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主題班會教案_第1頁
感恩教育主題班會教案_第2頁
感恩教育主題班會教案_第3頁
感恩教育主題班會教案_第4頁
感恩教育主題班會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懷感恩,所遇皆美好——感恩教育主題班會教案班會主題:心懷感恩,所遇皆美好主持人;

參加人員:全體同學

班會背景:

感恩,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直是班會討論的熱門話題。然而,感恩不應僅限于口頭上的宣言,也不應通過讓學生檢視自己行為來激發愧疚感,從而學會感恩。相反,我們應該從學生最親近的人——父母、老師和同學——開始,引導他們逐步理解社會,深刻領會感恩的真諦。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學會如何用具體的行動來表達對父母、老師、同學乃至整個社會的感激之情,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出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班會目的:

1.知識與技能:通過情景、案例、視頻等方式讓學生理解父母、老師、同學以及社會的重要性,明白感恩的含義。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表達、感悟和踐行感恩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在日常生活中表達感恩。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班會活動,激發學生的感恩之情,增強學生的感恩意識。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讓學生學會感恩父母、老師、同學以及社會,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踐行。2.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體驗并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班會準備:黑板報、視頻、學生任務單、便利貼班會過程:

(引入)(班主任)同學們,我們先來一起猜一猜:1.它是一個節日;2.每到這天,家人們都會回到老家共度節日;3.這是一個西方節日;4.慶祝日為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5.節日的主菜是火雞。(班主任)請大家思考:這是什么節日呢?(學生回答)感恩節!(班主任)沒錯,你們知道感恩節的由來嗎?請大家一起觀看視頻。(班主任)從視頻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感恩節的意義就是發現身邊的美好,感恩我們擁有的一切!那么,請大家回憶:最近發生在你身上最令你感動的一件事情是什么?請和大家分享。(學生回答)……(班主任)剛才大家都有提到來自父母、老師、同學,甚至是一些陌生人的幫助,我相信今天的話題大家肯定能有所收獲,那就一起進入今天的主題班會吧。第一部分感恩父母,相敬相愛(班主任)首先,我要問大家一個扎心的問題:你了解你的父母嗎?例如父母的生日、身高、體重……請大家完成任務單。(班主任)請大家分享自己完成的任務單吧。(班主任)所以呀,看來我們并沒有想象的那樣了解我們的父母。那么你們了解父母的工作嗎?我們現在一起觀看視頻吧。(班主任)看完視頻,你有什么感受?你知道你父母工作中會遭遇哪些困難嗎?(學生回答)以前我從沒有這么直觀地了解過父母的工作,都是他們告訴我他們很辛苦,可能他們在工作中甚至遭遇危險的情況。(學生回答)我感覺我的父母很不容易,他們比我們想象的辛苦,他們在工作中會遭受別人的冷眼,遭受危險,我們父母甚至到了年末還要四處催款,他們真的太不容易了。(班主任)看來大家還是很體貼父母,那么你們知道會有哪些煩惱嗎?(學生回答)金錢的壓力,要還房貸,供我上學。(學生回答)他們上有老下有小,還要工作,壓力很大。(學生回答)他們還要面臨和孩子溝通問題,有時候我們很叛逆,這也讓他們頭大。(班主任)大家都總結得很到位,我們的父母不僅會工作辛苦,還有巨大的經濟壓力,有的父母還要照顧、贍養生病的老人、處理親子關系。所以,當父母很不容易!下面,就請大家閱讀這個案例,思考以下問題:1.如果你是浩浩的父母,你希望浩浩怎么做?2.如果你是浩浩,你會怎么做?(學生回答)我會冷靜后向父母道歉,讓他知道我是因為成績下降才沉迷手機的,不是故意不理他。(學生回答)我會從此不玩手機,認真學習,用成績給父母證明。(班主任)是的,父母工作辛苦一天回到家,看到正在玩手機的我們,他們會本能地生氣,我會建議浩浩這樣做:主動承擔學習責任,遇到不會做的題,主動向老師和同學尋求幫助。主動承擔家務,替父母分憂。與父母發生沖突后,換位思考,主動和父母溝通并道歉。成為更好的自己,回報父母。(班主任)我們是第一次做孩子,我們的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我們都在努力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我們要像父母包容我們一樣對他們多一點包容,像父母愛我們一樣對父母多一點愛。現在,就請大家拿起手中的便利貼,寫上對父母想說的話吧。第二部分感恩老師,相攜相伴(班主任)除了父母,還有一種親密的人,他們教會我們知識,凈化我們的心靈——那就是我們的老師。你們了解老師的工作嗎?我們一起簡單了解一個普通老師的一天吧。(班主任)你們感覺老師的工作如何呢?(學生回答)起早貪黑。(班主任)是的,那么老師具體有哪些工作呢?請觀看視頻并回答。(學生回答)上課、改作業、輔導學生、備課、集體教研、開會……(班主任)盡管如此,但是我們的教師仍然兢兢業業,網上還有很多段子說關于老師最愛的口頭禪,比如……但是在我看來,這些口頭禪的背后都是老師沉甸甸的期望啊!……(班主任)請大家觀看視頻,說說自己的感想。(班主任)感恩老師,從尊敬老師做起。那么你們知道哪些行為是不尊重老師的表現嗎?請通過下列舉例自查。(班主任)如果說父母是我們第一任老師,那么教師就是第二任老師,是我們成長的指明燈。他引領我們從無知到認知,遍覽世界的精彩;他教導我們從幼稚到成熟,體味世事的澎湃;他呵護我們從弱小到強大,共嘗成長的悲喜。現在,就請大家拿起手中的便利貼,寫上對老師想說的話吧。第三部分:感恩同學,相依相隨(班主任)除了父母和老師,我們的生命中,還有一類人,他們和我們朝夕相處,并肩作戰,就是我們的同學。通過閱讀這個故事,說說你對朋友的認識。(學生回答)同學要相互包容,不要傷害對方。(學生回答)我們要多記住同學對我們的幫助,寬容那些不愉快的事情。(班主任)是的,朋友間相處,傷害往往是無心的,幫助卻是有心的、忘記那些無心的傷害,銘記那些對你真心地幫助,你會發現這世上你有很多真心朋友。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友好地與同學交往呢?(學生回答)……(班主任)我為大家總結了幾條:學會尊重--尊重他人的不同,尊重他人的隱私學會寬容--控制自己的情緒,換位思考學會贊美--多發現別人的長處,不背后議論同學是非學會奉獻--主動發自內心的為大家服務,同學有困難時要主動幫助學會表達--稱呼要得體(不起侮辱性外號)語氣要適當(不趾高氣揚)使用禮貌語言(多說請、謝謝、不好意思)(班主任)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個案例:小娟和小花平時是關系不錯的兩個女生,小娟成績優秀,性格開朗,有時愛和男生打交道,小花則比較內向。有一天,小娟正準備進教室,突然聽到小花和小梅在那兒聊天,她仔細一聽,哎呀,居然在說她的壞話!說她性格輕浮,還自以為是。小娟在教室門口聽得那叫一個急,那叫一個氣。如果你是小娟你會怎么辦?請同學們討論后分享你的做法。(學生回答)我會裝作沒看見。(學生回答)我可能會很生氣,會小花質問她為什么會這樣說。(學生回答)我會先冷靜后,再和小花溝通,我相信她不是這樣的人。(班主任)很好,你們剛才的回答包含了三種不同的處理辦法。如果采用冷處理法,也就是裝作沒看見,但是不再和小花說話,你們之間的隔閡就會越來越深;如果采用矛盾激化法,憤怒地找小花理論,指責她背后嚼舌根,那么同學間就容易反目成仇,引發沖突;如果采用的是第三種方法:積極溝通法,先假裝沒聽見,事后冷靜地和小花溝通。也許在溝通后,你們的誤會解除了,彼此之間能相互理解,同時還加深了感情。那么同學們,如果我們與同學發生了沖突,該如何積極應對呢?給情緒降溫。不要因為一時沖動,做出傷害朋友的事情,先暫停一下,轉移注意力,再思考解決辦法。非暴力溝通。不帶情緒地陳述事實,表達自己的感受(難過、生氣、不被尊重?),再直接、具體地提出自己的請求。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理解朋友的感受。道歉與寬容。如果自己做錯了,要主動真誠地道歉,另一方也要學會原諒,做一個心胸寬廣的人。(班主任)感謝同學,感謝他們的一路鼓勵,感謝他們在傷心的時候陪伴,在快樂的時候分享。我們一起笑過、哭過、鬧過,希望無論經過多長時間,我們依然是我們,我們依舊是我們。現在,就請大家拿起手中的便利貼,寫上對同學想說的話吧。第四部分:感恩社會,傳遞善意(班主任)請同學們觀看視頻:溫暖人心的瞬間。觀看視頻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你還接受過哪些陌生人的善舉嗎?(學生回答)……(班主任)感謝大家所分享的溫暖人心的故事,剛才有同學提到了一些在平凡崗位上默默付出的陌生人,比如守護城市的環衛工人,冒雨穿梭的外賣小哥,運送乘客的公交司機,守護安全的保安,城市脊梁建筑工人以及奮力搶災的消防員,他們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保障著城市的安寧與秩序。我想告訴大家:不要把自己享有的一切當成理所當然,只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班主任)除了那些默默無聞的崗位,還有許多被人們傳頌的感人故事。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磨刀老人”吳錦泉95歲高齡的吳錦泉老人,他擔任過生產隊隊長、民兵營長、種豬場場長。他靠磨菜刀為生,生活清苦,卻樂善好施。他是南通市年齡最長的紅十字志愿者。20多年來,他把磨刀掙的微薄收入大都用于慈善公益,老人多次通過南通市紅十字會向災區、向殘疾兒童、智障孩子、向需要幫助的人捐款,還在所在街道成立了“愛心一元社”,在四川地震以及甘肅泥石流之后他捐出了自己磨菜刀得到的全部積蓄。一個人如此清貧還不忘回報社會,他的奉獻精神足以讓人們為之動容。二.“鍋盔叔叔”胡偉光近日位于福建理工大學旁一家名為"浙江鍋盔"的小攤突然在網絡走紅。有關"鍋盔叔叔"的話題在短視頻平臺刷屏。起因是福建理工大學,交通運輸學院的高穎經常去“鍋盔叔叔”的小攤買鍋盔,今年秋季開學發現出攤的只剩下叔叔一人,詢問后得知阿姨生病了,兒子也退伍回家幫襯。于是在10月18日晚發布視頻介紹了"浙江鍋盔"攤主胡偉光先生的遭遇——"鍋盔叔叔"夫妻兩個在學校旁擺攤,妻子重病,家庭負擔很重但是好心的叔叔還是對學生們"加量不加價",不愿意給學生們增加負擔,甚至婉拒了學生們捐款的提議,呼吁人們理性消費。這種樸實無華、真誠待人的品質,也深深打動了每一個人。三.“涼茶奶奶”徐桂梅“涼茶奶奶”徐桂梅,是湖北咸寧市通山縣廈鋪鎮藕塘村人,她為過往路人義務燒茶已有36年。藕塘村地處群山之中,以前村里雖交通不便,但一些做木材、竹子生意的商戶也經常從此處經過。從小在山里長大的徐桂梅,深知趕路人對茶水的渴望。1988年,她做出了一個決定——免費為過路的村民、行人提供涼茶。從那時起,每年農歷三月至十月間,她都會守在茶亭旁邊,以涼茶解行人之渴。徐桂梅命途多舛。她出生在藕塘村附近一個小山村,10歲母親過世,16歲父親又過世。嫁到藕塘村后,20多歲時丈夫因病去世,留下她和一兒一女。她和第二任丈夫后來又養育了4個女兒。雖然飽經風雨,徐桂梅懂得生活的不易,更懂得幫人一把的重要性。四.“最美拾荒者”胡雷胡雷,是寧夏中衛市的一名殘疾拾荒者。一歲半那年父親就去世了,一年后媽媽遠走他鄉,只有爺爺奶奶善良細心地將他撫養成人。胡雷六歲那年患上了小兒麻痹,影響了說話能力,也從此落下了腿部殘疾,只能與輪椅相伴。沒過幾年,胡雷的爺爺也去世了,奶奶一人無力再撫養胡雷,只好把他送進了福利院。走進福利院,18歲的胡雷看到了太多像自己一樣的孩子,不想成為別人累贅的胡雷決定去城里撿廢品掙錢,他每天奔波5公里的路程一個月可以賺四五百元錢養活自己。2008年起,胡雷開始靠賣廢品、賣手工藝品以及善心人士給他的救助金做公益;截至2023年12月,陸續捐款超過100萬元幫助了500多名留守兒童。12月22日凌晨兩點半,胡雷攜帶價值五萬余元的愛心物資抵達甘肅積石山災區,為災區人民送去溫暖。(班主任)通過以上的故事,你有什么樣的感受?除了感恩周圍的人,你認為我們還要感恩什么?(學生回答)我被他們奉獻的精神所感動,對比起他們,我們真是太幸運了。(學生回答)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鍋盔叔叔”,他雖然生活遭遇困難,但是并不因為突然的關注而接受大家的“好處”,而是繼續保持最初的善良,給大家加量不加價。我們能在安逸的教室學習,十分幸運,我們應該抓住學習的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