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民族文學研究論文:《紅樓夢》在俄羅斯的譯介研究摘要:《紅樓夢》在歐美國家流傳的近兩個世紀里,俄羅斯無論與考證,都可謂獨領風騷。俄羅斯一大批漢學家及相關領域的學者以其廣博的學識、嚴謹的態度為《紅樓夢》的俄譯與研究工作貢獻了重世奇書愈發厚重。對《紅樓夢》在俄羅斯三個重要歷史階段的傳播情重要的指導意義。關鍵詞:《紅樓夢》;俄羅斯;譯介;帕納秀克《紅樓夢》自問世以來,圍繞著其不同時期,不同版本的抄本、印本的討論就從未停止過,有關《紅樓夢》研究的文章著述更是浩如煙海。正是由于《紅樓夢》自身特有的魅力,使得它問世不久后便遠渡海外,到目前為止,《紅樓夢》已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有150多個不同篇幅的譯本,其中全譯本近40部。俄羅斯作為海外“紅學”努力和貢獻不可低估,而且在《紅樓夢》各種刻本的收藏方面,俄羅斯在國外更是首屈一指。在上個世紀的蘇聯圖書館中就保存了60多種刻本《紅樓夢》及其續集和以《紅樓夢》為題材的作品的老板本,其中有10個本子是萃文書屋的稀有本子(李福清、孟列夫,1986:10)。所以,對《紅樓夢》進行多維度的綜合研究,便少不了對俄羅一、帝俄時期:經略東方,初識《紅樓》早在1700年,俄國沙皇彼得一世(NeTpI)就下達了關于俄國人學習東方語言的首個指令,其中就提到向中國派遣“善良的、有學問的、年齡不太老的,可以學會中國和蒙古語言文字的僧侶兩名或三名……"(波茲聶也娃,1956:121)此后,俄國為了向東方擴張,獲取經濟利益,進一步加強了對中國的經營和聯系。1715年,以修士俄國東正教傳教團被派駐北京,為中俄雅克薩戰爭后在京的俄國戰俘提供宗教服務,十幾年后俄國東正教駐北京傳教團的合法性得到確立。而此時的東正教團依附于政權,傳教團更多代表了俄國政府的利益,所以傳教士們在民間傳教的同時,還扮演著中國世情風化調查者的角色等。正是在此大背景下,眾多的中國題材作品開始被翻譯介紹到俄國,其中《紅樓夢》更是在宗教使團成員的直接參與下進入了俄國人1820年,俄國第十屆傳教使團進駐北京,其中隨團前來的便有受購書籍中就包括兩部四函的《紅樓夢》,分別為當時亞洲司圖書館和正在擬議中的“伊爾庫茨克亞洲語言學院”所收藏。這也是目前有關《紅樓夢》正式進入俄國人視野的最早記錄。1832年,第十一屆俄國駐北京宗教使團成員帕維爾·庫爾良德采夫(NabenKypn8HAueB)因價和分析,這些觀點在今天看來并非那么精確和深刻,但這卻是俄國學界開始真正關注和研究《紅樓夢》的發端,為其之后的俄國學者從瓦西里耶夫也曾計劃翻譯《紅樓夢》,但并沒有實現,僅留有未發表的第一回譯文,現被俄羅斯科學院收藏。二、蘇聯時期:譯研并重,成績斐然20世紀初,整個世界都處于動蕩不安之中,俄國國內也在經歷著深刻的社會變革,俄國的漢學研究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幾乎處于停滯狀態。直到40年代,隨著二戰的結束和新中國的成立,中蘇兩國進入了“蜜月期”,漢學在蘇聯出現了繁榮局面。中國章回小說,特別是白話體小說的翻譯成就尤為突出,尤其是在50年代,中國的古典小說差不多全都被譯成了俄文并在蘇聯出版(A·沃斯克列先斯基,1982:59)。據有關學者統計,蘇聯從1946年至1985年共翻譯1386種中國圖書,發行量5300萬冊,其中文學作品占71%,發行量占82%(陸本瑞,1991:27)。在整個20世紀的前50年,我們基本上沒有看到太多有關《紅樓夢》的研究著述,僅在1936年出版的《蘇聯大百科全書》第一版中,其《中國文學》條目下有對《紅樓夢》的簡要介紹。但受當時時代和撰寫者對《紅樓夢》認知水平的雙重局限,該條目的撰寫者對《紅樓夢》的理解并不充分,存在著一定的紕繆,比如撰寫者將“紅樓夢”ABopey(美麗的宮殿)",顯然并未理解“紅樓夢”的真正內涵,雖然仍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其思想的進步性。雖然在1957年版的《蘇聯但也有失偏頗。類似的評價性文字還見諸于1956年費多連科(H.T.人”,但遺憾的是,他的譯稿在1930-1940年間遺失了。剩下的部分譯文(第一回、第二十五至二十八回)并未出版,現存于俄羅斯科學院(李磊榮,2004:175)。20世紀50年代,《紅樓夢》再次真正出現在蘇聯公眾視野當中,也正是從這時起,有關這部中國巨著的研究和討論不斷深入。1954年,萊斯卡婭(「.H.Pauckas)所譯的王了一(即王力)的著作《中選自《紅樓夢》,所以時任莫斯科大學中國語文教研室主任的波茲德前言的一部分,附在了德拉古諾夫(A.AAparyHOB,漢名龍果夫)的研究性文章。1955年,這篇文章由邢公畹翻譯成中文,并發表在《人民文學》雜志第6期上。在這篇文章中波茲德涅耶娃對曹雪芹、高鶚進行了簡單介紹,并認為高鶚違反了曹雪芹在第五回中規定好的結局。而且,她還指出《紅樓夢》續本眾多,這些續作者們極力使主人公“團圓”,破壞了原作者的意圖,更不能在思想力量和心理分析的這部小說的開始和它的結局(寶玉出家)貫穿著佛教思想,并且摻雜著道教思想:再生、宿命論、報應說。"(波茲聶也娃,1955:112)但她依然認為小說本身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與作者所具有的宗教觀點幾乎無關。所以,波茲德涅耶娃又進一步指出:“小說的內容上跟它的形式上的矛盾,正是它的作者意圖跟完成這意圖的手段-—現實主義方向之間的矛盾的結果。"(同上:112-113)波茲德涅耶娃介紹和分析了小說的主要人物和重要情節,肯定了作者心理分析上的深刻性,最后指出,曹雪芹創造了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真實再現迫這一點上是站在民主主義立場上的,而且這一立場還表現在作品的語言中(同上:117)。雖然波茲德涅耶娃在對《紅樓夢》的一些人失誤。但不可否認,波茲德涅耶娃對《紅樓夢》的認識和分析是十分深刻的,她的文章體現了當時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批評方法的基本特點,具有其獨特的價值。1958年,《紅樓夢》俄文全譯本由蘇聯國家文藝出版社出版,譯是譯者在程乙本的基礎上并主要參照了亞東重排本的有關版本(左安飛,2023b:114),歷時八年翻譯而成,其中詩詞部分則由俄蘇著名漢學家緬希科夫(N.H.MeHb山MKOB,漢名孟列夫)翻譯完成。由于該譯本是歐美國家中《紅樓夢》的首部全譯本,一經出版,便廣受好夢》贏得了廣大的歐洲讀者,也為小說贏得了人們對它的尊敬"(胡文彬,1993:95);后者則認為譯者沒有使這部“詩一般的作品套入歐洲小說的模式",是“翻譯上的里程碑”(克拉爾,1990:271)。而漢學家費什曼(0.幾.中nwMaH)在肯定帕納秀克譯文的同時,對譯本中有些段落的語體風格、章回目錄等提出了不同意見,指出小說的章回是具有特殊對偶的二行詩,在俄語中卻以散文體的形式呈現出來,這有違中國古典長篇小說的傳統(0.幾.飾史研究專家瑟喬夫(N.N.Cbl4eB)則就譯本在服飾專名及細節等方面存在的誤譯也提出了批評。這些意見和批評為后來帕納秀克重新翻譯《紅樓夢》提供了重要依據。《紅樓夢》俄文全譯本共兩卷,兩卷扉頁分別印有清代改琦所繪并且,俄蘇著名漢學家費德林為這一譯本撰寫了一篇長達16頁、題為《中國長篇小說與〈紅樓夢〉》的序言。在這篇長文中,費德林先用一半的篇幅對《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和《儒林外史》等長篇小說作了系統的介紹和分析,然后剩下的一半篇幅則主要著筆于《紅樓夢》。費德林對曹雪芹的家世生平、續書情況及小說人物情節等作了詳細介紹,他認為高鶚的續書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說的反封建傾向。此外,費德林還指出小說貫穿著靈魂轉世與不死、塵世變幻無常和繁華世界的罪業本性等道家、佛家宗教教義。認為曹雪芹反對當時社會和家庭秩序下對個人的褻瀆,譴責儒家道德的專制以及統治階級的殘忍和道德敗壞,小說中對貴族階級的批判和譴責反映了曹雪芹的反封建立場。此外,費德林還就1954年中國學界的“紅學論爭”及涉及到的主要學者(即胡適、俞平伯、李希凡、藍翎等人)對《紅點,反映了50年代蘇聯漢學家對《紅樓夢》的基本評價,體現了當時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批評方法的基本特點,帶有鮮明的階級性色彩。帕納秀克本人具有較高的漢語水平和漢語文化素養,加之對《紅樓夢》的獨到見解和深刻認識,使其在翻譯過程中表現出對原著及異域文化的極大尊重。在首次翻譯《紅樓夢》的過程中,譯者亦步亦趨,唯恐遺漏任何信息,翻譯策略主要以異化為主,整體采用直譯的翻譯方法,注重忠實地反映原作,因此就譯本內容來講,這一版俄譯本應是忠實度最高的真正全譯本。雖然帕納秀克的譯本整體上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但譯文中替換法、略譯法、刪譯法等翻譯方法的使用,以及對有關文化知識缺少相應的注釋說明,同樣也為文化知識的傳遞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使原本中的知識內容有所“退化”,一定程度外譯史上的經典佳作,這一譯本為小說歐洲其他語言譯本的問世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加速了《紅樓夢》在歐洲的傳播以及經典化的進程。蘇聯解體后,這一譯本被多次再版。1959年蘇聯出版的《中國文學選集》第一卷中還收錄了由魯德曼(B.「.PyAMaH)翻譯的《紅樓夢》第一、二回,譯文前有漢學家瑪瑪耶娃(P.M.MaMaeba)撰寫的簡短序文,其內容和觀點與瓦西里耶夫等學者的認識保持了高度一致。就魯德曼去世時間可以肯定,這一譯本完成時間要早于帕納秀克的譯本。但這一譯本在魯德曼去世五年后才得以出版,至于其中的具體翻譯、出版細節已基本無從考證。魯德曼的《紅樓夢》節譯本是其由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作品譯研轉向關注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初次嘗試。在底本選擇上譯者主要以程高本中的程乙本為底本,并采用了脂評本的部分內容。為適應《紅樓夢》的語言特點和表現手法,魯德曼主要運用了異化和直譯的翻譯策略及方法,很好地兼顧了原文內容與形式的統一。譯者還對原文內容進行了簡化處理,對小說在后文中并無鋪展的次要人物和情節進行了刪減,然而對細節的忽略也使得魯德曼的譯文在文采上稍顯不足。由于譯者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小說內涵的理解和把握有所欠缺,誤譯情況也在所難免(左安飛,2023a:329)。雖然魯德曼的譯文影響十分有限,但不可否認,魯德曼為俄蘇讀者打開了一扇了解《紅樓夢》的窗口,在中俄文化交流中扮演了積極角色。名李福清)在蘇聯亞洲人民研究所列寧格勒分所發現了一部被“封藏”已久的《石頭記》,這部書實際上就是庫爾良德采夫于19世紀30年代帶回俄國的那套,書中有大量異文和批注,極具研究價值。1964年,蘇聯《亞非人民》雜志第五期刊載了孟列夫和李福清合作的文章《新發現的〈石頭記〉手抄本》,文章主要對這一抄本進行了簡要的介紹。自此這部《石頭記》才始為人知,轟動一時,因其發現地點被學俄籍華僑教師龐英。從1973年起,龐英開始負責“列藏本”的整理和校勘工作,一系列的研究文章述諸筆端。從龐英教授的諸多文章來樓夢》研究的一個重要趨向。此外,龐英教授還發起成立了蘇聯“列寧格勒市《紅樓夢》愛好者學會",這也是國外成立的第一個《紅樓夢》研究性組織。同期,俄籍華僑林琳(即林伯渠先生女兒,又名林專業視角對《紅樓夢》的思想、內容等進行了極具價值的解讀,尤其瑟喬夫父子對《紅樓夢》中的服裝研究可謂是極為翔實又別具一格,其成果是國外為數不多且極有分量的論述《紅樓夢》服飾的專研之一。當然,60-80年代有關《紅樓夢》的介紹性著述并不少見,如1962略》、1973年《蘇聯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第12卷、1975年波茲德涅耶娃、林琳等合著的《近代東方文學》以及1988年由別爾德尼科夫(r.《紅樓夢》進行解讀的文章或條目等。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蘇聯時期眾多漢學家開始直接或間接地為《紅樓夢》的俄譯工作做出了嘗試和努力,俄文全譯本的出現,為更多的蘇聯讀者了解《紅樓夢》,熟悉中華傳統文化提供了可能,這一譯本在《紅樓夢》的海外傳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同時,也正是在這一時期,《紅樓夢》在蘇聯的研究變得更為廣泛而深入,研究者們分別從自身專業的角度對《紅樓夢》進行了積極的闡釋,既有綜合全面的專題研究,又有深入翔實的版本考證,極大地促進了“紅學”的海外發展。三、當代俄羅斯時期:研究多元,突破有限20世紀80年代中期,蘇聯和東歐各國在改革進程中出現了重大挫折,蘇聯提出全球緩和戰略。蘇聯對外戰略與對外政策的調整,為50年代末開始惡化的中蘇關系帶來了轉機,中蘇關系逐漸實現了正常化。正是在此背景下,加之《紅樓夢》首部俄譯本問世后,有關專家學者提出的批評,帕納秀克遂把重譯《紅樓夢》提上了日程。1995年,帕納秀克俄文重譯本《紅樓夢》由文藝出版社和“拉多米科學出版中心聯合出版,共三卷。與1958年俄譯本不同的是,該版詩歌部分的譯者為戈盧別夫(M.B.Tony6eB),所以在底本選擇上雖然重譯本的參照底本依舊是程乙本,但是詩詞部分卻并非完全意義上的程乙本,而是與脂評校注本互為關照下的翻譯成果序言也改為我國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高莽撰寫的《致讀者》,其中選自清代改琦所繪《紅樓夢圖詠》(1879年刊本)中的36幅繡像也被納入該版。此外,在該版第三卷譯文正文之后,還附有沃斯克列先斯基(A.H.BockpeceHCKMǔ,漢名華克生)所撰寫的長達24頁的《大家族之史詩》和戈盧別夫與雅羅斯拉夫采夫(T.5.ApocnaBueB)合寫的《論長篇小說〈紅樓夢〉中的詩歌》兩篇文章。華克生在其文章中主要對滿清的時代背景、曹雪芹的家世生平、《紅樓夢》人物情節及其深刻寓意、《紅樓夢》續書情況等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和深度的解讀。而戈盧別夫和雅羅斯拉夫采夫的文章則從專業角度對《紅樓夢》中的詩歌類型、意象及其作用作了介紹,稱每一行詩都旨在深化藝術形象或突出作者思想,這篇文章也是俄羅斯為數不多的專論《紅樓夢》相較于問世于蘇聯“黃金時代”的1958年俄譯本,出版于蘇聯解體后的1995年俄譯本在行文上則更加簡潔、連貫和流暢,更加“注意語篇的銜接及自然”(李錦霞、孫斌,2009:72)。此外,1995年譯本人物對話的口語化特征有所凸顯,弱化了1958年譯本遣詞造句的書面語特征,尤其體現在摒棄了對首版喜用反身動詞或者完成體過去時被動形動詞及副動詞的譯法等方面。當然,1995年譯本還對1958年譯本的有些地方作了相應調整,修正了部分錯誤表述,但這些調整和修正也是有限的,而且某些處理并不恰當,亦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并沒有跳脫出1958年譯本的翻譯模式。而且在1995年譯本中,譯者對原文中的一些情節或細節作了諸多刪減,借以實現譯文的連貫性、流暢性和可讀性,表現出譯者為適應時代變化要求和讀者偏好所作的重要改變,體現了再語境化的努力和嘗試,但也使小說的完整性、藝術性和知識性大打折扣。而且通過對兩譯本的對比研究,可以肯定的是,譯者知識結構前后并沒有發生深刻的變化,這也是其重譯本未能對首譯本實現根本性突破的重要原因,當然這與譯者所處時期的各種主客觀條件限制不無關系,歷史、身體等原因使譯者渴望訪問中國、拜謁曹雪芹故居的想法等最終未能如愿。在這一階段,蘇聯時期成長起來的老一輩漢學家們依舊在《紅樓夢》的翻譯和研究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兩版《紅樓夢》俄文全譯本的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花藝師考試過程中的反思總結與職業發展的有效聯合探討試題及答案
- 個人理財合同樣本
- 農藝師考試知識框架的構建與完整性分析試題及答案
- 企業公司融資合同樣本
- 豐田回購合同標準文本
- 企業自動建造廠房合同樣本
- 公共貼磚合同樣本
- 產品軟件采購合同樣本
- 東海工地合同樣本
- 代管咨詢合同樣本
- 病毒性腦膜炎護理
- 高中名著導讀社團課《紅與黑》 課件
- 洗煤廢水處理及回用工藝的設計計算-畢業設計
- 2023年四川省內江市中考物理試卷
- 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國旗護衛工作總結
-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全冊分層作業設計含答案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課件
- 裝卸作業安全培訓課件
- 2022撬裝式承壓設備系統制造監督檢驗技術導則
-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 題組14 化學用語練習(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化學試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