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統編版歷史中考復習 第三單元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_第1頁
2025年統編版歷史中考復習 第三單元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_第2頁
2025年統編版歷史中考復習 第三單元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_第3頁
2025年統編版歷史中考復習 第三單元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_第4頁
2025年統編版歷史中考復習 第三單元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第三部分

中國現代史中考總復習歷史目

錄CONTENTS01考點分析02能力提升考點分析

通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確立,認識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內涵及意義。(5年2考;考查要點:民族自治地方的工業發展情況、中央重視民族團結))民族政策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民族自治地方目前全國已經建立了內蒙古自治區(1947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95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1958年)、西藏自治區(1965年)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旗)意義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從制度和政策層面保障了少數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權利以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這對維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統一和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為實現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礎1.“(這種制度)是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相結合,政治因素與經濟因素相結合,既有利于民族地區發展,又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的制度”。“這種制度”指(

)A.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C.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2.1951年,中共中央決定把推行民族區域自治和訓練少數民族自己的干部,作為黨在少數民族中進行的兩項中心工作,隨即成立了中央民族學院。這一舉措體現了中央()A.確保“一五”計劃實施

B.工作重心從經濟轉向教育C.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工作

D.實施興邊富民行動C

知道“一國兩制”對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意義。1.“一國兩制”的構想:提出者鄧小平目的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含義“一國兩制”就是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實踐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2.海峽兩岸的交往:對臺基本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兩岸關系的發展(1)從1979年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奉命停止對金門和馬祖的炮擊(2)1987年,臺灣當局開始被迫調整“三不”(“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政策,開放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并在經濟、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開放措施。海峽兩岸同胞近40年的隔絕狀態終于被打破,兩岸關系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3)1992年,海基會和海協會就如何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達成“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共識,后被稱為“九二共識”兩岸關系的發展(4)1995年,江澤民提出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八項主張(5)2005年,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反分裂國家法》,表明了維護國家統一與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同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和平之旅”訪問團訪問祖國大陸。胡錦濤會見連戰一行。雙方重申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主張臺海和平穩定(6)2008年,兩岸達成空運直航、海運直航、郵政合作等協議。隨后,兩岸同時舉行“三通”啟動儀式,兩岸關系取得重大進展兩岸關系的發展(7)2015年1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同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的一頁(8)中共十八大后,黨和政府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爭,人民解放軍多次在臺灣周邊海域組織實戰化演練,有力維護臺海和平穩定(9)2022年發布的《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全面闡述了新時代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指明了對臺工作方向(10)中共二十大進一步強調,“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是實現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對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最有利祖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歷史根據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群眾基礎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夙愿對臺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為解決臺灣問題提供了范例相關圖片:3.(2023哈爾濱)2022年5月8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任行政長官選舉順利舉行。香港社會各界表示,新任行政長官必將更好地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愛國者治港”踐行了()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4.習近平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上指出:“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堅持把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維護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統一起來……善于把握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一系列政策支持帶來的機遇,乘勢而上,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自身更好發展。”據此可知()A.善于抓住歷史機遇有利于促進國家發展B.高度自治有利于特別行政區的經濟發展C.特別行政區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緊密相連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需不斷完善C能力提升1.【教材素材】20世紀末,中央決定進行西部大開發。……國家還實施了旨在推動邊疆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興邊富民行動……進一步促進了民族地區的發展。在全國脫貧攻堅戰中……一些少數民族實現了從貧窮落后到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這表明國家重視少數民族的()A.文化傳承B.科技發展C.經濟建設D.文旅開發C2.【史料實證】某班開展“走近傳統節日·感受民族文化”的主題班會活動,題2圖所示的是李華同學展示的活動資料,其反映了()A.傳統習俗的變化B.民族地區經濟快速發展C.傳統節日的起源D.中國民族文化豐富多彩D題2圖3.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阿土列爾村建于橫斷山脈上,也稱“懸崖村”,是大范圍連片特困地區。2017年,政府建成2556級鋼梯以方便村民出行,并逐步實現水電和網絡供給。2020年,該村實現整體脫貧。據此可知,該村整體脫貧()A.是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體現B.保證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施C.體現了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尊重D.體現了國家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A4.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49年,新疆棉花產量只占全國棉花總產量的1%;2012年,占比則超過50%;2022年,占比達到90.2%。新疆棉花產量的提高主要得益于()A.青藏鐵路的全面開通運行B.西藏地區的重工業水平提高C.新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D.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帶動D5.1982年,鄧小平在會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時闡述中國政府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回旋的余地。1997年中國將收回香港,要收回的不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島、九龍。中國和英國就是在這個前提下來進行談判的。這反映了(

)A.“一國兩制”的構想得到認同

B.中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C.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堅定決心

D.英國綜合國力大幅衰減C6.一位親歷香港回歸祖國的外交人員曾說,香港是實施“一國兩制”構想的第一個樣板,是按照“一國兩制”構想最終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第一站。香港搞好了,對澳門回歸祖國,對臺灣問題的最終解決,將起到重要的借鑒作用。他意在強調()A.香港回歸祖國的示范性B.“一國兩制”構想的正確性C.香港問題的復雜多變性D.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重要性A7.202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該法明確了分裂國家罪、顛覆國家政權罪、恐怖活動罪、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等罪行及其處罰。該法的頒布推動()A.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入發展B.內地與港澳經貿人文聯系密切C.香港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D.以“一國兩制”實現港澳順利回歸C8.從1999年至今,澳門從一個經濟發展低迷、社會治安混亂的“博彩之都”,發展成為社會和諧、政治穩定、文化多元、經濟繁榮的國際知名旅游休閑文化名城。這主要得益于()A.澳門成為對外開放的“窗口”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完善C.“一國兩制”的實踐和發展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C9.1987年,臺灣民眾發起返鄉運動,他們印發了30萬份《我們已沉默了四十年》的傳單,傳單寫道:“難道我們沒有父母?而我們的父母是生是死,卻不得而知。我們只要求‘生’讓我們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則讓我們回去獻上一炷香。”這反映了()A.香港、澳門的回歸產生了重大影響B.臺灣民眾要求打破兩岸的隔絕狀態C.“九二共識”引起臺灣民眾的共鳴D.海峽兩岸關系取得重大進展B10.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這表明中國共產黨()A.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B.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C.反對外部勢力干涉臺灣問題D.堅持團結廣大臺灣同胞A11.【時空觀念】題11表所示內容反映出我們黨和政府()A.爭取使用和平方式解放臺灣B.把握歷史潮流大力改善兩岸關系C.努力推動兩岸經貿繁榮發展D.順應時代變化不斷調整對臺工作D12.【跨學科·語文】對聯是人們寄托思想感情或反映歷史等的獨特藝術形式,往往有著隱晦而含蓄的表達。題15圖為小風同學所搜集的兩副對聯,其反映的制度、構想的共同點是()A.都促進了民族之間的友好團結B.都設立了高度自治的行政區域C.都為國家統一穩定作出了貢獻D.都實行了特殊的經濟管理體制C13.某中學以“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為主題開展探究性活動。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任務一政策·彰顯政治智慧】材料一【任務二紀念幣·見證統一歷程】材料二【任務三史實·展現兩岸交往】材料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側重考查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原因: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但各民族發展很不平衡,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統一,促進民族地區發展。(言之有理即可)(2)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是運用“中國智慧”在祖國統一大業道路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這一“中國智慧”的理解)→側重考查歷史解釋理解:“一國兩制”就是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言之有理即可)(3)從材料三中任選兩個史事,圍繞“祖國統一”這一主題,提煉一個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