論。野寺山邊斜有徑,漁家竹里半開門。青楓獨映搖前浦,白鷺閑飛過遠村。若到西陵征戰處,不堪秋草自傷魂![注]李嘉祐從仕和生活的時代,唐朝正處在安史之亂及其結束后劇烈的社會動蕩之中。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孤城郭外”點明了送別地點,“越水吳洲”照應了標題中的“游江東”。B.頷聯“野寺山邊”“漁家竹里”詞序顛倒,體現出詩歌語言的藝術效果。C.結句“不堪秋草自傷魂”寫出了兵火之后江東遭受到了嚴重破壞的狀況。D.這是一首送別親友之作,詩中流露出濃濃的敘舊情及離別的感傷之情。16.頸聯中“獨”“閑”二字最能體現出詩人的感受和情懷,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五代史伶官傳序》中,歐陽修一句“,”與孟子的名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有異曲同工之妙。(2)司馬遷《屈原列傳》中運用比喻手法贊美屈原如蓮、如蟬一般高潔品格的句子是“,”。(3)在高適的《燕歌行》中,“,”兩句用戰士們在前方殺敵的出生入死與漢將在軍帳中的輕歌曼舞作對比,控訴了漢將不懂得體恤士兵。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8分)孤獨,雖無法準確定義,(A)。19世紀,作家愛倫·坡在《人群中的人》中描述了現代人孤獨的處境,主人公不斷追逐人群卻尋找不到安慰。馬爾克斯創作完《百年孤獨》后這樣解釋:孤獨是一種愛的能力的缺失。在人群中,只有帶著愛意、打破堅殼、努力追逐的人,(B)。在寫《百年孤獨》之前,馬爾克斯是拉丁美洲一個不溫不火的作家。這部作品一經問世,就震驚了整個文壇。一時間,馬爾克斯名聲大噪,成了世界級的作家。①在“諾獎”頒獎典禮上,②馬爾克斯成為文學界一位最閃亮的作家,③是因為不僅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④而且把現實的拉美大陸融入了一個奇妙而神秘的故事中。⑤世界文學界對馬爾克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⑥中國作家莫言、陳忠實、路遙、余華……也深受其啟發。莫言當年讀完《百年孤獨》后,立刻開始寫作。他寫了幾十年,直到后來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關于《百年孤獨》,有一個逸事。一個記者問起賈平凹的魔幻筆法,賈平凹說他從來沒有讀過《百年孤獨》。這很有意思。現實生活中,想必不少人沒有看過這本書,卻不敢說出來,就像小資產階級不敢承認自己對紅酒和雪茄(1)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