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山東省昌邑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_第1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昌邑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_第2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昌邑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_第3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昌邑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_第4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昌邑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昌邑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一、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在波瀾不驚的日常生活中踐行道德規范或許并不是特別的難事,而在遭遇矛盾沖突時,依然能夠保持內心的操守,才能真正彰顯道德境界。在此我向大家介紹儒家對兩種常見人生沖突的應對之道。面對義與利的沖突,古代儒家的態度毫無疑問是“重義輕利”,例如,孔子講過“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重義輕利”,是以義、利發生沖突為前提的。如果前提發生變化,義、利之間不沖突,儒家思想則對獲得利益持認可的態度。孔子說:“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可見,孔子對于“重義輕利”的關注點不在貧窮或者富貴本身,而在于因何而貧賤、因何而富貴。對此,孟子也有類似的看法,據《孟子·公孫丑下》記載,孟子的學生公孫丑問孟子“仕而不受祿,古之道乎”,孟子明確回答說“非也”。在孟子看來,如果不符合道義,哪怕是一頓飯也不應接受;而如果符合道義,舜受堯所禪讓的天下也可以接受,“非其道,則一簞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不以為泰”。總之,“窮不失義,達不離道”(《孟子·盡心上》),“畏患而不避義死,欲利而不為所非”(《荀子·不茍》),以“義”為旨歸,將“利”統一到“義”的旗幟下,這是古代儒家處理義利關系的基本價值取向。除了義利沖突之外,古代儒家也關注人的內心期許與外界評價之間的沖突。《論語》開篇即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有朋自遠方來”確實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情,說明有人認可自己、有志同道合的人。但是如果沒有呢?孔子認為,仍然應該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即別人不理解“我”,“我”卻不惱怒。此言并非孔子不在意外界評價,他曾經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即君子最擔心的就是終其一生也未能獲得為后世所稱道的名聲。既然如此,為何孔子還能提出“人不知而不慍”的觀點呢?因為孔子所追求的并非一時之名聲,而是基于個人真實價值的長遠的社會評價。對此,孔子有信心,孔子認為如果一個人的素質足夠優秀,那么被外界了解、認可是遲早的事。例如,孔子曾講:“犁牛之子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論語·雍也》)這句話中的“犁牛之子”,指的是耕地的牛所生的小牛,小牛盡管出身并不高貴,但是自身素質卻非常好,長著赤色的毛、整齊的角。孔子認為,即使有人因為小牛的出身并不高貴而不想用它祭祀山川之神,但是山川之神難道會舍棄它嗎?言外之意是這頭小牛自身素質如此出眾,山川之神是不會舍棄它的。基于這樣的認知,孔子把對外界評價的關注轉化為對自身素質的關注,孔子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論語·里仁》)即人無須擔心自己沒有職位,而應該擔心自己的才能是否配得上這個職位;無須擔心別人不了解、不認可自己,而應該去追求獲得值得別人認可的本領。古代儒家看重外界評價,但又不執著于外界評價。儒家先哲認識到,外界評價盡管很重要,但終歸也只是一種“說法”,這種說法未必客觀,“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孟子·離婁上》)。孟子講“我四十不動心”(《孟子·公孫丑上》),“不動心”指的是內心擁有定力,不因外界毀譽而受到干擾,“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孟子·盡心上》),無論別人是否認可,都能做到自得其樂。“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如果獲得了認可、獲得了施展抱負的機會,那就帶領更多人去追求仁義,如果得不到認可、沒有施展才華的機會,那就做好自己。這正是儒家思想的可貴之處。對于自身實際情況與外界評價之間的關系,古代儒家有清醒的認識。例如,荀子說:“士君子之所能不能為:君子能為可貴,不能使人必貴己;能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荀子·非十二子》)在這段話中,荀子對君子能掌控的事情和不能掌控的事情作了區分:士君子能值得別人尊重,但是卻沒有辦法要求別人一定尊重自己;士君子能值得別人信任,但是卻沒有辦法要求別人一定信任自己;士君子能值得君主任用,但是卻沒有辦法要求君主一定任用自己。君子以自己修養不夠為羞恥,不以被人侮辱為羞恥;君子以不值得別人信任為羞恥,不以不被別人信任為羞恥;君子以自己沒有能力為羞恥,不以不被任用為羞恥。不被榮譽所誘惑,不因誹謗而恐懼,堅持做自己該做的事情,這就是真正的君子。“事至無悔而止矣,成不可必也”(《荀子·議兵》),做事做到無悔就夠了,至于最終結果如何、外界是否認可,就不必過于苛求了。以上觀點代表了儒家面對外界評價時的基本價值取向,其既積極進取、務實理性,又豁達通透,可謂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理念。(摘編自唐明燕《儒家思想中的修身之道》)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一個人要想彰顯道德境界,就要超脫波瀾不驚的日常生活,勇于挑戰生活中的沖突。B.孟子認為符合道義,再大的利益也可坦然接受;如不合道義,毫末微利也不能接受。C.孔子認為君子不應追求活著時的當世之名,而應該去追求死后為后世所稱道的名聲。D.荀子認為只要做到不以被人侮辱、不被人信任、不被任用為羞恥,就是真正的君子。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處理義利關系時,一個人總是將“利”統一到“義”的旗幟下,那么此人就是儒家弟子。B.當內心期許與外界評價發生沖突時,古代儒家大多強調要回歸自我,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C.孔子認為一個人不管出身如何只要素質好就會獲得他人的認可,這說明自我提升非常重要。D.現代倡導的“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與文中所引《荀子·議兵》的語句思想相近。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第四段觀點的一項是()

A.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B.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孟子·公孫丑章句上》)C.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禮記·大學》)D.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內不自以誣,外不自以欺。(《荀子·儒效》)4.有人認為,孔子是一位通達善權變的圣人。請根據原文內容,為此觀點概括兩條理由。5.下面這首現代詩的思想主旨與文章的觀點一致,請簡要說明。倘若才華得不到承認/與其詛咒,不如堅忍/在堅忍中積蓄力量/默默耕耘//詛咒無濟于事/只能讓原來的光芒黯淡/在變得黯淡的光芒中/淪喪的更有/大樹的精神//飄來的是云/飄去的也是云/既然今天/沒人識得星星一顆/那么明日/何妨做/皓月一輪(汪國真《倘若才華得不到承認》)(★★★★)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洗澡(美)雷蒙德·卡佛禮拜六下午,她開車來到一家面包房。瀏覽完一本頁碼松散,貼有各種蛋糕樣品照片的冊子之后,她訂了一只巧克力蛋糕,她兒子的最愛。當她告訴他斯科特就要八歲了時,那個面包師若有所思地聽著。他是個老男人,穿著件式樣古怪的圍裙,一根用吊環系住的寬帶子穿過腋下,在背后繞一圈,再在前邊交叉,打成一個很粗的結。聽這個女人說話的時候,他濕漉漉的眼睛盯著她的嘴唇,雙手不停地在圍裙前面擦來擦去。他隨她慢慢看。他有的是時間。她決定了要只有太空飛船圖案的蛋糕,然后她把自己的名字和電話號碼給了面包師。蛋糕將在禮拜一上午做好,在禮拜一下午的生日派對之前。這就是那個面包師所有要說的話,沒有任何不必要的廢話。禮拜一早上,男孩正走在上學的路上。他和另一個男孩一起,兩個人邊走邊把一袋薯條前后傳來傳去。在一個十字路口,一不留神,過生日的男孩偏離了人行道,被一輛汽車撞倒在地。他趴在地上,頭伸進陰溝,兩條腿在馬路上蹬著,仿佛他正在爬過一堵墻。另一個男孩手里拿著薯條呆在那兒。他不知道自己是該留下還是該繼續去上學。過生日的男孩沒有哭。他也不說話。當另一個男孩問他被車撞到是什么感覺時,他沒有回答。他站起來,轉身回家,另一個男孩朝他揮揮手告別,然后一個人繼續走向學校。當然,生日派對再也沒有舉行。男孩住進了醫院。他媽媽守在床邊。她在等待他醒來。男孩父親從辦公室趕來。他坐在她的旁邊,他們等了好幾個鐘頭,然后男孩父親決定回家洗個澡。他從醫院開車回家。他開得比平常要快。迄今為止,他的人生一直都很美滿。工作,孩子,家庭。他一直很幸運,很幸福。但現在恐懼使他想洗個澡。他把車開進車庫。他在車里坐了一會兒,想讓腳動起來。他的孩子被車撞了,正躺在醫院里,但他會沒事的。他下車走向門口,電話在響。電話鈴響個不停,他打開門,手在墻上摸索著找電燈開關。他拿起話筒。“我剛進門!”他說。“有只蛋糕沒拿。”話筒另一頭的聲音說。“你說什么?”“蛋糕,”那個聲音說。“十六美元。”男孩父親握著話筒貼在耳朵上,想搞明白到底怎么回事。他說,“我根本不知道你在說什么。”“少來這套。”那個聲音說。男孩父親掛了電話。他走進廚房倒了點威士忌。他給醫院打電話。男孩仍在昏睡。趁給浴缸放水的時間,他在臉上涂滿泡沫刮了胡子。電話又響起來時,他正躺在浴缸里。他從水里站起來,急匆匆地穿過房間,嘴里說著“蠢,真蠢”,因為如果他好好呆在醫院里就不會像現在這么狼狽了。他抓起話筒吼了一聲,“喂!”那個聲音說,“已經做好了。”午夜過后,男孩父親回到醫院。他妻子還坐在床邊的椅子上。她抬頭看看丈夫,然后又轉過去看著孩子。床上方的一個裝置上掛著一瓶液體,液體通過一條軟管輸到男孩體內。他凝視著自己的兒子,被單下他小小的胸部一起一伏。他感到更加害怕了。他開始搖頭。他在嘴里像這樣自言自語:兒子會好起來的。他只不過不是在家里睡覺,而是換成在這里睡覺。而睡覺不管在哪兒都是一樣的。“我祈禱了,”她說。“我也是,”男人說,“我也祈禱了。”他把手放到妻子的腦后。“他會醒過來的,”男人說。“我知道,”過了一小會兒男人又說,“回家讓我來替你。”她搖搖頭。“不要,”她說。“真的,”他說,“回家休息一會兒。不用擔心。他在睡覺,僅此而已。”“我們要聽聽醫生怎么說。”女人說。她抬起手捂住眼睛,頭傾向前面。一名護士進來檢查了吊瓶的輸液。一名醫生走進來,他自報姓名。這醫生穿著雙皮便鞋。“我們要把他帶下樓再拍幾張片子,”他說,“我們還想做個掃描。”“掃描?”女人反問。她站在這位新醫生跟床之間。“沒什么的。”他說。“天哪。”兩個值班工人走進來。他們推著一輛像床似的東西。他們拔掉男孩的輸液管,把他輕快地移到那個帶輪子的東西上。過生日的男孩被推回來時,已經是日出之后了。男孩父母跟著值班工人進電梯上到病房。他們又一次在床邊的老位置坐下。他們等了一整天。男孩還是沒醒。醫生進來,檢查,又離開——在說了同樣的話之后。不同的護士。不同的醫生。一名護士進來給男孩抽血。“我不懂干嘛要抽血,”男孩母親對護士說。“醫生說的,”護士答道。男孩母親走到窗邊,看著下面的停車場。她在嘴里像這樣自言自語:我們現在陷進去了,陷進大麻煩了。她很害怕。她看到一輛車停下來,一個穿長風衣的女人坐進去。她想像自己就是那個女人。她想像自己正坐車離開這里,去到什么別的地方。她閉上眼睛,試著想點什么,隨便什么。過了一會兒,她說,“也許我該回去一下。也許如果我不在這兒守著,他就會醒過來。也許是因為我守在這兒他才不醒。”“有可能,”丈夫說。“我要回家洗個澡,換身干凈衣服。”女人說。“這才對,”男人說。她拿起包。他幫她套上外衣。她走到門口,回頭看看。她看看孩子,然后又看看孩子父親。他朝她點頭微笑。她經過護士站。“我兒子被車撞了,”男孩母親說。“但他會好的。他休克了,但也有可能是某種昏迷。那正是我們所擔心的,某種昏迷。我要走開一會兒。也許我會去洗個澡。我丈夫在陪他。他在守著。我不在時事情也許會有轉機。我叫安·薇絲。”她把車開進車庫。她閉上眼睛,把頭抵在方向盤上。她聽著發動機的聲音。她下車走到門口。她開燈燒水泡茶。電話響了。“喂!”她說。“喂喂!”“薇絲太太,”一個男人的聲音。“是我,”她說。“我是薇絲太太。是不是有斯科特的消息?”“斯科特,”那個聲音說。“是有關于斯科特的消息,”那個聲音接著說,“是的,當然有斯科特的消息。”(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斯科特在上學的路上遭遇車禍,他的同學面對這一突發情況,站在一旁無所適從,不去幫助,反映了人情的冷漠。B.斯科特父親回到車庫,“在車里坐了一會兒,想讓腳動起來”,反映出他想盡快調整內心擔憂、恐懼的心理狀態。C.回到家后,斯科特父親倒了點威士忌,趁放水時涂滿泡沫刮了胡子,表明他暫時擺脫了壓力,獲得了片刻寧靜。D.丈夫用“睡覺”來描述孩子目前的狀況,而女人的用詞是“昏迷”“休克”,表明女人比丈夫更在意孩子的健康狀況。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以安·薇絲太太給孩子用心挑選生日蛋糕開篇,貼近讀者的生活,增強了代入感。B.安·薇絲太太把自己的姓名和電話號碼留給了面包師,為后文的兩次打電話作了鋪墊。C.女人回家時,丈夫幫她套外套、點頭微笑等細節,體現出丈夫在遭遇變故時內心的堅強。D.小說以兩次“洗澡”架構故事主體,所用素材非常簡單,卻給讀者帶來了豐富的體驗。8.小說是如何表現安·薇絲太太擔憂害怕心理的?請結合文本簡要說明。.9.小說以女人接聽電話結尾有何藝術效果?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二、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隨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沛公入秦宮,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樊噲諫沛公出舍,沛公不聽。良曰:“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藥苦口利于病’,愿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還軍霸上。漢元年正月,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王之國,良送至褒中,遣良歸韓。良因說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乃使良還。行,燒絕棧道。良至韓,韓王成以良從漢王故,項王不遣成之國,從與俱東。項王殺韓王于彭城。良亡,間行歸漢王,至下邑,漢王下馬踞鞍而問曰:“吾欲捐關以東等棄之,誰可與共功者?”張良曰:“九江王布,楚梟將,與項王有隙;彭越與齊反梁地。此兩人可急使。而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則楚可破也!”漢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嘗有戰斗功,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張良素多病,從上入關,即道引,不食谷,杜門不出,曰:“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仇強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侯,此布衣之極,于良足矣。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節選自《資治通鑒·漢紀》)材料二:留侯欲從赤松子游,司馬溫公曰:“明哲保身,子房有焉。”未足以盡子房也。子房之言曰:“家世相韓,為韓報仇。”身方事漢,而暴白其終始為韓之心,無疑于高帝之妒。其忘身以伸志也,光明磊落,坦然直剖心臆于雄猜天子之前。且曰:“愿棄人間事,從赤松子游。”視漢之爵祿為鴻毛,而非其所志。忠臣孝子青天皎日之心,不知有榮辱,不知有利害,豈嘗逆億信之必夷、越之必醢,而厪以全身哉!抑惟其然,而高帝固已喻其志之貞而心之潔矣,是以舉太子以托之,而始終不忮。嗚呼!惟其誠也,是以履虎尾而不疚。即不幸而見疑,有死而已矣,弗能內懷忠而外姑為佞也。曹操之毒也,徐庶懷先主之知,終始不與謀議,而操無能害,況高帝之可以理感者乎!(節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加句讀,請將加句讀處的字母填寫在答題紙的指定位置。夫秦為無道A故B沛公得C至此D夫為天下E除殘F賊G宜縞素為資。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軍,駐軍,動詞,與《五石之瓠》“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中的“樹”用法相同。B.之,到,與《人皆有不忍之心》“治天下可運之掌上”中的“之”意思不相同。C.暴,通“曝”,動詞,與《六國論》“暴霜露,斬荊棘”中的“暴”用法不相同。D.喻,明白,知曉,與《<論語>十二章》中“君子喻于義”的“喻”的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良以祖上輔佐韓王的緣故,傾盡家財,為韓王報仇,在封侯后,坦言自己曾為韓國盡力,王夫之認為這是坦率真誠。B.王夫之認為徐庶感恩劉備不為曹操出謀劃策,歹毒的曹操尚且不殺徐庶,那么可以用道理感化的劉邦就更不會殺害張良。C.張良只愿受封留縣就知足,王夫之認為他這樣做的原因,是預料到韓信、彭越必定會被誅殺,希望憑借這種策略保全自己的性命。D.張良封侯之后愿追隨赤松子云游天下,司馬光認為張良是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但王夫之認為這個評價不足以全面概括張良的智慧。13.把下面的文言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良因說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2)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兼愛》)14.結合材料簡要概括張良“志之貞而心之潔”的表現。三、詩歌鑒賞(★★★)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度嶺①陳與義年律將窮天地溫,兩州風氣此橫分。已吟子美湖南句,更擬東坡嶺外文②。隔水叢梅疑是雪,近人孤嶂欲生云。不愁去路三千里,少住林間看夕曛。[注]①靖康之變后,陳與義避亂襄漢,流離湖湘,建炎四年被召,由湖南武岡啟行,輾轉于廣東、福建,次年夏,抵達紹興,任兵部員外郎。這首詩就是在他從湖南前往廣東途中經過萌渚嶺時所作。②杜甫晚年在湖南;蘇軾晚年被貶南方。嶺外,即嶺南,指廣東一帶。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歲末時節天氣依然溫暖,寫出了詩人初到嶺南就感到此地氣候與湖南明顯不同。B.頷聯表達了詩人對杜甫和蘇軾的敬仰,“更擬”一詞表明詩人更加仰慕后者。C.“疑是雪”寫叢梅盛開的景象,以“疑”寫梅花之遠,以“雪”狀梅花之色。D.近處孤立的山峰高聳,云霧繚繞,嶺南獨特的自然景象給詩人以新奇的感受。16.如何理解詩人的“不愁”?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四、名篇名句默寫(★★)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論語·泰伯》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傳承千年,影響了無數志士仁人,他們志向遠大,意志堅定,以天下為己任,成為了中華民族的脊梁。(2)王老師給在外求職的女兒發短信息,用了李白《將進酒》中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鼓勵她要有自信,自己的才華終會有用武之地。(3)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中,寫人類的存在綿延久長,與永恒的江月得以共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五、語言文字運用(★★★)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防腐劑是人們眼中的洪水猛獸。民以食為天,對于吃進嘴里的東西,人們本就是慎之又慎,再加上一些不法商家的行徑,更使得民眾對其談之色變。有毒、致癌、阻礙發育、導致畸形,防腐劑承擔了無數罵名。但是你知道嗎?防腐劑對我們來說還很重要!防腐劑的主要功能是抑制微生物活動,防止食物腐敗變質。為了延長食物的保存時間,(A):晾曬谷物、煙熏臘肉、糖漬鹽漬,先輩們用生活中得來的樸素經驗去和微生物抗爭,然而這些原始手段總是不盡人意。如果沒有防腐劑,許多食物根本難以走出產地,我們很難買到四季供應的商品。而正確使用防腐劑,不但能抑制食物腐敗,(B)。比如常見的一種防腐劑山梨酸鉀,能大大延長食物的保質期,而且完全可以被人體代謝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防腐劑到底有沒有毒呢?毋庸置疑,防腐劑具有一定的毒性,但是氧氣同樣具有毒性,難道我們就不呼吸了嗎?所以,拋開劑量談毒性是不合適的。①我國只規定了32種可以用于食品的防腐劑,并對不同食品適用的種類、使用劑量都做了明確的要求。②只有我們在日常使用時嚴格遵守國家規定,防腐劑才是安全的。并不是只有天然的才是健康的,無需將防腐劑和“毒藥”劃等號。18.請在文中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