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內科專業9個病種臨床路徑_第1頁
消化內科專業9個病種臨床路徑_第2頁
消化內科專業9個病種臨床路徑_第3頁
消化內科專業9個病種臨床路徑_第4頁
消化內科專業9個病種臨床路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衛辦醫政發[2011)70號文件附件

賁門失弛緩癥內鏡下氣囊擴張術臨床路徑

(2011年版)

一、賁門失弛緩癥內鏡下氣囊擴張術臨床路徑標準住

院流程

(-)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賁門失弛緩癥(IQZQK220)o

行內鏡下氣囊擴張術(429204)o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消化系統疾病分冊》(中華醫學

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年11月第2版)。

L癥狀:吞咽困難,可伴有反食、胸痛、夜間嗆咳,病

程長,病情反復,時輕時重。

2體征:可無特殊體征或有營養不良的體征。

3輔助檢查:食管造影或上消化道造影、食管壓力測定

等符合賁門失弛緩癥,胃鏡檢查除外食管下段、賁門部其他

病變。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消化系統疾病分冊》(中華醫學

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年11月第2版)。

L一般治療:改變進食方式,包括流食伴流食、緩慢

進食等。

2藥物治療:鈣離子拮抗劑、硝酸鹽制劑等。

3內鏡下擴張或肉毒桿菌毒素局部注射。

4以上治療無效者,可考慮其他治療(外科等)。

(四)標準住院日為6-7天。

(五)進入路徑標準。

L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ALRK220賁門失弛緩癥疾病

編碼。

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

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

進入路徑。

(六)住院期間檢查項目。

L必需的檢查項目:

(1)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罐血;

(2)血生化檢查: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血糖、

凝血時間和活動度;

(3)感染性疾病篩查(麗HXHIY梅毒等);

(4)胸片、心電圖、腹部超聲檢查;

(5)食管造影或上消化道造影、食管壓力測定、胃鏡

檢查。

2根據患者病情可選擇的檢查項目:

(1)胃鏡檢查時如遇可疑病變,應作活檢送病理學檢

查,以除外食管下段、賁門部其他病變,特別是惡性病變;

(2)胸腹CE

以上檢查可在住院前完成,也可在住院后進行。

(七)治療方案和藥物選擇。

L必要時術前需糾正電解質紊亂,維持酸堿平衡,并給

予一定腸外營養支持治療。

2術前內鏡顯示合并食管炎患者給予抑酸劑受

體拮抗劑)及粘膜保護劑,修復食管粘膜,減低術后穿孔、

出血和感染風險。

3術后給予抑酸劑(PPI/H2受體拮抗劑)及粘膜保護劑。

4抗生素(必要時)。

(A)出院標準。

L診斷已明確。

2治療后癥狀減輕。

(九)變異及原因分析。

L食管造影或上消化道造影、胃鏡檢查提示其他病變,

如腫瘤等,不進入本路徑。

2”必需的檢查項目”中食管造影或上消化道造影、食

管壓力測定或胃鏡檢查,如安排在住院后完成,住院時間可

在此路徑的基礎上延長住院時間2天。

3伴明顯營養不良、年老患者以及曾經接受過介入或手

術治療的賁門失弛緩癥患者,需延長住院時間,全面檢查評

估食管、賁門解剖功能,適當改善營養狀況,建議不進入本

路徑。

4賁門失弛緩癥內鏡下氣囊擴張術合并食管賁門出血、

穿孔等風險大。出現以上并發癥后,進入相應的臨床路徑處

理。

5賁門失弛緩癥經內鏡下氣囊擴張和肉毒桿菌毒素治

療無效者,可重復食管壓力測定,分析治療無效的原因,制

定嚴格的內科保守治療方案,必要時考慮其他治療,不進入

或退出本路徑。

二、賁門失弛緩癥內鏡下氣囊擴張術臨床路徑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賁門失弛緩癥(ICDTO:K22.0)

行內鏡下氣囊擴張術(ICD-9-CM-3:42.9204)

患者姓名:性別:年齡:門診號:住院號:

住院日期:年一月一日出院日期:年一月—日標準住院日:6-7天

日期住院第1天

主□采集病史及體格檢查

要□完成病歷書寫

診□安排化驗檢查

I

長期醫囑:

□內科二級護理常規

□流食/半流食

□如存在食管潴留,需要禁食、必要時留胃管、鹽水清洗食管

重□其他(視基礎疾病而定)

點□患者既往基礎用藥

囑臨時醫囑:

□靜脈輸液:糾正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營養支持(必要時)

□血、尿常規、大便常規+潛血、感染指標、肝功能、腎功能、血糖、凝血功能(非空腹

可次日查肝功及血糖)

□胸片、心電圖、腹部超聲

□入院宣教(環境、設施、人員等)

主要□入院護理評估:二級護理

護理□注意事項(調整飲食,抬高床頭,睡前3小時不進食)

工作

病情□無口有,原因:

變異1.

記錄2.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日期住院第2天住院第3天

□上級醫師查房,完成上級醫師查房記錄□完成三級醫生查房記錄

□完善生化檢查及心電圖□內鏡下治療

主□完善有關檢查項目(包括術前感染篩查項目)□術后密切監測并發癥

要向患者及家屬交代病情,簽署內鏡下治療知□完成術后病程記錄

診情同意書□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

長期醫囑:長期醫囑:

□內科二級護理常規□內科特級/?級護理常規

□流食/半流食□內鏡下擴張術后禁食水24小時密切觀

□如存在食管潴留,需要禁食、必要時留胃管、察情變化,尤其是有無食管穿孔、出血

鹽水清洗食管并發癥

□明日早禁食水□如無穿孔并發癥,口服硫糖鋁或其他粘

□其他(視基礎疾病而定)膜保護劑1周

□患者既往基礎用藥

臨時醫囑:

臨時醫囑:□術后靜脈輸液,使用抑酸劑

□明II行內鏡下治療□如無穿孔、出血等并發癥,術后4小時

□對合并食管炎者給予抑酸劑及粘膜保護劑可進流食、半流食

□食管壓力測定(必要時)□抗生素(必要時)

□上消化道造影

□胸片、腹部超聲(必要時)

□內鏡下超聲(必要時)

□注意事項,進少量清流食□內科特級/一級護理常規

主要

□注意事項,觀察進食情況

護理

□觀察并發癥

工作

口無口有,原因:口無口有,原因:

病情

1.1.

變異

2.2.

記錄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住院第6-7天

日期住院第4-5天

(出院日)

□上級醫師查房□繼續觀察療效

□觀察療效□上級醫師查房,決定是否可以出院。擬定

□密切監測并發癥出院后門診隨診計戈1、出院后注意事項

□完成病程記錄□完成出院記錄、病案首頁、出院證明書等

長期醫囑:長期醫囑:

□內科二級護理常規□內科三級護理常規

□半流食或普食□普食

□患者既往基礎用藥□患者既往基礎用藥

重□抑酸劑和粘膜保護劑□繼續口服抑酸劑和粘膜保護劑

醫臨時醫囑:臨時醫囑:

囑□今日出院

□常規護理□常規護理

主要□觀察進食情況□觀察進食情況

護理□出院醫囑:出院后飲食注意事宜

工作

口無口有,原因:口無□有,原因:

病情

1.1.

變異

2.2.

記錄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肝硬化并發肝性腦病臨床路徑

(2011年版)

一、肝硬化并發肝性腦病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肝硬化并發肝性腦病(ICD-1QK72903伴K

741-4(746/K7Q301/K7L701/K76102/P788/A527tK7Z網。

(二)診斷依據。

根據《實用內科學》(陳潮珠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年,第十二版)。

L肝硬化病史。

2有神經精神癥狀及體征,或雖無神經精神癥狀及體

征,但神經心理智能測試至少有兩項異常。

3有引起肝性腦病的誘因。

4排除其他引起神經精神癥狀的原因。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根據《實用內科學》(陳潮珠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年,第十二版)。

1去除誘因。

2對癥及支持治療。

3針對發病機理采取措施。

4基礎疾病的治療。

(四)標準住院日為13-14HO

(五)進入路徑標準。

L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CD-1QK72903伴K741-K746

/K70.301/K7L701/K76.102/P788/A527fK77.0冊干硬化

并發肝性腦病疾病編碼。

2符合需要住院的指征:臨床分期為有臨床癥狀的肝性

腦病(即I-W期)。

3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

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

進入路徑。

(六)住院期間檢查項目。

L必需的檢查項目:

(1)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偈血;

(2)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凝血功能、血氨、血

氣分析;

(3)胸片、心電圖、腹部B超。

2根據患者情況可選擇:頭顱CT或MU、腦電圖。

3疑有顱內感染者可選擇:腦脊液檢查。

(七)治療方案與藥物選擇。

1?去除誘因:包括積極止血、清除腸道積血、積極控制

感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消除便秘、改善腎功能、禁用鎮

靜劑、避免大量利尿和放腹水等。

2對癥及支持治療。

(D經口、鼻飼或靜脈營養。

(2)熱量供應:35-40kcal/Kg/d以碳水化合物為主。

(3)蛋白質供應:肝性腦病I、II期開始數日20g/d

III、W期開始數日禁食;每2-3天增加10g/d;加量至

L2g/Kg/d以植物蛋白為主。

(4)其他對癥支持治療:包括維持水、電解質、酸堿

平衡;有低蛋白血癥者靜脈輸注血漿、白蛋白;有腦水腫者

給予脫水治療等。

3針對發病機理采取措施:

(1)減少腸道內氨及其他有害物質的生成和吸收:

①清潔腸道:口服或鼻飼2%硫酸鎂30-60ml導瀉,

或乳果糖進行灌腸(必要時);

②降低腸道PH先以乳果糖口服或鼻飼,然后每小時追

加1次,直至大便排出;適當調整劑量以保證每日2-3次

軟便為宜;

③抑制腸道細菌生長:應用腸道益生菌制劑;

④抗菌藥物的應用:選擇腸道不吸收的抗生素,如利福

昔明。

(2)促進氨的代謝、拮抗假性神經遞質、改善氨基酸

平衡。

①降血氨藥物:包括門冬氨酸一鳥氨酸(嚴重腎功能不

全患者,即血清肌酎>3蟀/dL時禁用)、精氨酸(高氯性酸中

毒及腎功能不全患者禁用)等。

②拮抗假性神經遞質:考慮可能用過苯二氮卓類藥物者

可靜脈注射氟馬西尼;有椎體外系體征用其他方案治療無效

者可口服溟隱亭。

③改善氨基酸平衡:支鏈氨基酸靜脈輸注。

4基礎疾病的治療:包括改善肝功能等。

(A)出院標準。

L誘因去除、神經精神癥狀及體征消失。

2停止靜脈輸液,至少3天。

(九)變異及原因分析。

L經治療后,神經精神癥狀及體征消失,但仍有大量腹

水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合并出血,則退出該路徑,進入相應

的臨床路徑。

2經治療后,神經精神癥狀及體征無改善,且肝細胞功

能嚴重障礙或進行性惡化時,則退出該路徑,進入相應的臨

床路徑。

二、肝硬化并發肝性腦病臨床路徑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肝硬化并發肝性腦病(ICD-10:K72.903伴K74.1-K74.6/K70.301/K

71.701/K76.102/P78.8/A52.7tK77.0*)

患者姓名:性別:年齡:門診號:住院號:

住院日期:年—月一日出院日期:年一月—日標準住院日:13-14日

日期住院第1-2天

□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

主□完成病歷書寫

要□開化驗單

診□上級醫師查房,初步確定診斷

療□根據急查的輔助檢查結果進一步確定診斷

工□確定發病誘因開始治療

作□向患者家屬告病重或病危通知,并簽署病重或病危通知書(必要時)

□簽署自費藥品使用同意書

長期醫囑:

□內科護理常規

□特級護理

□低蛋白飲食或禁食

□記24小時出入量

□記大便次數及量

□視病情通知病重或病危

□吸氧

□對癥及支持治療,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等

□乳果糖口服或鼻飼

□腸道益生菌制劑

重□鹽酸精氨酸靜脈輸注(必要時,高氯性酸中毒或腎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支鏈氨基酸靜脈輸注

□保肝藥物

臨時醫囑:

□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潛血

□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凝血功能、血氨、血氣分析

□胸片、心電圖、腹部B超

□腹部、頭顱CT或MRI、腦電圖(必要時)

□腦脊液檢查(必要時)

□乳果糖灌腸(必要時,并可根據情況酌情調整劑量)

□弱酸灌腸(必要時)

□乳果糖45ml口服或鼻飼(必要時)

□其他降氨治療(鳥氨酸-門冬氨酸必要時)

□深度昏迷、有腦水腫者給予脫水治療(必要時)

□其他醫囑:心臟監護等

要□介紹病房環境、設施和設備

理□入院護理評估

作□宣教

□做好飲食指導,且囑其家屬配合,嚴格遵醫囑進食

病情□無口有,原因:

1.

2.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日期住院第2-3天住院第3-10天

□上級醫師查房□上級醫師查房

□完成入院檢查□記錄生命體征、每日出入量、大便量

□繼續治療□觀察神經精神癥狀及體征變化

□評價誘因是否去除□根據其他檢查結果進行鑒別診斷,判斷是否合并

□必要的相關科室會診其他肝硬化并發癥

□完成上級醫師查房記錄等病歷書寫□調整治療方案

□視病情變化進行相關科室會診

□完成病程記錄

長期醫囑:長期醫囑:

□內科護理常規□內科護理常規

□特級/-一級護理□低蛋白飲食或禁食

□低蛋白飲食或禁食□記24小時出入量

□記24小時出入量□記大便次數及量

□記大便次數及量□視病情通知病重或病危

□視病情通知病重或病危□對癥及支持治療,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

□對癥及支持治療,糾正水、電解質、亂等

酸堿平衡紊亂等□酌情通知病危或病重

□審核/酌情調整降氨治療劑量□酌情更改護理級別

□保肝藥物□飲食:根據神經精神癥狀調整飲食蛋白量

臨時醫囑:□調整乳果糖口服劑量,維持軟便次/日

醫2-3

□血緞,(必要時)□神經精神癥狀及體征好轉后逐漸減量、停用靜脈

□血氣分析(必要時)治療

□電解質(必要時)□其他醫囑

□肝腎功、凝血功能、血常規(必要)臨時醫囑:

□心電監護(必要時)□復查血常規、大便常規+潛血

□其他醫囑□復查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凝血功能、血氨、

血氣分析

□吸氧(必要時)

□心電監護(必要時)

□輸注血漿(必要時)

□輸注白蛋白(必要時)

□其他醫囑

主要□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尤其是神志的□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護理變化□滿足患者的各種生活需要

工作□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做好用藥的指導

病情口無口有,原因:口無□有,原因:

變異1.1.

記錄2.2.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住院第13-14天

日期住院第11-12天

(出院日)

主□上級醫師查房□上級醫師查房,進行評估,明確是否可

要□記錄生命體征、每日出入量、大便量出院

診□觀察神經精神癥狀及體征變化□完成出院記錄、病案首頁、出院證明書等

療□調整治療方案□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如:返

工□完成病程記錄院復診的時間、地點,發生緊急情況時

作的處理等

長期醫囑:出院醫囑:

□飲食:調整蛋白攝入1.2g/Kg/d;以植物□出院帶藥

重蛋白為主□其他醫囑

點□調整乳果糖口服劑量,維持軟便2-3次/日□定期門診隨訪

醫□其他醫囑

囑臨時醫囑:

□復查血常規、大便常規+潛血

□復查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氨

□其他醫囑

主要□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指導患者辦理出院手續

護理□滿足患者的各種生活需要□做好患者出院后的飲食指導

工作□做好用藥的指導

病情口無口有,原因:□無口有,原因:

變異1.1.

記錄2.2.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

(內科治療)臨床路徑

(2011年版)

一、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內科治療)臨床

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肝硬化門脈高壓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

(ICD-1QK70t-4C76t/B65)伴I9S32。

(二)診斷依據。

根據《實用內科學》(復旦大學醫學院編著,人民衛生

出版社,2005年9月第12版)、《肝硬化門靜脈高壓食管胃

靜脈曲張出血的防治共識(2008杭州)》(中華醫學會消化病

學分會、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

會)等臨床診斷及治療指南。

L肝硬化門脈高壓食管胃靜脈曲張診斷明確。

2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的診斷:出血48小時內進行胃

鏡檢查是診斷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唯一可靠的方法。內鏡下

可見曲張靜脈活動性出血滲血和噴血)、曲張靜脈上有“血

栓頭”、雖未發現其他部位有出血病灶但有明顯的靜脈曲張。

3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未控制的征象:72小時內出現以

下表現之一者為繼續出血。

①6小時內輸血4個單位以上,生命體征不穩定(收縮

壓VZOm田§心率>100次份或心率增加>20次冷);

②間斷嘔血或便血,收縮壓降低>20rmHg或心率增加>20

次冷,繼續輸血才能維持血紅蛋白含量穩定;

③藥物或內鏡治療后新鮮嘔血,在沒有輸血的情況下,

血紅蛋白含量下降30g/L以上。

4食管胃靜脈曲張再出血的征象:出現以下表現之一者

為再出血。

①出血控制后再次有活動性出血的表現嘔血或便血);

②收縮壓降低XOnnHg或心率增加>20次/分;

③在沒有輸血的情況下血紅蛋白含量下降>30g/L

5早期再出血:出血控制后72小時-2周內出現活動

性出血。

6遲發性再出血:出血控制2周后出現活動性出血。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根據《實用內科學》(復旦大學醫學院編著,人民衛生

出版社,2005年9月第12版)、《肝硬化門靜脈高壓食管胃

靜脈曲張出血的防治共識(2008杭州)》(中華醫學會消化

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

分會)等臨床診斷及治療指南。

L藥物治療:是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的首選治療手段。

2氣囊壓迫止血:用于藥物治療無效的病例或作為內鏡

下治療前的過渡療法,以獲得內鏡止血的時機。

3內科治療無效,或發生早期再出血者,應考慮積極進

行內鏡下治療、放射介入治療或外科手術治療。

(四)標準住院日為13-14日。

(五)進入路徑標準。

L入院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CD-1QK70tTC76f/B65)

伴1983研硬化合并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疾病編碼。

2沒有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自發性腹膜炎等嚴重肝

硬化并發癥。

3早期再出血者應進入內鏡下治療、介入治療或外科治

療臨床路徑;遲發再出血者可以進入本路徑。

4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

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

進入路徑。

(六)住院期間檢查項目。

L必需的檢查項目:

(1)血常規,血型及Rh因子;

(2)尿常規;

(3)大便常規儲血;

(4)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脂、血氨;

(5)凝血功能檢查;

(6)感染指標篩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HIV梅毒);

(7)甲胎蛋白;

(8)動脈血氣分析;

(9)心電圖;

(10)腹部B超(肝、膽、胰、脾、門靜脈);

(11)胃鏡檢查。

2根據患者病情可選擇的檢查項目:

(1)自身免疫性肝病相關自身抗體(如NSm);

(2)肝纖維化指標(如W型膠原);

(3)血清銅藍蛋白、銅氧化酶吸光度;

(4)胸片、腹部增強日

(5)糞寄生蟲卵(如血吸蟲)。

(七)治療方案與藥物選擇。

L監測生命體征、出入量,禁食水,必要時置入鼻胃管,

酌情吸氧。

2恢復血容量:迅速建立靜脈通道,糾正低血容量性休

克。必要時輸血及補充血漿、血小板等。糾正電解質紊亂。

血容量的恢復要謹慎,過度輸血或輸液可能導致繼續或重新

出血。

3藥物治療:

(1)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能顯著改善出血控制率,

但病死率未獲改善。此類藥物不應與硝酸酯類藥物聯用。

(2)血管加壓素及其類似物聯用或不聯用硝酸酯類藥

物:包括血管加壓素、垂體后葉素等。靜脈使用血管加壓素

可明顯控制曲張靜脈出血,但病死率未獲降低,且不良反應

較多如心肌缺血、心律不齊、高血壓、腸缺血)。加用硝酸

酯類藥物可改善用藥安全性及有效性。為減少不良反應。持

續使用最高劑量血管加壓素的時間不應超過24小時。

(3)H受體拮抗劑歸就和質子泵抑制劑(PPD:靜脈

使用HWPPI能提高胃內pH值,促進血小板聚集和纖維

蛋白凝塊的形成,避免血凝塊過早溶解,有利于止血和預防

再出血,臨床常用。

(④抗生素的應用:酌情可短期內應用抗菌藥物。

(5)靜脈營養支持:出血得到有效控制前,禁食禁水。

應給予相應靜脈營養支持,但需要控制輸入液體總量。

(6)其他藥物:常用止血藥物、維生素K1等,可酌情

使用。

4氣囊壓迫止血:氣囊壓迫可使部分出血得到有效控

制,但出血復發率高。應注意觀察并預防并發癥。進行氣囊

壓迫時,應根據病情8-24小時放氣1次,拔管時機應在血

止后24小時。一般先放氣觀察24小時,若無出血即可拔管。

5病因治療: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包括病毒性、酒精性、

膽汁淤積性、自身免疫性、遺傳代謝及藥物性肝病等。出血

控制后應針對病因酌情進行治療。

6二級預防藥物:出血控制后酌情開始二級預防一,可應

用非選擇性B長體阻滯劑,如普蔡洛爾。并加強有關二級

預防的宣教指導。

(八)出院標準。

Ifii血停止,恢復少渣軟食,無再出血,一般情況較好。

2沒有需要住院處理的并發癥和域合并癥。

(九)變異及原因分析。

L治療期間出現感染(如自發性腹膜炎)、肝性腦病、

肝腎綜合征等并發癥者,進行相關的診斷和治療,轉入相應

臨床路徑并適當延長住院時間。

2合并嚴重心、肺、肝、腎等其他臟器基礎疾病及凝血

功能障礙者,進入特殊人群臨床路徑。

3藥物治療難以控制出血,低血容量休克難以有效糾正

時,可進行內鏡下止血,必要時行經頸靜脈肝內門腔靜脈分

流術(TIPS)或外科手術,轉入相應臨床路徑。

4肝硬化門脈高壓食管胃靜脈曲張診斷明確,但檢查發

現其他出血原因,如合并消化性潰瘍出血、急性出血糜爛性

胃炎等,應轉入相應臨床路徑。

5檢查發現合并肝癌、門靜脈栓塞(血栓福栓)者,應

轉入相應臨床路徑。

二、月璇化合并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內科治療)臨床路徑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IOMO:(K70t-K76t/B65)伴198.3*)

患者姓名:性別:年齡:―門診號:住院號: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一月—日標準住院日:13-14日

日期住院第1天

□完成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

□完成“入院記錄”及“首次病程記錄”

□完善常規及相關檢查

□上級醫生查房

□向家屬告病重或病危并簽署病重或病危通知書

□患者家屬簽署自費用品協議書、輸血知情同意書、靜脈插管同意書

作□監測生命體征、出入量,禁食水

□建立靜脈通路,恢復血容量,必要時輸血

□給予藥物止血

長期醫囑:

□內科護理常規

□一級/特級護理

□病重/病危

□篇續心電、血壓、血氧監測

□記24小時出入量

□靜脈營養支持

□靜脈抑酸藥物(HzRA或PPI)

□靜脈應用降低門靜脈壓力藥物: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或血管加壓素及其類似物聯用或

重不聯用硝酸酯類藥物(無禁忌證時)

點□止血藥物及維生素K1

醫□保肝藥

囑臨時醫囑:

□血常規、血型、Rh因子、尿常規、大便常規+潛血、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脂、

血氨、凝血功能、感染指標篩查

□三腔二囊管置入壓迫止血(必要時)

□放置鼻胃管并記量(必要時)

□吸氧(必要時)

□抗菌素(必要忖)

□動脈血氣分析、心電圖、腹部增強CT(必要時)

□深靜脈插管術(必要時)

□輸血醫囑(必要時)

□胃鏡檢查(必要時)

□監測中心靜脈壓(必要時)

□介紹病房環境、設施和設備,進行入院宣教

要□入院護理評估

工□靜脈輸液

□并發癥觀察

□藥物不良反應觀察

病情口無口有,原因:

1.

2.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日期住院第2天

□上級醫師查房

主□完成上級醫師查房記錄等病歷書寫

要□繼續藥物止血治療

診□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腹部癥狀和體征,觀察大便性狀,監測血紅蛋白等變化,判斷出

療血有無停止

工□完善必要的相關科室會診

作□患者家屬簽署消化內鏡操作知情同意書

長期醫囑:

□內科護理常規

□一級/特級護理

□病重/病危

□禁食水

□持續心電、血壓、血氧監測

□記24小時出入量

□靜脈營養支持

□靜脈抑酸藥物(HzRA或PPI)

□靜脈應用降低門靜脈壓力藥物: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或血管加壓素及其類似物聯用

或不聯用硝酸酯類藥物(無禁忌證時)

□止血藥物及維生素K1

□保肝藥

臨時醫囑:

□鼻胃管引流記量(必要時)

□吸氧(必要時)

□抗菌素(必要時)

□監測中心靜脈壓(必要時)

□利尿劑(必要時)

□血常規、大便常規+潛血、肝腎功能、電解質、凝血功能

□肝纖維化指標(酌情選擇)、甲胎蛋白

□輸血醫囑(必要時)

□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必要時)

□基本生活和心理護理

主要

□靜脈輸液

護理

□并發癥觀察

工作

□藥物不良反應觀察

病情口無口有,原因:

變異1.

記錄2.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日期住院第3-4天

□上級醫師查房(至少一次)

主□完成查房記錄

要□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腹部癥狀和體征,觀察大便性狀,監測血紅蛋白變化,判斷出血有無

診停止或再出血

療□觀察患者神志、體溫等,判斷有無并發癥出現,并給予相應的處理

工□酌情完善胃鏡檢查,幫助明確診斷及判斷是否有活動性出血

長期醫囑:

□內科護理常規

□一級/特級護理

□病重/病危

□禁食水

□持續心電、血壓、血氧監測

□記24小時出入量

□靜脈營養支持

□靜脈抑酸藥物(HeRA或PPI)

重□靜脈應用降低門靜脈壓力藥物: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或血管加壓素及其類似物聯用或不

點聯用硝酸酯類藥物(無禁忌證時)

醫□止血藥及維生素K1

囑□保肝藥

臨時醫囑:

□血常規、大便常規+潛血、肝腎功能、電解質、血氨(必要時)

□輸血醫囑(必要時)

□胃鏡檢查(必要時)

□鼻胃管引流記量(必要時)

□監測中心靜脈壓(必要時)

□抗菌素(必要時)

□利尿劑(必要時)

□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必要時;如出血停止,準備拔管)

□基本生活和心理護理

主要

□靜脈輸液

護理

□并發癥觀察

工作

□藥物不良反應觀察

病情□無口有,原因:

變異1.

記錄2.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日期住院第5-6天

□上級醫師查房(一次)

主□完成查房記錄

要□觀察并判斷出血有無停止或再出血,如出血停止,逐步藥物減量

診□觀察患者神志、體溫等,判斷有無并發癥出現,并給予相應的處理

療□逐步恢復飲水

長期醫囑:

□消化內科護理常規

□一級/特級護理

□病重

□禁食不禁水

□持續心電、血壓、血氧監測

□記24小時出入量

□靜脈營養支持

□靜脈抑酸藥物(H#A或PPI)

□靜脈應用降低門靜脈壓力藥物: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或血管加壓素及其類似物聯用或

不聯用硝酸酯類藥物(無禁忌證時)

□止血藥及維生素K1

□保肝藥

臨時醫囑:

□血常規、大便常規+潛血、肝腎功能、電解質(必要時)

□輸血醫囑(必要時)

□鼻胃管引流記量(必要時)

□腹部B超(必要時)

□監測中心靜脈壓(必要時)

□利尿劑(必要時)

□拔除三腔二囊管(如應用氣囊壓迫止血成功)

□基本生活和心理護理

主要□并發癥觀察

護理□靜脈輸液

工作□藥物不良反應觀察

病情□無口有,原因:

變異1.

記錄2.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日期住院第7-8天住院第9-10天

□上級醫師查房□上級醫師查房

主□完成查房記錄□完成查房記錄

要□觀察并判斷有無再出血□觀察并判斷有無再出血

診□觀察有無并發癥出現,并給予相應的處理□觀察有無并發癥出現,并給予相應的處理

療□飲水飲食宣教,并指導恢復流食□飲食宣教,指導逐步恢復半流飲食

I□開始肝硬化門脈高壓及其病因的相關口

作服藥治療

長期醫囑:長期醫囑:

□內科護理常規□內科護理常規

□一級護理□一級護理

□病重□病重

□流食□半流食

□記24小時出入量□記24小時出入量

□口服藥碎服□口服藥碎服

□二級預防用藥□二級預防用藥

重□病因治療相關藥物□病因治療相關藥物

點□抑酸藥物(IbRA或PPI)□停用靜脈用降低門靜脈壓力藥物:生長抑

醫□靜脈應用降低門靜脈壓力藥物:生長抑素素及其類似物;或血管加壓素及其類似物

囑及其類似物(無禁忌癥時);聯用

□止血藥物及維生素K1□止血藥物及維生素K1

□保肝藥□保肝藥

臨時醫囑:臨時醫囑:

□血常規、大便常規+潛血、肝腎功能、電□血常規、大便常規+潛血、肝腎功能、電

解質(必要時)解質(必要時)

□監測中心靜脈壓(必要時)□必要時拔除深靜脈插管

□利尿劑(必要時)□利尿藥(必要時)

□必要時拔除鼻胃管

□基本生活和心理護理□基本生活和心理護理

□飲食及服藥指導□飲食及服藥指導

主要

□靜脈輸液□并發癥觀察

護理

□并發癥觀察□藥物不良反應觀察

工作

□藥物不良反應觀察

病情□無口有,原因:口無口有,原因:

變異1.1.

記錄2.2.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住院第13-14天

日期住院第11-12天

(出院日)

□上級醫師查房如果患者可以出院

□完成查房記錄□通知出院處

□觀察并判斷有無再出血□通知患者及家屬今日出院

□觀察有無并發癥□向患者及家屬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項,不

主□繼續指導恢復少渣軟食適時及時就診;

要□繼續肝硬化門脈高壓及其病因的相關口□飲食宣教,服藥注意事項宣教

診服藥治療(如保肝藥、必要時應用利尿劑)□指導繼續二級預防方案

療□停用靜脈用抑酸藥物□預約復診時間

工□停止靜脈輸液□將出院記錄的副本交給患者

作□準備出院帶藥及出院證明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請在病程記錄中說

明原因和繼續治療的方案

長期醫囑:長期醫囑:

□消化內科護理常規□消化內科護理常規

□二級護理□二級護理

□少渣軟食□少渣軟食

重□口服藥碎服口服藥碎服

點□二級預防用藥□二級預防用藥

醫□病因治療相關藥物□病因治療相關藥物

臨時醫囑:臨時醫囑:

□血常規、大便常規+潛血、肝腎功能、電□出院帶藥(如果建議患者藥物預防,則

解質(必要時)帶相應藥物)

□基本生活和心理護理□幫助患者辦理出院手續

主要□飲食及服藥指導□出院指導

護理□并發癥觀察

工作□藥物不良反應觀察

病情口無口有,原因:口無口有,原因:

變異1.1.

記錄2.2.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經內鏡膽管支架置入術臨床路徑

(2011年版)

一、經內鏡膽管支架置入術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膽管狹窄、梗阻、閉塞(ICD-1&K83Do

行內鏡膽管支架置入術(5187)o

(二)診斷依據。

根據《消化內鏡學》(李益農、陸星華主編,科學出版

社,2004年,第二版)和《實用內科學》(復旦大學醫學院

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第12版)。

L病史及體格檢查。

2實驗室檢查提示梗阻性黃疸,或GGT和ALP升高,或

腫瘤標記物(如。UA9.QX242和CEX)升高。

3影像學檢查(B超、CT或MW提示:

(1)膽管狹窄(包括良性和惡性狹窄);

(2)肝內外膽管充盈缺損(結石、膽管癌);

(3)壺腹周圍占位,肝內外膽管擴張(壺腹癌、十二

指腸乳頭癌和胰頭癌)。

(三)治療方案的選擇。

根據《消化內鏡學》(李益農、陸星華主編,科學出版

社,2004年,第二版)和《美國消化內鏡學會關于內鏡下逆

行胰膽管造影(ETCP)對膽管和胰腺疾病診治的指南》

(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200562(1):1-8)。

1患者情況不適合、不耐受外科手術治療或存在外科手

術治療禁忌癥。

2患者本人及家屬有內鏡下介入治療的意愿。

3年齡<65歲,且無其他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

4能耐受EHP操作且無相關禁忌癥。

5無碘過敏。

(四)標準住院日為7-10日。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ALRK831膽管狹窄、梗阻、

閉塞疾病編碼。

2實驗室檢查符合梗阻性黃疸或CUT和ALP升高。

3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

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

進入路徑。

(六)明確診斷及入院常規檢查需2-3天(工作日)。

L必需的檢查項目:

(1)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幡血;

(2)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凝血功能、血型及FH

因子、感染指標篩查(乙型、丙型肝炎,HN梅毒)、腫瘤

標記物篩查(如CEACA19-aCA242);

(3)胸片、心電圖、腹部B超;

(4)碘過敏試驗;

(5)患者家屬簽署經內鏡膽管支架置入術知情同意書。

2根據病情必要時行腹部CT或NBI(MFWo

3抗血小板藥物和抗凝藥物應該至少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